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44|回复: 21

关于盛唐诗人绝对不在对句连用五平论断的反例

[复制链接]

14

主题

91

帖子

43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7
贡献
100
金钱
166
发表于 2021-6-25 00: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晓青 于 2021-7-7 06:40 编辑

王力先生关于盛唐诗人绝对不在对句连用五平论断的反例

王力先生说:盛唐诗人绝对不在对句连用五平,至于出句的五平调,大多数是在对句用五仄或四仄以为辅救。(王力全集汉语诗律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第二十八节, 五古的平仄) 。

本文用反例证明王力先生的说法是有问题的。盛唐诗人有在对句连用五平的例子,至于出句的五平调,下边诸多的例子并没有在对句用五仄或四仄以为辅救。本文随机查证了十四例含出句或对句是平平平平平的诗,只有一例符合王力先生说的。


例1 秋浦清溪雪夜對酒客有唱山鷓鴣者 唐 李白
披君貂襜褕,對君白玉壺。
平平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对句没用五仄或四仄辅救
雪花酒上滅,頓覺夜寒無。
仄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客有桂陽至,能吟山鷓鴣。
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清風動窗竹,越鳥起相呼。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中。
持此足爲樂,何煩笙與竽。
平仄仄中仄,平平平仄平

例2 晦日遊大理韋卿城南別業四聲依次用各六韻 其二 唐 王維
郊居杜陵下,永日同攜手。
平平仄平仄,仄仄中平仄。
仁里靄川陽,平原見峰首。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仄。
園廬鳴春鳩,林薄媚新柳。
平平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对句没用五仄或四仄辅救
上卿始登席,故老前爲壽。
仄平仄平仄,仄仄平中仄。
臨當遊南陂,約略執桮酒。
中中平平平,仄仄仄平仄。
歸歟絀微官,惆悵心自咎。
平中仄平平,平仄平仄仄。

例3 題辨覺精舍 唐 儲光羲
朝隨秋雲陰,乃至青松林。
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对句没用五仄或四仄辅救
花閣空中遠,方池巖下深。
平仄中平仄,平平平仄中。
竹風亂天語,溪響成龍吟。
仄平仄平仄,平仄平平平。
試問真君子,遊山非世心。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

例4 驪姬墓下作(夷吾、重耳墓,隔河相去十三里) 唐 岑參
驪姬北原上,閉骨已千秋。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澮水日東注,惡名終不流。
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獻公恣耽惑,視子如仇讎。
仄平仄中仄,仄仄中平平。
此事成蔓草,我來逢古丘。
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
蛾眉山月苦,蟬鬢野雲愁。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欲弔二公子,橫汾無輕舟。
仄仄仄平仄,平平平平平。对句连用五平

例5 竹 唐 朱放
青林何森然,沈沈獨曙前。
平平平平平,平平仄仄平。
出牆同淅瀝,開戶滿嬋娟。
仄平中仄仄,平仄仄平平。
籜卷初呈粉,苔侵亂上錢。
仄中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疎中思水過,深處若山連。
中中中仄中,中仄仄平平。
疊夜常栖露,清朝乍有蟬。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砌陰迎緩策,簷翠對欹眠。
仄平中仄仄,平仄仄平平。
迸笋雙分箭,繁梢一向偏。
仄仄平中仄,平平仄仄平。
月過驚散雪,風動極聞泉。
仄中平仄仄,平仄仄中平。
幽谷添詩譜,高人欲製篇。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蕭蕭意何恨,不獨往湘川。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例6 石櫃閣 唐 杜甫
季冬日已長,山晚半天赤。
仄平仄仄中,平仄仄平仄。
蜀道多早花,江間饒奇石。
仄仄平仄平,平中平平仄。
石櫃曾波上,臨虛蕩高壁。
仄仄平平仄,中平仄平仄。
清暉回羣鷗,暝色帶遠客。
平平平平平,中仄仄仄仄。对句用五仄或四仄辅救
羈棲負幽意,感歎向絕跡。
平平仄平仄,仄中仄仄仄
信甘孱懦嬰,不獨凍餒迫。
中平平中平,仄仄仄仄仄。
優游謝康樂,放浪陶彭澤。
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
吾衰未自安,謝爾性所適。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仄。

实际上。后人也有对句连用五平,及出句五平调的诗例。见例7到例14。

例7 長安送友人遊湖南(一作長安送人) 唐 杜牧
子性劇弘和,愚衷深褊狷。
仄仄仄平中,平平中仄仄。
相舍囂譊中,吾過何由鮮。
中仄平平中,平中平平中。
楚南饒風烟,湘岸苦縈宛。
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中。
山密夕陽多,人稀芳草遠。
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青梅繁枝低,斑笋新梢短。
平平平平平,平仄平平仄。对句没用五仄或四仄辅救
莫哭葬魚人,酒醒且眠飯。
仄仄仄平平,仄中中平仄。

例8 魏侯第東北樓堂郢叔言別聊用書所見成篇 唐 李商隱
暗樓連夜閣,不擬爲黃昏。
仄平平仄仄,仄仄中平平。
未必斷別淚,何曾妨夢魂。
仄仄仄仄仄,平平中仄平。
疑穿花逶迤,漸近火溫黁。
平中平平平,中仄仄平平。
海底翻無水,仙家却有邨。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鎖香金屈戌,殢酒玉崑崙。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羽白風交扇,冰清月映盆。
仄仄平平中,平平仄仄平。
舊歡塵自積,新歲電猶奔。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中中。
霞綺空留段,雲峰不帶根。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念君千里舸,江草漏燈痕。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例9 茶中雜詠 其六 茶竈 唐 皮日休
南山茶事動,竈起巖根傍。
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中。
水煮石髪氣,薪然杉脂香。
仄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对句连用五平
青瓊蒸後凝,綠髓炊來光。
平平平仄中,仄仄平平平。
如何重辛苦,一一輸膏粱。
中平中平仄,仄仄中中平。

例10 秋興呈裴李二同年 其一 宋 寇準
秋興逐凉吹,颯然驅煩襟。
平仄仄平仄,仄平中平平。
人悲故鄉遠,葉落空山深。
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
楚俗傷去恨,秦城稀來音。
仄仄平仄仄,平平平平平。对句连用五平
何當返煙渭,自樂于園林。
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

例11 歲寒亭 宋梅堯臣
種花邀青春,種柏要晏歲。
仄平平平平,仄仄中仄仄。
乃知風露前,已辨雪霜勢。
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
時俗愛芳菲,不妨鳴鶗䳏。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中仄。
他年都門歸,寧昧始終計。
平平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对句没用五仄或四仄辅救

例12 首夏過西園得樂字 明 楊慎
青雲何飄飄,華彩遠揮霍。
平平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对句没用五仄或四仄辅救
阿閣翼景龍,出皋伴鳴鶴。
中仄仄仄平,仄平仄平仄。
信宿訪烟霞,夙尚本丘壑。
中仄仄平平,仄中仄平仄。
赫曦中陸永,夏氣南榮薄。
仄平中仄仄,仄仄平平仄。
游樹列丰茸,行欄護花藥。
平仄仄平平,中平仄平仄。
還近竹林遊,遂動蘭池作。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甘瓜浮清泉,碧盌凍寒酪。
平平平平平,仄仄仄平仄。
芰製鳧鷖親,林籟宮商錯。
仄仄平平中,平仄平平仄。
妙理寄沉冥,興懷在歌咢。
仄仄仄平平,中平仄平仄。
悠然莊舄心,試誦思歸樂。
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例13 答陳淮安玉叔 其二 明 王世貞
武昌黄鶴樓,亭亭天南陬。
仄平平仄平,平平平平平。对句连用五平
所少陳登卧,空令王粲游。
仄仄中平仄,中平中仄平。
三秋鴈書至,五月梅花愁。
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
莫作殊方語,清淮是楚州。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例14 晓游潭柘寺 淸曹寅
诸峰云未开,前途马已驾。
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
逡巡饭行人,纵览忘深夏。
平平仄平平,中仄中中仄。
幽光蒙青林,轻阴散丹榭。
平平平平平,平平仄平仄。对句没用五仄或四仄辅救
古迹不可追,依稀见残柘。
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
坐闻流泉哀,百折空亭下。
仄中平平平,仄中中平仄。


写到这里,不由地想到另二个例子。

王力先生的著作《诗词格律》(2014年3月中华书局出版,初版于1962),第二章第三节(四)“孤平的避忌”中说:“在唐人的律诗中,绝对没有孤平的句子。”

他《汉语诗律学》上海教育出版社新一版修正了一下,这样说:“我们在《全唐诗》里寻觅犯孤平的诗句,结果只找到了两个例子:醉多适不愁。(高适《淇上送韦司仓》)百岁老翁不种田。(李颀《野老曝背》)。”  实际上呢,可以找到很多。

王力先生在诗词格律书里一开始这样说:“至于失对,则是更大的毛病,从唐宋直到近代人的诗集中,是找不到失对的例子的”

后来他变了,这样说:“我在诗词格律十讲说(在汉语律诗学和诗词格律里也有类似的话)‘至于失对,则是更大的毛病,从唐宋直到近代人的诗集中,是找不到失对的例子的’.这话未免说得太绝对了。最近读了温庭筠的春日,不但楚宫句失粘,而且台城句也失对”。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可见他说话有时是言过其实,没有确证的。实际上,他写那几本书的时候,据他自己说,”我认为它(汉语律诗学)是未定稿。想再作更深入的研究,并博访通人,然后敢拿出来和广大的读者见面”。后来并没有修改和经同行审阅,就出版了。他的这本书,主要就是参考了董文焕的声调四谱图说,而他在看到这本书前,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 “在没有看见董文焕的声调四谱图说以前,我自己就不知道诗律中有所谓的拗救”。
王力先生在律诗余论一文中说:“当年我写汉语律诗学的时候,只参考了董文焕的声调四谱图说。”

写完诗词格律, 诗词格律十讲两本书后,才又看到了一些别的书,赵执信声调谱,王士祯律诗定体,严羽沧浪诗话,谢榛四溟诗话,王夫之姜斋诗话等书。

正如理论语言研究杂志 2008年六月所登一篇文章 “王力汉语诗律学补正” (中国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的课题) 所说,“该书由于时代条件所限,还存在一些讹误和疏漏。”

可以看出,王力先生的这几本书,是很粗糙的。现代人学诗的人如果把王力的几本书作为参考,是没有问题的。如果把它们当成学诗的“圣经”,奉为至宝, 规则,权威,甚至对唐诗里的诗例视而不见,用它里面的东西来批评裁判唐诗,批评裁判别人的诗,是很不妥的。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发表于 2021-6-25 01:4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有乔松 于 2021-6-25 04:42 编辑

平平平平平
  长歌吟松风,曲尽星河稀。(李白下终南山。)
  ·····
  吾将营丹砂,永与世人别。(李白古风。)
  ·····
  吁嗟乎苍生,稼穑不可救。(杜甫九日寄岑参。)
  ·····
  岑生多新诗,性亦嗜醇酎。(同上)
  ·····
  坡陀金暇蟆,出狗崽子盖有由。(杜甫奉同郭给事汤东灵湫作。)
  ·····
  清晨陪跻攀,傲睨府峭壁。(杜甫白水县崔少府十九翁高斋。)
  ·····
  寒风吹长林,白日原上没。(薛据出青门往南山别业。)
  ·····
  五平句比上面的四平句更为落调,有一点最值得注意,就是盛唐诗人绝对不在对句连用五平,至于出句的五平调,大多数是在对句用五仄或四仄以为辅救[注三十三],在上面诸例中,吁嗟和清晨的对句都用五仄,吾将、岑生、坡陀和寒风的对句都用四仄,只有长歌一联是真正的落调。由此看来,上文所举元稹的周先生简直是近似游戏之作,因为它的对句全用五平,出句也用五平或四平,这是违背盛唐的诗律的。


橫汾無輕舟,只找到这一例又能说明什么?不过就是绝对两字说满了点、不够严谨,王力就举了元稹的诗例。

至于出句的五平调,大多数是在对句用五仄或四仄以为辅救,没说绝对了,想抹黑王力都枉费力

蹭名蹭上瘾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发表于 2021-6-25 01:54: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有乔松 于 2021-6-25 01:59 编辑

写到这里,不由地想到另二个例子。

王力先生的著作《诗词格律》(2014年3月中华书局出版,初版于1962),第二章第三节(四)“孤平的避忌”中说:“在唐人的律诗中,绝对没有孤平的句子。”

他《汉语诗律学》上海教育出版社新一版修正了一下,这样说:“我们在《全唐诗》里寻觅犯孤平的诗句,结果只找到了两个例子:醉多适不愁。(高适《淇上送韦司仓》)百岁老翁不种田。(李颀《野老曝背》)。”  实际上呢,可以找到很多。
-------------
又能找到多少呢?王力的时代还不是网络时代,搜索能力没哪么强大,多几例少几例能影响到理论的毫毛?

最看不起此类鸡蛋里挑刺借以抹黑名家的,哪么喜欢蹭名做到比王力还成名来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发表于 2021-6-25 04: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有乔松 于 2021-6-25 04:32 编辑

正如理论语言研究杂志 2008年六月所登一篇文章 “王力汉语诗律学补正” (中国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的课题) 所说,“该书由于时代条件所限,还存在一些讹误和疏漏。”

可以看出,王力先生的这几本书,是很粗糙的。现代人学诗的人如果把王力的几本书作为参考,是没有问题的。如果把它们当成学诗的“圣经”,奉为至宝, 规则,权威,甚至对唐诗里的诗例视而不见,用它里面的东西来批评裁判唐诗,批评裁判别人的诗,是很不妥的。
-------------------
把王力的一点讹误和疏漏放大为是很粗糙的,真是瞎扯无底线


一点讹误和疏漏就能改变王力理论的规则、权威?懂瑕不掩瑜么?你不尊重王力、不尊重权威他人就更不用尊重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21-6-25 07:45: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今人于作龙先生有一本《唐代近体诗格律新探》,专论唐代变体律诗,例子很多,其结论是只有第二字和尾字守平仄即可,先生不妨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21-6-25 07:48: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有乔松 发表于 2021-6-25 04:09
正如理论语言研究杂志 2008年六月所登一篇文章 “王力汉语诗律学补正” (中国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的课 ...

你觉的他不对,王力对,说出你的见解就行,这种语气连篇累牍,十分不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91

帖子

43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7
贡献
100
金钱
166
 楼主| 发表于 2021-6-25 07:5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21-6-25 07:45
今人于作龙先生有一本《唐代近体诗格律新探》,专论唐代变体律诗,例子很多,其结论是只有第二字和尾字守平 ...

谢谢。请问您有没有 PDF 文件 分享一下?

本文不是谈律诗,是 “五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21-6-25 08:06: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鹗飞 发表于 2021-6-25 07:57
谢谢。请问您有没有 PDF 文件 分享一下?

本文不是谈律诗,是 “五古”。 ...

这书没有pdf文件,孔夫子旧书网十几元就能买到,很有价值,不妨去买一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21-6-25 08: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mmexport162457945341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2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轮值首版

青青子衿诗苑沈阳诗苑执行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279
贡献
13429
金钱
15917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6-25 08: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不拘平仄,研究古风的平仄,没有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21-6-25 08: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mmexport162457992115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21-6-25 08: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mmexport162457991215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91

帖子

43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7
贡献
100
金钱
166
 楼主| 发表于 2021-6-25 09: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植杖叟 发表于 2021-6-25 08:12
古风不拘平仄,研究古风的平仄,没有意义。

谢谢讨论。可能还是有意义的,因为王力先生的几本书里,都有讨论五古/七古的平仄的章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91

帖子

43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7
贡献
100
金钱
166
 楼主| 发表于 2021-6-25 09: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鹗飞 于 2021-6-25 09:15 编辑

谢谢!我一般写诗的时候不太看重这些后人总结的所谓格式,因为唐诗博大精深,不是谁总结几条就能包含得了的。我一般都是去唐诗里查。有例子的就可以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发表于 2021-6-25 09:2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有乔松 于 2021-6-25 09:34 编辑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21-6-25 07:48
你觉的他不对,王力对,说出你的见解就行,这种语气连篇累牍,十分不好。 ...

没什么不好的 ,尊重前人、尊重名家是理论应有的基本态度,连这点都不懂,随意放大讹误和疏漏以达贬损之目的挨砖是必然的;
是人都会有出错的地方,“该书由于时代条件所限,还存在一些讹误和疏漏。”----看人家怎么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21-6-25 09:35: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他举李杜诗例反驳王力,倒底王力是前人,名家,还是李杜是前人,名家?不管什么前人,什么名家,理性才是最重要的,尤其作为版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发表于 2021-6-25 09:4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21-6-25 09:35
他举李杜诗例反驳王力,倒底王力是前人,名家,还是李杜是前人,名家?不管什么前人,什么名家,理性才是最 ...

李杜是前人、名家,王力也是前人、名家,版主不版主态度都一样----尊重前人、尊重名家是理论应有的基本态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21-6-25 10:26: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有乔松 发表于 2021-6-25 09:41
李杜是前人、名家,王力也是前人、名家,版主不版主态度都一样----尊重前人、尊重名家是理论应有的基本态 ...

李杜会犯错,王力也会犯错,普通人更会犯错,因为犯错就大张旗鼓,上纲上线,恶语相加,还让不让人说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发表于 2021-6-25 10:5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21-6-25 10:26
李杜会犯错,王力也会犯错,普通人更会犯错,因为犯错就大张旗鼓,上纲上线,恶语相加,还让不让人说话? ...

正如理论语言研究杂志 2008年六月所登一篇文章 “王力汉语诗律学补正” (中国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的课题) 所说,“该书由于时代条件所限,还存在一些讹误和疏漏。”

可以看出,王力先生的这几本书,是很粗糙的。现代人学诗的人如果把王力的几本书作为参考,是没有问题的。如果把它们当成学诗的“圣经”,奉为至宝, 规则,权威,甚至对唐诗里的诗例视而不见,用它里面的东西来批评裁判唐诗,批评裁判别人的诗,是很不妥的。
-----------------
先去看看是谁态度恶劣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发表于 2021-7-16 23:5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潭州雨梦 于 2021-7-16 23:52 编辑

王力反对五平句从理论上是正榷的。但一贯爱说绝对之话,既不合史,也遭人垢病。
听说王力诗论初出,即遭群责,但未见这些资料,故不知其详。
不过唐人诗有非律句入诗的现象,如平平仄平平,似比五平句还多。
这种非律句,前人称古风句,拗句,加七言失替句只要不超过1/4,即不属古风诗。
李白之故人西辞,杜甫之千朵万朵,崔颢之黄鹤一去皆是也。
三羊举了不少五平例,有-些假货(如作者标明了是古诗),须知唐人允许,岂可作反诗律而为其二五大法张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4

主题

589

帖子

829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298
贡献
1662
金钱
3444
发表于 2021-7-17 07:0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21-7-16 23:50
王力反对五平句从理论上是正榷的。但一贯爱说绝对之话,既不合史,也遭人垢病。
听说王力诗论初出,即遭群 ...

从古人自己编撰的近体诗专集或专辑中找例证,应当是最可靠的方法。

考察清律和现代学者总结的声律理论,也要引用原文,读懂原文,而不能用自己的理解代替,这也是基本原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发表于 2021-7-24 17:4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潭州雨梦 于 2021-7-24 17:49 编辑
潘大军 发表于 2021-7-17 08:33
大概就是羊羊羊的二五律了。

于作龙先生沒有说错。
五言的一三可平可仄就不用说了。
而第四字因有大拗句(中仄平仄仄,中仄仄仄仄)及特拗句{中平仄平仄,中仄平仄平)则第四字亦可平可仄)
综上只有二五不可变。
三羊的二五大法只強调仄仄平平仄句式系列中唯二五同上同去同入为非律句,其它均为律句。其观点与于先生说法毫无共同点可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10 16:1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