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注册时间2015-6-22
威望2573
金钱11911
贡献8110
金牌会员
 
威望- 2573 点
贡献- 8110 次
金钱- 11911 枚

|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21-6-23 11:03 编辑
永明体有几种格律?一种,论四声八病。诗例有多少?占比是多少?如何才能认定一首诗是永明体。
八病全避的有多少?只避了七种的有多少?那只避了六种怎么办?只避了五种怎么办?四种呢?三种呢?二种,一种呢?
近体有几种格律?一种,正格(正律)。诗例有多少?占比有多少?那违反了怎么办?有变律,有拗律。
那变律,拗律也违反了怎么办?还算不算是近体?
崔颢《黄鹤楼》就全违反了,不是照样列为七律之首了?凭什么?是凭感觉还是凭感情?
格律公认的当然只有一种,但是真正全部都遵守的诗例有多少?既然规定了一三五不论,还又要避孤平?不觉得矛盾吗?
理论是一方面,实践又是另一方面。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
格律当然只有一种,但是现实中从古到今诗门究竟执行得怎么样?那些杂七杂八的“怪章子”诗例出现了怎么办?如何归类?如何解决?难道理论界就一直这样混沌下去?糊涂下去?
“格律只有一种”。都站着说话不腰疼。
如观很弱智吗?如观是在问你们古人的理论在发生冲突,发生矛盾时怎么办?该听谁的?怎么解决?
崔颢《黄鹤楼》归入近体的依据是什么?技术标准是什么?古人的理论缺陷今人如何去修补?
怎么总是不在一个频道上去思索问题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