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61|回复: 197

E组 烟雨楼21期律绝班期中考试交卷处

  [复制链接]

158

主题

823

帖子

5709

积分

副首版

沧浪书院词三期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714
贡献
1221
金钱
2237

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21-6-21 18:45: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E组  烟雨楼21期律绝班期中考试交卷处

0

主题

82

帖子

110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72
贡献
254
金钱
428
发表于 2021-6-21 20:36:39 | 显示全部楼层
烟雨楼二十一期律绝班期中考试卷


本次考试内容为第一至第十二讲讲义的精要部分,每一讲一组题,共12组题,均由不同的小题目组成。每组题10分,共120分。


班级21  组别   E学号 028 姓名紫微






第一讲,格律诗的起源、发展及格律诗的写作
瑾瑜出题


一、填空题:(5分)


1)、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诗经 》,最早使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1分)
2)、在武则天专权时期,(  宋之问  )和(  沈佺期  )的诗歌,使绝句、律诗最终定形。(1分)
3)、盛唐时期出现了诗仙(   李白 )、诗圣(  杜甫 )。以及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和王维等;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之焕等。(1分)
4)、律诗创作的传统题材有:(  思乡   )、怀古、(  田园   )、边塞、闺情、宫怨、( 咏物    )、( 言志    )等。(2分)


二、简答题:(5分)


(一)、什么是创作诗歌的立意?(1分)
答:立意,就是创作诗歌的用意,即作品的主题。
(二)、请回答出以下两首诗是通过什么题材来立意的?(4分)


1)、春晴
唐:王驾 押麻韵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答:是描写生活情趣的题材来立意的。
2)、谢亭送别
唐:许浑 押尤韵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流急。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答:表达送别之意的题材来立意的。


第二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一)
瑾瑜出题


1、下面这首诗是典型的一联起,一联承,一联转,一联合,经典的布局,请具体归纳出它的布局方法:(5分)


赠田九判官
(唐•杜甫)押萧韵
崆峒使节上青霄,河陇降王款圣朝。
宛马总肥春苜蓿,将军只数汉嫖姚。
陈留阮瑀谁争长,京兆田郎早见招。
麾下赖君才并入,独能无意向渔樵。
题注:梁丘。哥舒翰讨安禄山,以田梁丘为行军司马。
引用典故:阮瑀
答:这首就是典型的一联起,一联承,一联转,一联合,经典的布局,归纳一下就是:一首律诗共四联,一般来说,首联:起,或破题,或交待背景,要写出高远的气势;颔联:承上启下,进一步阐发;颈联:要有变化转折,它在一篇律诗中就像人的腰一样,诗是否有气势全靠这一联;尾联:要合,“自去自回”,呼应前面,最好有一种意犹未尽、让人回味无穷的感觉。


2、请简要分析下面这首唐诗的布局方法:(5分)


狂夫
唐•杜甫 押阳韵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答:首联,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写景,点出自己在浣花溪草堂的位置,说自己把这里当成了典故里的沧浪之水。
颔联,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景承,用了互文的修辞方法,前分句写风暗藏雨,后分句写雨暗藏风。此是首联叙事,是赋笔,颔联以景承接,是草堂门前的景色。
颈联,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陡然一转,开始写自己的窘境,没人送米了,孩子快饿死了。
尾联,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收结,写了自己在这种情形下只能疏放,自狂了。
这种布局的特色,是用上面的乐景来反衬下面的悲情,首二与尾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第三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二)
碧海晴空出题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计10分。


1关于《曲江对酒》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C )


曲江对酒
(唐•杜甫)押微韵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春殿转霏微。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
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悲伤未拂衣。


A这首诗是上景下情式的布局。
B这首诗首句不是写景,而是叙事,所以这首诗是上情下景式布局。
C颔联的景色属于乐景。


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B)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唐/崔曙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A首联写法是叙事。
B颔联写法是写景。
C首联写法是叙事兼写景。




第四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三)
青青子衿出题


1、写七律时,章法布局有多种形式,但归纳起来,最常用的有哪些?列举出三种来。(5分)   
答:有起承转合的,总分分总,分分分总的,前三联平行用六个典故,尾联转合的,上景下情的章法等。2、简要分析下面这首七律的布局:(5分)


商山麻涧唐/杜牧 押麻韵
云光岚彩四面合,柔柔垂柳十余家。
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埘春日斜。
秀眉老父对樽酒,茜袖女儿簪野花。
征车自念尘土计,惆怅溪边书细沙。
答:云光岚彩四面合,柔柔垂柳十余家。景起,兼叙事。
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埘春日斜。景承,分承,3承1;4承2
秀眉老父对樽酒,茜袖女儿簪野花。转,入情,写人
征车自念尘土计,惆怅溪边书细沙。合,宕开收结


第五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一)
寒江雪出题


一、填空(5分)
1.“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后分句省略了(主语我  )。
2.“黑水澄时潭底出,白云破处洞门开。”前后分句的主语分别是( 谭底   )( 洞门   )。
3.七言的句子里,经常会没有宾语,只有主谓结构,这种句法叫(主谓法 )。
4.“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前分句就是个地点( 状语 ),为后分句服务,本句是单句式的流水句。
二、判断(5分)
1.“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本联的主语是“女”。(  √  )
2.“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运用的句法是列锦。(  √  )
3.“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运用的句法是倒装。(   √ )
4.“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是属于主谓宾成分齐备的句子。(   √ )
5.“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运用了主谓宾句法。(  X )




第六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二)
范范出题


1、找出下面这首诗的三主谓句式的一联,并作简单分析。(5分)
岁晚旅望
(唐•白居易)押先韵
朝来暮去星霜换,阴惨阳舒气序牵。
万物秋霜能坏色,四时冬日最凋年。
烟波半露新沙地,鸟雀群飞欲雪天。
向晚苍苍南北望,穷阴旅思两无边。
答: 首联:朝来暮去星霜换,阴惨阳舒气序牵。前四的双主谓,是后面一个主谓的条件。在朝来,暮去的条件下,星霜完成了转换,而在阴惨阳舒中,体现了气候物序的交接。首联的描写为整首诗做了个总领,铺陈。
2、秋槛鼓鼙惊朔雪,晓阶旗纛起边风。——选自许浑的《献鄜坊丘常侍》,上面诗句的后三是什么短语并作简单分析。(5分)
答:后三为动宾短语。惊朔雪,起边风,惊,起,都是动词,后面跟着朔雪,和,边风,作宾语,所以都是动宾结构




第七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三)
闲庭听雨出题


1、简答题(4分)
请找出这首七律中中二联的动词并标出它们所在的位置。例如:(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动词,逐,落,4,7,兼,飞,4,7。


曲江对雨(唐•杜甫)押阳韵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林花著雨燕脂落,水荇牵风翠带长。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
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
答:颔联:著、落,3、7;牵、长,3、7。颈联:驻、焚,都在第六位。2、填空题(2分)
下面这首七言句中,有两个拟人化的同义连用性词组,请找出来。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 侵陵  ),( 漏泄  )。


3、简答题(4分)
简要说说你对律诗中四平头的理解。
答:四平头是指除了首二词性以外,还有句式、动词位置全部一样,这是要尽量注意避免的。


第八讲,浅谈诗家语(一)
小桥出题


一、选择:(每空2分,共8分)
以下诗句中省略的是A主语,B谓语,C转折词,D事件


1.整首诗省略了( A  )
鹧鸪 郑谷〔唐代〕押齐韵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2.省略的是( C  )
自知白发非春事,且尽芳尊恋物华。


3.颔联省略了( D  )
题张氏隐居二首 其一(唐•杜甫)
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
涧道馀寒历冰雪,石门斜日到林丘。
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害朝看麋鹿游。
乘兴杳然迷出处,对君疑是泛虚舟。


4.首联省略的是( D  )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二、判断:(每空1分,共2分)
早秋寄刘尚书  许浑
天生心识富人侯,将相门中第一流。
旗纛早开擒虎帐,戈鋋初发斩鲸舟。
柳营书号海山暝,菌阁赋诗江树秋。
昨夜雨凉今夜月,笙歌应醉最高楼。


1.其中,尾联前分句省略的是作者自己所在地,后分句省略的是对方所在地。( √ )
2.前六句省略的主语是作者。( X )




第九讲,浅谈诗家语(二)
魂牵梦依出题


一、简答题:(4分)
1、诗家语的特点是什么?
答:诗家语的特点是:1.省略。2.倒装。3.词性活用。4.拟人拟物。
二、下列律诗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来创作的?并指出它的手法表现在哪一联?(3分)
1)【堂成】(唐•杜甫)
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
傍人错比杨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
答:【堂成】这首律诗是通过主谓倒装的手法来创作的。创作的手法表现在首联的第一句和颔联的3-4句。      
三、下列律诗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来创作的?并指出它的手法表现在哪一联?(3分)
1)【自有扈至京师已后朱樱之期】(唐•温庭筠)
露圆霞赤数千枝,银笼谁家寄所思。
秦苑飞禽谙熟早,杜陵游客恨来迟。
空看翠幄成阴日,不见红珠满树时。
尽日徘徊浓影下,祇应重作钓鱼期。
答:首联、颔联和颈联都是写樱桃暗喻自已,尾联转写自已。


第十讲,七律章法布局(二)
过翼出题


一、下面这首诗,5、6两分句各承接的是哪一联?(2分)
题裴晋公林亭
(唐•温庭筠)押微韵
谢傅林亭暑气微,山丘零落閟音徽。
东山终为苍生起,南浦虚言白首归。
池凤已传春水浴,渚禽犹带夕阳飞。
悠然到此忘情处,一日何妨有万几。
答:5分句承接3分句,6分句承接4分句。二、写出下面这两首诗各分句的起承转合关系。(6分)
城西陂泛舟(即渼陂)
(唐•杜甫)押先韵
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天。
春风自信牙樯动,迟日徐看锦缆牵。
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不有小舟能荡桨,百壶那送酒如泉。
答::1-2分句起,3-6分句承,7分句转,8分句结。赠献纳使起居田舍人澄
(唐•杜甫)押先韵
献纳司存雨露边,地分清切任才贤。
舍人退食收封事,宫女开函近御筵。
晓漏追飞青琐闼,晴窗点检白云篇。
扬雄更有河东赋,唯待吹嘘送上天。
答:1-6分句起,7分句转,8分句合。
三、下面这首诗,采用了哪种布局章法?(2分)
牡丹
李商隐 〔唐代〕
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答:1-6分句起,7、8分句转合。


第十一讲,咏物诗的写作(一)
史东亮出题


一、选择:(5分)
鹧鸪 唐•郑谷 押齐韵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春日西。


关于这首诗,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
1.首联,通过写鹧鸪嬉戏活动和与山鸡的比较作了画龙点睛式的勾勒,用的是比兴手法。
2.颔联,以特殊环境进行衬托,体现鹧鸪的愁苦悲鸣。而且似又象游子征人涉足凄迷荒僻之地,聆听鹧鸪的声声哀鸣而黯然伤神。这样,颔联的描写,把鹧鸪之声和征人之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
3.颈联暂时抛开鹧鸪转而写人,通过刻画游子与佳人的动作,抒发了作者的感情,这是借物抒情的一种方法。
4.尾联的收结,宕出远神,又能做到言虽尽而意无穷,把那沉重的羁旅乡思之愁,表达的淋漓尽致。


二、填空(5分)
1.咏物诗的精髓是(托物言志或者借物抒情)
2.咏物诗写作原则是( 咏物而不是单纯咏物,要不即不离,通过咏物抒发作者感情)
3.写咏物诗,选择所咏的主题物象最重要的是(选择的物象与作者要表达的感情吻合)




第十二讲,咏物诗的写作(二)
瑾瑜出题


一、通过解析来论述下面这首咏物诗的写作手法(10分)
野菊 唐•李商隐 押先韵
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
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
细路独来当此夕,清尊相伴省他年。
紫云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近御筵。
答:李商隐借野菊抒发自己的仕途之叹。开篇点出野菊生长环境的压抑,“苦竹”与“椒坞”,虽有“微香”但已难禁孤独之泪。然后用“已悲节物同寒雁”把生于寒秋看成是菊花的悲惨命运。抒情主人公形象自颈联介入,“细路独来”点明其与野菊同命相怜之苦,最后一句“不取霜栽近御筵”尽显怨愤压抑的情绪。全诗触景感怀,咏物托意,很能反映诗人当时的思想状况。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苦竹、椒坞,以喻愁恨,点出野菊所处的环境艰辛。引出 “微香冉冉泪涓涓。”句,由于环境恶劣,本来花气袭人的野菊只能散发出细细的微香,所以它难免要清泪涓涓,不断洒落了。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颔联承接首联的环境,接写野菊的生不逢时:如同寒雁羁栖,这已经够可悲可叹了,可它又怎么能够敛香隐迹,甘心与暮秋的寒蝉一样寂寞下去呢?首二联四句,明写野菊,暗写自己:野菊的命运正是诗人命运的生动写照。细路独来当此夕,清尊相伴省他年。颈联两句笔法一变,由隐到显,追忆自己受令狐楚恩遇的往事。紫云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近御筵。紫云句指令狐陶移官内职,任中书舍人。不取:是对令狐陶不加提携表示怨望。霜栽:指傲霜的秋菊。御筵:宫中筵席。此诗在抒写自己沉沦困境的同时,流露出对令狐如此冷漠的怨望。这首诗突出特点是构思精密,立意高迈。诗人有意识地避实就虚,采用象征的手法,不作平直语。字面上除五、六两句外,句句写菊,又句句寄托自己的身世之感,别开生面,不落窠臼。尤其三、四两句“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含意精警,令人回味感叹。

点评

烟雨楼  发表于 2021-7-4 20:00
总计得分118  发表于 2021-6-30 16:50
第一讲,5+5=10 第十一讲,5+5=10  发表于 2021-6-29 20:15
第四讲5+5=10分  发表于 2021-6-26 07:36
第六讲:一、得5分;二、得5分;总得分10分。  发表于 2021-6-23 23: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6

帖子

53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3
贡献
127
金钱
203
发表于 2021-6-21 20:38:36 | 显示全部楼层
烟雨楼二十一期律绝班期中考试卷

本次考试内容为第一至第十二讲讲义的精要部分,每一讲一组题,共12组题,均由不同的小题目组成。每组题10分,共120分。

班级 烟雨楼二十一期律绝班  组别 E组  学号  15  姓名 妩媚五月



第一讲,格律诗的起源、发展及格律诗的写作
瑾瑜出题

一、填空题:(5分)

1)、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诗经   》,最早使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1分)
2)、在武则天专权时期,( 宋之问   )和( 沈佺期   )的诗歌,使绝句、律诗最终定形。(1分)
3)、盛唐时期出现了诗仙( 李白   )、诗圣(杜甫   )。以及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和王维等;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之焕等。(1分)
4)、律诗创作的传统题材有:( 思乡    )、怀古、( 田园    )、边塞、闺情、宫怨、(咏物     )、( 言志    )等。(2分)

二、简答题:(5分)

(一)、什么是创作诗歌的立意?(1分)
答:立意,就是创作诗歌的用意,即作品的主题。

如何立意呢?首先要把想写的素材,进行分析、取舍,选择符合自己的意而用之。先是触;再是思(思索和寻味),通过思而产生情;通过思,确定自己的目标,即想要表达的情绪和感想;其次是“打腹稿”。再其次是运笔。

(二)、请回答出以下两首诗是通过什么题材来立意的?(4分)

1)、春晴
唐:王驾 押麻韵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答:此诗表达作者的生活情趣,对生活中所闻所见进行歌咏。

2)、谢亭送别
唐:许浑 押尤韵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流急。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答:表达送别之情。


第二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一)
瑾瑜出题

1、下面这首诗是典型的一联起,一联承,一联转,一联合,经典的布局,请具体归纳出它的布局方法:(5分)

赠田九判官
(唐•杜甫)押萧韵
崆峒使节上青霄,河陇降王款圣朝。
宛马总肥春苜蓿,将军只数汉嫖姚。
陈留阮瑀谁争长,京兆田郎早见招。
麾下赖君才并入,独能无意向渔樵。

题注:梁丘。哥舒翰讨安禄山,以田梁丘为行军司马。
引用典故:阮瑀
答:诗的首联不直接言事,而是从田判官的上司哥舒翰将军说起,提到当年哥舒翰将军任陇右节度使,曾打过胜仗,崆峒使节,即是指哥舒翰,首联是说,他一到崆峒,敌方的河陇王就投降了,所以……
颔联承接描写胜利后的情况,用宛马,这种西域的宝马,属于战利品,说哥舒翰将军如霍去病一般的勇猛,是为承联。
但颈联开始笔锋一转开始说高适和田判官了,陈留县的阮瑀是早年跟随刘邦的,而高适也在陈留郡作过县尉,这样就用了阮瑀来代指高适,京兆田郎,也是个典,东汉时期的田凤,尚书郎,被皇上称作田郎,当然是代指田判官。这样,颈联就是转联了。
尾联杜甫把自己的意思和盘托出,说你为将军推荐了这么多人才,不会独独没注意到我这个渔樵吧?尾联收结。是为合。

2、请简要分析下面这首唐诗的布局方法:(5分)

狂夫
唐•杜甫 押阳韵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答:首联写景,点出自己在浣花溪草堂的位置,说自己把这里当成了典故里的沧浪之水。
颔联以景承,用了互文的修辞方法,前分句写风暗藏雨,后分句写雨暗藏风。此是首联叙事,是赋笔,颔联以景承接,是草堂门前的景色。
但颈联陡然一转,开始写自己的窘境,没人送米了,孩子快饿死了。
尾联写了自己在这种情形下只能疏放,自狂了。
这种布局的特色,是用上面的乐景来反衬下面的悲情,首二与尾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第三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二)
碧海晴空出题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计10分。

1关于《曲江对酒》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C )

曲江对酒
(唐•杜甫)押微韵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春殿转霏微。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
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悲伤未拂衣。

A这首诗是上景下情式的布局。
B这首诗首句不是写景,而是叙事,所以这首诗是上情下景式布局。
C颔联的景色属于乐景。

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B )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唐/崔曙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A首联写法是叙事。
B颔联写法是写景。
C首联写法是叙事兼写景。


第四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三)
青青子衿出题

1、写七律时,章法布局有多种形式,但归纳起来,最常用的有哪些?列举出三种来。(5分)   
答:诗无定法,章法布局有多种形式,起承转合明显的最多,还有总分分总,分分分总的,以及李商隐的,前三联平行用六个典故,尾联转合的等布局方法。    

2、简要分析下面这首七律的布局:(5分)

商山麻涧唐/杜牧 押麻韵
云光岚彩四面合,柔柔垂柳十余家。
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埘春日斜。
秀眉老父对樽酒,茜袖女儿簪野花。
征车自念尘土计,惆怅溪边书细沙。

答:首联:首句,先写景,次句是续写景兼叙事,是这首的特点,是为起;
颔联,景承,写的是乡村的风景,包括了诸多物象,雉鸟,野鹿,芳草等。
颈联开始写老父和女儿了,有了人物的描写,是为转了。
尾联,由上三联的麻涧风景人物的描写,触发了自己归隐之心,也是一种荡开一笔的尾联收结方法。这种收结,也是一种类似景结的方式。这首诗里所用的笔法:远景近景相结合,动静相生,以动衬静,情景交融,将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田园景象,与作者情感完美地结合。


第五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一)
寒江雪出题

一、填空(5分)
1.“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后分句省略了(主语    )。
2.“黑水澄时潭底出,白云破处洞门开。”前后分句的主语分别是(潭底    )( 洞门   )。
3.七言的句子里,经常会没有宾语,只有主谓结构,这种句法叫( 主谓法   )。
4.“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前分句就是个地点( 状语   ),为后分句服务,本句是单句式的流水句。
二、判断(5分)
1.“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本联的主语是“女”。(  √  )
2.“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运用的句法是列锦。( √   )
3.“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运用的句法是倒装。( √   )
4.“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是属于主谓宾成分齐备的句子。(  √  )
5.“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运用了主谓宾句法。(×   )


第六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二)
范范出题

1、找出下面这首诗的三主谓句式的一联,并作简单分析。(5分)
岁晚旅望
(唐•白居易)押先韵
朝来暮去星霜换,阴惨阳舒气序牵。
万物秋霜能坏色,四时冬日最凋年。
烟波半露新沙地,鸟雀群飞欲雪天。
向晚苍苍南北望,穷阴旅思两无边。
答:首联:朝来暮去星霜换,阴惨阳舒气序牵。首联用的是对仗句,结构是完全一样的,但前四的双主谓,是后面一个主谓的,条件,在朝来,暮去的条件下,星霜完成了转换,而在阴惨阳舒中,体现了,气候物序的交接。非常灵动的句子,首联的描写为整首诗做了个总领,铺陈。

2、秋槛鼓鼙惊朔雪,晓阶旗纛起边风。——选自许浑的《献鄜坊丘常侍》,上面诗句的后三是什么短语并作简单分析。(5分)
答:颈联的,惊朔雪,起边风,惊,起,都是动词,后面跟着朔雪,和边风,作宾语,所以都是动宾结构。


第七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三)
闲庭听雨出题

1、简答题(4分)
请找出这首七律中中二联的动词并标出它们所在的位置。例如:(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动词,逐,落,4,7,兼,飞,4,7。

曲江对雨(唐•杜甫)押阳韵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林花著雨燕脂落,水荇牵风翠带长。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
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
答:林花著雨燕脂落,水荇牵风翠带长。动词: 著、落,3、7  动词:牵、长, 3、7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动词:驻、焚,第六字。

2、填空题(2分)
下面这首七言句中,有两个拟人化的同义连用性词组,请找出来。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 侵陵  ),( 漏泄  )。

3、简答题(4分)
简要说说你对律诗中四平头的理解。
答:如果中二联四句的首二字,真的词性都完全一样,也只能是有四平头之嫌,真正的所谓四平头,是指除了首二词性以外,还有句式,动词位置全部一样,那就是四平头了,需要我们写作时尽量避免的。

第八讲,浅谈诗家语(一)
小桥出题

一、选择:(每空2分,共8分)
以下诗句中省略的是A主语,B谓语,C转折词,D事件

1.整首诗省略了( A  )
鹧鸪 郑谷〔唐代〕押齐韵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2.省略的是( C  )
自知白发非春事,且尽芳尊恋物华。

3.颔联省略了( B  )
题张氏隐居二首 其一(唐•杜甫)
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
涧道馀寒历冰雪,石门斜日到林丘。
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害朝看麋鹿游。
乘兴杳然迷出处,对君疑是泛虚舟。

4.首联省略的是(D   )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二、判断:(每空1分,共2分)
早秋寄刘尚书  许浑
天生心识富人侯,将相门中第一流。
旗纛早开擒虎帐,戈鋋初发斩鲸舟。
柳营书号海山暝,菌阁赋诗江树秋。
昨夜雨凉今夜月,笙歌应醉最高楼。

1.其中,尾联前分句省略的是作者自己所在地,后分句省略的是对方所在地。(√  )
2.前六句省略的主语是作者。(×  )


第九讲,浅谈诗家语(二)
魂牵梦依出题

一、简答题:(4分)
1、诗家语的特点是什么?
答:1 省略。诗的篇幅有限,所以能省的就一定省略;
2 倒装。诗经常不按常规出牌,得有诗语的特色,倒装是最常用的手法之一;
3 词性活用。在特定的情况下,词性可以转变,活用,是诗的非常传统的特色;
4 拟人拟物。从诗经开始就运用的非常多,写人时,可以拟物,写物时,可以拟人。

二、下列律诗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来创作的?并指出它的手法表现在哪一联?(3分)
1)【堂成】(唐•杜甫)
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
傍人错比杨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
答:首句后三; “荫白茅”,颔联:“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都运用了小倒装的手法。

三、下列律诗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来创作的?并指出它的手法表现在哪一联?(3分)
1)【自有扈至京师已后朱樱之期】(唐•温庭筠)
露圆霞赤数千枝,银笼谁家寄所思。
秦苑飞禽谙熟早,杜陵游客恨来迟。
空看翠幄成阴日,不见红珠满树时。
尽日徘徊浓影下,祇应重作钓鱼期。
答:这首诗的首联、颌联、颈联都借樱桃来暗喻自己。

第十讲,七律章法布局(二)
过翼出题

一、下面这首诗,5、6两分句各承接的是哪一联?(2分)
题裴晋公林亭
(唐•温庭筠)押微韵
谢傅林亭暑气微,山丘零落閟音徽。
东山终为苍生起,南浦虚言白首归。
池凤已传春水浴,渚禽犹带夕阳飞。
悠然到此忘情处,一日何妨有万几。
答:5分句承接3分句,6分句承接4分句。
这首需要强调一个布局的特点,就是,中二联的相关。这首最大的特点是,颈联的景描,是分承的首联的,因为,五分句的景,写的是裴迪做宰相时的宫中的凤皇池,池凤已传春水浴,是扣的三分句的,东山终为苍生起,而后分句,渚禽犹带夕阳飞。则是回到了洛阳林亭的现在景,烘托,裴公已经过世,是扣的颔联四分句,南浦虚言白首归。这个是非常特别的中二联的布局方法,用两地的景色,分别关联颔联的两个分句。

二、写出下面这两首诗各分句的起承转合关系。(6分)
城西陂泛舟(即渼陂)
(唐•杜甫)押先韵
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天。
春风自信牙樯动,迟日徐看锦缆牵。
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不有小舟能荡桨,百壶那送酒如泉。
答:这首的起承转合,和上面的不一样,首联写的是两个事,所以需要在下面分扣,所以颔联的三四句,承楼船,而颈联的五六句,就承青娥,宴会来写的。尾联对全篇作了收结,也是七转八结式的布局方法。

赠献纳使起居田舍人澄
(唐•杜甫)押先韵
献纳司存雨露边,地分清切任才贤。
舍人退食收封事,宫女开函近御筵。
晓漏追飞青琐闼,晴窗点检白云篇。
扬雄更有河东赋,唯待吹嘘送上天。
答:这首被称作六句分截,意思是,前六句的是写田舍人,而最后两句才是杜甫自己的事。或者还有一种表达,叫 分,分,分,总。首联起,颔联续,颈联续,七分句转,八分句合。

三、下面这首诗,采用了哪种布局章法?(2分)
牡丹
李商隐 〔唐代〕
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答:这首李商隐的牡丹在布局上是非常特殊的,前三联,是由六个不同的典故组成,都是指的牡丹。所以这首,没有承,前六句都是起,为的是尾联的转合。

第十一讲,咏物诗的写作(一)
史东亮出题

一、选择:(5分)
鹧鸪 唐•郑谷 押齐韵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春日西。

关于这首诗,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
1.首联,通过写鹧鸪嬉戏活动和与山鸡的比较作了画龙点睛式的勾勒,用的是比兴手法。
2.颔联,以特殊环境进行衬托,体现鹧鸪的愁苦悲鸣。而且似又象游子征人涉足凄迷荒僻之地,聆听鹧鸪的声声哀鸣而黯然伤神。这样,颔联的描写,把鹧鸪之声和征人之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
3.颈联暂时抛开鹧鸪转而写人,通过刻画游子与佳人的动作,抒发了作者的感情,这是借物抒情的一种方法。
4.尾联的收结,宕出远神,又能做到言虽尽而意无穷,把那沉重的羁旅乡思之愁,表达的淋漓尽致。

二、填空(5分)
1.咏物诗的精髓是(  托物言志或者借物抒情      )
2.咏物诗写作原则是(   咏物而不是单纯咏物,要不即不离,通过咏物抒发作者感情。         )
3.写咏物诗,选择所咏的主题物象最重要的是( 选择的物象与作者要表达的感情吻合    )


第十二讲,咏物诗的写作(二)
瑾瑜出题

一、通过解析来论述下面这首咏物诗的写作手法(10分)
野菊 唐•李商隐 押先韵
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
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
细路独来当此夕,清尊相伴省他年。
紫云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近御筵。
答:答:李商隐借野菊抒发自己的仕途之叹。开篇点出野菊生长环境的压抑,“苦竹”与“椒坞”,虽有“微香”但已难禁孤独之泪。然后用“已悲节物同寒雁”把生于寒秋看成是菊花的悲惨命运。抒情主人公形象自颈联介入,“细路独来”点明其与野菊同命相怜之苦,最后一句“不取霜栽近御筵”尽显怨愤压抑的情绪。全诗触景感怀,咏物托意,很能反映诗人当时的思想状况。
苦竹、椒坞,以喻愁恨,点出野菊所处的环境艰辛。引出 “微香冉冉泪涓涓。”句,由于环境恶劣,本来花气袭人的野菊只能散发出细细的微香,所以它难免要清泪涓涓,不断洒落了。
颔联承接首联的环境,接写野菊的生不逢时:如同寒雁羁栖,这已经够可悲可叹了,可它又怎么能够敛香隐迹,甘心与暮秋的寒蝉一样寂寞下去呢?
首二联四句,明写野菊,暗写自己:野菊的命运正是诗人命运的生动写照。
颈联两句笔法一变,由隐到显,追忆自己受令狐楚恩遇的往事。
紫云句指令狐陶移官内职,任中书舍人。不取:是对令狐陶不加提携表示怨望。霜栽:指傲霜的秋菊。御筵:宫中筵席。此诗在抒写自己沉沦困境的同时,流露出对令狐如此冷漠的怨望。
这首诗突出特点是构思精密,立意高迈。诗人有意识地避实就虚,采用象征的手法,不作平直语。字面上除五、六两句外,句句写菊,又句句寄托自己的身世之感,别开生面,不落窠臼。尤其三、四两句“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含意精警,令人回味感叹。

点评

唤醒  发表于 2021-7-1 13:17
总计得分120  发表于 2021-6-30 16:52
第一讲,5+5=10 第十一讲,5+5=10  发表于 2021-6-29 20:17
第四讲5+5=10分  发表于 2021-6-26 07:27
第六讲:一、得5分;二、得5分;总得分10分。  发表于 2021-6-23 23: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2

帖子

111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18
贡献
290
金钱
420
发表于 2021-6-21 20:43:08 | 显示全部楼层
烟雨楼二十一期律绝班期中考试卷

本次考试内容为第一至第十二讲讲义的精要部分,每一讲一组题,共12组题,均由不同的小题目组成。每组题10分,共120分。

班级:律绝  组别:E   学号:E001  姓名:过翼



第一讲,格律诗的起源、发展及格律诗的写作
瑾瑜出题

一、填空题:(5分)

1)、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诗经  》,最早使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1分)
2)、在武则天专权时期,( 宋之问 )和( 沈佺期 )的诗歌,使绝句、律诗最终定形。(1分)
3)、盛唐时期出现了诗仙(  李白  )、诗圣( 杜甫  )。以及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和王维等;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之焕等。(1分)
4)、律诗创作的传统题材有:(  思乡   )、怀古、(  田园   )、边塞、闺情、宫怨、(  咏物   )、(  言志   )等。(2分)

二、简答题:(5分)

(一)、什么是创作诗歌的立意?(1分)
答:立意,就是创作诗歌的用意,即作品的主题。

(二)、请回答出以下两首诗是通过什么题材来立意的?(4分)

1)、春晴
唐:王驾 押麻韵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答:《春晴》是通过描写生活情趣的题材来立意的。

2)、谢亭送别
唐:许浑 押尤韵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流急。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答:《谢亭送别》是通过表达送别之意的题材来立意的。

第二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一)
瑾瑜出题

1、下面这首诗是典型的一联起,一联承,一联转,一联合,经典的布局,请具体归纳出它的布局方法:(5分)

赠田九判官
(唐·杜甫)押萧韵
崆峒使节上青霄,河陇降王款圣朝。
宛马总肥春苜蓿,将军只数汉嫖姚。
陈留阮瑀谁争长,京兆田郎早见招。
麾下赖君才并入,独能无意向渔樵。
题注:梁丘。哥舒翰讨安禄山,以田梁丘为行军司马。
引用典故:阮瑀
答:这首就是典型的一联起,一联承,一联转,一联合,经典的布局,归纳一下就是:
一首律诗共四联,一般来说,首联:起,或破题,或交待背景,要写出高远的气势;
颔联:承上启下,进一步阐发;颈联:要有变化转折,它在一篇律诗中就像人的腰一样,诗是否有气势全靠这一联;尾联:要合,“自去自回”,呼应前面,最好有一种意犹未尽、让人回味无穷的感觉。

2、请简要分析下面这首唐诗的布局方法:(5分)

狂夫
唐·杜甫 押阳韵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分析:(1)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首联写景,点出自己在浣花溪草堂的位置,说自己把这里当成了典故里的沧浪之水。(2)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颔联以景承,用了互文的修辞方法,前分句写风暗藏雨,后分句写雨暗藏风。此是首联叙事,是赋笔,颔联以景承接,是草堂门前的景色。(3)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但颈联陡然一转,开始写自己的窘境,没人送米了,孩子快饿死了。(4)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尾联写了自己在这种情形下只能疏放,自狂了。这种布局的特色,是用上面的乐景来反衬下面的悲情,首二与尾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第三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二)
碧海晴空出题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计10分。

1关于《曲江对酒》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C )

曲江对酒
(唐·杜甫)押微韵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春殿转霏微。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
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悲伤未拂衣。

A这首诗是上景下情式的布局。
B这首诗首句不是写景,而是叙事,所以这首诗是上情下景式布局。
C颔联的景色属于乐景。

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B )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唐/崔曙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A首联写法是叙事。
B颔联写法是写景。
C首联写法是叙事兼写景。


第四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三)
青青子衿出题

1、写七律时,章法布局有多种形式,但归纳起来,最常用的有哪些?列举出三种来。(5分)   
答:起承转合的,总分分总,分分分总的,前三联平行用六个典故,尾联转合的,上景下情的方等。

2、简要分析下面这首七律的布局:(5分)

商山麻涧唐/杜牧 押麻韵
云光岚彩四面合,柔柔垂柳十余家。
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埘春日斜。
秀眉老父对樽酒,茜袖女儿簪野花。
征车自念尘土计,惆怅溪边书细沙。
分析:首联景起兼叙事;颌联景承,3分句承1分句,4分句承2分句;颈联转,入情写人;尾联合,宕开收结。

第五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一)
寒江雪出题

一、填空(5分)
1.“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后分句省略了(  主语  )。
2.“黑水澄时潭底出,白云破处洞门开。”前后分句的主语分别是( 潭底  )(  洞门  )。
3.七言的句子里,经常会没有宾语,只有主谓结构,这种句法叫(  主谓法  )。
4.“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前分句就是个地点(  状语  ),为后分句服务,本句是单句式的流水句。
二、判断(5分)
1.“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本联的主语是“女”。(  √  )
2.“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运用的句法是列锦。( √   )
3.“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运用的句法是倒装。(  √  )
4.“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是属于主谓宾成分齐备的句子。(  √  )
5.“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运用了主谓宾句法。( ×  )


第六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二)
范范出题

1、找出下面这首诗的三主谓句式的一联,并作简单分析。(5分)
岁晚旅望
(唐·白居易)押先韵
朝来暮去星霜换,阴惨阳舒气序牵。
万物秋霜能坏色,四时冬日最凋年。
烟波半露新沙地,鸟雀群飞欲雪天。
向晚苍苍南北望,穷阴旅思两无边。
答:首联:朝来暮去星霜换,阴惨阳舒气序牵。
前四的双主谓,是后面一个主谓的条件。在朝来,暮去的条件下,星霜完成了转换,而在阴惨阳舒中,体现了气候物序的交接。首联的描写为整首诗做了个总领,铺陈。

2、秋槛鼓鼙惊朔雪,晓阶旗纛起边风。——选自许浑的《献鄜坊丘常侍》,上面诗句的后三是什么短语并作简单分析。(5分)
答:后三为动宾短语。惊朔雪,起边风,惊,起,都是动词,后面跟着朔雪,和,边风,作宾语,所以都是动宾结构。

第七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三)
闲庭听雨出题

1、简答题(4分)
请找出这首七律中中二联的动词并标出它们所在的位置。例如:(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动词,逐,落,4,7,兼,飞,4,7。

曲江对雨(唐·杜甫)押阳韵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林花著雨燕脂落,水荇牵风翠带长。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
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
答:颔联:著、落,3、7;牵、长,3、7。
颈联:驻、焚,都在第六位。

2、填空题(2分)
下面这首七言句中,有两个拟人化的同义连用性词组,请找出来。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 侵陵  ),( 漏泄  )。

3、简答题(4分)
简要说说你对律诗中四平头的理解。
答:是指除了首二词性以外,还有句式、动词位置全部一样,这是要尽量注意避免的。

第八讲,浅谈诗家语(一)
小桥出题

一、选择:(每空2分,共8分)
以下诗句中省略的是A主语,B谓语,C转折词,D事件

1.整首诗省略了( A  )
鹧鸪 郑谷〔唐代〕押齐韵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2.省略的是( C  )
自知白发非春事,且尽芳尊恋物华。

3.颔联省略了( B  )
题张氏隐居二首 其一(唐·杜甫)
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
涧道馀寒历冰雪,石门斜日到林丘。
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害朝看麋鹿游。
乘兴杳然迷出处,对君疑是泛虚舟。

4.首联省略的是( D  )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二、判断:(每空1分,共2分)
早秋寄刘尚书  许浑
天生心识富人侯,将相门中第一流。
旗纛早开擒虎帐,戈鋋初发斩鲸舟。
柳营书号海山暝,菌阁赋诗江树秋。
昨夜雨凉今夜月,笙歌应醉最高楼。

1.其中,尾联前分句省略的是作者自己所在地,后分句省略的是对方所在地。( 正确 )
2.前六句省略的主语是作者。( 错误 )


第九讲,浅谈诗家语(二)
魂牵梦依出题

简答题:(4分)
1、诗家语的特点是什么?
答:1.省略。2.倒装。3.词性活用。4.拟人拟物。

二、下列律诗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来创作的?并指出它的手法表现在哪一联?(3分)
1)【堂成】(唐·杜甫)
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
傍人错比杨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
答:这首律诗是通过主谓倒装的手法来创作的。
创作的手法表现在首联的第一句和颔联的3-4句。

三、下列律诗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来创作的?并指出它的手法表现在哪一联?(3分)
1)【自有扈至京师已后朱樱之期】(唐·温庭筠)
露圆霞赤数千枝,银笼谁家寄所思。
秦苑飞禽谙熟早,杜陵游客恨来迟。
空看翠幄成阴日,不见红珠满树时。
尽日徘徊浓影下,祇应重作钓鱼期。
答:这首诗采用了拟物的创作手法,前三联都是写樱桃暗喻自己,最后一联,也就是尾联转写自己的。

第十讲,七律章法布局(二)
过翼出题

一、下面这首诗,5、6两分句各承接的是哪一联?(2分)
题裴晋公林亭
(唐·温庭筠)押微韵
谢傅林亭暑气微,山丘零落閟音徽。
东山终为苍生起,南浦虚言白首归。
池凤已传春水浴,渚禽犹带夕阳飞。
悠然到此忘情处,一日何妨有万几。
答:5分句承接3分句,6分句承接4分句。

二、写出下面这两首诗各分句的起承转合关系。(6分)
城西陂泛舟(即渼陂)
(唐·杜甫)押先韵
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天。
春风自信牙樯动,迟日徐看锦缆牵。
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不有小舟能荡桨,百壶那送酒如泉。
答:1-2分句起,3-6分句承,7分句转,8分句结。

赠献纳使起居田舍人澄
(唐·杜甫)押先韵
献纳司存雨露边,地分清切任才贤。
舍人退食收封事,宫女开函近御筵。
晓漏追飞青琐闼,晴窗点检白云篇。
扬雄更有河东赋,唯待吹嘘送上天。
答:1-6分句起,7分句转,8分句合。

三、下面这首诗,采用了哪种布局章法?(2分)
牡丹
李商隐 〔唐代〕
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答:这首诗采用了分分分总的布局章法。


第十一讲,咏物诗的写作(一)
史东亮出题

一、选择:(5分)
鹧鸪 唐·郑谷 押齐韵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春日西。

关于这首诗,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
1.首联,通过写鹧鸪嬉戏活动和与山鸡的比较作了画龙点睛式的勾勒,用的是比兴手法。
2.颔联,以特殊环境进行衬托,体现鹧鸪的愁苦悲鸣。而且似又象游子征人涉足凄迷荒僻之地,聆听鹧鸪的声声哀鸣而黯然伤神。这样,颔联的描写,把鹧鸪之声和征人之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
3.颈联暂时抛开鹧鸪转而写人,通过刻画游子与佳人的动作,抒发了作者的感情,这是借物抒情的一种方法。
4.尾联的收结,宕出远神,又能做到言虽尽而意无穷,把那沉重的羁旅乡思之愁,表达的淋漓尽致。

二、填空(5分)
1.咏物诗的精髓是(  托物言志或者借物抒情   )
2.咏物诗写作原则是(  咏物而不是单纯咏物,要不即不离,通过咏物抒发作者感情  )
3.写咏物诗,选择所咏的主题物象最重要的是( 选择的物象与作者要表达的感情吻合 )


第十二讲,咏物诗的写作(二)
瑾瑜出题

一、通过解析来论述下面这首咏物诗的写作手法(10分)
野菊 唐·李商隐 押先韵
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
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
细路独来当此夕,清尊相伴省他年。
紫云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近御筵。

论述:李商隐借野菊抒发自己的仕途之叹。开篇点出野菊生长环境的压抑,“苦竹”与“椒坞”,虽有“微香”但已难禁孤独之泪。然后用“已悲节物同寒雁”把生于寒秋看成是菊花的悲惨命运。抒情主人公形象自颈联介入,“细路独来”点明其与野菊同命相怜之苦,最后一句“不取霜栽近御筵”尽显怨愤压抑的情绪。全诗触景感怀,咏物托意,很能反映诗人当时的思想状况。

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
苦竹、椒坞,以喻愁恨,点出野菊所处的环境艰辛。引出 “微香冉冉泪涓涓。”句,由于环境恶劣,本来花气袭人的野菊只能散发出细细的微香,所以它难免要清泪涓涓,不断洒落了。

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
颔联承接首联的环境,接写野菊的生不逢时:如同寒雁羁栖,这已经够可悲可叹了,可它又怎么能够敛香隐迹,甘心与暮秋的寒蝉一样寂寞下去呢?

首二联四句,明写野菊,暗写自己:野菊的命运正是诗人命运的生动写照。

细路独来当此夕,清尊相伴省他年。
颈联两句笔法一变,由隐到显,追忆自己受令狐楚恩遇的往事。

紫云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近御筵。
紫云句指令狐陶移官内职,任中书舍人。不取:是对令狐陶不加提携表示怨望。霜栽:指傲霜的秋菊。御筵:宫中筵席。此诗在抒写自己沉沦困境的同时,流露出对令狐如此冷漠的怨望。

这首诗突出特点是构思精密,立意高迈。诗人有意识地避实就虚,采用象征的手法,不作平直语。字面上除五、六两句外,句句写菊,又句句寄托自己的身世之感,别开生面,不落窠臼。尤其三、四两句“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含意精警,令人回味感叹。

点评

总计得分120  发表于 2021-6-30 16:56
第十讲得分10分  发表于 2021-6-30 16:54
第八讲得分:第一题2+2+2+2=8,第二题1+1=2,小计10分。  发表于 2021-6-29 22:14
第一讲,5+5=10 第十一讲,5+5=10  发表于 2021-6-29 20:18
第四讲5+5=10分  发表于 2021-6-26 07: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2

帖子

111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18
贡献
290
金钱
420
发表于 2021-6-21 20:44:31 | 显示全部楼层
烟雨楼二十一期律绝班期中考试卷

本次考试内容为第一至第十二讲讲义的精要部分,每一讲一组题,共12组题,均由不同的小题目组成。每组题10分,共120分。

班级:律绝  组别:E   学号:E009  姓名:中原斗神



第一讲,格律诗的起源、发展及格律诗的写作
瑾瑜出题

一、填空题:(5分)

1)、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诗经  》,最早使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1分)
2)、在武则天专权时期,( 宋之问 )和( 沈佺期 )的诗歌,使绝句、律诗最终定形。(1分)
3)、盛唐时期出现了诗仙(  李白  )、诗圣( 杜甫  )。以及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和王维等;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之焕等。(1分)
4)、律诗创作的传统题材有:(  思乡   )、怀古、(  田园   )、边塞、闺情、宫怨、(  咏物   )、(  言志   )等。(2分)

二、简答题:(5分)

(一)、什么是创作诗歌的立意?(1分)
答:立意,就是创作诗歌的用意,即作品的主题。

(二)、请回答出以下两首诗是通过什么题材来立意的?(4分)

1)、春晴
唐:王驾 押麻韵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答:《春晴》是通过描写生活情趣的题材来立意的。

2)、谢亭送别
唐:许浑 押尤韵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流急。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答:《谢亭送别》是通过表达送别之意的题材来立意的。

第二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一)
瑾瑜出题

1、下面这首诗是典型的一联起,一联承,一联转,一联合,经典的布局,请具体归纳出它的布局方法:(5分)

赠田九判官
(唐·杜甫)押萧韵
崆峒使节上青霄,河陇降王款圣朝。
宛马总肥春苜蓿,将军只数汉嫖姚。
陈留阮瑀谁争长,京兆田郎早见招。
麾下赖君才并入,独能无意向渔樵。
题注:梁丘。哥舒翰讨安禄山,以田梁丘为行军司马。
引用典故:阮瑀
答:这首就是典型的一联起,一联承,一联转,一联合,经典的布局,归纳一下就是:
一首律诗共四联,一般来说,首联:起,或破题,或交待背景,要写出高远的气势;
颔联:承上启下,进一步阐发;颈联:要有变化转折,它在一篇律诗中就像人的腰一样,诗是否有气势全靠这一联;尾联:要合,“自去自回”,呼应前面,最好有一种意犹未尽、让人回味无穷的感觉。

2、请简要分析下面这首唐诗的布局方法:(5分)

狂夫
唐·杜甫 押阳韵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分析:(1)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首联写景,点出自己在浣花溪草堂的位置,说自己把这里当成了典故里的沧浪之水。(2)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颔联以景承,用了互文的修辞方法,前分句写风暗藏雨,后分句写雨暗藏风。此是首联叙事,是赋笔,颔联以景承接,是草堂门前的景色。(3)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但颈联陡然一转,开始写自己的窘境,没人送米了,孩子快饿死了。(4)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尾联写了自己在这种情形下只能疏放,自狂了。这种布局的特色,是用上面的乐景来反衬下面的悲情,首二与尾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第三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二)
碧海晴空出题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计10分。

1关于《曲江对酒》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C )

曲江对酒
(唐·杜甫)押微韵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春殿转霏微。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
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悲伤未拂衣。

A这首诗是上景下情式的布局。
B这首诗首句不是写景,而是叙事,所以这首诗是上情下景式布局。
C颔联的景色属于乐景。

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B )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唐/崔曙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A首联写法是叙事。
B颔联写法是写景。
C首联写法是叙事兼写景。


第四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三)
青青子衿出题

1、写七律时,章法布局有多种形式,但归纳起来,最常用的有哪些?列举出三种来。(5分)   
答:起承转合的,总分分总,分分分总的,前三联平行用六个典故,尾联转合的,上景下情的方等。

2、简要分析下面这首七律的布局:(5分)

商山麻涧唐/杜牧 押麻韵
云光岚彩四面合,柔柔垂柳十余家。
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埘春日斜。
秀眉老父对樽酒,茜袖女儿簪野花。
征车自念尘土计,惆怅溪边书细沙。
分析:首联景起兼叙事;颌联景承,3分句承1分句,4分句承2分句;颈联转,入情写人;尾联合,宕开收结。

第五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一)
寒江雪出题

一、填空(5分)
1.“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后分句省略了(  主语  )。
2.“黑水澄时潭底出,白云破处洞门开。”前后分句的主语分别是( 潭底  )(  洞门  )。
3.七言的句子里,经常会没有宾语,只有主谓结构,这种句法叫(  主谓法  )。
4.“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前分句就是个地点(  状语  ),为后分句服务,本句是单句式的流水句。
二、判断(5分)
1.“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本联的主语是“女”。(  √  )
2.“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运用的句法是列锦。( √   )
3.“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运用的句法是倒装。(  √  )
4.“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是属于主谓宾成分齐备的句子。(  √  )
5.“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运用了主谓宾句法。( ×  )


第六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二)
范范出题

1、找出下面这首诗的三主谓句式的一联,并作简单分析。(5分)
岁晚旅望
(唐·白居易)押先韵
朝来暮去星霜换,阴惨阳舒气序牵。
万物秋霜能坏色,四时冬日最凋年。
烟波半露新沙地,鸟雀群飞欲雪天。
向晚苍苍南北望,穷阴旅思两无边。
答:首联:朝来暮去星霜换,阴惨阳舒气序牵。
前四的双主谓,是后面一个主谓的条件。在朝来,暮去的条件下,星霜完成了转换,而在阴惨阳舒中,体现了气候物序的交接。首联的描写为整首诗做了个总领,铺陈。

2、秋槛鼓鼙惊朔雪,晓阶旗纛起边风。——选自许浑的《献鄜坊丘常侍》,上面诗句的后三是什么短语并作简单分析。(5分)
答:后三为动宾短语。惊朔雪,起边风,惊,起,都是动词,后面跟着朔雪,和,边风,作宾语,所以都是动宾结构。

第七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三)
闲庭听雨出题

1、简答题(4分)
请找出这首七律中中二联的动词并标出它们所在的位置。例如:(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动词,逐,落,4,7,兼,飞,4,7。

曲江对雨(唐·杜甫)押阳韵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林花著雨燕脂落,水荇牵风翠带长。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
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
答:颔联:著、落,3、7;牵、长,3、7。
颈联:驻、焚,都在第六位。

2、填空题(2分)
下面这首七言句中,有两个拟人化的同义连用性词组,请找出来。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 侵陵  ),( 漏泄  )。

3、简答题(4分)
简要说说你对律诗中四平头的理解。
答:是指除了首二词性以外,还有句式、动词位置全部一样,这是要尽量注意避免的。

第八讲,浅谈诗家语(一)
小桥出题

一、选择:(每空2分,共8分)
以下诗句中省略的是A主语,B谓语,C转折词,D事件

1.整首诗省略了( A  )
鹧鸪 郑谷〔唐代〕押齐韵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2.省略的是( C  )
自知白发非春事,且尽芳尊恋物华。

3.颔联省略了( B  )
题张氏隐居二首 其一(唐·杜甫)
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
涧道馀寒历冰雪,石门斜日到林丘。
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害朝看麋鹿游。
乘兴杳然迷出处,对君疑是泛虚舟。

4.首联省略的是( D  )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二、判断:(每空1分,共2分)
早秋寄刘尚书  许浑
天生心识富人侯,将相门中第一流。
旗纛早开擒虎帐,戈鋋初发斩鲸舟。
柳营书号海山暝,菌阁赋诗江树秋。
昨夜雨凉今夜月,笙歌应醉最高楼。

1.其中,尾联前分句省略的是作者自己所在地,后分句省略的是对方所在地。( 正确 )
2.前六句省略的主语是作者。( 错误 )


第九讲,浅谈诗家语(二)
魂牵梦依出题

简答题:(4分)
1、诗家语的特点是什么?
答:1.省略。2.倒装。3.词性活用。4.拟人拟物。

二、下列律诗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来创作的?并指出它的手法表现在哪一联?(3分)
1)【堂成】(唐·杜甫)
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
傍人错比杨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
答:这首律诗是通过主谓倒装的手法来创作的。
创作的手法表现在首联的第一句和颔联的3-4句。

三、下列律诗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来创作的?并指出它的手法表现在哪一联?(3分)
1)【自有扈至京师已后朱樱之期】(唐·温庭筠)
露圆霞赤数千枝,银笼谁家寄所思。
秦苑飞禽谙熟早,杜陵游客恨来迟。
空看翠幄成阴日,不见红珠满树时。
尽日徘徊浓影下,祇应重作钓鱼期。
答:这首诗采用了拟物的创作手法,前三联都是写樱桃暗喻自己,最后一联,也就是尾联转写自己的。

第十讲,七律章法布局(二)
过翼出题

一、下面这首诗,5、6两分句各承接的是哪一联?(2分)
题裴晋公林亭
(唐·温庭筠)押微韵
谢傅林亭暑气微,山丘零落閟音徽。
东山终为苍生起,南浦虚言白首归。
池凤已传春水浴,渚禽犹带夕阳飞。
悠然到此忘情处,一日何妨有万几。
答:5分句承接3分句,6分句承接4分句。

二、写出下面这两首诗各分句的起承转合关系。(6分)
城西陂泛舟(即渼陂)
(唐·杜甫)押先韵
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天。
春风自信牙樯动,迟日徐看锦缆牵。
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不有小舟能荡桨,百壶那送酒如泉。
答:1-2分句起,3-6分句承,7分句转,8分句结。

赠献纳使起居田舍人澄
(唐·杜甫)押先韵
献纳司存雨露边,地分清切任才贤。
舍人退食收封事,宫女开函近御筵。
晓漏追飞青琐闼,晴窗点检白云篇。
扬雄更有河东赋,唯待吹嘘送上天。
答:1-6分句起,7分句转,8分句合。

三、下面这首诗,采用了哪种布局章法?(2分)
牡丹
李商隐 〔唐代〕
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答:这首诗采用了分分分总的布局章法。


第十一讲,咏物诗的写作(一)
史东亮出题

一、选择:(5分)
鹧鸪 唐·郑谷 押齐韵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春日西。

关于这首诗,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
1.首联,通过写鹧鸪嬉戏活动和与山鸡的比较作了画龙点睛式的勾勒,用的是比兴手法。
2.颔联,以特殊环境进行衬托,体现鹧鸪的愁苦悲鸣。而且似又象游子征人涉足凄迷荒僻之地,聆听鹧鸪的声声哀鸣而黯然伤神。这样,颔联的描写,把鹧鸪之声和征人之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
3.颈联暂时抛开鹧鸪转而写人,通过刻画游子与佳人的动作,抒发了作者的感情,这是借物抒情的一种方法。
4.尾联的收结,宕出远神,又能做到言虽尽而意无穷,把那沉重的羁旅乡思之愁,表达的淋漓尽致。

二、填空(5分)
1.咏物诗的精髓是(  托物言志或者借物抒情   )
2.咏物诗写作原则是(  咏物而不是单纯咏物,要不即不离,通过咏物抒发作者感情  )
3.写咏物诗,选择所咏的主题物象最重要的是( 选择的物象与作者要表达的感情吻合 )


第十二讲,咏物诗的写作(二)
瑾瑜出题

一、通过解析来论述下面这首咏物诗的写作手法(10分)
野菊 唐·李商隐 押先韵
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
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
细路独来当此夕,清尊相伴省他年。
紫云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近御筵。

论述:李商隐借野菊抒发自己的仕途之叹。开篇点出野菊生长环境的压抑,“苦竹”与“椒坞”,虽有“微香”但已难禁孤独之泪。然后用“已悲节物同寒雁”把生于寒秋看成是菊花的悲惨命运。抒情主人公形象自颈联介入,“细路独来”点明其与野菊同命相怜之苦,最后一句“不取霜栽近御筵”尽显怨愤压抑的情绪。全诗触景感怀,咏物托意,很能反映诗人当时的思想状况。

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
苦竹、椒坞,以喻愁恨,点出野菊所处的环境艰辛。引出 “微香冉冉泪涓涓。”句,由于环境恶劣,本来花气袭人的野菊只能散发出细细的微香,所以它难免要清泪涓涓,不断洒落了。

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
颔联承接首联的环境,接写野菊的生不逢时:如同寒雁羁栖,这已经够可悲可叹了,可它又怎么能够敛香隐迹,甘心与暮秋的寒蝉一样寂寞下去呢?

首二联四句,明写野菊,暗写自己:野菊的命运正是诗人命运的生动写照。

细路独来当此夕,清尊相伴省他年。
颈联两句笔法一变,由隐到显,追忆自己受令狐楚恩遇的往事。

紫云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近御筵。
紫云句指令狐陶移官内职,任中书舍人。不取:是对令狐陶不加提携表示怨望。霜栽:指傲霜的秋菊。御筵:宫中筵席。此诗在抒写自己沉沦困境的同时,流露出对令狐如此冷漠的怨望。

这首诗突出特点是构思精密,立意高迈。诗人有意识地避实就虚,采用象征的手法,不作平直语。字面上除五、六两句外,句句写菊,又句句寄托自己的身世之感,别开生面,不落窠臼。尤其三、四两句“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含意精警,令人回味感叹。

点评

总计得分120  发表于 2021-6-30 16:57
第十讲得分10分  发表于 2021-6-30 16:56
第八讲得分:第一题2+2+2+2=8,第二题1+1=2,小计10分。  发表于 2021-6-29 22:14
第一讲,5+5=10 第十一讲,5+5=10  发表于 2021-6-29 20:19
第四讲5+5=10分  发表于 2021-6-26 07: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2

帖子

111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18
贡献
290
金钱
420
发表于 2021-6-21 20:45:21 | 显示全部楼层
烟雨楼二十一期律绝班期中考试卷

本次考试内容为第一至第十二讲讲义的精要部分,每一讲一组题,共12组题,均由不同的小题目组成。每组题10分,共120分。

班级:律绝  组别:E   学号:E011  姓名:文燕



第一讲,格律诗的起源、发展及格律诗的写作
瑾瑜出题

一、填空题:(5分)

1)、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诗经  》,最早使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1分)
2)、在武则天专权时期,( 宋之问 )和( 沈佺期 )的诗歌,使绝句、律诗最终定形。(1分)
3)、盛唐时期出现了诗仙(  李白  )、诗圣( 杜甫  )。以及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和王维等;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之焕等。(1分)
4)、律诗创作的传统题材有:(  思乡   )、怀古、(  田园   )、边塞、闺情、宫怨、(  咏物   )、(  言志   )等。(2分)

二、简答题:(5分)

(一)、什么是创作诗歌的立意?(1分)
答:立意,就是创作诗歌的用意,即作品的主题。

(二)、请回答出以下两首诗是通过什么题材来立意的?(4分)

1)、春晴
唐:王驾 押麻韵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答:《春晴》是通过描写生活情趣的题材来立意的。

2)、谢亭送别
唐:许浑 押尤韵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流急。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答:《谢亭送别》是通过表达送别之意的题材来立意的。

第二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一)
瑾瑜出题

1、下面这首诗是典型的一联起,一联承,一联转,一联合,经典的布局,请具体归纳出它的布局方法:(5分)

赠田九判官
(唐·杜甫)押萧韵
崆峒使节上青霄,河陇降王款圣朝。
宛马总肥春苜蓿,将军只数汉嫖姚。
陈留阮瑀谁争长,京兆田郎早见招。
麾下赖君才并入,独能无意向渔樵。
题注:梁丘。哥舒翰讨安禄山,以田梁丘为行军司马。
引用典故:阮瑀
答:这首就是典型的一联起,一联承,一联转,一联合,经典的布局,归纳一下就是:
一首律诗共四联,一般来说,首联:起,或破题,或交待背景,要写出高远的气势;
颔联:承上启下,进一步阐发;颈联:要有变化转折,它在一篇律诗中就像人的腰一样,诗是否有气势全靠这一联;尾联:要合,“自去自回”,呼应前面,最好有一种意犹未尽、让人回味无穷的感觉。

2、请简要分析下面这首唐诗的布局方法:(5分)

狂夫
唐·杜甫 押阳韵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分析:(1)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首联写景,点出自己在浣花溪草堂的位置,说自己把这里当成了典故里的沧浪之水。(2)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颔联以景承,用了互文的修辞方法,前分句写风暗藏雨,后分句写雨暗藏风。此是首联叙事,是赋笔,颔联以景承接,是草堂门前的景色。(3)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但颈联陡然一转,开始写自己的窘境,没人送米了,孩子快饿死了。(4)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尾联写了自己在这种情形下只能疏放,自狂了。这种布局的特色,是用上面的乐景来反衬下面的悲情,首二与尾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第三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二)
碧海晴空出题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计10分。

1关于《曲江对酒》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C )

曲江对酒
(唐·杜甫)押微韵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春殿转霏微。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
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悲伤未拂衣。

A这首诗是上景下情式的布局。
B这首诗首句不是写景,而是叙事,所以这首诗是上情下景式布局。
C颔联的景色属于乐景。

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B )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唐/崔曙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A首联写法是叙事。
B颔联写法是写景。
C首联写法是叙事兼写景。


第四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三)
青青子衿出题

1、写七律时,章法布局有多种形式,但归纳起来,最常用的有哪些?列举出三种来。(5分)   
答:起承转合的,总分分总,分分分总的,前三联平行用六个典故,尾联转合的,上景下情的方等。

2、简要分析下面这首七律的布局:(5分)

商山麻涧唐/杜牧 押麻韵
云光岚彩四面合,柔柔垂柳十余家。
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埘春日斜。
秀眉老父对樽酒,茜袖女儿簪野花。
征车自念尘土计,惆怅溪边书细沙。
分析:首联景起兼叙事;颌联景承,3分句承1分句,4分句承2分句;颈联转,入情写人;尾联合,宕开收结。

第五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一)
寒江雪出题

一、填空(5分)
1.“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后分句省略了(  主语  )。
2.“黑水澄时潭底出,白云破处洞门开。”前后分句的主语分别是( 潭底  )(  洞门  )。
3.七言的句子里,经常会没有宾语,只有主谓结构,这种句法叫(  主谓法  )。
4.“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前分句就是个地点(  状语  ),为后分句服务,本句是单句式的流水句。
二、判断(5分)
1.“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本联的主语是“女”。(  √  )
2.“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运用的句法是列锦。( √   )
3.“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运用的句法是倒装。(  √  )
4.“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是属于主谓宾成分齐备的句子。(  √  )
5.“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运用了主谓宾句法。( ×  )


第六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二)
范范出题

1、找出下面这首诗的三主谓句式的一联,并作简单分析。(5分)
岁晚旅望
(唐·白居易)押先韵
朝来暮去星霜换,阴惨阳舒气序牵。
万物秋霜能坏色,四时冬日最凋年。
烟波半露新沙地,鸟雀群飞欲雪天。
向晚苍苍南北望,穷阴旅思两无边。
答:首联:朝来暮去星霜换,阴惨阳舒气序牵。
前四的双主谓,是后面一个主谓的条件。在朝来,暮去的条件下,星霜完成了转换,而在阴惨阳舒中,体现了气候物序的交接。首联的描写为整首诗做了个总领,铺陈。

2、秋槛鼓鼙惊朔雪,晓阶旗纛起边风。——选自许浑的《献鄜坊丘常侍》,上面诗句的后三是什么短语并作简单分析。(5分)
答:后三为动宾短语。惊朔雪,起边风,惊,起,都是动词,后面跟着朔雪,和,边风,作宾语,所以都是动宾结构。

第七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三)
闲庭听雨出题

1、简答题(4分)
请找出这首七律中中二联的动词并标出它们所在的位置。例如:(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动词,逐,落,4,7,兼,飞,4,7。

曲江对雨(唐·杜甫)押阳韵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林花著雨燕脂落,水荇牵风翠带长。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
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
答:颔联:著、落,3、7;牵、长,3、7。
颈联:驻、焚,都在第六位。

2、填空题(2分)
下面这首七言句中,有两个拟人化的同义连用性词组,请找出来。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 侵陵  ),( 漏泄  )。

3、简答题(4分)
简要说说你对律诗中四平头的理解。
答:是指除了首二词性以外,还有句式、动词位置全部一样,这是要尽量注意避免的。

第八讲,浅谈诗家语(一)
小桥出题

一、选择:(每空2分,共8分)
以下诗句中省略的是A主语,B谓语,C转折词,D事件

1.整首诗省略了( A  )
鹧鸪 郑谷〔唐代〕押齐韵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2.省略的是( C  )
自知白发非春事,且尽芳尊恋物华。

3.颔联省略了( B  )
题张氏隐居二首 其一(唐·杜甫)
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
涧道馀寒历冰雪,石门斜日到林丘。
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害朝看麋鹿游。
乘兴杳然迷出处,对君疑是泛虚舟。

4.首联省略的是( D  )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二、判断:(每空1分,共2分)
早秋寄刘尚书  许浑
天生心识富人侯,将相门中第一流。
旗纛早开擒虎帐,戈鋋初发斩鲸舟。
柳营书号海山暝,菌阁赋诗江树秋。
昨夜雨凉今夜月,笙歌应醉最高楼。

1.其中,尾联前分句省略的是作者自己所在地,后分句省略的是对方所在地。( 正确 )
2.前六句省略的主语是作者。( 错误 )


第九讲,浅谈诗家语(二)
魂牵梦依出题

简答题:(4分)
1、诗家语的特点是什么?
答:1.省略。2.倒装。3.词性活用。4.拟人拟物。

二、下列律诗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来创作的?并指出它的手法表现在哪一联?(3分)
1)【堂成】(唐·杜甫)
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
傍人错比杨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
答:这首律诗是通过主谓倒装的手法来创作的。
创作的手法表现在首联的第一句和颔联的3-4句。

三、下列律诗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来创作的?并指出它的手法表现在哪一联?(3分)
1)【自有扈至京师已后朱樱之期】(唐·温庭筠)
露圆霞赤数千枝,银笼谁家寄所思。
秦苑飞禽谙熟早,杜陵游客恨来迟。
空看翠幄成阴日,不见红珠满树时。
尽日徘徊浓影下,祇应重作钓鱼期。
答:这首诗采用了拟物的创作手法,前三联都是写樱桃暗喻自己,最后一联,也就是尾联转写自己的。

第十讲,七律章法布局(二)
过翼出题

一、下面这首诗,5、6两分句各承接的是哪一联?(2分)
题裴晋公林亭
(唐·温庭筠)押微韵
谢傅林亭暑气微,山丘零落閟音徽。
东山终为苍生起,南浦虚言白首归。
池凤已传春水浴,渚禽犹带夕阳飞。
悠然到此忘情处,一日何妨有万几。
答:5分句承接3分句,6分句承接4分句。

二、写出下面这两首诗各分句的起承转合关系。(6分)
城西陂泛舟(即渼陂)
(唐·杜甫)押先韵
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天。
春风自信牙樯动,迟日徐看锦缆牵。
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不有小舟能荡桨,百壶那送酒如泉。
答:1-2分句起,3-6分句承,7分句转,8分句结。

赠献纳使起居田舍人澄
(唐·杜甫)押先韵
献纳司存雨露边,地分清切任才贤。
舍人退食收封事,宫女开函近御筵。
晓漏追飞青琐闼,晴窗点检白云篇。
扬雄更有河东赋,唯待吹嘘送上天。
答:1-6分句起,7分句转,8分句合。

三、下面这首诗,采用了哪种布局章法?(2分)
牡丹
李商隐 〔唐代〕
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答:这首诗采用了分分分总的布局章法。


第十一讲,咏物诗的写作(一)
史东亮出题

一、选择:(5分)
鹧鸪 唐·郑谷 押齐韵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春日西。

关于这首诗,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
1.首联,通过写鹧鸪嬉戏活动和与山鸡的比较作了画龙点睛式的勾勒,用的是比兴手法。
2.颔联,以特殊环境进行衬托,体现鹧鸪的愁苦悲鸣。而且似又象游子征人涉足凄迷荒僻之地,聆听鹧鸪的声声哀鸣而黯然伤神。这样,颔联的描写,把鹧鸪之声和征人之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
3.颈联暂时抛开鹧鸪转而写人,通过刻画游子与佳人的动作,抒发了作者的感情,这是借物抒情的一种方法。
4.尾联的收结,宕出远神,又能做到言虽尽而意无穷,把那沉重的羁旅乡思之愁,表达的淋漓尽致。

二、填空(5分)
1.咏物诗的精髓是(  托物言志或者借物抒情   )
2.咏物诗写作原则是(  咏物而不是单纯咏物,要不即不离,通过咏物抒发作者感情  )
3.写咏物诗,选择所咏的主题物象最重要的是( 选择的物象与作者要表达的感情吻合 )


第十二讲,咏物诗的写作(二)
瑾瑜出题

一、通过解析来论述下面这首咏物诗的写作手法(10分)
野菊 唐·李商隐 押先韵
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
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
细路独来当此夕,清尊相伴省他年。
紫云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近御筵。

论述:李商隐借野菊抒发自己的仕途之叹。开篇点出野菊生长环境的压抑,“苦竹”与“椒坞”,虽有“微香”但已难禁孤独之泪。然后用“已悲节物同寒雁”把生于寒秋看成是菊花的悲惨命运。抒情主人公形象自颈联介入,“细路独来”点明其与野菊同命相怜之苦,最后一句“不取霜栽近御筵”尽显怨愤压抑的情绪。全诗触景感怀,咏物托意,很能反映诗人当时的思想状况。

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
苦竹、椒坞,以喻愁恨,点出野菊所处的环境艰辛。引出 “微香冉冉泪涓涓。”句,由于环境恶劣,本来花气袭人的野菊只能散发出细细的微香,所以它难免要清泪涓涓,不断洒落了。

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
颔联承接首联的环境,接写野菊的生不逢时:如同寒雁羁栖,这已经够可悲可叹了,可它又怎么能够敛香隐迹,甘心与暮秋的寒蝉一样寂寞下去呢?

首二联四句,明写野菊,暗写自己:野菊的命运正是诗人命运的生动写照。

细路独来当此夕,清尊相伴省他年。
颈联两句笔法一变,由隐到显,追忆自己受令狐楚恩遇的往事。

紫云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近御筵。
紫云句指令狐陶移官内职,任中书舍人。不取:是对令狐陶不加提携表示怨望。霜栽:指傲霜的秋菊。御筵:宫中筵席。此诗在抒写自己沉沦困境的同时,流露出对令狐如此冷漠的怨望。

这首诗突出特点是构思精密,立意高迈。诗人有意识地避实就虚,采用象征的手法,不作平直语。字面上除五、六两句外,句句写菊,又句句寄托自己的身世之感,别开生面,不落窠臼。尤其三、四两句“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含意精警,令人回味感叹。

点评

总计得分120  发表于 2021-6-30 16:59
第一讲,5+5=10 第十一讲,5+5=10  发表于 2021-6-29 20:19
第四讲5+5=10分  发表于 2021-6-26 07:29
第六讲:一、得5分;二、得5分;总得分10分。  发表于 2021-6-23 23:40
第九讲:一题得分4;二题得分3;三题得分3;总计得分10分。  发表于 2021-6-23 18: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21

主题

3996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菜根谭文学院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407
贡献
3564
金钱
7463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6-21 20:54: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飞雪飘逸 于 2021-6-21 20:55 编辑

E02~飞雪
第一讲,格律诗的起源、发展及格律诗的写作
瑾瑜出题
第一组复习题:


一、填空题:(5分)
1)、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答《 诗经 》,最早使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1分)
2)、在武则天专权时期,答( 宋之问 )和( 沈佺期 )的诗歌,使绝句、律诗最终定形。(1分)
3)、盛唐时期出现了诗仙,答( 李白 )、诗圣,答( 杜甫 )。以及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和王维等;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之焕等。(1分)
4)、律诗创作的传统题材有:答( 思乡 )、怀古、答( 田园 )、边塞、闺情、宫怨、答( 咏物 )、答( 言志 )等。(2分)


二、简答题:(5分)
(一)、什么是创作诗歌的立意?(1分)
答:立意,那创作诗歌的用意,也就是作品的主题。


(二)、请回答出以下两首诗是通过什么题材来立意的?(4分)
1)、春晴
唐:王驾 押麻韵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答:这首诗是通过描写生活情趣的题材来立意的。


2)、谢亭送别
唐:许浑 押尤韵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流急。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答:这首诗是通过表达送别之情来立意的。


第二讲:瑾瑜老师出题
第二组复习题:
1、下面这首诗是典型的一联起,一联承,一联转,一联合,经典的布局,请具体归纳出它的布局方法:(5分)
赠田九判官
(唐·杜甫)押萧韵
崆峒使节上青霄,河陇降王款圣朝。
宛马总肥春苜蓿,将军只数汉嫖姚。
陈留阮瑀谁争长,京兆田郎早见招。
麾下赖君才并入,独能无意向渔樵。
题注:梁丘。哥舒翰讨安禄山,以田梁丘为行军司马。
引用典故:阮瑀
答:这首就是典型的一联起,一联承,一联转,一联合,经典的布局,归纳一下就是:一首律诗共四联,一般来说,首联:起,或破题,或交待背景,要写出高远的气势;颔联:承上启下,进一步阐发;颈联:要有变化转折,它在一篇律诗中就像人的腰一样,诗是否有气势全靠这一联;尾联:要合,“自去自回”,呼应前面,最好有一种意犹未尽、让人回味无穷的感觉。


2、请简要分析下面这首唐诗的布局方法:(5分)
狂夫
唐·杜甫 押阳韵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分析:(1)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首联写景,点出自己在浣花溪草堂的位置,说自己把这里当成了典故里的沧浪之水。(2)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颔联以景承,用了互文的修辞方法,前分句写风暗藏雨,后分句写雨暗藏风。此是首联叙事,是赋笔,颔联以景承接,是草堂门前的景色。(3)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但颈联陡然一转,开始写自己的窘境,没人送米了,孩子快饿死了。(4)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尾联写了自己在这种情形下只能疏放,自狂了。这种布局的特色,是用上面的乐景来反衬下面的悲情,首二与尾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第三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二)
碧海晴空出题
第一组复习题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计10分。


1关于《曲江对酒》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C )
曲江对酒
(唐·杜甫)押微韵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春殿转霏微。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
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悲伤未拂衣。
A这首诗是上景下情式的布局。
B这首诗首句不是写景,而是叙事,所以这首诗是上情下景式布局。
C颔联的景色属于乐景。


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BC )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唐/崔曙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A首联写法是叙事。
B颔联写法是写景。
C首联写法是叙事兼写景。


第四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三)
青青子衿出题
第一组复习题:


1、写七律时,章法布局有多种形式,但归纳起来,最常用的有哪些?列举出三种来。   
答:起承转合的,总分分总,分分分总的,前三联平行用六个典故,尾联转合的,上景下情的方等。


2、简要分析下面这首七律的布局:
商山麻涧唐/杜牧 押麻韵
云光岚彩四面合,柔柔垂柳十余家。
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埘春日斜。
秀眉老父对樽酒,茜袖女儿簪野花。
征车自念尘土计,惆怅溪边书细沙。
分析:景起,兼叙事。颌联3分句分承1分句,4分句分承2分句。颈联入情写人转,尾联合。


第五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一)
寒江雪出题
第一组复习题:
一、填空
1.“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后分句省略了( 主语 )。
2.“黑水澄时潭底出,白云破处洞门开。”前后分句的主语分别是( 潭底 )( 洞门 )。
3.七言的句子里,经常会没有宾语,只有主谓结构,答:这种句法叫( 主谓法 )。
4.“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前分句就是个地点( 状语 ),为后分句服务,本句是单句式的流水句。
二、判断
1.“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本联的主语是“女”。( √ )
2.“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运用的句法是列锦。( √ )
3.“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运用的句法是倒装。( √ )
4.“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是属于主谓宾成分齐备的句子。( √ )
5.“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运用了主谓宾句法。( × )


第六讲:范范出题
第二组题
1、找出下面这首诗的三主谓句式的一联,并作简单分析。(5分)
岁晚旅望
(唐·白居易)押先韵
朝来暮去星霜换,阴惨阳舒气序牵。
万物秋霜能坏色,四时冬日最凋年。
烟波半露新沙地,鸟雀群飞欲雪天。
向晚苍苍南北望,穷阴旅思两无边。
分析:首联,朝来暮去星霜换,阴惨阳舒气序牵。前四的双主谓,是后面一个主谓的条件。在朝来,暮去的条件下,星霜完成了转换,而在阴惨阳舒中,体现了气候物序的交接。首联的描写为整首诗做了个总领,铺陈。


2、秋槛鼓鼙惊朔雪,晓阶旗纛起边风。——选自许浑的《献鄜坊丘常侍》,上面诗句的后三是什么短语并作简单分析。(5分)
后三为动宾短语。惊朔雪,起边风,惊,起,都是动词,后面跟着朔雪,和,边风,作宾语,所以都是动宾结构。
E02~飞雪
第七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三)
闲庭听雨出题
第一组复习题:


1、简答题(4分)
请找出这首七律中中二联的动词并标出它们所在的位置。例如:(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动词,逐,落,4,7,兼,飞,4,7。
曲江对雨(唐·杜甫)押阳韵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林花著雨燕脂落,水荇牵风翠带长。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
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
答:三分句:3萫、7落,四分句:3牵,7长,五分句:6驻,六分句:6焚。


2、填空题(2分)
下面这首七言句中,有两个拟人化的同义连用性词组,请找出来。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 侵陵 ),( 漏泄 )。


3、简答题(4分)
简要说说你对律诗中四平头的理解。
答:是指除了首二词性以外,还有句式、动词位置全部一样,这是要尽量注意避免的。


第八讲:小桥出题
第二套复习题
一、选择:(每空2分,共8分)
以下诗句中省略的是A主语,B谓语,C转折词,D事件


1.整首诗省略了( A )
鹧鸪 郑谷〔唐代〕押齐韵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


第九讲,浅谈诗家语(二)
魂牵梦依出题
第一套复习题:


一、简答题:(4分)
1、诗家语的特点是什么?
答:省略,倒装,词性活用,.拟人拟物。


二、下列律诗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来创作的?并指出它的手法表现在哪个联?(4分)
1)【堂成】(唐·杜甫)
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
傍人错比杨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
答:这首诗用了倒装手法,在第一分句和3、4分句。


三、请指出下列诗中拟人拟物的句式。(2分)
1)【自有扈至京师已后朱樱之期】(唐·温庭筠)
露圆霞赤数千枝,银笼谁家寄所思。
秦苑飞禽谙熟早,杜陵游客恨来迟。
空看翠幄成阴日,不见红珠满树时。
尽日徘徊浓影下,祇应重作钓鱼期。
答:这首诗的首联、颌联、颈联都借樱桃来暗喻自己。


第十讲:过翼出题
第二套复习题:
一、下面这首诗,5、6两分句各承接的是哪一联?(2分)
题裴晋公林亭
(唐·温庭筠)押微韵
谢傅林亭暑气微,山丘零落閟音徽。
东山终为苍生起,南浦虚言白首归。
池凤已传春水浴,渚禽犹带夕阳飞。
悠然到此忘情处,一日何妨有万几。
答:5分句承接3分句,6分句承接4分句。


二、写出下面这两首诗各分句的起承转合关系。(6分)
城西陂泛舟(即渼陂)
(唐·杜甫)押先韵
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天。
春风自信牙樯动,迟日徐看锦缆牵。
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不有小舟能荡桨,百壶那送酒如泉。
答:1-2分句起,3-6分句承,7分句转,8分句结。


赠献纳使起居田舍人澄
(唐·杜甫)押先韵
献纳司存雨露边,地分清切任才贤。
舍人退食收封事,宫女开函近御筵。
晓漏追飞青琐闼,晴窗点检白云篇。
扬雄更有河东赋,唯待吹嘘送上天。
答:1-6分句起,7分句转,8分句合。


三、下面这首诗,采用了哪种布局章法?(2分)
牡丹
李商隐 〔唐代〕
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答:这首诗采用了分分分总的布局章法。


第十一讲,咏物诗的写作(一)
史东亮出题
第一套复习题:


一、选择:(5分)
鹧鸪 唐·郑谷 押齐韵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春日西。
关于这首诗,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
1.首联,通过写鹧鸪嬉戏活动和与山鸡的比较作了画龙点睛式的勾勒,用的是比兴手法。
2.颔联,以特殊环境进行衬托,体现鹧鸪的愁苦悲鸣。而且似又象游子征人涉足凄迷荒僻之地,聆听鹧鸪的声声哀鸣而黯然伤神。这样,颔联的描写,把鹧鸪之声和征人之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
3.颈联暂时抛开鹧鸪转而写人,通过刻画游子与佳人的动作,抒发了作者的感情,这是借物抒情的一种方法。
4.尾联的收结,宕出远神,又能做到言虽尽而意无穷,把那沉重的羁旅乡思之愁,表达的淋漓尽致。


二、填空(5分)
1.咏物诗的精髓是(    托物言志或者借物抒情    )
2.咏物诗写作原则是(    咏物而不是单纯咏物,要不即不离,通过咏物抒发作者感情     )
3.写咏物诗,选择所咏的主题物象最重要的是(  选择的物象与作者要表达的感情吻合   )


第十二讲:瑾瑜老师出题
第三套复习题:
一、通过解析来论述下面这首咏物诗的写作手法(10分)
野菊 唐·李商隐 押先韵
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
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
细路独来当此夕,清尊相伴省他年。
紫云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近御筵。
解析:李商隐借野菊抒发自己的仕途之叹。开篇点出野菊生长环境的压抑,“苦竹”与“椒坞”,虽有“微香”但已难禁孤独之泪。然后用“已悲节物同寒雁”把生于寒秋看成是菊花的悲惨命运。抒情主人公形象自颈联介入,“细路独来”点明其与野菊同命相怜之苦,最后一句“不取霜栽近御筵”尽显怨愤压抑的情绪。全诗触景感怀,咏物托意,很能反映诗人当时的思想状况。
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
苦竹、椒坞,以喻愁恨,点出野菊所处的环境艰辛。引出 “微香冉冉泪涓涓。”句,由于环境恶劣,本来花气袭人的野菊只能散发出细细的微香,所以它难免要清泪涓涓,不断洒落了。
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
颔联承接首联的环境,接写野菊的生不逢时:如同寒雁羁栖,这已经够可悲可叹了,可它又怎么能够敛香隐迹,甘心与暮秋的寒蝉一样寂寞下去呢?
首二联四句,明写野菊,暗写自己:野菊的命运正是诗人命运的生动写照。
细路独来当此夕,清尊相伴省他年。
颈联两句笔法一变,由隐到显,追忆自己受令狐楚恩遇的往事。
紫云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近御筵。
紫云句指令狐陶移官内职,任中书舍人。不取:是对令狐陶不加提携表示怨望。霜栽:指傲霜的秋菊。御筵:宫中筵席。此诗在抒写自己沉沦困境的同时,流露出对令狐如此冷漠的怨望。
这首诗突出特点是构思精密,立意高迈。诗人有意识地避实就虚,采用象征的手法,不作平直语。字面上除五、六两句外,句句写菊,又句句寄托自己的身世之感,别开生面,不落窠臼。尤其三、四两句“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含意精警,令人回味感叹。


点评

唤醒  发表于 2021-7-1 13:19
总计得分109.5  发表于 2021-6-30 17:00
第一讲,5+5=10 第十一讲,5+5=10  发表于 2021-6-29 20:20
第四讲5+5=10分  发表于 2021-6-26 07:29
第六讲:一、得5分;二、得5分;总得分10分。  发表于 2021-6-23 23: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8

帖子

77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95
贡献
193
金钱
293
发表于 2021-6-21 21: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烟雨楼二十一期律绝班期中考试卷
 
本次考试内容为第一至第十二讲讲义的精要部分,每一讲一组题,共12组题,均由不同的小题目组成。每组题10分,共120分。
 
班级  组别   学号  姓名
 21期 E组 E021 星如雨
 
第一讲,格律诗的起源、发展及格律诗的写作
瑾瑜出题
 
一、填空题:(5分)
 
1)、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最早使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1分)
2)、在武则天专权时期,(宋之问)和(沈佺期)的诗歌,使绝句、律诗最终定形。(1分)
3)、盛唐时期出现了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以及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和王维等;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之焕等。(1分)
4)、律诗创作的传统题材有:( 思乡)、怀古、(田园)、边塞、闺情、宫怨、( 咏物  )、( 言志)等。(2分)
 
二、简答题:(5分)
 
(一)、什么是创作诗歌的立意?(1分)

答:立意,就是创作诗歌的用意,即作品的主题。

 
(二)、请回答出以下两首诗是通过什么题材来立意的?(4分)
 
1)、春晴
唐:王驾 押麻韵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答:《春晴》是通过描写生活情趣的题材来立意的。

 2)、谢亭送别
唐:许浑 押尤韵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流急。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答:《谢亭送别》是通过表达送别之意的题材来立意的。
 
第二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一)
瑾瑜出题
 
1、下面这首诗是典型的一联起,一联承,一联转,一联合,经典的布局,请具体归纳出它的布局方法:(5分)
 
赠田九判官
(唐·杜甫)押萧韵
崆峒使节上青霄,河陇降王款圣朝。
宛马总肥春苜蓿,将军只数汉嫖姚。
陈留阮瑀谁争长,京兆田郎早见招。
麾下赖君才并入,独能无意向渔樵。
 
题注:梁丘。哥舒翰讨安禄山,以田梁丘为行军司马。
引用典故:阮瑀
 
答:这首就是典型的一联起,一联承,一联转,一联合,经典的布局,归纳一下就是:
一首律诗共四联,一般来说,首联:起,或破题,或交待背景,要写出高远的气势;
颔联:承上启下,进一步阐发;颈联:要有变化转折,它在一篇律诗中就像人的腰一样,诗是否有气势全靠这一联;尾联:要合,“自去自回”,呼应前面,最好有一种意犹未尽、让人回味无穷的感觉。

 2、请简要分析下面这首唐诗的布局方法:(5分)
 狂夫
唐·杜甫 押阳韵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分析:(1)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首联写景,点出自己在浣花溪草堂的位置,说自己把这里当成了典故里的沧浪之水。(2)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颔联以景承,用了互文的修辞方法,前分句写风暗藏雨,后分句写雨暗藏风。此是首联叙事,是赋笔,颔联以景承接,是草堂门前的景色。(3)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但颈联陡然一转,开始写自己的窘境,没人送米了,孩子快饿死了。(4)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尾联写了自己在这种情形下只能疏放,自狂了。这种布局的特色,是用上面的乐景来反衬下面的悲情,首二与尾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第三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二)
碧海晴空出题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计10分。

1关于《曲江对酒》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C)

曲江对酒
(唐·杜甫)押微韵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春殿转霏微。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
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悲伤未拂衣。

A这首诗是上景下情式的布局。
B这首诗首句不是写景,而是叙事,所以这首诗是上情下景式布局。
C颔联的景色属于乐景。

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B)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唐/崔曙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A首联写法是叙事。
B颔联写法是写景。
C首联写法是叙事兼写景。
 
第四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三)
青青子衿出题
 
1、写七律时,章法布局有多种形式,但归纳起来,最常用的有哪些?列举出三种来。(5分)    
 答:起承转合的,总分分总,分分分总的,前三联平行用六个典故,尾联转合的,上景下情的方等。
2、简要分析下面这首七律的布局:(5分)

商山麻涧唐/杜牧 押麻韵
云光岚彩四面合,柔柔垂柳十余家,
景起 兼叙事
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埘春日斜。
景承 分承 3承1         4承2
秀眉老父对樽酒,茜袖女儿簪野花。
转、入情 写人
征车自念尘土计,惆怅溪边书细沙。
合 宕开 收结
 
第五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一)
寒江雪出题
 
一、填空(5分)
1.“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后分句省略了(主语)
2.“黑水澄时潭底出,白云破处洞门开。”前后分句的主语分别是( 潭底)(洞门)
3.七言的句子里,经常会没有宾语,只有主谓结构,这种句法叫(主谓法)
4.“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前分句就是个地点(状语),为后分句服务,本句是单句式的流水句。
二、判断(5分)
1.“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本联的主语是“女”。(√)
2.“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运用的句法是列锦。(√)
3.“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运用的句法是倒装。(√)
4.“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是属于主谓宾成分齐备的句子。(√)
5.“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运用了主谓宾句法。(×)
 
 第六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二)
范范出题
 1、找出下面这首诗的三主谓句式的一联,并作简单分析。(5分)
岁晚旅望
(唐·白居易)押先韵
朝来暮去星霜换,阴惨阳舒气序牵。
万物秋霜能坏色,四时冬日最凋年。
烟波半露新沙地,鸟雀群飞欲雪天。
向晚苍苍南北望,穷阴旅思两无边。
首联:朝来暮去星霜换,阴惨阳舒气序牵。
前四的双主谓,是后面一个主谓的条件。在朝来,暮去的条件下,星霜完成了转换,而在阴惨阳舒中,体现了气候物序的交接。首联的描写为整首诗做了个总领,铺陈。

 2、秋槛鼓鼙惊朔雪,晓阶旗纛起边风。——选自许浑的《献鄜坊丘常侍》,上面诗句的后三是什么短语并作简单分析。(5分)
 后三为动宾短语。惊朔雪,起边风,惊,起,都是动词,后面跟着朔雪,和,边风,作宾语,所以都是动宾结构。
 
 第七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三)
闲庭听雨出题

1、简答题(4分)
请找出这首七律中中二联的动词并标出它们所在的位置。例如:(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动词,逐,落,4,7,兼,飞,4,7。

曲江对雨(唐·杜甫)押阳韵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林花著雨燕脂落,水荇牵风翠带长。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
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
答:首联:两个动词,覆、静,都在第五位上。
颔联:著、落,3、7;牵、长,3、7。
颈联:驻、焚,都在第五位。
尾联:诏、醉,分别在3、2位置。

2、填空题(2分)
下面这首七言句中,有两个拟人化的同义连用性词组,请找出来。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侵陵),(漏泄)

3、简答题(4分)
简要说说你对律诗中四平头的理解。
答:四平头指的是律诗中二联的四句在结构上一样,以及每句前两字组成的词性一样皆属四平头。即指除了首二词性以外,还有句式、动词位置全部一样,这是一定要注意避免的。

 第八讲,浅谈诗家语(一)
小桥出题
 
一、选择:(每空2分,共8分)
以下诗句中省略的是A主语,B谓语,C转折词,D事件
 
1.整首诗省略了(A)
鹧鸪 郑谷〔唐代〕押齐韵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2.省略的是( c)
自知白发非春事,且尽芳尊恋物华。
 
3.颔联省略了(B)
题张氏隐居二首 其一(唐·杜甫)
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
涧道馀寒历冰雪,石门斜日到林丘。
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害朝看麋鹿游。
乘兴杳然迷出处,对君疑是泛虚舟。
 
4.首联省略的是(D)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二、判断:(每空1分,共2分)
早秋寄刘尚书  许浑
天生心识富人侯,将相门中第一流。
旗纛早开擒虎帐,戈鋋初发斩鲸舟。
柳营书号海山暝,菌阁赋诗江树秋。
昨夜雨凉今夜月,笙歌应醉最高楼。
 
1.其中,尾联前分句省略的是作者自己所在地,后分句省略的是对方所在地。(正确)
2.前六句省略的主语是作者。(错误)

第九讲,浅谈诗家语(二)
魂牵梦依出题
 一、简答题:(4分)
1、诗家语的特点是什么? 

二、下列律诗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来创作的?并指出它的手法表现在哪一联?(3分)
1)【堂成】(唐·杜甫)
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
傍人错比杨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

答:【堂成】这首律诗是通过主谓倒装的
手法来创作的。
创作的手法表现在首联的第一句和颔联的3-4句。

三、下列律诗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来创作的?并指出它的手法表现在哪一联?(3分)
1)【自有扈至京师已后朱樱之期】(唐·温庭筠)
露圆霞赤数千枝,银笼谁家寄所思。
秦苑飞禽谙熟早,杜陵游客恨来迟。
空看翠幄成阴日,不见红珠满树时。
尽日徘徊浓影下,祇应重作钓鱼期。

露圆霞赤数千枝,银笼谁家寄所思。
首联  写樱桃暗喻自己。
秦苑飞禽谙熟早,杜陵游客恨来迟。
颔联  写樱桃暗喻自己。
空看翠幄成阴日,不见红珠满树时。
颈联   写樱桃暗喻自己
尽日徘徊浓影下,祇应重作钓鱼期。
尾联  转写自己。

 第十讲,七律章法布局(二)
过翼出题
 一、下面这首诗,5、6两分句各承接的是哪一联?(2分)
题裴晋公林亭
(唐·温庭筠)押微韵
谢傅林亭暑气微,山丘零落閟音徽。
东山终为苍生起,南浦虚言白首归。
池凤已传春水浴,渚禽犹带夕阳飞。
悠然到此忘情处,一日何妨有万几。
答:5分句承接3分句,6分句承接4分句。

 二、写出下面这两首诗各分句的起承转合关系。(6分)
城西陂泛舟(即渼陂)
(唐·杜甫)押先韵
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天。
春风自信牙樯动,迟日徐看锦缆牵。
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不有小舟能荡桨,百壶那送酒如泉。
答:1-2分句起,3-6分句承,7分句转,8分句结。

赠献纳使起居田舍人澄
(唐·杜甫)押先韵
献纳司存雨露边,地分清切任才贤。
舍人退食收封事,宫女开函近御筵。
晓漏追飞青琐闼,晴窗点检白云篇。
扬雄更有河东赋,唯待吹嘘送上天。
答:1-6分句起,7分句转,8分句合。

 三、下面这首诗,采用了哪种布局章法?(2分)
牡丹
李商隐 〔唐代〕
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答:这首诗采用了分分分总的布局章
 
第十一讲,咏物诗的写作(一)
史东亮出题
 一、选择:(5分)
鹧鸪 唐·郑谷 押齐韵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春日西。

关于这首诗,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1.首联,通过写鹧鸪嬉戏活动和与山鸡的比较作了画龙点睛式的勾勒,用的是比兴手法。
2.颔联,以特殊环境进行衬托,体现鹧鸪的愁苦悲鸣。而且似又象游子征人涉足凄迷荒僻之地,聆听鹧鸪的声声哀鸣而黯然伤神。这样,颔联的描写,把鹧鸪之声和征人之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
3.颈联暂时抛开鹧鸪转而写人,通过刻画游子与佳人的动作,抒发了作者的感情,这是借物抒情的一种方法。
4.尾联的收结,宕出远神,又能做到言虽尽而意无穷,把那沉重的羁旅乡思之愁,表达的淋漓尽致。
二、填空(5分)
1.咏物诗的精髓是(托物言志或者借物抒情     )
2.咏物诗写作原则是(咏物而不是单纯咏物,要不即不离,通过咏物抒发作者感情      )
3.写咏物诗,选择所咏的主题物象最重要的是( 选择的物象与作者要表达的感情吻合    )
 
 第十二讲,咏物诗的写作(二)
瑾瑜出题
 
一、通过解析来论述下面这首咏物诗的写作手法(10分)
野菊 唐·李商隐 押先韵
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
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
细路独来当此夕,清尊相伴省他年。
紫云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近御筵。

答:李商隐借野菊抒发自己的仕途之叹。开篇点出野菊生长环境的压抑,“苦竹”与“椒坞”,虽有“微香”但已难禁孤独之泪。然后用“已悲节物同寒雁”把生于寒秋看成是菊花的悲惨命运。抒情主人公形象自颈联介入,“细路独来”点明其与野菊同命相怜之苦,最后一句“不取霜栽近御筵”尽显怨愤压抑的情绪。全诗触景感怀,咏物托意,很能反映诗人当时的思想状况。
 
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
苦竹、椒坞,以喻愁恨,点出野菊所处的环境艰辛。引出 “微香冉冉泪涓涓。”句,由于环境恶劣,本来花气袭人的野菊只能散发出细细的微香,所以它难免要清泪涓涓,不断洒落了。
 
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
颔联承接首联的环境,接写野菊的生不逢时:如同寒雁羁栖,这已经够可悲可叹了,可它又怎么能够敛香隐迹,甘心与暮秋的寒蝉一样寂寞下去呢?
 
首二联四句,明写野菊,暗写自己:野菊的命运正是诗人命运的生动写照。
 
细路独来当此夕,清尊相伴省他年。
颈联两句笔法一变,由隐到显,追忆自己受令狐楚恩遇的往事。
 
紫云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近御筵。
紫云句指令狐陶移官内职,任中书舍人。不取:是对令狐陶不加提携表示怨望。霜栽:指傲霜的秋菊。御筵:宫中筵席。此诗在抒写自己沉沦困境的同时,流露出对令狐如此冷漠的怨望。
 
这首诗突出特点是构思精密,立意高迈。诗人有意识地避实就虚,采用象征的手法,不作平直语。字面上除五、六两句外,句句写菊,又句句寄托自己的身世之感,别开生面,不落窠臼。尤其三、四两句“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含意精警,令人回味感叹。
 
 

点评

唤醒  发表于 2021-7-1 13:20
总计得分115  发表于 2021-6-30 17:06
第一讲,5+5=10 第十一讲,5+5=10  发表于 2021-6-29 20:20
第四讲5+5=10分  发表于 2021-6-26 07:30
第六讲:一、得5分;二、得5分;总得分10分。  发表于 2021-6-23 23: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8

帖子

464

积分

版主

沧浪书院老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4
贡献
112
金钱
176
发表于 2021-6-21 21:28:18 | 显示全部楼层
烟雨楼二十一期律绝班期中考试卷

本次考试内容为第一至第十二讲讲义的精要部分,每一讲一组题,共12组题,均由不同的小题目组成。每组题10分,共120分。

班级 21班 组别  E  学号005  姓名西西



第一讲,格律诗的起源、发展及格律诗的写作
瑾瑜出题

一、填空题:(5分)

1)、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诗经  》,最早使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1分)
2)、在武则天专权时期,(  宋之问  )和( 沈佺 期  )的诗歌,使绝句、律诗最终定形。(1分)
3)、盛唐时期出现了诗仙(李白    )、诗圣( 杜甫  )。以及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和王维等;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之焕等。(1分)
4)、律诗创作的传统题材有:(   思乡  )、怀古、(  田园   )、边塞、闺情、宫怨、(   咏物  )、(  言志   )等。(2分)

二、简答题:(5分)

(一)、什么是创作诗歌的立意?(1分)
答:立意,就是创作诗歌的用意,即作品的主题。
(二)、请回答出以下两首诗是通过什么题材来立意的?(4分)

1)、春晴
唐:王驾 押麻韵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答:《春晴》是通过描写生活情趣的题材来立意的。

2)、谢亭送别
唐:许浑 押尤韵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流急。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谢亭送别》是通过表达送别之意的题材来立意的。



第二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一)
瑾瑜出题

1、下面这首诗是典型的一联起,一联承,一联转,一联合,经典的布局,请具体归纳出它的布局方法:(5分)

赠田九判官
(唐•杜甫)押萧韵
崆峒使节上青霄,河陇降王款圣朝。
宛马总肥春苜蓿,将军只数汉嫖姚。
陈留阮瑀谁争长,京兆田郎早见招。
麾下赖君才并入,独能无意向渔樵。

题注:梁丘。哥舒翰讨安禄山,以田梁丘为行军司马。
引用典故:阮瑀
答:这首就是典型的一联起,一联承,一联转,一联合,经典的布局,归纳一下就是:
一首律诗共四联,一般来说,首联:起,或破题,或交待背景,要写出高远的气势;
颔联:承上启下,进一步阐发;颈联:要有变化转折,它在一篇律诗中就像人的腰一样,诗是否有气势全靠这一联;尾联:要合,“自去自回”,呼应前面,最好有一种意犹未尽、让人回味无穷的感觉。


2、请简要分析下面这首唐诗的布局方法:(5分)

狂夫
唐•杜甫 押阳韵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分析:(1)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首联写景,点出自己在浣花溪草堂的位置,说自己把这里当成了典故里的沧浪之水。(2)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颔联以景承,用了互文的修辞方法,前分句写风暗藏雨,后分句写雨暗藏风。此是首联叙事,是赋笔,颔联以景承接,是草堂门前的景色。(3)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但颈联陡然一转,开始写自己的窘境,没人送米了,孩子快饿死了。(4)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尾联写了自己在这种情形下只能疏放,自狂了。这种布局的特色,是用上面的乐景来反衬下面的悲情,首二与尾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第三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二)
碧海晴空出题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计10分。

1关于《曲江对酒》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C)

曲江对酒
(唐•杜甫)押微韵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春殿转霏微。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
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悲伤未拂衣。

A这首诗是上景下情式的布局。
B这首诗首句不是写景,而是叙事,所以这首诗是上情下景式布局。
C颔联的景色属于乐景。


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B)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唐/崔曙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A首联写法是叙事。
B颔联写法是写景。
C首联写法是叙事兼写景。

第四讲,七律的章法布局
(三)
青青子衿出题

1、写七律时,章法布局有多种形式,但归纳起来,最常用的有哪些?列举出三种来。(5分)   
答:起承转合的,总分分总,分分分总的,前三联平行用六个典故,尾联转合的,上景下情的方法等。

2、简要分析下面这首七律的布局:(5分)

商山麻涧唐/杜牧 押麻韵
云光岚彩四面合,柔柔垂柳十余家。
景起,兼叙事。

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埘春日斜。
景承,分承,3承1;4承2

秀眉老父对樽酒,茜袖女儿簪野花。
转,入情,写人

征车自念尘土计,惆怅溪边书细沙。
合,宕开收结。



第五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一)
寒江雪出题

一、填空(5分)
1.“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后分句省略了(主语  )。

2.“黑水澄时潭底出,白云破处洞门开。”前后分句的主语分别是( 潭底 )(洞门 )。
3.七言的句子里,经常会没有宾语,只有主谓结构,这种句法叫( 主谓法   )。

4.“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前分句就是个地点(  状语  ),为后分句服务,本句是单句式的流水句。

二、判断(5分)
1.“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本联的主语是“女”。(  √ )
2.“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运用的句法是列锦。(  √  )

3.“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运用的句法是倒装。(  √)
4.“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是属于主谓宾成分齐备的句子。( √   )
5.“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运用了主谓宾句法。( ×  )
第六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二)
范范出题

1、找出下面这首诗的三主谓句式的一联,并作简单分析。(5分)
岁晚旅望
(唐•白居易)押先韵
朝来暮去星霜换,阴惨阳舒气序牵。
万物秋霜能坏色,四时冬日最凋年。
烟波半露新沙地,鸟雀群飞欲雪天。
向晚苍苍南北望,穷阴旅思两无边。
答:1:首联:朝来暮去星霜换,阴惨阳舒气序牵。
前四的双主谓,是后面一个主谓的条件。在朝来,暮去的条件下,星霜完成了转换,而在阴惨阳舒中,体现了气候物序的交接。首联的描写为整首诗做了个总领,铺陈。

2、秋槛鼓鼙惊朔雪,晓阶旗纛起边风。——选自许浑的《献鄜坊丘常侍》,上面诗句的后三是什么短语并作简单分析。(5分)
答:后三为动宾短语。惊朔雪,起边风,惊,起,都是动词,后面跟着朔雪,和,边风,作宾语,所以都是动宾结构。

第七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三)
闲庭听雨出题

1、简答题(4分)
请找出这首七律中中二联的动词并标出它们所在的位置。例如:(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动词,逐,落,4,7,兼,飞,4,7。

曲江对雨(唐•杜甫)押阳韵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林花著雨燕脂落,水荇牵风翠带长。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
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
答:首联:两个动词,覆、静,都在第五位上。
颔联:著、落,3、7;牵、长,3、7。
颈联:驻、焚,都在第五位。
尾联:诏、醉,分别在3、2位置。

2、填空题(2分)
下面这首七言句中,有两个拟人化的同义连用性词组,请找出来。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  侵陵 ),(  漏泄 )。


3、简答题(4分)
简要说说你对律诗中四平头的理解。
答:四平头指的是律诗中二联的四句在结构上一样,以及每句前两字组成的词性一样皆属四平头。即指除了首二词性以外,还有句式、动词位置全部一样,这是一定要注意避免的。


第八讲,浅谈诗家语(一)
小桥出题

一、选择:(每空2分,共8分)
以下诗句中省略的是A主语,B谓语,C转折词,D事件

1.整首诗省略了( A)
鹧鸪 郑谷〔唐代〕押齐韵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2.省略的是( C  )
自知白发非春事,且尽芳尊恋物华。

3.颔联省略了(  B )
题张氏隐居二首 其一(唐•杜甫)
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
涧道馀寒历冰雪,石门斜日到林丘。
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害朝看麋鹿游。
乘兴杳然迷出处,对君疑是泛虚舟。

4.首联省略的是(  D)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二、判断:(每空1分,共2分)
早秋寄刘尚书  许浑
天生心识富人侯,将相门中第一流。
旗纛早开擒虎帐,戈鋋初发斩鲸舟。
柳营书号海山暝,菌阁赋诗江树秋。
昨夜雨凉今夜月,笙歌应醉最高楼。

1.其中,尾联前分句省略的是作者自己所在地,后分句省略的是对方所在地。( 正确 )
2.前六句省略的主语是作者。(错误  )


第九讲,浅谈诗家语(二)
魂牵梦依出题

一、简答题:(4分)
1、诗家语的特点是什么?
答:1.省略。2.倒装。3.词性活用。4.拟人拟物。

二、下列律诗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来创作的?并指出它的手法表现在哪一联?(3分)
1)【堂成】(唐•杜甫)
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
傍人错比杨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
答:【堂成】这首律诗是通过主谓倒装的手法来创作的。
创作的手法表现在首联的第一句和颔联的3-4句。


三、下列律诗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来创作的?并指出它的手法表现在哪一联?(3分)
1)【自有扈至京师已后朱樱之期】(唐•温庭筠)

露圆霞赤数千枝,银笼谁家寄所思。

首联  写樱桃暗喻自己。

秦苑飞禽谙熟早,杜陵游客恨来迟。

颔联  写樱桃暗喻自己。

空看翠幄成阴日,不见红珠满树时。

颈联   写樱桃暗喻自己

尽日徘徊浓影下,祇应重作钓鱼期。
尾联  转写自己。


第十讲,七律章法布局(二)
过翼出题

一、下面这首诗,5、6两分句各承接的是哪一联?(2分)
题裴晋公林亭
(唐•温庭筠)押微韵
谢傅林亭暑气微,山丘零落閟音徽。
东山终为苍生起,南浦虚言白首归。
池凤已传春水浴,渚禽犹带夕阳飞。
悠然到此忘情处,一日何妨有万几。
答:5分句承接3分句,6分句承接4分句。


二、写出下面这两首诗各分句的起承转合关系。(6分)
城西陂泛舟(即渼陂)
(唐•杜甫)押先韵
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天。
春风自信牙樯动,迟日徐看锦缆牵。
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不有小舟能荡桨,百壶那送酒如泉。
答:1-2分句起,3-6分句承,7分句转,8分句


赠献纳使起居田舍人澄
(唐•杜甫)押先韵
献纳司存雨露边,地分清切任才贤。
舍人退食收封事,宫女开函近御筵。
晓漏追飞青琐闼,晴窗点检白云篇。
扬雄更有河东赋,唯待吹嘘送上天。
答:1-6分句起,7分句转,8分句合。


三、下面这首诗,采用了哪种布局章法?(2分)
牡丹
李商隐 〔唐代〕
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答:这首诗采用了分分分总的布局章法。
第十一讲,咏物诗的写作(一)
史东亮出题

一、选择:(5分)
鹧鸪 唐•郑谷 押齐韵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春日西。

关于这首诗,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
1.首联,通过写鹧鸪嬉戏活动和与山鸡的比较作了画龙点睛式的勾勒,用的是比兴手法。
2.颔联,以特殊环境进行衬托,体现鹧鸪的愁苦悲鸣。而且似又象游子征人涉足凄迷荒僻之地,聆听鹧鸪的声声哀鸣而黯然伤神。这样,颔联的描写,把鹧鸪之声和征人之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
3.颈联暂时抛开鹧鸪转而写人,通过刻画游子与佳人的动作,抒发了作者的感情,这是借物抒情的一种方法。
4.尾联的收结,宕出远神,又能做到言虽尽而意无穷,把那沉重的羁旅乡思之愁,表达的淋漓尽致。

二、填空(5分)
1.咏物诗的精髓是
(  托物言志或者借物抒情     )
2.咏物诗写作原则是
(  咏物而不是单纯咏物,要不即不离,通过咏物抒发作者感情      )
3.写咏物诗,选择所咏的主题物象最重要的是( 选择的物象与作者要表达的感情吻合  )
第十二讲,咏物诗的写作(二)
瑾瑜出题


一、通过解析来论述下面这首咏物诗的写作手法(10分)
野菊 唐•李商隐 押先韵
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
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
细路独来当此夕,清尊相伴省他年。
紫云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近御筵。
李商隐借野菊抒发自己的仕途之叹。开篇点出野菊生长环境的压抑,“苦竹”与“椒坞”,虽有“微香”但已难禁孤独之泪。然后用“已悲节物同寒雁”把生于寒秋看成是菊花的悲惨命运。抒情主人公形象自颈联介入,“细路独来”点明其与野菊同命相怜之苦,最后一句“不取霜栽近御筵”尽显怨愤压抑的情绪。全诗触景感怀,咏物托意,很能反映诗人当时的思想状况。

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
苦竹、椒坞,以喻愁恨,点出野菊所处的环境艰辛。引出 “微香冉冉泪涓涓。”句,由于环境恶劣,本来花气袭人的野菊只能散发出细细的微香,所以它难免要清泪涓涓,不断洒落了。

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
颔联承接首联的环境,接写野菊的生不逢时:如同寒雁羁栖,这已经够可悲可叹了,可它又怎么能够敛香隐迹,甘心与暮秋的寒蝉一样寂寞下去呢?

首二联四句,明写野菊,暗写自己:野菊的命运正是诗人命运的生动写照。

细路独来当此夕,清尊相伴省他年。
颈联两句笔法一变,由隐到显,追忆自己受令狐楚恩遇的往事。

紫云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近御筵。
紫云句指令狐陶移官内职,任中书舍人。不取:是对令狐陶不加提携表示怨望。霜栽:指傲霜的秋菊。御筵:宫中筵席。此诗在抒写自己沉沦困境的同时,流露出对令狐如此冷漠的怨望。

这首诗突出特点是构思精密,立意高迈。诗人有意识地避实就虚,采用象征的手法,不作平直语。字面上除五、六两句外,句句写菊,又句句寄托自己的身世之感,别开生面,不落窠臼。尤其三、四两句“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含意精警,令人回味感叹。

点评

唤醒   发表于 2021-7-1 13:20
总计得分119  发表于 2021-6-30 17:08
第一讲,5+5=10 第十一讲,5+5=10  发表于 2021-6-29 20:21
第四讲5+5=10分  发表于 2021-6-26 07:30
第六讲:一、得5分;二、得5分;总得分10分。  发表于 2021-6-23 23: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2

帖子

111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18
贡献
290
金钱
420
发表于 2021-6-21 21:48:57 | 显示全部楼层
烟雨楼二十一期律绝班期中考试卷

本次考试内容为第一至第十二讲讲义的精要部分,每一讲一组题,共12组题,均由不同的小题目组成。每组题10分,共120分。

班级:律绝  组别:E   学号:E010  姓名:森林



第一讲,格律诗的起源、发展及格律诗的写作
瑾瑜出题

一、填空题:(5分)

1)、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诗经  》,最早使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1分)
2)、在武则天专权时期,(  宋之问  )和(  沈佺期  )的诗歌,使绝句、律诗最终定形。(1分)
3)、盛唐时期出现了诗仙(  李白  )、诗圣( 杜甫  )。以及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和王维等;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之焕等。(1分)
4)、律诗创作的传统题材有:(  思乡   )、怀古、(  田园   )、边塞、闺情、宫怨、(  咏物   )、(  言志   )等。(2分)

二、简答题:(5分)

(一)、什么是创作诗歌的立意?(1分)
答:立意,就是创作诗歌的用意,即作品的主题。

(二)、请回答出以下两首诗是通过什么题材来立意的?(4分)

1)、春晴
唐:王驾 押麻韵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答:《春晴》是通过描写生活情趣的题材来立意的。

2)、谢亭送别
唐:许浑 押尤韵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流急。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答:《谢亭送别》是通过表达送别之意的题材来立意的。

第二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一)
瑾瑜出题

1、下面这首诗是典型的一联起,一联承,一联转,一联合,经典的布局,请具体归纳出它的布局方法:(5分)

赠田九判官
(唐·杜甫)押萧韵
崆峒使节上青霄,河陇降王款圣朝。
宛马总肥春苜蓿,将军只数汉嫖姚。
陈留阮瑀谁争长,京兆田郎早见招。
麾下赖君才并入,独能无意向渔樵。
题注:梁丘。哥舒翰讨安禄山,以田梁丘为行军司马。
引用典故:阮瑀
答:这首就是典型的一联起,一联承,一联转,一联合,经典的布局,归纳一下就是:
一首律诗共四联,一般来说,首联:起,或破题,或交待背景,要写出高远的气势;
颔联:承上启下,进一步阐发;颈联:要有变化转折,它在一篇律诗中就像人的腰一样,诗是否有气势全靠这一联;尾联:要合,“自去自回”,呼应前面,最好有一种意犹未尽、让人回味无穷的感觉。

2、请简要分析下面这首唐诗的布局方法:(5分)

狂夫
唐·杜甫 押阳韵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分析:(1)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首联写景,点出自己在浣花溪草堂的位置,说自己把这里当成了典故里的沧浪之水。(2)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颔联以景承,用了互文的修辞方法,前分句写风暗藏雨,后分句写雨暗藏风。此是首联叙事,是赋笔,颔联以景承接,是草堂门前的景色。(3)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但颈联陡然一转,开始写自己的窘境,没人送米了,孩子快饿死了。(4)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尾联写了自己在这种情形下只能疏放,自狂了。这种布局的特色,是用上面的乐景来反衬下面的悲情,首二与尾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第三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二)
碧海晴空出题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计10分。

1关于《曲江对酒》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C )

曲江对酒
(唐·杜甫)押微韵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春殿转霏微。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
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悲伤未拂衣。

A这首诗是上景下情式的布局。
B这首诗首句不是写景,而是叙事,所以这首诗是上情下景式布局。
C颔联的景色属于乐景。

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B )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唐/崔曙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A首联写法是叙事。
B颔联写法是写景。
C首联写法是叙事兼写景。


第四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三)
青青子衿出题

1、写七律时,章法布局有多种形式,但归纳起来,最常用的有哪些?列举出三种来。(5分)   
答:起承转合的,总分分总,分分分总的,前三联平行用六个典故,尾联转合的,上景下情的方等。

2、简要分析下面这首七律的布局:(5分)

商山麻涧唐/杜牧 押麻韵
云光岚彩四面合,柔柔垂柳十余家。
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埘春日斜。
秀眉老父对樽酒,茜袖女儿簪野花。
征车自念尘土计,惆怅溪边书细沙。
分析:首联景起兼叙事;颌联景承,3分句承1分句,4分句承2分句;颈联转,入情写人;尾联合,宕开收结。

第五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一)
寒江雪出题

一、填空(5分)
1.“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后分句省略了(  主语  )。
2.“黑水澄时潭底出,白云破处洞门开。”前后分句的主语分别是( 潭底  )(  洞门  )。
3.七言的句子里,经常会没有宾语,只有主谓结构,这种句法叫(  主谓法  )。
4.“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前分句就是个地点(  状语  ),为后分句服务,本句是单句式的流水句。
二、判断(5分)
1.“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本联的主语是“女”。(  √  )
2.“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运用的句法是列锦。( √   )
3.“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运用的句法是倒装。(  √  )
4.“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是属于主谓宾成分齐备的句子。(  √  )
5.“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运用了主谓宾句法。( ×  )


第六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二)
范范出题

1、找出下面这首诗的三主谓句式的一联,并作简单分析。(5分)
岁晚旅望
(唐·白居易)押先韵
朝来暮去星霜换,阴惨阳舒气序牵。
万物秋霜能坏色,四时冬日最凋年。
烟波半露新沙地,鸟雀群飞欲雪天。
向晚苍苍南北望,穷阴旅思两无边。
答:首联:朝来暮去星霜换,阴惨阳舒气序牵。
前四的双主谓,是后面一个主谓的条件。在朝来,暮去的条件下,星霜完成了转换,而在阴惨阳舒中,体现了气候物序的交接。首联的描写为整首诗做了个总领,铺陈。

2、秋槛鼓鼙惊朔雪,晓阶旗纛起边风。——选自许浑的《献鄜坊丘常侍》,上面诗句的后三是什么短语并作简单分析。(5分)
答:后三为动宾短语。惊朔雪,起边风,惊,起,都是动词,后面跟着朔雪,和,边风,作宾语,所以都是动宾结构。

第七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三)
闲庭听雨出题

1、简答题(4分)
请找出这首七律中中二联的动词并标出它们所在的位置。例如:(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动词,逐,落,4,7,兼,飞,4,7。

曲江对雨(唐·杜甫)押阳韵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林花著雨燕脂落,水荇牵风翠带长。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
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
答:颔联:著、落,3、7;牵、长,3、7。
颈联:驻、焚,都在第六位。

2、填空题(2分)
下面这首七言句中,有两个拟人化的同义连用性词组,请找出来。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 侵陵  ),( 漏泄  )。

3、简答题(4分)
简要说说你对律诗中四平头的理解。
答:是指除了首二词性以外,还有句式、动词位置全部一样,这是要尽量注意避免的。

第八讲,浅谈诗家语(一)
小桥出题

一、选择:(每空2分,共8分)
以下诗句中省略的是A主语,B谓语,C转折词,D事件

1.整首诗省略了( A  )
鹧鸪 郑谷〔唐代〕押齐韵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2.省略的是( C  )
自知白发非春事,且尽芳尊恋物华。

3.颔联省略了( B  )
题张氏隐居二首 其一(唐·杜甫)
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
涧道馀寒历冰雪,石门斜日到林丘。
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害朝看麋鹿游。
乘兴杳然迷出处,对君疑是泛虚舟。

4.首联省略的是( D  )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二、判断:(每空1分,共2分)
早秋寄刘尚书  许浑
天生心识富人侯,将相门中第一流。
旗纛早开擒虎帐,戈鋋初发斩鲸舟。
柳营书号海山暝,菌阁赋诗江树秋。
昨夜雨凉今夜月,笙歌应醉最高楼。

1.其中,尾联前分句省略的是作者自己所在地,后分句省略的是对方所在地。( 正确 )
2.前六句省略的主语是作者。( 错误 )


第九讲,浅谈诗家语(二)
魂牵梦依出题

简答题:(4分)
1、诗家语的特点是什么?
答:1.省略。2.倒装。3.词性活用。4.拟人拟物。

二、下列律诗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来创作的?并指出它的手法表现在哪一联?(3分)
1)【堂成】(唐·杜甫)
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
傍人错比杨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
答:这首律诗是通过主谓倒装的手法来创作的。
创作的手法表现在首联的第一句和颔联的3-4句。

三、下列律诗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来创作的?并指出它的手法表现在哪一联?(3分)
1)【自有扈至京师已后朱樱之期】(唐·温庭筠)
露圆霞赤数千枝,银笼谁家寄所思。
秦苑飞禽谙熟早,杜陵游客恨来迟。
空看翠幄成阴日,不见红珠满树时。
尽日徘徊浓影下,祇应重作钓鱼期。
答:这首诗采用了拟物的创作手法,前三联都是写樱桃暗喻自己,最后一联,也就是尾联转写自己的。

第十讲,七律章法布局(二)
过翼出题

一、下面这首诗,5、6两分句各承接的是哪一联?(2分)
题裴晋公林亭
(唐·温庭筠)押微韵
谢傅林亭暑气微,山丘零落閟音徽。
东山终为苍生起,南浦虚言白首归。
池凤已传春水浴,渚禽犹带夕阳飞。
悠然到此忘情处,一日何妨有万几。
答:5分句承接3分句,6分句承接4分句。

二、写出下面这两首诗各分句的起承转合关系。(6分)
城西陂泛舟(即渼陂)
(唐·杜甫)押先韵
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天。
春风自信牙樯动,迟日徐看锦缆牵。
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不有小舟能荡桨,百壶那送酒如泉。
答:1-2分句起,3-6分句承,7分句转,8分句结。

赠献纳使起居田舍人澄
(唐·杜甫)押先韵
献纳司存雨露边,地分清切任才贤。
舍人退食收封事,宫女开函近御筵。
晓漏追飞青琐闼,晴窗点检白云篇。
扬雄更有河东赋,唯待吹嘘送上天。
答:1-6分句起,7分句转,8分句合。

三、下面这首诗,采用了哪种布局章法?(2分)
牡丹
李商隐 〔唐代〕
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答:这首诗采用了分分分总的布局章法。


第十一讲,咏物诗的写作(一)
史东亮出题

一、选择:(5分)
鹧鸪 唐·郑谷 押齐韵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春日西。

关于这首诗,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
1.首联,通过写鹧鸪嬉戏活动和与山鸡的比较作了画龙点睛式的勾勒,用的是比兴手法。
2.颔联,以特殊环境进行衬托,体现鹧鸪的愁苦悲鸣。而且似又象游子征人涉足凄迷荒僻之地,聆听鹧鸪的声声哀鸣而黯然伤神。这样,颔联的描写,把鹧鸪之声和征人之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
3.颈联暂时抛开鹧鸪转而写人,通过刻画游子与佳人的动作,抒发了作者的感情,这是借物抒情的一种方法。
4.尾联的收结,宕出远神,又能做到言虽尽而意无穷,把那沉重的羁旅乡思之愁,表达的淋漓尽致。

二、填空(5分)
1.咏物诗的精髓是(  托物言志或者借物抒情   )
2.咏物诗写作原则是(  咏物而不是单纯咏物,要不即不离,通过咏物抒发作者感情  )
3.写咏物诗,选择所咏的主题物象最重要的是( 选择的物象与作者要表达的感情吻合 )


第十二讲,咏物诗的写作(二)
瑾瑜出题

一、通过解析来论述下面这首咏物诗的写作手法(10分)
野菊 唐·李商隐 押先韵
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
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
细路独来当此夕,清尊相伴省他年。
紫云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近御筵。

论述:李商隐借野菊抒发自己的仕途之叹。开篇点出野菊生长环境的压抑,“苦竹”与“椒坞”,虽有“微香”但已难禁孤独之泪。然后用“已悲节物同寒雁”把生于寒秋看成是菊花的悲惨命运。抒情主人公形象自颈联介入,“细路独来”点明其与野菊同命相怜之苦,最后一句“不取霜栽近御筵”尽显怨愤压抑的情绪。全诗触景感怀,咏物托意,很能反映诗人当时的思想状况。

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
苦竹、椒坞,以喻愁恨,点出野菊所处的环境艰辛。引出 “微香冉冉泪涓涓。”句,由于环境恶劣,本来花气袭人的野菊只能散发出细细的微香,所以它难免要清泪涓涓,不断洒落了。

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
颔联承接首联的环境,接写野菊的生不逢时:如同寒雁羁栖,这已经够可悲可叹了,可它又怎么能够敛香隐迹,甘心与暮秋的寒蝉一样寂寞下去呢?

首二联四句,明写野菊,暗写自己:野菊的命运正是诗人命运的生动写照。

细路独来当此夕,清尊相伴省他年。
颈联两句笔法一变,由隐到显,追忆自己受令狐楚恩遇的往事。

紫云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近御筵。
紫云句指令狐陶移官内职,任中书舍人。不取:是对令狐陶不加提携表示怨望。霜栽:指傲霜的秋菊。御筵:宫中筵席。此诗在抒写自己沉沦困境的同时,流露出对令狐如此冷漠的怨望。

这首诗突出特点是构思精密,立意高迈。诗人有意识地避实就虚,采用象征的手法,不作平直语。字面上除五、六两句外,句句写菊,又句句寄托自己的身世之感,别开生面,不落窠臼。尤其三、四两句“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含意精警,令人回味感叹。

点评

唤醒  发表于 2021-7-1 13:21
总计得分120  发表于 2021-6-30 17:09
第十讲得分10分  发表于 2021-6-30 17:08
第八讲得分:第一题2+2+2+2=8,第二题1+1=2,小计10分。  发表于 2021-6-29 22:16
第一讲,5+5=10 第十一讲,5+5=10  发表于 2021-6-29 20: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58

帖子

55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7
贡献
129
金钱
213
发表于 2021-6-21 21:55:06 | 显示全部楼层
烟雨楼二十一期律绝班期中考试卷

本次考试内容为第一至第十二讲讲义的精要部分,每一讲一组题,共12组题,均由不同的小题目组成。每组题10分,共120分。

班级 烟雨楼二十一期律绝班  组别 E组  学号  008 姓名

雪枫

第一讲,格律诗的起源、发展及格律诗的写作
瑾瑜出题

一、填空题:(5分)

1)、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诗经   》,最早使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1分)
2)、在武则天专权时期,( 宋之问   )和( 沈佺期   )的诗歌,使绝句、律诗最终定形。(1分)
3)、盛唐时期出现了诗仙( 李白   )、诗圣(杜甫   )。以及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和王维等;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之焕等。(1分)
4)、律诗创作的传统题材有:( 思乡    )、怀古、( 田园    )、边塞、闺情、宫怨、(咏物     )、( 言志    )等。(2分)

二、简答题:(5分)

(一)、什么是创作诗歌的立意?(1分)
答:立意,就是创作诗歌的用意,即作品的主题。

如何立意呢?首先要把想写的素材,进行分析、取舍,选择符合自己的意而用之。先是触;再是思(思索和寻味),通过思而产生情;通过思,确定自己的目标,即想要表达的情绪和感想;其次是“打腹稿”。再其次是运笔。

(二)、请回答出以下两首诗是通过什么题材来立意的?(4分)

1)、春晴
唐:王驾 押麻韵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答:此诗表达作者的生活情趣,对生活中所闻所见进行歌咏。

2)、谢亭送别
唐:许浑 押尤韵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流急。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答:表达送别之情。


第二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一)
瑾瑜出题

1、下面这首诗是典型的一联起,一联承,一联转,一联合,经典的布局,请具体归纳出它的布局方法:(5分)

赠田九判官
(唐•杜甫)押萧韵
崆峒使节上青霄,河陇降王款圣朝。
宛马总肥春苜蓿,将军只数汉嫖姚。
陈留阮瑀谁争长,京兆田郎早见招。
麾下赖君才并入,独能无意向渔樵。

题注:梁丘。哥舒翰讨安禄山,以田梁丘为行军司马。
引用典故:阮瑀
答:诗的首联不直接言事,而是从田判官的上司哥舒翰将军说起,提到当年哥舒翰将军任陇右节度使,曾打过胜仗,崆峒使节,即是指哥舒翰,首联是说,他一到崆峒,敌方的河陇王就投降了,所以……
颔联承接描写胜利后的情况,用宛马,这种西域的宝马,属于战利品,说哥舒翰将军如霍去病一般的勇猛,是为承联。
但颈联开始笔锋一转开始说高适和田判官了,陈留县的阮瑀是早年跟随刘邦的,而高适也在陈留郡作过县尉,这样就用了阮瑀来代指高适,京兆田郎,也是个典,东汉时期的田凤,尚书郎,被皇上称作田郎,当然是代指田判官。这样,颈联就是转联了。
尾联杜甫把自己的意思和盘托出,说你为将军推荐了这么多人才,不会独独没注意到我这个渔樵吧?尾联收结。是为合。

2、请简要分析下面这首唐诗的布局方法:(5分)

狂夫
唐•杜甫 押阳韵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答:首联写景,点出自己在浣花溪草堂的位置,说自己把这里当成了典故里的沧浪之水。
颔联以景承,用了互文的修辞方法,前分句写风暗藏雨,后分句写雨暗藏风。此是首联叙事,是赋笔,颔联以景承接,是草堂门前的景色。
但颈联陡然一转,开始写自己的窘境,没人送米了,孩子快饿死了。
尾联写了自己在这种情形下只能疏放,自狂了。
这种布局的特色,是用上面的乐景来反衬下面的悲情,首二与尾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第三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二)
碧海晴空出题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计10分。

1关于《曲江对酒》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C )

曲江对酒
(唐•杜甫)押微韵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春殿转霏微。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
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悲伤未拂衣。

A这首诗是上景下情式的布局。
B这首诗首句不是写景,而是叙事,所以这首诗是上情下景式布局。
C颔联的景色属于乐景。

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B )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唐/崔曙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A首联写法是叙事。
B颔联写法是写景。
C首联写法是叙事兼写景。


第四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三)
青青子衿出题

1、写七律时,章法布局有多种形式,但归纳起来,最常用的有哪些?列举出三种来。(5分)   
答:诗无定法,章法布局有多种形式,起承转合明显的最多,还有总分分总,分分分总的,以及李商隐的,前三联平行用六个典故,尾联转合的等布局方法。   

2、简要分析下面这首七律的布局:(5分)

商山麻涧唐/杜牧 押麻韵
云光岚彩四面合,柔柔垂柳十余家。
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埘春日斜。
秀眉老父对樽酒,茜袖女儿簪野花。
征车自念尘土计,惆怅溪边书细沙。

答:首联:首句,先写景,次句是续写景兼叙事,是这首的特点,是为起;
颔联,景承,写的是乡村的风景,包括了诸多物象,雉鸟,野鹿,芳草等。
颈联开始写老父和女儿了,有了人物的描写,是为转了。
尾联,由上三联的麻涧风景人物的描写,触发了自己归隐之心,也是一种荡开一笔的尾联收结方法。这种收结,也是一种类似景结的方式。这首诗里所用的笔法:远景近景相结合,动静相生,以动衬静,情景交融,将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田园景象,与作者情感完美地结合。


第五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一)
寒江雪出题

一、填空(5分)
1.“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后分句省略了(主语    )。
2.“黑水澄时潭底出,白云破处洞门开。”前后分句的主语分别是(潭底    )( 洞门   )。
3.七言的句子里,经常会没有宾语,只有主谓结构,这种句法叫( 主谓法   )。
4.“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前分句就是个地点( 状语   ),为后分句服务,本句是单句式的流水句。
二、判断(5分)
1.“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本联的主语是“女”。(  √  )
2.“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运用的句法是列锦。( √   )
3.“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运用的句法是倒装。( √   )
4.“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是属于主谓宾成分齐备的句子。(  √  )
5.“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运用了主谓宾句法。(×   )


第六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二)
范范出题

1、找出下面这首诗的三主谓句式的一联,并作简单分析。(5分)
岁晚旅望
(唐•白居易)押先韵
朝来暮去星霜换,阴惨阳舒气序牵。
万物秋霜能坏色,四时冬日最凋年。
烟波半露新沙地,鸟雀群飞欲雪天。
向晚苍苍南北望,穷阴旅思两无边。
答:首联:朝来暮去星霜换,阴惨阳舒气序牵。首联用的是对仗句,结构是完全一样的,但前四的双主谓,是后面一个主谓的,条件,在朝来,暮去的条件下,星霜完成了转换,而在阴惨阳舒中,体现了,气候物序的交接。非常灵动的句子,首联的描写为整首诗做了个总领,铺陈。

2、秋槛鼓鼙惊朔雪,晓阶旗纛起边风。——选自许浑的《献鄜坊丘常侍》,上面诗句的后三是什么短语并作简单分析。(5分)
答:颈联的,惊朔雪,起边风,惊,起,都是动词,后面跟着朔雪,和边风,作宾语,所以都是动宾结构。


第七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三)
闲庭听雨出题

1、简答题(4分)
请找出这首七律中中二联的动词并标出它们所在的位置。例如:(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动词,逐,落,4,7,兼,飞,4,7。

曲江对雨(唐•杜甫)押阳韵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林花著雨燕脂落,水荇牵风翠带长。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
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
答:林花著雨燕脂落,水荇牵风翠带长。动词: 著、落,3、7  动词:牵、长, 3、7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动词:驻、焚,第六字。

2、填空题(2分)
下面这首七言句中,有两个拟人化的同义连用性词组,请找出来。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 侵陵  ),( 漏泄  )。

3、简答题(4分)
简要说说你对律诗中四平头的理解。
答:如果中二联四句的首二字,真的词性都完全一样,也只能是有四平头之嫌,真正的所谓四平头,是指除了首二词性以外,还有句式,动词位置全部一样,那就是四平头了,需要我们写作时尽量避免的。

第八讲,浅谈诗家语(一)
小桥出题

一、选择:(每空2分,共8分)
以下诗句中省略的是A主语,B谓语,C转折词,D事件

1.整首诗省略了( A  )
鹧鸪 郑谷〔唐代〕押齐韵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2.省略的是( C  )
自知白发非春事,且尽芳尊恋物华。

3.颔联省略了( B  )
题张氏隐居二首 其一(唐•杜甫)
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
涧道馀寒历冰雪,石门斜日到林丘。
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害朝看麋鹿游。
乘兴杳然迷出处,对君疑是泛虚舟。

4.首联省略的是(D   )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二、判断:(每空1分,共2分)
早秋寄刘尚书  许浑
天生心识富人侯,将相门中第一流。
旗纛早开擒虎帐,戈鋋初发斩鲸舟。
柳营书号海山暝,菌阁赋诗江树秋。
昨夜雨凉今夜月,笙歌应醉最高楼。

1.其中,尾联前分句省略的是作者自己所在地,后分句省略的是对方所在地。(√  )
2.前六句省略的主语是作者。(×  )


第九讲,浅谈诗家语(二)
魂牵梦依出题

一、简答题:(4分)
1、诗家语的特点是什么?
答:1 省略。诗的篇幅有限,所以能省的就一定省略;
2 倒装。诗经常不按常规出牌,得有诗语的特色,倒装是最常用的手法之一;
3 词性活用。在特定的情况下,词性可以转变,活用,是诗的非常传统的特色;
4 拟人拟物。从诗经开始就运用的非常多,写人时,可以拟物,写物时,可以拟人。

二、下列律诗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来创作的?并指出它的手法表现在哪一联?(3分)
1)【堂成】(唐•杜甫)
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
傍人错比杨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
答:首句后三; “荫白茅”,颔联:“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都运用了小倒装的手法。

三、下列律诗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来创作的?并指出它的手法表现在哪一联?(3分)
1)【自有扈至京师已后朱樱之期】(唐•温庭筠)
露圆霞赤数千枝,银笼谁家寄所思。
秦苑飞禽谙熟早,杜陵游客恨来迟。
空看翠幄成阴日,不见红珠满树时。
尽日徘徊浓影下,祇应重作钓鱼期。
答:这首诗的首联、颌联、颈联都借樱桃来暗喻自己。
烟雨楼二十一期律绝班期中考试卷

本次考试内容为第一至第十二讲讲义的精要部分,每一讲一组题,共12组题,均由不同的小题目组成。每组题10分,共120分。

班级 烟雨楼二十一期律绝班  组别 E组  学号  008 姓名

雪枫

第一讲,格律诗的起源、发展及格律诗的写作
瑾瑜出题

一、填空题:(5分)

1)、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诗经   》,最早使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1分)
2)、在武则天专权时期,( 宋之问   )和( 沈佺期   )的诗歌,使绝句、律诗最终定形。(1分)
3)、盛唐时期出现了诗仙( 李白   )、诗圣(杜甫   )。以及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和王维等;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之焕等。(1分)
4)、律诗创作的传统题材有:( 思乡    )、怀古、( 田园    )、边塞、闺情、宫怨、(咏物     )、( 言志    )等。(2分)

二、简答题:(5分)

(一)、什么是创作诗歌的立意?(1分)
答:立意,就是创作诗歌的用意,即作品的主题。

如何立意呢?首先要把想写的素材,进行分析、取舍,选择符合自己的意而用之。先是触;再是思(思索和寻味),通过思而产生情;通过思,确定自己的目标,即想要表达的情绪和感想;其次是“打腹稿”。再其次是运笔。

(二)、请回答出以下两首诗是通过什么题材来立意的?(4分)

1)、春晴
唐:王驾 押麻韵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答:此诗表达作者的生活情趣,对生活中所闻所见进行歌咏。

2)、谢亭送别
唐:许浑 押尤韵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流急。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答:表达送别之情。


第二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一)
瑾瑜出题

1、下面这首诗是典型的一联起,一联承,一联转,一联合,经典的布局,请具体归纳出它的布局方法:(5分)

赠田九判官
(唐•杜甫)押萧韵
崆峒使节上青霄,河陇降王款圣朝。
宛马总肥春苜蓿,将军只数汉嫖姚。
陈留阮瑀谁争长,京兆田郎早见招。
麾下赖君才并入,独能无意向渔樵。

题注:梁丘。哥舒翰讨安禄山,以田梁丘为行军司马。
引用典故:阮瑀
答:诗的首联不直接言事,而是从田判官的上司哥舒翰将军说起,提到当年哥舒翰将军任陇右节度使,曾打过胜仗,崆峒使节,即是指哥舒翰,首联是说,他一到崆峒,敌方的河陇王就投降了,所以……
颔联承接描写胜利后的情况,用宛马,这种西域的宝马,属于战利品,说哥舒翰将军如霍去病一般的勇猛,是为承联。
但颈联开始笔锋一转开始说高适和田判官了,陈留县的阮瑀是早年跟随刘邦的,而高适也在陈留郡作过县尉,这样就用了阮瑀来代指高适,京兆田郎,也是个典,东汉时期的田凤,尚书郎,被皇上称作田郎,当然是代指田判官。这样,颈联就是转联了。
尾联杜甫把自己的意思和盘托出,说你为将军推荐了这么多人才,不会独独没注意到我这个渔樵吧?尾联收结。是为合。

2、请简要分析下面这首唐诗的布局方法:(5分)

狂夫
唐•杜甫 押阳韵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答:首联写景,点出自己在浣花溪草堂的位置,说自己把这里当成了典故里的沧浪之水。
颔联以景承,用了互文的修辞方法,前分句写风暗藏雨,后分句写雨暗藏风。此是首联叙事,是赋笔,颔联以景承接,是草堂门前的景色。
但颈联陡然一转,开始写自己的窘境,没人送米了,孩子快饿死了。
尾联写了自己在这种情形下只能疏放,自狂了。
这种布局的特色,是用上面的乐景来反衬下面的悲情,首二与尾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第三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二)
碧海晴空出题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计10分。

1关于《曲江对酒》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C )

曲江对酒
(唐•杜甫)押微韵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春殿转霏微。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
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悲伤未拂衣。

A这首诗是上景下情式的布局。
B这首诗首句不是写景,而是叙事,所以这首诗是上情下景式布局。
C颔联的景色属于乐景。

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B )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唐/崔曙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A首联写法是叙事。
B颔联写法是写景。
C首联写法是叙事兼写景。


第四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三)
青青子衿出题

1、写七律时,章法布局有多种形式,但归纳起来,最常用的有哪些?列举出三种来。(5分)   
答:诗无定法,章法布局有多种形式,起承转合明显的最多,还有总分分总,分分分总的,以及李商隐的,前三联平行用六个典故,尾联转合的等布局方法。   

2、简要分析下面这首七律的布局:(5分)

商山麻涧唐/杜牧 押麻韵
云光岚彩四面合,柔柔垂柳十余家。
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埘春日斜。
秀眉老父对樽酒,茜袖女儿簪野花。
征车自念尘土计,惆怅溪边书细沙。

答:首联:首句,先写景,次句是续写景兼叙事,是这首的特点,是为起;
颔联,景承,写的是乡村的风景,包括了诸多物象,雉鸟,野鹿,芳草等。
颈联开始写老父和女儿了,有了人物的描写,是为转了。
尾联,由上三联的麻涧风景人物的描写,触发了自己归隐之心,也是一种荡开一笔的尾联收结方法。这种收结,也是一种类似景结的方式。这首诗里所用的笔法:远景近景相结合,动静相生,以动衬静,情景交融,将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田园景象,与作者情感完美地结合。


第五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一)
寒江雪出题

一、填空(5分)
1.“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后分句省略了(主语    )。
2.“黑水澄时潭底出,白云破处洞门开。”前后分句的主语分别是(潭底    )( 洞门   )。
3.七言的句子里,经常会没有宾语,只有主谓结构,这种句法叫( 主谓法   )。
4.“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前分句就是个地点( 状语   ),为后分句服务,本句是单句式的流水句。
二、判断(5分)
1.“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本联的主语是“女”。(  √  )
2.“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运用的句法是列锦。( √   )
3.“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运用的句法是倒装。( √   )
4.“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是属于主谓宾成分齐备的句子。(  √  )
5.“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运用了主谓宾句法。(×   )


第六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二)
范范出题

1、找出下面这首诗的三主谓句式的一联,并作简单分析。(5分)
岁晚旅望
(唐•白居易)押先韵
朝来暮去星霜换,阴惨阳舒气序牵。
万物秋霜能坏色,四时冬日最凋年。
烟波半露新沙地,鸟雀群飞欲雪天。
向晚苍苍南北望,穷阴旅思两无边。
答:首联:朝来暮去星霜换,阴惨阳舒气序牵。首联用的是对仗句,结构是完全一样的,但前四的双主谓,是后面一个主谓的,条件,在朝来,暮去的条件下,星霜完成了转换,而在阴惨阳舒中,体现了,气候物序的交接。非常灵动的句子,首联的描写为整首诗做了个总领,铺陈。

2、秋槛鼓鼙惊朔雪,晓阶旗纛起边风。——选自许浑的《献鄜坊丘常侍》,上面诗句的后三是什么短语并作简单分析。(5分)
答:颈联的,惊朔雪,起边风,惊,起,都是动词,后面跟着朔雪,和边风,作宾语,所以都是动宾结构。


第七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三)
闲庭听雨出题

1、简答题(4分)
请找出这首七律中中二联的动词并标出它们所在的位置。例如:(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动词,逐,落,4,7,兼,飞,4,7。

曲江对雨(唐•杜甫)押阳韵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林花著雨燕脂落,水荇牵风翠带长。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
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
答:林花著雨燕脂落,水荇牵风翠带长。动词: 著、落,3、7  动词:牵、长, 3、7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动词:驻、焚,第六字。

2、填空题(2分)
下面这首七言句中,有两个拟人化的同义连用性词组,请找出来。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 侵陵  ),( 漏泄  )。

3、简答题(4分)
简要说说你对律诗中四平头的理解。
答:如果中二联四句的首二字,真的词性都完全一样,也只能是有四平头之嫌,真正的所谓四平头,是指除了首二词性以外,还有句式,动词位置全部一样,那就是四平头了,需要我们写作时尽量避免的。

第八讲,浅谈诗家语(一)
小桥出题

一、选择:(每空2分,共8分)
以下诗句中省略的是A主语,B谓语,C转折词,D事件

1.整首诗省略了( A  )
鹧鸪 郑谷〔唐代〕押齐韵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2.省略的是( C  )
自知白发非春事,且尽芳尊恋物华。

3.颔联省略了( B  )
题张氏隐居二首 其一(唐•杜甫)
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
涧道馀寒历冰雪,石门斜日到林丘。
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害朝看麋鹿游。
乘兴杳然迷出处,对君疑是泛虚舟。

4.首联省略的是(D   )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二、判断:(每空1分,共2分)
早秋寄刘尚书  许浑
天生心识富人侯,将相门中第一流。
旗纛早开擒虎帐,戈鋋初发斩鲸舟。
柳营书号海山暝,菌阁赋诗江树秋。
昨夜雨凉今夜月,笙歌应醉最高楼。

1.其中,尾联前分句省略的是作者自己所在地,后分句省略的是对方所在地。(√  )
2.前六句省略的主语是作者。(×  )


第九讲,浅谈诗家语(二)
魂牵梦依出题

一、简答题:(4分)
1、诗家语的特点是什么?
答:1 省略。诗的篇幅有限,所以能省的就一定省略;
2 倒装。诗经常不按常规出牌,得有诗语的特色,倒装是最常用的手法之一;
3 词性活用。在特定的情况下,词性可以转变,活用,是诗的非常传统的特色;
4 拟人拟物。从诗经开始就运用的非常多,写人时,可以拟物,写物时,可以拟人。

二、下列律诗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来创作的?并指出它的手法表现在哪一联?(3分)
1)【堂成】(唐•杜甫)
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
傍人错比杨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
答:首句后三; “荫白茅”,颔联:“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都运用了小倒装的手法。

三、下列律诗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来创作的?并指出它的手法表现在哪一联?(3分)
1)【自有扈至京师已后朱樱之期】(唐•温庭筠)
露圆霞赤数千枝,银笼谁家寄所思。
秦苑飞禽谙熟早,杜陵游客恨来迟。
空看翠幄成阴日,不见红珠满树时。
尽日徘徊浓影下,祇应重作钓鱼期。
答:这首诗的首联、颌联、颈联都借樱桃来暗喻自己。

第十讲,七律章法布局(二)
过翼出题

一、下面这首诗,5、6两分句各承接的是哪一联?(2分)
题裴晋公林亭
(唐•温庭筠)押微韵
谢傅林亭暑气微,山丘零落閟音徽。
东山终为苍生起,南浦虚言白首归。
池凤已传春水浴,渚禽犹带夕阳飞。
悠然到此忘情处,一日何妨有万几。
答:5分句承接3分句,6分句承接4分句。
这首需要强调一个布局的特点,就是,中二联的相关。这首最大的特点是,颈联的景描,是分承的首联的,因为,五分句的景,写的是裴迪做宰相时的宫中的凤皇池,池凤已传春水浴,是扣的三分句的,东山终为苍生起,而后分句,渚禽犹带夕阳飞。则是回到了洛阳林亭的现在景,烘托,裴公已经过世,是扣的颔联四分句,南浦虚言白首归。这个是非常特别的中二联的布局方法,用两地的景色,分别关联颔联的两个分句。

二、写出下面这两首诗各分句的起承转合关系。(6分)
城西陂泛舟(即渼陂)
(唐•杜甫)押先韵
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天。
春风自信牙樯动,迟日徐看锦缆牵。
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不有小舟能荡桨,百壶那送酒如泉。
答:这首的起承转合,和上面的不一样,首联写的是两个事,所以需要在下面分扣,所以颔联的三四句,承楼船,而颈联的五六句,就承青娥,宴会来写的。尾联对全篇作了收结,也是七转八结式的布局方法。

赠献纳使起居田舍人澄
(唐•杜甫)押先韵
献纳司存雨露边,地分清切任才贤。
舍人退食收封事,宫女开函近御筵。
晓漏追飞青琐闼,晴窗点检白云篇。
扬雄更有河东赋,唯待吹嘘送上天。
答:这首被称作六句分截,意思是,前六句的是写田舍人,而最后两句才是杜甫自己的事。或者还有一种表达,叫 分,分,分,总。首联起,颔联续,颈联续,七分句转,八分句合。

三、下面这首诗,采用了哪种布局章法?(2分)
牡丹
李商隐 〔唐代〕
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答:这首李商隐的牡丹在布局上是非常特殊的,前三联,是由六个不同的典故组成,都是指的牡丹。所以这首,没有承,前六句都是起,为的是尾联的转合。

第十一讲,咏物诗的写作(一)
史东亮出题

一、选择:(5分)
鹧鸪 唐•郑谷 押齐韵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春日西。

关于这首诗,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
1.首联,通过写鹧鸪嬉戏活动和与山鸡的比较作了画龙点睛式的勾勒,用的是比兴手法。
2.颔联,以特殊环境进行衬托,体现鹧鸪的愁苦悲鸣。而且似又象游子征人涉足凄迷荒僻之地,聆听鹧鸪的声声哀鸣而黯然伤神。这样,颔联的描写,把鹧鸪之声和征人之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
3.颈联暂时抛开鹧鸪转而写人,通过刻画游子与佳人的动作,抒发了作者的感情,这是借物抒情的一种方法。
4.尾联的收结,宕出远神,又能做到言虽尽而意无穷,把那沉重的羁旅乡思之愁,表达的淋漓尽致。

二、填空(5分)
1.咏物诗的精髓是(  托物言志或者借物抒情      )
2.咏物诗写作原则是(   咏物而不是单纯咏物,要不即不离,通过咏物抒发作者感情。         )
3.写咏物诗,选择所咏的主题物象最重要的是( 选择的物象与作者要表达的感情吻合    )


第十二讲,咏物诗的写作(二)
瑾瑜出题

一、通过解析来论述下面这首咏物诗的写作手法(10分)
野菊 唐•李商隐 押先韵
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
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
细路独来当此夕,清尊相伴省他年。
紫云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近御筵。
答:答:李商隐借野菊抒发自己的仕途之叹。开篇点出野菊生长环境的压抑,“苦竹”与“椒坞”,虽有“微香”但已难禁孤独之泪。然后用“已悲节物同寒雁”把生于寒秋看成是菊花的悲惨命运。抒情主人公形象自颈联介入,“细路独来”点明其与野菊同命相怜之苦,最后一句“不取霜栽近御筵”尽显怨愤压抑的情绪。全诗触景感怀,咏物托意,很能反映诗人当时的思想状况。
苦竹、椒坞,以喻愁恨,点出野菊所处的环境艰辛。引出 “微香冉冉泪涓涓。”句,由于环境恶劣,本来花气袭人的野菊只能散发出细细的微香,所以它难免要清泪涓涓,不断洒落了。
颔联承接首联的环境,接写野菊的生不逢时:如同寒雁羁栖,这已经够可悲可叹了,可它又怎么能够敛香隐迹,甘心与暮秋的寒蝉一样寂寞下去呢?
首二联四句,明写野菊,暗写自己:野菊的命运正是诗人命运的生动写照。
颈联两句笔法一变,由隐到显,追忆自己受令狐楚恩遇的往事。
紫云句指令狐陶移官内职,任中书舍人。不取:是对令狐陶不加提携表示怨望。霜栽:指傲霜的秋菊。御筵:宫中筵席。此诗在抒写自己沉沦困境的同时,流露出对令狐如此冷漠的怨望。
这首诗突出特点是构思精密,立意高迈。诗人有意识地避实就虚,采用象征的手法,不作平直语。字面上除五、六两句外,句句写菊,又句句寄托自己的身世之感,别开生面,不落窠臼。尤其三、四两句“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含意精警,令人回味感叹。

点评

唤醒  发表于 2021-7-1 13:22
总计得分120  发表于 2021-6-30 17:15
第十题得分10  发表于 2021-6-30 17:14
第八讲得分:第一题2+2+2+2=8,第二题1+1=2,小计10分。  发表于 2021-6-29 22:18
第一讲,5+5=10 第十一讲,5+5=10  发表于 2021-6-29 20: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3

帖子

66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0
贡献
153
金钱
254
发表于 2021-6-21 21:59:39 | 显示全部楼层
烟雨楼二十一期律绝班期中考试卷

本次考试内容为第一至第十二讲讲义的精要部分,每一讲一组题,共12组题,均由不同的小题目组成。每组题10分,共120分。

班级21期 组别 E组 学号012 姓名落花人独立



第一讲,格律诗的起源、发展及格律诗的写作
瑾瑜出题

一、填空题:(5分)

1)、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诗经 》,最早使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1分)
2)、在武则天专权时期,( 宋之问 )和( 沈佺期 )的诗歌,使绝句、律诗最终定形。(1分)
3)、盛唐时期出现了诗仙( 李白 )、诗圣( 杜甫 )。以及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和王维等;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之焕等。(1分)
4)、律诗创作的传统题材有:( 思乡 )、怀古、( 田园 )、边塞、闺情、宫怨、( 咏物 )、( 言志 )等。(2分)

二、简答题:(5分)

(一)、什么是创作诗歌的立意?(1分)
答:立意就是创作诗歌的用意,即作品的主题。
(二)、请回答出以下两首诗是通过什么题材来立意的?(4分)

1)、春晴
唐:王驾 押麻韵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答:《春晴》是通过描写生活情趣的题材来立意的。
2)、谢亭送别
唐:许浑 押尤韵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流急。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答《谢亭送别》是通过表达送别之意的题材来立意的。
第二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一)
瑾瑜出题

1、下面这首诗是典型的一联起,一联承,一联转,一联合,经典的布局,请具体归纳出它的布局方法:(5分)

赠田九判官
(唐•杜甫)押萧韵
崆峒使节上青霄,河陇降王款圣朝。
宛马总肥春苜蓿,将军只数汉嫖姚。
陈留阮瑀谁争长,京兆田郎早见招。
麾下赖君才并入,独能无意向渔樵。

题注:梁丘。哥舒翰讨安禄山,以田梁丘为行军司马。
引用典故:阮瑀

答:这首就是典型的一联起,一联承,一联转,一联合,经典的布局,归纳一下就是:一首律诗共四联,一般来说,首联:起,或破题,或交待背景,要写出高远的气势;颔联:承上启下,进一步阐发;颈联:要有变化转折,它在一篇律诗中就像人的腰一样,诗是否有气势全靠这一联;尾联:要合,“自去自回”,呼应前面,最好有一种意犹未尽、让人回味无穷的感觉。
2、请简要分析下面这首唐诗的布局方法:(5分)

狂夫
唐•杜甫 押阳韵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答:(1)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首联写景,点出自己在浣花溪草堂的位置,说自己把这里当成了典故里的沧浪之水。(2)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颔联以景承,用了互文的修辞方法,前分句写风暗藏雨,后分句写雨暗藏风。此是首联叙事,是赋笔,颔联以景承接,是草堂门前的景色。(3)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但颈联陡然一转,开始写自己的窘境,没人送米了,孩子快饿死了。(4)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尾联写了自己在这种情形下只能疏放,自狂了。这种布局的特点,是用上面的乐景来反衬下面的悲情,首二与尾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第三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二)
碧海晴空出题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计10分。

1关于《曲江对酒》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C)

曲江对酒
(唐•杜甫)押微韵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春殿转霏微。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
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悲伤未拂衣。

A这首诗是上景下情式的布局。
B这首诗首句不是写景,而是叙事,所以这首诗是上情下景式布局。
C颔联的景色属于乐景。

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B)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唐/崔曙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A首联写法是叙事。
B颔联写法是写景。
C首联写法是叙事兼写景。


第四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三)
青青子衿出题

1、写七律时,章法布局有多种形式,但归纳起来,最常用的有哪些?列举出三种来。(5分)
答:起承转合的,总分分总,分分分总的,前三联平行用六个典故,尾联转合的,上景下情的方等。
2、简要分析下面这首七律的布局:(5分)

商山麻涧唐/杜牧 押麻韵
云光岚彩四面合,柔柔垂柳十余家。
答:景起,兼叙事。
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埘春日斜。
答:景承,分承,3承1,4承2。
秀眉老父对樽酒,茜袖女儿簪野花。
答:转,入情,写人。
征车自念尘土计,惆怅溪边书细沙。
答:合,宕开收尾。


第五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一)
寒江雪出题

一、填空(5分)
1.“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后分句省略了(主语 )。
2.“黑水澄时潭底出,白云破处洞门开。”前后分句的主语分别是(潭底 )( 洞门)。
3.七言的句子里,经常会没有宾语,只有主谓结构,这种句法叫(主谓法 )。
4.“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前分句就是个地点( 状语),为后分句服务,本句是单句式的流水句。
二、判断(5分)
1.“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本联的主语是“女”。(√)
2.“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运用的句法是列锦。( √)
3.“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运用的句法是倒装。( √)
4.“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是属于主谓宾成分齐备的句子。( √)
5.“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运用了主谓宾句法。( √)


第六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二)
范范出题

1、找出下面这首诗的三主谓句式的一联,并作简单分析。(5分)
岁晚旅望
(唐•白居易)押先韵
朝来暮去星霜换,阴惨阳舒气序牵。
万物秋霜能坏色,四时冬日最凋年。
烟波半露新沙地,鸟雀群飞欲雪天。
向晚苍苍南北望,穷阴旅思两无边。

答:首联:朝来暮去星霜换,阴惨阳舒气序牵。前四的双主谓,是后面一个主谓的条件。在朝来,暮去的条件下,星霜完成了转换,而在阴惨阳舒中,体现了气候物序的交接。首联的描写为整首诗做了个总领,铺陈。
2、秋槛鼓鼙惊朔雪,晓阶旗纛起边风。——选自许浑的《献鄜坊丘常侍》,上面诗句的后三是什么短语并作简单分析。(5分)

答:后三为动宾短语。惊朔雪,起边风,惊,起,都是动词,后面跟着朔雪,和,边风,作宾语,所以都是动宾结构。第七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三)
闲庭听雨出题

1、简答题(4分)
请找出这首七律中中二联的动词并标出它们所在的位置。例如:(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动词,逐,落,4,7,兼,飞,4,7。

曲江对雨(唐•杜甫)押阳韵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林花著雨燕脂落,水荇牵风翠带长。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
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
答:额联:著、落,3、7。牵、长,3、7。

颈联:驻、焚,都在第六位。
2、填空题(2分)
下面这首七言句中,有两个拟人化的同义连用性词组,请找出来。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 侵陵),( 漏泄)。

3、简答题(4分)
简要说说你对律诗中四平头的理解。

答:是指除了首二词性以外,还有句式、动词位置全部一样,这是要尽量注意避免的。
第八讲,浅谈诗家语(一)
小桥出题

一、选择:(每空2分,共8分)
以下诗句中省略的是A主语,B谓语,C转折词,D事件

1.整首诗省略了( A)
鹧鸪 郑谷〔唐代〕押齐韵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2.省略的是( C)
自知白发非春事,且尽芳尊恋物华。

3.颔联省略了( B)
题张氏隐居二首 其一(唐•杜甫)
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
涧道馀寒历冰雪,石门斜日到林丘。
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害朝看麋鹿游。
乘兴杳然迷出处,对君疑是泛虚舟。

4.首联省略的是( D)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二、判断:(每空1分,共2分)
早秋寄刘尚书 许浑
天生心识富人侯,将相门中第一流。
旗纛早开擒虎帐,戈鋋初发斩鲸舟。
柳营书号海山暝,菌阁赋诗江树秋。
昨夜雨凉今夜月,笙歌应醉最高楼。

1.其中,尾联前分句省略的是作者自己所在地,后分句省略的是对方所在地。( 正确)
2.前六句省略的主语是作者。( 错误)

第九讲,浅谈诗家语(二)
魂牵梦依出题

一、简答题:(4分)
1、诗家语的特点是什么?

答:1.省略。2.倒装。3.词性活用。4.拟人拟物。
二、下列律诗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来创作的?并指出它的手法表现在哪一联?(3分)
1)【堂成】(唐•杜甫)
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
傍人错比杨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
答:【堂成】这首律诗是通过主谓倒装的手法来创作的。创作的手法表现在首联的第一句和颔联的3-4句。  
三、下列律诗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来创作的?并指出它的手法表现在哪一联?(3分)
1)【自有扈至京师已后朱樱之期】(唐•温庭筠)
露圆霞赤数千枝,银笼谁家寄所思。
秦苑飞禽谙熟早,杜陵游客恨来迟。
空看翠幄成阴日,不见红珠满树时。
尽日徘徊浓影下,祇应重作钓鱼期。

答:这首诗前三联都是写樱桃暗喻自己,最后一联,也就是尾联转写自己的。
第十讲,七律章法布局(二)
过翼出题

一、下面这首诗,5、6两分句各承接的是哪一联?(2分)
题裴晋公林亭
(唐•温庭筠)押微韵
谢傅林亭暑气微,山丘零落閟音徽。
东山终为苍生起,南浦虚言白首归。
池凤已传春水浴,渚禽犹带夕阳飞。
悠然到此忘情处,一日何妨有万几。

答:五分句承接三分句,六分句承接四分句。
二、写出下面这两首诗各分句的起承转合关系。(6分)
城西陂泛舟(即渼陂)
(唐•杜甫)押先韵
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天。
春风自信牙樯动,迟日徐看锦缆牵。
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不有小舟能荡桨,百壶那送酒如泉。

答:1-2分句起,3-6分句承
,七分句转,八分句结。

赠献纳使起居田舍人澄
(唐•杜甫)押先韵
献纳司存雨露边,地分清切任才贤。
舍人退食收封事,宫女开函近御筵。
晓漏追飞青琐闼,晴窗点检白云篇。
扬雄更有河东赋,唯待吹嘘送上天。
答:1-6分句起,7分句转,8分句合。
三、下面这首诗,采用了哪种布局章法?(2分)
牡丹
李商隐 〔唐代〕
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答:这首诗采用了分分分总的布局章法。
第十一讲,咏物诗的写作(一)
史东亮出题

一、选择:(5分)
鹧鸪 唐•郑谷 押齐韵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春日西。

关于这首诗,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
1.首联,通过写鹧鸪嬉戏活动和与山鸡的比较作了画龙点睛式的勾勒,用的是比兴手法。
2.颔联,以特殊环境进行衬托,体现鹧鸪的愁苦悲鸣。而且似又象游子征人涉足凄迷荒僻之地,聆听鹧鸪的声声哀鸣而黯然伤神。这样,颔联的描写,把鹧鸪之声和征人之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
3.颈联暂时抛开鹧鸪转而写人,通过刻画游子与佳人的动作,抒发了作者的感情,这是借物抒情的一种方法。
4.尾联的收结,宕出远神,又能做到言虽尽而意无穷,把那沉重的羁旅乡思之愁,表达的淋漓尽致。

二、填空(5分)
1.咏物诗的精髓是(  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   )
2.咏物诗写作原则是(    咏物而不是单纯咏物,要不即不离,通过咏物抒发作者感情    )
3.写咏物诗,选择所咏的主题物象最重要的是( 选择物象和作者要表达的感情吻合    )


第十二讲,咏物诗的写作(二)
瑾瑜出题

一、通过解析来论述下面这首咏物诗的写作手法(10分)
野菊 唐•李商隐 押先韵
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
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
细路独来当此夕,清尊相伴省他年。
紫云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近御筵。

答:李商隐借野菊抒发自己的仕途之叹。开篇点出野菊生长环境的压抑,“苦竹”与“椒坞”,虽有“微香”但已难禁孤独之泪。然后用“已悲节物同寒雁”把生于寒秋看成是菊花的悲惨命运。抒情主人公形象自颈联介入,“细路独来”点明其与野菊同命相怜之苦,最后一句“不取霜栽近御筵”尽显怨愤压抑的情绪。全诗触景感怀,咏物托意,很能反映诗人当时的思想状况。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苦竹、椒坞,以喻愁恨,点出野菊所处的环境艰辛。引出 “微香冉冉泪涓涓。”句,由于环境恶劣,本来花气袭人的野菊只能散发出细细的微香,所以它难免要清泪涓涓,不断洒落了。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颔联承接首联的环境,接写野菊的生不逢时:如同寒雁羁栖,这已经够可悲可叹了,可它又怎么能够敛香隐迹,甘心与暮秋的寒蝉一样寂寞下去呢?首二联四句,明写野菊,暗写自己:野菊的命运正是诗人命运的生动写照。细路独来当此夕,清尊相伴省他年。颈联两句笔法一变,由隐到显,追忆自己受令狐楚恩遇的往事。紫云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近御筵。紫云句指令狐陶移官内职,任中书舍人。不取:是对令狐陶不加提携表示怨望。霜栽:指傲霜的秋菊。御筵:宫中筵席。此诗在抒写自己沉沦困境的同时,流露出对令狐如此冷漠的怨望。这首诗突出特点是构思精密,立意高迈。诗人有意识地避实就虚,采用象征的手法,不作平直语。字面上除五、六两句外,句句写菊,又句句寄托自己的身世之感,别开生面,不落窠臼。尤其三、四两句“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含意精警,令人回味感叹。

点评

唤醒  发表于 2021-7-1 13:22
第一讲,5+5=10 第十一讲,5+5=10  发表于 2021-6-30 17:48
第四讲5+5=10分  发表于 2021-6-26 07:32
第六讲:一、得5分;二、得5分;总得分10分。  发表于 2021-6-23 23:44
第九讲: 一题得分4;二题得分3;三题得分3;总计得分10分。  发表于 2021-6-23 18: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1

帖子

65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0
贡献
151
金钱
252
发表于 2021-6-21 22:44:28 | 显示全部楼层


班级二十一期绝律班 组别 E 学号017  姓名桂花秋园



第一讲,格律诗的起源、发展及格律诗的写作
瑾瑜出题

一、填空题:(5分)

1)、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诗经   》,最早使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1分)
2)、在武则天专权时期,( 宋之问   )和( 沈 佺期) 烟雨楼二十一期律绝班期中考试卷

第一讲,格律诗的起源、发展及格律诗的写作
瑾瑜出题

一、填空题:(5分)

1)、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诗经   》,最早使用赋、比、兴的表

本次考试内容为第一至第十二讲讲义的精要部分,每一讲一组题,共12组题,均由不同的小题目组成。每组题10分,共120分。




第一讲,格律诗的起源、发展及格律诗的写作
瑾瑜出题

一、填空题:(5分)

1)、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诗经   》,最早使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1分)
2)、在武则天专权时期,( 宋之问   )和( 沈佺期   )的诗歌,使绝句、律诗最终定形。(1分)
3)、盛唐时期出现了诗仙(  李白  )、诗圣(杜甫   )。以及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和王维等;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之焕等。(1分)
4)、律诗创作的传统题材有:(  咏史   )、怀古、(   田园  )、边塞、闺情、宫怨、( 咏物   )、(咏怀     )等。(2分)

二、简答题:(5分)

(一)、什么是创作诗歌的立意?(1分)
答:立意就是写诗歌的用意
(二)、请回答出以下两首诗是通过什么题材来立意的?(4分)

1)、春晴
唐:王驾 押麻韵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答:田园。
2)、谢亭送别
唐:许浑 押尤韵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流急。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答:咏怀

第二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一)
瑾瑜出题

1、下面这首诗是典型的一联起,一联承,一联转,一联合,经典的布局,请具体归纳出它的布局方法:(5分)

赠田九判官
(唐•杜甫)押萧韵
崆峒使节上青霄,河陇降王款圣朝。
宛马总肥春苜蓿,将军只数汉嫖姚。
陈留阮瑀谁争长,京兆田郎早见招。
麾下赖君才并入,独能无意向渔樵。

题注:梁丘。哥舒翰讨安禄山,以田梁丘为行军司马。
引用典故:阮瑀
答:是启承转合的布局
2、请简要分析下面这首唐诗的布局方法:(5分)

狂夫
唐•杜甫 押阳韵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答:首联景起,颌联景承,颈联转,尾联合衬颈联,全诗以对比手法。


第三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二)
碧海晴空出题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计10分。

1关于《曲江对酒》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曲江对酒
(唐•杜甫)押微韵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春殿转霏微。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
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悲伤未拂衣。

A这首诗是上景下情式的布局。
B这首诗首句不是写景,而是叙事,所以这首诗是上情下景式布局。
C颔联的景色属于乐景。

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C)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唐/崔曙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A首联写法是叙事。
B颔联写法是写景。
C首联写法是叙事兼写景。


第四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三)
青青子衿出题

1、写七律时,章法布局有多种形式,但归纳起来,最常用的有哪些?列举出三种来。(5分)   
答:
1.起,承,转,合。
2.上景下情
3.总,分,分,总。


2、简要分析下面这首七律的布局:(5分)

商山麻涧唐/杜牧 押麻韵
云光岚彩四面合,柔柔垂柳十余家。
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埘春日斜。
秀眉老父对樽酒,茜袖女儿簪野花。
征车自念尘土计,惆怅溪边书细沙。
答:上景下情,前二联写景,颈联情转,尾联合


第五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一)
寒江雪出题

一、填空(5分)
1.“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后分句省略了( 主语我  )。
2.“黑水澄时潭底出,白云破处洞门开。”前后分句的主语分别是(  水  )( 潭   )。
3.七言的句子里,经常会没有宾语,只有主谓结构,这种句法叫( 省略   )。
4.“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前分句就是个地点( 列锦   ),为后分句服务,本句是单句式的流水句。
二、判断(5分)
1.“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本联的主语是“女”。(   √ )
2.“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运用的句法是列锦。(  √  )
3.“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运用的句法是倒装。(  √  )
4.“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是属于主谓宾成分齐备的句子。( √   )
5.“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运用了主谓宾句法。(   √)


第六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二)
范范出题

1、找出下面这首诗的三主谓句式的一联,并作简单分析。(5分)
岁晚旅望
(唐•白居易)押先韵
朝来暮去星霜换,阴惨阳舒气序牵。
万物秋霜能坏色,四时冬日最凋年。
烟波半露新沙地,鸟雀群飞欲雪天。
向晚苍苍南北望,穷阴旅思两无边。
答:首联是三主谓句。

2、秋槛鼓鼙惊朔雪,晓阶旗纛起边风。——选自许浑的《献鄜坊丘常侍》,上面诗句的后三是什么短语并作简单分析。(5分)



第七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三)
闲庭听雨出题

1、简答题(4分)
请找出这首七律中中二联的动词并标出它们所在的位置。例如:(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动词,逐,落,4,7,兼,飞,4,7。

曲江对雨(唐•杜甫)押阳韵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林花著雨燕脂落,水荇牵风翠带长。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
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
答:著,落,3,7.牵,长,3,7

2、填空题(2分)
下面这首七言句中,有两个拟人化的同义连用性词组,请找出来。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   ),( 漏泄  )。

3、简答题(4分)
简要说说你对律诗中四平头的理解。
答:中二联词性相同。

第八讲,浅谈诗家语(一)
小桥出题

一、选择:(每空2分,共8分)
以下诗句中省略的是A主语,B谓语,C转折词,D事件

1.整首诗省略了(  A )
鹧鸪 郑谷〔唐代〕押齐韵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2.省略的是( A  )
自知白发非春事,且尽芳尊恋物华。

3.颔联省略了(  A )
题张氏隐居二首 其一(唐•杜甫)
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
涧道馀寒历冰雪,石门斜日到林丘。
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害朝看麋鹿游。
乘兴杳然迷出处,对君疑是泛虚舟。

4.首联省略的是(   )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二、判断:(每空1分,共2分)
早秋寄刘尚书  许浑
天生心识富人侯,将相门中第一流。
旗纛早开擒虎帐,戈鋋初发斩鲸舟。
柳营书号海山暝,菌阁赋诗江树秋。
昨夜雨凉今夜月,笙歌应醉最高楼。

1.其中,尾联前分句省略的是作者自己所在地,后分句省略的是对方所在地。( √ )
2.前六句省略的主语是作者。( √ )


第九讲,浅谈诗家语(二)
魂牵梦依出题

一、简答题:(4分)
1、诗家语的特点是什么?
答:省略,倒装,词性活用,拟人拟物
二、下列律诗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来创作的?并指出它的手法表现在哪一联?(3分)
1)【堂成】(唐•杜甫)
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
傍人错比杨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

三、下列律诗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来创作的?并指出它的手法表现在哪一联?(3分)
1)【自有扈至京师已后朱樱之期】(唐•温庭筠)
露圆霞赤数千枝,银笼谁家寄所思。
秦苑飞禽谙熟早,杜陵游客恨来迟。
空看翠幄成阴日,不见红珠满树时。
尽日徘徊浓影下,祇应重作钓鱼期。


第十讲,七律章法布局(二)
过翼出题

一、下面这首诗,5、6两分句各承接的是哪一联?(2分)
题裴晋公林亭
(唐•温庭筠)押微韵
谢傅林亭暑气微,山丘零落閟音徽。
东山终为苍生起,南浦虚言白首归。
池凤已传春水浴,渚禽犹带夕阳飞。
悠然到此忘情处,一日何妨有万几。
答:5承1,6承2。
二、写出下面这两首诗各分句的起承转合关系。(6分)
城西陂泛舟(即渼陂)
(唐•杜甫)押先韵
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天。
春风自信牙樯动,迟日徐看锦缆牵。
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不有小舟能荡桨,百壶那送酒如泉。

赠献纳使起居田舍人澄
(唐•杜甫)押先韵
献纳司存雨露边,地分清切任才贤。
舍人退食收封事,宫女开函近御筵。
晓漏追飞青琐闼,晴窗点检白云篇。
扬雄更有河东赋,唯待吹嘘送上天。

三、下面这首诗,采用了哪种布局章法?(2分)
牡丹
李商隐 〔唐代〕
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第十一讲,咏物诗的写作(一)
史东亮出题

一、选择:(5分)
鹧鸪 唐•郑谷 押齐韵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春日西。

关于这首诗,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1.首联,通过写鹧鸪嬉戏活动和与山鸡的比较作了画龙点睛式的勾勒,用的是比兴手法。
2.颔联,以特殊环境进行衬托,体现鹧鸪的愁苦悲鸣。而且似又象游子征人涉足凄迷荒僻之地,聆听鹧鸪的声声哀鸣而黯然伤神。这样,颔联的描写,把鹧鸪之声和征人之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
3.颈联暂时抛开鹧鸪转而写人,通过刻画游子与佳人的动作,抒发了作者的感情,这是借物抒情的一种方法。
4.尾联的收结,宕出远神,又能做到言虽尽而意无穷,把那沉重的羁旅乡思之愁,表达的淋漓尽致。

二、填空(5分)
1.咏物诗的精髓是(       )
2.咏物诗写作原则是(        )
3.写咏物诗,选择所咏的主题物象最重要的是(     )


第十二讲,咏物诗的写作(二)
瑾瑜出题

一、通过解析来论述下面这首咏物诗的写作手法(10分)
野菊 唐•李商隐 押先韵
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
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
细路独来当此夕,清尊相伴省他年。
紫云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近御筵。 )的诗歌,使绝句、律诗最终定形。(1分)
3)、盛唐时期出现了诗仙(  李白  )、诗圣(杜甫   )。以及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和王维等;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之焕等。(1分)
4)、律诗创作的传统题材有:(  咏史   )、怀古、(   田园  )、边塞、闺情、宫怨、( 山水    )、(咏怀     )等。(2分)

二、简答题:(5分)

(一)、什么是创作诗歌的立意?(1分)

(二)、请回答出以下两首诗是通过什么题材来立意的?(4分)

1)、春晴
唐:王驾 押麻韵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答:田园。
2)、谢亭送别
唐:许浑 押尤韵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流急。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答:咏怀

第二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一)
瑾瑜出题

1、下面这首诗是典型的一联起,一联承,一联转,一联合,经典的布局,请具体归纳出它的布局方法:(5分)

赠田九判官
(唐•杜甫)押萧韵
崆峒使节上青霄,河陇降王款圣朝。
宛马总肥春苜蓿,将军只数汉嫖姚。
陈留阮瑀谁争长,京兆田郎早见招。
麾下赖君才并入,独能无意向渔樵。

题注:梁丘。哥舒翰讨安禄山,以田梁丘为行军司马。
引用典故:阮瑀
答:是启承转合的布局
2、请简要分析下面这首唐诗的布局方法:(5分)

狂夫
唐•杜甫 押阳韵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答:首联景起,颌联景承,颈联转,尾联合衬颈联,全诗以对比手法。


第三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二)
碧海晴空出题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计10分。

1关于《曲江对酒》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曲江对酒
(唐•杜甫)押微韵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春殿转霏微。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
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悲伤未拂衣。

A这首诗是上景下情式的布局。
B这首诗首句不是写景,而是叙事,所以这首诗是上情下景式布局。
C颔联的景色属于乐景。

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C)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唐/崔曙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A首联写法是叙事。
B颔联写法是写景。
C首联写法是叙事兼写景。


第四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三)
青青子衿出题

1、写七律时,章法布局有多种形式,但归纳起来,最常用的有哪些?列举出三种来。(5分)   
答:
1.起,承,转,合。
2.上景下情
3.总,分,分,总。


2、简要分析下面这首七律的布局:(5分)

商山麻涧唐/杜牧 押麻韵
云光岚彩四面合,柔柔垂柳十余家。
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埘春日斜。
秀眉老父对樽酒,茜袖女儿簪野花。
征车自念尘土计,惆怅溪边书细沙。
答:上景下情,前二联写景,颈联情转,尾联合


第五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一)
寒江雪出题

一、填空(5分)
1.“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后分句省略了( 主语我  )。
2.“黑水澄时潭底出,白云破处洞门开。”前后分句的主语分别是(  水  )( 潭   )。
3.七言的句子里,经常会没有宾语,只有主谓结构,这种句法叫( 省略   )。
4.“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前分句就是个地点( 列锦   ),为后分句服务,本句是单句式的流水句。
二、判断(5分)
1.“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本联的主语是“女”。(   √ )
2.“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运用的句法是列锦。(  √  )
3.“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运用的句法是倒装。(  √  )
4.“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是属于主谓宾成分齐备的句子。( √   )
5.“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运用了主谓宾句法。(   √)


第六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二)
范范出题

1、找出下面这首诗的三主谓句式的一联,并作简单分析。(5分)
岁晚旅望
(唐•白居易)押先韵
朝来暮去星霜换,阴惨阳舒气序牵。
万物秋霜能坏色,四时冬日最凋年。
烟波半露新沙地,鸟雀群飞欲雪天。
向晚苍苍南北望,穷阴旅思两无边。
答:首联是三主谓句。

2、秋槛鼓鼙惊朔雪,晓阶旗纛起边风。——选自许浑的《献鄜坊丘常侍》,上面诗句的后三是什么短语并作简单分析。(5分)



第七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三)
闲庭听雨出题

1、简答题(4分)
请找出这首七律中中二联的动词并标出它们所在的位置。例如:(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动词,逐,落,4,7,兼,飞,4,7。

曲江对雨(唐•杜甫)押阳韵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林花著雨燕脂落,水荇牵风翠带长。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
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
答:著,落,3,7.牵,长,3,7

2、填空题(2分)
下面这首七言句中,有两个拟人化的同义连用性词组,请找出来。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   ),( 漏泄  )。

3、简答题(4分)
简要说说你对律诗中四平头的理解。
答:中二联词性相同。

第八讲,浅谈诗家语(一)
小桥出题

一、选择:(每空2分,共8分)
以下诗句中省略的是A主语,B谓语,C转折词,D事件

1.整首诗省略了(  A )
鹧鸪 郑谷〔唐代〕押齐韵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2.省略的是( A  )
自知白发非春事,且尽芳尊恋物华。

3.颔联省略了(  A )
题张氏隐居二首 其一(唐•杜甫)
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
涧道馀寒历冰雪,石门斜日到林丘。
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害朝看麋鹿游。
乘兴杳然迷出处,对君疑是泛虚舟。

4.首联省略的是(   )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二、判断:(每空1分,共2分)
早秋寄刘尚书  许浑
天生心识富人侯,将相门中第一流。
旗纛早开擒虎帐,戈鋋初发斩鲸舟。
柳营书号海山暝,菌阁赋诗江树秋。
昨夜雨凉今夜月,笙歌应醉最高楼。

1.其中,尾联前分句省略的是作者自己所在地,后分句省略的是对方所在地。( √ )
2.前六句省略的主语是作者。( √ )


第九讲,浅谈诗家语(二)
魂牵梦依出题

一、简答题:(4分)
1、诗家语的特点是什么?
答:省略,倒装,词性活用,拟人拟物
二、下列律诗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来创作的?并指出它的手法表现在哪一联?(3分)
1)【堂成】(唐•杜甫)
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
傍人错比杨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

三、下列律诗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来创作的?并指出它的手法表现在哪一联?(3分)
1)【自有扈至京师已后朱樱之期】(唐•温庭筠)
露圆霞赤数千枝,银笼谁家寄所思。
秦苑飞禽谙熟早,杜陵游客恨来迟。
空看翠幄成阴日,不见红珠满树时。
尽日徘徊浓影下,祇应重作钓鱼期。


第十讲,七律章法布局(二)
过翼出题

一、下面这首诗,5、6两分句各承接的是哪一联?(2分)
题裴晋公林亭
(唐•温庭筠)押微韵
谢傅林亭暑气微,山丘零落閟音徽。
东山终为苍生起,南浦虚言白首归。
池凤已传春水浴,渚禽犹带夕阳飞。
悠然到此忘情处,一日何妨有万几。
答:5承1,6承2。
二、写出下面这两首诗各分句的起承转合关系。(6分)
城西陂泛舟(即渼陂)
(唐•杜甫)押先韵
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天。
春风自信牙樯动,迟日徐看锦缆牵。
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不有小舟能荡桨,百壶那送酒如泉。

赠献纳使起居田舍人澄
(唐•杜甫)押先韵
献纳司存雨露边,地分清切任才贤。
舍人退食收封事,宫女开函近御筵。
晓漏追飞青琐闼,晴窗点检白云篇。
扬雄更有河东赋,唯待吹嘘送上天。

三、下面这首诗,采用了哪种布局章法?(2分)
牡丹
李商隐 〔唐代〕
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第十一讲,咏物诗的写作(一)
史东亮出题

一、选择:(5分)
鹧鸪 唐•郑谷 押齐韵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春日西。

关于这首诗,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1.首联,通过写鹧鸪嬉戏活动和与山鸡的比较作了画龙点睛式的勾勒,用的是比兴手法。
2.颔联,以特殊环境进行衬托,体现鹧鸪的愁苦悲鸣。而且似又象游子征人涉足凄迷荒僻之地,聆听鹧鸪的声声哀鸣而黯然伤神。这样,颔联的描写,把鹧鸪之声和征人之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
3.颈联暂时抛开鹧鸪转而写人,通过刻画游子与佳人的动作,抒发了作者的感情,这是借物抒情的一种方法。
4.尾联的收结,宕出远神,又能做到言虽尽而意无穷,把那沉重的羁旅乡思之愁,表达的淋漓尽致。

二、填空(5分)
1.咏物诗的精髓是(       )
2.咏物诗写作原则是(        )
3.写咏物诗,选择所咏的主题物象最重要的是(     )


第十二讲,咏物诗的写作(二)
瑾瑜出题

一、通过解析来论述下面这首咏物诗的写作手法(10分)
野菊 唐•李商隐 押先韵
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
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
细路独来当此夕,清尊相伴省他年。
紫云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近御筵。)的诗歌,使绝句、律诗最终定形。(1分)
3)、盛唐时期出现了诗仙(  李白  )、诗圣(杜甫   )。以及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和王维等;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之焕等。(1分)
4)、律诗创作的传统题材有:(  咏史   )、怀古、(   田园  )、边塞、闺情、宫怨、( 山水    )、(咏怀     )等。(2分)

二、简答题:(5分)

(一)、什么是创作诗歌的立意?(1分)

(二)、请回答出以下两首诗是通过什么题材来立意的?(4分)

1)、春晴
唐:王驾 押麻韵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答:田园。
2)、谢亭送别
唐:许浑 押尤韵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流急。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答:咏怀

第二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一)
瑾瑜出题

1、下面这首诗是典型的一联起,一联承,一联转,一联合,经典的布局,请具体归纳出它的布局方法:(5分)

赠田九判官
(唐•杜甫)押萧韵
崆峒使节上青霄,河陇降王款圣朝。
宛马总肥春苜蓿,将军只数汉嫖姚。
陈留阮瑀谁争长,京兆田郎早见招。
麾下赖君才并入,独能无意向渔樵。

题注:梁丘。哥舒翰讨安禄山,以田梁丘为行军司马。
引用典故:阮瑀
答:是启承转合的布局
2、请简要分析下面这首唐诗的布局方法:(5分)

狂夫
唐•杜甫 押阳韵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答:首联景起,颌联景承,颈联转,尾联合衬颈联,全诗以对比手法。


第三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二)
碧海晴空出题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计10分。

1关于《曲江对酒》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曲江对酒
(唐•杜甫)押微韵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春殿转霏微。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
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悲伤未拂衣。

A这首诗是上景下情式的布局。
B这首诗首句不是写景,而是叙事,所以这首诗是上情下景式布局。
C颔联的景色属于乐景。

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C)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唐/崔曙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A首联写法是叙事。
B颔联写法是写景。
C首联写法是叙事兼写景。


第四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三)
青青子衿出题

1、写七律时,章法布局有多种形式,但归纳起来,最常用的有哪些?列举出三种来。(5分)   
答:
1.起,承,转,合。
2.上景下情
3.总,分,分,总。


2、简要分析下面这首七律的布局:(5分)

商山麻涧唐/杜牧 押麻韵
云光岚彩四面合,柔柔垂柳十余家。
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埘春日斜。
秀眉老父对樽酒,茜袖女儿簪野花。
征车自念尘土计,惆怅溪边书细沙。
答:上景下情,前二联写景,颈联情转,尾联合


第五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一)
寒江雪出题

一、填空(5分)
1.“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后分句省略了( 主语我  )。
2.“黑水澄时潭底出,白云破处洞门开。”前后分句的主语分别是(  水  )( 潭   )。
3.七言的句子里,经常会没有宾语,只有主谓结构,这种句法叫( 省略   )。
4.“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前分句就是个地点( 列锦   ),为后分句服务,本句是单句式的流水句。
二、判断(5分)
1.“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本联的主语是“女”。(   √ )
2.“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运用的句法是列锦。(  √  )
3.“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运用的句法是倒装。(  √  )
4.“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是属于主谓宾成分齐备的句子。( √   )
5.“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运用了主谓宾句法。(   √)


第六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二)
范范出题

1、找出下面这首诗的三主谓句式的一联,并作简单分析。(5分)
岁晚旅望
(唐•白居易)押先韵
朝来暮去星霜换,阴惨阳舒气序牵。
万物秋霜能坏色,四时冬日最凋年。
烟波半露新沙地,鸟雀群飞欲雪天。
向晚苍苍南北望,穷阴旅思两无边。
答:首联是三主谓句。

2、秋槛鼓鼙惊朔雪,晓阶旗纛起边风。——选自许浑的《献鄜坊丘常侍》,上面诗句的后三是什么短语并作简单分析。(5分)



第七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三)
闲庭听雨出题

1、简答题(4分)
请找出这首七律中中二联的动词并标出它们所在的位置。例如:(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动词,逐,落,4,7,兼,飞,4,7。

曲江对雨(唐•杜甫)押阳韵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林花著雨燕脂落,水荇牵风翠带长。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
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
答:著,落,3,7.牵,长,3,7

2、填空题(2分)
下面这首七言句中,有两个拟人化的同义连用性词组,请找出来。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   ),( 漏泄  )。

3、简答题(4分)
简要说说你对律诗中四平头的理解。
答:中二联词性相同。

第八讲,浅谈诗家语(一)
小桥出题

一、选择:(每空2分,共8分)
以下诗句中省略的是A主语,B谓语,C转折词,D事件

1.整首诗省略了(  A )
鹧鸪 郑谷〔唐代〕押齐韵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2.省略的是( A  )
自知白发非春事,且尽芳尊恋物华。

3.颔联省略了(  A )
题张氏隐居二首 其一(唐•杜甫)
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
涧道馀寒历冰雪,石门斜日到林丘。
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害朝看麋鹿游。
乘兴杳然迷出处,对君疑是泛虚舟。

4.首联省略的是(   )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二、判断:(每空1分,共2分)
早秋寄刘尚书  许浑
天生心识富人侯,将相门中第一流。
旗纛早开擒虎帐,戈鋋初发斩鲸舟。
柳营书号海山暝,菌阁赋诗江树秋。
昨夜雨凉今夜月,笙歌应醉最高楼。

1.其中,尾联前分句省略的是作者自己所在地,后分句省略的是对方所在地。( √ )
2.前六句省略的主语是作者。( √ )


第九讲,浅谈诗家语(二)
魂牵梦依出题

一、简答题:(4分)
1、诗家语的特点是什么?
答:省略,倒装,词性活用,拟人拟物
二、下列律诗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来创作的?并指出它的手法表现在哪一联?(3分)
1)【堂成】(唐•杜甫)
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
傍人错比杨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

三、下列律诗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来创作的?并指出它的手法表现在哪一联?(3分)
1)【自有扈至京师已后朱樱之期】(唐•温庭筠)
露圆霞赤数千枝,银笼谁家寄所思。
秦苑飞禽谙熟早,杜陵游客恨来迟。
空看翠幄成阴日,不见红珠满树时。
尽日徘徊浓影下,祇应重作钓鱼期。


第十讲,七律章法布局(二)
过翼出题

一、下面这首诗,5、6两分句各承接的是哪一联?(2分)
题裴晋公林亭
(唐•温庭筠)押微韵
谢傅林亭暑气微,山丘零落閟音徽。
东山终为苍生起,南浦虚言白首归。
池凤已传春水浴,渚禽犹带夕阳飞。
悠然到此忘情处,一日何妨有万几。
答:5承1,6承2。
二、写出下面这两首诗各分句的起承转合关系。(6分)
城西陂泛舟(即渼陂)
(唐•杜甫)押先韵
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天。
春风自信牙樯动,迟日徐看锦缆牵。
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不有小舟能荡桨,百壶那送酒如泉。

赠献纳使起居田舍人澄
(唐•杜甫)押先韵
献纳司存雨露边,地分清切任才贤。
舍人退食收封事,宫女开函近御筵。
晓漏追飞青琐闼,晴窗点检白云篇。
扬雄更有河东赋,唯待吹嘘送上天。

三、下面这首诗,采用了哪种布局章法?(2分)
牡丹
李商隐 〔唐代〕
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第十一讲,咏物诗的写作(一)
史东亮出题

一、选择:(5分)
鹧鸪 唐•郑谷 押齐韵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春日西。

关于这首诗,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1.首联,通过写鹧鸪嬉戏活动和与山鸡的比较作了画龙点睛式的勾勒,用的是比兴手法。
2.颔联,以特殊环境进行衬托,体现鹧鸪的愁苦悲鸣。而且似又象游子征人涉足凄迷荒僻之地,聆听鹧鸪的声声哀鸣而黯然伤神。这样,颔联的描写,把鹧鸪之声和征人之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
3.颈联暂时抛开鹧鸪转而写人,通过刻画游子与佳人的动作,抒发了作者的感情,这是借物抒情的一种方法。
4.尾联的收结,宕出远神,又能做到言虽尽而意无穷,把那沉重的羁旅乡思之愁,表达的淋漓尽致。

二、填空(5分)
1.咏物诗的精髓是(       )
2.咏物诗写作原则是(        )
3.写咏物诗,选择所咏的主题物象最重要的是(     )


第十二讲,咏物诗的写作(二)
瑾瑜出题

一、通过解析来论述下面这首咏物诗的写作手法(10分)
野菊 唐•李商隐 押先韵
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
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
细路独来当此夕,清尊相伴省他年。
紫云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近御筵。

点评

总计得分40  发表于 2021-6-30 17:23
第一讲,5+2=7 第十一讲,0+0=0  发表于 2021-6-29 20:26
第四讲5+5=10分  发表于 2021-6-26 07:33
第六讲:一、得2分;二、得0分;总得分2分。  发表于 2021-6-23 23:46
第九讲: 一题得分4;二题得分0+3;三题得分0+3;总计得分4分。  发表于 2021-6-23 18: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175

帖子

3767

积分

版主

烟雨楼诗词学院律绝二十一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61
贡献
204
金钱
3066
发表于 2021-6-22 06: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烟雨楼二十一期律绝班期中考试卷

本次考试内容为第一至第十二讲讲义的精要部分,每一讲一组题,共12组题,均由不同的小题目组成。每组题10分,共120分。

班级  组别   学号  姓名

二十一期律绝班  E组020  如果

第一讲,格律诗的起源、发展及格律诗的写作
瑾瑜出题

一、填空题:(5分)

1)、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诗经  》,最早使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1分)
2)、在武则天专权时期,(   宋之问 )和( 沈佺期   )的诗歌,使绝句、律诗最终定形。(1分)
3)、盛唐时期出现了诗仙(  李白  )、诗圣( 杜甫  )。以及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和王维等;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之焕等。(1分)
4)、律诗创作的传统题材有:(  思乡   )、怀古、(  田园   )、边塞、闺情、宫怨、(  咏物   )、(   言志  )等。(2分)

二、简答题:(5分)

(一)、什么是创作诗歌的立意?(1分)
答:立意就是创作诗歌的用意,即作品的主题。
(二)、请回答出以下两首诗是通过什么题材来立意的?(4分)

1)、春晴
唐:王驾 押麻韵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答:是通过描写生活情趣的题材来立意的。

2)、谢亭送别
唐:许浑 押尤韵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流急。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答:这首诗是通过送别之意的题材来立意的。

第二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一)
瑾瑜出题

1、下面这首诗是典型的一联起,一联承,一联转,一联合,经典的布局,请具体归纳出它的布局方法:(5分)

赠田九判官
(唐•杜甫)押萧韵
崆峒使节上青霄,河陇降王款圣朝。
宛马总肥春苜蓿,将军只数汉嫖姚。
陈留阮瑀谁争长,京兆田郎早见招。
麾下赖君才并入,独能无意向渔樵。

题注:梁丘。哥舒翰讨安禄山,以田梁丘为行军司马。
引用典故:阮瑀

答:这首就是典型的一联起,一联承,一联转,一联合,经典的布局,归纳一下就是:一首律诗共四联,一般来说,首联:起,或破题,或交待背景,要写出高远的气势;颔联:承上启下,进一步阐发;颈联:要有变化转折,它在一篇律诗中就像人的腰一样,诗是否有气势全靠这一联;尾联:要合,“自去自回”,呼应前面,最好有一种意犹未尽、让人回味无穷的感觉。
2、请简要分析下面这首唐诗的布局方法:(5分)

狂夫
唐•杜甫 押阳韵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分析:(1)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首联写景,点出自己在浣花溪草堂的位置,说自己把这里当成了典故里的沧浪之水。(2)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颔联以景承,用了互文的修辞方法,前分句写风暗藏雨,后分句写雨暗藏风。此是首联叙事,是赋笔,颔联以景承接,是草堂门前的景色。(3)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但颈联陡然一转,开始写自己的窘境,没人送米了,孩子快饿死了。(4)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尾联写了自己在这种情形下只能疏放,自狂了。这种布局的特色,是用上面的乐景来反衬下面的悲情,首二与尾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第三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二)
碧海晴空出题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计10分。

1关于《曲江对酒》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C )

曲江对酒
(唐•杜甫)押微韵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春殿转霏微。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
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悲伤未拂衣。

A这首诗是上景下情式的布局。
B这首诗首句不是写景,而是叙事,所以这首诗是上情下景式布局。
C颔联的景色属于乐景。

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B )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唐/崔曙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A首联写法是叙事。
B颔联写法是写景。
C首联写法是叙事兼写景。


第四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三)
青青子衿出题

1、写七律时,章法布局有多种形式,但归纳起来,最常用的有哪些?列举出三种来。(5分)   
答 : 起承转合,总分分总,分分分总。
2、简要分析下面这首七律的布局:(5分)

商山麻涧唐/杜牧 押麻韵
云光岚彩四面合,柔柔垂柳十余家 。景起,兼叙事。
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埘春日斜。景承,分承,3承1,4承2。
秀眉老父对樽酒,茜袖女儿簪野花。转,入情,写人。
征车自念尘土计,惆怅溪边书细沙。合,宕开收结。


第五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一)
寒江雪出题

一、填空(5分)
1.“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后分句省略了(   主语 )。
2.“黑水澄时潭底出,白云破处洞门开。”前后分句的主语分别是(  潭底  )( 洞门   )。
3.七言的句子里,经常会没有宾语,只有主谓结构,这种句法叫( 主谓法   )。
4.“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前分句就是个地点(  状语  ),为后分句服务,本句是单句式的流水句。
二、判断(5分)
1.“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本联的主语是“女”。(  √  )
2.“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运用的句法是列锦。( √   )
3.“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运用的句法是倒装。(  √  )
4.“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是属于主谓宾成分齐备的句子。(√    )
5.“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运用了主谓宾句法。( x  )


第六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二)
范范出题

1、找出下面这首诗的三主谓句式的一联,并作简单分析。(5分)
岁晚旅望
(唐•白居易)押先韵
朝来暮去星霜换,阴惨阳舒气序牵。
万物秋霜能坏色,四时冬日最凋年。
烟波半露新沙地,鸟雀群飞欲雪天。
向晚苍苍南北望,穷阴旅思两无边。

答:首联:朝来暮去星霜换,阴惨阳舒气序牵。前四的双主谓,是后面一个主谓的条件。在朝来,暮去的条件下,星霜完成了转换,而在阴惨阳舒中,体现了气候物序的交接。首联的描写为整首诗做了个总领,铺陈。
2、秋槛鼓鼙惊朔雪,晓阶旗纛起边风。——选自许浑的《献鄜坊丘常侍》,上面诗句的后三是什么短语并作简单分析。(5分)

答:后三为动宾短语。惊朔雪,起边风,惊,起,都是动词,后面跟着朔雪,和,边风,作宾语,所以都是动宾结构。


第七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三)
闲庭听雨出题

1、简答题(4分)
请找出这首七律中中二联的动词并标出它们所在的位置。例如:(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动词,逐,落,4,7,兼,飞,4,7。

曲江对雨(唐•杜甫)押阳韵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林花著雨燕脂落,水荇牵风翠带长。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
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
答:颔联:著、落,3、7;牵、长,3、7。颈联:驻、焚,都在第六位。

2、填空题(2分)
下面这首七言句中,有两个拟人化的同义连用性词组,请找出来。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  侵陵 ),(  漏泄 )。

3、简答题(4分)
简要说说你对律诗中四平头的理解。
答:是指除了首二词性以外,还有句式、动词位置全部一样,这是要尽量注意避免的。

第八讲,浅谈诗家语(一)
小桥出题

一、选择:(每空2分,共8分)
以下诗句中省略的是A主语,B谓语,C转折词,D事件

1.整首诗省略了( A  )
鹧鸪 郑谷〔唐代〕押齐韵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2.省略的是(C   )
自知白发非春事,且尽芳尊恋物华。

3.颔联省略了(   B)
题张氏隐居二首 其一(唐•杜甫)
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
涧道馀寒历冰雪,石门斜日到林丘。
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害朝看麋鹿游。
乘兴杳然迷出处,对君疑是泛虚舟。

4.首联省略的是( D  )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二、判断:(每空1分,共2分)
早秋寄刘尚书  许浑
天生心识富人侯,将相门中第一流。
旗纛早开擒虎帐,戈鋋初发斩鲸舟。
柳营书号海山暝,菌阁赋诗江树秋。
昨夜雨凉今夜月,笙歌应醉最高楼。

1.其中,尾联前分句省略的是作者自己所在地,后分句省略的是对方所在地。( 正确 )
2.前六句省略的主语是作者。(错误  )


第九讲,浅谈诗家语(二)
魂牵梦依出题
一、简答题:(4分)
1、诗家语的特点是什么?

答:1.省略。2.倒装。3.词性活用。4.拟人拟物。
二、下列律诗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来创作的?并指出它的手法表现在哪一联?(3分)
1)【堂成】(唐•杜甫)
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
傍人错比杨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

答:【堂成】这首律诗是通过主谓倒装的手法来创作的。创作的手法表现在首联的第一句和颔联的3-4句。
三、下列律诗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来创作的?并指出它的手法表现在哪一联?(3分)
1)【自有扈至京师已后朱樱之期】(唐•温庭筠)
露圆霞赤数千枝,银笼谁家寄所思。
秦苑飞禽谙熟早,杜陵游客恨来迟。
空看翠幄成阴日,不见红珠满树时。
尽日徘徊浓影下,祇应重作钓鱼期。
答:这首诗前三联都是写樱桃暗喻自己,最后一联,也就是尾联转
第十讲,七律章法布局(二)
过翼出题

一、下面这首诗,5、6两分句各承接的是哪一联?(2分)
题裴晋公林亭
(唐•温庭筠)押微韵
谢傅林亭暑气微,山丘零落閟音徽。
东山终为苍生起,南浦虚言白首归。
池凤已传春水浴,渚禽犹带夕阳飞。
悠然到此忘情处,一日何妨有万几。
答:5分句承接3分句,6分句承接4分句。
二、写出下面这两首诗各分句的起承转合关系。(6分)
城西陂泛舟(即渼陂)
(唐•杜甫)押先韵
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天。
春风自信牙樯动,迟日徐看锦缆牵。
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不有小舟能荡桨,百壶那送酒如泉。
答:1-2分句起,3-6分句承,7分句转,8分句结
赠献纳使起居田舍人澄
(唐•杜甫)押先韵
献纳司存雨露边,地分清切任才贤。
舍人退食收封事,宫女开函近御筵。
晓漏追飞青琐闼,晴窗点检白云篇。
扬雄更有河东赋,唯待吹嘘送上天。
答:1-6分句起,7、8分句转合。

三、下面这首诗,采用了哪种布局章法?(2分)
牡丹
李商隐 〔唐代〕
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答:这首诗采用了分分分总的布置章法。

第十一讲,咏物诗的写作(一)
史东亮出题

一、选择:(5分)
鹧鸪 唐•郑谷 押齐韵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春日西。

关于这首诗,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
1.首联,通过写鹧鸪嬉戏活动和与山鸡的比较作了画龙点睛式的勾勒,用的是比兴手法。
2.颔联,以特殊环境进行衬托,体现鹧鸪的愁苦悲鸣。而且似又象游子征人涉足凄迷荒僻之地,聆听鹧鸪的声声哀鸣而黯然伤神。这样,颔联的描写,把鹧鸪之声和征人之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
3.颈联暂时抛开鹧鸪转而写人,通过刻画游子与佳人的动作,抒发了作者的感情,这是借物抒情的一种方法。
4.尾联的收结,宕出远神,又能做到言虽尽而意无穷,把那沉重的羁旅乡思之愁,表达的淋漓尽致。

二、填空(5分)
1.咏物诗的精髓是(  托物起兴     )
2.咏物诗写作原则是(  即是咏物,但又不限于咏物,贵在不即不离      )
3.写咏物诗,选择所咏的主题物象最重要的是( 和你抒发的感情吻合    )


第十二讲,咏物诗的写作(二)
瑾瑜出题

一、通过解析来论述下面这首咏物诗的写作手法(10分)
野菊 唐•李商隐 押先韵
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
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
细路独来当此夕,清尊相伴省他年。
紫云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近御筵。
答:李商隐借野菊抒发自己的仕途之叹。开篇点出野菊生长环境的压抑,“苦竹”与“椒坞”,虽有“微香”但已难禁孤独之泪。然后用“已悲节物同寒雁”把生于寒秋看成是菊花的悲惨命运。抒情主人公形象自颈联介入,“细路独来”点明其与野菊同命相怜之苦,最后一句“不取霜栽近御筵”尽显怨愤压抑的情绪。全诗触景感怀,咏物托意,很能反映诗人当时的思想状况。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苦竹、椒坞,以喻愁恨,点出野菊所处的环境艰辛。引出 “微香冉冉泪涓涓。”句,由于环境恶劣,本来花气袭人的野菊只能散发出细细的微香,所以它难免要清泪涓涓,不断洒落了。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颔联承接首联的环境,接写野菊的生不逢时:如同寒雁羁栖,这已经够可悲可叹了,可它又怎么能够敛香隐迹,甘心与暮秋的寒蝉一样寂寞下去呢?首二联四句,明写野菊,暗写自己:野菊的命运正是诗人命运的生动写照。细路独来当此夕,清尊相伴省他年。颈联两句笔法一变,由隐到显,追忆自己受令狐楚恩遇的往事。紫云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近御筵。紫云句指令狐陶移官内职,任中书舍人。不取:是对令狐陶不加提携表示怨望。霜栽:指傲霜的秋菊。御筵:宫中筵席。此诗在抒写自己沉沦困境的同时,流露出对令狐如此冷漠的怨望。
这首诗突出特点是构思精密,立意高迈。诗人有意识地避实就虚,采用象征的手法,不作平直语。字面上除五、六两句外,句句写菊,又句句寄托自己的身世之感,别开生面,不落窠臼。尤其三、四两句“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含意精警,令人回味感叹。

点评

总计得分120  发表于 2021-6-30 17:26
第十讲得分10  发表于 2021-6-30 17:24
第一讲,5+5=10 第十一讲,5+5=10  发表于 2021-6-29 20:27
第四讲5+5=10分  发表于 2021-6-26 07:34
第九讲:一题得分4;二题得分3;三题得分3;总计得分10分。  发表于 2021-6-25 13: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6

帖子

7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11
贡献
15
金钱
27
发表于 2021-6-22 21: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21期律绝班E组027三木
第一讲,格律诗的起源、发展及格律诗的写作
瑾瑜出题
第一组复习题:


一、填空题:(5分)
1)、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答《 诗经 》,最早使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1分)
2)、在武则天专权时期,答( 宋之问 )和( 沈佺期 )的诗歌,使绝句、律诗最终定形。(1分)
3)、盛唐时期出现了诗仙,答( 李白 )、诗圣,答( 杜甫 )。以及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和王维等;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之焕等。(1分)
4)、律诗创作的传统题材有:答( 思乡 )、怀古、答( 田园 )、边塞、闺情、宫怨、答( 咏物 )、答( 言志 )等。(2分)


二、简答题:(5分)
(一)、什么是创作诗歌的立意?(1分)
答:立意,那创作诗歌的用意,也就是作品的主题。


(二)、请回答出以下两首诗是通过什么题材来立意的?(4分)
1)、春晴
唐:王驾 押麻韵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答:这首诗是通过描写生活情趣的题材来立意的。


2)、谢亭送别
唐:许浑 押尤韵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流急。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答:这首诗是通过表达送别之情来立意的。


第二讲:瑾瑜老师出题
第二组复习题:
1、下面这首诗是典型的一联起,一联承,一联转,一联合,经典的布局,请具体归纳出它的布局方法:(5分)
赠田九判官
(唐·杜甫)押萧韵
崆峒使节上青霄,河陇降王款圣朝。
宛马总肥春苜蓿,将军只数汉嫖姚。
陈留阮瑀谁争长,京兆田郎早见招。
麾下赖君才并入,独能无意向渔樵。
题注:梁丘。哥舒翰讨安禄山,以田梁丘为行军司马。
引用典故:阮瑀
答:这首就是典型的一联起,一联承,一联转,一联合,经典的布局,归纳一下就是:一首律诗共四联,一般来说,首联:起,或破题,或交待背景,要写出高远的气势;颔联:承上启下,进一步阐发;颈联:要有变化转折,它在一篇律诗中就像人的腰一样,诗是否有气势全靠这一联;尾联:要合,“自去自回”,呼应前面,最好有一种意犹未尽、让人回味无穷的感觉。


2、请简要分析下面这首唐诗的布局方法:(5分)
狂夫
唐·杜甫 押阳韵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分析:(1)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首联写景,点出自己在浣花溪草堂的位置,说自己把这里当成了典故里的沧浪之水。(2)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颔联以景承,用了互文的修辞方法,前分句写风暗藏雨,后分句写雨暗藏风。此是首联叙事,是赋笔,颔联以景承接,是草堂门前的景色。(3)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但颈联陡然一转,开始写自己的窘境,没人送米了,孩子快饿死了。(4)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尾联写了自己在这种情形下只能疏放,自狂了。这种布局的特色,是用上面的乐景来反衬下面的悲情,首二与尾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第三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二)
碧海晴空出题
第一组复习题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计10分。


1关于《曲江对酒》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C )
曲江对酒
(唐·杜甫)押微韵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春殿转霏微。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
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悲伤未拂衣。
A这首诗是上景下情式的布局。
B这首诗首句不是写景,而是叙事,所以这首诗是上情下景式布局。
C颔联的景色属于乐景。


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BC )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唐/崔曙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A首联写法是叙事。
B颔联写法是写景。
C首联写法是叙事兼写景。


第四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三)
青青子衿出题
第一组复习题:


1、写七律时,章法布局有多种形式,但归纳起来,最常用的有哪些?列举出三种来。   
答:起承转合的,总分分总,分分分总的,前三联平行用六个典故,尾联转合的,上景下情的方等。


2、简要分析下面这首七律的布局:
商山麻涧唐/杜牧 押麻韵
云光岚彩四面合,柔柔垂柳十余家。
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埘春日斜。
秀眉老父对樽酒,茜袖女儿簪野花。
征车自念尘土计,惆怅溪边书细沙。
分析:景起,兼叙事。颌联3分句分承1分句,4分句分承2分句。颈联入情写人转,尾联合。


第五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一)
寒江雪出题
第一组复习题:
一、填空
1.“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后分句省略了( 主语 )。
2.“黑水澄时潭底出,白云破处洞门开。”前后分句的主语分别是( 潭底 )( 洞门 )。
3.七言的句子里,经常会没有宾语,只有主谓结构,答:这种句法叫( 主谓法 )。
4.“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前分句就是个地点( 状语 ),为后分句服务,本句是单句式的流水句。
二、判断
1.“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本联的主语是“女”。( √ )
2.“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运用的句法是列锦。( √ )
3.“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运用的句法是倒装。( √ )
4.“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是属于主谓宾成分齐备的句子。( √ )
5.“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运用了主谓宾句法。( × )


第六讲:范范出题
第二组题
1、找出下面这首诗的三主谓句式的一联,并作简单分析。(5分)
岁晚旅望
(唐·白居易)押先韵
朝来暮去星霜换,阴惨阳舒气序牵。
万物秋霜能坏色,四时冬日最凋年。
烟波半露新沙地,鸟雀群飞欲雪天。
向晚苍苍南北望,穷阴旅思两无边。
分析:首联,朝来暮去星霜换,阴惨阳舒气序牵。前四的双主谓,是后面一个主谓的条件。在朝来,暮去的条件下,星霜完成了转换,而在阴惨阳舒中,体现了气候物序的交接。首联的描写为整首诗做了个总领,铺陈。


2、秋槛鼓鼙惊朔雪,晓阶旗纛起边风。——选自许浑的《献鄜坊丘常侍》,上面诗句的后三是什么短语并作简单分析。(5分)
后三为动宾短语。惊朔雪,起边风,惊,起,都是动词,后面跟着朔雪,和,边风,作宾语,所以都是动宾结构。
E02~飞雪
第七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三)
闲庭听雨出题
第一组复习题:


1、简答题(4分)
请找出这首七律中中二联的动词并标出它们所在的位置。例如:(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动词,逐,落,4,7,兼,飞,4,7。
曲江对雨(唐·杜甫)押阳韵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林花著雨燕脂落,水荇牵风翠带长。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
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
答:三分句:3萫、7落,四分句:3牵,7长,五分句:6驻,六分句:6焚。


2、填空题(2分)
下面这首七言句中,有两个拟人化的同义连用性词组,请找出来。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 侵陵 ),( 漏泄 )。


3、简答题(4分)
简要说说你对律诗中四平头的理解。
答:是指除了首二词性以外,还有句式、动词位置全部一样,这是要尽量注意避免的。


第八讲:小桥出题
第二套复习题
一、选择:(每空2分,共8分)
以下诗句中省略的是A主语,B谓语,C转折词,D事件


1.整首诗省略了( A )
鹧鸪 郑谷〔唐代〕押齐韵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


第九讲,浅谈诗家语(二)
魂牵梦依出题
第一套复习题:


一、简答题:(4分)
1、诗家语的特点是什么?
答:省略,倒装,词性活用,.拟人拟物。


二、下列律诗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来创作的?并指出它的手法表现在哪个联?(4分)
1)【堂成】(唐·杜甫)
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
傍人错比杨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
答:这首诗用了倒装手法,在第一分句和3、4分句。


三、请指出下列诗中拟人拟物的句式。(2分)
1)【自有扈至京师已后朱樱之期】(唐·温庭筠)
露圆霞赤数千枝,银笼谁家寄所思。
秦苑飞禽谙熟早,杜陵游客恨来迟。
空看翠幄成阴日,不见红珠满树时。
尽日徘徊浓影下,祇应重作钓鱼期。
答:这首诗的首联、颌联、颈联都借樱桃来暗喻自己。


第十讲:过翼出题
第二套复习题:
一、下面这首诗,5、6两分句各承接的是哪一联?(2分)
题裴晋公林亭
(唐·温庭筠)押微韵
谢傅林亭暑气微,山丘零落閟音徽。
东山终为苍生起,南浦虚言白首归。
池凤已传春水浴,渚禽犹带夕阳飞。
悠然到此忘情处,一日何妨有万几。
答:5分句承接3分句,6分句承接4分句。


二、写出下面这两首诗各分句的起承转合关系。(6分)
城西陂泛舟(即渼陂)
(唐·杜甫)押先韵
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天。
春风自信牙樯动,迟日徐看锦缆牵。
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不有小舟能荡桨,百壶那送酒如泉。
答:1-2分句起,3-6分句承,7分句转,8分句结。


赠献纳使起居田舍人澄
(唐·杜甫)押先韵
献纳司存雨露边,地分清切任才贤。
舍人退食收封事,宫女开函近御筵。
晓漏追飞青琐闼,晴窗点检白云篇。
扬雄更有河东赋,唯待吹嘘送上天。
答:1-6分句起,7分句转,8分句合。


三、下面这首诗,采用了哪种布局章法?(2分)
牡丹
李商隐 〔唐代〕
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答:这首诗采用了分分分总的布局章法。


第十一讲,咏物诗的写作(一)
史东亮出题
第一套复习题:


一、选择:(5分)
鹧鸪 唐·郑谷 押齐韵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春日西。
关于这首诗,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
1.首联,通过写鹧鸪嬉戏活动和与山鸡的比较作了画龙点睛式的勾勒,用的是比兴手法。
2.颔联,以特殊环境进行衬托,体现鹧鸪的愁苦悲鸣。而且似又象游子征人涉足凄迷荒僻之地,聆听鹧鸪的声声哀鸣而黯然伤神。这样,颔联的描写,把鹧鸪之声和征人之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
3.颈联暂时抛开鹧鸪转而写人,通过刻画游子与佳人的动作,抒发了作者的感情,这是借物抒情的一种方法。
4.尾联的收结,宕出远神,又能做到言虽尽而意无穷,把那沉重的羁旅乡思之愁,表达的淋漓尽致。


二、填空(5分)
1.咏物诗的精髓是(    托物言志或者借物抒情    )
2.咏物诗写作原则是(    咏物而不是单纯咏物,要不即不离,通过咏物抒发作者感情     )
3.写咏物诗,选择所咏的主题物象最重要的是(  选择的物象与作者要表达的感情吻合   )


第十二讲:瑾瑜老师出题
第三套复习题:
一、通过解析来论述下面这首咏物诗的写作手法(10分)
野菊 唐·李商隐 押先韵
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
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
细路独来当此夕,清尊相伴省他年。
紫云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近御筵。
解析:李商隐借野菊抒发自己的仕途之叹。开篇点出野菊生长环境的压抑,“苦竹”与“椒坞”,虽有“微香”但已难禁孤独之泪。然后用“已悲节物同寒雁”把生于寒秋看成是菊花的悲惨命运。抒情主人公形象自颈联介入,“细路独来”点明其与野菊同命相怜之苦,最后一句“不取霜栽近御筵”尽显怨愤压抑的情绪。全诗触景感怀,咏物托意,很能反映诗人当时的思想状况。
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
苦竹、椒坞,以喻愁恨,点出野菊所处的环境艰辛。引出 “微香冉冉泪涓涓。”句,由于环境恶劣,本来花气袭人的野菊只能散发出细细的微香,所以它难免要清泪涓涓,不断洒落了。
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
颔联承接首联的环境,接写野菊的生不逢时:如同寒雁羁栖,这已经够可悲可叹了,可它又怎么能够敛香隐迹,甘心与暮秋的寒蝉一样寂寞下去呢?
首二联四句,明写野菊,暗写自己:野菊的命运正是诗人命运的生动写照。
细路独来当此夕,清尊相伴省他年。
颈联两句笔法一变,由隐到显,追忆自己受令狐楚恩遇的往事。
紫云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近御筵。
紫云句指令狐陶移官内职,任中书舍人。不取:是对令狐陶不加提携表示怨望。霜栽:指傲霜的秋菊。御筵:宫中筵席。此诗在抒写自己沉沦困境的同时,流露出对令狐如此冷漠的怨望。
这首诗突出特点是构思精密,立意高迈。诗人有意识地避实就虚,采用象征的手法,不作平直语。字面上除五、六两句外,句句写菊,又句句寄托自己的身世之感,别开生面,不落窠臼。尤其三、四两句“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含意精警,令人回味感叹。

点评

唤醒  发表于 2021-7-1 13:24
合计得分109  发表于 2021-6-30 17:33
发表于 2021-6-30 17:27
第八讲得分:第一题2+0+0+0=2,第二题0+0=0,小计2分。  发表于 2021-6-29 22:22
第一讲,5+5=10 第十一讲,5+5=10  发表于 2021-6-29 20: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

帖子

30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42
贡献
74
金钱
118
发表于 2021-6-23 10:52:40 | 显示全部楼层

RE: E组 烟雨楼21期律绝班期中考试交卷处

E007明月
烟雨楼二十一期律绝班期中考试卷


本次考试内容为第一至第十二讲讲义的精要部分,每一讲一组题,共12组题,均由不同的小题目组成。每组题10分,共120分。

班级 21期 组别 E组 学号 007 姓名 明月



第一讲,格律诗的起源、发展及格律诗的写作
瑾瑜出题

一、填空题:(5分)

1)、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诗经》,最早使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1分)

2)、在武则天专权时期,(宋之问)和(沈伶期)的诗歌,使绝句、律诗最终定形。(1分)
3)、盛唐时期出现了诗仙( 李白)、诗圣( 杜甫)。以及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和王维等;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之焕等。(1分)
4)、律诗创作的传统题材有:( 思乡)、怀古、( 田园)、边塞、闺情、宫怨、( 咏物)、(言志 )等。(2分)

二、简答题:(5分)

(一)、什么是创作诗歌的立意?(1分)
创作诗歌的用意,即作品的主题。
(二)、请回答出以下两首诗是通过什么题材来立意的?(4分)

1)、春晴
唐:王驾 押麻韵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描写生活情趣立意
2)、谢亭送别
唐:许浑 押尤韵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流急。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表达送别之意立意

第二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一)
瑾瑜出题

1、下面这首诗是典型的一联起,一联承,一联转,一联合,经典的布局,请具体归纳出它的布局方法:(5分)

赠田九判官
(唐•杜甫)押萧韵
崆峒使节上青霄,河陇降王款圣朝。
宛马总肥春苜蓿,将军只数汉嫖姚。
陈留阮瑀谁争长,京兆田郎早见招。
麾下赖君才并入,独能无意向渔樵。

题注:梁丘。哥舒翰讨安禄山,以田梁丘为行军司马。
引用典故:阮瑀
起承转合,经典布局
2、请简要分析下面这首唐诗的布局方法:(5分)

狂夫
唐•杜甫 押阳韵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用上面的乐景反衬下面的悲情,首二联与尾二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第三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二)
碧海晴空出题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计10分。

1关于《曲江对酒》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C )

曲江对酒
(唐•杜甫)押微韵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春殿转霏微。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
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悲伤未拂衣。

A这首诗是上景下情式的布局。
B这首诗首句不是写景,而是叙事,所以这首诗是上情下景式布局。
C颔联的景色属于乐景。

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B )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唐/崔曙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A首联写法是叙事。
B颔联写法是写景。
C首联写法是叙事兼写景。


第四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三)
青青子衿出题

1、写七律时,章法布局有多种形式,但归纳起来,最常用的有哪些?列举出三种来。(5分)
起承转合,总分分总,分分分总,上景下情。
2、简要分析下面这首七律的布局:(5分)

商山麻涧唐/杜牧 押麻韵
云光岚彩四面合,柔柔垂柳十余家。
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埘春日斜。
秀眉老父对樽酒,茜袖女儿簪野花。
征车自念尘土计,惆怅溪边书细沙。

景起兼叙事,景承分承,3承1,4承2。转入情,写人。合,宕开收结。

第五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一)
寒江雪出题

一、填空(5分)
1.“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后分句省略了( 主语)。
2.“黑水澄时潭底出,白云破处洞门开。”前后分句的主语分别是( 潭底)( 洞门)。
3.七言的句子里,经常会没有宾语,只有主谓结构,这种句法叫( 主谓法)。
4.“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前分句就是个地点( 壮语),为后分句服务,本句是单句式的流水句。
二、判断(5分)
1.“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本联的主语是“女”。( ✔)
2.“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运用的句法是列锦。( ✔)
3.“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运用的句法是倒装。( ✔)
4.“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是属于主谓宾成分齐备的句子。(✔ )
5.“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运用了主谓宾句法。( ✘)


第六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二)
范范出题

1、找出下面这首诗的三主谓句式的一联,并作简单分析。(5分)
岁晚旅望
(唐•白居易)押先韵
朝来暮去星霜换,阴惨阳舒气序牵。
万物秋霜能坏色,四时冬日最凋年。
烟波半露新沙地,鸟雀群飞欲雪天。
向晚苍苍南北望,穷阴旅思两无边。
前四双主语,是后面一个主谓的条件,首联的描写为整首诗作了个总结,铺陈。
2、秋槛鼓鼙惊朔雪,晓阶旗纛起边风。——选自许浑的《献鄜坊丘常侍》,上面诗句的后三是什么短语并作简单分析。(5分)

后三为动宾短语

第七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三)
闲庭听雨出题

1、简答题(4分)
请找出这首七律中中二联的动词并标出它们所在的位置。例如:(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动词,逐,落,4,7,兼,飞,4,7。
黄 落 3  7,荇 长  3  7,驻 焚 6
曲江对雨(唐•杜甫)押阳韵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林花著雨燕脂落,水荇牵风翠带长。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
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

2、填空题(2分)
下面这首七言句中,有两个拟人化的同义连用性词组,请找出来。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侵陵 ),(漏泄 )。

3、简答题(4分)
简要说说你对律诗中四平头的理解。
除了首二词性以外,还有句式,动词位置全部一样,这是要尽量避免的。

第八讲,浅谈诗家语(一)
小桥出题

一、选择:(每空2分,共8分)
以下诗句中省略的是A主语,B谓语,C转折词,D事件

1.整首诗省略了( A)
鹧鸪 郑谷〔唐代〕押齐韵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2.省略的是( C)
自知白发非春事,且尽芳尊恋物华。

3.颔联省略了( B)
题张氏隐居二首 其一(唐•杜甫)
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
涧道馀寒历冰雪,石门斜日到林丘。
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害朝看麋鹿游。
乘兴杳然迷出处,对君疑是泛虚舟。

4.首联省略的是( D)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二、判断:(每空1分,共2分)
早秋寄刘尚书 许浑
天生心识富人侯,将相门中第一流。
旗纛早开擒虎帐,戈鋋初发斩鲸舟。
柳营书号海山暝,菌阁赋诗江树秋。
昨夜雨凉今夜月,笙歌应醉最高楼。

1.其中,尾联前分句省略的是作者自己所在地,后分句省略的是对方所在地。(地方所在地 )
2.前六句省略的主语是作者。( ✘)


第九讲,浅谈诗家语(二)
魂牵梦依出题

一、简答题:(4分)
1、诗家语的特点是什么?
省略,倒装,词性活用,拟人拟物
二、下列律诗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来创作的?并指出它的手法表现在哪一联?(3分)
1)【堂成】(唐•杜甫)
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
傍人错比杨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
主谓倒装法,表现在首联第一句和颔联3,4句。
三、下列律诗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来创作的?并指出它的手法表现在哪一联?(3分)
1)【自有扈至京师已后朱樱之期】(唐•温庭筠)
露圆霞赤数千枝,银笼谁家寄所思。
秦苑飞禽谙熟早,杜陵游客恨来迟。
空看翠幄成阴日,不见红珠满树时。
尽日徘徊浓影下,祇应重作钓鱼期。
借物拟人手法,前三联写樱桃,暗喻自己,最后一联尾联转写自己。

第十讲,七律章法布局(二)
过翼出题

一、下面这首诗,5、6两分句各承接的是哪一联?(2分)
题裴晋公林亭
(唐•温庭筠)押微韵
谢傅林亭暑气微,山丘零落閟音徽。
东山终为苍生起,南浦虚言白首归。
池凤已传春水浴,渚禽犹带夕阳飞。
悠然到此忘情处,一日何妨有万几。
5承接3分句,6承接4分句。
二、写出下面这两首诗各分句的起承转合关系。(6分)
城西陂泛舟(即渼陂)
(唐•杜甫)押先韵
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天。
春风自信牙樯动,迟日徐看锦缆牵。
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不有小舟能荡桨,百壶那送酒如泉。
1,2分句起,3-6分句承,7分句转,8分句合。
赠献纳使起居田舍人澄
(唐•杜甫)押先韵
献纳司存雨露边,地分清切任才贤。
舍人退食收封事,宫女开函近御筵。
晓漏追飞青琐闼,晴窗点检白云篇。
扬雄更有河东赋,唯待吹嘘送上天。
1-6起7转,8合。
三、下面这首诗,采用了哪种布局章法?(2分)
牡丹
李商隐 〔唐代〕
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分分分总

第十一讲,咏物诗的写作(一)
史东亮出题

一、选择:(5分)
鹧鸪 唐•郑谷 押齐韵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春日西。

关于这首诗,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
1.首联,通过写鹧鸪嬉戏活动和与山鸡的比较作了画龙点睛式的勾勒,用的是比兴手法。
2.颔联,以特殊环境进行衬托,体现鹧鸪的愁苦悲鸣。而且似又象游子征人涉足凄迷荒僻之地,聆听鹧鸪的声声哀鸣而黯然伤神。这样,颔联的描写,把鹧鸪之声和征人之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
3.颈联暂时抛开鹧鸪转而写人,通过刻画游子与佳人的动作,抒发了作者的感情,这是借物抒情的一种方法。
4.尾联的收结,宕出远神,又能做到言虽尽而意无穷,把那沉重的羁旅乡思之愁,表达的淋漓尽致。

二、填空(5分)
1.咏物诗的精髓是( 托物言志)
2.咏物诗写作原则是( 咏物而不是单纯咏物,要不即不离)
3.写咏物诗,选择所咏的主题物象最重要的是(选择的物象与要表达的感情吻合。 )


第十二讲,咏物诗的写作(二)
瑾瑜出题

一、通过解析来论述下面这首咏物诗的写作手法(10分)
野菊 唐•李商隐 押先韵
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
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烟雨楼二十一期律绝班期中考试卷

本次考试内容为第一至第十二讲讲义的精要部分,每一讲一组题,共12组题,均由不同的小题目组成。每组题10分,共
细路独来当此夕,清尊相伴省他年。
紫云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近御筵。

点评

唤醒  发表于 2021-7-1 13:25
第五讲:一、状语不是壮语,扣0.5分;本题得分4.5分。二、5分。本讲总得分9.5分。  发表于 2021-6-30 18:10
发表于 2021-6-30 17:34
第八讲得分:第一题2+2+2+2=8,第二题0+1=1,小计9分。  发表于 2021-6-29 22:24
第一讲,5+5=10 第十一讲,5+5=10  发表于 2021-6-29 20: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2

帖子

111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18
贡献
290
金钱
420
发表于 2021-6-23 11:35: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过翼 于 2021-6-23 11:36 编辑

接上一楼,帮明月代交,她打不上字了。

第十二讲,咏物诗的写作(二)
瑾瑜出题
一、通过解析来论述下面这首咏物诗的写作手法(10分)

野菊 唐·李商隐 押先韵
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
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
细路独来当此夕,清尊相伴省他年。
紫云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近御筵。

解析:李商隐借野菊抒发自己的仕途之叹。开篇点出野菊生长环境的压抑,“苦竹”与“椒坞”,虽有“微香”但已难禁孤独之泪。然后用“已悲节物同寒雁”把生于寒秋看成是菊花的悲惨命运。抒情主人公形象自颈联介入,“细路独来”点明其与野菊同命相怜之苦,最后一句“不取霜栽近御筵”尽显怨愤压抑的情绪。全诗触景感怀,咏物托意,很能反映诗人当时的思想状况。
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
苦竹、椒坞,以喻愁恨,点出野菊所处的环境艰辛。引出 “微香冉冉泪涓涓。”句,由于环境恶劣,本来花气袭人的野菊只能散发出细细的微香,所以它难免要清泪涓涓,不断洒落了。
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
颔联承接首联的环境,接写野菊的生不逢时:如同寒雁羁栖,这已经够可悲可叹了,可它又怎么能够敛香隐迹,甘心与暮秋的寒蝉一样寂寞下去呢?
首二联四句,明写野菊,暗写自己:野菊的命运正是诗人命运的生动写照。
细路独来当此夕,清尊相伴省他年。
颈联两句笔法一变,由隐到显,追忆自己受令狐楚恩遇的往事。
紫云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近御筵。
紫云句指令狐陶移官内职,任中书舍人。不取:是对令狐陶不加提携表示怨望。霜栽:指傲霜的秋菊。御筵:宫中筵席。此诗在抒写自己沉沦困境的同时,流露出对令狐如此冷漠的怨望。
这首诗突出特点是构思精密,立意高迈。诗人有意识地避实就虚,采用象征的手法,不作平直语。字面上除五、六两句外,句句写菊,又句句寄托自己的身世之感,别开生面,不落窠臼。尤其三、四两句“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含意精警,令人回味感叹。

点评

唤醒  发表于 2021-7-1 13:26
发表于 2021-6-30 17:35
第九讲 一题得分4;二题得分3;三题得分3;总计得分10分。  发表于 2021-6-25 13:51
第七讲:一题4分;二题2分;三题4分;小计得分10分。  发表于 2021-6-23 14:55
第十二讲:10分  发表于 2021-6-23 14: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3 03: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