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瑾瑜 于 2021-6-21 20:59 编辑
本次考试内容为第一至第十二讲讲义的精要部分,每一讲一组题,共12组题,均由不同的小题目组成。每组题10分,共120分。 班级:二十一期律绝班 组别:D 学号:D027 姓名:晚晴
第一讲,格律诗的起源、发展及格律诗的写作 瑾瑜出题 一、填空题:(5分) 1)、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最早使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1分) 2)、在武则天专权时期,(宋之问)和(沈佺期)的诗歌,使绝句、律诗最终定形。(1分) 3)、盛唐时期出现了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以及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和王维等;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之焕等。(1分) 4)、律诗创作的传统题材有:(思乡)、怀古、(田园)、边塞、闺情、宫怨、(咏物)、(言志)等。(2分) 二、简答题:(5分) (一)什么是创作诗歌的立意?(1分) 立意,就是创作诗歌的用意,即作品的主题。 (二)请回答出以下两首诗是通过什么题材来立意的?(4分) 1)、春晴 唐:王驾 押麻韵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通过描写生活情趣的题材来立意。 2)、谢亭送别 唐:许浑 押尤韵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流急。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通过表达送别之意的题材来立意。
第二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一) 瑾瑜出题 1、下面这首诗是典型的一联起,一联承,一联转,一联合,经典的布局,请具体归纳出它的布局方法:(5分) 赠田九判官 (唐·杜甫)押萧韵 崆峒使节上青霄,河陇降王款圣朝。 宛马总肥春苜蓿,将军只数汉嫖姚。 陈留阮瑀谁争长,京兆田郎早见招。 麾下赖君才并入,独能无意向渔樵。 题注:梁丘。哥舒翰讨安禄山,以田梁丘为行军司马。 引用典故:阮瑀 崆峒使节上青霄,河陇降王款圣朝。首联,叙事起,点时间、人物、事件。留下地步,埋下伏笔。 宛马总肥春苜蓿,将军只数汉嫖姚。承联,在首联的基础上,拓展、补充,关联紧密。 陈留阮瑀谁争长,京兆田郎早见招。引进人物,融入情感,微转,使颔联丰满。 麾下赖君才并入,独能无意向渔樵。合句,收束以上内容,扣回,结构完整。
2、请简要分析下面这首唐诗的布局方法:(5分) 狂夫 唐·杜甫 押阳韵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首联写景,点出自己在浣花溪草堂的位置,说自己把这里当成了典故里的沧浪之水。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颔联以景承,用了互文的修辞方法,前分句写风暗藏雨,后分句写雨暗藏风。此是首联叙事,是赋笔,颔联以景承接,是草堂门前的景色。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颈联陡然一转,开始写自己的窘境,没人送米了,孩子都快饿死了。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尾联写了自己在这种情形下只能疏放、自狂了。 这种布局是用上面的乐景来反衬下面的悲情,首二与尾二形成鲜明对比。这样的布局,很难写,一般人驾驭不了。
第三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二) 碧海晴空出题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计10分。
1关于《曲江对酒》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B)
曲江对酒
(唐·杜甫)押微韵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春殿转霏微。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
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悲伤未拂衣。
A这首诗是上景下情式的布局。
B这首诗首句不是写景,而是叙事,所以这首诗是上情下景式布局。
C颔联的景色属于乐景。
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B)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唐/崔曙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A首联写法是叙事。
B颔联写法是写景。
C首联写法是叙事兼写景。
第四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三) 青青子衿出题 1、写七律时,章法布局有多种形式,但归纳起来,最常用的有哪些?列举出三种来。(5分) 1、起承转合的;2、总分分总、分分分总的;3、前三联平行用六个典故,尾联转合的;4上景下情的。 2、简要分析下面这首七律的布局:(5分) 商山麻涧 唐/杜牧 押麻韵
云光岚彩四面合,柔柔垂柳十余家。
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埘春日斜。
秀眉老父对樽酒,茜袖女儿簪野花。
征车自念尘土计,惆怅溪边书细沙。 云光岚彩四面合,柔柔垂柳十余家。景起,兼叙事。 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埘春日斜。景承,分承,3承1;4承2。 秀眉老父对樽酒,茜袖女儿簪野花。事转,入情,写人。 征车自念尘土计,惆怅溪边书细沙。尾合、起意,宕开收结。
第五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一) 寒江雪出题 一、填空(5分) 1.“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后分句省略了(主语)。 2.“黑水澄时潭底出,白云破处洞门开。”前后分句的主语分别是(潭底)(洞门)。 3.七言的句子里,经常会没有宾语,只有主谓结构,这种句法叫(主谓法)。 4.“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前分句就是个地点(状语),为后分句服务,本句是单句式的流水句。 二、判断(5分) 1.“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本联的主语是“女”。(√) 2.“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运用的句法是列锦。(√) 3.“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运用的句法是倒装。(√) 4.“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是属于主谓宾成分齐备的句子。(√) 5.“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运用了主谓宾句法。(错)
第六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二) 范范出题 1、找出下面这首诗的三主谓句式的一联,并作简单分析。(5分) 岁晚旅望
(唐·白居易)押先韵
朝来暮去星霜换,阴惨阳舒气序牵。
万物秋霜能坏色,四时冬日最凋年。
烟波半露新沙地,鸟雀群飞欲雪天。
向晚苍苍南北望,穷阴旅思两无边。 首联:朝来暮去星霜换,阴惨阳舒气序牵。 前四,双主谓,是后面一个主谓的条件。在朝来、暮去的条件下,星霜完成了转换,而在阴惨阳舒中,体现了气候物序的交接。首联的描写为整首诗做了个总领。 2、秋槛鼓鼙惊朔雪,晓阶旗纛起边风。——选自许浑的《献鄜坊丘常侍》,上面诗句的后三是什么短语并作简单分析。(5分) 后三为动宾短语。惊朔雪、起边风,惊、起,都是动词,后面分别跟着朔雪、边风,作宾语,所以,都是动宾结构。
第七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三) 闲庭听雨出题 1、简答题(4分)
请找出这首七律中中二联的动词并标出它们所在的位置。例如:(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动词,逐,落,4,7,兼,飞,4,7。
曲江对雨(唐·杜甫)押阳韵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林花著雨燕脂落,水荇牵风翠带长。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
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
颔联:著、落,3、7;牵、长,3、7。
颈联:驻、焚,都在第六位。
2、填空题(2分)
下面这首七言句中,有两个拟人化的同义连用性词组,请找出来。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侵陵),(漏泄)。把物当作人来写。
3、简答题(4分)
简要说说你对律诗中四平头的理解。 也叫“骡眼”,指除了首二联词性以外,还有句式、动词位置全部一样,是另一种形式的合掌,应尽量注意避免。
第八讲,浅谈诗家语(一) 小桥出题 一、选择:(每空2分,共8分) 以下诗句中省略的是A主语,B谓语,C转折词,D事件 1.整首诗省略了(主语) 鹧鸪 郑谷〔唐代〕押齐韵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2.省略的是(谓语) 自知白发非春事,且尽芳尊恋物华。 3.颔联省略了(转折词) 题张氏隐居二首 其一(唐·杜甫) 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 涧道馀寒历冰雪,石门斜日到林丘。 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害朝看麋鹿游。 乘兴杳然迷出处,对君疑是泛虚舟。 4.首联省略的是(事件)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二、判断:(每空1分,共2分) 早秋寄刘尚书 许浑 天生心识富人侯,将相门中第一流。 旗纛早开擒虎帐,戈鋋初发斩鲸舟。 柳营书号海山暝,菌阁赋诗江树秋。 昨夜雨凉今夜月,笙歌应醉最高楼。 1.其中,尾联前分句省略的是作者自己所在地,后分句省略的是对方所在地。(正确) 2.前六句省略的主语是作者。(错误)
第九讲,浅谈诗家语(二)
魂牵梦依出题 一、简答题:(4分)
1、诗家语的特点是什么?
1.省略。2.倒装。3.词性活用。4.拟人拟物。
二、下列律诗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来创作的?并指出它的手法表现在哪一联?(3分)
1)【堂成】(唐·杜甫)
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
傍人错比杨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 本诗是通过主谓倒装的手法来创作的。创作的手法表现在首联的一分句和颔联的3-4句。
三、下列律诗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来创作的?并指出它的手法表现在哪一联?(3分)
1)【自有扈至京师已后朱樱之期】(唐·温庭筠)
露圆霞赤数千枝,银笼谁家寄所思。
秦苑飞禽谙熟早,杜陵游客恨来迟。
空看翠幄成阴日,不见红珠满树时。
尽日徘徊浓影下,祇应重作钓鱼期。
前三联,写樱桃暗喻自己。尾联,转写自己。
也是用倒装的手法完成的。倒装用在二分句,正常语序为:谁家银笼,倒装后更有诗味。
第十讲,七律章法布局(二) 过翼出题 一、下面这首诗,5、6两分句各承接的是哪一联?(2分) 题裴晋公林亭 (唐·温庭筠)押微韵 谢傅林亭暑气微,山丘零落閟音徽。 东山终为苍生起,南浦虚言白首归。 池凤已传春水浴,渚禽犹带夕阳飞。 悠然到此忘情处,一日何妨有万几。 5分句承接的是3分句,6分句承接的是4分句。 二、写出下面这两首诗各分句的起承转合关系。(6分) 城西陂泛舟(即渼陂) (唐·杜甫)押先韵 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天。 春风自信牙樯动,迟日徐看锦缆牵。 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不有小舟能荡桨,百壶那送酒如泉。 简单地说,就是1-2分句起,3-6分句承,7分句转,8分句结。 赠献纳使起居田舍人澄 (唐·杜甫)押先韵 献纳司存雨露边,地分清切任才贤。 舍人退食收封事,宫女开函近御筵。 晓漏追飞青琐闼,晴窗点检白云篇。 扬雄更有河东赋,唯待吹嘘送上天。 简单地说,1-6分句起,7分句转,8分句合。很罕见的布局。 三、下面这首诗,采用了哪种布局章法?(2分) 牡丹 李商隐 〔唐代〕 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这首诗采用了分分分总的布局章法。
第十一讲,咏物诗的写作(一) 史东亮出题 一、选择:(5分)
鹧鸪 唐·郑谷 押齐韵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春日西。
关于这首诗,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1. 首联,通过写鹧鸪嬉戏活动和与山鸡的比较作了画龙点睛式的勾勒,用的是比兴手法。 2.颔联,以特殊环境进行衬托,体现鹧鸪的愁苦悲鸣。而且似又象游子征人涉足凄迷荒僻之地,聆听鹧鸪的声声哀鸣而黯然伤神。这样,颔联的描写,把鹧鸪之声和征人之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
3.颈联暂时抛开鹧鸪转而写人,通过刻画游子与佳人的动作,抒发了作者的感情,这是借物抒情的一种方法。
4.尾联的收结,宕出远神,又能做到言虽尽而意无穷,把那沉重的羁旅乡思之愁,表达得淋漓尽致。
二、填空(5分)
1.咏物诗的精髓是( 托物言志或者借物抒情)。
2.咏物诗写作原则是(不单纯咏物,要不即不离,通过咏物来抒发作者情感)。
3.写咏物诗,选择所咏的主题物象最重要的是(要与作者要表达的感情相吻合)。
第十二讲,咏物诗的写作(二) 瑾瑜出题 通过解析来论述下面这首咏物诗的写作手法(10分) 野菊 唐·李商隐 押先韵
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
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
细路独来当此夕,清尊相伴省他年。
紫云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近御筵。 这首诗突出特点是构思精密,立意高迈。诗人有意识地避实就虚,采用象征的手法,不作平直语。字面上,除五、六两句外,句句写菊,又句句寄托自己的身世之感,别开生面,不落窠臼。尤其是三、四两句“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含意精警,令人回味感叹。 李商隐他老人家借野菊之物,抒发自己的仕途之叹。开篇点出野菊生长环境的压抑(地点)——苦竹园南椒坞边,“苦竹”与“椒坞”虽有“微香”,但已难禁孤独之泪。然后用“已悲节物同寒雁”把生于寒秋看成是菊花的悲惨命运。主人公形象自颈联介入,“细路独来”点明其与野菊同命相怜之苦,最后一句“不取霜栽近御筵”尽显怨愤压抑的情绪。全诗触景感怀,咏物托意,反映了诗人当时的思想状况。 (详析请见讲义,为节省判卷时间,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