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741|回复: 217

B组 烟雨楼21期律绝班期中考试交卷处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158

主题

823

帖子

5709

积分

副首版

沧浪书院词三期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714
贡献
1221
金钱
2237

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21-6-21 18:43: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0

主题

24

帖子

29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9
贡献
63
金钱
131
发表于 2021-6-21 20:29:21 | 显示全部楼层
烟雨楼二十一期律绝班期中考试卷

本次考试内容为第一至第十二讲讲义的精要部分,每一讲一组题,共12组题,均由不同的小题目组成。每组题10分,共120分。

班级:烟雨楼二十一期律绝班  组别: B组  学号:B016  姓名: 郭郭



第一讲,格律诗的起源、发展及格律诗的写作
瑾瑜出题

一、填空题:(5分)

1)、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最早使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1分)
2)、在武则天专权时期,(宋之问)和(沈佺期)的诗歌,使绝句、律诗最终定形。(1分)
3)、盛唐时期出现了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以及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和王维等;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之焕等。(1分)
4)、律诗创作的传统题材有:(思乡)、怀古、(田园)、边塞、闺情、宫怨、(咏物)、(言志)等。(2分)

二、简答题:(5分)

(一)、什么是创作诗歌的立意?(1分)
答:立意,就是创作诗歌的用意,即作品的主题。


(二)、请回答出以下两首诗是通过什么题材来立意的?(4分)

1)、春晴
唐:王驾 押麻韵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答:《春晴》是通过描写生活情趣的题材来立意的。

2)、谢亭送别
唐:许浑 押尤韵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流急。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答:《谢亭送别》是通过表达送别之意的题材来立意的。

第二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一)
瑾瑜出题

1、下面这首诗是典型的一联起,一联承,一联转,一联合,经典的布局,请具体归纳出它的布局方法:(5分)

赠田九判官
(唐•杜甫)押萧韵
崆峒使节上青霄,河陇降王款圣朝。
宛马总肥春苜蓿,将军只数汉嫖姚。
陈留阮瑀谁争长,京兆田郎早见招。
麾下赖君才并入,独能无意向渔樵。

题注:梁丘。哥舒翰讨安禄山,以田梁丘为行军司马。
引用典故:阮瑀
答:这首就是典型的一联起,一联承,一联转,一联合,经典的布局,归纳一下就是:
一首律诗共四联,一般来说,首联:起,或破题,或交待背景,要写出高远的气势;
颔联:承上启下,进一步阐发;颈联:要有变化转折,它在一篇律诗中就像人的腰一样,诗是否有气势全靠这一联;尾联:要合,“自去自回”,呼应前面,最好有一种意犹未尽、让人回味无穷的感觉。

2、请简要分析下面这首唐诗的布局方法:(5分)

狂夫 
唐•杜甫 押阳韵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分析:(1)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首联写景,点出自己在浣花溪草堂的位置,说自己把这里当成了典故里的沧浪之水。(2)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颔联以景承,用了互文的修辞方法,前分句写风暗藏雨,后分句写雨暗藏风。此是首联叙事,是赋笔,颔联以景承接,是草堂门前的景色。(3)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但颈联陡然一转,开始写自己的窘境,没人送米了,孩子快饿死了。(4)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尾联写了自己在这种情形下只能疏放,自狂了。这种布局的特色,是用上面的乐景来反衬下面的悲情,首二与尾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第三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二)
碧海晴空出题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计10分。

1关于《曲江对酒》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C  )

曲江对酒
(唐•杜甫)押微韵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春殿转霏微。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
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悲伤未拂衣。

A这首诗是上景下情式的布局。
B这首诗首句不是写景,而是叙事,所以这首诗是上情下景式布局。
C颔联的景色属于乐景。

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B)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唐/崔曙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A首联写法是叙事。
B颔联写法是写景。
C首联写法是叙事兼写景。


第四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三)
青青子衿出题

1、写七律时,章法布局有多种形式,但归纳起来,最常用的有哪些?列举出三种来。(5分)
答:1、起承转合的,2、总分分总,分分分总的,3、前三联平行用六个典故,尾联转合的,4、上景下情的等。  

2、简要分析下面这首七律的布局:(5分)

商山麻涧唐/杜牧 押麻韵
云光岚彩四面合,柔柔垂柳十余家。
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埘春日斜。
秀眉老父对樽酒,茜袖女儿簪野花。
征车自念尘土计,惆怅溪边书细沙。

答:云光岚彩四面合,柔柔垂柳十余家。
景起,兼叙事。

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埘春日斜。
景承,分承,3承1;4承2

秀眉老父对樽酒,茜袖女儿簪野花。
转,入情,写人

征车自念尘土计,惆怅溪边书细沙。
合,宕开收结


第五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一)
寒江雪出题

一、填空(5分)
1.“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后分句省略了(主语 )。
2.“黑水澄时潭底出,白云破处洞门开。”前后分句的主语分别是(潭底 )(洞门)。
3.七言的句子里,经常会没有宾语,只有主谓结构,这种句法叫(主谓法)。
4.“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前分句就是个地点(状语),为后分句服务,本句是单句式的流水句。
二、判断(5分)
1.“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本联的主语是“女”。( √   )
2.“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运用的句法是列锦。(  √    )
3.“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运用的句法是倒装。(  √    )
4.“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是属于主谓宾成分齐备的句子。( √   )
5.“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运用了主谓宾句法。(× )


第六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二)
范范出题

1、找出下面这首诗的三主谓句式的一联,并作简单分析。(5分)
岁晚旅望
(唐•白居易)押先韵
朝来暮去星霜换,阴惨阳舒气序牵。
万物秋霜能坏色,四时冬日最凋年。
烟波半露新沙地,鸟雀群飞欲雪天。
向晚苍苍南北望,穷阴旅思两无边。
答:首联:朝来暮去星霜换,阴惨阳舒气序牵。
前四的双主谓,是后面一个主谓的条件。在朝来,暮去的条件下,星霜完成了转换,而在阴惨阳舒中,体现了气候物序的交接。首联的描写为整首诗做了个总领,铺陈。

 
2、秋槛鼓鼙惊朔雪,晓阶旗纛起边风。——选自许浑的《献鄜坊丘常侍》,上面诗句的后三是什么短语并作简单分析。(5分)
答:后三为动宾短语。惊朔雪,起边风,惊,起,都是动词,后面跟着朔雪,和,边风,作宾语,所以都是动宾结构。

第七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三)
闲庭听雨出题

1、简答题(4分)
请找出这首七律中中二联的动词并标出它们所在的位置。例如:(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动词,逐,落,4,7,兼,飞,4,7。

曲江对雨(唐•杜甫)押阳韵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林花著雨燕脂落,水荇牵风翠带长。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
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
答:颔联:著、落,3、7;牵、长,3、7。
颈联:驻、焚,都在第六位。


2、填空题(2分)
下面这首七言句中,有两个拟人化的同义连用性词组,请找出来。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侵陵),(漏泄)。

3、简答题(4分)
简要说说你对律诗中四平头的理解。

答:是指除了首二词性以外,还有句式、动词位置全部一样,这是要尽量注意避免的。
第八讲,浅谈诗家语(一)
小桥出题

一、选择:(每空2分,共8分)
以下诗句中省略的是A主语,B谓语,C转折词,D事件

1.整首诗省略了(A)
鹧鸪 郑谷〔唐代〕押齐韵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2.省略的是(C)
自知白发非春事,且尽芳尊恋物华。

3.颔联省略了(B )
题张氏隐居二首 其一(唐•杜甫)
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
涧道馀寒历冰雪,石门斜日到林丘。
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害朝看麋鹿游。
乘兴杳然迷出处,对君疑是泛虚舟。

4.首联省略的是(D )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二、判断:(每空1分,共2分)
早秋寄刘尚书  许浑
天生心识富人侯,将相门中第一流。
旗纛早开擒虎帐,戈鋋初发斩鲸舟。
柳营书号海山暝,菌阁赋诗江树秋。
昨夜雨凉今夜月,笙歌应醉最高楼。

1.其中,尾联前分句省略的是作者自己所在地,后分句省略的是对方所在地。(正确)
2.前六句省略的主语是作者。(错)


第九讲,浅谈诗家语(二)
魂牵梦依出题

一、简答题:(4分)
1、诗家语的特点是什么? 
答:1.省略。2.倒装。3.词性活用。4.拟人拟物

二、下列律诗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来创作的?并指出它的手法表现在哪一联?(3分)
1)【堂成】(唐•杜甫)
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
傍人错比杨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
答:【堂成】这首律诗是通过主谓倒装的手法来创作的。

创作的手法表现在首联的第一句和颔联的3-4句。

三、下列律诗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来创作的?并指出它的手法表现在哪一联?(3分)
1)【自有扈至京师已后朱樱之期】(唐•温庭筠)
露圆霞赤数千枝,银笼谁家寄所思。
秦苑飞禽谙熟早,杜陵游客恨来迟。
空看翠幄成阴日,不见红珠满树时。
尽日徘徊浓影下,祇应重作钓鱼期。
答:这首诗是釆用借物拟人的手法,这首诗前三联都是写樱桃暗喻自己,最后一联,也就是尾联转写自己的。
第十讲,七律章法布局(二)
过翼出题

一、下面这首诗,5、6两分句各承接的是哪一联?(2分)
题裴晋公林亭
(唐•温庭筠)押微韵
谢傅林亭暑气微,山丘零落閟音徽。
东山终为苍生起,南浦虚言白首归。
池凤已传春水浴,渚禽犹带夕阳飞。
悠然到此忘情处,一日何妨有万几。
答:5分句承接3分句,6分句承接4分句。
二、写出下面这两首诗各分句的起承转合关系。(6分)
城西陂泛舟(即渼陂)
(唐•杜甫)押先韵
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天。
春风自信牙樯动,迟日徐看锦缆牵。
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不有小舟能荡桨,百壶那送酒如泉。
答:1-2分句起,3-6分句承,7分句转,8分句结。

赠献纳使起居田舍人澄
(唐•杜甫)押先韵
献纳司存雨露边,地分清切任才贤。
舍人退食收封事,宫女开函近御筵。
晓漏追飞青琐闼,晴窗点检白云篇。
扬雄更有河东赋,唯待吹嘘送上天。
答:1-6分句起,7分句转,8分句合。

三、下面这首诗,采用了哪种布局章法?(2分)
牡丹
李商隐 〔唐代〕
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答:这首诗采用了分分分总的布局章法。


第十一讲,咏物诗的写作(一)
史东亮出题

一、选择:(5分)
鹧鸪 唐•郑谷 押齐韵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春日西。

关于这首诗,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
1.首联,通过写鹧鸪嬉戏活动和与山鸡的比较作了画龙点睛式的勾勒,用的是比兴手法。
2.颔联,以特殊环境进行衬托,体现鹧鸪的愁苦悲鸣。而且似又象游子征人涉足凄迷荒僻之地,聆听鹧鸪的声声哀鸣而黯然伤神。这样,颔联的描写,把鹧鸪之声和征人之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
3.颈联暂时抛开鹧鸪转而写人,通过刻画游子与佳人的动作,抒发了作者的感情,这是借物抒情的一种方法。
4.尾联的收结,宕出远神,又能做到言虽尽而意无穷,把那沉重的羁旅乡思之愁,表达的淋漓尽致。

二、填空(5分)
1.咏物诗的精髓是(托物言志或者借物抒情   )
2.咏物诗写作原则是(  咏物而不是单纯咏物,要不即不离,通过咏物抒发作者感情   )
3.写咏物诗,选择所咏的主题物象最重要的是(选择的物象与作者要表达的感情吻合)


第十二讲,咏物诗的写作(二)
瑾瑜出题

一、通过解析来论述下面这首咏物诗的写作手法(10分)
野菊 唐•李商隐 押先韵
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
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
细路独来当此夕,清尊相伴省他年。
紫云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近御筵。
答:李商隐借野菊抒发自己的仕途之叹。开篇点出野菊生长环境的压抑,“苦竹”与“椒坞”,虽有“微香”但已难禁孤独之泪。然后用“已悲节物同寒雁”把生于寒秋看成是菊花的悲惨命运。抒情主人公形象自颈联介入,“细路独来”点明其与野菊同命相怜之苦,最后一句“不取霜栽近御筵”尽显怨愤压抑的情绪。全诗触景感怀,咏物托意,很能反映诗人当时的思想状况。

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
苦竹、椒坞,以喻愁恨,点出野菊所处的环境艰辛。引出 “微香冉冉泪涓涓。”句,由于环境恶劣,本来花气袭人的野菊只能散发出细细的微香,所以它难免要清泪涓涓,不断洒落了。

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
颔联承接首联的环境,接写野菊的生不逢时:如同寒雁羁栖,这已经够可悲可叹了,可它又怎么能够敛香隐迹,甘心与暮秋的寒蝉一样寂寞下去呢?

首二联四句,明写野菊,暗写自己:野菊的命运正是诗人命运的生动写照。

细路独来当此夕,清尊相伴省他年。
颈联两句笔法一变,由隐到显,追忆自己受令狐楚恩遇的往事。

紫云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近御筵。
紫云句指令狐陶移官内职,任中书舍人。不取:是对令狐陶不加提携表示怨望。霜栽:指傲霜的秋菊。御筵:宫中筵席。此诗在抒写自己沉沦困境的同时,流露出对令狐如此冷漠的怨望。

这首诗突出特点是构思精密,立意高迈。诗人有意识地避实就虚,采用象征的手法,不作平直语。字面上除五、六两句外,句句写菊,又句句寄托自己的身世之感,别开生面,不落窠臼。尤其三、四两句“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含意精警,令人回味感叹。

点评

B016-郭郭总分:120分。  发表于 2021-6-27 20:52
第一讲得分:5+5=10  发表于 2021-6-25 10:49
第十一题,5+5=10分  发表于 2021-6-23 17:37
第四讲5+5=10分  发表于 2021-6-23 17:23
第九讲: 一题得分4;二题得分3;三题得分3;总计得分10分。  发表于 2021-6-23 13: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6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常务管理

沧浪诗人江南水乡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110
贡献
19274
金钱
2097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6-21 20:39:41 | 显示全部楼层
烟雨楼二十一期律绝班期中考试卷

本次考试内容为第一至第十二讲讲义的精要部分,每一讲一组题,共12组题,均由不同的小题目组成。每组题10分,共120分。

班级:21期律绝班     组别:B组       学号:005       姓名:寒江雪

第一讲,格律诗的起源、发展及格律诗的写作
瑾瑜出题
一、填空题:(5分)
1)、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最早使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1分)
2)、在武则天专权时期,(宋之问)和(沈佺期)的诗歌,使绝句、律诗最终定形。(1分)
3)、盛唐时期出现了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以及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和王维等;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之焕等。(1分)
4)、律诗创作的传统题材有:(思乡)、怀古、(田园)、边塞、闺情、宫怨、(咏物)、(言志)等。(2分)
二、简答题:(5分)
(一)、什么是创作诗歌的立意?(1分)
答:立意,就是创作诗歌的用意,即作品的主题。
(二)、请回答出以下两首诗是通过什么题材来立意的?(4分)
1)、春晴
唐:王驾 押麻韵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答:《春晴》是通过描写生活情趣的题材来立意的。
2)、谢亭送别
唐:许浑 押尤韵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流急。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答:《谢亭送别》是通过表达送别之意的题材来立意的。

第二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一)
瑾瑜出题
1、下面这首诗是典型的一联起,一联承,一联转,一联合,经典的布局,请具体归纳出它的布局方法:(5分)
赠田九判官
(唐•杜甫)押萧韵
崆峒使节上青霄,河陇降王款圣朝。
宛马总肥春苜蓿,将军只数汉嫖姚。
陈留阮瑀谁争长,京兆田郎早见招。
麾下赖君才并入,独能无意向渔樵。
题注:梁丘。哥舒翰讨安禄山,以田梁丘为行军司马。
引用典故:阮瑀
答:这首就是典型的一联起,一联承,一联转,一联合,经典的布局,归纳一下就是:首联:起,或破题,或交待背景,要写出高远的气势;颔联:承上启下,进一步阐发;颈联:要有变化转折,它在一篇律诗中就像人的腰一样,诗是否有气势全靠这一联;尾联:要合,“自去自回”,呼应前面,最好有一种意犹未尽、让人回味无穷的感觉。
2、请简要分析下面这首唐诗的布局方法:(5分)
狂夫
唐•杜甫 押阳韵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答:(1)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首联写景,点出自己在浣花溪草堂的位置,说自己把这里当成了典故里的沧浪之水。(2)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颔联以景承,用了互文的修辞方法,前分句写风暗藏雨,后分句写雨暗藏风。此是首联叙事,是赋笔,颔联以景承接,是草堂门前的景色。(3)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但颈联陡然一转,开始写自己的窘境,没人送米了,孩子快饿死了。(4)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尾联写了自己在这种情形下只能疏放,自狂了。这种布局的特色,是用上面的乐景来反衬下面的悲情,首二与尾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第三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二)
碧海晴空出题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计10分。
1关于《曲江对酒》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C)
曲江对酒
(唐•杜甫)押微韵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春殿转霏微。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
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悲伤未拂衣。
A这首诗是上景下情式的布局。
B这首诗首句不是写景,而是叙事,所以这首诗是上情下景式布局。
C颔联的景色属于乐景。
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B)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唐/崔曙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A首联写法是叙事。
B颔联写法是写景。
C首联写法是叙事兼写景。

第四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三)
青青子衿出题
1、写七律时,章法布局有多种形式,但归纳起来,最常用的有哪些?列举出三种来。(5分)
答:起承转合,总分分总,分分分总,上景下情等。
2、简要分析下面这首七律的布局:(5分)
商山麻涧唐/杜牧 押麻韵
云光岚彩四面合,柔柔垂柳十余家。
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埘春日斜。
秀眉老父对樽酒,茜袖女儿簪野花。
征车自念尘土计,惆怅溪边书细沙。
答:首联景起,兼叙事。颔联景承,分承,3承1,4承2。颈联转,入情,写人。尾联合,宕开收结。

第五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一)
寒江雪出题
一、填空(5分)
1.“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后分句省略了(主语)。
2.“黑水澄时潭底出,白云破处洞门开。”前后分句的主语分别是(潭底)(洞门)。
3.七言的句子里,经常会没有宾语,只有主谓结构,这种句法叫(主谓法)。
4.“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前分句就是个地点(状语),为后分句服务,本句是单句式的流水句。
二、判断(5分)
1.“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本联的主语是“女”。(√)
2.“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运用的句法是列锦。(√)
3.“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运用的句法是倒装。(√)
4.“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是属于主谓宾成分齐备的句子。(√)
5.“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运用了主谓宾句法。(×)

第六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二)
范范出题
1、找出下面这首诗的三主谓句式的一联,并作简单分析。(5分)
岁晚旅望
(唐•白居易)押先韵
朝来暮去星霜换,阴惨阳舒气序牵。
万物秋霜能坏色,四时冬日最凋年。
烟波半露新沙地,鸟雀群飞欲雪天。
向晚苍苍南北望,穷阴旅思两无边。
答:首联,“朝来暮去星霜换,阴惨阳舒气序牵”。
前四的双主谓,是后面一个主谓的条件。在朝来,暮去的条件下,星霜完成了转换,而在阴惨阳舒中,体现了气候物序的交接。首联的描写为整首诗做了个总领,铺陈。
2、秋槛鼓鼙惊朔雪,晓阶旗纛起边风。——选自许浑的《献鄜坊丘常侍》,上面诗句的后三是什么短语并作简单分析。(5分)
答:后三为动宾短语。惊朔雪,起边风,惊,起,都是动词,后面跟着朔雪,和,边风,作宾语,所以都是动宾结构。

第七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三)
闲庭听雨出题
1、简答题(4分)
请找出这首七律中中二联的动词并标出它们所在的位置。例如:(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动词,逐,落,4,7,兼,飞,4,7。
曲江对雨(唐•杜甫)押阳韵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林花著雨燕脂落,水荇牵风翠带长。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
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
答:颔联:著、落,3、7;牵、长,3、7。
颈联:驻、焚,都在第五位。
2、填空题(2分)
下面这首七言句中,有两个拟人化的同义连用性词组,请找出来。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侵陵),(漏泄)。
3、简答题(4分)
简要说说你对律诗中四平头的理解。
答:四平头指的是律诗中二联的四句在结构上一样,以及每句前两字组成的词性一样皆属四平头。即指除了首二词性以外,还有句式、动词位置全部一样,这是一定要注意避免的。

第八讲,浅谈诗家语(一)
小桥出题
一、选择:(每空2分,共8分)
以下诗句中省略的是A主语,B谓语,C转折词,D事件
1.整首诗省略了(A)
鹧鸪 郑谷〔唐代〕押齐韵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2.省略的是(C)
自知白发非春事,且尽芳尊恋物华。
3.颔联省略了(B)
题张氏隐居二首 其一(唐•杜甫)
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
涧道馀寒历冰雪,石门斜日到林丘。
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害朝看麋鹿游。
乘兴杳然迷出处,对君疑是泛虚舟。
4.首联省略的是(D)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二、判断:(每空1分,共2分)
早秋寄刘尚书  许浑
天生心识富人侯,将相门中第一流。
旗纛早开擒虎帐,戈鋋初发斩鲸舟。
柳营书号海山暝,菌阁赋诗江树秋。
昨夜雨凉今夜月,笙歌应醉最高楼。
1.其中,尾联前分句省略的是作者自己所在地,后分句省略的是对方所在地。(√)
2.前六句省略的主语是作者。(×)

第九讲,浅谈诗家语(二)
魂牵梦依出题
一、简答题:(4分)
1、诗家语的特点是什么?
答:1.省略。2.倒装。3.词性活用。4.拟人拟物。
二、下列律诗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来创作的?并指出它的手法表现在哪一联?(3分)
1)【堂成】(唐•杜甫)
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
傍人错比杨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
答:这首律诗是通过主谓倒装的手法来创作的。
创作的手法表现在首联的第一句和颔联的3-4句。
三、下列律诗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来创作的?并指出它的手法表现在哪一联?(3分)
1)【自有扈至京师已后朱樱之期】(唐•温庭筠)
露圆霞赤数千枝,银笼谁家寄所思。
秦苑飞禽谙熟早,杜陵游客恨来迟。
空看翠幄成阴日,不见红珠满树时。
尽日徘徊浓影下,祇应重作钓鱼期。
答:这首诗是通过拟人拟物的手法来创作的。前三联,都是写樱桃暗喻自己。尾联,转写自己。

第十讲,七律章法布局(二)
过翼出题
一、下面这首诗,5、6两分句各承接的是哪一联?(2分)
题裴晋公林亭
(唐•温庭筠)押微韵
谢傅林亭暑气微,山丘零落閟音徽。
东山终为苍生起,南浦虚言白首归。
池凤已传春水浴,渚禽犹带夕阳飞。
悠然到此忘情处,一日何妨有万几。
答:5分句承接3分句,6分句承接4分句。
二、写出下面这两首诗各分句的起承转合关系。(6分)
城西陂泛舟(即渼陂)
(唐•杜甫)押先韵
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天。
春风自信牙樯动,迟日徐看锦缆牵。
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不有小舟能荡桨,百壶那送酒如泉。
答:1-2分句起,3-6分句承,7分句转,8分句结。

赠献纳使起居田舍人澄
(唐•杜甫)押先韵
献纳司存雨露边,地分清切任才贤。
舍人退食收封事,宫女开函近御筵。
晓漏追飞青琐闼,晴窗点检白云篇。
扬雄更有河东赋,唯待吹嘘送上天。
答:1-6分句起,7分句转,8分句合。
三、下面这首诗,采用了哪种布局章法?(2分)
牡丹
李商隐 〔唐代〕
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答:这首诗采用了分分分总的布局章法。

第十一讲,咏物诗的写作(一)
史东亮出题
一、选择:(5分)
鹧鸪 唐•郑谷 押齐韵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春日西。
关于这首诗,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
1.首联,通过写鹧鸪嬉戏活动和与山鸡的比较作了画龙点睛式的勾勒,用的是比兴手法。
2.颔联,以特殊环境进行衬托,体现鹧鸪的愁苦悲鸣。而且似又象游子征人涉足凄迷荒僻之地,聆听鹧鸪的声声哀鸣而黯然伤神。这样,颔联的描写,把鹧鸪之声和征人之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
3.颈联暂时抛开鹧鸪转而写人,通过刻画游子与佳人的动作,抒发了作者的感情,这是借物抒情的一种方法。
4.尾联的收结,宕出远神,又能做到言虽尽而意无穷,把那沉重的羁旅乡思之愁,表达的淋漓尽致。
二、填空(5分)
1.咏物诗的精髓是(托物言志或者借物抒情)
2.咏物诗写作原则是(咏物而不是单纯咏物,要不即不离,通过咏物抒发作者感情)
3.写咏物诗,选择所咏的主题物象最重要的是(选择的物象与作者要表达的感情吻合)

第十二讲,咏物诗的写作(二)
瑾瑜出题
一、通过解析来论述下面这首咏物诗的写作手法(10分)
野菊 唐•李商隐 押先韵
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
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
细路独来当此夕,清尊相伴省他年。
紫云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近御筵。
答:李商隐借野菊抒发自己的仕途之叹。开篇点出野菊生长环境的压抑,“苦竹”与“椒坞”,虽有“微香”但已难禁孤独之泪。然后用“已悲节物同寒雁”把生于寒秋看成是菊花的悲惨命运。抒情主人公形象自颈联介入,“细路独来”点明其与野菊同命相怜之苦,最后一句“不取霜栽近御筵”尽显怨愤压抑的情绪。全诗触景感怀,咏物托意,很能反映诗人当时的思想状况。
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
苦竹、椒坞,以喻愁恨,点出野菊所处的环境艰辛。引出“微香冉冉泪涓涓。”句,由于环境恶劣,本来花气袭人的野菊只能散发出细细的微香,所以它难免要清泪涓涓,不断洒落了。
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
颔联承接首联的环境,接写野菊的生不逢时:如同寒雁羁栖,这已经够可悲可叹了,可它又怎么能够敛香隐迹,甘心与暮秋的寒蝉一样寂寞下去呢?
首二联四句,明写野菊,暗写自己:野菊的命运正是诗人命运的生动写照。
细路独来当此夕,清尊相伴省他年。
颈联两句笔法一变,由隐到显,追忆自己受令狐楚恩遇的往事。
紫云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近御筵。
紫云句指令狐陶移官内职,任中书舍人。不取:是对令狐陶不加提携表示怨望。霜栽:指傲霜的秋菊。御筵:宫中筵席。此诗在抒写自己沉沦困境的同时,流露出对令狐如此冷漠的怨望。
这首诗突出特点是构思精密,立意高迈。诗人有意识地避实就虚,采用象征的手法,不作平直语。字面上除五、六两句外,句句写菊,又句句寄托自己的身世之感,别开生面,不落窠臼。尤其三、四两句“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含意精警,令人回味感叹。


点评

B005-寒江雪总分:119分。  发表于 2021-6-27 20:54
第一讲得分:5+5=10  发表于 2021-6-25 10:49
第十一题,5+5=10分  发表于 2021-6-23 17:38
第四讲5+5=10分  发表于 2021-6-23 17:25
第九讲: 一题得分4;二题得分3;三题得分3;总计得分10分。  发表于 2021-6-23 13: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5

帖子

1495

积分

版主

烟雨楼诗词学院律绝二十期老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70
贡献
385
金钱
555
发表于 2021-6-21 20:4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中诗大落雪无声 于 2021-6-21 20:44 编辑


烟雨楼二十一期律绝班期中考试卷

本次考试内容为第一至第十二讲讲义的精要部分,每一讲一组题,共12组题,均由不同的小题目组成。每组题10分,共120分。

班级 : 21期律绝班  组别   B组  学号  007   姓名  落雪无声

第一讲,格律诗的起源、发展及格律诗的写作
瑾瑜出题

一、填空题:(5分)

1)、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诗经  》,最早使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1分)
2)、在武则天专权时期,( 宋之问   )和(    沈佺期)的诗歌,使绝句、律诗最终定形。(1分)
3)、盛唐时期出现了诗仙(李白    )、诗圣(   杜甫)。以及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和王维等;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之焕等。(1分)
4)、律诗创作的传统题材有:(思乡   )、怀古、(   田园  )、边塞、闺情、宫怨、(  咏物   )、(  言志   )等。(2分)

二、简答题:(5分)

(一)、什么是创作诗歌的立意?(1分)
答:
立意,就是创作诗歌的用意,即作品的主题。

(二)、请回答出以下两首诗是通过什么题材来立意的?(4分)

1)、春晴
唐:王驾 押麻韵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答:
从描写生活情趣的题材方面立意


2)、谢亭送别
唐:许浑 押尤韵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流急。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答:从表达送别之意方面立意

第二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一)
瑾瑜出题

1、下面这首诗是典型的一联起,一联承,一联转,一联合,经典的布局,请具体归纳出它的布局方法:(5分)

赠田九判官
(唐•杜甫)押萧韵
崆峒使节上青霄,河陇降王款圣朝。
宛马总肥春苜蓿,将军只数汉嫖姚。
陈留阮瑀谁争长,京兆田郎早见招。
麾下赖君才并入,独能无意向渔樵。

题注:梁丘。哥舒翰讨安禄山,以田梁丘为行军司马。
引用典故:阮瑀

答:这首就是典型的一联起,一联承,一联转,一联合,经典的布局,归纳一下就是:
一首律诗共四联,一般来说,首联:起,或破题,或交待背景,要写出高远的气势;
颔联:承上启下,进一步阐发;颈联:要有变化转折,它在一篇律诗中就像人的腰一样,诗是否有气势全靠这一联;尾联:要合,“自去自回”,呼应前面,最好有一种意犹未尽、让人回味无穷的感觉。


2、请简要分析下面这首唐诗的布局方法:(5分)

狂夫
唐•杜甫 押阳韵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答;布局方法如下:

分析:(1)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首联写景,点出自己在浣花溪草堂的位置,说自己把这里当成了典故里的沧浪之水。

(2)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颔联以景承,用了互文的修辞方法,前分句写风暗藏雨,后分句写雨暗藏风。此是首联叙事,是赋笔,颔联以景承接,是草堂门前的景色。

(3)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但颈联陡然一转,开始写自己的窘境,没人送米了,孩子快饿死了。

(4)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尾联写了自己在这种情形下只能疏放,自狂了。这种布局的特色,是用上面的乐景来反衬下面的悲情,首二与尾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第三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二)
碧海晴空出题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计10分。

1关于《曲江对酒》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C )

曲江对酒
(唐•杜甫)押微韵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春殿转霏微。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
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悲伤未拂衣。

A这首诗是上景下情式的布局。
B这首诗首句不是写景,而是叙事,所以这首诗是上情下景式布局。
C颔联的景色属于乐景。

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B )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唐/崔曙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A首联写法是叙事。
B颔联写法是写景。
C首联写法是叙事兼写景。


第四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三)
青青子衿出题

1、写七律时,章法布局有多种形式,但归纳起来,最常用的有哪些?列举出三种来。(5分)  
答:最常用的有  :
起承转合明显的最多,还有总分分总,分分分总的。

2、简要分析下面这首七律的布局:(5分)

商山麻涧唐/杜牧 押麻韵
云光岚彩四面合,柔柔垂柳十余家。
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埘春日斜。
秀眉老父对樽酒,茜袖女儿簪野花。
征车自念尘土计,惆怅溪边书细沙。

答:逐联细分析如下:

云光岚彩四面合,柔柔垂柳十余家。
景起,兼叙事。

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埘春日斜。
景承,分承,3承1;4承2

秀眉老父对樽酒,茜袖女儿簪野花。
转,入情,写人

征车自念尘土计,惆怅溪边书细沙。
合,宕开收结



第五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一)
寒江雪出题

一、填空(5分)
1.“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后分句省略了( 主语   )。
2.“黑水澄时潭底出,白云破处洞门开。”前后分句的主语分别是(  潭底  )(    洞门)。
3.七言的句子里,经常会没有宾语,只有主谓结构,这种句法叫(  主谓法  )。
4.“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前分句就是个地点(  状语  ),为后分句服务,本句是单句式的流水句。
二、判断(5分)
1.“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本联的主语是“女”。(    √)
2.“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运用的句法是列锦。(    √)
3.“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运用的句法是倒装。(   √ )
4.“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是属于主谓宾成分齐备的句子。( √   )
5.“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运用了主谓宾句法。(  X )


第六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二)
范范出题

1、找出下面这首诗的三主谓句式的一联,并作简单分析。(5分)
岁晚旅望
(唐•白居易)押先韵
朝来暮去星霜换,阴惨阳舒气序牵。
万物秋霜能坏色,四时冬日最凋年。
烟波半露新沙地,鸟雀群飞欲雪天。
向晚苍苍南北望,穷阴旅思两无边。

答:分析如下:
首联:朝来暮去星霜换,阴惨阳舒气序牵。
前四的双主谓,是后面一个主谓的条件。在朝来,暮去的条件下,星霜完成了转换,而在阴惨阳舒中,体现了气候物序的交接。首联的描写为整首诗做了个总领,铺陈。

2、秋槛鼓鼙惊朔雪,晓阶旗纛起边风。——选自许浑的《献鄜坊丘常侍》,上面诗句的后三是什么短语并作简单分析。(5分)
答;
后三为动宾短语。惊朔雪,起边风,惊,起,都是动词,后面跟着朔雪,和,边风,作宾语,所以都是动宾结构。

第七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三)
闲庭听雨出题

1、简答题(4分)
请找出这首七律中中二联的动词并标出它们所在的位置。例如:(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动词,逐,落,4,7,兼,飞,4,7。

曲江对雨(唐•杜甫)押阳韵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林花著雨燕脂落,水荇牵风翠带长。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
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

答: 答:
颔联:著、落,3、7;牵、长,3、7。
颈联:驻、焚,都在第六位。

2、填空题(2分)
下面这首七言句中,有两个拟人化的同义连用性词组,请找出来。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  侵陵 ),(  漏泄 )。

3、简答题(4分)
简要说说你对律诗中四平头的理解。

答:是指除了首二词性以外,还有句式、动词位置全部一样,这是要尽量注意避免的。

第八讲,浅谈诗家语(一)
小桥出题

一、选择:(每空2分,共8分)
以下诗句中省略的是A主语,B谓语,C转折词,D事件

1.整首诗省略了(A)
鹧鸪 郑谷〔唐代〕押齐韵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2.省略的是(  c )
自知白发非春事,且尽芳尊恋物华。

3.颔联省略了( B  )
题张氏隐居二首 其一(唐•杜甫)
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
涧道馀寒历冰雪,石门斜日到林丘。
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害朝看麋鹿游。
乘兴杳然迷出处,对君疑是泛虚舟。

4.首联省略的是(D   )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二、判断:(每空1分,共2分)
早秋寄刘尚书  许浑
天生心识富人侯,将相门中第一流。
旗纛早开擒虎帐,戈鋋初发斩鲸舟。
柳营书号海山暝,菌阁赋诗江树秋。
昨夜雨凉今夜月,笙歌应醉最高楼。

1.其中,尾联前分句省略的是作者自己所在地,后分句省略的是对方所在地。( √ )
2.前六句省略的主语是作者。(  X)


第九讲,浅谈诗家语(二)
魂牵梦依出题

一、简答题:(4分)
1、诗家语的特点是什么?

答:1.省略。2.倒装。3.词性活用。4.拟人拟物。

二、下列律诗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来创作的?并指出它的手法表现在哪一联?(3分)
1)【堂成】(唐•杜甫)
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
傍人错比杨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

答:  这首律诗是通过主谓倒装的手法来创作的。

创作的手法表现在首联的第一句和颔联的3-4句。

三、下列律诗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来创作的?并指出它的手法表现在哪一联?(3分)
1)【自有扈至京师已后朱樱之期】(唐•温庭筠)
露圆霞赤数千枝,银笼谁家寄所思。
秦苑飞禽谙熟早,杜陵游客恨来迟。
空看翠幄成阴日,不见红珠满树时。
尽日徘徊浓影下,祇应重作钓鱼期。

答:这首诗前三联都是写樱桃暗喻自己,最后一联,也就是尾联转写自己的。


第十讲,七律章法布局(二)
过翼出题

一、下面这首诗,5、6两分句各承接的是哪一联?(2分)
题裴晋公林亭
(唐•温庭筠)押微韵
谢傅林亭暑气微,山丘零落閟音徽。
东山终为苍生起,南浦虚言白首归。
池凤已传春水浴,渚禽犹带夕阳飞。
悠然到此忘情处,一日何妨有万几。

答:5分句承接3分句,6分句承接4分句。

二、写出下面这两首诗各分句的起承转合关系。(6分)
城西陂泛舟(即渼陂)
(唐•杜甫)押先韵
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天。
春风自信牙樯动,迟日徐看锦缆牵。
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不有小舟能荡桨,百壶那送酒如泉。

答:1-2分句起,3-6分句承,7分句转,8分句结。

赠献纳使起居田舍人澄
(唐•杜甫)押先韵
献纳司存雨露边,地分清切任才贤。
舍人退食收封事,宫女开函近御筵。
晓漏追飞青琐闼,晴窗点检白云篇。
扬雄更有河东赋,唯待吹嘘送上天。

答:1-6分句起,7分句转,8分句合。


三、下面这首诗,采用了哪种布局章法?(2分)
牡丹
李商隐 〔唐代〕
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答:这首诗采用了分分分总的布局章法。


第十一讲,咏物诗的写作(一)
史东亮出题

一、选择:(5分)
鹧鸪 唐•郑谷 押齐韵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春日西。

关于这首诗,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
1.首联,通过写鹧鸪嬉戏活动和与山鸡的比较作了画龙点睛式的勾勒,用的是比兴手法。
2.颔联,以特殊环境进行衬托,体现鹧鸪的愁苦悲鸣。而且似又象游子征人涉足凄迷荒僻之地,聆听鹧鸪的声声哀鸣而黯然伤神。这样,颔联的描写,把鹧鸪之声和征人之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
3.颈联暂时抛开鹧鸪转而写人,通过刻画游子与佳人的动作,抒发了作者的感情,这是借物抒情的一种方法。
4.尾联的收结,宕出远神,又能做到言虽尽而意无穷,把那沉重的羁旅乡思之愁,表达的淋漓尽致。

二、填空(5分)
1.咏物诗的精髓是(  托物言志或者借物抒情     )
2.咏物诗写作原则是(  咏物而不是单纯咏物,要不即不离,通过咏物抒发作者感情      )
3.写咏物诗,选择所咏的主题物象最重要的是( 选择的物象与作者要表达的感情吻合    )



第十二讲,咏物诗的写作(二)
瑾瑜出题

一、通过解析来论述下面这首咏物诗的写作手法(10分)
野菊 唐•李商隐 押先韵
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
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
细路独来当此夕,清尊相伴省他年。
紫云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近御筵。

答:本诗作者借野菊抒发自己的仕途之叹。开篇点出野菊生长环境的压抑,“苦竹”与“椒坞”,虽有“微香”但已难禁孤独之泪。然后用“已悲节物同寒雁”把生于寒秋看成是菊花的悲惨命运。抒情主人公形象自颈联介入,“细路独来”点明其与野菊同命相怜之苦,最后一句“不取霜栽近御筵”尽显怨愤压抑的情绪。全诗触景感怀,咏物托意,很能反映诗人当时的思想状况。

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
苦竹、椒坞,以喻愁恨,点出野菊所处的环境艰辛。引出 “微香冉冉泪涓涓。”句,由于环境恶劣,本来花气袭人的野菊只能散发出细细的微香,所以它难免要清泪涓涓,不断洒落了。

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
颔联承接首联的环境,接写野菊的生不逢时:如同寒雁羁栖,这已经够可悲可叹了,可它又怎么能够敛香隐迹,甘心与暮秋的寒蝉一样寂寞下去呢?

首二联四句,明写野菊,暗写自己:野菊的命运正是诗人命运的生动写照。

细路独来当此夕,清尊相伴省他年。
颈联两句笔法一变,由隐到显,追忆自己受令狐楚恩遇的往事。

紫云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近御筵。
紫云句指令狐陶移官内职,任中书舍人。不取:是对令狐陶不加提携表示怨望。霜栽:指傲霜的秋菊。御筵:宫中筵席。此诗在抒写自己沉沦困境的同时,流露出对令狐如此冷漠的怨望。

这首诗突出特点是构思精密,立意高迈。诗人有意识地避实就虚,采用象征的手法,不作平直语。字面上除五、六两句外,句句写菊,又句句寄托自己的身世之感,别开生面,不落窠臼。尤其三、四两句“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含意精警,令人回味感叹。

点评

B007-落雪无声总分:120分。  发表于 2021-6-27 20:55
第一讲得分:5+5=10  发表于 2021-6-25 10:50
第十一题,5+5=10分  发表于 2021-6-23 17:38
第四讲5+5=10分  发表于 2021-6-23 17:26
第九讲: 一题得分4;二题得分3;三题得分3;总计得分10分。  发表于 2021-6-23 13: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8

帖子

55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0
贡献
138
金钱
208
发表于 2021-6-21 20:4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安公子 于 2021-6-21 20:45 编辑

21期班级  B组别   010学号  安公子姓名

第一讲,格律诗的起源、发展及格律诗的写作
瑾瑜出题
第一组复习题:

一、填空题:(5分)
1)、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诗经 》,最早使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1分)
2)、在武则天专权时期,( 宋之问 )和( 沈佺期 )的诗歌,使绝句、律诗最终定形。(1分)
3)、盛唐时期出现了诗仙( 李白 )、诗圣( 杜甫 )。以及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和王维等;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之焕等。(1分)
4)、律诗创作的传统题材有:( 思乡 )、怀古、( 田园 )、边塞、闺情、宫怨、( 咏物 )、( 言志 )等。(2分)

二、简答题:(5分)
(一)、什么是创作诗歌的立意?(1分)
答:立意,那创作诗歌的用意,也就是作品的主题。

(二)、请回答出以下两首诗是通过什么题材来立意的?(4分)
1)、春晴
唐:王驾 押麻韵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答:这首诗是通过描写生活情趣的题材来立意的。

2)、谢亭送别
唐:许浑 押尤韵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流急。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答:这首诗是通过表达送别之情来立意的。

第二讲:瑾瑜老师出题
第二组复习题:
1、下面这首诗是典型的一联起,一联承,一联转,一联合,经典的布局,请具体归纳出它的布局方法:(5分)
赠田九判官
(唐·杜甫)押萧韵
崆峒使节上青霄,河陇降王款圣朝。
宛马总肥春苜蓿,将军只数汉嫖姚。
陈留阮瑀谁争长,京兆田郎早见招。
麾下赖君才并入,独能无意向渔樵。
题注:梁丘。哥舒翰讨安禄山,以田梁丘为行军司马。
引用典故:阮瑀
答:这首就是典型的一联起,一联承,一联转,一联合,经典的布局,归纳一下就是:一首律诗共四联,一般来说,首联:起,或破题,或交待背景,要写出高远的气势;颔联:承上启下,进一步阐发;颈联:要有变化转折,它在一篇律诗中就像人的腰一样,诗是否有气势全靠这一联;尾联:要合,“自去自回”,呼应前面,最好有一种意犹未尽、让人回味无穷的感觉。

2、请简要分析下面这首唐诗的布局方法:(5分)
狂夫
唐·杜甫 押阳韵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分析:(1)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首联写景,点出自己在浣花溪草堂的位置,说自己把这里当成了典故里的沧浪之水。(2)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颔联以景承,用了互文的修辞方法,前分句写风暗藏雨,后分句写雨暗藏风。此是首联叙事,是赋笔,颔联以景承接,是草堂门前的景色。(3)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但颈联陡然一转,开始写自己的窘境,没人送米了,孩子快饿死了。(4)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尾联写了自己在这种情形下只能疏放,自狂了。这种布局的特色,是用上面的乐景来反衬下面的悲情,首二与尾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第三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二)
碧海晴空出题
第一组复习题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计10分。

1关于《曲江对酒》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C )
曲江对酒
(唐·杜甫)押微韵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春殿转霏微。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
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悲伤未拂衣。
A这首诗是上景下情式的布局。
B这首诗首句不是写景,而是叙事,所以这首诗是上情下景式布局。
C颔联的景色属于乐景。

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BC )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唐/崔曙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A首联写法是叙事。
B颔联写法是写景。
C首联写法是叙事兼写景。

第四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三)
青青子衿出题
第一组复习题:

1、写七律时,章法布局有多种形式,但归纳起来,最常用的有哪些?列举出三种来。   
答:起承转合的,总分分总,分分分总的,前三联平行用六个典故,尾联转合的,上景下情的方等。

2、简要分析下面这首七律的布局:
商山麻涧唐/杜牧 押麻韵
云光岚彩四面合,柔柔垂柳十余家。
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埘春日斜。
秀眉老父对樽酒,茜袖女儿簪野花。
征车自念尘土计,惆怅溪边书细沙。
分析:景起,兼叙事。颌联3分句分承1分句,4分句分承2分句。颈联入情写人转,尾联合。

第五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一)
寒江雪出题
第一组复习题:
一、填空
1.“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后分句省略了( 主语 )。
2.“黑水澄时潭底出,白云破处洞门开。”前后分句的主语分别是( 潭底 )( 洞门 )。
3.七言的句子里,经常会没有宾语,只有主谓结构,这种句法叫( 主谓法 )。
4.“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前分句就是个地点( 状语 ),为后分句服务,本句是单句式的流水句。
二、判断
1.“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本联的主语是“女”。( √ )
2.“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运用的句法是列锦。( √ )
3.“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运用的句法是倒装。( √ )
4.“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是属于主谓宾成分齐备的句子。( √ )
5.“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运用了主谓宾句法。( × )第六讲:范范出题
第二组题
1、找出下面这首诗的三主谓句式的一联,并作简单分析。(5分)
岁晚旅望
(唐·白居易)押先韵
朝来暮去星霜换,阴惨阳舒气序牵。
万物秋霜能坏色,四时冬日最凋年。
烟波半露新沙地,鸟雀群飞欲雪天。
向晚苍苍南北望,穷阴旅思两无边。
分析:首联,朝来暮去星霜换,阴惨阳舒气序牵。前四的双主谓,是后面一个主谓的条件。在朝来,暮去的条件下,星霜完成了转换,而在阴惨阳舒中,体现了气候物序的交接。首联的描写为整首诗做了个总领,铺陈。


2、秋槛鼓鼙惊朔雪,晓阶旗纛起边风。——选自许浑的《献鄜坊丘常侍》,上面诗句的后三是什么短语并作简单分析。(5分)
后三为动宾短语。惊朔雪,起边风,惊,起,都是动词,后面跟着朔雪,和,边风,作宾语,所以都是动宾结构。


第七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三)
闲庭听雨出题
第一组复习题:


1、简答题(4分)
请找出这首七律中中二联的动词并标出它们所在的位置。例如:(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动词,逐,落,4,7,兼,飞,4,7。
曲江对雨(唐·杜甫)押阳韵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林花著雨燕脂落,水荇牵风翠带长。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
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
答:三分句:3萫、7落,四分句:3牵,7长,五分句:6驻,六分句:6焚。


2、填空题(2分)
下面这首七言句中,有两个拟人化的同义连用性词组,请找出来。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 侵陵 ),( 漏泄 )。


3、简答题(4分)
简要说说你对律诗中四平头的理解。
答:是指除了首二词性以外,还有句式、动词位置全部一样,这是要尽量注意避免的。


第八讲:小桥出题
第二套复习题
一、选择:(每空2分,共8分)
以下诗句中省略的是A主语,B谓语,C转折词,D事件


1.整首诗省略了( A )
鹧鸪 郑谷〔唐代〕押齐韵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


第九讲,浅谈诗家语(二)
魂牵梦依出题
第一套复习题:


一、简答题:(4分)
1、诗家语的特点是什么?
答:省略,倒装,词性活用,.拟人拟物。


二、下列律诗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来创作的?并指出它的手法表现在哪个联?(4分)
1)【堂成】(唐·杜甫)
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
傍人错比杨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
答:这首诗用了倒装手法,在第一分句和3、4分句。


三、请指出下列诗中拟人拟物的句式。(2分)
1)【自有扈至京师已后朱樱之期】(唐·温庭筠)
露圆霞赤数千枝,银笼谁家寄所思。
秦苑飞禽谙熟早,杜陵游客恨来迟。
空看翠幄成阴日,不见红珠满树时。
尽日徘徊浓影下,祇应重作钓鱼期。
答:这首诗的首联、颌联、颈联都借樱桃来暗喻自己。


第十讲:过翼出题
第二套复习题:
一、下面这首诗,5、6两分句各承接的是哪一联?(2分)
题裴晋公林亭
(唐·温庭筠)押微韵
谢傅林亭暑气微,山丘零落閟音徽。
东山终为苍生起,南浦虚言白首归。
池凤已传春水浴,渚禽犹带夕阳飞。
悠然到此忘情处,一日何妨有万几。
答:5分句承接3分句,6分句承接4分句。


二、写出下面这两首诗各分句的起承转合关系。(6分)
城西陂泛舟(即渼陂)
(唐·杜甫)押先韵
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天。
春风自信牙樯动,迟日徐看锦缆牵。
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不有小舟能荡桨,百壶那送酒如泉。
答:1-2分句起,3-6分句承,7分句转,8分句结。


赠献纳使起居田舍人澄
(唐·杜甫)押先韵
献纳司存雨露边,地分清切任才贤。
舍人退食收封事,宫女开函近御筵。
晓漏追飞青琐闼,晴窗点检白云篇。
扬雄更有河东赋,唯待吹嘘送上天。
答:1-6分句起,7分句转,8分句合。


三、下面这首诗,采用了哪种布局章法?(2分)
牡丹
李商隐 〔唐代〕
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答:这首诗采用了分分分总的布局章法。


第十一讲,咏物诗的写作(一)
史东亮出题
第一套复习题:


一、选择:(5分)
鹧鸪 唐·郑谷 押齐韵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春日西。
关于这首诗,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
1.首联,通过写鹧鸪嬉戏活动和与山鸡的比较作了画龙点睛式的勾勒,用的是比兴手法。
2.颔联,以特殊环境进行衬托,体现鹧鸪的愁苦悲鸣。而且似又象游子征人涉足凄迷荒僻之地,聆听鹧鸪的声声哀鸣而黯然伤神。这样,颔联的描写,把鹧鸪之声和征人之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
3.颈联暂时抛开鹧鸪转而写人,通过刻画游子与佳人的动作,抒发了作者的感情,这是借物抒情的一种方法。
4.尾联的收结,宕出远神,又能做到言虽尽而意无穷,把那沉重的羁旅乡思之愁,表达的淋漓尽致。


二、填空(5分)
1.咏物诗的精髓是(    托物言志或者借物抒情    )
2.咏物诗写作原则是(    咏物而不是单纯咏物,要不即不离,通过咏物抒发作者感情     )
3.写咏物诗,选择所咏的主题物象最重要的是(  选择的物象与作者要表达的感情吻合   )


第十二讲:瑾瑜老师出题
第三套复习题:
一、通过解析来论述下面这首咏物诗的写作手法(10分)
野菊 唐·李商隐 押先韵
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
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
细路独来当此夕,清尊相伴省他年。
紫云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近御筵。
解析:李商隐借野菊抒发自己的仕途之叹。开篇点出野菊生长环境的压抑,“苦竹”与“椒坞”,虽有“微香”但已难禁孤独之泪。然后用“已悲节物同寒雁”把生于寒秋看成是菊花的悲惨命运。抒情主人公形象自颈联介入,“细路独来”点明其与野菊同命相怜之苦,最后一句“不取霜栽近御筵”尽显怨愤压抑的情绪。全诗触景感怀,咏物托意,很能反映诗人当时的思想状况。
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
苦竹、椒坞,以喻愁恨,点出野菊所处的环境艰辛。引出 “微香冉冉泪涓涓。”句,由于环境恶劣,本来花气袭人的野菊只能散发出细细的微香,所以它难免要清泪涓涓,不断洒落了。
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
颔联承接首联的环境,接写野菊的生不逢时:如同寒雁羁栖,这已经够可悲可叹了,可它又怎么能够敛香隐迹,甘心与暮秋的寒蝉一样寂寞下去呢?
首二联四句,明写野菊,暗写自己:野菊的命运正是诗人命运的生动写照。
细路独来当此夕,清尊相伴省他年。
颈联两句笔法一变,由隐到显,追忆自己受令狐楚恩遇的往事。
紫云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近御筵。
紫云句指令狐陶移官内职,任中书舍人。不取:是对令狐陶不加提携表示怨望。霜栽:指傲霜的秋菊。御筵:宫中筵席。此诗在抒写自己沉沦困境的同时,流露出对令狐如此冷漠的怨望。
这首诗突出特点是构思精密,立意高迈。诗人有意识地避实就虚,采用象征的手法,不作平直语。字面上除五、六两句外,句句写菊,又句句寄托自己的身世之感,别开生面,不落窠臼。尤其三、四两句“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含意精警,令人回味感叹。

点评

B010-安公子总分:120分。  发表于 2021-6-27 20:56
第一讲得分:5+5=10  发表于 2021-6-25 10:50
第十一题,5+5=10分  发表于 2021-6-23 17:39
第四讲5+5=10分  发表于 2021-6-23 17:26
第九讲: 一题得分4;二题得分3;三题得分3;总计得分10分。  发表于 2021-6-23 13: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6

帖子

102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53
贡献
237
金钱
393
发表于 2021-6-21 20:4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梅花小主 于 2021-6-21 20:59 编辑

烟雨楼二十一期律绝班期中考试卷

本次考试内容为第一至第十二讲讲义的精要部分,每一讲一组题,共12组题,均由不同的小题目组成。每组题10分,共120分。

班级  组别 B  学号  11    姓名梅花小主



第一讲,格律诗的起源、发展及格律诗的写作
瑾瑜出题

一、填空题:(5分)

1)、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诗经   》,最早使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1分)
2)、在武则天专权时期,(  宋之问  )和( 沈佺期   )的诗歌,使绝句、律诗最终定形。(1分)
3)、盛唐时期出现了诗仙( 李白   )、诗圣(  杜甫 )。以及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和王维等;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之焕等。(1分)
4)、律诗创作的传统题材有:思乡、田园、咏物、言志
(    思乡)、怀古、(    田园 )、边塞、闺情、宫怨、(   言志)、( 咏物    )等。(2分)

二、简答题:(5分)

(一)、什么是创作诗歌的立意?(1分)
答:立意,就是创作诗歌的用意,即作品的主题。

(二)、请回答出以下两首诗是通过什么题材来立意的?(4分)

1)、春晴
唐:王驾 押麻韵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答:《春晴》是通过描写生活情趣的题材来立意的。

2)、谢亭送别
唐:许浑 押尤韵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流急。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答:《谢亭送别》是通过表达送别之意的题材来立意的。


第二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一)
瑾瑜出题

1、下面这首诗是典型的一联起,一联承,一联转,一联合,经典的布局,请具体归纳出它的布局方法:(5分)

赠田九判官
(唐•杜甫)押萧韵
崆峒使节上青霄,河陇降王款圣朝。
宛马总肥春苜蓿,将军只数汉嫖姚。
陈留阮瑀谁争长,京兆田郎早见招。
麾下赖君才并入,独能无意向渔樵。

题注:梁丘。哥舒翰讨安禄山,以田梁丘为行军司马。
引用典故:阮瑀

答:这首就是典型的一联起,一联承,一联转,一联合,经典的布局,归纳一下就是:
一首律诗共四联,一般来说,首联:起,或破题,或交待背景,要写出高远的气势;
颔联:承上启下,进一步阐发;颈联:要有变化转折,它在一篇律诗中就像人的腰一样,诗是否有气势全靠这一联;尾联:要合,“自去自回”,呼应前面,最好有一种意犹未尽、让人回味无穷的感觉。

2、请简要分析下面这首唐诗的布局方法:(5分)

狂夫
唐•杜甫 押阳韵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分析:(1)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首联写景,点出自己在浣花溪草堂的位置,说自己把这里当成了典故里的沧浪之水。(2)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颔联以景承,用了互文的修辞方法,前分句写风暗藏雨,后分句写雨暗藏风。此是首联叙事,是赋笔,颔联以景承接,是草堂门前的景色。(3)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但颈联陡然一转,开始写自己的窘境,没人送米了,孩子快饿死了。(4)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尾联写了自己在这种情形下只能疏放,自狂了。这种布局的特色,是用上面的乐景来反衬下面的悲情,首二与尾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第三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二)
碧海晴空出题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计10分。

1关于《曲江对酒》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 AC)

曲江对酒
(唐•杜甫)押微韵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春殿转霏微。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
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悲伤未拂衣。

A这首诗是上景下情式的布局。
B这首诗首句不是写景,而是叙事,所以这首诗是上情下景式布局。
C颔联的景色属于乐景。

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答案:AB)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唐/崔曙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A首联写法是叙事。
B颔联写法是写景。
C首联写法是叙事兼写景。


第四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三)
青青子衿出题

1、写七律时,章法布局有多种形式,但归纳起来,最常用的有哪些?列举出三种来。(5分)   
答:起承转合的,总分分总,分分分总的,前三联平行用六个典故,尾联转合的,上景下情的方等。


2、简要分析下面这首七律的布局:(5分)

商山麻涧唐/杜牧 押麻韵
云光岚彩四面合,柔柔垂柳十余家。
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埘春日斜。
秀眉老父对樽酒,茜袖女儿簪野花。
征车自念尘土计,惆怅溪边书细沙。

这首七律的布局:
云光岚彩四面合,柔柔垂柳十余家。
景起,兼叙事。

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埘春日斜。
景承,分承,3承1;4承2

秀眉老父对樽酒,茜袖女儿簪野花。
转,入情,写人

征车自念尘土计,惆怅溪边书细沙。
合,宕开收结


第五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一)
寒江雪出题

一、填空(5分)
1.“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后分句省略了(  主语  )。
2.“黑水澄时潭底出,白云破处洞门开。”前后分句的主语分别是(潭底),(洞门)。
3.七言的句子里,经常会没有宾语,只有主谓结构,这种句法叫(  主谓法)。
4.“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前分句就是个地点(   状语 ),为后分句服务,本句是单句式的流水句。

二、判断(5分)
1.“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本联的主语是“女”。(    ✓)
2.“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运用的句法是列锦。(   ✓ )
3.“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运用的句法是倒装。(    ✓)
4.“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是属于主谓宾成分齐备的句子。(   ✓ )
5.“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运用了主谓宾句法。(不对   )


第六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二)
范范出题

1、找出下面这首诗的三主谓句式的一联,并作简单分析。(5分)
岁晚旅望
(唐•白居易)押先韵
朝来暮去星霜换,阴惨阳舒气序牵。
万物秋霜能坏色,四时冬日最凋年。
烟波半露新沙地,鸟雀群飞欲雪天。
向晚苍苍南北望,穷阴旅思两无边。

答:
首联:朝来暮去星霜换,阴惨阳舒气序牵。
前四的双主谓,是后面一个主谓的条件。在朝来,暮去的条件下,星霜完成了转换,而在阴惨阳舒中,体现了气候物序的交接。首联的描写为整首诗做了个总领,铺陈。


2、秋槛鼓鼙惊朔雪,晓阶旗纛起边风。——选自许浑的《献鄜坊丘常侍》,上面诗句的后三是什么短语并作简单分析。(5分)
答:
后三为动宾短语。惊朔雪,起边风,惊,起,都是动词,后面跟着朔雪,和,边风,作宾语,所以都是动宾结构。



第七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三)
闲庭听雨出题

1、简答题(4分)
请找出这首七律中中二联的动词并标出它们所在的位置。例如:(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动词,逐,落,4,7,兼,飞,4,7。

曲江对雨(唐•杜甫)押阳韵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林花著雨燕脂落,水荇牵风翠带长。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
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

答:首联:两个动词,覆、静,都在第五位上。
颔联:著、落,3、7;牵、长,3、7。
颈联:驻、焚,都在第五位。
尾联:诏、醉,分别在3、2位置。


2、填空题(2分)
下面这首七言句中,有两个拟人化的同义连用性词组,请找出来。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侵陵),(漏泄)。  

3、简答题(4分)
简要说说你对律诗中四平头的理解。

答:四平头指的是律诗中二联的四句在结构上一样,以及每句前两字组成的词性一样皆属四平头。即指除了首二词性以外,还有句式、动词位置全部一样,这是一定要注意避免的。

第八讲,浅谈诗家语(一)
小桥出题

一、选择:(每空2分,共8分)
以下诗句中省略的是A主语,B谓语,C转折词,D事件

1.整首诗省略了(  A主语 )
鹧鸪 郑谷〔唐代〕押齐韵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2.省略的是(  C )
自知白发非春事,且尽芳尊恋物华。

3.颔联省略了(B   )
题张氏隐居二首 其一(唐•杜甫)
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
涧道馀寒历冰雪,石门斜日到林丘。
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害朝看麋鹿游。
乘兴杳然迷出处,对君疑是泛虚舟。

4.首联省略的是(  D )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二、判断:(每空1分,共2分)
早秋寄刘尚书  许浑
天生心识富人侯,将相门中第一流。
旗纛早开擒虎帐,戈鋋初发斩鲸舟。
柳营书号海山暝,菌阁赋诗江树秋。
昨夜雨凉今夜月,笙歌应醉最高楼。

1.其中,尾联前分句省略的是作者自己所在地,后分句省略的是对方所在地。(对 )
2.前六句省略的主语是作者。( 错 )


第九讲,浅谈诗家语(二)
魂牵梦依出题

一、简答题:(4分)
1、诗家语的特点是什么?
答:1.省略。2.倒装。3.词性活用。4.拟人拟物。

二、下列律诗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来创作的?并指出它的手法表现在哪一联?(3分)
1)【堂成】(唐•杜甫)
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
傍人错比杨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

答:【堂成】这首律诗是通过主谓倒装的
手法来创作的。
创作的手法表现在首联的第一句和颔联的3-4句。

三、下列律诗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来创作的?并指出它的手法表现在哪一联?(3分)
1)【自有扈至京师已后朱樱之期】(唐•温庭筠)
露圆霞赤数千枝,银笼谁家寄所思。
秦苑飞禽谙熟早,杜陵游客恨来迟。
空看翠幄成阴日,不见红珠满树时。
尽日徘徊浓影下,祇应重作钓鱼期。

     

露圆霞赤数千枝,银笼谁家寄所思。

首联  写樱桃暗喻自己。

秦苑飞禽谙熟早,杜陵游客恨来迟。

颔联  写樱桃暗喻自己。

空看翠幄成阴日,不见红珠满树时。

颈联   写樱桃暗喻自己

尽日徘徊浓影下,祇应重作钓鱼期。

尾联  转写自己。

第十讲,七律章法布局(二)
过翼出题

一、下面这首诗,5、6两分句各承接的是哪一联?(2分)
题裴晋公林亭
(唐•温庭筠)押微韵
谢傅林亭暑气微,山丘零落閟音徽。
东山终为苍生起,南浦虚言白首归。
池凤已传春水浴,渚禽犹带夕阳飞。
悠然到此忘情处,一日何妨有万几。
答:5分句承接3分句,6分句承接4分句。


二、写出下面这两首诗各分句的起承转合关系。(6分)
城西陂泛舟(即渼陂)
(唐•杜甫)押先韵
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天。
春风自信牙樯动,迟日徐看锦缆牵。
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不有小舟能荡桨,百壶那送酒如泉。

答:1-2分句起,3-6分句承,7分句转,8分句结。

赠献纳使起居田舍人澄
(唐•杜甫)押先韵
献纳司存雨露边,地分清切任才贤。
舍人退食收封事,宫女开函近御筵。
晓漏追飞青琐闼,晴窗点检白云篇。
扬雄更有河东赋,唯待吹嘘送上天。
答:1-6分句起,7分句转,8分句合。

三、下面这首诗,采用了哪种布局章法?(2分)
牡丹
李商隐 〔唐代〕
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答:这首诗采用了分分分总的布局章法。


第十一讲,咏物诗的写作(一)
史东亮出题

一、选择:(5分)
鹧鸪 唐•郑谷 押齐韵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春日西。

关于这首诗,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
1.首联,通过写鹧鸪嬉戏活动和与山鸡的比较作了画龙点睛式的勾勒,用的是比兴手法。
2.颔联,以特殊环境进行衬托,体现鹧鸪的愁苦悲鸣。而且似又象游子征人涉足凄迷荒僻之地,聆听鹧鸪的声声哀鸣而黯然伤神。这样,颔联的描写,把鹧鸪之声和征人之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
3.颈联暂时抛开鹧鸪转而写人,通过刻画游子与佳人的动作,抒发了作者的感情,这是借物抒情的一种方法。
4.尾联的收结,宕出远神,又能做到言虽尽而意无穷,把那沉重的羁旅乡思之愁,表达的淋漓尽致。

二、填空(5分)
1.咏物诗的精髓是(   托物言志或者借物抒情        )
2.咏物诗写作原则是(   咏物而不是单纯咏物,要不即不离,通过咏物抒发作者感情      )     
3.写咏物诗,选择所咏的主题物象最重要的是(选择的物象与作者要表达的感情吻合     )


第十二讲,咏物诗的写作(二)
瑾瑜出题

一、通过解析来论述下面这首咏物诗的写作手法(10分)
野菊 唐•李商隐 押先韵
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
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
细路独来当此夕,清尊相伴省他年。
紫云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近御筵。

李商隐借野菊抒发自己的仕途之叹。开篇点出野菊生长环境的压抑,“苦竹”与“椒坞”,虽有“微香”但已难禁孤独之泪。然后用“已悲节物同寒雁”把生于寒秋看成是菊花的悲惨命运。抒情主人公形象自颈联介入,“细路独来”点明其与野菊同命相怜之苦,最后一句“不取霜栽近御筵”尽显怨愤压抑的情绪。全诗触景感怀,咏物托意,很能反映诗人当时的思想状况。

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
苦竹、椒坞,以喻愁恨,点出野菊所处的环境艰辛。引出 “微香冉冉泪涓涓。”句,由于环境恶劣,本来花气袭人的野菊只能散发出细细的微香,所以它难免要清泪涓涓,不断洒落了。

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
颔联承接首联的环境,接写野菊的生不逢时:如同寒雁羁栖,这已经够可悲可叹了,可它又怎么能够敛香隐迹,甘心与暮秋的寒蝉一样寂寞下去呢?

首二联四句,明写野菊,暗写自己:野菊的命运正是诗人命运的生动写照。

细路独来当此夕,清尊相伴省他年。
颈联两句笔法一变,由隐到显,追忆自己受令狐楚恩遇的往事。

紫云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近御筵。
紫云句指令狐陶移官内职,任中书舍人。不取:是对令狐陶不加提携表示怨望。霜栽:指傲霜的秋菊。御筵:宫中筵席。此诗在抒写自己沉沦困境的同时,流露出对令狐如此冷漠的怨望。

这首诗突出特点是构思精密,立意高迈。诗人有意识地避实就虚,采用象征的手法,不作平直语。字面上除五、六两句外,句句写菊,又句句寄托自己的身世之感,别开生面,不落窠臼。尤其三、四两句“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含意精警,令人回味感叹。

点评

B011-梅花小主总分:120分。  发表于 2021-6-27 20:57
第一讲得分:5+5=10  发表于 2021-6-25 10:51
第十一题,5+5=10分  发表于 2021-6-23 17:40
第四讲5+5=10分  发表于 2021-6-23 17:27
第九讲:一题得分4;二题得分3;三题得分3;总计得分10分。  发表于 2021-6-23 13: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3

帖子

112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80
贡献
253
金钱
438
发表于 2021-6-21 21: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芳香 于 2021-6-21 21:01 编辑

烟雨楼二十一期律绝班期中考试卷

本次考试内容为第一至第十二讲讲义的精要部分,每一讲一组题,共12组题,均由不同的小题目组成。每组题10分,共120分。

烟雨楼律绝班级  组别   B  组  
学号029
姓名芳香



第一讲,格律诗的起源、发展及格律诗的写作
瑾瑜出题

一、填空题:(5分)

1)、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诗经  》,最早使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1分)
2)、在武则天专权时期,( 宋之问   )和(  沈佺期  )的诗歌,使绝句、律诗最终定形。(1分)
3)、盛唐时期出现了诗仙( 李白   )、诗圣(   杜甫)。以及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和王维等;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之焕等。(1分)
4)、律诗创作的传统题材有:(  思乡   )、怀古、(  田园   )、边塞、闺情、宫怨、(   咏物  )、(    言志 )等。(2分)

二、简答题:(5分)

(一)、什么是创作诗歌的立意?(1分)
答:立意,就是创作诗歌的用意,即作品的主题。
(二)、请回答出以下两首诗是通过什么题材来立意的?(4分)

1)、春晴
唐:王驾 押麻韵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答:《春晴》是通过描写生活情趣的题材来立意的。
2)、谢亭送别
唐:许浑 押尤韵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流急。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答:《谢亭送别》是通过表达送别之意的题材来立意的。

第二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一)
瑾瑜出题

1、下面这首诗是典型的一联起,一联承,一联转,一联合,经典的布局,请具体归纳出它的布局方法:(5分)

赠田九判官
(唐•杜甫)押萧韵
崆峒使节上青霄,河陇降王款圣朝。
宛马总肥春苜蓿,将军只数汉嫖姚。
陈留阮瑀谁争长,京兆田郎早见招。
麾下赖君才并入,独能无意向渔樵。

题注:梁丘。哥舒翰讨安禄山,以田梁丘为行军司马。
引用典故:阮瑀
答:这首就是典型的一联起,一联承,一联转,一联合,经典的布局,归纳一下就是:一首律诗共四联,一般来说,首联:起,或破题,或交待背景,要写出高远的气势;颔联:承上启下,进一步阐发;颈联:要有变化转折,它在一篇律诗中就像人的腰一样,诗是否有气势全靠这一联;尾联:要合,“自去自回”,呼应前面,最好有一种意犹未尽、让人回味无穷的感觉。

2、请简要分析下面这首唐诗的布局方法:(5分)

狂夫
唐•杜甫 押阳韵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分析:(1)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首联写景,点出自己在浣花溪草堂的位置,说自己把这里当成了典故里的沧浪之水。(2)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颔联以景承,用了互文的修辞方法,前分句写风暗藏雨,后分句写雨暗藏风。此是首联叙事,是赋笔,颔联以景承接,是草堂门前的景

第三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二)
碧海晴空出题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计10分。

1关于《曲江对酒》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C)

曲江对酒
(唐•杜甫)押微韵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春殿转霏微。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
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悲伤未拂衣。

A这首诗是上景下情式的布局。
B这首诗首句不是写景,而是叙事,所以这首诗是上情下景式布局。
C颔联的景色属于乐景。

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B)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唐/崔曙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A首联写法是叙事。
B颔联写法是写景。
C首联写法是叙事兼写景。


第四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三)
青青子衿出题

1、写七律时,章法布局有多种形式,但归纳起来,最常用的有哪些?列举出三种来。(5分)   
答:起承转合的,总分分总,分分分总的,前三联平行用六个典故,尾联转合的,上景下情的方法等。

2、简要分析下面这首七律的布局:(5分)

商山麻涧唐/杜牧 押麻韵
云光岚彩四面合,柔柔垂柳十余家。
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埘春日斜。
秀眉老父对樽酒,茜袖女儿簪野花。
征车自念尘土计,惆怅溪边书细沙。

云光岚彩四面合,柔柔垂柳十余家。
景起,兼叙事。

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埘春日斜。
景承,分承,3承1;4承2

秀眉老父对樽酒,茜袖女儿簪野花。
转,入情,写人

征车自念尘土计,惆怅溪边书细沙。
合,宕开收结。

第五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一)
寒江雪出题

一、填空(5分)
1.“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后分句省略了(   主语 )。
2.“黑水澄时潭底出,白云破处洞门开。”前后分句的主语分别是(  潭底  )(   洞门 )。
3.七言的句子里,经常会没有宾语,只有主谓结构,这种句法叫(主谓法    )。
4.“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前分句就是个地点(  状语  ),为后分句服务,本句是单句式的流水句。
二、判断(5分)
1.“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本联的主语是“女”。(   √ )
2.“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运用的句法是列锦。(  √  )
3.“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运用的句法是倒装。(  √  )
4.“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是属于主谓宾成分齐备的句子。(  √  )
5.“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运用了主谓宾句法。( X  )


第六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二)
范范出题

1、找出下面这首诗的三主谓句式的一联,并作简单分析。(5分)
岁晚旅望
(唐•白居易)押先韵
朝来暮去星霜换,阴惨阳舒气序牵。
万物秋霜能坏色,四时冬日最凋年。
烟波半露新沙地,鸟雀群飞欲雪天。
向晚苍苍南北望,穷阴旅思两无边。
:首联:朝来暮去星霜换,阴惨阳舒气序牵。
前四的双主谓,是后面一个主谓的条件。在朝来,暮去的条件下,星霜完成了转换,而在阴惨阳舒中,体现了气候物序的交接。首联的描写为整首诗做了个总领,铺陈。
2、秋槛鼓鼙惊朔雪,晓阶旗纛起边风。——选自许浑的《献鄜坊丘常侍》,上面诗句的后三是什么短语并作简单分析。(5分)


第二组答案2:后三为动宾短语。惊朔雪,起边风,惊,起,都是动词,后面跟着朔雪,和,边风,作宾语,所以都是动宾结构。

第七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三)
闲庭听雨出题

1、简答题(4分)
请找出这首七律中中二联的动词并标出它们所在的位置。例如:(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动词,逐,落,4,7,兼,飞,4,7。

曲江对雨(唐•杜甫)押阳韵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林花著雨燕脂落,水荇牵风翠带长。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
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
答:首联:两个动词,覆、静,都在第五位上。
颔联:著、落,3、7;牵、长,3、7。
颈联:驻、焚,都在第五位。
尾联:诏、醉,分别在3、2位置。
2、填空题(2分)
下面这首七言句中,有两个拟人化的同义连用性词组,请找出来。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   侵陵),(   漏泄)。

3、简答题(4分)
简要说说你对律诗中四平头的理解。
答:四平头指的是律诗中二联的四句在结构上一样,以及每句前两字组成的词性一样皆属四平头。即指除了首二词性以外,还有句式、动词位置全部一样,这是一定要注意避免的。

第八讲,浅谈诗家语(一)
小桥出题

一、选择:(每空2分,共8分)
以下诗句中省略的是A主语,B谓语,C转折词,D事件

1.整首诗省略了(   A)
鹧鸪 郑谷〔唐代〕押齐韵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2.省略的是(  C )
自知白发非春事,且尽芳尊恋物华。

3.颔联省略了(   B)
题张氏隐居二首 其一(唐•杜甫)
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
涧道馀寒历冰雪,石门斜日到林丘。
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害朝看麋鹿游。
乘兴杳然迷出处,对君疑是泛虚舟。

4.首联省略的是(   D)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二、判断:(每空1分,共2分)
早秋寄刘尚书  许浑
天生心识富人侯,将相门中第一流。
旗纛早开擒虎帐,戈鋋初发斩鲸舟。
柳营书号海山暝,菌阁赋诗江树秋。
昨夜雨凉今夜月,笙歌应醉最高楼。

1.其中,尾联前分句省略的是作者自己所在地,后分句省略的是对方所在地。(  √)
2.前六句省略的主语是作者。( X )


第九讲,浅谈诗家语(二)
魂牵梦依出题

一、简答题:(4分)
1、诗家语的特点是什么?
答:1.省略。2.倒装。3.词性活用。4.拟人拟物。
二、下列律诗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来创作的?并指出它的手法表现在哪一联?(3分)
1)【堂成】(唐•杜甫)
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
傍人错比杨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

答:【堂成】这首律诗是通过主谓倒装的
手法来创作的。

创作的手法表现在首联的第一句和颔联的3-4句。
      
三、下列律诗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来创作的?并指出它的手法表现在哪一联?(3分)
1)【自有扈至京师已后朱樱之期】(唐•温庭筠)
露圆霞赤数千枝,银笼谁家寄所思。
秦苑飞禽谙熟早,杜陵游客恨来迟。
空看翠幄成阴日,不见红珠满树时。
尽日徘徊浓影下,祇应重作钓鱼期。

露圆霞赤数千枝,银笼谁家寄所思。

首联  写樱桃暗喻自己。

秦苑飞禽谙熟早,杜陵游客恨来迟。

颔联  写樱桃暗喻自己。

空看翠幄成阴日,不见红珠满树时。

颈联   写樱桃暗喻自己

尽日徘徊浓影下,祇应重作钓鱼期。

尾联  转写自己。
第十讲,七律章法布局(二)
过翼出题

一、下面这首诗,5、6两分句各承接的是哪一联?(2分)
题裴晋公林亭
(唐•温庭筠)押微韵
谢傅林亭暑气微,山丘零落閟音徽。
东山终为苍生起,南浦虚言白首归。
池凤已传春水浴,渚禽犹带夕阳飞。
悠然到此忘情处,一日何妨有万几。
答:5分句承接3分句,6分句承接4分句。
二、写出下面这两首诗各分句的起承转合关系。(6分)
城西陂泛舟(即渼陂)
(唐•杜甫)押先韵
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天。
春风自信牙樯动,迟日徐看锦缆牵。
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不有小舟能荡桨,百壶那送酒如泉。
答:1-2分句起,3-6分句承,7分句转,8分句结。
赠献纳使起居田舍人澄
(唐•杜甫)押先韵
献纳司存雨露边,地分清切任才贤。
舍人退食收封事,宫女开函近御筵。
晓漏追飞青琐闼,晴窗点检白云篇。
扬雄更有河东赋,唯待吹嘘送上天。
答:1-6分句起,7分句转,8分句合。
三、下面这首诗,采用了哪种布局章法?(2分)
牡丹
李商隐 〔唐代〕
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答:这首诗采用了分分分总的布局章法。

第十一讲,咏物诗的写作(一)
史东亮出题

一、选择:(5分)
鹧鸪 唐•郑谷 押齐韵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春日西。

关于这首诗,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1.首联,通过写鹧鸪嬉戏活动和与山鸡的比较作了画龙点睛式的勾勒,用的是比兴手法。
2.颔联,以特殊环境进行衬托,体现鹧鸪的愁苦悲鸣。而且似又象游子征人涉足凄迷荒僻之地,聆听鹧鸪的声声哀鸣而黯然伤神。这样,颔联的描写,把鹧鸪之声和征人之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
3.颈联暂时抛开鹧鸪转而写人,通过刻画游子与佳人的动作,抒发了作者的感情,这是借物抒情的一种方法。
4.尾联的收结,宕出远神,又能做到言虽尽而意无穷,把那沉重的羁旅乡思之愁,表达的淋漓尽致。

二、填空(5分)
1.咏物诗的精髓是(   托物言志或者借物抒情    )。
2.咏物诗写作原则是(    咏物而不是单纯咏物,要不即不离,通过咏物抒发作者感情    )。
3.写咏物诗,选择所咏的主题物象最重要的是(     选择的物象与作者要表达的感情吻合    )。


第十二讲,咏物诗的写作(二)
瑾瑜出题

一、通过解析来论述下面这首咏物诗的写作手法(10分)
野菊 唐•李商隐 押先韵
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
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
细路独来当此夕,清尊相伴省他年。
紫云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近御筵。
李商隐借野菊抒发自己的仕途之叹。开篇点出野菊生长环境的压抑,“苦竹”与“椒坞”,虽有“微香”但已难禁孤独之泪。然后用“已悲节物同寒雁”把生于寒秋看成是菊花的悲惨命运。抒情主人公形象自颈联介入,“细路独来”点明其与野菊同命相怜之苦,最后一句“不取霜栽近御筵”尽显怨愤压抑的情绪。全诗触景感怀,咏物托意,很能反映诗人当时的思想状况。

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
苦竹、椒坞,以喻愁恨,点出野菊所处的环境艰辛。引出 “微香冉冉泪涓涓。”句,由于环境恶劣,本来花气袭人的野菊只能散发出细细的微香,所以它难免要清泪涓涓,不断洒落了。

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
颔联承接首联的环境,接写野菊的生不逢时:如同寒雁羁栖,这已经够可悲可叹了,可它又怎么能够敛香隐迹,甘心与暮秋的寒蝉一样寂寞下去呢?

首二联四句,明写野菊,暗写自己:野菊的命运正是诗人命运的生动写照。

细路独来当此夕,清尊相伴省他年。
颈联两句笔法一变,由隐到显,追忆自己受令狐楚恩遇的往事。

紫云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近御筵。
紫云句指令狐陶移官内职,任中书舍人。不取:是对令狐陶不加提携表示怨望。霜栽:指傲霜的秋菊。御筵:宫中筵席。此诗在抒写自己沉沦困境的同时,流露出对令狐如此冷漠的怨望。

这首诗突出特点是构思精密,立意高迈。诗人有意识地避实就虚,采用象征的手法,不作平直语。字面上除五、六两句外,句句写菊,又句句寄托自己的身世之感,别开生面,不落窠臼。尤其三、四两句“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含意精警,令人回味感叹。

点评

第一讲得分:5+5=10  发表于 2021-6-25 10:51
第十一题,5+5=10分  发表于 2021-6-23 17:40
第四讲5+5=10分  发表于 2021-6-23 17:28
第九讲:一题得分4;二题得分3;三题得分3;总计得分10分。  发表于 2021-6-23 13:40
第二讲:5分+5分=10分 第十二讲:10分  发表于 2021-6-23 12: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3

帖子

112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80
贡献
253
金钱
438
发表于 2021-6-21 21:02:32 | 显示全部楼层
烟雨楼二十一期律绝班期中考试卷

本次考试内容为第一至第十二讲讲义的精要部分,每一讲一组题,共12组题,均由不同的小题目组成。每组题10分,共120分。

烟雨楼律绝班级  组别   B  组  
学号029
姓名芳香



第一讲,格律诗的起源、发展及格律诗的写作
瑾瑜出题

一、填空题:(5分)

1)、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诗经  》,最早使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1分)
2)、在武则天专权时期,( 宋之问   )和(  沈佺期  )的诗歌,使绝句、律诗最终定形。(1分)
3)、盛唐时期出现了诗仙( 李白   )、诗圣(   杜甫)。以及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和王维等;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之焕等。(1分)
4)、律诗创作的传统题材有:(  思乡   )、怀古、(  田园   )、边塞、闺情、宫怨、(   咏物  )、(    言志 )等。(2分)

二、简答题:(5分)

(一)、什么是创作诗歌的立意?(1分)
答:立意,就是创作诗歌的用意,即作品的主题。
(二)、请回答出以下两首诗是通过什么题材来立意的?(4分)

1)、春晴
唐:王驾 押麻韵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答:《春晴》是通过描写生活情趣的题材来立意的。
2)、谢亭送别
唐:许浑 押尤韵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流急。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答:《谢亭送别》是通过表达送别之意的题材来立意的。

第二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一)
瑾瑜出题

1、下面这首诗是典型的一联起,一联承,一联转,一联合,经典的布局,请具体归纳出它的布局方法:(5分)

赠田九判官
(唐•杜甫)押萧韵
崆峒使节上青霄,河陇降王款圣朝。
宛马总肥春苜蓿,将军只数汉嫖姚。
陈留阮瑀谁争长,京兆田郎早见招。
麾下赖君才并入,独能无意向渔樵。

题注:梁丘。哥舒翰讨安禄山,以田梁丘为行军司马。
引用典故:阮瑀
答:这首就是典型的一联起,一联承,一联转,一联合,经典的布局,归纳一下就是:一首律诗共四联,一般来说,首联:起,或破题,或交待背景,要写出高远的气势;颔联:承上启下,进一步阐发;颈联:要有变化转折,它在一篇律诗中就像人的腰一样,诗是否有气势全靠这一联;尾联:要合,“自去自回”,呼应前面,最好有一种意犹未尽、让人回味无穷的感觉。

2、请简要分析下面这首唐诗的布局方法:(5分)

狂夫
唐•杜甫 押阳韵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分析:(1)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首联写景,点出自己在浣花溪草堂的位置,说自己把这里当成了典故里的沧浪之水。(2)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颔联以景承,用了互文的修辞方法,前分句写风暗藏雨,后分句写雨暗藏风。此是首联叙事,是赋笔,颔联以景承接,是草堂门前的景

第三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二)
碧海晴空出题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计10分。

1关于《曲江对酒》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C)

曲江对酒
(唐•杜甫)押微韵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春殿转霏微。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
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悲伤未拂衣。

A这首诗是上景下情式的布局。
B这首诗首句不是写景,而是叙事,所以这首诗是上情下景式布局。
C颔联的景色属于乐景。

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B)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唐/崔曙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A首联写法是叙事。
B颔联写法是写景。
C首联写法是叙事兼写景。


第四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三)
青青子衿出题

1、写七律时,章法布局有多种形式,但归纳起来,最常用的有哪些?列举出三种来。(5分)   
答:起承转合的,总分分总,分分分总的,前三联平行用六个典故,尾联转合的,上景下情的方法等。

2、简要分析下面这首七律的布局:(5分)

商山麻涧唐/杜牧 押麻韵
云光岚彩四面合,柔柔垂柳十余家。
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埘春日斜。
秀眉老父对樽酒,茜袖女儿簪野花。
征车自念尘土计,惆怅溪边书细沙。

云光岚彩四面合,柔柔垂柳十余家。
景起,兼叙事。

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埘春日斜。
景承,分承,3承1;4承2

秀眉老父对樽酒,茜袖女儿簪野花。
转,入情,写人

征车自念尘土计,惆怅溪边书细沙。
合,宕开收结。

第五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一)
寒江雪出题

一、填空(5分)
1.“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后分句省略了(   主语 )。
2.“黑水澄时潭底出,白云破处洞门开。”前后分句的主语分别是(  潭底  )(   洞门 )。
3.七言的句子里,经常会没有宾语,只有主谓结构,这种句法叫(主谓法    )。
4.“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前分句就是个地点(  状语  ),为后分句服务,本句是单句式的流水句。
二、判断(5分)
1.“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本联的主语是“女”。(   √ )
2.“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运用的句法是列锦。(  √  )
3.“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运用的句法是倒装。(  √  )
4.“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是属于主谓宾成分齐备的句子。(  √  )
5.“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运用了主谓宾句法。( X  )


第六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二)
范范出题

1、找出下面这首诗的三主谓句式的一联,并作简单分析。(5分)
岁晚旅望
(唐•白居易)押先韵
朝来暮去星霜换,阴惨阳舒气序牵。
万物秋霜能坏色,四时冬日最凋年。
烟波半露新沙地,鸟雀群飞欲雪天。
向晚苍苍南北望,穷阴旅思两无边。
:首联:朝来暮去星霜换,阴惨阳舒气序牵。
前四的双主谓,是后面一个主谓的条件。在朝来,暮去的条件下,星霜完成了转换,而在阴惨阳舒中,体现了气候物序的交接。首联的描写为整首诗做了个总领,铺陈。
2、秋槛鼓鼙惊朔雪,晓阶旗纛起边风。——选自许浑的《献鄜坊丘常侍》,上面诗句的后三是什么短语并作简单分析。(5分)


第二组答案2:后三为动宾短语。惊朔雪,起边风,惊,起,都是动词,后面跟着朔雪,和,边风,作宾语,所以都是动宾结构。

第七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三)
闲庭听雨出题

1、简答题(4分)
请找出这首七律中中二联的动词并标出它们所在的位置。例如:(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动词,逐,落,4,7,兼,飞,4,7。

曲江对雨(唐•杜甫)押阳韵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林花著雨燕脂落,水荇牵风翠带长。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
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
答:首联:两个动词,覆、静,都在第五位上。
颔联:著、落,3、7;牵、长,3、7。
颈联:驻、焚,都在第五位。
尾联:诏、醉,分别在3、2位置。
2、填空题(2分)
下面这首七言句中,有两个拟人化的同义连用性词组,请找出来。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   侵陵),(   漏泄)。

3、简答题(4分)
简要说说你对律诗中四平头的理解。
答:四平头指的是律诗中二联的四句在结构上一样,以及每句前两字组成的词性一样皆属四平头。即指除了首二词性以外,还有句式、动词位置全部一样,这是一定要注意避免的。

第八讲,浅谈诗家语(一)
小桥出题

一、选择:(每空2分,共8分)
以下诗句中省略的是A主语,B谓语,C转折词,D事件

1.整首诗省略了(   A)
鹧鸪 郑谷〔唐代〕押齐韵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2.省略的是(  C )
自知白发非春事,且尽芳尊恋物华。

3.颔联省略了(   B)
题张氏隐居二首 其一(唐•杜甫)
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
涧道馀寒历冰雪,石门斜日到林丘。
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害朝看麋鹿游。
乘兴杳然迷出处,对君疑是泛虚舟。

4.首联省略的是(   D)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二、判断:(每空1分,共2分)
早秋寄刘尚书  许浑
天生心识富人侯,将相门中第一流。
旗纛早开擒虎帐,戈鋋初发斩鲸舟。
柳营书号海山暝,菌阁赋诗江树秋。
昨夜雨凉今夜月,笙歌应醉最高楼。

1.其中,尾联前分句省略的是作者自己所在地,后分句省略的是对方所在地。(  √)
2.前六句省略的主语是作者。( X )


第九讲,浅谈诗家语(二)
魂牵梦依出题

一、简答题:(4分)
1、诗家语的特点是什么?
答:1.省略。2.倒装。3.词性活用。4.拟人拟物。
二、下列律诗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来创作的?并指出它的手法表现在哪一联?(3分)
1)【堂成】(唐•杜甫)
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
傍人错比杨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

答:【堂成】这首律诗是通过主谓倒装的
手法来创作的。

创作的手法表现在首联的第一句和颔联的3-4句。
      
三、下列律诗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来创作的?并指出它的手法表现在哪一联?(3分)
1)【自有扈至京师已后朱樱之期】(唐•温庭筠)
露圆霞赤数千枝,银笼谁家寄所思。
秦苑飞禽谙熟早,杜陵游客恨来迟。
空看翠幄成阴日,不见红珠满树时。
尽日徘徊浓影下,祇应重作钓鱼期。

露圆霞赤数千枝,银笼谁家寄所思。

首联  写樱桃暗喻自己。

秦苑飞禽谙熟早,杜陵游客恨来迟。

颔联  写樱桃暗喻自己。

空看翠幄成阴日,不见红珠满树时。

颈联   写樱桃暗喻自己

尽日徘徊浓影下,祇应重作钓鱼期。

尾联  转写自己。
第十讲,七律章法布局(二)
过翼出题

一、下面这首诗,5、6两分句各承接的是哪一联?(2分)
题裴晋公林亭
(唐•温庭筠)押微韵
谢傅林亭暑气微,山丘零落閟音徽。
东山终为苍生起,南浦虚言白首归。
池凤已传春水浴,渚禽犹带夕阳飞。
悠然到此忘情处,一日何妨有万几。
答:5分句承接3分句,6分句承接4分句。
二、写出下面这两首诗各分句的起承转合关系。(6分)
城西陂泛舟(即渼陂)
(唐•杜甫)押先韵
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天。
春风自信牙樯动,迟日徐看锦缆牵。
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不有小舟能荡桨,百壶那送酒如泉。
答:1-2分句起,3-6分句承,7分句转,8分句结。
赠献纳使起居田舍人澄
(唐•杜甫)押先韵
献纳司存雨露边,地分清切任才贤。
舍人退食收封事,宫女开函近御筵。
晓漏追飞青琐闼,晴窗点检白云篇。
扬雄更有河东赋,唯待吹嘘送上天。
答:1-6分句起,7分句转,8分句合。
三、下面这首诗,采用了哪种布局章法?(2分)
牡丹
李商隐 〔唐代〕
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答:这首诗采用了分分分总的布局章法。

第十一讲,咏物诗的写作(一)
史东亮出题

一、选择:(5分)
鹧鸪 唐•郑谷 押齐韵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春日西。

关于这首诗,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1.首联,通过写鹧鸪嬉戏活动和与山鸡的比较作了画龙点睛式的勾勒,用的是比兴手法。
2.颔联,以特殊环境进行衬托,体现鹧鸪的愁苦悲鸣。而且似又象游子征人涉足凄迷荒僻之地,聆听鹧鸪的声声哀鸣而黯然伤神。这样,颔联的描写,把鹧鸪之声和征人之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
3.颈联暂时抛开鹧鸪转而写人,通过刻画游子与佳人的动作,抒发了作者的感情,这是借物抒情的一种方法。
4.尾联的收结,宕出远神,又能做到言虽尽而意无穷,把那沉重的羁旅乡思之愁,表达的淋漓尽致。

二、填空(5分)
1.咏物诗的精髓是(   托物言志或者借物抒情    )。
2.咏物诗写作原则是(    咏物而不是单纯咏物,要不即不离,通过咏物抒发作者感情    )。
3.写咏物诗,选择所咏的主题物象最重要的是(     选择的物象与作者要表达的感情吻合    )。


第十二讲,咏物诗的写作(二)
瑾瑜出题

一、通过解析来论述下面这首咏物诗的写作手法(10分)
野菊 唐•李商隐 押先韵
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
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
细路独来当此夕,清尊相伴省他年。
紫云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近御筵。
李商隐借野菊抒发自己的仕途之叹。开篇点出野菊生长环境的压抑,“苦竹”与“椒坞”,虽有“微香”但已难禁孤独之泪。然后用“已悲节物同寒雁”把生于寒秋看成是菊花的悲惨命运。抒情主人公形象自颈联介入,“细路独来”点明其与野菊同命相怜之苦,最后一句“不取霜栽近御筵”尽显怨愤压抑的情绪。全诗触景感怀,咏物托意,很能反映诗人当时的思想状况。

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
苦竹、椒坞,以喻愁恨,点出野菊所处的环境艰辛。引出 “微香冉冉泪涓涓。”句,由于环境恶劣,本来花气袭人的野菊只能散发出细细的微香,所以它难免要清泪涓涓,不断洒落了。

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
颔联承接首联的环境,接写野菊的生不逢时:如同寒雁羁栖,这已经够可悲可叹了,可它又怎么能够敛香隐迹,甘心与暮秋的寒蝉一样寂寞下去呢?

首二联四句,明写野菊,暗写自己:野菊的命运正是诗人命运的生动写照。

细路独来当此夕,清尊相伴省他年。
颈联两句笔法一变,由隐到显,追忆自己受令狐楚恩遇的往事。

紫云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近御筵。
紫云句指令狐陶移官内职,任中书舍人。不取:是对令狐陶不加提携表示怨望。霜栽:指傲霜的秋菊。御筵:宫中筵席。此诗在抒写自己沉沦困境的同时,流露出对令狐如此冷漠的怨望。

这首诗突出特点是构思精密,立意高迈。诗人有意识地避实就虚,采用象征的手法,不作平直语。字面上除五、六两句外,句句写菊,又句句寄托自己的身世之感,别开生面,不落窠臼。尤其三、四两句“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含意精警,令人回味感叹。

点评

B029-芳香总分:119分。  发表于 2021-6-27 20:59
第一讲得分:5+5=10  发表于 2021-6-25 10:52
第十一题,5+5=10分  发表于 2021-6-23 17:41
第四讲5+5=10分  发表于 2021-6-23 17:29
第九讲一题得分4;二题得分3;三题得分了;总计得分10分。  发表于 2021-6-23 13: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

帖子

18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24
贡献
45
金钱
74
发表于 2021-6-21 21:03:19 | 显示全部楼层
烟雨楼二十一期律绝班期中考试卷
本次考试内容为第一至第十二讲讲义的精要部分,每一讲一组题,共12组题,均由不同的小题目组成。每组题10分,共120分。
班级:烟雨楼21期  组别:B   学号:13  姓名诗韵江南
第一讲,格律诗的起源、发展及格律诗的写作
瑾瑜出题
一、填空题:(5分)
1)、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诗经   》,最早使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1分)
2)、在武则天专权时期,( 宋之问   )和( 沈佺期   )的诗歌,使绝句、律诗最终定形。(1分)
3)、盛唐时期出现了诗仙( 李白   )、诗圣(杜甫   )。以及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和王维等;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之焕等。(1分)
4)、律诗创作的传统题材有:( 送别  )、怀古、( 咏物 )、边塞、闺情、宫怨、( 言志  )、(   田园  )等。(2分)
二、简答题:(5分)
(一)、什么是创作诗歌的立意?(1分)
答:诗歌是兴发感动的产物,立意就是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与主题。
(二)、请回答出以下两首诗是通过什么题材来立意的?(4分)
1)、春晴
唐:王驾 押麻韵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答:此诗通过下雨前后的景象对比,雨前花色艳丽,雨后留下了残花,暗示春色将尽,又通过蜂蝶飞向邻家引出诗人的深思与疑问:春色难道在邻家的发问。此诗立意于生活中雨后初晴的画面。
2)、谢亭送别
唐:许浑 押尤韵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流急。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答:此诗是送别诗,通过行舟,水流急等表达了诗人的不舍之情。
第二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一)
瑾瑜出题
1、下面这首诗是典型的一联起,一联承,一联转,一联合,经典的布局,请具体归纳出它的布局方法:(5分)
赠田九判官
(唐·杜甫)押萧韵
崆峒使节上青霄,河陇降王款圣朝。
宛马总肥春苜蓿,将军只数汉嫖姚。
陈留阮瑀谁争长,京兆田郎早见招。
麾下赖君才并入,独能无意向渔樵。
题注:梁丘。哥舒翰讨安禄山,以田梁丘为行军司马。
引用典故:阮瑀
答:这首就是典型的一联起,一联承,一联转,一联合,经典的布局,归纳一下就是:
一首律诗共四联,一般来说,首联:起,或破题,或交待背景,要写出高远的气势;
颔联:承上启下,进一步阐发;颈联:要有变化转折,它在一篇律诗中就像人的腰一样,诗是否有气势全靠这一联;尾联:要合,“自去自回”,呼应前面,最好有一种意犹未尽、让人回味无穷的感觉。
2、请简要分析下面这首唐诗的布局方法:(5分)
狂夫
·杜甫 押阳韵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分析:(1)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首联写景,点出自己在浣花溪草堂的位置,说自己把这里当成了典故里的沧浪之水。(2)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颔联以景承,用了互文的修辞方法,前分句写风暗藏雨,后分句写雨暗藏风。此是首联叙事,是赋笔,颔联以景承接,是草堂门前的景色。(3)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但颈联陡然一转,开始写自己的窘境,没人送米了,孩子快饿死了。(4)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尾联写了自己在这种情形下只能疏放,自狂了。这种布局的特色,是用上面的乐景来反衬下面的悲情,首二与尾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第三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二)
碧海晴空出题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计10分。

1关于《曲江对酒》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C )

曲江对酒
(唐·杜甫)押微韵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春殿转霏微。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
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悲伤未拂衣。

A这首诗是上景下情式的布局。
B这首诗首句不是写景,而是叙事,所以这首诗是上情下景式布局。
C颔联的景色属于乐景。

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B )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崔曙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A首联写法是叙事。
B颔联写法是写景。
C首联写法是叙事兼写景。

第四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三)
青青子衿出题
1、写七律时,章法布局有多种形式,但归纳起来,最常用的有哪些?列举出三种来。5分) 答:上景下情   总分分总  分分分总   
2、简要分析下面这首七律的布局:5分)

商山麻涧唐/杜牧 押麻韵
云光岚彩四面合,柔柔垂柳十余家。
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埘春日斜。
秀眉老父对樽酒,茜袖女儿簪野花。
征车自念尘土计,惆怅溪边书细沙。
分析:采用了分分分总的布局手法,首联从远到近,描写村庄四周是青山,山中白云缭绕,近处是依依杨柳,还有十余户人家,颔联是对乡村生活的描写,雉飞鹿过,牛巷鸡埘。颈联写的是乡村的人事,黄发垂髫怡然自乐之景。尾联转到自己,自己仍在为生计奔波,与此相比多了悠悠惆怅。
第五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一)
寒江雪出题
一、填空(5分)
1.“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后分句省略了(主语    )。
2.“黑水澄时潭底出,白云破处洞门开。”前后分句的主语分别是( 潭底 )(  洞门  )。
3.七言的句子里,经常会没有宾语,只有主谓结构,这种句法叫( 主谓法   )。
4.“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前分句就是个地点( 状语   ),为后分句服务,本句是单句式的流水句。
二、判断(5分)
1.“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本联的主语是“女”。( √
2.“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运用的句法是列锦。( √
3.“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运用的句法是倒装。(  √
4.“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是属于主谓宾成分齐备的句子。(  √  
5.“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运用了主谓宾句法。( ×
第六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二)
范范出题
1、找出下面这首诗的三主谓句式的一联,并作简单分析。(5分)
岁晚旅望
(唐·白居易)押先韵
朝来暮去星霜换,阴惨阳舒气序牵。
万物秋霜能坏色,四时冬日最凋年。
烟波半露新沙地,鸟雀群飞欲雪天。
向晚苍苍南北望,穷阴旅思两无边。
分析:首联朝来暮去星霜换,阴惨阳舒气序牵。前四的双主谓,是后面一个主谓的条件。在朝来,暮去的条件下,星霜完成了转换,而在阴惨阳舒中,体现了气候物序的交接。首联的描写为整首诗做了个总领,铺陈。
2、秋槛鼓鼙惊朔雪,晓阶旗纛起边风。——选自许浑的《献鄜坊丘常侍》,上面诗句的后三是什么短语并作简单分析。(5分)
分析:后三为动宾短语。惊朔雪,起边风,惊,起,都是动词,后面跟着朔雪,和,边风,作宾语,所以都是动宾结构。
第七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三)
闲庭听雨出

1、简答题(4分)
请找出这首七律中中二联的动词并标出它们所在的位置。例如:(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动词,逐,落,4,7,兼,飞,4,7。

曲江对雨(唐·杜甫)押阳韵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林花著雨燕脂落,水荇牵风翠带长。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
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
答:林花著雨燕脂落,水荇牵风翠带长。
动词著   3 7; q牵 长 3 7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
驻、焚,都在6
2、填空题(2分)
下面这首七言句中,有两个拟人化的同义连用性词组,请找出来。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 侵陵 ),( 漏泄  )。

3、简答题(4分)
简要说说你对律诗中四平头的理解。
答:是指除了首二词性以外,还有句式、动词位置全部一样,这是要尽量注意避免的。
第八讲,浅谈诗家语(一)
小桥出题
一、选择:(每空2分,共8分)
以下诗句中省略的是A主语,B谓语,C转折词,D事件
1.整首诗省略了( A )
鹧鸪 郑谷〔唐代〕押齐韵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2.省略的是( C )
自知白发非春事,且尽芳尊恋物华。
3.颔联省略了(  B )
题张氏隐居二首 其一(唐·杜甫)
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
涧道馀寒历冰雪,石门斜日到林丘。
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害朝看麋鹿游。
乘兴杳然迷出处,对君疑是泛虚舟。
4.首联省略的是( D  )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二、判断:(每空1分,共2分)
早秋寄刘尚书  许浑
天生心识富人侯,将相门中第一流。
旗纛早开擒虎帐,戈鋋初发斩鲸舟。
柳营书号海山暝,菌阁赋诗江树秋。
昨夜雨凉今夜月,笙歌应醉最高楼。
1.其中,尾联前分句省略的是作者自己所在地,后分句省略的是对方所在地。( √ )
2.前六句省略的主语是作者。( × )

第九讲,浅谈诗家语(二)
魂牵梦依出
一、简答题:(4分)
1、诗家语的特点是什么?
:1.省略。2.倒装。3.词性活用。4.拟人拟物

二、下列律诗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来创作的?并指出它的手法表现在哪一联?3分)
1)【堂成】(唐·杜甫)
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
傍人错比杨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
:【堂成】这首律诗是通过主谓倒装的手法来创作的。
创作的手法表现在首联的第一句和颔联的3-4句。
三、下列律诗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来创作的?并指出它的手法表现在哪一联?3分)
1)【自有扈至京师已后朱樱之期】(·温庭筠)
露圆霞赤数千枝,银笼谁家寄所思。
秦苑飞禽谙熟早,杜陵游客恨来迟。
空看翠幄成阴日,不见红珠满树时。
尽日徘徊浓影下,祇应重作钓鱼期。
答案:拟人拟物,这首诗前三联都是写樱桃暗喻自己,最后一联,也就是尾联转写自己的。
第十讲,七律章法布局(二)
过翼出题
一、下面这首诗,5、6两分句各承接的是哪一联?2分)
题裴晋公林亭
(唐·温庭筠)押微韵
谢傅林亭暑气微,山丘零落閟音徽。
东山终为苍生起,南浦虚言白首归。
池凤已传春水浴,渚禽犹带夕阳飞。
悠然到此忘情处,一日何妨有万几。
答:5分句承接3分句,6分句承接4分句。
二、写出下面这两首诗各分句的起承转合关系。6分)
城西陂泛舟(即渼陂)
(唐·杜甫)押先韵
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天。
春风自信牙樯动,迟日徐看锦缆牵。
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不有小舟能荡桨,百壶那送酒如泉。
答:1-2分句起,3-6分句承,7分句转,8分句结。
赠献纳使起居田舍人澄
(唐·杜甫)押先韵
献纳司存雨露边,地分清切任才贤。
舍人退食收封事,宫女开函近御筵。
晓漏追飞青琐闼,晴窗点检白云篇。
扬雄更有河东赋,唯待吹嘘送上天。
答:1-6分句起,7分句转,8分句合。
三、下面这首诗,采用了哪种布局章法?2分)
牡丹
李商隐 〔唐代〕
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答:这首诗采用了分分分总的布局章法。
第十一讲,咏物诗的写作(一)
史东亮出题
一、选择:(5分)
鹧鸪 唐·郑谷 押齐韵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春日西。

关于这首诗,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
1.首联,通过写鹧鸪嬉戏活动和与山鸡的比较作了画龙点睛式的勾勒,用的是比兴手法。
2.颔联,以特殊环境进行衬托,体现鹧鸪的愁苦悲鸣。而且似又象游子征人涉足凄迷荒僻之地,聆听鹧鸪的声声哀鸣而黯然伤神。这样,颔联的描写,把鹧鸪之声和征人之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
3.颈联暂时抛开鹧鸪转而写人,通过刻画游子与佳人的动作,抒发了作者的感情,这是借物抒情的一种方法。
4.尾联的收结,宕出远神,又能做到言虽尽而意无穷,把那沉重的羁旅乡思之愁,表达的淋漓尽致。
二、填空5分)
1.咏物诗的精髓是( 托物言志或者借物抒情   )
2.咏物诗写作原则是( 咏物而不是单纯咏物,要不即不离,通过咏物抒发作者感情 )
3.写咏物诗,选择所咏的主题物象最重要的是( 选择的物象与作者要表达的感情吻合 )
第十二讲,咏物诗的写作(二)
瑾瑜出题
一、通过解析来论述下面这首咏物诗的写作手法(10分)
野菊 唐·李商隐 押先韵
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
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
细路独来当此夕,清尊相伴省他年。
紫云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近御筵。
答:诗触景感怀,咏物托意,很能反映诗人当时的思想状况。诗一开头:“苦竹园南椒坞边”,点出野菊所处的环境:它的北面是苦竹园,而且还有椒坞在旁。竹的味道那么苦,椒的味道又那么辣,苦、辣之味包裹着菊花。托根在这样的辛苦 之地。它的处境多么艰辛啊!所以,诗便很自然地引出第二句:“微香冉冉泪涓涓。”由于环境恶劣。本来花气袭人的野菊只能散发出细细的微香,所以它难免要清泪涓涓。不断洒落了。同时,野菊的辛苦遭逢还不仅仅是境遇不好.它又生不逢时:它生于萧飒衰败的寒秋,蓓蕾一开,便受风刀霜剑的摧残,实在太不幸了。不过,菊花毕竟是花中的强者,它是决不会甘于寂寞的,因此诗又生出下边两句:“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在诗人看来,菊,作为百花之一,它也应该得到温暖,也应该有其“春风得意”之时,可是它却处于寒秋.上四句,明里句句写的是野菊,但实际上句句都是在写自己:野菊托根于辛苦之地,花发于西风落叶之时,倍受苦寒,这是诗人命运的生动写照。李商隐生于晚唐末世,可谓生不逢时。入仕以后.又一直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后又被牵连进去,遭受排挤和打击,郁郁不得志。但是又不甘潦倒长终,内心充满痛苦和烦闷。“已悲节物”、“忍委芳心”两句诗就有屈原“老冉冉其将至,恐修名之不立”(《离骚》)之意,感叹时不我予,想有所作为,但现实情况不允许,实在无可奈何。五、六两句笔法一变,由隐到显,追忆自己受令狐楚恩遇的往事。“细路独来当此夕,清樽相伴省他年。”小路独来,回思往事,早年在重阳节自己曾伴令狐公同饮。想令狐公在日。对自己积极奖掖。大力提拔.七、八两句是对诗人此时想起令狐楚一个交待:“紫云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近御筵。…‘紫云”一作紫微,指中书省。唐开元元年改中书省为紫微省。后虽在开元五年复旧称,但人们此后常以“紫微”代中书省。“紫云新苑移花处”指令狐绚官中书舍人。令狐绚是令狐楚之子,又是李商隐的故交,《新唐书·令狐楚传》记载令狐楚帅河南之时,十分欣赏李商隐之文,并“使诸子游”。照理,他总该对李商隐有所汲引了吧?可是李商隐娶李党王茂元之女为妻之后,令狐绚认为他“背恩”,根本不予理睬。诗人一再陈情,也得不到谅解,所以在诗的最后说他“不取霜栽近御筵”,即不向朝廷荐举他。正是由于令狐绚的冷遇和排挤,所以诗人才一再提起令狐楚,表现自己的不满和埋怨。在大中二年的《九日》一诗中,诗人在回顾令狐楚的恩顾之后。就指责令狐绚“不学汉臣栽苜蓿,空教楚客咏江篱。”因此,此诗在抒写自己沉沦困境的同时,便流露出对令狐如此冷漠的怨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65

帖子

102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63
贡献
220
金钱
410
发表于 2021-6-21 21:04: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宝池青莲 于 2021-6-21 21:08 编辑

烟雨楼二十一期律绝班期中考试卷

本次考试内容为第一至第十二讲讲义的精要部分,每一讲一组题,共12组题,均由不同的小题目组成。每组题10分,共120分。

班级21期律绝班  组别 B组   学号 B002  姓名 宝池青莲



第一讲,格律诗的起源、发展及格律诗的写作
瑾瑜出题

一、填空题:(5分)

1)、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诗经   》,最早使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1分)
2)、在武则天专权时期,(  宋之问     )和( 沈佺期   )的诗歌,使绝句、律诗最终定形。(1分)
3)、盛唐时期出现了诗仙( 李白   )、诗圣( (杜甫  )。以及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和王维等;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之焕等。(1分)
4)、律诗创作的传统题材有:(  思乡    )、怀古、(  田园    )、边塞、闺情、宫怨、(  咏物   )、(   言志   )等。(2分)

二、简答题:(5分)

(一)、什么是创作诗歌的立意?(1分)
答:立意,就是创作诗歌的用意,即作品的主题。
(二)、请回答出以下两首诗是通过什么题材来立意的?(4分)

1)、春晴
唐:王驾 押麻韵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答:通过描写生活情趣的题材来立意的。

2)、谢亭送别
唐:许浑 押尤韵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流急。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答:通过描写送别之意的题材来立意的。

第二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一)
瑾瑜出题

1、下面这首诗是典型的一联起,一联承,一联转,一联合,经典的布局,请具体归纳出它的布局方法:(5分)

赠田九判官
(唐•杜甫)押萧韵
崆峒使节上青霄,河陇降王款圣朝。
宛马总肥春苜蓿,将军只数汉嫖姚。
陈留阮瑀谁争长,京兆田郎早见招。
麾下赖君才并入,独能无意向渔樵。

题注:梁丘。哥舒翰讨安禄山,以田梁丘为行军司马。
引用典故:阮瑀
答:这首诗是典型的一联起,一联承,一联转,一联合的经典的布局法,现归纳如下:
诗的首联不直接言事,而是从田判官的上司哥舒翰将军说起,提到当年哥舒翰将军任陇右节度使,曾打过胜仗,崆峒使节,即是指哥舒翰,首联是说,他一到崆峒,敌方的河陇王就投降了,所以……
颔联承接描写胜利后的情况,用宛马,这种西域的宝马,属于战利品,说哥舒翰将军如霍去病一般的勇猛,是为承联。
但颈联开始笔锋一转开始说高适和田判官了,陈留县的阮瑀是早年跟随刘邦的,而高适也在陈留郡作过县尉,这样就用了阮瑀来代指高适,京兆田郎,也是个典,东汉时期的田凤,尚书郎,被皇上称作田郎,当然是代指田判官。这样,颈联就是转联了。
尾联杜甫把自己的意思和盘托出,说你为将军推荐了这么多人才,不会独独没注意到我这个渔樵吧?尾联收结。是为合。

2、请简要分析下面这首唐诗的布局方法:(5分)

狂夫
•杜甫 押阳韵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答:这首是起承转合式的布局方法,但非常特别
首联写景,点出自己在浣花溪草堂的位置,说自己把这里当成了典故里的沧浪之水。
颔联以景承,用了互文的修辞方法,前分句写风暗藏雨,后分句写雨暗藏风。此是首联叙事,是赋笔,颔联以景承接,是草堂门前的景色。
但颈联陡然一转,开始写自己的窘境,没人送米了,孩子快饿死了。
尾联写了自己在这种情形下只能疏放,自狂了。
这种布局的特色,是用上面的乐景来反衬下面的悲情,首二与尾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第三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二)
碧海晴空出题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计10分。

1关于《曲江对酒》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C )

曲江对酒
(唐•杜甫)押微韵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春殿转霏微。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
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悲伤未拂衣。

A这首诗是上景下情式的布局。
B这首诗首句不是写景,而是叙事,所以这首诗是上情下景式布局。
C颔联的景色属于乐景。

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B )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崔曙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A首联写法是叙事。
B颔联写法是写景。
C首联写法是叙事兼写景。


第四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三)
青青子衿出题

1、写七律时,章法布局有多种形式,但归纳起来,最常用的有哪些?列举出三种来。(5分)   
答:七律章法布局有多种形式,最常用的是起承转合明显的,还有总分分总,分分分总的以及李商隐的,前三联平行用六个典故,尾联转合的等布局方法。

2、简要分析下面这首七律的布局:(5分)

商山麻涧唐/杜牧 押麻韵
云光岚彩四面合,柔柔垂柳十余家。
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埘春日斜。
秀眉老父对樽酒,茜袖女儿簪野花。
征车自念尘土计,惆怅溪边书细沙。
答:
首联:首句,先写景,次句是续写景兼叙事,是这首的特点,是为起;
颔联,景承,写的是乡村的风景,包括了诸多物象,雉鸟,野鹿,芳草等
颈联开始写老父和女儿了,有了人物的描写,是为转了
尾联,由上三联的麻涧风景人物的描写,触发了自己归隐之心,也是一种荡开一笔的尾联收结方法。


第五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一)
寒江雪出题

一、填空(5分)
1.“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后分句省略了( 主语   )。
2.“黑水澄时潭底出,白云破处洞门开。”前后分句的主语分别是(潭底 )( 洞门)。
3.七言的句子里,经常会没有宾语,只有主谓结构,这种句法叫( 主谓法 )。
4.“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前分句就是个地点( 状语 ),为后分句服务,本句是单句式的流水句。
二、判断(5分)
1.“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本联的主语是“女”。( 正确   )
2.“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运用的句法是列锦。( 正确   )
3.“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运用的句法是倒装。( 正确   )
4.“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是属于主谓宾成分齐备的句子。(  正确  )
5.“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运用了主谓宾句法。( 错误  )


第六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二)
范范出题

1、找出下面这首诗的三主谓句式的一联,并作简单分析。(5分)
岁晚旅望
(唐•白居易)押先韵
朝来暮去星霜换,阴惨阳舒气序牵。
万物秋霜能坏色,四时冬日最凋年。
烟波半露新沙地,鸟雀群飞欲雪天。
向晚苍苍南北望,穷阴旅思两无边。
答:首联:朝来暮去星霜换,阴惨阳舒气序牵。
前四的双主谓,是后面一个主谓的条件。在朝来,暮去的条件下,星霜完成了转换,而在阴惨阳舒中,体现了气候物序的交接。首联的描写为整首诗做了个总领,铺陈。

秋槛鼓鼙惊朔雪,晓阶旗纛起边风。——选自许浑的《献鄜坊丘常侍》,上面诗句的后三是什么短语并作简单分析。(5分)
答: 后三为动宾短语。惊朔雪,起边风,惊,起,都是动词,后面跟着朔雪,和,边风,作宾语,所以都是动宾结构。


第七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三)
闲庭听雨出题

1、简答题(4分)
请找出这首七律中中二联的动词并标出它们所在的位置。例如:(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动词,逐,落,4,7,兼,飞,4,7。

曲江对雨(唐•杜甫)押阳韵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林花著雨燕脂落,水荇牵风翠带长。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
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
答:
颔联:著、落,3、7;牵、长,3、7。
颈联:驻、焚,都在第六位。

2、填空题(2分)
下面这首七言句中,有两个拟人化的同义连用性词组,请找出来。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侵陵  ),( 漏泄  )。

3、简答题(4分)
简要说说你对律诗中四平头的理解。
答:是指除了首二词性以外,还有句式、动词位置全部一样,这是要尽量注意避免的。


第八讲,浅谈诗家语(一)
小桥出题

一、选择:(每空2分,共8分)
以下诗句中省略的是A主语,B谓语,C转折词,D事件

1.整首诗省略了( A  )
鹧鸪 郑谷〔唐代〕押齐韵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2.省略的是( C  )
自知白发非春事,且尽芳尊恋物华。

3.颔联省略了(  B  )
题张氏隐居二首 其一(唐•杜甫)
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
涧道馀寒历冰雪,石门斜日到林丘。
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害朝看麋鹿游。
乘兴杳然迷出处,对君疑是泛虚舟。

4.首联省略的是( D  )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二、判断:(每空1分,共2分)
早秋寄刘尚书  许浑
天生心识富人侯,将相门中第一流。
旗纛早开擒虎帐,戈鋋初发斩鲸舟。
柳营书号海山暝,菌阁赋诗江树秋。
昨夜雨凉今夜月,笙歌应醉最高楼。

1.其中,尾联前分句省略的是作者自己所在地,后分句省略的是对方所在地。(  正确 )
2.前六句省略的主语是作者。( 错误 )


第九讲,浅谈诗家语(二)
魂牵梦依出题

一、简答题:(4分)
1、诗家语的特点是什么?
答:1.省略。2.倒装。3.词性活用。4.拟人拟物。


二、下列律诗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来创作的?并指出它的手法表现在哪一联?(3分)
1)【堂成】(唐•杜甫)
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
傍人错比杨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
答:【堂成】这首律诗是通过主谓倒装的手法来创作的。
创作的手法表现在首联的第一句和颔联的3-4句。

三、下列律诗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来创作的?并指出它的手法表现在哪一联?(3分)
1)【自有扈至京师已后朱樱之期】(唐•温庭筠)
露圆霞赤数千枝,银笼谁家寄所思。
秦苑飞禽谙熟早,杜陵游客恨来迟。
空看翠幄成阴日,不见红珠满树时。
尽日徘徊浓影下,祇应重作钓鱼期。
答案:这首诗前三联都是写樱桃暗喻自己,最后一联,也就是尾联转写自己的。


第十讲,七律章法布局(二)
过翼出题

一、下面这首诗,5、6两分句各承接的是哪一联?(2分)
题裴晋公林亭
(唐•温庭筠)押微韵
谢傅林亭暑气微,山丘零落閟音徽。
东山终为苍生起,南浦虚言白首归。
池凤已传春水浴,渚禽犹带夕阳飞。
悠然到此忘情处,一日何妨有万几。
答:答:5分句承接3分句,6分句承接4分句。

二、写出下面这两首诗各分句的起承转合关系。(6分)
城西陂泛舟(即渼陂)
(唐•杜甫)押先韵
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天。
春风自信牙樯动,迟日徐看锦缆牵。
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不有小舟能荡桨,百壶那送酒如泉。
答:这首的起承转合是:1-2分句起,3-6分句承,7分句转,8分句结。


赠献纳使起居田舍人澄
(唐•杜甫)押先韵
献纳司存雨露边,地分清切任才贤。
舍人退食收封事,宫女开函近御筵。
晓漏追飞青琐闼,晴窗点检白云篇。
扬雄更有河东赋,唯待吹嘘送上天。
答:这首的起承转合是:1-6分句起,7分句转,8分句合。


三、下面这首诗,采用了哪种布局章法?(2分)
牡丹
李商隐 〔唐代〕
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答:这首诗采用了分分分总的布局章法。


第十一讲,咏物诗的写作(一)
史东亮出题

一、选择:(5分)
鹧鸪 唐•郑谷 押齐韵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春日西。

关于这首诗,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
1.首联,通过写鹧鸪嬉戏活动和与山鸡的比较作了画龙点睛式的勾勒,用的是比兴手法。
2.颔联,以特殊环境进行衬托,体现鹧鸪的愁苦悲鸣。而且似又象游子征人涉足凄迷荒僻之地,聆听鹧鸪的声声哀鸣而黯然伤神。这样,颔联的描写,把鹧鸪之声和征人之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
3.颈联暂时抛开鹧鸪转而写人,通过刻画游子与佳人的动作,抒发了作者的感情,这是借物抒情的一种方法。
4.尾联的收结,宕出远神,又能做到言虽尽而意无穷,把那沉重的羁旅乡思之愁,表达的淋漓尽致。

二、填空(5分)
1.咏物诗的精髓是( 托物言志或者借物抒情      )
2.咏物诗写作原则是( 咏物而不是单纯咏物,要不即不离,通过咏物抒发作者感情)
3.写咏物诗,选择所咏的主题物象最重要的是( 选择的物象与作者要表达的感情吻合 )
   

第十二讲,咏物诗的写作(二)
瑾瑜出题

一、通过解析来论述下面这首咏物诗的写作手法(10分)
野菊 唐•李商隐 押先韵
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
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
细路独来当此夕,清尊相伴省他年。
紫云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近御筵。
  答:李商隐借野菊抒发自己的仕途之叹。开篇点出野菊生长环境的压抑,“苦竹”与“椒坞”,虽有“微香”但已难禁孤独之泪。然后用“已悲节物同寒雁”把生于寒秋看成是菊花的悲惨命运。抒情主人公形象自颈联介入,“细路独来”点明其与野菊同命相怜之苦,最后一句“不取霜栽近御筵”尽显怨愤压抑的情绪。全诗触景感怀,咏物托意,很能反映诗人当时的思想状况。

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
苦竹、椒坞,以喻愁恨,点出野菊所处的环境艰辛。引出 “微香冉冉泪涓涓。”句,由于环境恶劣,本来花气袭人的野菊只能散发出细细的微香,所以它难免要清泪涓涓,不断洒落了。

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
颔联承接首联的环境,接写野菊的生不逢时:如同寒雁羁栖,这已经够可悲可叹了,可它又怎么能够敛香隐迹,甘心与暮秋的寒蝉一样寂寞下去呢?

首二联四句,明写野菊,暗写自己:野菊的命运正是诗人命运的生动写照。

细路独来当此夕,清尊相伴省他年。
颈联两句笔法一变,由隐到显,追忆自己受令狐楚恩遇的往事。

紫云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近御筵。
紫云句指令狐陶移官内职,任中书舍人。不取:是对令狐陶不加提携表示怨望。霜栽:指傲霜的秋菊。御筵:宫中筵席。此诗在抒写自己沉沦困境的同时,流露出对令狐如此冷漠的怨望。

这首诗突出特点是构思精密,立意高迈。诗人有意识地避实就虚,采用象征的手法,不作平直语。字面上除五、六两句外,句句写菊,又句句寄托自己的身世之感,别开生面,不落窠臼。尤其三、四两句“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含意精警,令人回味感叹。





点评

B002-宝池青莲总分:120分。  发表于 2021-6-27 21:00
第一讲得分:5+5=10  发表于 2021-6-25 10:52
第十一题,5+5=10分  发表于 2021-6-23 17:41
第四讲5+5=10分  发表于 2021-6-23 17:31
第九讲:一题得分4;二题得分3;三题得分3;总计得分10分。  发表于 2021-6-23 13: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

帖子

18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24
贡献
45
金钱
74
发表于 2021-6-21 21:06:50 | 显示全部楼层
烟雨楼二十一期律绝班期中考试卷
本次考试内容为第一至第十二讲讲义的精要部分,每一讲一组题,共12组题,均由不同的小题目组成。每组题10分,共120分。
班级:烟雨楼21期  组别:B   学号:13  姓名诗韵江南
第一讲,格律诗的起源、发展及格律诗的写作
瑾瑜出题
一、填空题:(5分)
1)、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诗经   》,最早使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1分)
2)、在武则天专权时期,( 宋之问   )和( 沈佺期   )的诗歌,使绝句、律诗最终定形。(1分)
3)、盛唐时期出现了诗仙( 李白   )、诗圣(杜甫   )。以及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和王维等;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之焕等。(1分)
4)、律诗创作的传统题材有:( 送别  )、怀古、( 咏物 )、边塞、闺情、宫怨、( 言志  )、(   田园  )等。(2分)
二、简答题:(5分)
(一)、什么是创作诗歌的立意?(1分)
答:诗歌是兴发感动的产物,立意就是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与主题。
(二)、请回答出以下两首诗是通过什么题材来立意的?(4分)
1)、春晴
唐:王驾 押麻韵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答:此诗通过下雨前后的景象对比,雨前花色艳丽,雨后留下了残花,暗示春色将尽,又通过蜂蝶飞向邻家引出诗人的深思与疑问:春色难道在邻家的发问。此诗立意于生活中雨后初晴的画面。
2)、谢亭送别
唐:许浑 押尤韵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流急。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答:此诗是送别诗,通过行舟,水流急等表达了诗人的不舍之情。
第二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一)
瑾瑜出题
1、下面这首诗是典型的一联起,一联承,一联转,一联合,经典的布局,请具体归纳出它的布局方法:(5分)
赠田九判官
(唐·杜甫)押萧韵
崆峒使节上青霄,河陇降王款圣朝。
宛马总肥春苜蓿,将军只数汉嫖姚。
陈留阮瑀谁争长,京兆田郎早见招。
麾下赖君才并入,独能无意向渔樵。
题注:梁丘。哥舒翰讨安禄山,以田梁丘为行军司马。
引用典故:阮瑀
答:这首就是典型的一联起,一联承,一联转,一联合,经典的布局,归纳一下就是:
一首律诗共四联,一般来说,首联:起,或破题,或交待背景,要写出高远的气势;
颔联:承上启下,进一步阐发;颈联:要有变化转折,它在一篇律诗中就像人的腰一样,诗是否有气势全靠这一联;尾联:要合,“自去自回”,呼应前面,最好有一种意犹未尽、让人回味无穷的感觉。
2、请简要分析下面这首唐诗的布局方法:(5分)
狂夫
·杜甫 押阳韵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分析:(1)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首联写景,点出自己在浣花溪草堂的位置,说自己把这里当成了典故里的沧浪之水。(2)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颔联以景承,用了互文的修辞方法,前分句写风暗藏雨,后分句写雨暗藏风。此是首联叙事,是赋笔,颔联以景承接,是草堂门前的景色。(3)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但颈联陡然一转,开始写自己的窘境,没人送米了,孩子快饿死了。(4)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尾联写了自己在这种情形下只能疏放,自狂了。这种布局的特色,是用上面的乐景来反衬下面的悲情,首二与尾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第三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二)
碧海晴空出题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计10分。

1关于《曲江对酒》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C )

曲江对酒
(唐·杜甫)押微韵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春殿转霏微。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
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悲伤未拂衣。

A这首诗是上景下情式的布局。
B这首诗首句不是写景,而是叙事,所以这首诗是上情下景式布局。
C颔联的景色属于乐景。

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B )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崔曙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A首联写法是叙事。
B颔联写法是写景。
C首联写法是叙事兼写景。

第四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三)
青青子衿出题
1、写七律时,章法布局有多种形式,但归纳起来,最常用的有哪些?列举出三种来。5分) 答:上景下情   总分分总  分分分总   
2、简要分析下面这首七律的布局:5分)

商山麻涧唐/杜牧 押麻韵
云光岚彩四面合,柔柔垂柳十余家。
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埘春日斜。
秀眉老父对樽酒,茜袖女儿簪野花。
征车自念尘土计,惆怅溪边书细沙。
分析:采用了分分分总的布局手法,首联从远到近,描写村庄四周是青山,山中白云缭绕,近处是依依杨柳,还有十余户人家,颔联是对乡村生活的描写,雉飞鹿过,牛巷鸡埘。颈联写的是乡村的人事,黄发垂髫怡然自乐之景。尾联转到自己,自己仍在为生计奔波,与此相比多了悠悠惆怅。
第五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一)
寒江雪出题
一、填空(5分)
1.“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后分句省略了(主语    )。
2.“黑水澄时潭底出,白云破处洞门开。”前后分句的主语分别是( 潭底 )(  洞门  )。
3.七言的句子里,经常会没有宾语,只有主谓结构,这种句法叫( 主谓法   )。
4.“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前分句就是个地点( 状语   ),为后分句服务,本句是单句式的流水句。
二、判断(5分)
1.“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本联的主语是“女”。( √
2.“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运用的句法是列锦。( √
3.“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运用的句法是倒装。(  √
4.“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是属于主谓宾成分齐备的句子。(  √  
5.“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运用了主谓宾句法。( ×
第六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二)
范范出题
1、找出下面这首诗的三主谓句式的一联,并作简单分析。(5分)
岁晚旅望
(唐·白居易)押先韵
朝来暮去星霜换,阴惨阳舒气序牵。
万物秋霜能坏色,四时冬日最凋年。
烟波半露新沙地,鸟雀群飞欲雪天。
向晚苍苍南北望,穷阴旅思两无边。
分析:首联朝来暮去星霜换,阴惨阳舒气序牵。前四的双主谓,是后面一个主谓的条件。在朝来,暮去的条件下,星霜完成了转换,而在阴惨阳舒中,体现了气候物序的交接。首联的描写为整首诗做了个总领,铺陈。
2、秋槛鼓鼙惊朔雪,晓阶旗纛起边风。——选自许浑的《献鄜坊丘常侍》,上面诗句的后三是什么短语并作简单分析。(5分)
分析:后三为动宾短语。惊朔雪,起边风,惊,起,都是动词,后面跟着朔雪,和,边风,作宾语,所以都是动宾结构。
第七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三)
闲庭听雨出

1、简答题(4分)
请找出这首七律中中二联的动词并标出它们所在的位置。例如:(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动词,逐,落,4,7,兼,飞,4,7。

曲江对雨(唐·杜甫)押阳韵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林花著雨燕脂落,水荇牵风翠带长。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
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
答:林花著雨燕脂落,水荇牵风翠带长。
动词著   3 7; q牵 长 3 7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
驻、焚,都在6
2、填空题(2分)
下面这首七言句中,有两个拟人化的同义连用性词组,请找出来。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 侵陵 ),( 漏泄  )。

3、简答题(4分)
简要说说你对律诗中四平头的理解。
答:是指除了首二词性以外,还有句式、动词位置全部一样,这是要尽量注意避免的。
第八讲,浅谈诗家语(一)
小桥出题
一、选择:(每空2分,共8分)
以下诗句中省略的是A主语,B谓语,C转折词,D事件
1.整首诗省略了( A )
鹧鸪 郑谷〔唐代〕押齐韵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2.省略的是( C )
自知白发非春事,且尽芳尊恋物华。
3.颔联省略了(  B )
题张氏隐居二首 其一(唐·杜甫)
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
涧道馀寒历冰雪,石门斜日到林丘。
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害朝看麋鹿游。
乘兴杳然迷出处,对君疑是泛虚舟。
4.首联省略的是( D  )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二、判断:(每空1分,共2分)
早秋寄刘尚书  许浑
天生心识富人侯,将相门中第一流。
旗纛早开擒虎帐,戈鋋初发斩鲸舟。
柳营书号海山暝,菌阁赋诗江树秋。
昨夜雨凉今夜月,笙歌应醉最高楼。
1.其中,尾联前分句省略的是作者自己所在地,后分句省略的是对方所在地。( √ )
2.前六句省略的主语是作者。( × )

第九讲,浅谈诗家语(二)
魂牵梦依出
一、简答题:(4分)
1、诗家语的特点是什么?
:1.省略。2.倒装。3.词性活用。4.拟人拟物

二、下列律诗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来创作的?并指出它的手法表现在哪一联?3分)
1)【堂成】(唐·杜甫)
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
傍人错比杨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
:【堂成】这首律诗是通过主谓倒装的手法来创作的。
创作的手法表现在首联的第一句和颔联的3-4句。
三、下列律诗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来创作的?并指出它的手法表现在哪一联?3分)
1)【自有扈至京师已后朱樱之期】(·温庭筠)
露圆霞赤数千枝,银笼谁家寄所思。
秦苑飞禽谙熟早,杜陵游客恨来迟。
空看翠幄成阴日,不见红珠满树时。
尽日徘徊浓影下,祇应重作钓鱼期。
答案:拟人拟物,这首诗前三联都是写樱桃暗喻自己,最后一联,也就是尾联转写自己的。
第十讲,七律章法布局(二)
过翼出题
一、下面这首诗,5、6两分句各承接的是哪一联?2分)
题裴晋公林亭
(唐·温庭筠)押微韵
谢傅林亭暑气微,山丘零落閟音徽。
东山终为苍生起,南浦虚言白首归。
池凤已传春水浴,渚禽犹带夕阳飞。
悠然到此忘情处,一日何妨有万几。
答:5分句承接3分句,6分句承接4分句。
二、写出下面这两首诗各分句的起承转合关系。6分)
城西陂泛舟(即渼陂)
(唐·杜甫)押先韵
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天。
春风自信牙樯动,迟日徐看锦缆牵。
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不有小舟能荡桨,百壶那送酒如泉。
答:1-2分句起,3-6分句承,7分句转,8分句结。
赠献纳使起居田舍人澄
(唐·杜甫)押先韵
献纳司存雨露边,地分清切任才贤。
舍人退食收封事,宫女开函近御筵。
晓漏追飞青琐闼,晴窗点检白云篇。
扬雄更有河东赋,唯待吹嘘送上天。
答:1-6分句起,7分句转,8分句合。
三、下面这首诗,采用了哪种布局章法?2分)
牡丹
李商隐 〔唐代〕
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答:这首诗采用了分分分总的布局章法。
第十一讲,咏物诗的写作(一)
史东亮出题
一、选择:(5分)
鹧鸪 唐·郑谷 押齐韵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春日西。

关于这首诗,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
1.首联,通过写鹧鸪嬉戏活动和与山鸡的比较作了画龙点睛式的勾勒,用的是比兴手法。
2.颔联,以特殊环境进行衬托,体现鹧鸪的愁苦悲鸣。而且似又象游子征人涉足凄迷荒僻之地,聆听鹧鸪的声声哀鸣而黯然伤神。这样,颔联的描写,把鹧鸪之声和征人之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
3.颈联暂时抛开鹧鸪转而写人,通过刻画游子与佳人的动作,抒发了作者的感情,这是借物抒情的一种方法。
4.尾联的收结,宕出远神,又能做到言虽尽而意无穷,把那沉重的羁旅乡思之愁,表达的淋漓尽致。
二、填空5分)
1.咏物诗的精髓是( 托物言志或者借物抒情   )
2.咏物诗写作原则是( 咏物而不是单纯咏物,要不即不离,通过咏物抒发作者感情 )
3.写咏物诗,选择所咏的主题物象最重要的是( 选择的物象与作者要表达的感情吻合 )
第十二讲,咏物诗的写作(二)
瑾瑜出题
一、通过解析来论述下面这首咏物诗的写作手法(10分)
野菊 唐·李商隐 押先韵
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
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
细路独来当此夕,清尊相伴省他年。
紫云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近御筵。
答:诗触景感怀,咏物托意,很能反映诗人当时的思想状况。诗一开头:“苦竹园南椒坞边”,点出野菊所处的环境:它的北面是苦竹园,而且还有椒坞在旁。竹的味道那么苦,椒的味道又那么辣,苦、辣之味包裹着菊花。托根在这样的辛苦 之地。它的处境多么艰辛啊!所以,诗便很自然地引出第二句:“微香冉冉泪涓涓。”由于环境恶劣。本来花气袭人的野菊只能散发出细细的微香,所以它难免要清泪涓涓。不断洒落了。同时,野菊的辛苦遭逢还不仅仅是境遇不好.它又生不逢时:它生于萧飒衰败的寒秋,蓓蕾一开,便受风刀霜剑的摧残,实在太不幸了。不过,菊花毕竟是花中的强者,它是决不会甘于寂寞的,因此诗又生出下边两句:“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在诗人看来,菊,作为百花之一,它也应该得到温暖,也应该有其“春风得意”之时,可是它却处于寒秋.上四句,明里句句写的是野菊,但实际上句句都是在写自己:野菊托根于辛苦之地,花发于西风落叶之时,倍受苦寒,这是诗人命运的生动写照。李商隐生于晚唐末世,可谓生不逢时。入仕以后.又一直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后又被牵连进去,遭受排挤和打击,郁郁不得志。但是又不甘潦倒长终,内心充满痛苦和烦闷。“已悲节物”、“忍委芳心”两句诗就有屈原“老冉冉其将至,恐修名之不立”(《离骚》)之意,感叹时不我予,想有所作为,但现实情况不允许,实在无可奈何。五、六两句笔法一变,由隐到显,追忆自己受令狐楚恩遇的往事。“细路独来当此夕,清樽相伴省他年。”小路独来,回思往事,早年在重阳节自己曾伴令狐公同饮。想令狐公在日。对自己积极奖掖。大力提拔.七、八两句是对诗人此时想起令狐楚一个交待:“紫云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近御筵。…‘紫云”一作紫微,指中书省。唐开元元年改中书省为紫微省。后虽在开元五年复旧称,但人们此后常以“紫微”代中书省。“紫云新苑移花处”指令狐绚官中书舍人。令狐绚是令狐楚之子,又是李商隐的故交,《新唐书·令狐楚传》记载令狐楚帅河南之时,十分欣赏李商隐之文,并“使诸子游”。照理,他总该对李商隐有所汲引了吧?可是李商隐娶李党王茂元之女为妻之后,令狐绚认为他“背恩”,根本不予理睬。诗人一再陈情,也得不到谅解,所以在诗的最后说他“不取霜栽近御筵”,即不向朝廷荐举他。正是由于令狐绚的冷遇和排挤,所以诗人才一再提起令狐楚,表现自己的不满和埋怨。在大中二年的《九日》一诗中,诗人在回顾令狐楚的恩顾之后。就指责令狐绚“不学汉臣栽苜蓿,空教楚客咏江篱。”因此,此诗在抒写自己沉沦困境的同时,便流露出对令狐如此冷漠的怨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40

帖子

143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05
贡献
331
金钱
552
发表于 2021-6-21 21: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烟雨楼二十一期律绝班期中考试卷

本次考试内容为第一至第十二讲讲义的精要部分,每一讲一组题,共12组题,均由不同的小题目组成。每组题10分,共120分。

班级:律绝班
组别 B  学号023  姓名 清馨百荷


第一讲,格律诗的起源、发展及格律诗的写作
瑾瑜出题

一、填空题:(5分)

1)、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诗经 》,最早使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1分)
2)、在武则天专权时期,(   宋之问 )和( 沈佺期   )的诗歌,使绝句、律诗最终定形。(1分)
3)、盛唐时期出现了诗仙( 李白   )、诗圣( 杜甫  )。以及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和王维等;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之焕等。(1分)
4)、律诗创作的传统题材有:(   思乡  )、怀古、( 田园    )、边塞、闺情、宫怨、(   咏物  )、(  言志   )等。(2分)

二、简答题:(5分)

(一)、什么是创作诗歌的立意?(1分)
答:立意,就是创作诗歌的用意,即作品的主题。

(二)、请回答出以下两首诗是通过什么题材来立意的?(4分)

1)、春晴
唐:王驾 押麻韵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答:《春晴》是通过描写生活情趣的题材来立意的。
2)、谢亭送别
唐:许浑 押尤韵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流急。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答:《谢亭送别》是通过表达送别之意的题材来立意的。

第二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一)
瑾瑜出题

1、下面这首诗是典型的一联起,一联承,一联转,一联合,经典的布局,请具体归纳出它的布局方法:(5分)

赠田九判官
(唐•杜甫)押萧韵
崆峒使节上青霄,河陇降王款圣朝。
宛马总肥春苜蓿,将军只数汉嫖姚。
陈留阮瑀谁争长,京兆田郎早见招。
麾下赖君才并入,独能无意向渔樵。

题注:梁丘。哥舒翰讨安禄山,以田梁丘为行军司马。
引用典故:阮瑀

答:这首就是典型的一联起,一联承,一联转,一联合,经典的布局,归纳一下就是:一首律诗共四联,一般来说,首联:起,或破题,或交待背景,要写出高远的气势;颔联:承上启下,进一步阐发;颈联:要有变化转折,它在一篇律诗中就像人的腰一样,诗是否有气势全靠这一联;尾联:要合,“自去自回”,呼应前面,最好有一种意犹未尽、让人回味无穷的感觉。

2、请简要分析下面这首唐诗的布局方法:(5分)

狂夫
唐•杜甫 押阳韵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答:分析:(1)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首联写景,点出自己在浣花溪草堂的位置,说自己把这里当成了典故里的沧浪之水。
(2)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颔联以景承,用了互文的修辞方法,前分句写风暗藏雨,后分句写雨暗藏风。此是首联叙事,是赋笔,颔联以景承接,是草堂门前的景色。
(3)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但颈联陡然一转,开始写自己的窘境,没人送米了,孩子快饿死了。
(4)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尾联写了自己在这种情形下只能疏放,自狂了。这种布局的特色,是用上面的乐景来反衬下面的悲情,首二与尾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第三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二)
碧海晴空出题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计10分。

1关于《曲江对酒》下面说法正确的是:(答:A C)

曲江对酒
(唐•杜甫)押微韵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春殿转霏微。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
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悲伤未拂衣。

A这首诗是上景下情式的布局。
B这首诗首句不是写景,而是叙事,所以这首诗是上情下景式布局。
C颔联的景色属于乐景。

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答:A B)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唐/崔曙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A首联写法是叙事。
B颔联写法是写景。
C首联写法是叙事兼写景。


第四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三)
青青子衿出题

1、写七律时,章法布局有多种形式,但归纳起来,最常用的有哪些?列举出三种来。(5分)
答:起承转合的,总分分总,分分分总的,前三联平行用六个典故,尾联转合的,上景下情的方等。

2、简要分析下面这首七律的布局:(5分)

商山麻涧唐/杜牧 押麻韵
云光岚彩四面合,柔柔垂柳十余家。
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埘春日斜。
秀眉老父对樽酒,茜袖女儿簪野花。
征车自念尘土计,惆怅溪边书细沙。
答:商山麻涧唐/杜牧 押麻韵云光岚彩四面合,柔柔垂柳十余家。景起,兼叙事。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埘春日斜。景承,分承,3承1;4承2秀眉老父对樽酒,茜袖女儿簪野花。转,入情,写人征车自念尘土计,惆怅溪边书细沙。合,宕开收结。


第五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一)
寒江雪出题

一、填空(5分)

1.“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后分句省略了(  主语  )。
2.“黑水澄时潭底出,白云破处洞门开。”前后分句的主语分别是(  潭底 )(   洞门 )。
3.七言的句子里,经常会没有宾语,只有主谓结构,这种句法叫(  主谓法  )。
4.“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前分句就是个地点( 状语 ),为后分句服务,本句是单句式的流水句。
二、判断(5分)
1.“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本联的主语是“女”。(  ✓  )
2.“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运用的句法是列锦。( ✓)
3.“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运用的句法是倒装。( ✓)
4.“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是属于主谓宾成分齐备的句子。( ✓)
5.“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运用了主谓宾句法。(  × )


第六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二)
范范出题

1、找出下面这首诗的三主谓句式的一联,并作简单分析。(5分)
岁晚旅望
(唐•白居易)押先韵
朝来暮去星霜换,阴惨阳舒气序牵。
万物秋霜能坏色,四时冬日最凋年。
烟波半露新沙地,鸟雀群飞欲雪天。
向晚苍苍南北望,穷阴旅思两无边。
答:1:首联:朝来暮去星霜换,阴惨阳舒气序牵。前四的双主谓,是后面一个主谓的条件。在朝来,暮去的条件下,星霜完成了转换,而在阴惨阳舒中,体现了气候物序的交接。首联的描写为整首诗做了个总领,铺陈。

2、秋槛鼓鼙惊朔雪,晓阶旗纛起边风。——选自许浑的《献鄜坊丘常侍》,上面诗句的后三是什么短语并作简单分析。(5分)

答:后三为动宾短语。惊朔雪,起边风,惊,起,都是动词,后面跟着朔雪,和,边风,作宾语,所以都是动宾结构。

第七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三)
闲庭听雨出题

1、简答题(4分)
请找出这首七律中中二联的动词并标出它们所在的位置。例如:(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动词,逐,落,4,7,兼,飞,4,7。

曲江对雨(唐•杜甫)押阳韵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林花著雨燕脂落,水荇牵风翠带长。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
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
答:颔联:著、落,3、7;牵、长,3、7。
颈联:驻、焚,都在第六位。

2、填空题(2分)
下面这首七言句中,有两个拟人化的同义连用性词组,请找出来。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  侵陵),(   漏泄)。

3、简答题(4分)
简要说说你对律诗中四平头的理解。
答:是指除了首二词性以外,还有句式、动词位置全部一样,这是要尽量注意避免的。


第八讲,浅谈诗家语(一)
小桥出题

一、选择:(每空2分,共8分)
以下诗句中省略的是A主语,B谓语,C转折词,D事件

1.整首诗省略了(  A)
鹧鸪 郑谷〔唐代〕押齐韵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2.省略的是(  C)
自知白发非春事,且尽芳尊恋物华。

3.颔联省略了(B   )
题张氏隐居二首 其一(唐•杜甫)
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
涧道馀寒历冰雪,石门斜日到林丘。
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害朝看麋鹿游。
乘兴杳然迷出处,对君疑是泛虚舟。

4.首联省略的是( D  )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二、判断:(每空1分,共2分)
早秋寄刘尚书  许浑
天生心识富人侯,将相门中第一流。
旗纛早开擒虎帐,戈鋋初发斩鲸舟。
柳营书号海山暝,菌阁赋诗江树秋。
昨夜雨凉今夜月,笙歌应醉最高楼。

1.其中,尾联前分句省略的是作者自己所在地,后分句省略的是对方所在地。(  正确)
2.前六句省略的主语是作者。( 错误 )

第九讲,浅谈诗家语(二)
魂牵梦依出题

一、简答题:(4分)
1、诗家语的特点是什么?
答:1.省略。2.倒装。3.词性活用。4.拟人拟物。

二、下列律诗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来创作的?并指出它的手法表现在哪一联?(3分)
1)【堂成】(唐•杜甫)
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
傍人错比杨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
答:【堂成】这首律诗是通过主谓倒装的手法来创作的。创作的手法表现在首联的第一句和颔联的3-4句。       

三、下列律诗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来创作的?并指出它的手法表现在哪一联?(3分)
1)【自有扈至京师已后朱樱之期】(唐•温庭筠)
露圆霞赤数千枝,银笼谁家寄所思。
秦苑飞禽谙熟早,杜陵游客恨来迟。
空看翠幄成阴日,不见红珠满树时。
尽日徘徊浓影下,祇应重作钓鱼期。
答:这首诗前三联都是写樱桃暗喻自己,最后一联,也就是尾联转写自己的。

第十讲,七律章法布局(二)
过翼出题

一、下面这首诗,5、6两分句各承接的是哪一联?(2分)
题裴晋公林亭
(唐•温庭筠)押微韵
谢傅林亭暑气微,山丘零落閟音徽。
东山终为苍生起,南浦虚言白首归。
池凤已传春水浴,渚禽犹带夕阳飞。
悠然到此忘情处,一日何妨有万几。
答:5分句承接3分句,6分句承接4分句。

二、写出下面这两首诗各分句的起承转合关系。(6分)
城西陂泛舟(即渼陂)
(唐•杜甫)押先韵
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天。
春风自信牙樯动,迟日徐看锦缆牵。
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不有小舟能荡桨,百壶那送酒如泉。
答:1-2分句起,3-6分句承,7分句转,8分句结。

赠献纳使起居田舍人澄
(唐•杜甫)押先韵
献纳司存雨露边,地分清切任才贤。
舍人退食收封事,宫女开函近御筵。
晓漏追飞青琐闼,晴窗点检白云篇。
扬雄更有河东赋,唯待吹嘘送上天。
答:1-6分句起,7分句转,8分句合。

三、下面这首诗,采用了哪种布局章法?(2分)
牡丹
李商隐 〔唐代〕
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答:这首诗采用了分分分总的布局章法。

第十一讲,咏物诗的写作(一)
史东亮出题

一、选择:(5分)
鹧鸪 唐•郑谷 押齐韵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春日西。

关于这首诗,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1.首联,通过写鹧鸪嬉戏活动和与山鸡的比较作了画龙点睛式的勾勒,用的是比兴手法。
2.颔联,以特殊环境进行衬托,体现鹧鸪的愁苦悲鸣。而且似又象游子征人涉足凄迷荒僻之地,聆听鹧鸪的声声哀鸣而黯然伤神。这样,颔联的描写,把鹧鸪之声和征人之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
3.颈联暂时抛开鹧鸪转而写人,通过刻画游子与佳人的动作,抒发了作者的感情,这是借物抒情的一种方法。
4.尾联的收结,宕出远神,又能做到言虽尽而意无穷,把那沉重的羁旅乡思之愁,表达的淋漓尽致。

答:第一题,选项3。迷惑考生的地方是”抛开”鹧鸪。乍闻,才唱,省略了鹧鸪声,鹧鸪曲,并没有抛开鹧鸪,而是不即不离。

二、填空(5分)
1.咏物诗的精髓是(  托物言志或者借物抒情   )
2.咏物诗写作原则是(  咏物而不是单纯咏物,要不即不离,通过咏物抒发作者感情   )
3.写咏物诗,选择所咏的主题物象最重要的是( 选择的物象与作者要表达的感情吻合   )。

第十二讲,咏物诗的写作(二)
瑾瑜出题

一、通过解析来论述下面这首咏物诗的写作手法(10分)
野菊 唐•李商隐 押先韵
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
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
细路独来当此夕,清尊相伴省他年。
紫云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近御筵。
答:李商隐借野菊抒发自己的仕途之叹。开篇点出野菊生长环境的压抑,“苦竹”与“椒坞”,虽有“微香”但已难禁孤独之泪。然后用“已悲节物同寒雁”把生于寒秋看成是菊花的悲惨命运。抒情主人公形象自颈联介入,“细路独来”点明其与野菊同命相怜之苦,最后一句“不取霜栽近御筵”尽显怨愤压抑的情绪。全诗触景感怀,咏物托意,很能反映诗人当时的思想状况。
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苦竹、椒坞,以喻愁恨,点出野菊所处的环境艰辛。引出 “微香冉冉泪涓涓。”句,由于环境恶劣,本来花气袭人的野菊只能散发出细细的微香,所以它难免要清泪涓涓,不断洒落了。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
颔联承接首联的环境,接写野菊的生不逢时:如同寒雁羁栖,这已经够可悲可叹了,可它又怎么能够敛香隐迹,甘心与暮秋的寒蝉一样寂寞下去呢?
首二联四句,明写野菊,暗写自己:野菊的命运正是诗人命运的生动写照。细路独来当此夕,清尊相伴省他年。
颈联两句笔法一变,由隐到显,追忆自己受令狐楚恩遇的往事。
紫云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近御筵。
紫云句指令狐陶移官内职,任中书舍人。不取:是对令狐陶不加提携表示怨望。霜栽:指傲霜的秋菊。御筵:宫中筵席。此诗在抒写自己沉沦困境的同时,流露出对令狐如此冷漠的怨望。
这首诗突出特点是构思精密,立意高迈。诗人有意识地避实就虚,采用象征的手法,不作平直语。字面上除五、六两句外,句句写菊,又句句寄托自己的身世之感,别开生面,不落窠臼。尤其三、四两句“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含意精警,令人回味感叹。

点评

B023-清馨百荷总分:115分。  发表于 2021-6-27 21:04
第一讲得分:5+5=10  发表于 2021-6-25 10:53
第四讲5+5=10分  发表于 2021-6-23 18:56
第十一题,0+5=5分  发表于 2021-6-23 17:42
第九讲:一题得分4;二题得分3;三题得分3;秒总计得分10分。  发表于 2021-6-23 13: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175

帖子

3767

积分

版主

烟雨楼诗词学院律绝二十一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61
贡献
204
金钱
3066
发表于 2021-6-21 21: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烟雨楼二十一期律绝班期中考试卷

本次考试内容为第一至第十二讲讲义的精要部分,每一讲一组题,共12组题,均由不同的小题目组成。每组题10分,共120分。

班级:烟雨楼21期  组别:B   学号:13  姓名:诗韵江南

第一讲,格律诗的起源、发展及格律诗的写作
瑾瑜出题

一、填空题:(5分)

1)、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诗经   》,最早使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1分)
2)、在武则天专权时期,( 宋之问   )和( 沈佺期   )的诗歌,使绝句、律诗最终定形。(1分)
3)、盛唐时期出现了诗仙( 李白   )、诗圣(杜甫   )。以及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和王维等;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之焕等。(1分)
4)、律诗创作的传统题材有:( 送别  )、怀古、( 咏物 )、边塞、闺情、宫怨、( 言志  )、(   田园  )等。(2分)

二、简答题:(5分)

(一)、什么是创作诗歌的立意?(1分)
答:诗歌是兴发感动的产物,立意就是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与主题。
(二)、请回答出以下两首诗是通过什么题材来立意的?(4分)

1)、春晴
唐:王驾 押麻韵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答:此诗通过下雨前后的景象对比,雨前花色艳丽,雨后留下了残花,暗示春色将尽,又通过蜂蝶飞向邻家引出诗人的深思与疑问:春色难道在邻家的发问。此诗立意于生活中雨后初晴的画面。
2)、谢亭送别
唐:许浑 押尤韵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流急。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答:此诗是送别诗,通过行舟,水流急等表达了诗人的不舍之情。

第二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一)
瑾瑜出题

1、下面这首诗是典型的一联起,一联承,一联转,一联合,经典的布局,请具体归纳出它的布局方法:(5分)

赠田九判官
(唐•杜甫)押萧韵
崆峒使节上青霄,河陇降王款圣朝。
宛马总肥春苜蓿,将军只数汉嫖姚。
陈留阮瑀谁争长,京兆田郎早见招。
麾下赖君才并入,独能无意向渔樵。

题注:梁丘。哥舒翰讨安禄山,以田梁丘为行军司马。
引用典故:阮瑀
答:这首就是典型的一联起,一联承,一联转,一联合,经典的布局,归纳一下就是:
一首律诗共四联,一般来说,首联:起,或破题,或交待背景,要写出高远的气势;
颔联:承上启下,进一步阐发;颈联:要有变化转折,它在一篇律诗中就像人的腰一样,诗是否有气势全靠这一联;尾联:要合,“自去自回”,呼应前面,最好有一种意犹未尽、让人回味无穷的感觉。

2、请简要分析下面这首唐诗的布局方法:(5分)

狂夫
唐•杜甫 押阳韵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分析:(1)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首联写景,点出自己在浣花溪草堂的位置,说自己把这里当成了典故里的沧浪之水。(2)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颔联以景承,用了互文的修辞方法,前分句写风暗藏雨,后分句写雨暗藏风。此是首联叙事,是赋笔,颔联以景承接,是草堂门前的景色。(3)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但颈联陡然一转,开始写自己的窘境,没人送米了,孩子快饿死了。(4)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尾联写了自己在这种情形下只能疏放,自狂了。这种布局的特色,是用上面的乐景来反衬下面的悲情,首二与尾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第三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二)
碧海晴空出题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计10分。

1关于《曲江对酒》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C )

曲江对酒
(唐•杜甫)押微韵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春殿转霏微。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
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悲伤未拂衣。

A这首诗是上景下情式的布局。
B这首诗首句不是写景,而是叙事,所以这首诗是上情下景式布局。
C颔联的景色属于乐景。

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B )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唐/崔曙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A首联写法是叙事。
B颔联写法是写景。
C首联写法是叙事兼写景。


第四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三)
青青子衿出题

1、写七律时,章法布局有多种形式,但归纳起来,最常用的有哪些?列举出三种来。(5分) 答:上景下情   总分分总  分分分总   

2、简要分析下面这首七律的布局:(5分)

商山麻涧唐/杜牧 押麻韵
云光岚彩四面合,柔柔垂柳十余家。
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埘春日斜。
秀眉老父对樽酒,茜袖女儿簪野花。
征车自念尘土计,惆怅溪边书细沙。
分析:采用了分分分总的布局手法,首联从远到近,描写村庄四周是青山,山中白云缭绕,近处是依依杨柳,还有十余户人家,颔联是对乡村生活的描写,雉飞鹿过,牛巷鸡埘。颈联写的是乡村的人事,黄发垂髫怡然自乐之景。尾联转到自己,自己仍在为生计奔波,与此相比多了悠悠惆怅。

第五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一)
寒江雪出题

一、填空(5分)
1.“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后分句省略了(主语    )。
2.“黑水澄时潭底出,白云破处洞门开。”前后分句的主语分别是( 潭底 )(  洞门  )。
3.七言的句子里,经常会没有宾语,只有主谓结构,这种句法叫( 主谓法   )。
4.“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前分句就是个地点( 状语   ),为后分句服务,本句是单句式的流水句。
二、判断(5分)
1.“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本联的主语是“女”。( √ )
2.“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运用的句法是列锦。( √ )
3.“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运用的句法是倒装。(  √ )
4.“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是属于主谓宾成分齐备的句子。(  √  )
5.“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运用了主谓宾句法。( × )


第六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二)
范范出题

1、找出下面这首诗的三主谓句式的一联,并作简单分析。(5分)
岁晚旅望
(唐•白居易)押先韵
朝来暮去星霜换,阴惨阳舒气序牵。
万物秋霜能坏色,四时冬日最凋年。
烟波半露新沙地,鸟雀群飞欲雪天。
向晚苍苍南北望,穷阴旅思两无边。
分析:首联朝来暮去星霜换,阴惨阳舒气序牵。前四的双主谓,是后面一个主谓的条件。在朝来,暮去的条件下,星霜完成了转换,而在阴惨阳舒中,体现了气候物序的交接。首联的描写为整首诗做了个总领,铺陈。

2、秋槛鼓鼙惊朔雪,晓阶旗纛起边风。——选自许浑的《献鄜坊丘常侍》,上面诗句的后三是什么短语并作简单分析。(5分)
分析:后三为动宾短语。惊朔雪,起边风,惊,起,都是动词,后面跟着朔雪,和,边风,作宾语,所以都是动宾结构。


第七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三)
闲庭听雨出题

1、简答题(4分)
请找出这首七律中中二联的动词并标出它们所在的位置。例如:(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动词,逐,落,4,7,兼,飞,4,7。

曲江对雨(唐•杜甫)押阳韵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林花著雨燕脂落,水荇牵风翠带长。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
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
答:林花著雨燕脂落,水荇牵风翠带长。
动词著 落  3 7; q牵 长 3 7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
驻、焚,都在6。
2、填空题(2分)
下面这首七言句中,有两个拟人化的同义连用性词组,请找出来。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 侵陵 ),( 漏泄  )。

3、简答题(4分)
简要说说你对律诗中四平头的理解。
答:是指除了首二词性以外,还有句式、动词位置全部一样,这是要尽量注意避免的。

第八讲,浅谈诗家语(一)
小桥出题

一、选择:(每空2分,共8分)
以下诗句中省略的是A主语,B谓语,C转折词,D事件

1.整首诗省略了( A )
鹧鸪 郑谷〔唐代〕押齐韵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2.省略的是( C )
自知白发非春事,且尽芳尊恋物华。

3.颔联省略了(  B )
题张氏隐居二首 其一(唐•杜甫)
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
涧道馀寒历冰雪,石门斜日到林丘。
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害朝看麋鹿游。
乘兴杳然迷出处,对君疑是泛虚舟。

4.首联省略的是( D  )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二、判断:(每空1分,共2分)
早秋寄刘尚书  许浑
天生心识富人侯,将相门中第一流。
旗纛早开擒虎帐,戈鋋初发斩鲸舟。
柳营书号海山暝,菌阁赋诗江树秋。
昨夜雨凉今夜月,笙歌应醉最高楼。

1.其中,尾联前分句省略的是作者自己所在地,后分句省略的是对方所在地。( √ )
2.前六句省略的主语是作者。( × )


第九讲,浅谈诗家语(二)
魂牵梦依出题

一、简答题:(4分)
1、诗家语的特点是什么?
答:1.省略。2.倒装。3.词性活用。4.拟人拟物

二、下列律诗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来创作的?并指出它的手法表现在哪一联?(3分)
1)【堂成】(唐•杜甫)
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
傍人错比杨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
答:【堂成】这首律诗是通过主谓倒装的手法来创作的。
创作的手法表现在首联的第一句和颔联的3-4句。
三、下列律诗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来创作的?并指出它的手法表现在哪一联?(3分)
1)【自有扈至京师已后朱樱之期】(唐•温庭筠)
露圆霞赤数千枝,银笼谁家寄所思。
秦苑飞禽谙熟早,杜陵游客恨来迟。
空看翠幄成阴日,不见红珠满树时。
尽日徘徊浓影下,祇应重作钓鱼期。
答案:拟人拟物,这首诗前三联都是写樱桃暗喻自己,最后一联,也就是尾联转写自己的。

第十讲,七律章法布局(二)
过翼出题

一、下面这首诗,5、6两分句各承接的是哪一联?(2分)
题裴晋公林亭
(唐•温庭筠)押微韵
谢傅林亭暑气微,山丘零落閟音徽。
东山终为苍生起,南浦虚言白首归。
池凤已传春水浴,渚禽犹带夕阳飞。
悠然到此忘情处,一日何妨有万几。
答:5分句承接3分句,6分句承接4分句。

二、写出下面这两首诗各分句的起承转合关系。(6分)
城西陂泛舟(即渼陂)
(唐•杜甫)押先韵
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天。
春风自信牙樯动,迟日徐看锦缆牵。
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不有小舟能荡桨,百壶那送酒如泉。
答:1-2分句起,3-6分句承,7分句转,8分句结。

赠献纳使起居田舍人澄
(唐•杜甫)押先韵
献纳司存雨露边,地分清切任才贤。
舍人退食收封事,宫女开函近御筵。
晓漏追飞青琐闼,晴窗点检白云篇。
扬雄更有河东赋,唯待吹嘘送上天。
答:1-6分句起,7分句转,8分句合。

三、下面这首诗,采用了哪种布局章法?(2分)
牡丹
李商隐 〔唐代〕
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答:这首诗采用了分分分总的布局章法。


第十一讲,咏物诗的写作(一)
史东亮出题

一、选择:(5分)
鹧鸪 唐•郑谷 押齐韵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春日西。

关于这首诗,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
1.首联,通过写鹧鸪嬉戏活动和与山鸡的比较作了画龙点睛式的勾勒,用的是比兴手法。
2.颔联,以特殊环境进行衬托,体现鹧鸪的愁苦悲鸣。而且似又象游子征人涉足凄迷荒僻之地,聆听鹧鸪的声声哀鸣而黯然伤神。这样,颔联的描写,把鹧鸪之声和征人之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
3.颈联暂时抛开鹧鸪转而写人,通过刻画游子与佳人的动作,抒发了作者的感情,这是借物抒情的一种方法。
4.尾联的收结,宕出远神,又能做到言虽尽而意无穷,把那沉重的羁旅乡思之愁,表达的淋漓尽致。

二、填空(5分)
1.咏物诗的精髓是( 托物言志或者借物抒情   )
2.咏物诗写作原则是( 咏物而不是单纯咏物,要不即不离,通过咏物抒发作者感情 )
3.写咏物诗,选择所咏的主题物象最重要的是( 选择的物象与作者要表达的感情吻合 )


第十二讲,咏物诗的写作(二)
瑾瑜出题

一、通过解析来论述下面这首咏物诗的写作手法(10分)
野菊 唐•李商隐 押先韵
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
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
细路独来当此夕,清尊相伴省他年。
紫云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近御筵。
答:诗触景感怀,咏物托意,很能反映诗人当时的思想状况。诗一开头:“苦竹园南椒坞边”,点出野菊所处的环境:它的北面是苦竹园,而且还有椒坞在旁。竹的味道那么苦,椒的味道又那么辣,苦、辣之味包裹着菊花。托根在这样的辛苦 之地。它的处境多么艰辛啊!所以,诗便很自然地引出第二句:“微香冉冉泪涓涓。”由于环境恶劣。本来花气袭人的野菊只能散发出细细的微香,所以它难免要清泪涓涓。不断洒落了。同时,野菊的辛苦遭逢还不仅仅是境遇不好.它又生不逢时:它生于萧飒衰败的寒秋,蓓蕾一开,便受风刀霜剑的摧残,实在太不幸了。不过,菊花毕竟是花中的强者,它是决不会甘于寂寞的,因此诗又生出下边两句:“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在诗人看来,菊,作为百花之一,它也应该得到温暖,也应该有其“春风得意”之时,可是它却处于寒秋.上四句,明里句句写的是野菊,但实际上句句都是在写自己:野菊托根于辛苦之地,花发于西风落叶之时,倍受苦寒,这是诗人命运的生动写照。李商隐生于晚唐末世,可谓生不逢时。入仕以后.又一直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后又被牵连进去,遭受排挤和打击,郁郁不得志。但是又不甘潦倒长终,内心充满痛苦和烦闷。“已悲节物”、“忍委芳心”两句诗就有屈原“老冉冉其将至,恐修名之不立”(《离骚》)之意,感叹时不我予,想有所作为,但现实情况不允许,实在无可奈何。五、六两句笔法一变,由隐到显,追忆自己受令狐楚恩遇的往事。“细路独来当此夕,清樽相伴省他年。”小路独来,回思往事,早年在重阳节自己曾伴令狐公同饮。想令狐公在日。对自己积极奖掖。大力提拔.七、八两句是对诗人此时想起令狐楚一个交待:“紫云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近御筵。…‘紫云”一作紫微,指中书省。唐开元元年改中书省为紫微省。后虽在开元五年复旧称,但人们此后常以“紫微”代中书省。“紫云新苑移花处”指令狐绚官中书舍人。令狐绚是令狐楚之子,又是李商隐的故交,《新唐书•令狐楚传》记载令狐楚帅河南之时,十分欣赏李商隐之文,并“使诸子游”。照理,他总该对李商隐有所汲引了吧?可是李商隐娶李党王茂元之女为妻之后,令狐绚认为他“背恩”,根本不予理睬。诗人一再陈情,也得不到谅解,所以在诗的最后说他“不取霜栽近御筵”,即不向朝廷荐举他。正是由于令狐绚的冷遇和排挤,所以诗人才一再提起令狐楚,表现自己的不满和埋怨。在大中二年的《九日》一诗中,诗人在回顾令狐楚的恩顾之后。就指责令狐绚“不学汉臣栽苜蓿,空教楚客咏江篱。”因此,此诗在抒写自己沉沦困境的同时,便流露出对令狐如此冷漠的怨望。

点评

B013-诗韵江南总分:120分。  发表于 2021-6-27 21:05
第一讲得分:5+5=10  发表于 2021-6-25 10:53
第四讲5+5=10分  发表于 2021-6-23 18:55
第十一题,5+5=10分  发表于 2021-6-23 17:43
第九讲:一题得分4;二题得分3;三题得分3;总计得分10分。  发表于 2021-6-23 13: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297

帖子

1726

积分

版主

烟雨楼诗词学院律绝二十期老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98
贡献
385
金钱
648
发表于 2021-6-21 21:42:51 | 显示全部楼层
班级 烟雨楼二十一期律绝班 组别 B  学号  B008 姓名  水珠



第一讲,格律诗的起源、发展及格律诗的写作
瑾瑜出题

一、填空题:(5分)

1)、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最早使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1分)
2)、在武则天专权时期,(宋之问)和(沈佺期)的诗歌,使绝句、律诗最终定形。(1分)
3)、盛唐时期出现了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以及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和王维等;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之焕等。(1分)
4)、律诗创作的传统题材有:(思乡)、怀古、(田园)、边塞、闺情、宫怨、(咏物)、(言志)等。(2分)

二、简答题:(5分)

(一)、什么是创作诗歌的立意?(1分)
答:立意,就是创作诗歌的用意,即作品的主题。

(二)、请回答出以下两首诗是通过什么题材来立意的?(4分)

1)、春晴
唐:王驾 押麻韵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答:《春晴》是通过描写生活情趣的题材来立意的。

2)、谢亭送别
唐:许浑 押尤韵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流急。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答:《谢亭送别》是通过表达送别之意的题材来立意的。


第二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一)
瑾瑜出题

1、下面这首诗是典型的一联起,一联承,一联转,一联合,经典的布局,请具体归纳出它的布局方法:(5分)

赠田九判官
(唐·杜甫)押萧韵
崆峒使节上青霄,河陇降王款圣朝。
宛马总肥春苜蓿,将军只数汉嫖姚。
陈留阮瑀谁争长,京兆田郎早见招。
麾下赖君才并入,独能无意向渔樵。

题注:梁丘。哥舒翰讨安禄山,以田梁丘为行军司马。
引用典故:阮瑀

答:这首就是典型的一联起,一联承,一联转,一联合,经典的布局,归纳一下就是:
一首律诗共四联,一般来说,
首联:起,或破题,或交待背景,要写出高远的气势;
颔联:承上启下,进一步阐发;
颈联:要有变化转折,它在一篇律诗中就像人的腰一样,诗是否有气势全靠这一联;
尾联:要合,“自去自回”,呼应前面,最好有一种意犹未尽、让人回味无穷的感觉。


2、请简要分析下面这首唐诗的布局方法:(5分)

狂夫
唐·杜甫 押阳韵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答:分析:
(1)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首联写景,点出自己在浣花溪草堂的位置,说自己把这里当成了典故里的沧浪之水。

(2)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颔联以景承,用了互文的修辞方法,前分句写风暗藏雨,后分句写雨暗藏风。
此是首联叙事,是赋笔,颔联以景承接,是草堂门前的景色。

(3)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但颈联陡然一转,开始写自己的窘境,没人送米了,孩子快饿死了。

(4)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尾联写了自己在这种情形下只能疏放,自狂了。

这种布局的特色,是用上面的乐景来反衬下面的悲情,首二与尾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第三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二)
碧海晴空出题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计10分。

1关于《曲江对酒》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C)

曲江对酒
(唐·杜甫)押微韵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春殿转霏微。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
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悲伤未拂衣。

A这首诗是上景下情式的布局。
B这首诗首句不是写景,而是叙事,所以这首诗是上情下景式布局。
C颔联的景色属于乐景。

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B)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唐/崔曙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A首联写法是叙事。
B颔联写法是写景。
C首联写法是叙事兼写景。


第四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三)
青青子衿出题

1、写七律时,章法布局有多种形式,但归纳起来,最常用的有哪些?列举出三种来。(5分)  
答:起承转合的,总分分总,分分分总的,前三联平行用六个典故,尾联转合的,上景下情的方法等。
  

2、简要分析下面这首七律的布局:(5分)

商山麻涧唐/杜牧 押麻韵
云光岚彩四面合,柔柔垂柳十余家。
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埘春日斜。
秀眉老父对樽酒,茜袖女儿簪野花。
征车自念尘土计,惆怅溪边书细沙。

答:
云光岚彩四面合,柔柔垂柳十余家。
景起,兼叙事。

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埘春日斜。
景承,分承,3承1;4承2

秀眉老父对樽酒,茜袖女儿簪野花。
转,入情,写人

征车自念尘土计,惆怅溪边书细沙。
合,宕开收结




第五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一)
寒江雪出题

一、填空(5分)
1.“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后分句省略了(主语)。
2.“黑水澄时潭底出,白云破处洞门开。”前后分句的主语分别是(潭底)(洞门)。
3.七言的句子里,经常会没有宾语,只有主谓结构,这种句法叫(主谓法)。
4.“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前分句就是个地点(状语),为后分句服务,本句是单句式的流水句。

二、判断(5分)
1.“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本联的主语是“女”。(√)
2.“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运用的句法是列锦。(√)
3.“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运用的句法是倒装。(√)
4.“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是属于主谓宾成分齐备的句子。(√)
5.“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运用了主谓宾句法。(×)


第六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二)
范范出题

1、找出下面这首诗的三主谓句式的一联,并作简单分析。(5分)
岁晚旅望
(唐·白居易)押先韵
朝来暮去星霜换,阴惨阳舒气序牵。
万物秋霜能坏色,四时冬日最凋年。
烟波半露新沙地,鸟雀群飞欲雪天。
向晚苍苍南北望,穷阴旅思两无边。

答:
首联:朝来暮去星霜换,阴惨阳舒气序牵。
前四的双主谓,是后面一个主谓的条件。
在朝来,暮去的条件下,星霜完成了转换,而在阴惨阳舒中,体现了气候物序的交接。
首联的描写为整首诗做了个总领,铺陈。

2、秋槛鼓鼙惊朔雪,晓阶旗纛起边风。——选自许浑的《献鄜坊丘常侍》,上面诗句的后三是什么短语并作简单分析。(5分)

答:
后三为动宾短语。
惊朔雪,起边风,惊,起,都是动词,后面跟着朔雪,和,边风,作宾语,所以都是动宾结构。

第七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三)
闲庭听雨出题

1、简答题(4分)
请找出这首七律中中二联的动词并标出它们所在的位置。例如:(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动词,逐,落,4,7,兼,飞,4,7。

曲江对雨(唐·杜甫)押阳韵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林花著雨燕脂落,水荇牵风翠带长。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
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

答:
颔联:著、落,3、7;牵、长,3、7。
颈联:驻、焚,都在第六位。

2、填空题(2分)
下面这首七言句中,有两个拟人化的同义连用性词组,请找出来。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侵陵),(漏泄)。

3、简答题(4分)
简要说说你对律诗中四平头的理解。

答:是指除了首二词性以外,还有句式、动词位置全部一样,这是要尽量注意避免的。


第八讲,浅谈诗家语(一)
小桥出题

一、选择:(每空2分,共8分)
以下诗句中省略的是A主语,B谓语,C转折词,D事件

1.整首诗省略了(A)
鹧鸪 郑谷〔唐代〕押齐韵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2.省略的是(C)
自知白发非春事,且尽芳尊恋物华。

3.颔联省略了(B)
题张氏隐居二首 其一(唐·杜甫)
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
涧道馀寒历冰雪,石门斜日到林丘。
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害朝看麋鹿游。
乘兴杳然迷出处,对君疑是泛虚舟。

4.首联省略的是(D)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二、判断:(每空1分,共2分)
早秋寄刘尚书  许浑
天生心识富人侯,将相门中第一流。
旗纛早开擒虎帐,戈鋋初发斩鲸舟。
柳营书号海山暝,菌阁赋诗江树秋。
昨夜雨凉今夜月,笙歌应醉最高楼。

1.其中,尾联前分句省略的是作者自己所在地,后分句省略的是对方所在地。(正确)
2.前六句省略的主语是作者。(错误)


第九讲,浅谈诗家语(二)
魂牵梦依出题

一、简答题:(4分)
1、诗家语的特点是什么?
答:1.省略。2.倒装。3.词性活用。4.拟人拟物。

二、下列律诗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来创作的?并指出它的手法表现在哪一联?(3分)
1)【堂成】(唐·杜甫)
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
傍人错比杨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

答:
【堂成】这首律诗是通过主谓倒装的手法来创作的。
创作的手法表现在首联的第一句和颔联的3-4句。


三、下列律诗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来创作的?并指出它的手法表现在哪一联?(3分)
1)【自有扈至京师已后朱樱之期】(唐·温庭筠)
露圆霞赤数千枝,银笼谁家寄所思。
秦苑飞禽谙熟早,杜陵游客恨来迟。
空看翠幄成阴日,不见红珠满树时。
尽日徘徊浓影下,祇应重作钓鱼期。

答:这首诗前三联都是写樱桃暗喻自己,最后一联,也就是尾联转写自己的。


第十讲,七律章法布局(二)
过翼出题

一、下面这首诗,5、6两分句各承接的是哪一联?(2分)
题裴晋公林亭
(唐·温庭筠)押微韵
谢傅林亭暑气微,山丘零落閟音徽。
东山终为苍生起,南浦虚言白首归。
池凤已传春水浴,渚禽犹带夕阳飞。
悠然到此忘情处,一日何妨有万几。

答:5分句承接3分句,6分句承接4分句。


二、写出下面这两首诗各分句的起承转合关系。(6分)
城西陂泛舟(即渼陂)
(唐·杜甫)押先韵
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天。
春风自信牙樯动,迟日徐看锦缆牵。
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不有小舟能荡桨,百壶那送酒如泉。

答:1-2分句起,3-6分句承,7分句转,8分句结。


赠献纳使起居田舍人澄
(唐·杜甫)押先韵
献纳司存雨露边,地分清切任才贤。
舍人退食收封事,宫女开函近御筵。
晓漏追飞青琐闼,晴窗点检白云篇。
扬雄更有河东赋,唯待吹嘘送上天。

答:1-6分句起,7分句转,8分句合。


三、下面这首诗,采用了哪种布局章法?(2分)
牡丹
李商隐 〔唐代〕
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答:这首诗采用了分分分总的布局章法。


第十一讲,咏物诗的写作(一)
史东亮出题

一、选择:(5分)
鹧鸪 唐·郑谷 押齐韵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春日西。

关于这首诗,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
1.首联,通过写鹧鸪嬉戏活动和与山鸡的比较作了画龙点睛式的勾勒,用的是比兴手法。
2.颔联,以特殊环境进行衬托,体现鹧鸪的愁苦悲鸣。而且似又象游子征人涉足凄迷荒僻之地,聆听鹧鸪的声声哀鸣而黯然伤神。这样,颔联的描写,把鹧鸪之声和征人之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
3.颈联暂时抛开鹧鸪转而写人,通过刻画游子与佳人的动作,抒发了作者的感情,这是借物抒情的一种方法。
4.尾联的收结,宕出远神,又能做到言虽尽而意无穷,把那沉重的羁旅乡思之愁,表达的淋漓尽致。

二、填空(5分)
1.咏物诗的精髓是( 托物言志或者借物抒情  )
2.咏物诗写作原则是(咏物而不是单纯咏物,要不即不离,通过咏物抒发作者感情 )
3.写咏物诗,选择所咏的主题物象最重要的是(选择的物象与作者要表达的感情吻合)


第十二讲,咏物诗的写作(二)
瑾瑜出题

一、通过解析来论述下面这首咏物诗的写作手法(10分)
野菊 唐·李商隐 押先韵
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
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
细路独来当此夕,清尊相伴省他年。
紫云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近御筵。

答:
李商隐借野菊抒发自己的仕途之叹。开篇点出野菊生长环境的压抑,“苦竹”与“椒坞”,虽有“微香”但已难禁孤独之泪。然后用“已悲节物同寒雁”把生于寒秋看成是菊花的悲惨命运。抒情主人公形象自颈联介入,“细路独来”点明其与野菊同命相怜之苦,最后一句“不取霜栽近御筵”尽显怨愤压抑的情绪。全诗触景感怀,咏物托意,很能反映诗人当时的思想状况。

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
苦竹、椒坞,以喻愁恨,点出野菊所处的环境艰辛。引出 “微香冉冉泪涓涓。”句,由于环境恶劣,本来花气袭人的野菊只能散发出细细的微香,所以它难免要清泪涓涓,不断洒落了。

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
颔联承接首联的环境,接写野菊的生不逢时:如同寒雁羁栖,这已经够可悲可叹了,可它又怎么能够敛香隐迹,甘心与暮秋的寒蝉一样寂寞下去呢?

首二联四句,明写野菊,暗写自己:野菊的命运正是诗人命运的生动写照。

细路独来当此夕,清尊相伴省他年。
颈联两句笔法一变,由隐到显,追忆自己受令狐楚恩遇的往事。

紫云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近御筵。
紫云句指令狐陶移官内职,任中书舍人。不取:是对令狐陶不加提携表示怨望。霜栽:指傲霜的秋菊。御筵:宫中筵席。此诗在抒写自己沉沦困境的同时,流露出对令狐如此冷漠的怨望。

这首诗突出特点是构思精密,立意高迈。诗人有意识地避实就虚,采用象征的手法,不作平直语。字面上除五、六两句外,句句写菊,又句句寄托自己的身世之感,别开生面,不落窠臼。尤其三、四两句“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含意精警,令人回味感叹。

点评

B008-水珠总分:120分。  发表于 2021-6-27 21:06
第一讲得分:5+5=10  发表于 2021-6-25 10:54
第四讲5+5=10分  发表于 2021-6-23 18:54
第十一题,5+5=10分  发表于 2021-6-23 17:44
第九讲:一题得分4;二题得分3;三题得分3;总计得分10分。  发表于 2021-6-23 13: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2

帖子

107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83
贡献
235
金钱
425
发表于 2021-6-21 21:5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月之华 于 2021-6-21 21:59 编辑

烟雨楼二十一期律绝班期中考试卷

本次考试内容为第一至第十二讲讲义的精要部分,每一讲一组题,共12组题,均由不同的小题目组成。每组题10分,共120分。

21期 律绝班   班级:B组   姓名: B020-月之华



第一讲,格律诗的起源、发展及格律诗的写作
瑾瑜出题

一、填空题:(5分)

1)、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诗经 》,最早使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1分)

2)、在武则天专权时期,(宋之问    )和(沈佺期    )的诗歌,使绝句、律诗最终定形。(1分)

3)、盛唐时期出现了诗仙( 李白   )、诗圣(杜甫   )。以及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和王维等;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之焕等。(1分)

4)、律诗创作的传统题材有:(思乡     )、怀古、( 田园    )、边塞、闺情、宫怨、(咏物     )、(  言志   )等。(2分)

二、简答题:(5分)

(一)、什么是创作诗歌的立意?(1分)

答:立意,就是创作诗歌的用意,即作品的主题。

(二)、请回答出以下两首诗是通过什么题材来立意的?(4分)

1)、春晴
唐:王驾 押麻韵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答:《春晴》是通过描写生活情趣的题材来立意的。

2)、谢亭送别
唐:许浑 押尤韵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流急。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答:《谢亭送别》是通过表达送别之意的题材来立意的。


第二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一)
瑾瑜出题

1、下面这首诗是典型的一联起,一联承,一联转,一联合,经典的布局,请具体归纳出它的布局方法:(5分)

赠田九判官
(唐•杜甫)押萧韵
崆峒使节上青霄,河陇降王款圣朝。
宛马总肥春苜蓿,将军只数汉嫖姚。
陈留阮瑀谁争长,京兆田郎早见招。
麾下赖君才并入,独能无意向渔樵。

题注:梁丘。哥舒翰讨安禄山,以田梁丘为行军司马。
引用典故:阮瑀

答:这首诗就是典型的一联起,一联承,一联转,一联合,经典的布局,归纳一下就是:
一首律诗共四联,一般来说,首联:起,或破题,或交待背景要写出高远的气势;颔联乘上启下,进一步阐发;颈联:要有变化转折,它在一篇律诗中,就像人的腰一样,诗是否有气势全靠这一联,尾联:要合,“自去自回”,呼应前面,最好有一种意犹未尽,让人回味无穷的感觉。

2、请简要分析下面这首唐诗的布局方法:(5分)

狂夫
唐•杜甫 押阳韵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答:分析:(1)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首联写景,点出自己在浣花溪草堂的位置,说自己把这里当成了典故里的沧浪之水。
(2)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颔联以景承,用了互文的修辞方法,前分句写风暗藏雨,后分句写雨暗藏风。,此是首联叙事,是赋笔,颔联以景承接,是草堂门前的景色。
(3)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但颈联陡然一转,开始写自己的窘境,没人送米了,孩子快饿死了。
(4)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尾联写了自己在这种情形下,只能疏放,自狂了,这种布局的特色,是用上面的乐景来反衬下面的悲情,首二与尾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第三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二)
碧海晴空出题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计10分。

1关于《曲江对酒》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C )

曲江对酒
(唐•杜甫)押微韵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春殿转霏微。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
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悲伤未拂衣。

A这首诗是上景下情式的布局。
B这首诗首句不是写景,而是叙事,所以这首诗是上情下景式布局。
C颔联的景色属于乐景。

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B )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唐/崔曙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A首联写法是叙事。
B颔联写法是写景。
C首联写法是叙事兼写景。


第四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三)
青青子衿出题

    1、写七律时,章法布局有多种形式,但归纳起来,最常用的有哪些?列举出三种来。(5分)   

答:起承转合的,总分分总,分分分总的,前三联平行用六个典故,尾联转合的,上景下情的坊等。

    2、简要分析下面这首七律的布局:(5分)

商山麻涧唐/杜牧 押麻韵
云光岚彩四面合,柔柔垂柳十余家。
答:景起,兼叙事。

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埘春日斜。
答:景承,分承,3承1,4承2。

秀眉老父对樽酒,茜袖女儿簪野花。
答:转,入情,写人。

征车自念尘土计,惆怅溪边书细沙。
答:合,宕开收结。



第五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一)
寒江雪出题

一、填空(5分)
1.“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后分句省略了( 主语   )。
2.“黑水澄时潭底出,白云破处洞门开。”前后分句的主语分别是(   潭底 )( 洞门   )。
3.七言的句子里,经常会没有宾语,只有主谓结构,这种句法叫(  主谓法  )。
4.“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前分句就是个地点(  状语  ),为后分句服务,本句是单句式的流水句。

二、判断(5分)
1.“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本联的主语是“女”。(    ✓)
2.“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运用的句法是列锦。(  ✓  )
3.“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运用的句法是倒装。(  ✓  )
4.“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是属于主谓宾成分齐备的句子。( ✓   )
5.“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运用了主谓宾句法。(X   )


第六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二)
范范出题

1、找出下面这首诗的三主谓句式的一联,并作简单分析。(5分)
岁晚旅望
(唐•白居易)押先韵
朝来暮去星霜换,阴惨阳舒气序牵。
万物秋霜能坏色,四时冬日最凋年。
烟波半露新沙地,鸟雀群飞欲雪天。
向晚苍苍南北望,穷阴旅思两无边。

答:1:首联:朝来暮去星霜换,阴惨阳舒气序牵。
前四的双主谓,是后面一个主谓的条件。在朝来暮去的条件下,星霜完成了转换,而在阴惨阳舒中,体现了气候物序的交接,首联的描写为整首诗做了个总领铺陈。

2、秋槛鼓鼙惊朔雪,晓阶旗纛起边风。——选自许浑的《献鄜坊丘常侍》,上面诗句的后三是什么短语并作简单分析。(5分)

答:后三为动宾短语。惊朔雪,起边风,惊,起,都是动词,后面跟着朔雪,和,边风,作宾语,所以都是动宾结构。

第七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三)
闲庭听雨出题

1、简答题(4分)
请找出这首七律中中二联的动词并标出它们所在的位置。例如:(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动词,逐,落,4,7,兼,飞,4,7。

曲江对雨(唐•杜甫)押阳韵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林花著雨燕脂落,水荇牵风翠带长。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
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

答:首联:两个动词,覆、静,都在第五位上。
颔联:著、落,分别在3、7位置上;牵、长,分别在3、7位置上。
颈联:驻、焚,都在第五位。
尾联:诏、醉,分别在3、2位置。

2、填空题(2分)
下面这首七言句中,有两个拟人化的同义连用性词组,请找出来。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侵陵   ),(漏泄   )。

3、简答题(4分)
简要说说你对律诗中四平头的理解。

答:四平头指的是律诗中二联的四句在结构上一样,以及每句前两字组成的词性一样皆属四平头。既指除了首二词性以外,还有句式、动词位置全部一样,这是一定要注意避免的。

第八讲,浅谈诗家语(一)
小桥出题

一、选择:(每空2分,共8分)
以下诗句中省略的是A主语,B谓语,C转折词,D事件

1.整首诗省略了(  A )
鹧鸪 郑谷〔唐代〕押齐韵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2.省略的是( C)
自知白发非春事,且尽芳尊恋物华。

3.颔联省略了(  B )
题张氏隐居二首 其一(唐•杜甫)
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
涧道馀寒历冰雪,石门斜日到林丘。
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害朝看麋鹿游。
乘兴杳然迷出处,对君疑是泛虚舟。

4.首联省略的是( D  )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二、判断:(每空1分,共2分)
早秋寄刘尚书  许浑
天生心识富人侯,将相门中第一流。
旗纛早开擒虎帐,戈鋋初发斩鲸舟。
柳营书号海山暝,菌阁赋诗江树秋。
昨夜雨凉今夜月,笙歌应醉最高楼。

1.其中,尾联前分句省略的是作者自己所在地,后分句省略的是对方所在地。(正确  )
2.前六句省略的主语是作者。( 错误 )


第九讲,浅谈诗家语(二)
魂牵梦依出题

一、简答题:(4分)
    1、诗家语的特点是什么?

答:1.省略。2.倒装。3.词性活用。4.拟人拟物。

二、下列律诗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来创作的?并指出它的手法表现在哪一联?(3分)
1)【堂成】(唐•杜甫)
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
傍人错比杨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
答:《堂成)这首律诗是通过主谓倒装的手法来创作的。
创作的手法表现在首联的第一句和颔联的三、四句。

三、下列律诗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来创作的?并指出它的手法表现在哪一联?(3分)
1)【自有扈至京师已后朱樱之期】(唐•温庭筠)
露圆霞赤数千枝,银笼谁家寄所思。
秦苑飞禽谙熟早,杜陵游客恨来迟。
空看翠幄成阴日,不见红珠满树时。
尽日徘徊浓影下,祇应重作钓鱼期。

答:《自有扈至京师已后朱樱之期》是通过拟人拟物的手法开创作的。
答:首联,颔联,颈联,前三联都是写樱桃暗喻自己。
尾联:转写自己。
         
第十讲,七律章法布局(二)
过翼出题

一、下面这首诗,5、6两分句各承接的是哪一联?(2分)
题裴晋公林亭
(唐•温庭筠)押微韵
谢傅林亭暑气微,山丘零落閟音徽。
东山终为苍生起,南浦虚言白首归。
池凤已传春水浴,渚禽犹带夕阳飞。
悠然到此忘情处,一日何妨有万几。

答:5分句承接3分句,6分句承接4分句。

二、写出下面这两首诗各分句的起承转合关系。(6分)
城西陂泛舟(即渼陂)
(唐•杜甫)押先韵
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天。
春风自信牙樯动,迟日徐看锦缆牵。
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不有小舟能荡桨,百壶那送酒如泉。

答:1—2分句起,3—6分句承,7分句转,8分句结。

赠献纳使起居田舍人澄
(唐•杜甫)押先韵
献纳司存雨露边,地分清切任才贤。
舍人退食收封事,宫女开函近御筵。
晓漏追飞青琐闼,晴窗点检白云篇。
扬雄更有河东赋,唯待吹嘘送上天。

答:1—6分句起,7分句转,8分句结。

三、下面这首诗,采用了哪种布局章法?(2分)
牡丹
李商隐 〔唐代〕
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答:这首诗采用了分分分总的布局章法。

第十一讲,咏物诗的写作(一)
史东亮出题

一、选择:(5分)
鹧鸪 唐•郑谷 押齐韵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春日西。

关于这首诗,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
1.首联,通过写鹧鸪嬉戏活动和与山鸡的比较作了画龙点睛式的勾勒,用的是比兴手法。
2.颔联,以特殊环境进行衬托,体现鹧鸪的愁苦悲鸣。而且似又象游子征人涉足凄迷荒僻之地,聆听鹧鸪的声声哀鸣而黯然伤神。这样,颔联的描写,把鹧鸪之声和征人之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
3.颈联暂时抛开鹧鸪转而写人,通过刻画游子与佳人的动作,抒发了作者的感情,这是借物抒情的一种方法。
4.尾联的收结,宕出远神,又能做到言虽尽而意无穷,把那沉重的羁旅乡思之愁,表达的淋漓尽致。

二、填空(5分)
1.咏物诗的精髓是(托物言志或者借物抒情       )
2.咏物诗写作原则是( 咏物而不是单纯咏物,要不即不离,通过咏物抒发作者感情       )
3.写咏物诗,选择所咏的主题物象最重要的是( 选择的物象与作者要表达的感情吻合     )


第十二讲,咏物诗的写作(二)
瑾瑜出题

一、通过解析来论述下面这首咏物诗的写作手法(10分)
野菊 唐•李商隐 押先韵
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
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
细路独来当此夕,清尊相伴省他年。
紫云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近御筵。

答:李商隐借野菊抒发自己的仕途之叹。开篇点出野菊生长环境的压抑,“苦竹”与“椒坞”,虽有“微香”但已难禁孤独之泪,然后用“已悲节物同寒雁”把生于寒秋看成是菊花的悲惨命运。抒情主人公形象自颈联介入,“细路独来”点明其余野菊同命相连之苦,最后一句“不取霜栽近御筵”尽显怨愤压抑的情绪。全诗触景感怀,咏物托意,很能反映诗人当时的思想状况。

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
苦竹、椒坞,以喻愁恨,点出野菊所处的环境艰辛。
引出“微香冉冉泪涓涓”句,由于环境恶劣,本来花气袭人的野菊,只能散发出细细的微香,所以他难免要清泪涓涓,不断洒落了。

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
汉联承接首联的环境,接写野菊的生不逢时:如同寒雁羁栖,这已经够可悲可叹了,可他又怎么能够敛香隐迹,甘心与暮秋的寒蝉一样,寂寞下去呢?

首二联四句,明显野菊,暗写自己,野菊的命运,正是诗人命运的生动写照。

细路独来当此夕,清尊相伴省他年。
颈联两句笔法一转,由隐到显,追忆自己受令狐楚恩遇的往事。

紫云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近御筵。
紫云句指令狐陶移官内职,任中书舍人。不取:是对令狐陶不加提携表示怨望。霜栽:至傲霜的秋菊。御筵:宫中宴席。此诗在书写自己沉沦困境的同时,流露出对令狐如此冷漠的怨望。

这首诗突出特点是构思精密,利益高迈。诗人有意识的避实就虚,采用象征的手法。不做平直语。字面上除五、六两句外,句句写菊,又句句寄托自己的身世之感,别开生面,不落巢臼。尤其三、四两句“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含意精警,令人回味感叹。

点评

B020-月之华总分120分。  发表于 2021-6-27 21:08
第一讲得分:5+5=10  发表于 2021-6-25 10:54
第四讲5+5=10分  发表于 2021-6-23 19:00
第十一题,5+5=10分  发表于 2021-6-23 17:44
第九讲:一题得分4;二题得分3;三题得分3;总计得分10分。  发表于 2021-6-23 13: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4

帖子

66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93
贡献
157
金钱
253
发表于 2021-6-21 21:58:13 | 显示全部楼层
烟雨楼二十一期律绝班期中考试卷
本次考试内容为第一至第十二讲讲义的精要部分,每一讲一组题,共12组题,均由不同的小题目组成。每组题10分,共120分。
班级 21期律绝班 组别 B  学号 012 姓名 影雪
第一讲,格律诗的起源、发展及格律诗的写作
瑾瑜出题
一、填空题:(5分)
1)、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诗经 》,最早使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1分)
2)、在武则天专权时期,(宋之问)和(沈佺期)的诗歌,使绝句、律诗最终定形。(1分)
3)、盛唐时期出现了诗仙( 李白)、诗圣(杜甫)。以及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和王维等;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之焕等。(1分)
4)、律诗创作的传统题材有:(思乡)、怀古、(田园)、边塞、闺情、宫怨、(咏物)、(言志)等。(2分)
二、简答题:(5分)
(一)、什么是创作诗歌的立意?(1分)
答:立意,就是创作诗歌的用意,即作品的主题。答:立意,就是创作诗歌的用意,即作品的主题。。
(二)、请回答出以下两首诗是通过什么题材来立意的?(4分)
1)、春晴
唐:王驾 押麻韵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答:《春晴》是通过描写生活情趣的题材来立意的。
2)、谢亭送别
唐:许浑 押尤韵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流急。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答:《谢亭送别》是通过表达送别之意的题材来立意的。
第二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一)
瑾瑜出题
1、下面这首诗是典型的一联起,一联承,一联转,一联合,经典的布局,请具体归纳出它的布局方法:(5分)
赠田九判官
(唐·杜甫)押萧韵
崆峒使节上青霄,河陇降王款圣朝。
宛马总肥春苜蓿,将军只数汉嫖姚。
陈留阮瑀谁争长,京兆田郎早见招。
麾下赖君才并入,独能无意向渔樵。
题注:梁丘。哥舒翰讨安禄山,以田梁丘为行军司马。
引用典故:阮瑀
答:这首就是典型的一联起,一联承,一联转,一联合,经典的布局,归纳一下就是:一首律诗共四联,一般来说,首联:起,或破题,或交待背景,要写出高远的气势;颔联:承上启下,进一步阐发;颈联:要有变化转折,它在一篇律诗中就像人的腰一样,诗是否有气势全靠这一联;尾联:要合,“自去自回”,呼应前面,最好有一种意犹未尽、让人回味无穷的感觉。
2、请简要分析下面这首唐诗的布局方法:(5分)
狂夫
唐·杜甫 押阳韵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分析:(1)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首联写景,点出自己在浣花溪草堂的位置,说自己把这里当成了典故里的沧浪之水。(2)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颔联以景承,用了互文的修辞方法,前分句写风暗藏雨,后分句写雨暗藏风。此是首联叙事,是赋笔,颔联以景承接,是草堂门前的景色。(3)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但颈联陡然一转,开始写自己的窘境,没人送米了,孩子快饿死了。(4)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尾联写了自己在这种情形下只能疏放,自狂了。这种布局的特色,是用上面的乐景来反衬下面的悲情,首二与尾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第三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二)
碧海晴空出题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计10分。

1关于《曲江对酒》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C)

曲江对酒
(唐·杜甫)押微韵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春殿转霏微。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
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悲伤未拂衣。

A这首诗是上景下情式的布局。
B这首诗首句不是写景,而是叙事,所以这首诗是上情下景式布局。
C颔联的景色属于乐景。

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B)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唐/崔曙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A首联写法是叙事。
B颔联写法是写景。
C首联写法是叙事兼写景。

第四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三)
青青子衿出题
1、写七律时,章法布局有多种形式,但归纳起来,最常用的有哪些?列举出三种来。(5分)   
答:起承转合的,总分分总,分分分总的,前三联平行用六个典故,尾联转合的,上景下情的方等。
2、简要分析下面这首七律的布局:(5分)

商山麻涧唐/杜牧 押麻韵
云光岚彩四面合,柔柔垂柳十余家。
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埘春日斜。
秀眉老父对樽酒,茜袖女儿簪野花。
征车自念尘土计,惆怅溪边书细沙。
答;云光岚彩四面合,柔柔垂柳十余家。景起,兼叙事。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埘春日斜。景承,分承,3承1;4承2秀眉老父对樽酒,茜袖女儿簪野花。转,入情,写人征车自念尘土计,惆怅溪边书细沙。合,宕开收结
第五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一)
寒江雪出题
一、填空(5分)
1.“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后分句省略了( 主语 )。
2.“黑水澄时潭底出,白云破处洞门开。”前后分句的主语分别是(潭底 )(洞门)。
3.七言的句子里,经常会没有宾语,只有主谓结构,这种句法叫(主谓法)。
4.“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前分句就是个地点(状语),为后分句服务,本句是单句式的流水句。
二、判断(5分)
1.“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本联的主语是“女”。( √   )
2.“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运用的句法是列锦。( √   )
3.“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运用的句法是倒装。( √   )
4.“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是属于主谓宾成分齐备的句子。( √   )
5.“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运用了主谓宾句法。( × )
第六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二)
范范出题
1、找出下面这首诗的三主谓句式的一联,并作简单分析。(5分)
岁晚旅望
(唐·白居易)押先韵
朝来暮去星霜换,阴惨阳舒气序牵。
万物秋霜能坏色,四时冬日最凋年。
烟波半露新沙地,鸟雀群飞欲雪天。
向晚苍苍南北望,穷阴旅思两无边。
答:首联:朝来暮去星霜换,阴惨阳舒气序牵。前四的双主谓,是后面一个主谓的条件。在朝来,暮去的条件下,星霜完成了转换,而在阴惨阳舒中,体现了气候物序的交接。首联的描写为整首诗做了个总领,铺陈。
2、秋槛鼓鼙惊朔雪,晓阶旗纛起边风。——选自许浑的《献鄜坊丘常侍》,上面诗句的后三是什么短语并作简单分析。(5分)
答:后三为动宾短语。惊朔雪,起边风,惊,起,都是动词,后面跟着朔雪,和,边风,作宾语,所以都是动宾结构。
第七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三)
闲庭听雨出题

1、简答题(4分)
请找出这首七律中中二联的动词并标出它们所在的位置。例如:(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动词,逐,落,4,7,兼,飞,4,7。

曲江对雨(唐·杜甫)押阳韵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林花著雨燕脂落,水荇牵风翠带长。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
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
答:首联:两个动词,覆、静,都在第五位上。颔联:著、落,3、7;牵、长,3、7。颈联:驻、焚,都在第五位。尾联:诏、醉,分别在3、2位置。

2、填空题(2分)
下面这首七言句中,有两个拟人化的同义连用性词组,请找出来。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侵陵),(漏泄)。

3、简答题(4分)
简要说说你对律诗中四平头的理解。
答:四平头指的是律诗中二联的四句在结构上一样,以及每句前两字组成的词性一样皆属四平头。即指除了首二词性以外,还有句式、动词位置全部一样,这是一定要注意避免的。
第八讲,浅谈诗家语(一)
小桥出题
一、选择:(每空2分,共8分)
以下诗句中省略的是A主语,B谓语,C转折词,D事件
1.整首诗省略了( A  )
鹧鸪 郑谷〔唐代〕押齐韵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2.省略的是( C  )
自知白发非春事,且尽芳尊恋物华。
3.颔联省略了( B  )
题张氏隐居二首 其一(唐·杜甫)
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
涧道馀寒历冰雪,石门斜日到林丘。
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害朝看麋鹿游。
乘兴杳然迷出处,对君疑是泛虚舟。
4.首联省略的是( D  )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二、判断:(每空1分,共2分)
早秋寄刘尚书  许浑
天生心识富人侯,将相门中第一流。
旗纛早开擒虎帐,戈鋋初发斩鲸舟。
柳营书号海山暝,菌阁赋诗江树秋。
昨夜雨凉今夜月,笙歌应醉最高楼。
1.其中,尾联前分句省略的是作者自己所在地,后分句省略的是对方所在地。(正确)
2.前六句省略的主语是作者。(错误)


第九讲,浅谈诗家语(二)
魂牵梦依出题
一、简答题:(4分)
1、诗家语的特点是什么?
答:1.省略。2.倒装。3.词性活用。4.拟人拟物。
二、下列律诗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来创作的?并指出它的手法表现在哪一联?(3分)
1)【堂成】(唐·杜甫)
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
傍人错比杨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
答:【堂成】这首律诗是通过主谓倒装的手法来创作的。创作的手法表现在首联的第一句和颔联的3-4句。
三、下列律诗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来创作的?并指出它的手法表现在哪一联?(3分)
1)【自有扈至京师已后朱樱之期】(唐·温庭筠)
露圆霞赤数千枝,银笼谁家寄所思。
秦苑飞禽谙熟早,杜陵游客恨来迟。
空看翠幄成阴日,不见红珠满树时。
尽日徘徊浓影下,祇应重作钓鱼期。
答:拟人拟物的写法。表现在首联颔联和颈联
第十讲,七律章法布局(二)
过翼出题
一、下面这首诗,5、6两分句各承接的是哪一联?(2分)
题裴晋公林亭
(唐·温庭筠)押微韵
谢傅林亭暑气微,山丘零落閟音徽。
东山终为苍生起,南浦虚言白首归。
池凤已传春水浴,渚禽犹带夕阳飞。
悠然到此忘情处,一日何妨有万几。
答:5分句承接3分句,6分句承接4分句。
二、写出下面这两首诗各分句的起承转合关系。(6分)
城西陂泛舟(即渼陂)
(唐·杜甫)押先韵
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天。
春风自信牙樯动,迟日徐看锦缆牵。
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不有小舟能荡桨,百壶那送酒如泉。
答:1-2分句起,3-6分句承,7分句转,8分句结。
赠献纳使起居田舍人澄
(唐·杜甫)押先韵
献纳司存雨露边,地分清切任才贤。
舍人退食收封事,宫女开函近御筵。
晓漏追飞青琐闼,晴窗点检白云篇。
扬雄更有河东赋,唯待吹嘘送上天。
答:1-6分句起,7分句转,8分句合。
三、下面这首诗,采用了哪种布局章法?(2分)
牡丹
李商隐 〔唐代〕
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答:这首诗采用了分分分总的布局章法。
第十一讲,咏物诗的写作(一)
史东亮出题
一、选择:(5分)
鹧鸪 唐·郑谷 押齐韵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春日西。

关于这首诗,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
1.首联,通过写鹧鸪嬉戏活动和与山鸡的比较作了画龙点睛式的勾勒,用的是比兴手法。
2.颔联,以特殊环境进行衬托,体现鹧鸪的愁苦悲鸣。而且似又象游子征人涉足凄迷荒僻之地,聆听鹧鸪的声声哀鸣而黯然伤神。这样,颔联的描写,把鹧鸪之声和征人之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
3.颈联暂时抛开鹧鸪转而写人,通过刻画游子与佳人的动作,抒发了作者的感情,这是借物抒情的一种方法。
4.尾联的收结,宕出远神,又能做到言虽尽而意无穷,把那沉重的羁旅乡思之愁,表达的淋漓尽致。

二、填空(5分)
1.咏物诗的精髓是( 托物言志或者借物抒情  )
2.咏物诗写作原则是( 咏物而不是单纯咏物,要不即不离,通过咏物抒发作者感情 )
3.写咏物诗,选择所咏的主题物象最重要的是( 选择的物象与作者要表达的感情吻合 )
第十二讲,咏物诗的写作(二)
瑾瑜出题
一、通过解析来论述下面这首咏物诗的写作手法(10分)
野菊 唐·李商隐 押先韵
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
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
细路独来当此夕,清尊相伴省他年。
紫云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近御筵。

李商隐借野菊抒发自己的仕途之叹。开篇点出野菊生长环境的压抑,“苦竹”与“椒坞”,虽有“微香”但已难禁孤独之泪。然后用“已悲节物同寒雁”把生于寒秋看成是菊花的悲惨命运。抒情主人公形象自颈联介入,“细路独来”点明其与野菊同命相怜之苦,最后一句“不取霜栽近御筵”尽显怨愤压抑的情绪。全诗触景感怀,咏物托意,很能反映诗人当时的思想状况。
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苦竹、椒坞,以喻愁恨,点出野菊所处的环境艰辛。引出 “微香冉冉泪涓涓。”句,由于环境恶劣,本来花气袭人的野菊只能散发出细细的微香,所以它难免要清泪涓涓,不断洒落了。
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
颔联承接首联的环境,接写野菊的生不逢时:如同寒雁羁栖,这已经够可悲可叹了,可它又怎么能够敛香隐迹,甘心与暮秋的寒蝉一样寂寞下去呢?
首二联四句,明写野菊,暗写自己:野菊的命运正是诗人命运的生动写照。细路独来当此夕,清尊相伴省他年。
颈联两句笔法一变,由隐到显,追忆自己受令狐楚恩遇的往事。紫云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近御筵。紫云句指令狐陶移官内职,任中书舍人。不取:是对令狐陶不加提携表示怨望。霜栽:指傲霜的秋菊。御筵:宫中筵席。此诗在抒写自己沉沦困境的同时,流露出对令狐如此冷漠的怨望。这首诗突出特点是构思精密,立意高迈。诗人有意识地避实就虚,采用象征的手法,不作平直语。字面上除五、六两句外,句句写菊,又句句寄托自己的身世之感,别开生面,不落窠臼。尤其三、四两句“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含意精警,令人回味感叹。

烟雨楼二十一期律绝班期中考试卷20210621.docx

28.47 KB, 下载次数: 23

点评

B012-影雪总分:119分。  发表于 2021-6-27 21:10
第一讲得分:5+5=10  发表于 2021-6-25 10:55
第四讲5+5=10分  发表于 2021-6-23 19:01
第十一题,5+5=10分  发表于 2021-6-23 17:45
第九讲:一题得分4;二题得分3;三题得分3;总计得分10分。  发表于 2021-6-23 13: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68

帖子

219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38
贡献
506
金钱
849
发表于 2021-6-21 22: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RE: B组 烟雨楼21期律绝班期中考试交卷处

本帖最后由 @秋叶 于 2021-6-21 22:25 编辑

烟雨楼二十一期律绝班期中考试卷

本次考试内容为第一至第十二讲讲义的精要部分,每一讲一组题,共12组题,均由不同的小题目组成。每组题10分,共120分。

班级  烟雨楼 组别 B  学号 B019秋叶



第一讲,格律诗的起源、发展及格律诗的写作
瑾瑜出题

一、填空题:(5分)

1)、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诗经  》,最早使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1分)
2)、在武则天专权时期,( 宋之问   )和(  沈佺  )的诗歌,使绝句、律诗最终定形。(1分)
3)、盛唐时期出现了诗仙(   李白 )、诗圣(  杜甫 )。以及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和王维等;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之焕等。(1分)
4)、律诗创作的传统题材有:( 思乡    )、怀古、(田园   )边塞、闺情、宫怨、(  咏物   )、( 言志    )等。(2分)

二、简答题:(5分)

(一)、什么是创作诗歌的立意?(1分)
答:立意,就是创作诗歌的用意,即作品的主题。
(二)、请回答出以下两首诗是通过什么题材来立意的?(4分)

1)、春晴
唐:王驾 押麻韵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2)、谢亭送别
唐:许浑 押尤韵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流急。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答:  春晴》是通过描写生活情趣的题材来立意的。


第二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一)
瑾瑜出题


1、下面这首诗是典型的一联起,一联承,一联转,一联合,经典的布局,请具体归纳出它的布局方法:(5分)

赠田九判官
(唐•杜甫)押萧韵
崆峒使节上青霄,河陇降王款圣朝。
宛马总肥春苜蓿,将军只数汉嫖姚。
陈留阮瑀谁争长,京兆田郎早见招。
麾下赖君才并入,独能无意向渔樵。

题注:梁丘。哥舒翰讨安禄山,以田梁丘为行军司马。
引用典故:阮瑀

1、简答:杨载的《诗法家数》 中把 “律诗要法” 归纳为哪几项?具体如何解释?(5分)答:杨载的《诗法家数》 中把 “律诗要法” 归纳为 “起 、承 、转 、合”。 他具体解释说 :首联破题: 或对景“兴”起, 或“比”起, 或引事起, 或就题起。要突兀高远,如狂风卷浪,势欲滔天。颔联:或写意,或写景,或书事、用事、引证。 此联要接首联破题,要如骊龙之珠,抱而不脱。颈联: 或写意,写景,或书事,用事,引证。与颔联之意相应,相避。 要变化,如疾雷破山,观者惊愕。结句:或就题结,或开一步,或缴前联之意,或用事。必放一句作散场。 如剡溪之棹,自去自回,言有尽而意无穷。


2、请简要分析下面这首唐诗的布局方法:(5分)

狂夫
唐•杜甫 押阳韵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分析:(1)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时间是春天,春云是喜的,但覆字一用,就有了云压城的感觉。后分句的静字,让人感到荒凉。首联虽然是写景,但融进了悲凉的情绪。(2)林花著雨燕脂落,水荇牵风翠带长。颔联承接首联的景起,用近景细描的手法,以花落来承接首联的悲凉意。后分句写作手法很特别,明明是风吹水荇,但却反用水荇来牵风。用景色的描写暗喻荒凉意。(3)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颈联由颔联的景转入,就是所谓的意转,为尾联意作了铺垫。(4)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尾联表达了杜甫此时想表达对玄宗的感怀和思念。尾句是杜甫期待当时的盛况,期待能暂时醉在佳人的锦瑟旁,缓解一下心中的苦闷。这首的不同是,在景色的描写中融入了情,即所谓的一切景语皆情语。另外,虚字在句子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第三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二)
碧海晴空出题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计10分。

1关于《曲江对酒》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C )

曲江对酒
(唐•杜甫)押微韵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春殿转霏微。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
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悲伤未拂衣。

A这首诗是上景下情式的布局。
B这首诗首句不是写景,而是叙事,所以这首诗是上情下景式布局。
C颔联的景色属于乐景。

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B )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唐/崔曙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A首联写法是叙事。
B颔联写法是写景。
C首联写法是叙事兼写景。


第四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三)
青青子衿出题

1、写七律时,章法布局有多种形式,但归纳起来,最常用的有哪些?列举出三种来。(5分)   
答:起承转合的,总分分总,分分分总的,前三联平行用六个典故,尾联转合的,上景下情的方等。

2、简要分析下面这首七律的布局:(5分)

商山麻涧唐/杜牧 押麻韵
云光岚彩四面合,柔柔垂柳十余家。
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埘春日斜。
秀眉老父对樽酒,茜袖女儿簪野花。
征车自念尘土计,惆怅溪边书细沙。



第五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一)
寒江雪出题

一、填空(5分)
1.“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后分句省略了(    主语)。
2.“黑水澄时潭底出,白云破处洞门开。”前后分句的主语分别是(   潭底)( 洞门   )。
3.七言的句子里,经常会没有宾语,只有主谓结构,这种句法叫( 主谓法   )。
4.“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前分句就是个地点(    壮语),为后分句服务,本句是单句式的流水句。
二、判断(5分)
1.“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本联的主语是“女”。( 正确   )
2.“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运用的句法是列锦。(    正确)
3.“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运用的句法是倒装。(    正确)
4.“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是属于主谓宾成分齐备的句子。(   正确 )
5.“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运用了主谓宾句法。(   错)


第六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二)
范范出题

1、找出下面这首诗的三主谓句式的一联,并作简单分析。(5分)
岁晚旅望
(唐•白居易)押先韵
朝来暮去星霜换,阴惨阳舒气序牵。
万物秋霜能坏色,四时冬日最凋年。
烟波半露新沙地,鸟雀群飞欲雪天。
向晚苍苍南北望,穷阴旅思两无边。

答 首联:朝来暮去星霜换,阴惨阳舒气序牵。前四的双主谓,是后面一个主谓的条件。在朝来,暮去的条件下,星霜完成了转换,而在阴惨阳舒中,体现了气候物序的交接。首联的描写为整首诗做了个总领,铺陈。

2、秋槛鼓鼙惊朔雪,晓阶旗纛起边风。——选自许浑的《献鄜坊丘常侍》,上面诗句的后三是什么短语并作简单分析。(5分)

答:后三为动宾短语。惊朔雪,起边风,惊,起,都是动词,后面跟着朔雪,和,边风,作宾语,所以都是动宾结构。

第七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三)
闲庭听雨出题

1、简答题(4分)
请找出这首七律中中二联的动词并标出它们所在的位置。例如:(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动词,逐,落,4,7,兼,飞,4,7。

曲江对雨(唐•杜甫)押阳韵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林花著雨燕脂落,水荇牵风翠带长。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
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

答:首联:两个动词,覆、静,都在第五位上。颔联:著、落,3、7;牵、长,3、7。颈联:驻、焚,都在第五位。尾联:诏、醉,分别在3、2位置。

2、填空题(2分)
下面这首七言句中,有两个拟人化的同义连用性词组,请找出来。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   侵陵),(漏泄)

3、简答题(4分)
简要说说你对律诗中四平头的理解。4分)答:四平头指的是律诗中二联的四句在结构上一样,以及每句前两字组成的词性一样皆属四平头。即指除了首二词性以外,还有句式、动词位置全部一样,这是一定要注意避免的。



第八讲,浅谈诗家语(一)
小桥出题

一、选择:(每空2分,共8分)
以下诗句中省略的是A主语,B谓语,C转折词,D事件

1.整首诗省略了(  A )
鹧鸪 郑谷〔唐代〕押齐韵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2.省略的是(   C)
自知白发非春事,且尽芳尊恋物华。

3.颔联省略了(   B)
题张氏隐居二首 其一(唐•杜甫)
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
涧道馀寒历冰雪,石门斜日到林丘。
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害朝看麋鹿游。
乘兴杳然迷出处,对君疑是泛虚舟。

4.首联省略的是(  D )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二、判断:(每空1分,共2分)
早秋寄刘尚书  许浑
天生心识富人侯,将相门中第一流。
旗纛早开擒虎帐,戈鋋初发斩鲸舟。
柳营书号海山暝,菌阁赋诗江树秋。
昨夜雨凉今夜月,笙歌应醉最高楼。

1.其中,尾联前分句省略的是作者自己所在地,后分句省略的是对方所在地。(  正确)
2.前六句省略的主语是作者。(错  )


第九讲,浅谈诗家语(二)
魂牵梦依出题

一、简答题:(4分)
1、诗家语的特点是什么?
答:1.省略。2.倒装。3.词性活用。4.拟人拟物
二、下列律诗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来创作的?并指出它的手法表现在哪一联?(3分)
1)【堂成】(唐•杜甫)
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
傍人错比杨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

答:【堂成】这首律诗是通过主谓倒装的手法来创作的。创作的手法表现在首联的第一句和颔联的3-4句。      


三、下列律诗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来创作的?并指出它的手法表现在哪一联?(3分)
1)【自有扈至京师已后朱樱之期】(唐•温庭筠)
露圆霞赤数千枝,银笼谁家寄所思。
秦苑飞禽谙熟早,杜陵游客恨来迟。
空看翠幄成阴日,不见红珠满树时。
尽日徘徊浓影下,祇应重作钓鱼期。

答:它的创作手法表现在颈联。宾语放在了动词前。创作的手法用在了颈联的5-6句。


第十讲,七律章法布局(二)
过翼出题

一、下面这首诗,5、6两分句各承接的是哪一联?(2分)
题裴晋公林亭
(唐•温庭筠)押微韵
谢傅林亭暑气微,山丘零落閟音徽。
东山终为苍生起,南浦虚言白首归。
池凤已传春水浴,渚禽犹带夕阳飞。
悠然到此忘情处,一日何妨有万几。

答:5分句承接3分句,6分句承接4分句。

二、写出下面这两首诗各分句的起承转合关系。(6分)
城西陂泛舟(即渼陂)
(唐•杜甫)押先韵
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天。
春风自信牙樯动,迟日徐看锦缆牵。
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不有小舟能荡桨,百壶那送酒如泉。
答:1-2分句起,3-6分句承,7分句转,8分句结。


赠献纳使起居田舍人澄
(唐•杜甫)押先韵
献纳司存雨露边,地分清切任才贤。
舍人退食收封事,宫女开函近御筵。
晓漏追飞青琐闼,晴窗点检白云篇。
扬雄更有河东赋,唯待吹嘘送上天。
答:1-6分句起,7分句转,8分句合。


三、下面这首诗,采用了哪种布局章法?(2分)
牡丹
李商隐 〔唐代〕
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答:这首诗采用了分分分总的布局章法。

第十一讲,咏物诗的写作(一)
史东亮出题

一、选择:(5分)
鹧鸪 唐•郑谷 押齐韵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春日西。

关于这首诗,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
1.首联,通过写鹧鸪嬉戏活动和与山鸡的比较作了画龙点睛式的勾勒,用的是比兴手法。
2.颔联,以特殊环境进行衬托,体现鹧鸪的愁苦悲鸣。而且似又象游子征人涉足凄迷荒僻之地,聆听鹧鸪的声声哀鸣而黯然伤神。这样,颔联的描写,把鹧鸪之声和征人之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
3.颈联暂时抛开鹧鸪转而写人,通过刻画游子与佳人的动作,抒发了作者的感情,这是借物抒情的一种方法。
4.尾联的收结,宕出远神,又能做到言虽尽而意无穷,把那沉重的羁旅乡思之愁,表达的淋漓尽致。

二、填空(5分)
1.咏物诗的精髓是(    托物言志或者借物抒情       )
2.咏物诗写作原则是(   咏物而不是单纯咏物,要不即不离,通过咏物抒发作者感情          )
3.写咏物诗,选择所咏的主题物象最重要的是(     选择的物象与作者要表达的感情吻合    )


第十二讲,咏物诗的写作(二)
瑾瑜出题

一、通过解析来论述下面这首咏物诗的写作手法(10分)
野菊 唐•李商隐 押先韵
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
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
细路独来当此夕,清尊相伴省他年。
紫云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近御筵。

答:李商隐借野菊抒发自己的仕途之叹。开篇点出野菊生长环境的压抑,“苦竹”与“椒坞”,虽有“微香”但已难禁孤独之泪。然后用“已悲节物同寒雁”把生于寒秋看成是菊花的悲惨命运。抒情主人公形象自颈联介入,“细路独来”点明其与野菊同命相怜之苦,最后一句“不取霜栽近御筵”尽显怨愤压抑的情绪。全诗触景感怀,咏物托意,很能反映诗人当时的思想状况。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苦竹、椒坞,以喻愁恨,点出野菊所处的环境艰辛。引出 “微香冉冉泪涓涓。”句,由于环境恶劣,本来花气袭人的野菊只能散发出细细的微香,所以它难免要清泪涓涓,不断洒落了。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颔联承接首联的环境,接写野菊的生不逢时:如同寒雁羁栖,这已经够可悲可叹了,可它又怎么能够敛香隐迹,甘心与暮秋的寒蝉一样寂寞下去呢?首二联四句,明写野菊,暗写自己:野菊的命运正是诗人命运的生动写照。细路独来当此夕,清尊相伴省他年。颈联两句笔法一变,由隐到显,追忆自己受令狐楚恩遇的往事。紫云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近御筵。紫云句指令狐陶移官内职,任中书舍人。不取:是对令狐陶不加提携表示怨望。霜栽:指傲霜的秋菊。御筵:宫中筵席。此诗在抒写自己沉沦困境的同时,流露出对令狐如此冷漠的怨望。这首诗突出特点是构思精密,立意高迈。诗人有意识地避实就虚,采用象征的手法,不作平直语。字面上除五、六两句外,句句写菊,又句句寄托自己的身世之感,别开生面,不落窠臼。尤其三、四两句“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含意精警,令人回味感叹。

点评

B019-秋叶总分:113.5分。  发表于 2021-6-27 21:24
第一讲得分:5+5=10  发表于 2021-6-25 10:55
第四讲5+0=5  发表于 2021-6-23 19:02
第十一题,5+5=10分  发表于 2021-6-23 17:45
第九讲:一题得分4;二题得分3;三题得分3;总计得分10分。  发表于 2021-6-23 14: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135

帖子

911

积分

版主

烟雨楼诗词学院桃园心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10
贡献
215
金钱
341
发表于 2021-6-22 08:2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柔 于 2021-6-22 08:53 编辑


烟雨楼二十一期律绝班期中考试卷本次考试内容为第一至第十二讲讲义的精要部分,每一讲一组题,共12组题,均由不同的小题目组成。每组题10分,共120分。




班级 :烟雨楼第二十一期律绝班。组别:B组 学号 :001 姓名:闲庭听雨




第一讲,格律诗的起源、发展及格律诗的写作瑾瑜出题




一、填空题:(5分


)1)、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诗经 》,最早使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1分)




2)、在武则天专权时期,( 宋之问 )和( 沈栓期 )的诗歌,使绝句、律诗最终定形。(1分)




3)、盛唐时期出现了诗仙( 李白 )、诗圣( 杜甫 )。以及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和王维等;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之焕等。(1分)


4)、律诗创作的传统题材有:( 思乡 )、怀古、( 田园 )、边塞、闺情、宫怨、( 咏物 )、( 言志 )等。(2分)




二、简答题:(5分)


(一)、什么是创作诗歌的立意?(1分)


答:立意,就是创作诗歌的创意,即作品的主题




。(二)、请回答出以下两首诗是通过什么题材来立意的?(4分)


1)、春晴唐:王驾 押麻韵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答:《春晴》是通过描写生活情趣的题材来立意的。


2)、谢亭送别唐:许浑 押尤韵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流急。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答:《谢亭送别》是通过表达送别之意的题材来立意的。




第二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一)


瑾瑜出题




1、下面这首诗是典型的一联起,一联承,一联转,一联合,经典的布局,请具体归纳出它的布局方法:(5分)


赠田九判官


(唐·杜甫)押萧韵


崆峒使节上青霄,河陇降王款圣朝。


宛马总肥春苜蓿,将军只数汉嫖姚。


陈留阮瑀谁争长,京兆田郎早见招。


麾下赖君才并入,独能无意向渔樵。


题注:梁丘。哥舒翰讨安禄山,以田梁丘为行军司马。引用典故:阮瑀


答:这首就是典型的一联起,一联转,一联合,经典的布局,归纳一下就是:


一首律诗共四联,一般来说,首联:起,或破题,或交代背景,要写出高远的气势;颔联:承上启下,进一步阐发;颈联:要有变化转折,它在一篇律诗中就像人的腰一样,诗是否有气势全靠这一联;尾联:要合“”自去自回”,呼应前面,最好有一种意犹未尽,让人回味无穷的感觉。




2、请简要分析下面这首唐诗的布局方法:(5分)狂夫 唐·杜甫 押阳韵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分析:


(1)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一沧浪。首联写景,点出自己在浣花溪草堂的位置,说自己把这里当成了典故里的沧浪之水。




(2)风含翠筱涓涓静,雨 红尘冉冉香。


颔联以景承,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前分句写风暗藏雨,后分句写雨暗藏风。此是首联叙事,是赋笔,颔联以景承接,是草堂前的景色。




(3)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但颈联陡然一转,开始写自己的窘境,没人送米了,孩子快饿死了。




(4)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尾联写了自己在这种情形下只能疏放,自狂了。这种布局的特色,是用上面的乐景来反衬下面的悲情首二与尾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第三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二)


碧海晴空出题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计10分。


1关于《曲江对酒》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C)


曲江对酒


(唐·杜甫)押微韵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春殿转霏微。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


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悲伤未拂衣。


A这首诗是上景下情式的布局。


B这首诗首句不是写景,而是叙事,所以这首诗是上情下景式布局。


C颔联的景色属于乐景。




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B)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唐/崔曙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A首联写法是叙事。


B颔联写法是写景。




C首联写法是叙事兼写景。




第四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三)


青青子衿出题




1、写七律时,章法布局有多种形式,但归纳起来,最常用的有哪些?列举出三种来。(5分) 答:起承转合的,总分分总,分分分总的,前三联平行用六个典故,尾联转合的,上景下情的等。




2、简要分析下面这首七律的布局:(5分


)商山麻涧唐/杜牧 押麻韵


云光岚彩四面合,柔柔垂柳十余家。


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埘春日斜。


秀眉老父对樽酒,茜袖女儿簪野花。


征车自念尘土计,惆怅溪边书细沙。


答:云光岚彩四面合,柔柔垂柳十余家。 景起,兼叙事。


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埘春日斜。


景承,分承,3承1;4承2


秀眉老父对樽酒,茜袖女儿簪野花。


转,入情,写人


征车自念尘土计,惆怅溪边书细沙。


合,宕开收结




第五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一)


寒江雪出题一、填空(5分)


1.“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后分句省略了(主语)。


2.“黑水澄时潭底出,白云破处洞门开。”前后分句的主语分别是(潭底)(洞门)。




3.七言的句子里,经常会没有宾语,只有主谓结构,这种句法叫(主谓法)。




4.“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前分句就是个地点(状语),为后分句服务,本句是单句式的流水句。




二、判断(5分)


1.“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本联的主语是“女”。(√ )


2.“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运用的句法是列锦。( √ )


3.“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运用的句法是倒装。( √ )


4.“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是属于主谓宾成分齐备的句子。( √ )


5.“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运用了主谓宾句法。( X )
第六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二)
范范出题

1、找出下面这首诗的三主谓句式的一联,并作简单分析。(5分)
岁晚旅望
(唐•白居易)押先韵
朝来暮去星霜换,阴惨阳舒气序牵。
万物秋霜能坏色,四时冬日最凋年。
烟波半露新沙地,鸟雀群飞欲雪天。
向晚苍苍南北望,穷阴旅思两无边。

答 首联:朝来暮去星霜换,阴惨阳舒气序牵。前四的双主谓,是后面一个主谓的条件。在朝来,暮去的条件下,星霜完成了转换,而在阴惨阳舒中,体现了气候物序的交接。首联的描写为整首诗做了个总领,铺陈。

2、秋槛鼓鼙惊朔雪,晓阶旗纛起边风。——选自许浑的《献鄜坊丘常侍》,上面诗句的后三是什么短语并作简单分析。(5分)

答:后三为动宾短语。惊朔雪,起边风,惊,起,都是动词,后面跟着朔雪,和,边风,作宾语,所以都是动宾结构。






七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三)


闲庭听雨出题




1、简答题(4分)


请找出这首七律中中二联的动词并标出它们所在的位置。例如:(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动词,逐,落,4,7,兼,飞,4,7。




曲江对雨(唐·杜甫)押阳韵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林花著雨燕脂落,水荇牵风翠带长。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


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


答:颔联:著,落,3、7;牵,长,3、7。颈联:驻、焚,都在第六位。




2、填空题(2分)


下面这首七言句中,有两个拟人化的同义连用性词组,请找出来。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侵陵 ),(漏泄 )。




3、简答题(4分)


简要说说你对律诗中四平头的理解。


答:是指除了首二词性以外,还有句式,动词位置全部一样,这是要尽量注意避免的。




第八讲,浅谈诗家语(一)


小桥出题




一、选择:(每空2分,共8分)


以下诗句中省略的是A主语,B谓语,C转折词,D事件。


.1.首诗省略了( A )


鹧鸪 郑谷〔唐代〕押齐韵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2.省略的是( C )


自知白发非春事,且尽芳尊恋物华。




3.颔联省略了( B )


题张氏隐居二首 其一


(唐·杜甫)


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


涧道馀寒历冰雪,石门斜日到林丘。


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害朝看麋鹿游。


乘兴杳然迷出处,对君疑是泛虚舟。




4.首联省略的是( D )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二、判断:(每空1分,共2分)


早秋寄刘尚书 许浑


天生心识富人侯,将相门中第一流。


旗纛早开擒虎帐,戈鋋初发斩鲸舟。


柳营书号海山暝,菌阁赋诗江树秋。


昨夜雨凉今夜月,笙歌应醉最高楼。




1.其中,尾联前分句省略的是作者自己所在地,后分句省略的是对方所在地。( 正确 )


2.前六句省略的主语是作者。(错误 )
烟雨楼二十一期律绝班期中考试卷本次考试内容为第一至第十二讲讲义的精要部分,每一讲一组题,共12组题,均由不同的小题目组成。每组题10分,共120分。






第九讲,浅谈诗家语(二)


魂牵梦依出题




一、简答题:(4分)


1、诗家语的特点是什么?


答:1,省略。2,倒装。3,词性活用。4,拟人拟物。




二、下列律诗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来创作的?并指出它的手法表现在哪一联?(3分)


1)【堂成】(唐·杜甫)


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


傍人错比杨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


答:【堂成】这首律诗是通过主谓倒装的手法来创作的。 创作的手法表现在首联的第一句和颔联的3—4句。




三、下列律诗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来创作的?并指出它的手法表现在哪一联?(3分)


1)【自有扈至京师已后朱樱之期】


(唐·温庭筠)


露圆霞赤数千枝,银笼谁家寄所思。


秦苑飞禽谙熟早,杜陵游客恨来迟。


空看翠幄成阴日,不见红珠满树时。


尽日徘徊浓影下,祇应重作钓鱼期。


答:这首诗是通过借物拟人的手法来创作的。


这首诗前三联写樱桃暗喻自己,最后一联,也就是尾联转写自己的




第十讲,七律章法布局(二)


过翼出题




一、下面这首诗,5、6两分句各承接的是哪一联?(2分)


题裴晋公林亭(唐·温庭筠)押微韵


谢傅林亭暑气微,山丘零落閟音徽。


东山终为苍生起,南浦虚言白首归。


池凤已传春水浴,渚禽犹带夕阳飞。


悠然到此忘情处,一日何妨有万几。


答:5分句承接3分句,6分句承接4分句。


二,、写出下面这两首诗各分句的起承转合关系。(6分)
城西陂泛舟(即渼陂)
(唐·杜甫)押先韵
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天。
春风自信牙樯动,迟日徐看锦缆牵。
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不有小舟能荡桨,百壶那送酒如泉。
答:1—2分句起,3—6分句承,8分句结。

赠献纳使起居田舍人澄
(唐·杜甫)押先韵
献纳司存雨露边,地分清切任才贤。
舍人退食收封事,宫女开函近御筵。
晓漏追飞青琐闼,晴窗点检白云篇。
扬雄更有河东赋,唯待吹嘘送上天。
答:1—6分句起,7分句转,8分句合。

三、下面这首诗,采用了哪种布局章法?(2分)
牡丹李商隐 〔唐代〕
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答:这首诗采用了分分分总的布局方法。

第十一讲,咏物诗的写作(一)
史东亮出题

一、选择:(5分)
鹧鸪 唐·郑谷 押齐韵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春日西。
关于这首诗,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1.首联,通过写鹧鸪嬉戏活动和与山鸡的比较作了画龙点睛式的勾勒,用的是比兴手法。

2.颔联,以特殊环境进行衬托,体现鹧鸪的愁苦悲鸣。而且似又象游子征人涉足凄迷荒僻之地,聆听鹧鸪的声声哀鸣而黯然伤神。这样,颔联的描写,把鹧鸪之声和征人之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

3.颈联暂时抛开鹧鸪转而写人,通过刻画游子与佳人的动作,抒发了作者的感情,这是借物抒情的一种方法。

4.尾联的收结,宕出远神,又能做到言虽尽而意无穷,把那沉重的羁旅乡思之愁,表达的淋漓尽致。

二、填空(5分)
1.咏物诗的精髓是(  托物言志或者借物抒情  )
.2.咏物诗写作原则是( 咏物而不是单纯咏物,要不即离,通过咏物抒发作者感情       )
3.写咏物诗,选择所咏的主题物象最重要的是( 选择的物象与作者要表达的感情吻合    )

第十二讲,咏物诗的写作(二)
瑾瑜出题

一、通过解析来论述下面这首咏物诗的写作手法(10分)

野菊 唐·李商隐 押先韵
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
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
细路独来当此夕,清尊相伴省他年。
紫云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近御筵。

答:李商隐借野菊抒发自己的仕途之叹。开篇点出野菊生长环境的压抑,“苦竹”与“椒坞”,虽有“微香”但已难禁孤独之泪。然后用“已悲节物同寒雁”把生于寒秋看成是菊花的悲惨命运。

抒情主人公形象自颈联介入,“细路独来”点明其与野菊同命相连之苦,最后一句“不取霜栽近御筵”尽显怨愤压抑的情绪。全诗触景感怀,咏物托意,很能反映诗人当时的思想状况。

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
苦竹,椒坞,以喻愁恨,点出野菊所处的环境艰辛。引出“微香冉冉泪涓涓”。句,由于环境恶劣,本来花气袭人的野菊只能散发出细细的微香,所以它难免要清泪涓涓,不断洒落了。

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
颔联承接首联的环境接写野菊的生不逢时:如同寒雁羁栖,这已经够可悲可叹了,可它又怎么能够敛香隐迹,甘心与暮秋的寒蝉一样寂寞下去呢?首二联四句,明写野菊:野菊的命运正是诗人命运的生动写照。

细路独来当此夕,清尊相伴省他年。
颈联两句笔法一变,由隐到显,追忆自己受令狐楚恩遇的往事。

紫云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近御筵。
紫云句指令狐陶移官内职,任中书舍人。不取:是对令狐陶不加提携表示怨望。霜栽:指傲霜的秋菊。御筵:宫中筵席。此诗在抒写自己沉沦困境的同时,流露出对令狐陶如此冷漠的怨望。

这首诗突出特点是构思精密,立意高远。诗人有意识地避实就虚,采用象征的手法,不作平直言。字面上除五、六两句外,句句写菊,又句句寄托自己的身世之感,别开生面,不落窠臼。尤其三、四两句“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含意精警,令人回味感叹。

点评

B001-闲庭听雨总分:118分。  发表于 2021-6-27 21:26
第一讲得分:5+4=9  发表于 2021-6-25 10:58
第四讲5+5=10分  发表于 2021-6-23 19:03
第十一题,5+5=10分  发表于 2021-6-23 17:45
第九讲: 一题得分4;二题得分3;三题得分3;总计得分10分。  发表于 2021-6-23 14: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347

帖子

3432

积分

版主

沧浪书院词二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481
贡献
810
金钱
1313
发表于 2021-6-22 18:31: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烟雨楼21期律绝班第一至第十二讲复习题深山闲人

第一讲,格律诗的起源、发展及格律诗的写作瑾瑜出题
第一组复习题:一、填空题:(5分)1)、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诗经 》,最早使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1分)
2)、在武则天专权时期,(宋之问 )和( 沈佺期 )的诗歌,使绝句、律诗最终定形。(1分)
3)、盛唐时期出现了诗仙( 李白 )、诗圣( 杜甫)。以及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和王维等;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之焕等。(1分)
4)、律诗创作的传统题材有:( 思乡)、怀古、( 田园 )、边塞、闺情、宫怨、( 咏物 )、( 言志 )等。(2分)

二、简答题:(5分)
(一)、什么是创作诗歌的立意?(1分)
答:立意,就是创作诗歌的用意,即作品的主题。
(二)、请回答出以下两首诗是通过什么题材来立意的?(4分)
1)、春晴唐:王驾 押麻韵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答:《春晴》是通过描写生活情趣的题材来立意的。

2)、谢亭送别唐:许浑 押尤韵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流急。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答:《谢亭送别》是通过表达送别之意的题材来立意的。

第二组复习题:一、填空题:(6分)1)、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诗经 》,最早使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1分)
2)、南朝文人提出( 四声 )说、( 八病 )说。(1分)

3)、在武则天专权时期,( 宋之问 )和( 沈佺期 )的诗歌,使绝句、律诗最终定形。(1分)

4)中唐时期。有大历十才子。掀起( 新乐府 )运动的白居易,其代表作《长恨歌》、《琵琶行》。元稹、张籍、王建都是这一运动中的重要诗人。(1分)

5)总体构思,必须在立意的基础上进行。立意,确定了诗的中心,依据这个中心,去考虑相关的一切。即考虑铺陈描写、( 叙事)、议论、( 抒情)等各自的分量,大致各用几句,并由此决定其结构。还要同时考虑取象、( 意脉 )、表达方式、表现手法、( 平仄格式 )和韵脚等。(2分)

二、简答题:(4分)
1)、律诗创作的传统题材有哪些?(2分)
答:律诗创作的传统题材:思乡、怀古、田园、边塞、闺情、宫怨、咏物、言志 ,还有应酬、命题、确定了题目等。

2)、请回答出下面这首诗是通过什么题材来立意的?(2分)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押尤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答:《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通过表达送别之意的题材来立意的。

第三组复习题:一、填空题:(6分)1)、在汉乐府的影响下,文人五言诗逐渐发展成熟,其标志是东汉末年出现的《 古诗十九首 》,被誉为五言之冠。(1分)
2)、陈子昂明确提丨出反对齐梁诗风,提倡( 汉魏风骨 )。(1分)

3)、在武则天专权时期,( 宋之问 )和( 沈佺期 )的诗歌,使绝句、律诗最终定形。(1分)

4)中唐时期。有大历十才子。掀起( 新乐府 )运动的白居易,其代表作《 长恨歌 》、《琵琶行》。元稹、张籍、王建都是这一运动中的重要诗人。(1分)

5)、宋诗抒情成份减少,叙述、议论的成份增多,大量采用散文句法,描摹刻画。最能体现宋诗特色的是( 苏试)和( 黄庭坚 )的诗。(1分)

6)、律诗创作中的总体构思,必须在立意的基础上进行。立意,确定了诗的中心,依据这个中心,去考虑相关的一切。即考虑( 铺陈描写 )、叙事、议论、抒情等各自的分量,大致各用几句,并由此决定其结构。还要同时考虑取象、( 意脉 )、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平仄格式和韵脚等。(1分)

二、简答题:(4分)
1)、什么是律诗创作的构思?(2分)答:律诗创作的构思是指我们在写作过程中,进行研究、设计的一系列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也是对作品的主题、选材和表达方式进行全面思维的过程。

2)、请回答出下面这首诗是通过什么题材来立意的?(2分)
采莲曲唐:王昌龄 押灰韵
荷叶罗衣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答:《采莲曲》是通过描写生活情趣的题材来立意的。

第二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一)

第一组复习题:

1、简答:杨载的《诗法家数》 中把 “律诗要法” 归纳为哪几项?具体如何解释?(5分)
答:杨载的《诗法家数》 中把 “律诗要法” 归纳为 “起 、承 、转 、合”。 他具体解释说 :
首联破题: 或对景“兴”起, 或“比”起, 或引事起, 或就题起。要突兀高远,如狂风卷浪,势欲滔天。
颔联:或写意,或写景,或书事、用事、引证。 此联要接首联破题,要如骊龙之珠,抱而不脱。
颈联: 或写意,写景,或书事,用事,引证。与颔联之意相应,相避。 要变化,如疾雷破山,观者惊愕。
结句:或就题结,或开一步,或缴前联之意,或用事。必放一句作散场。 如剡溪之棹,自去自回,言有尽而意无穷。

2、分析题:请简要分析下面这首唐诗的布局方法:(5分)
曲江对雨(唐·杜甫)押阳韵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林花著雨燕脂落,水荇牵风翠带长。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
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

分析:(1)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时间是春天,春云是喜的,但覆字一用,就有了云压城的感觉。后分句的静字,让人感到荒凉。首联虽然是写景,但融进了悲凉的情绪。

(2)林花著雨燕脂落,水荇牵风翠带长。
颔联承接首联的景起,用近景细描的手法,以花落来承接首联的悲凉意。后分句写作手法很特别,明明是风吹水荇,但却反用水荇来牵风。用景色的描写暗喻荒凉意。

(3)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
颈联由颔联的景转入,就是所谓的意转,为尾联意作了铺垫。

(4)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
尾联表达了杜甫此时想表达对玄宗的感怀和思念。尾句是杜甫期待当时的盛况,期待能暂时醉在佳人的锦瑟旁,缓解一下心中的苦闷。这首的不同是,在景色的描写中融入了情,即所谓的一切景语皆情语。另外,虚字在句子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第二组复习题:1、下面这首诗是典型的一联起,一联承,一联转,一联合,经典的布局,请具体归纳出它的布局方法:(5分)
赠田九判官(唐·杜甫)押萧韵
崆峒使节上青霄,河陇降王款圣朝。
宛马总肥春苜蓿,将军只数汉嫖姚。
陈留阮瑀谁争长,京兆田郎早见招。
麾下赖君才并入,独能无意向渔樵。
题注:梁丘。哥舒翰讨安禄山,以田梁丘为行军司马。引用典故:阮瑀

答:这首就是典型的一联起,一联承,一联转,一联合,经典的布局,归纳一下就是:一首律诗共四联,一般来说,首联:起,或破题,或交待背景,要写出高远的气势;颔联:承上启下,进一步阐发;颈联:要有变化转折,它在一篇律诗中就像人的腰一样,诗是否有气势全靠这一联;尾联:要合,“自去自回”,呼应前面,最好有一种意犹未尽、让人回味无穷的感觉。

2、请简要分析下面这首唐诗的布局方法:(5分)
狂夫 唐·杜甫 押阳韵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分析:(1)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首联写景,点出自己在浣花溪草堂的位置,说自己把这里当成了典故里的沧浪之水。

(2)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颔联以景承,用了互文的修辞方法,前分句写风暗藏雨,后分句写雨暗藏风。此是首联叙事,是赋笔,颔联以景承接,是草堂门前的景色。

(3)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但颈联陡然一转,开始写自己的窘境,没人送米了,孩子快饿死了。

(4)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尾联写了自己在这种情形下只能疏放,自狂了。这种布局的特色,是用上面的乐景来反衬下面的悲情,首二与尾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第三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二)
第一组复习题多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计10分。
1关于《曲江对酒》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C )
曲江对酒(唐·杜甫)押微韵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春殿转霏微。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
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悲伤未拂衣。

A这首诗是上景下情式的布局。
B这首诗首句不是写景,而是叙事,所以这首诗是上情下景式布局。
C颔联的景色属于乐景。

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B)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唐/崔曙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A首联写法是叙事。
B颔联写法是写景。
C首联写法是叙事兼写景。

第二组复习题选择题,每小题5分,计10分。
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C)
积雨辋川庄作
(唐·王维)押支韵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A这首诗是上景下情式的典型布局,首句写景,次句叙事。
B这首诗颔联采用了主宾倒装的手法。
C这首诗颈联荡开一笔,为尾联做了很好的铺陈。

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C )
盐州过胡儿饮马泉
唐·李益 押先韵
绿杨著水草如烟,旧是胡儿饮马泉。
几处吹笳明月夜,何人倚剑白云天。
从来冻合关山路,今日分流汉使前。
莫遣行人照容鬓,恐惊憔悴入新年。

A这首诗首联采用双主谓结构,非常漂亮。
B这首诗颈联写作者一路所见之景,没有做到情转。
C首联写法是前分句写景,后分句叙事。

第四讲,七律的章法布局(三)
第一组复习题:
1、写七律时,章法布局有多种形式,但归纳起来,最常用的有哪些?列举出三种来。
答:起承转合的,总分分总,分分分总的,前三联平行用六个典故,尾联转合的,上景下情的方等。

2、简要分析下面这首七律的布局:
商山麻涧唐/杜牧 押麻韵
云光岚彩四面合,柔柔垂柳十余家。
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埘春日斜。
秀眉老父对樽酒,茜袖女儿簪野花。
征车自念尘土计,惆怅溪边书细沙。

答:云光岚彩四面合,柔柔垂柳十余家。景起,兼叙事。
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埘春日斜。景承,分承,3承1;4承2
秀眉老父对樽酒,茜袖女儿簪野花。
转,入情,写人
征车自念尘土计,惆怅溪边书细沙。
合,宕开收结

第二组复习题:一、
七律布局中的起承转合方法是最常用的方法。起承转合,各应写什么内容?
答:首联:起,可破题,或对景“兴”起, 或“比”起, 或引事起, 或就题起。
颔联:承,或写意,或写景,或书事、用事、引证。
颈联:转,或写意,写景,书事,用事,引证 。
尾联:合,或就题结,或开一步,或缴前联之意,或用事。必放一句作散。

二、分析下面这首诗的起承转合布局安排:
商山麻涧唐/杜牧 押麻韵
云光岚彩四面合,柔柔垂柳十余家。
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埘春日斜。
秀眉老父对樽酒,茜袖女儿簪野花。
征车自念尘土计,惆怅溪边书细沙。
答:云光岚彩四面合,柔柔垂柳十余家。
景起,兼叙事。
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埘春日斜。
景承,分承,3承1;4承2
秀眉老父对樽酒,茜袖女儿簪野花。
转,入情,写人
征车自念尘土计,惆怅溪边书细沙。
合,宕开收结

点评

第三讲,一题5分,二题5分,小计10分。  发表于 2021-6-29 21:01
第一讲得分:5+5=10  发表于 2021-6-25 11:01
第四讲5+5=10分  发表于 2021-6-23 19:04
第九讲一题得分4;二题得分3;三题得分3;总计得分10分。  发表于 2021-6-23 13:25
第二讲:5分+5分=10分  发表于 2021-6-23 12: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347

帖子

3432

积分

版主

沧浪书院词二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481
贡献
810
金钱
1313
发表于 2021-6-22 19: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闲庭听雨 于 2021-6-22 19:54 编辑

第五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一)
寒江雪出题
一、填空(5分)

1.“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后分句省略了(主语)。
2.“黑水澄时潭底出,白云破处洞门开。”前后分句的主语分别是(潭底)(洞门)。
3.七言的句子里,经常会没有宾语,只有主谓结构,这种句法叫(主谓法)。
4.“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前分句就是个地点(状语),为后分句服务,本句是单句式的流水句。

二、判断(5分)
1.“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本联的主语是“女”。(√ )
2.“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运用的句法是列锦。
( √ )3.“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运用的句法是倒装。
( √ )4.“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是属于主谓宾成分齐备的句子。( √ )5.“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运用了主谓宾句法。( X )

第六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二)
范范出题

1、找出下面这首诗的三主谓句式的一联,并作简单分析。(5分)
岁晚旅望
(唐•白居易)押先韵
朝来暮去星霜换,阴惨阳舒气序牵。
万物秋霜能坏色,四时冬日最凋年。
烟波半露新沙地,鸟雀群飞欲雪天。
向晚苍苍南北望,穷阴旅思两无边。
答:首联:朝来暮去星霜换,阴惨阳舒气序牵。
前四的双主谓,是后面一个主谓的条件。在朝来,暮去的条件下,星霜完成了转换,而在阴惨阳舒中,体现了气候物序的交接。首联的描写为整首诗做了个总领,铺陈。


2、秋槛鼓鼙惊朔雪,晓阶旗纛起边风。——选自许浑的《献鄜坊丘常侍》,上面诗句的后三是什么短语并作简单分析。(5分)
答:后三为动宾短语。惊朔雪,起边风,惊,起,都是动词,后面跟着朔雪,和,边风,作宾语,所以都是动宾结构。

第七讲,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三)
闲庭听雨出题
1、简答题(4分)
请找出这首七律中中二联的动词并标出它们所在的位置。例如:(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动词,逐,落,4,7,兼,飞,4,7。
曲江对雨(唐·杜甫)押阳韵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林花著雨燕脂落,水荇牵风翠带长。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
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

答:颔联:著,落,3、7;牵,长,3、7。
颈联:驻、焚,都在第六位。

2、填空题(2分)
下面这首七言句中,有两个拟人化的同义连用性词组,请找出来。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 侵陵  ),(漏泄 )。

3、简答题(4分)
简要说说你对律诗中四平头的理解。
答:是指除了首二词性以外,还有句式,动词位置全部一样,这是要尽量注意避免的。

第八讲,浅谈诗家语(一)
小桥出题
一、选择:(每空2分,共8分)
以下诗句中省略的是A主语,B谓语,C转折词,D事件
1.整首诗省略了( A  )
鹧鸪 郑谷〔唐代〕押齐韵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2.省略的是( C )
自知白发非春事,且尽芳尊恋物华。

3.颔联省略了( B )
题张氏隐居二首 其一(唐·杜甫)
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
涧道馀寒历冰雪,石门斜日到林丘。
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害朝看麋鹿游。
乘兴杳然迷出处,对君疑是泛虚舟。

4.首联省略的是( D )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二、判断:(每空1分,共2分)
早秋寄刘尚书  许浑
天生心识富人侯,将相门中第一流。
旗纛早开擒虎帐,戈鋋初发斩鲸舟。
柳营书号海山暝,菌阁赋诗江树秋。
昨夜雨凉今夜月,笙歌应醉最高楼。
1.其中,尾联前分句省略的是作者自己所在地,后分句省略的是对方所在地。( 正确 )
2.前六句省略的主语是作者。(错误 )

第九讲,浅谈诗家语(二)
魂牵梦依出题
一、简答题:(4分)
1、诗家语的特点是什么?
答:1,省略。2,倒装。3,词性活用。4,拟人拟物。

二、下列律诗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来创作的?并指出它的手法表现在哪一联?(3分)
1)【堂成】(唐·杜甫)
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
傍人错比杨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

答:【堂成】这首律诗是通过主谓倒装的手法来创作的。   
  创作的手法表现在首联的第一句和颔联的3—4句。  

三、下列律诗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来创作的?并指出它的手法表现在哪一联?(3分)
1)【自有扈至京师已后朱樱之期】
(唐·温庭筠)
露圆霞赤数千枝,银笼谁家寄所思。
秦苑飞禽谙熟早,杜陵游客恨来迟。
空看翠幄成阴日,不见红珠满树时。
尽日徘徊浓影下,祇应重作钓鱼期。

答:这首诗是通过借物拟人的手法来创作的。    这首诗前三联写樱桃暗喻自己,最后一联,也就是尾联转写自己的

第十讲,七律章法布局(二)
过翼出题
一、下面这首诗,5、6两分句各承接的是哪一联?(2分)
题裴晋公林亭(
唐·温庭筠)押微韵
谢傅林亭暑气微,山丘零落閟音徽。
东山终为苍生起,南浦虚言白首归。
池凤已传春水浴,渚禽犹带夕阳飞。
悠然到此忘情处,一日何妨有万几。

答:5分句承接3分句,6分句承接4分句。

二、写出下面这两首诗各分句的起承转合关系。(6分)
城西陂泛舟(即渼陂)
(唐·杜甫)押先韵
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天。
春风自信牙樯动,迟日徐看锦缆牵。
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不有小舟能荡桨,百壶那送酒如泉。

答:1—2分句起,3—6分句承,8分句结。

赠献纳使起居田舍人澄
(唐·杜甫)押先韵
献纳司存雨露边,地分清切任才贤。
舍人退食收封事,宫女开函近御筵。
晓漏追飞青琐闼,晴窗点检白云篇。
扬雄更有河东赋,唯待吹嘘送上天。

答:1—6分句起,7分句转,8分句合。

三、下面这首诗,采用了哪种布局章法?(2分)
牡丹李商隐 〔唐代〕
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答:这首诗采用了分分分总的布局方法。

第十一讲,咏物诗的写作(一)
史东亮出题
一、选择:(5分)
鹧鸪 唐·郑谷 押齐韵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春日西。

关于这首诗,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1.首联,通过写鹧鸪嬉戏活动和与山鸡的比较作了画龙点睛式的勾勒,用的是比兴手法。
2.颔联,以特殊环境进行衬托,体现鹧鸪的愁苦悲鸣。而且似又象游子征人涉足凄迷荒僻之地,聆听鹧鸪的声声哀鸣而黯然伤神。这样,颔联的描写,把鹧鸪之声和征人之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
3.颈联暂时抛开鹧鸪转而写人,通过刻画游子与佳人的动作,抒发了作者的感情,这是借物抒情的一种方法。
4.尾联的收结,宕出远神,又能做到言虽尽而意无穷,把那沉重的羁旅乡思之愁,表达的淋漓尽致。

二、填空(5分)
1.咏物诗的精髓是(  托物言志或者借物抒情  )
2.咏物诗写作原则是( 咏物而不是单纯咏物,要不即离,通过咏物抒发作者感情       )
3.写咏物诗,选择所咏的主题物象最重要的是( 选择的物象与作者要表达的感情吻合    )

第十二讲,咏物诗的写作(二)
瑾瑜出题

一、通过解析来论述下面这首咏物诗的写作手法(10分)
野菊 唐·李商隐 押先韵
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
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
细路独来当此夕,清尊相伴省他年。
紫云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近御筵。

答:李商隐借野菊抒发自己的仕途之叹。开篇点出野菊生长环境的压抑,“苦竹”与“椒坞”,虽有“微香”但已难禁孤独之泪。然后用“已悲节物同寒雁”把生于寒秋看成是菊花的悲惨命运。抒情主人公形象自颈联介入,“细路独来”点明其与野菊同命相连之苦,最后一句“不取霜栽近御筵”尽显怨愤压抑的情绪。全诗触景感怀,咏物托意,很能反映诗人当时的思想状况。

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
苦竹,椒坞,以喻愁恨,点出野菊所处的环境艰辛。引出“微香冉冉泪涓涓”。句,由于环境恶劣,本来花气袭人的野菊只能散发出细细的微香,所以它难免要清泪涓涓,不断洒落了。

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
颔联承接首联的环境接写野菊的生不逢时:如同寒雁羁栖,这已经够可悲可叹了,可它又怎么能够敛香隐迹,甘心与暮秋的寒蝉一样寂寞下去呢?

首二联四句,明写野菊:野菊的命运正是诗人命运的生动写照。

细路独来当此夕,清尊相伴省他年。
颈联两句笔法一变,由隐到显,追忆自己受令狐楚恩遇的往事。紫云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近御筵。紫云句指令狐陶移官内职,任中书舍人。不取:是对令狐陶不加提携表示怨望。霜栽:指傲霜的秋菊。御筵:宫中筵席。此诗在抒写自己沉沦困境的同时,流露出对令狐陶如此冷漠的怨望。

这首诗突出特点是构思精密,立意高远。诗人有意识地避实就虚,采用象征的手法,不作平直言。字面上除五、六两句外,句句写菊,又句句寄托自己的身世之感,别开生面,不落窠臼。尤其三、四两句“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含意精警,令人回味感叹。

点评

第九讲:一题得分4;二题得分3;三题得分3;总计得分10分。  发表于 2021-6-28 05:11
深山闲人总分:117.5分。  发表于 2021-6-27 21:28
第六讲:一、得5分;二、得5分;总得分10分。  发表于 2021-6-27 15:23
第八讲得分:第一题2+2+2+2=8分,第二题1+1=2分。小计10分。  发表于 2021-6-26 22:12
第一讲得分:5+5=10  发表于 2021-6-25 11: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3 03:4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