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毳毳

[版务及其他] 群里早读 专帖留存 五言绝句部分

[复制链接]

683

主题

2万

帖子

11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兼沧浪书院院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4568
贡献
25856
金钱
54748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荣誉管理员奖

 楼主| 发表于 2015-4-6 08: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听弹琴

作者: 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注释
  ⑴泠(líng)泠:清凉、凄清的样子。此处指清越的琴声。

  ⑵松风:以风入松林暗示琴声凄凉。琴曲中《风入松》的调名。

译文
  七弦琴上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静静地听着风吹入松林的凄清的声音。

  即使我是那么喜爱这古老的曲调,但现在的人们大多已经不再弹唱了。

赏析
  题一作“弹琴”,《刘随州集》为“听弹琴”。从诗中“静听”二字细味,题目以有“听”字为妥。

  琴是我国古代传统民族乐器,由七条弦组成,所以首句以“七弦”作琴的代称,意象也更具体。“泠泠”形容琴声的清越,逗起“松风寒”三字。“松风寒”以风入松林暗示琴声的凄清,极为形象,引导读者进入音乐的境界。“静听”二字描摹出听琴者入神的情态,可见琴声的超妙。高雅平和的琴声,常能唤起听者水流石上、风来松下的幽清肃穆之感。而琴曲中又有《风入松》的调名,一语双关,用意甚妙。

  如果说前两句是描写音乐的境界,后两句则是议论性抒情,牵涉到当时音乐变革的背景。汉魏六朝南方清乐尚用琴瑟。而到唐代,音乐发生变革,“燕乐”成为一代新声,乐器则以西域传入的琵琶为主。“琵琶起舞换新声”的同时,公众的欣赏趣味也变了。受人欢迎的是能表达世俗欢快心声的新乐。穆如松风的琴声虽美,毕竟成了“古调”,已经没有几个人能怀着高雅情致来欣赏,言下便流露出曲高和寡的孤独感。“虽”字转折,从对琴声的赞美进入对时尚的感慨。“今人多不弹”的“多”字,更反衬出琴客知音者的稀少。有人以此二句谓今人好趋时尚不弹古调,意在表现作者的不合时宜,是很对的。刘长卿清才冠世,一生两遭迁斥,有一肚皮不合时宜和一种与流俗落落寡合的情调。他的集中有《幽琴》(《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之一)诗曰:“月色满轩白,琴声宜夜阑。飗飗青丝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向君投此曲,所贵知音难。”其中四句就是这首听琴绝句。“所贵知音难”也正是诗的题旨之所在。“作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诗咏听琴,只不过借此寄托一种孤芳自赏的情操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2万

帖子

11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兼沧浪书院院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4568
贡献
25856
金钱
54748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荣誉管理员奖

 楼主| 发表于 2015-4-6 17: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送上人

作者: 刘长卿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注解
1、沃洲山:在今浙江新昌县东,相传僧支遁曾于此放鹤养马,道家以为第十二福地。


译文
你是行僧象孤云和野鹤,
怎能在人世间栖居住宿?
要归隐请别买沃洲名山,
那里是世人早知的去处。

赏析
这是一首送行,诗中的上人,即灵澈。诗意在说明沃洲是世人熟悉的名山,即要归隐,就别往这样的俗地。隐含揶揄灵澈之入山不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2万

帖子

11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兼沧浪书院院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4568
贡献
25856
金钱
54748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荣誉管理员奖

 楼主| 发表于 2015-4-6 17: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玉台体

作者: 权德舆

昨夜裙带解,今朝蟢子飞。
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

注解
1、子:长脚蜘蛛,也作喜子。
2、铅华:指粉。
3、莫是:莫不是。

译文
昨晚我裙带忽然松弛解开,
早晨又看见子双双飞来。
要赶紧描眉擦粉梳妆打扮,
莫非是我的丈夫快要回来。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妇女盼望丈夫回还的。开头以“裙带解”、“子飞”即征兆喜事的习俗进入题意,三句以梳妆打扮,点出内心的喜悦,结句和盘托出主题。感情真挚,朴素含蓄,语俗而不伤雅,情乐又不淫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

主题

4723

帖子

2万

积分

常务管理

草堂诗社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690
贡献
5544
金钱
7709
发表于 2015-4-8 06:3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毳毳 发表于 2015-4-6 08:06
送灵澈

作者: 刘长卿

谢谢毳毳,学习了

点评

欢迎姐姐多多关注,咱们一起学习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4-8 09: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2万

帖子

11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兼沧浪书院院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4568
贡献
25856
金钱
54748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荣誉管理员奖

 楼主| 发表于 2015-4-8 09:27:58 | 显示全部楼层
傲雪青松 发表于 2015-4-8 06:33
谢谢毳毳,学习了

欢迎姐姐多多关注,咱们一起学习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4 16: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