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学院词校小令班四期版主
精华0
注册时间2018-9-12
威望590
金钱2141
贡献1347
版主
古风学院词校小令班四期版主
  
威望- 590 点
贡献- 1347 次
金钱- 2141 枚
|

楼主 |
发表于 2021-6-3 15:45:5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友练笔:
1.唐多令(隐括 张元干《石州慢·寒水依痕》)
文/心中的灯
寒水各依痕,沙洲偷试春。正溪梅,香气氤氲。独立长亭观叠嶂,乡关远,黯销魂。
门闭画楼熏,烛明床榻温。奈如今、辜负红裙。惟待经年相聚处,殷勤语,诉之君。
老孙:
有时也喜欢挨着高人,倒不是为近朱者赤,只为需要点评,必须反复仔细阅读,自然就学习了。看后感觉一切都好,尽得原作之神韵。
只有一点不解,现在交通如此方便,何谓乡关远?黯销魂什么,坐飞机高铁去找他呀。莫待经年了,立刻查岗去。
2.唐多令·k歌《小芳》 练笔隐括《石州慢》
文/老孙
沟水浊汤黄,溪梅冷蕊香。几消魂,春意村芳。那是轻雷风雨日,雨中立,雨絲长。
灯下守空房,尊前欲断肠。奈未曾,梦幸高唐。夜夜相逢和泪说,长亭外,倍凄凉。
山河拙评:这首词采用了上昔下今的布局。上下片空间跳跃比较大。
上片言人在室外雨中所见所思之景,起拍沟水浊黄汤,黄汤俩字挤韵,读起来缺乏美感。与后面溪梅冷蕊香所构成的画面也不和谐。次拍春意村芳,词不达意。
下片起拍言灯下尊前的情景,次拍用虚词作转接将孤苦之情寄托于梦中,歇拍的长亭外出现的比较突兀,这里建议修改。
这首词评的我战战兢兢,生怕一个不小心误伤了孙兄,以上皆是个人观点,不到之处还望多多包涵888
3、唐多令
文/水墨山河
碧水净无痕,溪梅数枝新。恰逢春,扰扰红尘。想是东风吹不到,深阁里,石榴裙。
细雨索重门,鹧鸪啼断魂。想当年,自是殷勤。往事浑浑谁与说,终不见,玉楼人。
4,唐多令
文/心田上的百合
寒水却留痕,沙洲烟霭纷。渐春回,梅蕊争芬。放眼天涯愁不尽,长亭外,黯销魂。
情切画楼深,夜长浊酒频。数光阴,忍待年新。共剪西窗温旧梦,定不负,意中人。
墨儿简评:问好!
练习要求上下片两五言句应尽量对仗,这里上片未做到。其他挺好的,很好隐括了原作,学习了。
5、唐多令
文/墨儿
溪岸水依痕。风中梅报春。小桥东、独立黄昏。极目群山遮望眼,天涯远,倍伤神。
客路渺无亲。乡音久不闻。待何时、故梦重温。百鸟收声云拒答,眉未展,恨添新。
口心雨点评:
小词格律没有问题,就是有两处标点要注意一下。
溪岸水依痕。客路渺无亲。这两个地方,讲义例词里面是逗号。
最好加个题目,好知道你要写的是什么。
原词是相思,这里是思乡,略有不同,但都是相思的主题,应该也可以。
还有,就是觉得歇拍和煞尾意有些重复,可以再斟酌一下。
6、唐多令 春日感怀
(隐括张元千的《石州慢》)
文/口心雨
寒水尚留痕,紫烟已入尘。数枝梅、装点新春。十里长亭山积叠,多少恨,倍销魂。
遥想乱心神,画楼紧闭门。任深宵、泪滴罗裙。梦觉青灯残酒后,总不见、旧时人。
安新试评:口心雨的小词很有词韵。我理解应该是以词人春日赏景思旧人不见的角度来写的。首拍景起工对很好看,只是感觉“紫烟已入尘”于整体词无多大助力。“装点新春”是客观实写,与后面“多少恨”形成对比。过片流水,与上片结拍衔接紧密,因为“遥想心神乱”所以才“销魂”,然后又泪滴深宵,即使以酒消愁也难有好眠,都是因为不见旧时人。我自己隐括别人的词,思维会被原词所框,他人词里的景与自己的情很难很好地融合,而口心雨做的比我好的多。
唐多令•两地相思
(隐括张元千的《石州慢》)
文/安新
愁对一溪春,忍看几树纭。淡烟中,冷蕊销魂。瓣瓣飘零随弱水,照独影,欲轻询。
深闭画楼门,懒妆渐瘦身。怕夜来,泪枕清痕。梦里归来风若语,忙相问,可真真。
清漪浅评:问好安新学友,小词扬扬洒洒,清新柔婉,词,有词味。格律用韵皆无误。附合唐多令之声情。隐括了张元干的石洲慢。用了原词之意。冷蕊消魂隐自该词“冷蕊数枝争发,試看几许消魂”。画楼深闭门,隐自“深闭画楼门”。
一)起拍起兴手法, “愁对一溪春,忍看几树纭”。对偶工稳,愁字点题。意在文先,顺势而发。“淡烟中,冷蕊销魂。”冷蕊”“淡烟”渲染了一种迷潆、黯淡、凄清、衰瑟的氛围,
二)准备过片拍“瓣瓣飘零随弱水,照独影,欲轻询”。花瓣落入水中。更增添了寥落感。水中窥见的孤独影子。人物导入,由景转情。
三) 深闭画楼门,懒妆渐瘦身。过片有些突兀,刚在溪水处观景,就入画楼了,换景急了。怕夜来,泪枕清痕。相思之深,层层剥开。
“梦里归来风若语,忙相问,可真真”结拍梦醒听到风声错认为是梦中情人的声音,急问可是真的归来了。
四)整体上景下情,层层剥蕉,情感细腻温婉,文辞,立意均可,因移步换景急了感觉下片入情就虚了。
清漪浅评,不妥处,见谅。
8.唐多令·愁不绝
文/清漪
汀芷蘸明霞,青溪著惠花。一湖春、飐滟瑶华。戏水双鸳轻昵语,欲倾听,隔层纱。
芳意落天涯,缘如手里沙。问何能、捻去愁芽。偏是这般愁不绝,痴未减,又添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