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332|回复: 9

浅说意境【修订稿】

[复制链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发表于 2021-6-1 08:33: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山有乔松 于 2021-9-16 17:59 编辑

@#$^&%!$# ……*&%¥&@34%#!

93

主题

533

帖子

545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47
贡献
1095
金钱
2326
发表于 2021-6-1 09:3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论深广,条分缕析,欣赏学习。

点评

谢武大先生鼓励,也是在您的帖上有了新的感悟才有所修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6-1 20: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76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902
贡献
95125
金钱
107589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6-1 16:44:3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诗友的文章,费心了,写的不错。尤其““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雁断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这几句我非常喜欢,不同年龄对于差不多的景物会有不同的感悟,这就是人心志的成熟过程,和”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是一样的道理。

点评

谢诗兄临赏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雁断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人生之悟,或随境遇或随年龄而不同,这段词确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6-1 20: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楼主| 发表于 2021-6-1 20:3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武大 发表于 2021-6-1 09:39
引论深广,条分缕析,欣赏学习。

谢武大先生鼓励,也是在您的帖上有了新的感悟才有所修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楼主| 发表于 2021-6-1 20:35:33 | 显示全部楼层
龙家小院 发表于 2021-6-1 16:44
谢谢诗友的文章,费心了,写的不错。尤其““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雁 ...

谢诗兄临赏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雁断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人生之悟,或随境遇或随年龄而不同,这段词确是精到

点评

谢谢诗友的鼓励和认可,也向您问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6-1 20: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76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902
贡献
95125
金钱
107589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6-1 20:4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有乔松 发表于 2021-6-1 20:35
谢诗兄临赏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雁断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 ...

谢谢诗友的鼓励和认可,也向您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主题

247

帖子

154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53
贡献
357
金钱
636
发表于 2021-6-1 20:54:42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角度论述,给人启发。学习。

点评

谢先生鼓励,多交流、多碰撞能启发思想,信矣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6-1 21: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楼主| 发表于 2021-6-1 21:0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欧德绪 发表于 2021-6-1 20:54
多角度论述,给人启发。学习。

谢先生鼓励,多交流、多碰撞能启发思想,信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365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732
贡献
3093
金钱
6082
发表于 2021-6-1 21: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国维的成就或者说贡献在于提出诗词境界说。
三山侃侃堂主人   左海淡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76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902
贡献
95125
金钱
107589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6-13 16: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 王昌龄在《诗格》的三境论:
      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
      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
      三曰意境。亦张于意而思于心,则得其真矣。”
谢谢诗友的文章,来龙去脉探底很详细,学习了。正所谓,就以上王昌龄的《诗格》的三境论,我发表一点自己的读后感。
一曰物境,想为山水诗,就是要侧重彰显自然山川的美丽景色。心为神之舍,故神之于心就是守住心神,用现代话说就是有自己的见识和独立思考,而不能人与亦云,当身处于合适的环境时,受外界环境的刺激就好产生某种灵感,即视境于心。莹然掌中就是一定要抓住清晰和完整的灵感,然后通过思考,从而清晰的表达意境。比如,一个孤单的人,看到了天空中飞过一直孤鸣的大雁,会作何感想呢?
二曰情境,情乃情理之情,是人与人打交道时才会有的情形,”娱乐愁怨“就是人际间交往的情绪,通过反复思考,想明白其中的事理原由,自然能够深得其情,然后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解决问题,写成诗也是这样的表达,以事情之间的关系和联系为意境。
三曰意境,主要诗表达心中的成熟思想,为的是追求真理。这是也可以借助物和人组成意境,也同样可以就思想本身进行思考,用高度的理性抽象和推理出人生的真谛,这是的意象就是意本身,所有的象都服务于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9 02: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