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93|回复: 1

翻出新意

[复制链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发表于 2021-5-24 17:26: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山有乔松 于 2021-5-24 12:56 编辑

     李贺有首非常出名的《苏小小墓》诗,这首诗是描写南朝一代名妓苏小小墓的,诗如下

幽兰露,如啼眼。
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
草如茵,松如盖。
风为裳,水为佩。
油壁车,夕相待。
冷翠烛,劳光彩。
西陵下,风吹雨。

      李贺写故去的人如写生人,虽有鬼气而不淹其美;传说苏小小曾自作一首《同心歌》妾乘油壁车,郎跨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从这首歌可见苏小小非常向往美好的爱情,当然这首歌是否苏小小自创已无关要紧,重要的是李贺化用了这首歌而把苏小小生前对美好的追求带到了其身后而传诵千古。后世很多名人都愐怀过苏小小,其中也有不少是化用了《同心歌》的,如

袁宏道《西陵桥》:
西陵桥,水长生。松叶细如针,不肯结罗带。莺如衫,燕如钗,油壁车,斫为柴。 青骢马,自西来。昨日树头花,今朝陌上土。恨血与啼魂,一半逐风雨。

朱彝尊《苏小小墓》:
小溪澄,小桥横,小小坟前松柏声。碧云停,碧云停,凝想往时,香车油壁轻。 溪流飞遍红襟鸟,桥头生遍红心草。雨初晴,雨初晴,寒食落花,青骢不忍行.

       一个女人、一首歌整整影响了中国诗人一千五百多年,这在中国诗歌史上是非常罕见的,可见,人们对美好的追求一直从未止步,苏小小已经成了一个美的化身、美的历史符号,以其说后人们愐怀苏小小不如说是借吟咏苏小小而唤醒美好的追求

      当然,这样以故为新的事例是很多的,譬如唐代王建的《宫中调笑·团扇》就化用了班婕妤的事,班婕妤失宠而作《团扇》寄寓,后世称其为《怨诗》;

《宫中调笑·团扇》:
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
玉颜憔悴三年,谁复商量管弦。
弦管,弦管,春草昭阳路断。

班婕妤;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传说王安石最喜化用前人诗,譬如其‘一鸟不鸣山更幽’便是
化用了六朝南梁诗人王籍《入若耶溪》诗中\"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句意之一例;综上可见,在诗词的创作中我们不能囿于个人经历和视野而应放宽眼界,多去阅读和领悟古诗词,以故为新,从古诗词中翻出新意也不失为是诗词创作的一个好方法。








来源: 翻出新意

464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5
贡献
102533
金钱
11577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5-24 18: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诗友的赐玉,写的非常好,班婕妤的《团扇》我已经也读过,写的很委婉却又能表达心意,不愧为才女。对于苏小小其人虽有耳闻,却不甚了解。刚才百度看了一下,实际上也是一个才女,同样是一个流落风尘的痴情女子。封建社会最不好的地方,就是不尊重女性,致使好多爱情的悲剧发生。而今天的社会最不合理的地方就是愚弄了女性,满网的心灵鸡汤,及韩剧等等等。可见,红颜薄命是真的,因为社会没有提供一个让她们能够清醒的环境,也就摆脱不了行差踏错。说得此篇文章,您说得没错,读前人的文章是最有效,且最经济的学习方法,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批判的学习和继承前人的思想和理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24 00: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