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林长信 于 2021-5-19 14:31 编辑
《耕读传家》+诗片117. -报载:热门的知名景区xxx村观光客限量360人/日,以维护村民有自信的满意服务. 文/林长信
1) 因村子里只有我在读大学 人称土豪的祖父就指派我领衔签约 穷乡生产队把月潭日潭加三山 合作开发给联锁旅游业
2) 老爷抱着村民的娃盯着关氏宗祠 叮咛我:人不能对不起 老乡、老树、关老夫子
3) 21年后的今天 113户人家都帮衬着互相发财 环保巡逻队到湖堤时,我忒想念 爷爷拍着舵把大唱[耕读四时乐] 水里的云和鱼老高兴地跃上渔船// *俗称:关老爷子,即三国的关公/关云长.道教徒奉为忠义之神,或财神.先有义斯有财.
2020-12-14#20N6(隔行押韵) 诗思:或说上个世纪中叶的全国大学青年支援边疆,教师与教授进入农村向农民学习;至终发现到(当时识字率很低的)农民是蒙昧的,杨绛曾说:实在并无可资学习的。但因此认识了并亲历了中国占大成数的贫穷底层的生活,这对他们来日有能力为整体人民着眼而作思考、作决策时更加思虑周全,就促成了社会的阶层流动,此乃是意外的一件大收获。当然不可否认,也有些宗族农村是史来就思想较富裕的耕读社群,例如:介家村/颜家村/孔家村/屈家村/诸葛村/岳家村、...。 > > >附【参考部分】如次,读者大可略去不看.谢谢! > 诗片117.《不灿烂的诗/90后的思维》林长信/2020-12-14 一个73岁的老头是我,写不出什么阳光灿烂的诗句。 以个人受西洋和印度史诗之结构式行进的影响:1性格->2情节->3转折->4发现,所以,就乐于与读诗人比肩同行,一同经过一个场景*,至于该片段的场景或情节会刺激读诗人有什么心理感受,写诗人是无从期望与预料的了- -写诗人自己也是无知的,仅止于片段式的有感于现代城市人的本性/本质。我们通常说:藉“叙事”以“抒情”,而工商社会的“情”是仓促的/散乱的/片段的/不可掌握的/无所谓的/快餐式的/失血的...。容我为90后的青壮年的思维与心境而写“城市型的现代诗”,希望有助于90后们能穿过解构思维而建立新我。*绘画的进程:1轮廓-> 2素描-> 3上色-> 4立体-> 5场景/寓意-> 6环境/透视/景深/构图-> 7情节-> 8完整故事-> 9个性/心理/情绪/画家风格 ->10解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