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32|回复: 10

[品读古典] 意境论

[复制链接]

4

主题

97

帖子

476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词交流专版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39
贡献
128
金钱
173
发表于 2015-3-23 15:45: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部分:世人眼中的意境
朋友们整天说意境,那究竟什么是意境呢?它又有何奥妙?这第一部分,我们从网络上找一些相关的解释来学习一下。

一、意境的定义
百度给出的解释,意境指文艺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
如,
朱承爵 《存馀堂诗话》:“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彻,出音声之外,乃得真味。”清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二:“ 云栖修篁夹道,意境殊胜。” 端木蕻良《关山月的艺术》:“画梅花的,很少能闯出 林和靖 式的梅花品格,总是强调暗香疏影这般意境。
也有的解释说,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或: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所呈现的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他同文学典型一样,也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 (《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主编P217)
二、美学中的意境
在美学中,意境理论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在传统绘画中是作品通过时空境象的描绘,在情与景高度融汇后所体现出来的艺术境界。
    意境理论的提出与发展,使中国传统绘画,尤其是山水画创作在审美意识上具备了二重结构:一是客观宁静旷远的意境事物的艺术再现,一是主观精神的表现,而二者的有机联系则构成了中国传统绘画的意境美。
    为此,传说美术所强调的意境,既不是客观物象的简单描摹,也不是主观意念的随意拼合,而是主、客观世界的统一,是画家通过“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在自然美、生活美和艺术美三方面所取得的高度和谐的体现。
三、意境的两个方面
从以上几种看法,可以看出再人们眼里,意境是有两个方面的。即,意境的结构特征是虚实相生。
    意境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 “如在眼前 ”的较实的因素,称为 “实境 ”;一部分是 “见于言外 ”的较虚的部分,称为 “虚境”。
    虚境是实境的升华,体现着实境创造的意向和目的,体现着整个意境的艺术品位和审美效果,制约着实境的创造和描写,处于意境结构中的灵魂、统帅地位。
    但是,虚境不能凭空产生,它必须以实境为载体,落实到实境的具体描绘上。
总之,虚境通过实境来表现,实境在虚境的统摄下来加工,这就虚实相生 “的意境的结构原理。
四、意境的本质
虚与实只是表象,意境的本质特征是 “生命律动 ”,即展示生命本身的美。
在我们民族的审美心理结构中,是把宇宙境界与艺术意境视为浑然一体的同构关系。由于宇宙本身就是一种生命形式,诗人对宇宙境界的体验就是一种生命律动的体验,而意境恰恰就是这种生命律动的表现。
人心虽小,但可以装得下整个宇宙。诗人之心,本身就是宇宙的创化,他可以映射宇宙的诗心、宇宙的灵气。
因此我们说,艺术意境本质上是一种心理现象,一种人类心灵的生命律动。文学意境作为一种人类心灵的生命律动,有三个特点:(1)表真挚之情; (2)状飞动之趣;(3)传万物之灵趣。
五、诗歌中的意境
诗歌的意境简单的说,就是创作诗歌的环境。
可以是写作时的场景,也可以是回忆,也可以是心中所想,实际却达不到的场景。
诗歌的意境是作者的心境和感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就是这个道理。
意境 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诗歌创作离不开意象,意象的选择只是第一步,是诗的基础;组合意象创造出“意与境谐”的诗的艺术 意境境界才是目的。
意境与意象在本质上有一定的联系,它们都是主观与客观统一的产物,都是情与物的结合体。但它们又有区别:从形式上看,意象与词句相关,意境则与全篇对应。
意境和意象的区别在于:
1.它们所达到的层次和深度不同:意象指的是审美的广度,而意境指的是审美的深度;
2.意境是意象的升华;
3.在中国文化中,意象属于艺术范畴,而意境指的是心灵时空的存在与运动,其范围广阔无涯,与中国人的整个哲学意识相联系。
第二部分:我的意境论
一、我对意境的定义
首先,我们说的意境是诗的意境,它是诗人见之于景,感之于情,得之于心,运之于笔,成之于诗的产物。
但意境并不是诗词本身,而是诗词依靠其意象的选择、语言的推敲、行文布局、韵律的转折、意趣的抒发、虚实的对比、气脉的连贯等等手法和技巧而使读者感受到的思想、美与境界。
意境不是某个画面、不是诗人要表达的某种意思、也不是某种感情、某种景物,而是这些所有的所有,包括诗词中写出的虚虚实实东西,也包括诗人用各种技法使你感受到、联想到的言外之意,是所有这些东西和谐的融汇在一起,而传达给你的思想、情感、美与境界并存的东西。
二、意境的逐步营造与层次。
单纯的定义不能真正的了解意境。下面结合意境的逐步营造与层次,来看看意境的真面目。
(一)第一层,命题。
第一层,命题。就是你忽然心潮澎湃,想要写诗了,这时候就需要找个题目,或是自己找或是别人给找。一般人们都不把这步计算到意境之中。但我认为这是基础的基础,有必要加上去。毕竟,有感而发比为赋新词强说愁先天就高了一个境界。这一步正是能否顺利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意境关键。
善易者不卜,真善诗者也不会随便写诗。他们珍惜上天给与自己的每一次动笔机会,所以才更慎重。用一个月来画一副画,与一天画几十副画,所画出作品的水平自然是不一样的。写诗也是如此。用长期的积淀来写成一首诗,与以一时的兴致来写成几十首,自然有分别。
所以,命题这第一步,很关键。我们理想的情况是厚积薄发,有感而发,积淀不够宁可不发。
在这一层,对我们来说,得到的是一个题目,但对于尚未孕育出生的诗来说,这一步赋予它的是一个生命。当我们选定一个题目,那就说明一个名为“诗”的生命已经在冥冥中开始孕育了。
(二)第二层,立意。
第二层,立意。命题有了,下面就该思考自己要表达的意思,就是立意。
诗从命题获得了生命,其灵魂就要从立意来获得了。命题是你要写的东西,立意你要表现的这种东西所具有的真正触动你的精神或思想,情感。命题是大范围的,表面的,客观的,立意是具体的,内涵的,主观的。
立意这一层很考验一个人的知识,阅历,和思想境界。优秀的诗人总能从普通的事物中发掘出自己独有的观点。而一般人只能人云亦云。
知识,阅历,思想境界都要靠我们去学习和积累。但具体在这一步上,也有很多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去找出自己的立意。
1、从真正触动自己的那一点着手。
不管什么命题,它总能或多或少的触动到你的心,去找到这个触动点,并发掘完善。如果有多个点,就找触动最深的点。
不要管这个点是否有新意,不要管这个点在世俗看来是否有误,不要管任何你本心之外的东西,你只需要牢牢的把握住。
2、如果你找不到这个触动点,也不要着急,你可以多角度,多层面的去看你的命题。
正看,反看,歪着看,活的没感觉看死的,不能赞你盖可以黑,
不能攻你可以受啊!春天的没感觉就换成夏天-----
如此种种,多换换角度和层面总能找到触动你的地方。
3、如果还是没触动到你,还有一个下策给你,就是做红娘。
命题你没感觉没关系,它媳妇你可能就有感觉了。
    它没媳妇?你给它找啊!
就是找个自己比较有感觉的立意,介绍给命题。当然,这种方法很考验你的媒婆水平。如果没介绍成,那就弄巧成拙了。所以要注意有那么些把握的再介绍。
    介绍不成,那就再介绍个!
4、你认识的姑娘都介绍完了,人还不愿意?这么难伺候的主还伺候个什么劲!
    我去年买了个表!换命题!
(三)第三层,定调。
命题和立意有了,或许朋友们会说下面该写了吧!NO,不能着急写,得先定调。
    第三层,定调。所谓定调就是确定基本的格调,也就是确定你的表现风格和基本的表现手法。
    一般每个人都有自己习惯的某些风格和手法,你就要从中选取适合自己这个立意的风格和手法。
    比如,命题为桃花,你立意青春的可爱。风格呢,你可以选优雅的小清新,也可以选张扬的活泼;手法上,是正面描写、还是侧面烘托、是拟人来写、还是用借代象征等等,
    在定调的时候,主要是确定基调,要婉约就婉约要豪放就豪放,这个要定下来;
    在手法上则不必太具体,只要有个大的思路即可,可在后面几步按照需要去选择、修改。
定调这步,不仅关系到意象的选择和加工、整体的布局谋篇,还关系韵律的选择,气脉的贯通。
    如果说命题是给诗以生命、立意是给诗以灵魂、那定调就可以说是给诗赋予灵性的一步,不可不慎重。
(四)第四层,布局谋篇。
基调确定了,就该布局谋篇了。第四层,布局谋篇。
相对于命题赋予生命、立意赋予灵魂、定调赋予灵性,布局就是给诗词塑形。
塑形是个大工程,要塑造出诗的形体,不仅仅是外貌,还有内在骨骼、血肉、内脏、经脉等等。
布局所需要的材料,为了形象还以这种对比的方式来体现下:
    段句--骨骼
    意象--内脏
    语言--肌肉
    练字--穴位
    意趣--血液(气)
    韵律--经脉 (气脉、血脉)
以上种种布局所需要的材料,可以说是不分先后、交叉进行的,且互相影响、相互制约。
   下面一个个说。
1、先说段句,段句不是断句,而是对自己各句在整体表达中作用的划分。
如简单的,“起承转合”,很多人把“起承转合“认为是布局,其实它只是布局里面段句一项的一种方式。
除常用的起承转合、词中 的上阕写景下阕言情,还有诸如,以景生情、或先古后今、或欲抑先扬、欲扬先抑、或先声后景、或动静结合、或先叙在议、或内外远近等等,从各种角度和层面结合自己的立意来选择各种段句。
段句作为整体诗词的骨架,会影响意象的选择,也会影响韵律的变化,对语言、练字、意趣更是有很大影响。同时,意象的选择也会使每一句的功能发生变化,韵律也会影响句的节奏。所以在写作中,他们是相互影响最终达到一个各个方面都比较合理的和谐状态。
段句以其对全篇的构架和支撑,当之无愧的会成为诗的骨骼、骨架。那么什么可以作为诗的内脏来联系全身、为诗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呢?我觉得是意象。
2、意象,这个大家都比较熟悉。对很多人来说写诗就是在玩意象的组合游戏。但能够使意象成为诗的”内脏“,显然不是简单的组合可以达到的。
我们需要根据命题、立意来选择不同的意象,并根据基调来确定对意象的初加工,然后在根据段句来调整各个意象的位置和作用,谁是心脏、谁是肺、谁是脾胃等等。
还以写桃花为例,如果我们选择了小清新的基调,那么主意象就以选择比较和煦秀气的,诸如含露的桃花等;
如果我们选择了活泼的基调,那就可以选择比较热烈的主意象,如怒放的桃园,风中飞舞的花瓣等。
主意象之外,还要有其他的辅助意象,如吹桃花的风、花中的露水、蜂蝶、游人、鸟儿等意象来辅助,甚至踏青、采花、沾露、泛舟活动型的复合意象。
要注意这些意象的内在联系,以其内在联系为暗线来使他们有机的组合成一个整体的”内脏系统“。
至于其联系方式,可以根据意象特点和数量,按照阴阳、三才、五行、等套路来展开。争取达到互为促进、相生相长、和谐浑然,这是理想的效果。
3、语言--肌肉。
这点大家应该都是已经达成共识的,语言就是诗的肌肉。
诗不论怎么构思、布局最终都要落实在语言上。用语言使意象活起来,在段句的骨架上加上层次的肌肉和皮肤使其成为人形。
同时,布局中其它各项的调整甚至整体的立意、命题、格调的调整,都要语言上来表现。
语言这一点,考验的是诗人用词的准确于炼字的深度。用准确的符合自己格调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说着容易做起来很难。
4、炼字--穴位
炼字,是基于语言上的发挥,是语言在营造意境的过程中锤炼到极致的称谓。
炼字和其它几项一样,都是为了达到最终效果而是用的手段。而锤炼出的某个或某几个字、词会是全篇精气神的流转的节点、诗人思想与各种意象的交汇,称其为穴位,实则是全诗意境的浓缩体现,更其一字境界则天壤之别。其作用不可谓不重要。
要注意的是,炼字的目的是为了整体的意境,故而炼字要从全篇着手,而不是只看一句之内,数词之间。一个字要从全篇考虑、从立意、意象、韵律、意趣等多层次多角度考虑,最好不要因一方面而损害另一方面。
5、下面说意趣
把意趣比作血液或“气”,是因为它由意象的内脏产生,携诗人之思想与诗文的美感流动于全篇。
意是思想,趣是诗文带给人的美好感觉,唯有蕴含在美感中的思想才更能让人领会。因其易于领会才使诗文显得可爱有生机。
意趣在布局的塑形中是依托与包括韵律在内的其他各个方面的,并使各个方面的相互影响和促进得以实现。
其重要性就像人体内的血液。若无意趣,诗文就是没有鲜血的尸体,冰冷,没有生机。
6、韵律,类似与意趣,也是依托与其他各个方面的,相比之下,意趣涵盖较广,而韵律则特指诗的音节、声韵。
说韵律是经脉,气脉,血脉,其实是一个意思,就是韵律是使其他各个方面作用得以发挥的通道。
因为诗是要吟的,其顺畅与否直接影响着它的表现效果。
通过对音节的安排造成抑扬顿挫的效果,进而形成音韵的波折,音乐的旋律,给人以音乐的美感。
需要注意的是,韵律不是格律,格律只是近体诗使用的基本韵律。
可以说格律是无数韵律安排中的一部分特例。(格律中对仗的部分除音韵外还与段句有交叉、重叠)
就算那近体诗来说,格律也仅仅是近体诗韵律的一部分。格律之外,近体诗的韵律还包括中正、反复回环等特点。以后专门开贴讨论,在此不做太多论述。
韵律虽只涉音韵,但因诗词的特有表现形式,使得它在或诗的创作中作用非同一般。
韵律不畅通就如同经脉不畅通,人经脉不通或体弱多病或性情乖张,韵律不通诗亦如此。
(五)总结
布局某篇中的这几项说完了,在创作中这几项造成了,诗也就成了。
把诗看做一个人的话,命题赋予他生命,立意赋予他灵魂,定调赋予他灵性,又经过布局以段为骨、以意象为脏、以语言为肉、以意趣为血、以炼字为穴、以韵律为脉的塑行而成为了一个健康的、优美的、有力的、有气质、有思想的人。
现在回到题目,意境是什么呢?我告诉你,意境就是这个“人”。
而这个名为意境“人”,正是诗人自己的思想、精神、气质、爱好、性格、习惯等主观世界,与诗人所见的景象、所驾驭或借用的意象、音韵、语言等等客观世界,经过命题、立意、定调、布局谋篇四个阶段的营造,产生了意趣之美、韵律之美、等等美感,使内外和谐、情景交融,物我两忘,最终在诗词中达到天人合一,从而诞生而出的伟大生命。
片尾:
诗是一个生命,意境是依附于诗存在的另一种生命。就像一万个人眼中就有一万个苍井空一样。诗只一篇,意境却可以有千千万万。因为,诗之美好在于诗人的创作,更在于读者的吟诵。读者不同所见也不会相同。
我们不必纠结谁的理解更正确,因为在诗词里,阅读本身也是一个让意境重生的过程,经过你的阅读使得沉睡千年的生命一步步苏醒,一步步生长,渐渐散发出无穷的美感,只要你感受到了它的美就足够了,不是么?能感受到一个生命如此绚烂的诞生,还不够么?

16

主题

1272

帖子

406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6
贡献
1297
金钱
1374
发表于 2015-3-23 19:06:16 | 显示全部楼层
艺术意境本质上是一种心理现象,一种人类心灵的生命律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1272

帖子

406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6
贡献
1297
金钱
1374
发表于 2015-3-23 19:06:38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学意境作为一种人类心灵的生命律动,有三个特点:(1)表真挚之情; (2)状飞动之趣;(3)传万物之灵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1272

帖子

406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6
贡献
1297
金钱
1374
发表于 2015-3-23 19:07: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第一层,命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1272

帖子

406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6
贡献
1297
金钱
1374
发表于 2015-3-23 19:07:16 | 显示全部楼层
(二)第二层,立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1272

帖子

406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6
贡献
1297
金钱
1374
发表于 2015-3-23 19:07: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第三层,定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1272

帖子

406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6
贡献
1297
金钱
1374
发表于 2015-3-23 19:0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四)第四层,布局谋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1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245
贡献
32923
金钱
52335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15-3-24 10:4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讀好文,感謝分享。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97

帖子

476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词交流专版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39
贡献
128
金钱
173
 楼主| 发表于 2015-4-9 16: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几天公司搬家一直没空来写作业。抱歉啦!

柳衬江南千点秀
梅添塞外几分春

折柳难折游子意
画梅易画故人情  偶原来的不】合律,这是老师在群里给改的

三分柳色成春魄
数缕梅香作雪魂   原来是柳影改成柳色了

一溪碧柳皆过客
半岭红梅是知音


寒风难凋梅状骨
春水好绿柳样身

诗者成仁多柳巷
壮士取义是梅山    (用,陈毅元帅梅岭三章“取义成仁今日事”)


唯有鸣禽替园柳
不见竹马伴青梅    鸣禽、竹马、园柳、青梅不是太对


点评

来学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4-10 09: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1
贡献
16225
金钱
16526
发表于 2015-4-10 09:0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水无空 发表于 2015-4-9 16:18
这几天公司搬家一直没空来写作业。抱歉啦!

柳衬江南千点秀

来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6-6 23:1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