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一色长天 于 2021-5-1 09:11 编辑
(一)、雅正词派,又称“骚雅词派”、格律词派。是自花间词派、南唐词派、婉约词派、颓放词派、豪放词派之后的最大的文人词派,也是唐宋词坛流派纷争中最后产生的词派。
雅正词派是在前五种流派基础上自觉形成,始于北宋末周邦彦,继扬于南宋中姜夔,其他还有史达祖、蒋捷、吴文英、 周密、 陈允衡、张焱、沈义父、 王沂孙等诸人,局面盛大。其中张焱著《词源》、沈义父著《乐府指迷》揭示其流派创作经验创作宗旨和创作纲领。雅正词派的产生源于一些词家专在词的艺术技巧上下功夫,刻意求工,重视声律,讲究辞藻,形成了词史上的雅正词派。
从词史的角度看,雅正词派产生有其主客观的原因,雅正词派不满辛派词人的豪放叫嚣,矫枉过正。于是走上了钻研声韵,探讨技巧的道路,在 词的格律技巧上有着重要的贡献。姜上承 周邦彦,下开雅正词派。著有《白石道人歌曲》六卷,多为自度曲,如《扬州慢》等自度曲十七首,均旁注音谱,是现存宋人词集中仅见的完整的词曲谱。其时及稍后词坛较有影响者如 吴文英、 史达祖、 王沂孙、 周密、 张炎等人,均以音律之讲究、辞句之精美为权舆,他们以清超的诗人笔调,写出一种“体制高雅”的词作,词风“醇雅”。
雅正词人大多精通音乐,认为词应有“中正平和”的音律和“典雅纯正”的语辞,这样才能不失“雅正之声”。从总体上看,“骚雅词派”的词人都具有音韵精密、格调雅洁和笔力清健密丽的风格,与婉约词派和豪放词派的词风有较大的差异。他们的创作在题材内容上虽然仍以传统的情爱涉艳等为主,但却主张“屏去浮艳,乐而不淫”,脱去胭脂红粉,重视道德规范;在艺术表现上则普遍追求字炼句琢和用典、用事等,以达到自然、工整的艺术境界。(待续)
作者:一色长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