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沧海一粟123 于 2015-3-25 23:22 编辑
1、周公与周武王是什么关系,他辅佐的君王是谁(这个讲义里没讲过,请自行找资料)
2、西方社会伦理关系中,社会契约论是谁提出的,与中国传统人伦关系有什么样的区别。
周公与周武王是什么关系,他辅佐的君王是谁
周公原名周公旦,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在周武王建立周王朝两年病死后,周武王的儿子姬诵继承王位,这就是周成王,那时候成王才十三岁,于是由周公旦辅佐成王,从成王十三岁到二十岁,代理天子职权,一心朝政,忠心不二。排内忧,征外患,巩固了周王朝的统治。
西方社会伦理关系中,社会契约论是谁提出的,与中国传统人伦关系有什么样的区别
西方社会伦理关系中,社会契约论是一个叫卢梭的哲学家也是社会伦理学家提出的。 他主张的社会契约论,是说人生在了这个世上,相当于就承担了契约。他们不说什么孝啊,忠啊,义啊,这些东西,只说责任,义务,契约。只是有些契约是有形的,有些却是无形的。比如说生意,签了个合同,相当于就是一种契约关系,互相享受权利和义务。从一个人出生,父母在小时候养育了你,相当于就是和你产生了契约,你到父母老了,赡养他们,就是完成了这份契约。推而广之,父子关系,夫妻关系,朋友关系,亲戚关系,一切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以契约的方式来进行对待,这便是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大致的意思。 这和中国从周朝开始所奉行的孝,忠,义其实是一个道理,但只是卢梭的更先进,他的理论,主张的是生而平等,而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生而不平等。当你生下来的时候,不是贵族就是平民,甚至是奴隶或奴隶的转化品种,比如丫鬟,因此,这也是西方伦理学比中国先进的地方。而在中国,你必须根据你生下来时候所确定的那个社会层次和社会地位,去尽你所谓的契约义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