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 1、荥阳之战项羽两夺两失。 2、刘邦第二次占了荥阳之后,项羽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项羽不得已与刘邦进行了鸿沟议和,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楚河汉界,当时约定,鸿沟以西,归刘邦,以东,归项羽,刘邦也同意了,荥阳之战于是结束。 项羽为何会一步步地失去战争优势呢? (1)荥阳之战结束后,项羽的叔叔和项羽建议说,如今既然议和了,那么就把刘邦的老爸和老婆还给他吧。天下之势不定,给自己留条后路,项羽对这个叔叔是言听计从,便又犯了个错误,把人质给送回去了,丢掉了手里最后一张王牌。刘邦在得到了这两张回归的王牌之后,便马上翻脸,听从了张良和陈平的建议,乘势追击项羽。 (2)项羽的败,和刘邦的胜,固然有天时地利的原因,更有政治策略和外交策略的原因。但最重要的一点,恐怕后世的史学家都没有分析出来,或者说他们即使看到了,都不愿意明言的,因为刘邦是小人,无所不用其极,所以他才会胜。因为项羽是英雄,要面子,逞英雄,所以才会败。项羽在最后败的时候,还念着自己的虞姬,而刘邦在困难的时候,根本不顾及自己家人甚至儿女的死活。刘邦可以多次的被打败,因为脸皮厚,他可以出逃,可以扮作商人,而项羽只要败一次,就不愿意见江东父老。刘邦能装孙子,所以他能去鸿门宴向项羽讨好,因为学会了当孙子,把孙子当好了,才能当爷爷。而项羽从来就不当孙子。只肯当爷爷。另外,人的因素,刘邦啥都不会,唯一会的就是“为之奈何”?而项羽这个人太强,因为刘邦的弱,所以他能锻炼出一批团队来,其他人都能成长。韩信从一个守门的成长成为大将军。而项羽虽然强,但他把其他人的风头都盖过了,他做得比任何人都好。正因为如此,所以其他人没办法成长。也就无法形成一个有凝聚力的团队,这么一综合下来,形成了项羽的必败,和刘邦的必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