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94|回复: 3

A组 烟雨楼21期楹联班第二十讲作业帖

[复制链接]

66

主题

175

帖子

3767

积分

版主

烟雨楼诗词学院律绝二十一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61
贡献
204
金钱
3066
发表于 2021-3-11 21:28: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瑾瑜 于 2021-3-11 21:32 编辑


A组  烟雨楼21期楹联班第二十讲作业:

一、说一说你怎么理解古人的虚对虚,实对实?

二、虚实都有哪几种活法?

三、对句
出句:弯眉两叶因愁锁==
出句:锦字香笺无处寄==
出句:木已成舟风雨度==

0

主题

487

帖子

3098

积分

版主

烟雨楼诗词学院楹联二十一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27
贡献
814
金钱
1143
发表于 2021-3-14 10:3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青青子衿 于 2021-3-14 19:09 编辑

烟雨楼21期楹联班第二十讲作业:
A组-青青子衿
一、说一说你怎么理解古人的虚对虚,实对实?
答:在古代,虽然是实对实,虚对虚,但并没有分得如此清楚。
1、活虚字和死虚字也是能相对的,即我们所说的现在的形容词对动词。如:“六年积久厅峰面;五度来乘读画舟。”联中乘和读为活虚字,久和奇为死虚字。再如:“地迥不遮千眼阔;窗虚只许万峰窥。”窥为活虚字,阔为死虚字。再如:“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小为死虚字,忆为活虚字。所以古人所作这些动词与形容词配对的对仗对联是完全合理的,不能“以今非古”。2、活虚字和其它虚字的相对。今天作为实词的动词居然可以与作为虚词的副词和介词构成对偶,即然古代把有形体可指称的字视作实字,而把其馀一切无形体可以指称的字视作虚字,那么,现代认为属于动词、副词、介词的字,在古人眼里,通通都属于虚字。都是古人按照“虚对虚”的原则去构成的对偶,3、还有一些例子,是虚字相对。4、实字的相对。5、其它一些实字对。6、死虚字(形容词)与代词相对。
二、虚实都有哪几种活法?
一,是如一个名词或形容词后边带上宾语,它便变成了动词,因为按古汉语语法的要求,名词和形容词是不带宾语的;二,是看名词、形容词带不带状语和补语,如有,则它也变为动词;三,是同一个名词重叠,其中必有一个变为动词(如“春风风我”句中的第二护‘风”便是动词);四,是名词的前后出现起连接作用的“而”,那么,这个名词也便成了动词;五,是只要是在句中作主语的,不论其原来的词性是什么,它都变成了名词;六,是凡在句中作谓语的词,通通变成动词;七,是凡在句中作宾语的词,一律变为名词;八,是凡在句中作定语的词都变成为形容词;九,是状语一般由副词充任,但有时名词、代词、数词、动词、形容词也可作状语,比较难分辨;十,是补语一般放在谓语之后,故凡在谓语之后的词都是补语,一般由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名词及带介词结构的词担任。
三、对句
出句:弯眉两叶因愁锁==
           黑发千丝为梦盘
出句:锦字香笺无处寄==
            昏灯孤案尽日愁
出句:木已成舟风雨度==
            泉因汇海浪涛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239

帖子

225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09
贡献
540
金钱
861
发表于 2021-3-14 18:34:43 | 显示全部楼层
烟雨楼21期楹联班第二十讲作业:

一、说一说你怎么理解古人的虚对虚,实对实?
答:看古代的诗词对联,就会发现“实对实,虚对虚,活虚字与活虚字对,死虚字与死虚字对”,是绝大多数的规律。并且,我们还会发现,部分虚字与部分实字也可相对(有人曾肯定地说,实字与虚字是不能相对的)。我们按今天的词性标准来划分,也都是相对的,而且对得非常好。在古代,还有一些对联,虽然是实对实,虚对虚,但并没有分得如此清楚。比如活虚与死虚,活虚与其他虚字,还有一些例子,是虚字相对或者实字的相对,以及其它一些实字对死虚字,(形容词)与代词相对等。
二、虚实都有哪几种活法?
答:二、虚实都有哪几种活法?
一,是如一个名词或形容词后边带上宾语,它便变成了动词,因为按古汉语语法的要求,名词和形容词是不带宾语的;二,是看名词、形容词带不带状语和补语,如有,则它也变为动词;三,是同一个名词重叠,其中必有一个变为动词(如“春风风我”句中的第二护‘风”便是动词);四,是名词的前后出现起连接作用的“而”,那么,这个名词也便成了动词;五,是只要是在句中作主语的,不论其原来的词性是什么,它都变成了名词;六,是凡在句中作谓语的词,通通变成动词;七,是凡在句中作宾语的词,一律变为名词;八,是凡在句中作定语的词都变成为形容词;九,是状语一般由副词充任,但有时名词、代词、数词、动词、形容词也可作状语,比较难分辨;十,是补语一般放在谓语之后,故凡在谓语之后的词都是补语,一般由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名词及带介词结构的词担任。
三、对句
出句:弯眉两叶因愁锁==小字千行托雁捎
出句:锦字香笺无处寄=残花乱絮满庭飞
出句:木已成舟风雨度==君非朽木栋梁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

主题

26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487
贡献
2831
金钱
3726
发表于 2021-4-1 17: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永红 于 2021-4-1 17:25 编辑

                                          第二十讲作业
                                             A20-永红
一、说一说你怎么理解古人的虚对虚,实对实?
答:在古代,虽然是实对实,虚对虚,但并没有分得如此清楚。
1、活虚字和死虚字也是能相对的,即我们所说的现在的形容词对动词。
2、活虚字和其它虚字的相对。今天作为实词的动词居然可以与作为虚词的副词和介词构成对偶,即然古代把有形体可指称的字视作实字,而把其余一切无形体可以指称的字视作虚字,那么,现代认为属于动词、副词、介词的字,在古人眼里,通通都属于虚字。都是古人按照“虚对虚”的原则去构成的对偶,
3、还有一些例子,是虚字相对。
4、实字的相对。
5、其它一些实字对。
6、死虚字(形容词)与代词相对。
二、虚实都有哪几种活法?
一,是如一个名词或形容词后边带上宾语,它便变成了动词,因为按古汉语语法的要求,名词和形容词是不带宾语的;
二,是看名词、形容词带不带状语和补语,如有,则它也变为动词;
三,是同一个名词重叠,其中必有一个变为动词;
四,是名词的前后出现起连接作用的“而”,那么,这个名词也便成了动词;
五,是只要是在句中作主语的,不论其原来的词性是什么,它都变成了名词;
六,是凡在句中作谓语的词,通通变成动词;
七,是凡在句中作宾语的词,一律变为名词;
八,是凡在句中作定语的词都变成为形容词;
九,是状语一般由副词充任,但有时名词、代词、数词、动词、形容词也可作状语,比较难分辨;
十,是补语一般放在谓语之后,故凡在谓语之后的词都是补语,一般由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名词及带介词结构的词担任。
三、对句
出句:弯眉两叶因愁锁
          好友千方会爱来
出句:锦字香笺无处寄
          红颜知己有情寻
出句:木已成舟风雨度
          溪因入海浪涛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 15: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