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06|回复: 144

古风小令五期初级班迥雪组考试贴

  [复制链接]

70

主题

997

帖子

6910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招生群版主兼练武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701
贡献
1559
金钱
2952
发表于 2021-3-9 15: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简简单单♥ 于 2021-3-11 14:06 编辑

古风小令五期初级班迥雪组考试贴

0

主题

475

帖子

29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02
贡献
777
金钱
1082
发表于 2021-3-10 09:06: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似曾相识 于 2021-3-11 06:14 编辑

古风小令五初级测试
迴雪11~ 流觞曲水

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简答一下你对词的理解。
答:词是诗的别体,是唐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词。
2、单调小令与双调小令的章法有哪些特点。
答:单调就是一首词只有一段,即一阕或一片。双调就是一首词有两段,分前后两阕,或上下两片。双调有的两阕字数相等,格式相同;有的两阕字数不等,格式不相同。
3、何为倚声填词?
答:倚声填词是依照乐曲的声情、句拍填词,也叫依声或寄声。
4、词与诗的区别。
答:词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诗可追溯于《诗经》而在唐代达到巅峰。在形式上词没有固定的句式,诗有固定的句式。词以词牌填词,一词一谱,诗可自由取题目。从风格和意境上来讲,词的情感表达偏于妩媚,诗的情感表达偏于庄重。还有词的对偶比诗宽,押韵也不同。
5、按照押韵分,写出(学过的)词的几种押韵形式。
答:有《渔歌子》、《忆江南》、《浣溪沙》、《鹧鸪天》平韵格,《如梦令》仄韵格,《西江月》叶韵格,《清平乐》转韵格,《虞美人》平仄错叶格词牌。

二、选择题:每空1分每题3分,共15分。

1、词的分类:按照字数分:
小令(C)、中调(B)、长调(A)。

A、91字以上 B、59-90字 C、58字以内,D、60-91字 E、59字以内

2、意象如何选择:(A)(C)(D)及唯美性。

A、逻辑性 B、诗意性 C、有效性
D、疏密性

3、如何写景:顺序写景,(B),(C),修辞手法写景,(D),因果关系为脉络写景。

A、情景交融写景 B、通感写景 C、缘情写景 D、视觉写景

4、过片怎样过渡之一,今昔、正反过渡:常见手法是(E),准备过片铺垫好(C),灵活运用(A)来加以转折,抚今追昔,引发感慨。

A、虚词 B、副词 C、情绪 D、借景抒情 E、触景生情

5、词按照风格分:婉约词(B)、豪放词(D)、花间派(C)。
A、陆游、张先。B、柳永、李清照为代表。:C、温庭筠为代表。D、苏轼、辛弃疾为代表。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作者是谁?【苏轼】,朝代【宋】,词牌名与题目【念奴娇·赤壁怀古】。

2,转韵词牌之一,词的上片【仄韵】且句句押韵,声情稍显紧凑,下片转【平韵】,声情稍显和缓,绵绵不尽之意,在小令中尤为幽美。可记事,可抒情的词牌是【清平乐】。


3,词的特点:词的词谱是【一词一谱】。词的押韵是【词林正韵】。词的句式是【长短句】。书写格式为词牌与词题之间用黑圆点隔开,或者只写词牌。

4,过片:也叫【过变】或【换头】,就是上下片之间的【过渡句】。具有承上启下、过度转折,衔接【两片】的作用。


5,情景交融:也叫寓情于景(物)、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是构成【意境】的一个重要方法,也就是说作者所描绘的【景象】,要和诗人心中的【情感】,达到和谐的统一。



四,分析题15分

虞美人·听雨
宋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赏析词作回答问题:
1,这首词以什么为线索,以什么为顺序,选取作者一生三个典型片断,凸显词人晚年什么样的境遇与心情?
答:以听雨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凸显了词人晚年颠沛流离、饱经忧患的境遇与心情。
2,词中“起拍”,“过片”,“结拍”分别是哪句?
答:词中起拍是: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过片是:断雁叫西风。结拍是: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3,词的起拍是用了叙事起吗?本词的章法结构是哪种模式?
答:是的,此词的章法结构是运用时空跳跃,以听雨复沓串连。
4,此词呈现的声情是什么?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是什么?是何种表达方式?
答:此词呈现的声是雨声,情是感慨人生悲欢离合。表达的方式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
5、写出此词营造的意境。主要表现的是其中哪一种手法?“欲扬先抑”“虚实结合”“对比”“反衬”
答:主要是对比、反衬的手法。


五、写作题:
根据所学的填词知识,以“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为原点,进行生发拓展。
填词 《清平乐》一首,依龙谱,不限韵部。
清平乐·萌
文/曲水
        春光轻巧,凭道江南好。话尽江花无限袅,却象人生小小。
        情牵海角天涯,谁怜四月人家。燕子呢喃筑爱,回廊嬉笑吴娃。

点评

无异议  发表于 2021-3-13 18:12
二题:2+3+1+3+3=12分  发表于 2021-3-12 22:11
一题:3+3+4+4+5=19分  发表于 2021-3-12 22:10
三、四两题同意慧泉老师打分。  发表于 2021-3-12 22:07
四、3+2+2+2+2=11  发表于 2021-3-12 04: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0

帖子

109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70
贡献
250
金钱
429
发表于 2021-3-10 10:45: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似曾相识 于 2021-3-11 06:14 编辑

古风小令五初级词班测试题;  
百分制考核:满分100分
出题人:凤儿
审核人:风林
考生:迴雪组   03号    一云      
“”
考试时间:3月9号晚八点
交卷时间:3月10号24点

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简答一下你对词的理解。
答:词就是“调有定字,字有定声,句中定格”的独特的格律诗体。是我国唐宋时期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词又称为曲子词、长短句、诗余等。
2、单调小令与双调小令的章法有哪些特点。
答:单调只有一阙,双调有上下阙。双调片各有相对的完整性和独立性,常见的是上景下情为主。
3、何为倚声填词?
答:倚声是依照乐曲的声情、句拍填词。也称“倚声”或“寄声”。
4、词与诗的区别。
答: 词和诗(近体诗)都是同一源流,都是对古体诗的继承和发扬,都有起承转合这4个要素。区别是
1、特性不同。格律诗多用于隋唐时期科举取仕,具有书面的吟咏性,非常严肃的话题,而词,吸收了大量的民乐燕乐,使之具备了与生俱来歌唱性,很大众化。
2、表达的主旨不同。词言情,诗言志。
3、句式不同。诗的句子是整齐的,词被称为长短句。
4、格式不同 。一词一格,字数不等,有不同的平仄格式,独有的声情,就好比歌曲,有A、B、C调之分一样的。诗的字数有定数,词是按照词牌定字数。

5、用韵不同。填词用《词林正韵》,作诗用平水韵,词的用韵比近体诗宽泛的多。诗不可以犯韵,词可以。
6、诗高雅,曲近俚,而词在两者之间。
7、用语不同。词可以用词组,诗不可以多用,
5、按照押韵分,写出(学过的)词的几种押韵形式
答:平韵格、仄韵格、平仄韵转换格、平仄韵通叶(音协)格、平仄韵错叶格。
二、选择题:每空1分每题3分,共15分。

1、词的分类:按照字数分:
答:
小令(C)、中调(B)、长调(A)。

A、91字以上   B、59-90字  C、58字以内,D、60-91字  E、59字以内

2、意象如何选择:(A)(B)(D)及唯美性。

A、逻辑性  B、诗意性  C、有效性
D、疏密性

3、如何写景:顺序写景,(A),(D),修辞手法写景,(C),因果关系为脉络写景。

A、情景交融写景  B、通感写景  C、缘情写景  D、视觉写景

4、过片怎样过渡之一,今昔、正反过渡:常见手法是(E),准备过片铺垫好(D),灵活运用(A)来加以转折,抚今追昔,引发感慨。

A、虚词  B、副词  C、情绪  D、借景抒情  E、触景生情

5、词按照风格分:婉约词(B)、豪放词(D)、花间派(C)。
A、陆游、张先。B、柳永、李清照为代表。:C、温庭筠为代表。D、苏轼、辛弃疾为代表。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作者是谁?【苏轼】,朝代【宋】,词牌名与题目【念奴娇·赤壁怀古】。

2,转韵词牌之一,词的上片【起拍】且句句押韵,声情稍显紧凑,下片转【转韵】,声情稍显和缓,绵绵不尽之意,在小令中尤为幽美。可记事,可抒情的词牌是【清平乐】。


3,词的特点:词的词谱是【词牌】。词的押韵是【词林正韵】。词的句式是【长短句】。书写格式为词牌与词题之间用黑圆点隔开,或者只写词牌。

4,过片:也叫【准备过片】或【上片结拍】,就是上下片之间的【过度】。具有承上启下、过度转折,衔接【↓片】的作用。


5,情景交融:也叫寓情于景(物)、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是构成【抒情】的一个重要方法,也就是说作者所描绘的【情景】,要和诗人心中的【意象】,达到和谐的统一。



四,分析题15分

虞美人·听雨
宋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赏析词作回答问题:
    1,这首词以什么为线索,以什么为顺序,选取作者一生三个典型片断,凸显词人晚年什么样的境遇与心情?答:以个人经历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选取作者一生三个典型片断,凸显词人晚年孤独的境遇凄凉的心情。

     2,词中“起拍”,“过片”,“结拍”分别是哪句?
答分别是,少年听雨歌楼上,而今听雨僧庐下,悲欢离合总无情。
     3,词的起拍是用了叙事起吗?本词的章法结构是哪种模式?答:是。章法结构是情景交融。
      4,此词呈现的声情是什么?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是什么?是何种表达方式?答:是词人一生的悲欢离合中, 因时间不同,地域不同,而有着迴然不同的感受和国破之痛,家亡之恨的思想感情。以情景交融的表达方式
      5、写出此词营造的意境。主要表现的是其中哪一种手法?“欲扬先抑”“虚实结合”“对比”“反衬”
      
答:此词由三幅画面,艺术地概括了作者由少到老的人生道路和由春到冬的情感历程。手法是以时间跳跃的情景交融。
   
五、写作题:
     根据所学的填词知识,以“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为原点,进行生发拓展。
    填词 《清平乐》一首,依龙谱,不限韵部。本题30分。

评分标准参考:
1.立意清晰。(3分)
2.标注题目,书写格式正确。(2分)
3.格律正确。(2分)
4.营造意境。(3分)
5.词句通顺语感佳,含蓄委婉,有靓点,无不规则重字。(3分)
6.符合词牌声情,切合主题思想。(3分)
7.正确转韵。(2分)
8. 景情关联紧密,意象融入自然合理,有时效性,表现手法运用得当。(3分)
9.章法布局新颖,承上启下过渡无痕,句与句之间关联紧密,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围绕题旨表情达意。(4分)
10.过片两个6字句要求对偶,且为彩句,后两个6字句可对亦可不对。(3分)
11·结句留白。(2分)
清平乐·相逢
     柳烟缕缕,花湿轻轻雨。伞底桥头重相遇,多少情怀可许?
     拈下一朵初红,忆起那抹笑容。几在清宵梦见,四月风里朦胧。

点评

无异议  发表于 2021-3-13 18:12
基础题第二题:3+3+2+2+3=13分。一,三,四题同意慧泉老师打分。  发表于 2021-3-12 22:50
四、2+2+2+2+2=10  发表于 2021-3-12 05:02
三、3+1+3+1+2=10  发表于 2021-3-12 04:56
二、3+2+2+2+3=12  发表于 2021-3-12 04: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63

帖子

260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43
贡献
706
金钱
954
发表于 2021-3-10 14:5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似曾相识 于 2021-3-11 06:15 编辑

古风小令五初级词班测试题;  
百分制考核:满分100分
出题人:凤儿
审核人:风林
考生:迴雪10-万图碎        

考试时间:3月9号晚八点
交卷时间:3月10号24点

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简答一下你对词的理解。
答:词是一种有独特的格律诗体, “调有定字,字有定声,句中定格”,又称为曲子词、长短句、诗余,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
2、单调小令与双调小令的章法有哪些特点。
答:单调小令:平起、陡起均可。单刀直入,言简意赅。手法上多采用赋比兴。由于单调小令字数较少,并且常用来描写某个特定的场景、某个瞬间,因此需要快进快出,起句要能使读者迅速进入你的情感,结句则要意在言外、重笔点题,万不可将意思说尽,要使读者读罢仍能情思萦绕。
双调小令:常用的五种上下片章法:上景下情、上昔下今(或上今下昔)、上起下续、上问下答、上幻下真。
3、何为倚声填词?
答:倚声填词是依照乐曲的声情、句拍填词,也称“依声”或“寄声”。每个词牌都有所属的宫调,也就是曲谱,填词的声情要和曲谱相吻合,仙吕宫清新绵逸,南吕宫感叹悲伤,中吕宫高下跌宕,黄钟宫富贵缠绵,正宫惆怅雄壮。
4、词与诗的区别。
答:词和诗(近体诗)都是同一源流,都是对古体诗的继承和发扬,都有起承转合这四要素,但是又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特性不同:诗的话题严肃,具有书面吟咏性;词的话题多为大众化,具有歌唱性。
表达的主旨不同:词言情,诗言志。
句式的不同:诗的句式整齐,词多为长短句。词与诗的句子节奏不也同:诗句是二字一节,而词句则不一定,并且词可以有领字。
格式上的不同:诗的格式基本固定,讲符合格律不讲符合声情;词一词一格,字数不等。
有不同的平仄格式,独有的声情。
用韵的不同:填词用《词林正韵》,作诗用《平水韵》。
通俗成都不同:诗高雅,曲近俚。而词在两者之间。
用语的不同:词可以用词组,诗不可以多用。
5、按照押韵分,写出(学过的)词的几种押韵形式。
答:整首词一个韵部(忆江南、鹧鸪天)、一首词多个韵部、一个韵部中间押别韵部(没学过)、协韵(西江月)、叠韵(没学过)、仄韵和入声韵交协(没学过)。


二、选择题:每空1分每题3分,共15分。

1、词的分类:按照字数分:
小令(C)、中调(B)、长调(A)。

A、91字以上   B、59-90字  C、58字以内,D、60-91字  E、59字以内

2、意象如何选择:(A)(C)(D)及唯美性。

A、逻辑性  B、诗意性  C、有效性
D、疏密性

3、如何写景:顺序写景,(D),(B),修辞手法写景,(C),因果关系为脉络写景。

A、情景交融写景  B、通感写景  C、缘情写景  D、视觉写景

4、过片怎样过渡之一,今昔、正反过渡:常见手法是(E),准备过片铺垫好(C),灵活运用(A)来加以转折,抚今追昔,引发感慨。

A、虚词  B、副词  C、情绪  D、借景抒情  E、触景生情

5、词按照风格分:婉约词(B)、豪放词(D)、花间派(C)。
A、陆游、张先。B、柳永、李清照为代表。:C、温庭筠为代表。D、苏轼、辛弃疾为代表。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作者是谁?【苏轼】,朝代【北宋】,词牌名与题目【念奴娇•赤壁怀古】。

2,转韵词牌之一,词的上片【仄韵】且句句押韵,声情稍显紧凑,下片转【平韵】,声情稍显和缓,绵绵不尽之意,在小令中尤为幽美。可记事,可抒情的词牌是【清平乐】。


3,词的特点:词的词谱是【一词一谱】。词的押韵是【限用词林正韵】。词的句式是【长短句】。书写格式为词牌与词题之间用黑圆点隔开,或者只写词牌。

4,过片:也叫【过变】或【换头】,就是上下片之间的【过渡句】。具有承上启下、过度转折,衔接【两片】的作用。


5,情景交融:也叫寓情于景(物)、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是构成【意境】的一个重要方法,也就是说作者所描绘的【景象】,要和诗人心中的【情感】,达到和谐的统一。



四,分析题15分

虞美人•听雨
宋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赏析词作回答问题:
    1,这首词以什么为线索,以什么为顺序,选取作者一生三个典型片断,凸显词人晚年什么样的境遇与心情?
答:这首词以听雨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选取少年、壮年、晚年的三个典型片段,凸显了词人晚年在尝遍悲欢离合,又经历江山易主的巨大变故后,不但埋葬了少年的欢乐,也埋葬了壮年的愁恨,一切皆空,万念俱灰,此时此地再听到点点滴滴的雨声,虽然感到雨声的无情,而自己却已木然无动于衷了。
     2,词中“起拍”,“过片”,“结拍”分别是哪句?
答:起拍:少年听雨歌楼上
过片:而今听雨僧庐下
结拍: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3,词的起拍是用了叙事起吗?本词的章法结构是哪种模式?
答:词的起拍采用了叙事起,整首词的章法结构是上昔下今。
      4,此词呈现的声情是什么?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是什么?是何种表达方式?
答:《虞美人》词牌声情极其凄婉愁苦,适合抒发郁结之情、以及离愁相思,怀远忆旧。作者通过这首词表达了自己晚年经历过人生起起伏伏各种境遇之后一种孤独、萧索的情绪,以及对万物看淡的人生态度。这首词选取了听雨的三个典型场景,运用了触景生情的表达方式。
      5、写出此词营造的意境。主要表现的是其中哪一种手法?“欲扬先抑”“虚实结合”“对比”“反衬”
答:此词通过描写晚年僧庐遇雨引发的一系列回忆,营造了一种孤独萧索与淡然的意境,主要采用了对比反衬的表现手法。

   
五、写作题:
     根据所学的填词知识,以“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为原点,进行生发拓展。
    填词 《清平乐》一首,依龙谱,不限韵部。本题30分。

评分标准参考:
1.立意清晰。(3分)
2.标注题目,书写格式正确。(2分)
3.格律正确。(2分)
4.营造意境。(3分)
5.词句通顺语感佳,含蓄委婉,有靓点,无不规则重字。(3分)
6.符合词牌声情,切合主题思想。(3分)
7.正确转韵。(2分)
8. 景情关联紧密,意象融入自然合理,有时效性,表现手法运用得当。(3分)
9.章法布局新颖,承上启下过渡无痕,句与句之间关联紧密,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围绕题旨表情达意。(4分)
10.过片两个6字句要求对偶,且为彩句,后两个6字句可对亦可不对。(3分)
11•结句留白。(2分)

                             清平乐•你
                             文/万图碎
    桃红几许,绿雾新莺语。你像春天风一缕,与我不期而遇。
    清江荡起层波,斜阳点上梨涡。是你低眉浅笑,无端醉了山河。

点评

无异议  发表于 2021-3-13 18:13
基础题同意慧泉老师的打分。  发表于 2021-3-12 22:44
四、3+2+3+2+3=13  发表于 2021-3-12 05:20
三、3+3+3+3+3=15  发表于 2021-3-12 05:16
二、3+3+3+3+3=15  发表于 2021-3-12 05: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74

帖子

184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05
贡献
479
金钱
685
发表于 2021-3-10 16:3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似曾相识 于 2021-3-11 06:15 编辑

古风小令五初级词班测试题;
百分制考核:满分100分
出题人:凤儿
审核人:风林
考生:迴雪组 学号 12 学名 空谷幽芳

考试时间:3月9号晚八点
交卷时间:3月10号24点

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简答一下你对词的理解。

词,就是调有定字,字有定声,句有定格的独特格律诗体。是我国唐宋时期主要文学形式之一,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

2、单调小令与双调小令的章法有哪些特点。

单调小令通常在三四句话内就完成了意思表达,因此常用来描写某个特定的场景,某个瞬间的心里,其用语相当的言简意赅。

双调小令分了上下片,字数增加,布局章法也不同主要有:上景下情(即上片写景或以写景为主,下片缘景抒情或主要抒情)
上昔下今,上今下昔
上起下续
上问下答
上幻下真

3、何为倚声填词?

倚声填词就是按照特定的词谱用正确的平声字和仄声字填词。

4、词与诗的区别。

特点不同
表达主旨不同
句式不同
格式不同
用韵不同
诗高雅,曲近俚,词在两者之间。
用语不同

5、按照押韵分,写出(学过的)词的几种押韵形式。

渔歌子四平韵
忆江南三平韵
浣溪沙上片三平韵,下片两平韵,上下片各增三字,韵全同。
鹧鸪天上下片各三平韵
如梦令仄韵格,五个仄声韵,一个叠韵,不可押入声韵。
西江月平仄韵通叶,上下片各两平韵,结句各叶一仄韵。
清平乐转韵,上片四仄韵且句句押韵,下片转三平韵。
摊破浣溪沙上片四句三平韵,下片四句两平韵。
减字木兰花平仄韵互换,每两句一个韵部,仄韵平韵仄韵平韵四个韵部交替。
虞美人一为五十六字,上下片各两仄韵,两平韵(正格),一为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两仄韵,三平韵(变格)。

二、选择题:每空1分每题3分,共15分。

1、词的分类:按照字数分:
小令(C)、中调(B)、长调(A)。

A、91字以上 B、59-90字 C、58字以内,D、60-91字 E、59字以内

2、意象如何选择:(A)(C)(D)及唯美性。

A、逻辑性 B、诗意性 C、有效性
D、疏密性

3、如何写景:顺序写景,(A),(C),修辞手法写景,(D),因果关系为脉络写景。

A、情景交融写景 B、通感写景 C、缘情写景 D、视觉写景

4、过片怎样过渡之一,今昔、正反过渡:常见手法是(E),准备过片铺垫好(C),灵活运用(A)来加以转折,抚今追昔,引发感慨。

A、虚词 B、副词 C、情绪 D、借景抒情 E、触景生情

5、词按照风格分:婉约词(C)、豪放词(D)、花间派(B)。
A、陆游、张先。B、柳永、李清照为代表。:C、温庭筠为代表。D、苏轼、辛弃疾为代表。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作者是谁?【苏轼】,朝代【宋】,词牌名与题目【念奴娇.赤壁怀古】。

2,转韵词牌之一,词的上片【四仄韵】且句句押韵,声情稍显紧凑,下片转【三平韵】,声情稍显和缓,绵绵不尽之意,在小令中尤为幽美。可记事,可抒情的词牌是【清平乐】。


3,词的特点:词的词谱是【一词一谱】。词的押韵是【限用词林正韵】。词的句式是【长短句】。书写格式为词牌与词题之间用黑圆点隔开,或者只写词牌。

4,过片:也叫【过变】或【换头】,就是上下片之间的【过渡句】。具有承上启下、过度转折,衔接【两片】的作用。


5,情景交融:也叫寓情于景(物)、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是构成【意境】的一个重要方法,也就是说作者所描绘的【景物】,要和诗人心中的【情感】,达到和谐的统一。



四,分析题15分

虞美人·听雨
宋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赏析词作回答问题:
1,这首词以什么为线索,以什么为顺序,选取作者一生三个典型片断,凸显词人晚年什么样的境遇与心情?

答:这首词以听雨为线索,以少年,中年,老年这个时间顺序凸显出词人晚年悲苦凄凉的境遇和心情。

2,词中“起拍”,“过片”,“结拍”分别是哪句?

起拍是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过片是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结拍是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3,词的起拍是用了叙事起吗?答:是。本词的章法结构是哪种模式?答:事起
4,此词呈现的声情是什么?
凄凉萧索,婉约生愁

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是什么?

同是听雨,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感觉,不同的环境不同的际遇有迥然不同的感受。

是何种表达方式?
是以时间的层层递进来表达词人的思想感情。
5、写出此词营造的意境。主要表现的是其中哪一种手法?“欲扬先抑”“虚实结合”“对比”“反衬”

答:该词以反衬的手法凸显词人晚年历尽悲欢离合后的萧索与沧桑。

五、写作题:
根据所学的填词知识,以“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为原点,进行生发拓展。
填词 《清平乐》一首,依龙谱,不限韵部。本题30分。

评分标准参考:
1.立意清晰。(3分)
2.标注题目,书写格式正确。(2分)
3.格律正确。(2分)
4.营造意境。(3分)
5.词句通顺语感佳,含蓄委婉,有靓点,无不规则重字。(3分)
6.符合词牌声情,切合主题思想。(3分)
7.正确转韵。(2分)
8. 景情关联紧密,意象融入自然合理,有时效性,表现手法运用得当。(3分)
9.章法布局新颖,承上启下过渡无痕,句与句之间关联紧密,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围绕题旨表情达意。(4分)
10.过片两个6字句要求对偶,且为彩句,后两个6字句可对亦可不对。(3分)
11·结句留白。(2分)

清平乐.失款送归
        风狂雨冷,花落无人省。一抹深红询青影,此处有无身病。
       何岳难觅当年,雷锋别去人间。大爱深埋留籽,萌芽便是春天。

点评

无异议  发表于 2021-3-13 18:13
同意慧泉老师打分。  发表于 2021-3-12 23:01
四、3+3+2+3+3=14  发表于 2021-3-12 05:36
三、3+3+3+3+3=15  发表于 2021-3-12 05:32
二、3+3+0+3+1=10  发表于 2021-3-12 05: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47

帖子

609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28
贡献
1475
金钱
2320
发表于 2021-3-10 16:59: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似曾相识 于 2021-3-11 06:16 编辑

古风小令五初级词班测试题;  
百分制考核:满分100分
出题人:凤儿
审核人:风林
考生:迴雪组   学号   组长 学名   乡村妮妮     

考试时间:3月9号晚八点
交卷时间:3月10号24点

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简答一下你对词的理解。
答:词是诗的别体,是唐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在情感表达上比诗更为透彻,淋漓尽致。表达不同的情感要用不同的词牌。比如要表达哀伤的情调就不能用渔歌子这词牌。
2、单调小令与双调小令的章法有哪些特点。
答:单调小令平起陡起匀可,单刀直入,言简意赅,赋比兴手法综合运用。双调小令上景下情,上昔下今或上今下昔,上起下续,上问下答,上幻下真。
3、何为倚声填词?
答:因为词有定谱,一词一谱,固定形式,是可以唱的,按照调来填的,所以叫倚声填词,而不能叫写词。
4、词与诗的区别。
答:诗言志,词言情。句式、句法、韵律.诗词的押韵规则不一样,格律诗只用平声韵,一韵到底,隔句压韵,首句可压可不压,用平水韵;词平仄通压,中间可以换韵,韵脚疏密不定用词林正韵。
5、按照押韵分,写出(学过的)词的几种押韵形式。
答;平韵丶仄韵丶叶韵丶叠韵丶转韵。

二、选择题:每空1分每题3分,共15分。

1、词的分类:按照字数分:
小令(C)、中调(B)、长调(A)。

A、91字以上   B、59-90字  C、58字以内,D、60-91字  E、59字以内

2、意象如何选择:(A)(C)(D)及唯美性。

A、逻辑性  B、诗意性  C、有效性
D、疏密性

3、如何写景:顺序写景,(D),(B),修辞手法写景,(C),因果关系为脉络写景。

A、情景交融写景  B、通感写景  C、缘情写景  D、视觉写景

4、过片怎样过渡之一,今昔、正反过渡:常见手法是(D),准备过片铺垫好(C),灵活运用(B)来加以转折,抚今追昔,引发感慨。

A、虚词  B、副词  C、情绪  D、借景抒情  E、触景生情

5、词按照风格分:婉约词(B)、豪放词(D)、花间派(C)。
A、陆游、张先。B、柳永、李清照为代表。:C、温庭筠为代表。D、苏轼、辛弃疾为代表。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作者是谁?【苏轼】,朝代【宋】,词牌名与题目【念奴娇•赤壁怀古】。

2,转韵词牌之一,词的上片【仄韵】且句句押韵,声情稍显紧凑,下片转【平韵】,声情稍显和缓,绵绵不尽之意,在小令中尤为幽美。可记事,可抒情的词牌是【清平乐】。


3,词的特点:词的词谱是【一词一谱】。词的押韵是【词林正韵】。词的句式是【长短句】。书写格式为词牌与词题之间用黑圆点隔开,或者只写词牌。

4,过片:也叫【过变】或【换头】,就是上下片之间的【过渡句】。具有承上启下、过度转折,衔接【上下片意脉】的作用。


5,情景交融:也叫寓情于景(物)、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是构成【意境】的一个重要方法,也就是说作者所描绘的【景象】,要和诗人心中的【情感】,达到和谐的统一。



四,分析题15分

虞美人·听雨
宋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赏析词作回答问题:
    1,这首词以什么为线索,以什么为顺序,选取作者一生三个典型片断,凸显词人晚年什么样的境遇与心情?
答:以听雨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凸显词人悲苦凄凉的境遇和心情。
     2,词中“起拍”,“过片”,“结拍”分别是哪句?
答:起拍少年听雨昏罗帐,听雨歌楼上。过片: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结拍: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3,词的起拍是用了叙事起吗?
答;是用了叙事起。
本词的章法结构是哪种模式?
答:上昔下今的手法。
      4,此词呈现的声情是什么?
答:极其凄婉悲苦,抒发哀怨郁结之情.以及离愁相思,怀远忆旧。
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是什么?
答:通过三个画面的对比,表达了词人对过去家国兴旺时的留恋和现实国破家亡的无奈之情。
是何种表达方式?
答:是时间的递进和空间的转换的表达方式。
      5、写出此词营造的意境。主要表现的是其中哪一种手法?“欲扬先抑”“虚实结合”“对比”“反衬”  答:词作中前两个听雨的场景是同一个人的一种回忆。红烛昏罗帐,其中“昏”一词很好地展现了一种迷离的感觉,一种隐约的氛围。断雁叫西风的感觉也是宏大的场景,有着浓郁的个人忧伤色彩。最后的僧庐听雨中,完全是一种现实的描绘。“而今”一词很好的说明了现状——一种由回忆拉回现实的感受,增加了对岁月的感悟!但词人真正大彻大悟了吗,没有,不然就不会一任阶前丶点滴到天明了。主要手法是对比。
   
五、写作题:
     根据所学的填词知识,以“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为原点,进行生发拓展。
    填词 《清平乐》一首,依龙谱,不限韵部。本题30分。

评分标准参考:
1.立意清晰。(3分)
2.标注题目,书写格式正确。(2分)
3.格律正确。(2分)
4.营造意境。(3分)
5.词句通顺语感佳,含蓄委婉,有靓点,无不规则重字。(3分)
6.符合词牌声情,切合主题思想。(3分)
7.正确转韵。(2分)
8. 景情关联紧密,意象融入自然合理,有时效性,表现手法运用得当。(3分)
9.章法布局新颖,承上启下过渡无痕,句与句之间关联紧密,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围绕题旨表情达意。(4分)
10.过片两个6字句要求对偶,且为彩句,后两个6字句可对亦可不对。(3分)
11·结句留白。(2分)


清平乐•蔷薇花
文/妮妮
         蔷薇正俏,篱上莺啼早。招得群童花下闹,这簇那枝谁好。     无须处处寻春,应知朵朵销魂。移步秋千高荡,风光旖旎翻新。

点评

无异议  发表于 2021-3-13 18:13
第三题:2+3+3+3+3=14分。其他同意慧泉老师打分。  发表于 2021-3-12 23:16
四、3+3+3+3+2=14  发表于 2021-3-12 05:53
三、3+3+3+3+3=15  发表于 2021-3-12 05:49
二、3+3+3+1+3=13  发表于 2021-3-12 05: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151

帖子

6880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词十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
贡献
1768
金钱
2711
发表于 2021-3-10 19: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似曾相识 于 2021-3-11 06:17 编辑

古风小令五初级词班测试题;  
百分制考核:满分100分
出题人:凤儿
审核人:风林
考生廻雪组   学号08    学名 竹林听雨      

考试时间:3月9号晚八点
交卷时间:3月10号24点

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简答一下你对词的理解。
答:词,就是“调有定字,字有定声,句中定格”的独特的格律诗体。是我国唐宋时期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词又称为曲子词、长短句、诗余等。
2、单调小令与双调小令的章法有哪些特点。
答:1、单调小令:平起、陡起均可。单刀直入,言简意赅。赋比兴手法的综合运用。
常用来描写某个特定的场景、某个瞬间的心理,因此就需要下笔快进快出:起句要能使读者迅速进入你的情感,结句则要意在言外、重笔点题,万不可将意思说尽,要使读者读罢仍能情思萦绕
2、双调小令:常用的五种上下片章法:
上景下情、上昔下今(或上今下昔)、上起下续、上问下答、上幻下真。
3、双调小令的起拍、准备过片与过片技巧处理:
起拍如何起:
景起(触景生情)、事起(由一件事引出感慨)、情起(情语先入,直抒胸臆,可平起,可陡起)
3、何为倚声填词?
答:
词,就是“调有定字,字有定声,句中定格”的独特的格律诗体。
A 按照字数来分,分为三类:小令,中调,长调。
B、按照押韵形式分五类:
平韵格,仄韵格,平仄转韵格,平仄韵通叶格,平仄韵错叶格。
C、按照风格分为三类:婉约词、豪放词、花间派。
词的特点
1、词的形式特点:
①长短句
②词有词牌、词谱
2词的语言特点与风格
①含蓄
②直白
③清新自然
4、词与诗的区别。
词和诗(近体诗)都是同一源流,都是对古体诗的继承和发扬,都有起承转合这四要素(在我看来,诗讲起承转合,词的起拍相当于诗的起句、次拍相当于诗的承句,准备过片、过片相当于诗的转,结拍相当于诗的合句),都是韵文形式,而词与诗存在着诸多区1、 特性不同2、表达的主旨不同3、句式的不同
4、格式上的不同5、用韵的不同。

6、诗高雅,曲近俚。而词在两者之间
7、用语的不同
5、按照押韵分,写出(学过的)词的几种押韵形式。
按照押韵形式分五类:平韵格.仄韵格.平仄转韵格.平仄韵通叶格.平仄韵错叶格。

二、选择题:每空1分每题3分,共15分。
1、词的分类:按照字数分:
小令(C)、中调(B)、长调(A)。

A、91字以上   B、59-90字  C、58字以内,D、60-91字  E、59字以内

2、意象如何选择:(A)(C)(D)及唯美性。

A、逻辑性  B、诗意性  C、有效性
D、疏密性

3、如何写景:顺序写景,(D),(B),修辞手法写景,(C),因果关系为脉络写景。

A、情景交融写景  B、通感写景  C、缘情写景  D、视觉写景

4、过片怎样过渡之一,今昔、正反过渡:常见手法是(D),准备过片铺垫好(C),灵活运用(A)来加以转折,抚今追昔,引发感慨。

A、虚词  B、副词  C、情绪  D、借景抒情  E、触景生情

5、词按照风格分:婉约词(B)、豪放词(D)、花间派(C)。
A、陆游、张先。B、柳永、李清照为代表。:C、温庭筠为代表。D、苏轼、辛弃疾为代表。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作者是谁?【苏轼】,朝代【宋代】,词牌名与题目【念奴娇·赤壁怀古】。

2,转韵词牌之一,词的上片【仄韵】且句句押韵,声情稍显紧凑,下片转【平韵】,声情稍显和缓,绵绵不尽之意,在小令中尤为幽美。可记事,可抒情的词牌是【清平乐】。
3,词的特点:词的词谱是【一词一谱。
】。词的押韵是【限用词林正韵】。词的句式是【长短句】。书写格式为词牌与词题之间用黑圆点隔开,或者只写词牌。

4,过片:也叫【变】或【换头】,就是上下片之间的【过渡句】。具有承上启下、过度转折,衔接【两片】的作用。


5,情景交融:也叫寓情于景(物)、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是构成【意境】的一个重要方法,也就是说作者所描绘的【景象】,要和诗人心中的【情感】,达到和谐的统一。

四,分析题15分

虞美人·听雨
宋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赏析词作回答问题:
    1,这首词以什么为线索,以什么为顺序,选取作者一生三个典型片断,凸显词人晚年什么样的境遇与心情?
答:这首词以“听雨”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选取作者一生三个典型片断,凸显词人晚年悲苦凄凉的境遇和心情。同是听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环境,不同的际遇,有着迥然不同的感受。
     2,词中“起拍”,“过片”,“结拍”分别是哪句?
答:起拍: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
过片:而今听雨庐下,鬓已星星也
结拍: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3,词的起拍是用了叙事起吗?本词的章法结构是哪种模式?
答;是章法上昔下今
      4,此词呈现的声情是什么?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是什么?是何种表达方式?
答;感情蕴藏较深。作者表达了悲苦凄凉的境遇和心情。凄凉的遭遇,还有悲凉的豁达,令读者不禁潸然。 也体现了词人如一叶扁舟,在这世事变迁中的无助和无力。
      5、写出此词营造的意境。主要表现的是其中哪一种手法?“欲扬先抑”“虚实结合”“对比”“反衬”
      答:正是国破家亡之时,兵荒马乱之际,风雨飘摇中颠沛流离的坎坷遭际和悲凉心境。主要表现是对比手法。
五、写作题:
     根据所学的填词知识,以“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为原点,进行生发拓展。
    填词 《清平乐》一首,依龙谱,不限韵部。本题30分。

评分标准参考:
1.立意清晰。(3分)
2.标注题目,书写格式正确。(2分)
3.格律正确。(2分)
4.营造意境。(3分)
5.词句通顺语感佳,含蓄委婉,有靓点,无不规则重字。(3分)
6.符合词牌声情,切合主题思想。(3分)
7.正确转韵。(2分)
8. 景情关联紧密,意象融入自然合理,有时效性,表现手法运用得当。(3分)
9.章法布局新颖,承上启下过渡无痕,句与句之间关联紧密,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围绕题旨表情达意。(4分)
10.过片两个6字句要求对偶,且为彩句,后两个6字句可对亦可不对。(3分)
11·结句留白。(2分)
清平乐文/竹林听雨
       清风细雨,池草凝晨露。无事闲来溪漫步,曾忆当时相遇。
       山间一抹朝阳,水中成对鸳鸯。好事却难长久 ,天涯阻隔心凉。


点评

无异议  发表于 2021-3-13 18:14
同意慧泉老师打分  发表于 2021-3-12 23:28
四、3+3+3+2+2=13  发表于 2021-3-12 06:05
三、3+3+3+2+3=14  发表于 2021-3-12 06:03
二、3+3+3+2+3=14  发表于 2021-3-12 06: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6

帖子

98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14
贡献
250
金钱
367
发表于 2021-3-10 21: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似曾相识 于 2021-3-11 06:18 编辑

古风小令五初级词班测试题;  
百分制考核:满分100分
出题人:凤儿
审核人:风林
考生:组 迴雪  学号16号    学名 倾城雨      

考试时间:3月9号晚八点
交卷时间:3月10号24点

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简答一下你对词的理解。
答:词,就是“调有定字,字有定声,句中定格”的独特的格律诗体。是我国唐宋时期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词又称为曲子词、长短句、诗余等。

2、单调小令与双调小令的章法有哪些特点。
答:单调小令的特点:言简意深,韵味无穷。双调小令与单调小令相比,分了上下片,字数增加了一些,双调小令常用的有五种结构模式:1.上景下情;2.上昔下今、上今下昔; 3. 上起下续;4. 上问下答;5. 上幻下真。

3、何为倚声填词?
答:词牌有很多,而每一个词牌都有自己规定的词谱,而这个谱就限制了词所表达的声情,是所谓“倚声填词”。填词不可以随意就填。要在填词之前先确定你所填的内容是属于什么情感,首先要定位,以此来确定你选择的词牌,或者说以词牌来确定所填内容。

4、词与诗的区别。
答:词和诗(近体诗)都是同一源流,都是对古体诗的继承和发扬,都有起承转合这四要素。词与诗存在着诸多区别:1.特性不同。2.表达的主旨不同。3.句式的不同。 4.格式上的不同。5.用韵的不同。6.诗高雅,曲近俚。而词在两者之间。7.用语的不同。

5、按照押韵分,写出(学过的)词的几种押韵形式。
答:平韵格、仄韵格、平仄转韵格、平仄韵通叶格、平仄韵错叶格。

二、选择题:每空1分每题3分,共15分。

1、词的分类:按照字数分:
小令(C)、中调(B)、长调(A)。
A、91字以上   B、59-90字  C、58字以内,D、60-91字  E、59字以内

2、意象如何选择:(A)(C)(D)及唯美性。

A、逻辑性  B、诗意性  C、有效性 D、疏密性

3、如何写景:顺序写景,(D),(B),修辞手法写景,(C),因果关系为脉络写景。

A、情景交融写景  B、通感写景  C、缘情写景  D、视觉写景

4、过片怎样过渡之一,今昔、正反过渡:常见手法是(E),准备过片铺垫好(C),灵活运用(A)来加以转折,抚今追昔,引发感慨。
A、虚词  B、副词  C、情绪  D、借景抒情  E、触景生情

5、词按照风格分:婉约词(B)、豪放词(D)、花间派(C)。
A、陆游、张先。B、柳永、李清照为代表。:C、温庭筠为代表。D、苏轼、辛弃疾为代表。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作者是谁?【苏轼】,朝代【宋代】,词牌名与题目【《念奴娇·赤壁怀古》】。

2,转韵词牌之一,词的上片【仄韵】且句句押韵,声情稍显紧凑,下片转【平韵】,声情稍显和缓,绵绵不尽之意,在小令中尤为幽美。可记事,可抒情的词牌是【清平乐】。

3,词的特点:词的词谱是【词的格律的裁体】。词的押韵是【词林正韵】。词的句式是【长短句】。书写格式为词牌与词题之间用黑圆点隔开,或者只写词牌。

4,过片:也叫【过变】或【换头】,就是上下片之间的【过渡句】。具有承上启下、过度转折,衔接【两片】的作用。

5,情景交融:也叫寓情于景(物)、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是构成【意境】的一个重要方法,也就是说作者所描绘的【景象】,要和诗人心中的【情感】,达到和谐的统一。

四,分析题15分
虞美人·听雨
宋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赏析词作回答问题:
    1,这首词以什么为线索,以什么为顺序,选取作者一生三个典型片断,凸显词人晚年什么样的境遇与心情?
答:这首词以“听雨”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选取作者一生三个典型片断,凸显词人晚年悲苦凄凉的境遇和心情。
     2,词中“起拍”,“过片”,“结拍”分别是哪句?
      答:起拍:少年听雨歌楼上;过片:而今听雨僧庐下;结拍: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3,词的起拍是用了叙事起吗?本词的章法结构是哪种模式?
      答:,词的起拍不是用叙事起的,本词平起,以景起,三幅图画:温软香艳的“歌楼夜雨图”,凄风苦雨的“江舟秋霖图”,孤独枯寂的“僧庐听雨图”。      
4,此词呈现的声情是什么?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是什么?是何种表达方式?
        此词呈现的声情是悲苦凄凉。少年不识愁滋味;中年颠沛流离的悲凉沧桑;晚年悲苦凄凉的声情。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是对于国亡之痛的深深愁思。以听雨为线索,运用时空表现的艺术手法高度简练而又概括着人生道路:三幅画卷组成了少年风流、壮年飘零、晚年孤寂的特定的人生长卷从而透现了社会从相对安定到动荡离乱、劫后荒凉的演变过程。
      5、写出此词营造的意境。主要表现的是其中哪一种手法?“欲扬先抑”“虚实结合”“对比”“反衬”
      (1)虚写(想象),回忆少年听雨歌楼时,只以“红烛昏罗帐”写尽温馨、欢怡、缠绵的情怀,那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年月。
(2)白描,“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简笔勾勒了一幅水天辽阔、风急云低、大雁失群孤飞客舟听雨的画面,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词人壮年之后,兵荒马乱之际,一腔旅恨、万种离愁。
(3)细节描写、比喻,“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而今听雨”的一个特写镜头:独立僧庐,两鬓白霜,孤独凄凉。刻意凸现出僧庐之冷寂与鬓发之斑白,借以展示晚年历尽离乱后的憔悴而又枯槁的身心。
(4)衬托,以少年听雨的欢乐对中年、老年的忧愁、凄凉起反衬作用;中年听雨的满腹愁思对老年听雨的万念俱灰起陪衬作用。
(5)“悲欢离合总无情”,是议论也是对自己一生经历,更是对人生的认识。
(6)以景结情(情景交融),“点滴天明”,词人满腔孤寂,雨下到天明,作者愁到天明。一“任”字,内心独白脱出,既然命运无情,那就听任一夜滴雨到天明吧,满腔亡国遗恨。
五、写作题:
     根据所学的填词知识,以“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为原点,进行生发拓展。
    填词 《清平乐》一首,依龙谱,不限韵部。本题30分。

评分标准参考:
1.立意清晰。(3分)
2.标注题目,书写格式正确。(2分)
3.格律正确。(2分)
4.营造意境。(3分)
5.词句通顺语感佳,含蓄委婉,有靓点,无不规则重字。(3分)
6.符合词牌声情,切合主题思想。(3分)
7.正确转韵。(2分)
8. 景情关联紧密,意象融入自然合理,有时效性,表现手法运用得当。(3分)
9.章法布局新颖,承上启下过渡无痕,句与句之间关联紧密,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围绕题旨表情达意。(4分)
10.过片两个6字句要求对偶,且为彩句,后两个6字句可对亦可不对。(3分)
11·结句留白。(2分)
      清平乐
      文/廻雪组16 倾城雨
      风来缱绻,错落晴芳满。相对青川遮望眼,顾我心思远远。
      二三白鸟斜翻,桃花一半眉弯。清浅人间四月,生涯两两相安。

点评

无异议  发表于 2021-3-13 18:14
第四题:3+2+2+2+3=12分。其他以慧泉老师打分为准。  发表于 2021-3-12 23:39
四、3+3+2+2+3=13  发表于 2021-3-12 06:17
三、3+3+3+3+3=15  发表于 2021-3-12 06:12
二、3+3+3+3+3=15  发表于 2021-3-12 06: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3

帖子

75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24
贡献
167
金钱
294
发表于 2021-3-10 22:0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似曾相识 于 2021-3-11 07:02 编辑

古风小令五初级词班测试题;  
百分制考核:满分100分
出题人:凤儿
审核人:风林
考生:廻雪组  学号 06   学名  独步闲庭      

考试时间:3月9号晚八点
交卷时间:3月10号24点

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简答一下你对词的理解。
      答:词是‘’调有定字,字有定声,句中定格‘’的独特的格律诗体。是我国唐宋时期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其又称为曲子调,长短句,诗余等。词是对古体诗的继承和发扬,但其更灵活多变。词与诗的句式主要节奏不同,格时不同,用韵不同。
2、单调小令与双调小令的章法有哪些特点。
       答:单调小令言简意深,韵味无穷。双调小令与单调小令相比,分了上下片,字数增加了一些,其结构模式有多种。
3、何为倚声填词?
      答:倚声填词就是依照乐曲的声情、句拍填词。
4、词与诗的区别。
       答:1.时间方面的差别。唐诗宋词,诗是比词出现得更早。
          2.形式方面的差别。我们先来说一下诗,它的形式是固定的,每句都有固定的句式,大致分为三类,绝句、律诗和古体诗。这三类的区别就在于,绝句是全诗四句,律诗八句,其他数量的就是古体诗。但是词的形式是不一样的,他没有固定的句式,也不要求字数有多少,你可以一句三个字,也可以一句九个字,就像“江南忆”和“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分别是三个字和九个字。
        3.名字的不同。我们都知道,每一首诗都有它固定的名字,并且在有了名字之后,是不能轻易被改变的,并且是唯一的一个名字。但是词就不是这样,词可以有自己的名字,也可以额外加上词牌名。
        4.理解难度的差别。可能有些人会发现这样的问题,就是在很多诗中,经常会出现典故,有时候想要彻底理解诗的内容,要查阅好几个典故才能做到。但是词是一种简单易懂的表达方式,只要懂得其中的词语是什么意思,就能够明白整首诗的感情,不用去查任何的典故和资料。
5、按照押韵分,写出(学过的)词的几种押韵形式。
        答:《西江月》属于平仄协韵格。《清平乐》、《虞美人》、《减字木兰花》等都属于平仄转韵格。《如梦令》
属于叠韵。

二、选择题:每空1分每题3分,共15分。

1、词的分类:按照字数分:
小令(c)、中调(B)、长调(A)。

A、91字以上   B、59-90字  C、58字以内,D、60-91字  E、59字以内

2、意象如何选择:(A)(C)(D)及唯美性。

A、逻辑性  B、诗意性  C、有效性
D、疏密性

3、如何写景:顺序写景,(D),(B),修辞手法写景,(C),因果关系为脉络写景。

A、情景交融写景  B、通感写景  C、缘情写景  D、视觉写景

4、过片怎样过渡之一,今昔、正反过渡:常见手法是(E),准备过片铺垫好(c),灵活运用(A )来加以转折,抚今追昔,引发感慨。
A、虚词  B、副词  C、情绪  D、借景抒情  E、触景生情

5、词按照风格分:婉约词(B)、豪放词(D)、花间派(C)。
A、陆游、张先。B、柳永、李清照为代表。:C、温庭筠为代表。D、苏轼、辛弃疾为代表。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作者是谁?【苏轼】,朝代【宋】,词牌名与题目【念奴娇•赤壁怀古】。

2,转韵词牌之一,词的上片【仄韵】且句句押韵,声情稍显紧凑,下片转【平韵】,声情稍显和缓,绵绵不尽之意,在小令中尤为幽美。可记事,可抒情的词牌是【清平乐\】。


3,词的特点:词的词谱是【一词一谱】。词的押韵是【限用词林正韵】。词的句式是【长短句】。书写格式为词牌与词题之间用黑圆点隔开,或者只写词牌。

4,过片:也叫【过变】或【换头】,就是上下片之间的【过渡句]。具有承上启下、过度转折,衔接【两片】的作用。

5,情景交融:也叫寓情于景(物)、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是构成【意境】的一个重要方法,也就是说作者所描绘的【景象】,要和诗人心中的【情感】,达到和谐的统一。

四,分析题15分

虞美人·听雨
宋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赏析词作回答问题:
    1,这首词以什么为线索,以什么为顺序,选取作者一生三个典型片断,凸显词人晚年什么样的境遇与心情?
        答:作者以人生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选取一生中少年、壮年、老年三个典型片段,凸显词人晚年苍凉凄清的孤凉幽情。
2,词中“起拍”,“过片”,“结拍”分别是哪句?
      答:词中起拍是‘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过片是‘’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结拍是‘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3,词的起拍是用了叙事起吗?本词的章法结构是哪种模式?
      答:词的起拍是用了叙事起。本词的章法结构是时间层递式模式。
4,此词呈现的声情是什么?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是什么?是何种表达方式?
      答:此词以‘听雨’为线索,描绘了三个不同的人生阶段,生活境遇中‘听雨’的内心感受。依次写了‘少年听雨歌楼上’的温馨柔情、‘壮年听雨客舟中’的苍凉凄清、‘老年听雨僧庐下’的孤凉幽情。是通过时空跳跃的表达方式。
5、写出此词营造的意境。主要表现的是其中哪一种手法?“欲扬先抑”“虚实结合”“对比”“反衬”
      答:虚实结合的手法。

    五、写作题:
     根据所学的填词知识,以“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为原点,进行生发拓展。
    填词 《清平乐》一首,依龙谱,不限韵部。本题30分。

评分标准参考:
1.立意清晰。(3分)
2.标注题目,书写格式正确。(2分)
3.格律正确。(2分)
4.营造意境。(3分)
5.词句通顺语感佳,含蓄委婉,有靓点,无不规则重字。(3分)
6.符合词牌声情,切合主题思想。(3分)
7.正确转韵。(2分)
8. 景情关联紧密,意象融入自然合理,有时效性,表现手法运用得当。(3分)
9.章法布局新颖,承上启下过渡无痕,句与句之间关联紧密,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围绕题旨表情达意。(4分)
10.过片两个6字句要求对偶,且为彩句,后两个6字句可对亦可不对。(3分)
11·结句留白。(2分)

清平乐
文/独步闲庭
        清流夾岸,丝柳风吹乱。飞鸟登枝惊落瓣,满眼阳和画卷。
         云拂细雨花前,梁间紫燕回环。你是爱的使者,屏开四月云烟。





点评

无异议  发表于 2021-3-13 18:15
基础题同意慧泉老师打分。  发表于 2021-3-12 23:47
四、2+2+2+2+2=10  发表于 2021-3-12 06:28
三、3+3+3+3+3=15  发表于 2021-3-12 06:24
二、3+3+3+3+3=15  发表于 2021-3-12 06: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8

主题

1151

帖子

7072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词校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705
贡献
1440
金钱
3071
发表于 2021-3-10 22:0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似曾相识 于 2021-3-11 06:18 编辑

古风小令五初级词班测试题;
百分制考核:满分100分
出题人:凤儿
审核人:风林
考生:迴雪组 学号15 学名 南宫钰

考试时间:3月9号晚八点
交卷时间:3月10号24点

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简答一下你对词的理解。
答:词按分类方式有三种;1)按字数分小令,中调,长调;
2)按押韵形式分平韵格,仄韵格,平仄转韵格,平仄韵通叶格,平仄韵错叶格。
3)按风格分婉约词,豪放词,花间派。
2)词的特点:
词的词谱:一词一谱。
词的押韵:限用词林正韵。
词的句式:长短句。
词的书写格式:首先写上词牌,有词题写词题,词牌与词题用黑点隔开,再提行写上作者名字。

2、单调小令与双调小令的章法有哪些特点。
答:填词章法:
1)、单调小令:平起、陡起均可。单刀直入,言简意赅。赋比兴手法的综合运用。
常用来描写某个特定的场景、某个瞬间的心理,因此就需要下笔快进快出:起句要能使读者迅速进入你的情感,结句则要意在言外、重笔点题,万不可将意思说尽,要使读者读罢仍能情思萦绕。
赋,铺陈直叙。
比:以物喻意。
兴:是由眼前景物之美引出所念之人或者物。
2)双调小令:常用的五种上下片章法:
上景下情、上昔下今(或上今下昔)、上起下续、上问下答、上幻下真。

3、何为倚声填词?
答:就是受格律的限制,结构严谨,必须要一词一谱。

4、词与诗的区别。
答:诗,句式规整,字数相等。词,句式为长短句。写诗用平水韵,填词用词林正韵。诗中的对偶句称为对仗,而词中就称为对偶。诗的起源可以追溯于“诗经”。词起源于梁代,形成唐代极盛行于宋代。诗, 语言清新,词, 语言优美,婉约。诗言志,而词言情等的区别。

5、按照押韵分,写出(学过的)词的几种押韵形式。
答:平韵格,仄韵格,平仄转韵格,平仄韵通叶格,平仄韵错叶格。

二、选择题:每空1分每题3分,共15分。

1、词的分类:按照字数分:
小令(C)、中调(B)、长调(A)。

A、91字以上 B、59-90字 C、58字以内,D、60-91字 E、59字以内

2、意象如何选择:(A)(C)(D)及唯美性。

A、逻辑性 B、诗意性 C、有效性
D、疏密性

3、如何写景:顺序写景,(D),(B),修辞手法写景,(C),因果关系为脉络写景。

A、情景交融写景 B、通感写景 C、缘情写景 D、视觉写景

4、过片怎样过渡之一,今昔、正反过渡:常见手法是(E),准备过片铺垫好(C),灵活运用(A)来加以转折,抚今追昔,引发感慨。

A、虚词 B、副词 C、情绪 D、借景抒情 E、触景生情

5、词按照风格分:婉约词(B)、豪放词(D)、花间派(C)。
A、陆游、张先。B、柳永、李清照为代表。:C、温庭筠为代表。D、苏轼、辛弃疾为代表。你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作者是谁?【苏轼】,朝代【宋】,词牌名与题目【念奴娇•赤壁怀古】。
2,转韵词牌之一,词的上片【仄韵】且句句押韵,声情稍显紧凑,下片转【平韵】,声情稍显和缓,绵绵不尽之意,在小令中尤为幽美。可记事,可抒情的词牌是【清平乐】。
3,词的特点:词的词谱是【一词一谱】。词的押韵是【限用词林正韵】。词的句式是【长短句】。书写格式为词牌与词题之间用黑圆点隔开,或者只写词牌。
4,过片:也叫【过变】或【换头】,就是上下片之间的【过渡句】。具有承上启下、过度转折,衔接【两片】的作用。
5,情景交融:也叫寓情于景(物)、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是构成【意境】的一个重要方法,也就是说作者所描绘的【景象】,要和诗人心中的【情感】,达到和谐的统一。

四,分析题15分

虞美人·听雨
宋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赏析词作回答问题:
1,这首词以什么为线索,以什么为顺序,选取作者一生三个典型片断,凸显词人晚年什么样的境遇与心情?
答:1)以听雨为线索,按时间顺序少年听雨,壮年听雨,晚年听雨为顺序。凸显词人丰富的思想和感情内涵,增添几分凄凉之感。

2,词中“起拍”,“过片”,“结拍”分别是哪句?
起拍是少年听雨歌楼上,过片是而今听雨僧庐下,结拍是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3,词的起拍是用了叙事起吗?
本词的章法结构是哪种模式?
答:是叙事起拍的
章法结构是上昔下今的模式

4,此词呈现的声情是什么?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是什么?是何种表达方式?
答:声情是凄婉的,叹是人生苦短,表达时光易逝,漂泊孤寂落寞无奈情怀。笔者以情景交融方式表达内心的感伤。
5、写出此词营造的意境。主要表现的是其中哪一种手法?“欲扬先抑”“虚实结合”“对比”“反衬”
答:由年少时期的雅趣横生,到晚年时期的落寞凄凉,用反衬的手法作对比感怀人生的不易。

五、写作题:
根据所学的填词知识,以“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为原点,进行生发拓展。
填词 《清平乐》一首,依龙谱,
不限韵部。本题30分。
清平乐
文/南宫钰
     风和日暖,桑女轻轻剪。嫩叶新枝精细拣,香汗淋漓丝乱。
     欢歌笑语林间,惊飞懒睡流鸢。最是人间四月,花桥溪水生烟。

点评

无异议  发表于 2021-3-13 18:15
同意微笑老师的给分。  发表于 2021-3-12 23:57
没转韵  发表于 2021-3-12 07:26
四题3+2.5+3+2+2=12.5  发表于 2021-3-11 22:38
三题3+3+3+3+3=15  发表于 2021-3-11 21: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8

主题

1151

帖子

7072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词校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705
贡献
1440
金钱
3071
发表于 2021-3-10 22: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似曾相识 于 2021-3-11 07:04 编辑

古风小令五初级词班测试题;  
百分制考核:满分100分
出题人:凤儿
审核人:风林
考生:迥雪组   学号01    学名小薇        

考试时间:3月9号晚八点
交卷时间:3月10号24点

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简答一下你对词的理解。
答:词,就是“调有定字,字有定声,句中定格”的独特的格律诗体。是我国唐宋时期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词又称为曲子词、长短句、诗余等。
2、单调小令与双调小令的章法有哪些特点。
答:1、单调小令:平起、陡起均可。单刀直入,言简意赅。赋比兴手法的综合运用。
常用来描写某个特定的场景、某个瞬间的心理,因此就需要下笔快进快出:起句要能使读者迅速进入你的情感,结句则要意在言外、重笔点题,万不可将意思说尽,要使读者读罢仍能情思萦绕。
2、双调小令:常用的五种上下片章法:
上景下情、上昔下今(或上今下昔)、上起下续、上问下答、上幻下真。
3、何为倚声填词?
答:每一个词牌都有自己规定的词谱,就好比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身份证,就好比每一首歌都有自己特有的乐谱。大家注意到每个词牌的简介里都有个什么宫啊啥的,那就是曲谱。而这个谱就限制了你词所表达的声情,是所谓“倚声填词”。
填词不可以随意就填。要在填词之前先确定你所填的内容是属于什么情感,首先要定位,以此来确定你选择的词牌,或者说以词牌来确定所填内容。
4、词与诗的区别。
词与诗存在着诸多区别:
1、 特性不同
2、表达的主旨不同
词言情,诗言志。诗多表现的像男子一样阳刚伟岸,骨力感强。词的语言要唯美,下笔要轻灵。
3、句式的不同
1】、 词与诗的不同是诗是整齐的,词被称为长短句, 长短句使词与近体诗在句子的外形上一下子区别开来。
2】、 我们知道近体诗分五言和七言。
那么同样是5、7言的句子:词的节拍更灵活多变,单字也可以成一拍,词可以有领字。而诗就不同了,基本开头都是双字的。诗的节拍变化少,
3】、近体诗中的律诗要求严格对仗,且对仗位置固定(二三联)。词的对偶可以意对不必苛责词性,可以重复字词,
4、格式上的不同。一词一格,字数不等。有不同的平仄格式,独有的声情,就好比我们唱的歌曲,有A调B调C调之分一样的。
5、用韵的不同。填词用《词林正韵》,作诗用《平水韵》。
6、诗高雅,曲近俚。而词在两者之间。
   7、用语的不同。词可以用词组,诗不可以多用。就是说诗是不用或者尽量少用成词,词这方面不是很严格要求。
5、按照押韵分,写出(学过的)词的几种押韵形式。
按照押韵形式分:平韵格、仄韵格、平仄叶韵格、平仄转韵格、平仄错叶格。
二、选择题:每空1分每题3分,共15分。
1、词的分类:按照字数分:
小令(C)、中调(B)、长调(A)。
A、91字以上   B、59-90字  C、58字以内,D、60-91字  E、59字以内
2、意象如何选择:(A)(C)(D)及唯美性。
A、逻辑性  B、诗意性  C、有效性
D、疏密性
3、如何写景:顺序写景,(D),(B),修辞手法写景,(C),因果关系为脉络写景。
A、情景交融写景  B、通感写景  C、缘情写景  D、视觉写景
4、过片怎样过渡之一,今昔、正反过渡:常见手法是(E),准备过片铺垫好(C),灵活运用(A)来加以转折,抚今追昔,引发感慨。
A、虚词  B、副词  C、情绪  D、借景抒情  E、触景生情
5、词按照风格分:婉约词(B)、豪放词(D)、花间派(C)。
A、陆游、张先。B、柳永、李清照为代表。:C、温庭筠为代表。D、苏轼、辛弃疾为代表。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作者是谁?【苏轼】,朝代【宋】,词牌名与题目【念奴娇·赤壁怀古】。
2,转韵词牌之一,词的上片【仄韵】且句句押韵,声情稍显紧凑,下片转【平韵】,声情稍显和缓,绵绵不尽之意,在小令中尤为幽美。可记事,可抒情的词牌是【清平乐】。
3,词的特点:词的词谱是【一词一谱】。词的押韵是【限用词林正韵】。词的句式是【长短句】。书写格式为词牌与词题之间用黑圆点隔开,或者只写词牌。
4,过片:也叫【过变】或【换头】,就是上下片之间的【过渡句】。具有承上启下、过度转折,衔接【两片】的作用。
5,情景交融:也叫寓情于景(物)、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是构成【意境】的一个重要方法,也就是说作者所描绘的【景象】,要和诗人心中的【情感】,达到和谐的统一。
四,分析题15分
虞美人·听雨
宋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赏析词作回答问题:
    1,这首词以什么为线索,以什么为顺序,选取作者一生三个典型片断,凸显词人晚年什么样的境遇与心情?
这首词以“听雨”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选取作者一生三个典型片断,凸显词人晚年悲苦凄凉的境遇和心情。同是听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环境,不同的际遇,有着迥然不同的感受。
     2,词中“起拍”,“过片”,“结拍”分别是哪句?
少年听雨歌楼上是词的起拍;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是过片;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是结拍
     3,词的起拍是用了叙事起吗?本词的章法结构是哪种模式?
答:词的起拍是用了叙事起,本词的章法结构是上景下情
      4,此词呈现的声情是什么?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是什么?是何种表达方式?
答:此词声情极其凄婉愁苦,抒发郁结之情、以及离愁相思,怀远忆旧。
作者以他一生的遭遇为主线,由少年歌楼听雨,壮年客舟听雨,写到寄居僧庐、鬓发星星通过对比和衬托的方式表达了此刻作者处境的萧索,心境的凄凉。“悲欢离合总无情”,一句更是追抚一生经历得出的结论,蕴有无限感伤,不尽悲慨。是情景交融的表达方式
5、写出此词营造的意境。主要表现的是其中哪一种手法?“欲扬先抑”“虚实结合”“对比”“反衬”
答:此词营造的意境萧索、凄凉,无尽的感伤和悲慨。主要表现手法用了反衬。     
五、写作题:
     根据所学的填词知识,以“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为原点,进行生发拓展。
    填词 《清平乐》一首,依龙谱,不限韵部。本题30分。
清平乐.春游有感
文/小薇
  重游故地,风暖波纹细。小棹闲撑春日丽,软语一天霞起。
  流光淡若香茶,天涯安似吾家,你是那场膏雨,催开朵朵桃花。

点评

无异议  发表于 2021-3-13 18:16
同意微笑老师给分。  发表于 2021-3-13 00:06
格式有问题,小圆点放的不合适。  发表于 2021-3-12 12:42
四题:3+3+3+2+1.5=12.5  发表于 2021-3-11 22:35
三题3+3+3+3+3=15  发表于 2021-3-11 21: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

帖子

26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44
贡献
59
金钱
104
发表于 2021-3-10 22:3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似曾相识 于 2021-3-11 07:05 编辑

古风小令五初级词班测试题;
百分制考核:满分100分
出题人:凤儿
审核人:风林
考生:迴雪组 学号13 学名 小凡

考试时间:3月9号晚八点
交卷时间:3月10号24点

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简答一下你对词的理解。
答:词按分类方式有三种;1)按字数分小令,中调,长调;
2)按押韵形式分平韵格,仄韵格,平仄转韵格,平仄韵通叶格,平仄韵错叶格。
3)按风格分婉约词,豪放词,花间派。
2)词的特点:
词的词谱:一词一谱。
词的押韵:限用词林正韵。
词的句式:长短句。
词的书写格式:首先写上词牌,有词题写词题,词牌与词题用黑点隔开,再提行写上作者名字。

2、单调小令与双调小令的章法有哪些特点。
答:填词章法:
1)、单调小令:平起、陡起均可。单刀直入,言简意赅。赋比兴手法的综合运用。
常用来描写某个特定的场景、某个瞬间的心理,因此就需要下笔快进快出:起句要能使读者迅速进入你的情感,结句则要意在言外、重笔点题,万不可将意思说尽,要使读者读罢仍能情思萦绕。
赋,铺陈直叙。
比:以物喻意。
兴:是由眼前景物之美引出所念之人或者物。
2)双调小令:常用的五种上下片章法:
上景下情、上昔下今(或上今下昔)、上起下续、上问下答、上幻下真。

3、何为倚声填词?
答:就是受格律的限制,结构严谨,必须要一词一谱。

4、词与诗的区别。
答:诗,句式规整,字数相等。词,句式为长短句。写诗用平水韵,填词用词林正韵。诗中的对偶句称为对仗,而词中就称为对偶。诗的起源可以追溯于“诗经”。词起源于梁代,形成唐代极盛行于宋代。诗, 语言清新,词, 语言优美,婉约。诗言志,而词言情等的区别。

5、按照押韵分,写出(学过的)词的几种押韵形式。
答:平韵格,仄韵格,平仄转韵格,平仄韵通叶格,平仄韵错叶格。

二、选择题:每空1分每题3分,共15分。

1、词的分类:按照字数分:
小令(C)、中调(B)、长调(A)。

A、91字以上 B、59-90字 C、58字以内,D、60-91字 E、59字以内

2、意象如何选择:(A)(C)(D)及唯美性。

A、逻辑性 B、诗意性 C、有效性
D、疏密性

3、如何写景:顺序写景,(D),(B),修辞手法写景,(C),因果关系为脉络写景。

A、情景交融写景 B、通感写景 C、缘情写景 D、视觉写景

4、过片怎样过渡之一,今昔、正反过渡:常见手法是(E),准备过片铺垫好(C),灵活运用(A)来加以转折,抚今追昔,引发感慨。

A、虚词 B、副词 C、情绪 D、借景抒情 E、触景生情

5、词按照风格分:婉约词(B)、豪放词(D)、花间派(C)。
A、陆游、张先。B、柳永、李清照为代表。:C、温庭筠为代表。D、苏轼、辛弃疾为代表。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作者是谁?【苏轼】,朝代【宋】,词牌名与题目【念奴娇•赤壁怀古】。

2,转韵词牌之一,词的上片【仄韵】且句句押韵,声情稍显紧凑,下片转【平韵】,声情稍显和缓,绵绵不尽之意,在小令中尤为幽美。可记事,可抒情的词牌是【清平乐】。


3,词的特点:词的词谱是【一词一谱】。词的押韵是【限用词林正韵】。词的句式是【长短句】。书写格式为词牌与词题之间用黑圆点隔开,或者只写词牌。

4,过片:也叫【过变】或【换头】,就是上下片之间的【过渡句】。具有承上启下、过度转折,衔接【两片】的作用。


5,情景交融:也叫寓情于景(物)、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是构成【意境】的一个重要方法,也就是说作者所描绘的【景象】,要和诗人心中的【情感】,达到和谐的统一。



四,分析题15分

虞美人·听雨
宋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赏析词作回答问题:
1,这首词以什么为线索,以什么为顺序,选取作者一生三个典型片断,凸显词人晚年什么样的境遇与心情?
答:1)以听雨为线索,按时间顺序少年听雨,壮年听雨,晚年听雨为顺序。凸显词人丰富的思想和感情内涵,增添几分凄凉之感。

2,词中“起拍”,“过片”,“结拍”分别是哪句?
起拍是少年听雨歌楼上,过片是而今听雨僧庐下,结拍是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3,词的起拍是用了叙事起吗?
本词的章法结构是哪种模式?
答:是叙事起拍的
章法结构是上昔下今的模式

4,此词呈现的声情是什么?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是什么?是何种表达方式?
答:声情是凄婉愁苦的,表达时光易逝,漂泊孤苦的落寞无奈情怀。是以情景交融方式表达的。

5、写出此词营造的意境。主要表现的是其中哪一种手法?“欲扬先抑”“虚实结合”“对比”“反衬”
答:通过少年时期的横生雅趣,到晚年时期的落寞凄凉
感怀做对比的反衬手法


五、写作题:
根据所学的填词知识,以“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为原点,进行生发拓展。
填词 《清平乐》一首,依龙谱,不限韵部。本题30分。
清平乐
文/小凡
       莺声引路,雾绕花千树。紫燕双双穿柳去,帮衬红桃嫁娶。
       云游岸底深眠,鹊登枝上清欢。且看人间四月,终将美梦成全。

点评

无异议  发表于 2021-3-13 18:16
同意微笑老师给分  发表于 2021-3-13 00:14
可以  发表于 2021-3-12 12:43
四题3+3+3+2+1.5=12.5  发表于 2021-3-11 22:33
三题3+3+3+3+3=15  发表于 2021-3-11 21: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84

帖子

318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45
贡献
829
金钱
1179
发表于 2021-3-10 22:4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似曾相识 于 2021-3-11 07:03 编辑

古风小令五初级词班测试题;
百分制考核:满分100分
出题人:凤儿
审核人:风林
考生:迴雪组 19学号 旷野学名


考试时间:3月9号晚八点


交卷时间:3月10号24点


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简答一下你对词的理解。


答:词就是“调有定字,字有定声,句中定格”的独特的格律诗体。
是我国唐宋时期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词又称为曲子词、长短句、诗余等。
词的语言特点;含蓄,直白,清新自然。


2、单调小令与双调小令的章法有哪些特点。


答:单调小令:平起、陡起均可。单刀直入,言简意赅。赋比兴手法的综合运用。
双调小令:常用的五种上下片章法:
上景下情、上昔下今(或上今下昔)、上起下续、上问下答、上幻下真。


3、何为倚声填词?
答:每一个词牌都有自己规定的词谱,就好比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身份证,就好比每一首歌都有自己特有的乐谱。大家注意到每个词牌的简介里都有个什么宫啊啥的,那就是曲谱。而这个谱就限制了你词所表达的声情,是所谓“倚声填词”。


4、词与诗的区别。
答:词和诗都是同一源流,都是对古体诗的继承和发扬,都有起,承,转,合四要素,都是韵文形式,其不同点表现于
①特性不同。格律诗多用于科举考试,具有书面性,吟咏性,词吸收大量民乐燕乐,具有歌唱性,大众化。
②表达主旨不同。词言情,诗言志。
③句式不同,诗整齐,词,长短不一。
④格式不同,一词一格,字数不等,诗固定。
⑤用韵不同,词用词林正韵,诗用平水韵。
⑥诗高雅,曲近俚,而词在两者之间。
⑦用语不同,词可以用词组,诗不可多用。


5、按照押韵分,写出(学过的)词的几种押韵形式。


答:词的押韵形式分五类:
①平韵格(全词均押平声韵,如《浣溪沙》);
②仄韵格(全词均押仄声韵、如《卜算子》);
③平仄转韵格(由押平声韵转为押仄声韵,或由押仄声韵转为押平声韵。如《清平乐》);
④平仄韵通叶格(即平仄转韵,但是韵在同一个韵部,如《西江月》);
⑤平仄韵错叶格(平仄韵交错押韵,如《相见欢》)。


二、选择题:每空1分每题3分,共15分。


1、词的分类:按照字数分:
小令(c)、中调(B)、长调(A)。


A、91字以上 B、59-90字 C、58字以内,D、60-91字 E、59字以内


2、意象如何选择:(A)(C)(D)及唯美性。


A、逻辑性 B、诗意性 C、有效性
D、疏密性


3、如何写景:顺序写景,(D),(B),修辞手法写景,(C),因果关系为脉络写景。


A、情景交融写景 B、通感写景 C、缘情写景 D、视觉写景


4、过片怎样过渡之一,今昔、正反过渡:常见手法是(E),准备过片铺垫好(C),灵活运用(A)来加以转折,抚今追昔,引发感慨。


A、虚词 B、副词 C、情绪 D、借景抒情 E、触景生情


5、词按照风格分:婉约词(B)、豪放词(D)、花间派(C)。
A、陆游、张先。B、柳永、李清照为代表。:C、温庭筠为代表。D、苏轼、辛弃疾为代表。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作者是谁?【苏轼】,朝代【宋】,词牌名与题目【念奴娇·赤壁怀古】。


2,转韵词牌之一,词的上片【仄韵】且句句押韵,声情稍显紧凑,下片转【平韵】,声情稍显和缓,绵绵不尽之意,在小令中尤为幽美。可记事,可抒情的词牌是【清平乐】。




3,词的特点:词的词谱是【一词一谱】。词的押韵是【限用词林正韵】。词的句式是【长短句】。书写格式为词牌与词题之间用黑圆点隔开,或者只写词牌。


4,过片:也叫【换头】或【过变】,就是上下片之间的【过渡句】。具有承上启下、过度转折,衔接【两片】的作用。




5,情景交融:也叫寓情于景(物)、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是构成【意境】的一个重要方法,也就是说作者所描绘的【景象】,要和诗人心中的【情感】,达到和谐的统一。






四,分析题15分


虞美人·听雨
宋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赏析词作回答问题:


1,这首词以什么为线索,以什么为顺序,选取作者一生三个典型片断,凸显词人晚年什么样的境遇与心情?


答:这首词以“听雨”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选取作者一生三个典型片断,凸显词人晚年悲苦凄凉的境遇和心情。同是听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心情和感叹。


2,词中“起拍”,“过片”,“结拍”分别是哪句?


答:起拍是(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过片是(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结拍是(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3,词的起拍是用了叙事起吗?本词的章法结构是哪种模式?


答:这首词的起拍采用叙事起的手法。本词的章法结构采用平起的模式,过片采用上昔下今的手法过渡,


4,此词呈现的声情是什么?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是什么?是何种表达方式?


答:此词呈现的是凄凉愁苦,郁闷无奈的声情。


这首词以“听雨”为媒介,概括出少年、壮年和晚年的特殊感受:少年只知追欢逐笑享受陶醉;壮年飘泊孤苦触景伤怀;老年的寂寞孤独,一生悲欢离合,尽在雨声中体现。


这首词采用的是层递式的表达方式,以时间为顺序,逐层递进。


5、写出此词营造的意境。主要表现的是其中哪一种手法?“欲扬先抑”“虚实结合”“对比”“反衬”


答:作者截取了一生中少年、壮年、老年三个时期的三个典型性片段,构成三幅剪影,以时间为序层层递进展示意象,营构全词意境。同时以“听雨”为线索,描绘这三个不同的人生阶段、生活境遇中“听雨”的内心感受。依次写了“少年听雨歌楼上”的温馨柔情、“壮年听雨客舟中”的苍凉凄清、“老年听雨僧庐下”的孤凉幽情。


这首词主要表现手法是反衬。




五、写作题:
根据所学的填词知识,以“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为原点,进行生发拓展。
填词 《清平乐》一首,依龙谱,不限韵部。本题30分。


评分标准参考:
1.立意清晰。(3分)
2.标注题目,书写格式正确。(2分)
3.格律正确。(2分)
4.营造意境。(3分)
5.词句通顺语感佳,含蓄委婉,有靓点,无不规则重字。(3分)
6.符合词牌声情,切合主题思想。(3分)
7.正确转韵。(2分)
8. 景情关联紧密,意象融入自然合理,有时效性,表现手法运用得当。(3分)
9.章法布局新颖,承上启下过渡无痕,句与句之间关联紧密,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围绕题旨表情达意。(4分)
10.过片两个6字句要求对偶,且为彩句,后两个6字句可对亦可不对。(3分)
11·结句留白。(2分)


清平乐
文/旷野
        农家春好,枝上黄鹂鸟。风穆天清山杏小,晨步一双翁媪。
        情投远遁烟霞,趣同共乐诗茶。许下三生三世,齐看十里桃花。

点评

无异议  发表于 2021-3-13 18:16
同意微笑老师打分  发表于 2021-3-13 00:19
可以了  发表于 2021-3-12 12:47
四题:3+3+3+2.5+3=14.5  发表于 2021-3-11 22:31
三题3+3+3+3+3=15  发表于 2021-3-11 21: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151

帖子

6880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词十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
贡献
1768
金钱
2711
发表于 2021-3-10 23:2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似曾相识 于 2021-3-11 07:06 编辑

古风小令五初级词班测试题;  
百分制考核:满分100分
出题人:凤儿
审核人:风林
考生:组   学号    学名        
迴雪副组-见贤思齐
考试时间:3月9号晚八点
交卷时间:3月10号24点

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简答一下你对词的理解。
     答: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可以配上乐曲歌唱.词的句子有长有短,因此又叫长短句.
2、单调小令与双调小令的章法有哪些特点。
      答双调就是有上下两阙的,单调只有一阙。
3、何为倚声填词?
       答:倚声填词,因为得受各个不同曲调的制约,所以它的规格特别的严,就更得要求结构的精密
4、词与诗的区别。
     答:一、形式不同。
        诗句式整齐,而词不整齐。格律诗只用平声韵,一韵到底,隔句押韵,首句可压可不压。词平仄通压,中间可以换韵,韵脚疏密不定,但由格律规定。
        格律诗第二、第三两联必须对仗,而词的对仗却灵活得多,没有统一的要求。
二、语言风格不同。

        诗显得庄重,词显得妩媚。“诗言志”,诗多以国家兴亡、民生疾苦、胸怀抱负、宦海沉浮为主。因为“词言情”,词则多写男女爱情、相思离别和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三、题目方面不同。

        诗是自由取题目的,而词必须有词牌名。我们看到的“忆江南”其实是词的词牌名,常见的词牌名还有“渔歌子”、“满江红”、“水调歌头”等。
词牌名就相当于今天歌曲的曲谱,不同词牌有不同的曲调,诗人拿到谱曲然后填词就是作词的过程。不同的词牌也有不同的感情基调。比如“忆江南”就是婉约的感情。

四、和音乐的关系方面不同。

         中国古代把不合乐的叫“诗”,合乐的叫“歌”,统称为诗歌。但是诗最终与音乐分离。而词是在音乐的土壤中萌芽产生的,音乐性是词的最基本特征,是按照词谱所规定的韵律乐调填写。
5、按照押韵分,写出(学过的)词的几种押韵形式。
答:平韵、仄韵、平仄转换
二、选择题:每空1分每题3分,共15分。

1、词的分类:按照字数分:
小令(c)、中调(B)、长调(A)。

A、91字以上   B、59-90字  C、58字以内,D、60-91字  E、59字以内

2、意象如何选择:(A)(B)(D)及唯美性。

A、逻辑性  B、诗意性  C、有效性
D、疏密性

3、如何写景:顺序写景,(A),(B),修辞手法写景,(D),因果关系为脉络写景。

A、情景交融写景  B、通感写景  C、缘情写景  D、视觉写景

4、过片怎样过渡之一,今昔、正反过渡:常见手法是(A),准备过片铺垫好(D),灵活运用(E)来加以转折,抚今追昔,引发感慨。

A、虚词  B、副词  C、情绪  D、借景抒情  E、触景生情

5、词按照风格分:婉约词(B)、豪放词(D)、花间派(C)。
A、陆游、张先。B、柳永、李清照为代表。:C、温庭筠为代表。D、苏轼、辛弃疾为代表。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作者是谁?【苏轼】,朝代【宋】,词牌名与题目【念奴娇】。

2,转韵词牌之一,词的上片【】且句句押韵,声情稍显紧凑,下片转【】,声情稍显和缓,绵绵不尽之意,在小令中尤为幽美。可记事,可抒情的词牌是【】。


3,词的特点:词的词谱是【词牌】。词的押韵是【】。词的句式是【】。书写格式为词牌与词题之间用黑圆点隔开,或者只写词牌。

4,过片:也叫【过变】或【过拍】,就是上下片之间的【过渡】。具有承上启下、过度转折,衔接【连结】的作用。


5,情景交融:也叫寓情于景(物)、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是构成【词】的一个重要方法,也就是说作者所描绘的【景】,要和诗人心中的【情】,达到和谐的统一。



四,分析题15分

虞美人·听雨
宋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赏析词作回答问题:
    1,这首词以什么为线索,以什么为顺序,选取作者一生三个典型片断,凸显词人晚年什么样的境遇与心情?
答:以“听雨”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选取作者一生三个典型片断,凸显词人晚年悲苦凄凉的境遇和心情。同是听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环境,不同的际遇,有着迥然不同的感受。
     2,词中“起拍”,“过片”,“结拍”分别是哪句?
答:起拍-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过片-而今
         结拍-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3,词的起拍是用了叙事起吗?本词的章法结构是哪种模式?
答:叙事。双调
      4,此词呈现的声情是什么?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是什么?是何种表达方式?
答:愁。凄凉、无奈。抒情。
      5、写出此词营造的意境。主要表现的是其中哪一种手法?“欲扬先抑”“虚实结合”“对比”“反衬”
      答:对比、反衬。

   
五、写作题:
     根据所学的填词知识,以“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为原点,进行生发拓展。
    填词 《清平乐》一首,依龙谱,不限韵部。本题30分。

评分标准参考:
1.立意清晰。(3分)
2.标注题目,书写格式正确。(2分)
3.格律正确。(2分)
4.营造意境。(3分)
5.词句通顺语感佳,含蓄委婉,有靓点,无不规则重字。(3分)
6.符合词牌声情,切合主题思想。(3分)
7.正确转韵。(2分)
8. 景情关联紧密,意象融入自然合理,有时效性,表现手法运用得当。(3分)
9.章法布局新颖,承上启下过渡无痕,句与句之间关联紧密,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围绕题旨表情达意。(4分)
10.过片两个6字句要求对偶,且为彩句,后两个6字句可对亦可不对。(3分)
11·结句留白。(2分)


点评

无异议  发表于 2021-3-13 18:17
同意微笑老师打分  发表于 2021-3-13 00:21
可以  发表于 2021-3-12 13:43
五题得0分。  发表于 2021-3-12 05:37
四题:3+2.5+1.5+1.5+1.5=10  发表于 2021-3-11 22: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8

帖子

108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6
贡献
264
金钱
452
发表于 2021-3-10 23:4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似曾相识 于 2021-3-11 07:03 编辑

迴雪20~风水之融

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简答一下你对词的理解。答:词是一种文学题材。是诗歌的一种。也叫曲子词长短句
2、单调小令与双调小令的章法有哪些特点。
答:单调小令因其篇幅短、用笔少,不需要过多考虑结构的问题。单调小令通常在三四句话内就完成了意思的表达,因此常用来描写某个特定的场景、某个瞬间的心理,其用语相当言简意赅。
双调小令:1、上景下情,上片写景,或以写景为主,下片缘景抒情或主要是抒情。2、上昔下今,上今下昔。3、上起下续。4、上问下答。5、上幻下真。
3、何为倚声填词?
4、词与诗的区别。
    答:诗讲起承转合,词的起拍相当于诗的起句、次拍相当于诗的承句,准备过片、过片相当于诗的转,结拍相当于诗的合句),都是韵文形式,而词与诗存在着诸多区别:
   1、 特性不同
                格律诗,具有书面的吟咏性,非常严肃的话题,而词吸收了大量的民乐燕乐,使之具备了与生具来的歌唱性。很大众化。
          2、表达的主旨不同。
               词言情,诗言志。
          3、句式不同。
               诗是整齐的,词是长短句。
           4、格式上的不同
                一词一格。而诗的几个格式基本固定。
           5、用韵的不同。填词用词林正韵。作诗用平水韵。
           6、诗高雅,曲近俚。而词在两者之间。
           7、用语的不同。词可以用词组,诗不可以多用。
5、按照押韵分,写出(学过的)词的几种押韵形式。
     答:按照押韵形式分:1、平韵格、2、仄韵格、3、平仄叶韵格、4、平仄转韵格、5、平仄错叶格。
二、选择题:每空1分每题3分,共15分。

1、词的分类:按照字数分:
小令(c)、中调(B)、长调(A)。

A、91字以上   B、59-90字  C、58字以内,D、60-91字  E、59字以内

2、意象如何选择:(A)(C)(D)及唯美性。

A、逻辑性  B、诗意性  C、有效性
D、疏密性

3、如何写景:顺序写景,(D),(B),修辞手法写景,(C),因果关系为脉络写景。

A、情景交融写景  B、通感写景  C、缘情写景  D、视觉写景

4、过片怎样过渡之一,今昔、正反过渡:常见手法是(E),准备过片铺垫好(C),灵活运用(A)来加以转折,抚今追昔,引发感慨。

A、虚词  B、副词  C、情绪  D、借景抒情  E、触景生情

5、词按照风格分:婉约词(B)、豪放词(D)、花间派(C)。
A、陆游、张先。B、柳永、李清照为代表。:C、温庭筠为代表。D、苏轼、辛弃疾为代表。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作者是谁?【苏轼】,朝代【宋】,词牌名与题目【水调歌头.赤壁怀古】。

2,转韵词牌之一,词的上片【写景】且句句押韵,声情稍显紧凑,下片转【情】,声情稍显和缓,绵绵不尽之意,在小令中尤为幽美。可记事,可抒情的词牌是【清平乐】。


3,词的特点:词的词谱是【一词一谱】。词的押韵是【限用词林正韵】。词的句式是【长短句】。书写格式为词牌与词题之间用黑圆点隔开,或者只写词牌。

4,过片:也叫【过变】或【换头】,就是上下片之间的【景】。具有承上启下、过度转折,衔接【意脉】的作用。


5,情景交融:也叫寓情于景(物)、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是构成【意境】的一个重要方法,也就是说作者所描绘的【景象】,要和诗人心中的【情感】,达到和谐的统一。



四,分析题15分

虞美人·听雨
宋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赏析词作回答问题:
    1,这首词以什么为线索,以什么为顺序,选取作者一生三个典型片断,凸显词人晚年什么样的境遇与心情?答:这首词以听雨为线索。以作者少年、壮年、和晚年(而今鬓已星星。)的时间顺序展现作者晚年悲苦凄凉的境遇和心情。

     2,词中“起拍”,“过片”,“结拍”分别是哪句?
        答:起拍少年听雨歌楼上,过片而今听雨僧庐下,结拍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3,词的起拍是用了叙事起吗?本词的章法结构是哪种模式?
      4,此词呈现的声情是什么?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是什么?是何种表达方式?
        答此词表达的声情极其凄婉愁苦。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是落寞愁苦。抒发郁结之情。这首词以时间流动的方式表达层层递近。
      5、写出此词营造的意境。主要表现的是其中哪一种手法?“欲扬先抑”“虚实结合”“对比”“反衬”答:通过少年、壮年、老年三个时期的层递,反衬出老年。
   
五、写作题:
     根据所学的填词知识,以“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为原点,进行生发拓展。
    填词 《清平乐》一首,依龙谱,不限韵部。本题30分。

评分标准参考:
1.立意清晰。(3分)
2.标注题目,书写格式正确。(2分)
3.格律正确。(2分)
4.营造意境。(3分)
5.词句通顺语感佳,含蓄委婉,有靓点,无不规则重字。(3分)
6.符合词牌声情,切合主题思想。(3分)
7.正确转韵。(2分)
8. 景情关联紧密,意象融入自然合理,有时效性,表现手法运用得当。(3分)
9.章法布局新颖,承上启下过渡无痕,句与句之间关联紧密,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围绕题旨表情达意。(4分)
10.过片两个6字句要求对偶,且为彩句,后两个6字句可对亦可不对。(3分)
11·结句留白。(2分)

清平乐 .人间四月

文/风水之融

       人间四月。正是芳菲节。遍野梨花纷似雪。一路絮风撩拔。

       堪叹美景当前。犹思旧忆清欢。花好月圆时刻,试问君在谁边。

点评

无异议  发表于 2021-3-13 18:17
第四题:2+3+0+1.5+1=7.5。其他以微笑老师打分为准  发表于 2021-3-13 00:33
格式不合适,小圆点放正中。  发表于 2021-3-12 13:42
四题3+3+0+1.5+0=7.5  发表于 2021-3-11 22:23
三题3+1+3+2+3=12  发表于 2021-3-11 22: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151

帖子

6880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词十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
贡献
1768
金钱
2711
发表于 2021-3-10 23:44:22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小令五初级词班测试题;  
百分制考核:满分100分
出题人:凤儿
审核人:风林
考生:组:迴雪 组学号: 5
学名:古风江雪   

考试时间:3月9号晚八点
交卷时间:3月10号24点

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简答一下你对词的理解。

2、单调小令与双调小令的章法有哪些特点。
答:单调小令:单调小令:平起、陡起均可。单刀直入,言简意赅。赋比兴手法的综合运用。
常用来描写某个特定的场景、某个瞬间的心理,因此就需要下笔快进快出:起句要能使读者迅速进入你的情感,结句则要意在言外、重笔点题,万不可将意思说尽,要使读者读罢仍能情思萦绕。
赋,铺陈直叙。
比:以物喻意。
兴:是由眼前景物之美引出所念之人或者物。
双调小令:常用的五种上下片章法:
上景下情、上昔下今(或上今下昔)、上起下续、上问下答、上幻下真。
3、双调小令的起拍、准备过片与过片技巧处理:
起拍如何起:
景起(触景生情)、事起(由一件事引出感慨)、情起(情语先入,直抒胸臆,可平起,可陡起)。
准备过片如何准备:
简而言之,如果你这首词的起拍是景起,准备过片出就改由景转情,比如人物的或明或暗的出现,或者情融与景情感的抒发,但是记住,这里不可话说太满,稍微勒马一下,留点余地给过片来继续拓展。那么反过来,如果你是情起或者议论起拍,我建议准备过片就景语来为下片准备,然后过片续景再发挥,最后情景交融作结。若上片和下片色调对比反衬来布局,记得准备过片要做情感色调转折的准备。
过片如何过渡:
1)、承上启下:承接准备过片的意脉,引出下文。
2)、今昔、正反过渡:这种手法也很常见,触景生情,准备过片铺垫好情绪,灵活运用虚词来加以转折,抚今追昔,引发感慨。
3)、上问下答:准备过片设问句引发过片的回答。
4)、若即若离:也就是藕断丝连的方法,表面上看似乎断了,其实内在意脉仍然相互关联。
词的结拍如何作结:
3、何为倚声填词?
答:倚声是依照乐曲的声情、句拍填词,也称“依声”或“寄声”。
4、词与诗的区别。
答:诗和词的区别如下:
一、形式不同。
诗句式整齐,而词不整齐。格律诗只用平声韵,一韵到底,隔句押韵,首句可压可不压。词平仄通压,中间可以换韵,韵脚疏密不定,但由格律规定。
格律诗第二、第三两联必须对仗,而词的对仗却灵活得多,没有统一的要求。
二、语言风格不同。
诗显得庄重,词显得妩媚。“诗言志”,诗多以国家兴亡、民生疾苦、胸怀抱负、宦海沉浮为主。因为“词言情”,词则多写男女爱情、相思离别和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三、题目方面不同。
诗是自由取题目的,而词必须有词牌名。我们看到的“忆江南”其实是词的词牌名,常见的词牌名还有“渔歌子”、“满江红”、“水调歌头”等。
词牌名就相当于今天歌曲的曲谱,不同词牌有不同的曲调,诗人拿到谱曲然后填词就是作词的过程。不同的词牌也有不同的感情基调。比如“忆江南”就是婉约的感情。
四、和音乐的关系方面不同。
中国古代把不合乐的叫“诗”,合乐的叫“歌”,统称为诗歌。但是诗最终与音乐分离。而词是在音乐的土壤中萌芽产生的,音乐性是词的最基本特征,是按照词谱所规定的韵律乐调填写。
5、按照押韵分,写出(学过的)词的几种押韵形式。
答:平韵格(鹧鸪天),仄韵格(浣溪沙),平仄叶韵格(西江月),平仄转韵格(虞美人),平仄错韵格(定风波)


二、选择题:每空1分每题3分,共15分。

1、词的分类:按照字数分:
小令(C)、中调(B)、长调(A)。

A、91字以上   B、59-90字  C、58字以内,D、60-91字  E、59字以内

2、意象如何选择:(A)(C)(D)及唯美性。

A、逻辑性  B、诗意性  C、有效性
D、疏密性

3、如何写景:顺序写景,(D),(B),修辞手法写景,(C),因果关系为脉络写景。

A、情景交融写景  B、通感写景  C、缘情写景  D、视觉写景

4、过片怎样过渡之一,今昔、正反过渡:常见手法是(E),准备过片铺垫好(C),灵活运用(A)来加以转折,抚今追昔,引发感慨。

A、虚词  B、副词  C、情绪  D、借景抒情  E、触景生情

5、词按照风格分:婉约词(B)、豪放词(D)、花间派(C)。
A、陆游、张先。B、柳永、李清照为代表。:C、温庭筠为代表。D、苏轼、辛弃疾为代表。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作者是谁?【苏轼】,朝代【宋】,词牌名与题目【念奴娇·赤壁怀古】。

2,转韵词牌之一,词的上片【仄韵】且句句押韵,声情稍显紧凑,下片转【另外一个平韵部】,声情稍显和缓,绵绵不尽之意,在小令中尤为幽美。可记事,可抒情的词牌是【清平乐】。


3,词的特点:词的词谱是【一词一谱】。词的押韵是【限用词林正韵】。词的句式是【长短句】。书写格式为词牌与词题之间用黑圆点隔开,或者只写词牌。

4,过片:也叫【过变】或【换头】,就是上下片之间的【过渡句】。具有承上启下、过度转折,衔接【两片】的作用。


5,情景交融:也叫寓情于景(物)、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是构成【意境】的一个重要方法,也就是说作者所描绘的【景象】,要和诗人心中的【情感】,达到和谐的统一。



四,分析题15分

虞美人·听雨
宋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赏析词作回答问题:
    1,这首词以什么为线索,以什么为顺序,选取作者一生三个典型片断,凸显词人晚年什么样的境遇与心情?
答:这首词以作者一生中的三次“听雨”为线索,从少年歌楼听雨、经壮年客舟听雨、至鬓发星星寄居僧庐三个典型片断,凸显词人晚年悲苦凄凉的境遇和心情。同是听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环境,不同的际遇,有着迴然不同的感受。
     2,词中“起拍”,“过片”,“结拍”分别是哪句?
答:词中“起拍”:少年听雨歌楼上。“过片”:而今听雨僧庐下。
“结拍”:一任阶前雨、点滴到天明。
     3,词的起拍是用了叙事起吗?
本词的章法结构是哪种模式?
答:是的,起拍用了叙事起。本词的章法结构是双调小令,上景下情、上昔下今。
      4,此词呈现的声情是什么?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是什么?是何种表达方式?
答:此词呈现的声情极其凄婉愁苦,抒发作者郁结之情、离愁相思、怀远忆旧。触景生情。
      5、写出此词营造的意境。主要表现的是其中哪一种手法?“欲扬先抑”“虚实结合”“对比”“反衬”
      答:词人从“听雨”这一独特的视角出发,通过时空的跳跃,依次推出了三幅“听雨”的画面,虚实结合、以今昔对比、用年轻时代的欢娱反衬出晚年的凄凉。将一生中的悲欢喜乐交织在一起。

   
五、写作题:
     根据所学的填词知识,以“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为原点,进行生发拓展。
    填词 《清平乐》一首,依龙谱,不限韵部。本题30分。

评分标准参考:
1.立意清晰。(3分)
2.标注题目,书写格式正确。(2分)
3.格律正确。(2分)
4.营造意境。(3分)
5.词句通顺语感佳,含蓄委婉,有靓点,无不规则重字。(3分)
6.符合词牌声情,切合主题思想。(3分)
7.正确转韵。(2分)
8. 景情关联紧密,意象融入自然合理,有时效性,表现手法运用得当。(3分)
9.章法布局新颖,承上启下过渡无痕,句与句之间关联紧密,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围绕题旨表情达意。(4分)
10.过片两个6字句要求对偶,且为彩句,后两个6字句可对亦可不对。(3分)
11·结句留白。(2分)
  清平乐·晨起送儿上学
       东阳初起,铃响催学子。清水凝肤勤梳洗,对镜描眉甚喜。
        执之之手犹欣,娇颜粉面如春。
沾露桃花低垂,无颜面对红尘。

点评

无异议  发表于 2021-3-13 18:17
同意微笑老师打分  发表于 2021-3-13 00:41
格式有问题  发表于 2021-3-12 13:40
四题:2+2.5+3+2+2.5=12  发表于 2021-3-11 22:19
三题3+3+3+3+3=15  发表于 2021-3-11 22: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151

帖子

6880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词十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
贡献
1768
金钱
2711
发表于 2021-3-11 00:0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咏梅 于 2021-3-11 00:06 编辑

古风小令五初级词班测试题;  
百分制考核:满分100分
出题人:凤儿
审核人:风林
考生:组 迴雪  学号 09   学名  千山  

考试时间:3月9号晚八点
交卷时间:3月10号24点

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简答一下你对词的理解。答:词,就是“调有定字,字有定声,句中定格”的独特的格律诗体。是我国唐宋时期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词又称为曲子词、长短句、诗余等。词的性质是节奏、旋律、声情、内涵完美搭配的产物。他是在宋代达到巅峰,佳作连连,高人辈出。
2、单调小令与双调小令的章法有哪些特点。答:单调小令:平起、陡起均可。单刀直入,言简意赅。赋比兴手法的综合运用。常用来描写某个特定的场景、某个瞬间的心理,因此就需要下笔快进快出:起句要能使读者迅速进入你的情感,结句则要意在言外、重笔点题,万不可将意思说尽,要使读者读罢仍能情思萦绕;双调小令:常用的五种上下片章法:上景下情、上昔下今(或上今下昔)、上起下续、上问下答、上幻下真。
3、何为倚声填词?答:词牌大概有两千多个,而每一个词牌都有自己规定的词谱,就好比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身份证,就好比每一首歌都有自己特有的乐谱。而这个谱就限制了你词所表达的声情,是所谓“倚声填词”。正因为词牌的各自特点,所以我们都说填词,写诗填词。词谱就是要你一个萝卜一个坑,在这个坑里填上要你平你就平要你仄你就仄的字。而词牌是有自己固定的声情(所表达的感情),不是你顺手拿起一个词牌想怎么表达就怎么表达。填词之前先确定你所填的内容是属于什么情感,首先要定位,以此来确定你选择的词牌,或者说以词牌来确定所填内容。
4、词与诗的区别。答:词和诗(近体诗)都是同一源流,都是对古体诗的继承和发扬,都有起承转合这四要素,都是韵文形式,而词与诗存在着诸多区别:1】、特性不同格律诗,多用于隋唐时期科举取仕,具有书面的吟咏性,非常严肃的话题;而词,吸收了大量的民乐燕乐,使之具备了与生俱来的歌唱性。很大众化。2】、表达的主旨不同词言情,诗言志。词呢,因其音乐性很普及,听众也是三教九流,所以通俗易懂是必须,可以是小小的闺怨酷相思,像在水一方的佳人般婉约空灵,所以表达要婉转含蓄,句子唯美细腻老百姓能懂,当然也可以是无限悲怆的仰天长啸状态中包含无限凄清比如《满江红》。而诗多表现的像男子一样阳刚伟岸,骨力感强。记得以前令三时候我看到有一位同学的渔歌子作业,说春天来了,地气腾,我当时就说这个腾字下笔重了,词,尤其小令,好比二八佳人,需要呵护需要袅娜,所以大家下笔时候悠着点。而诗的语言,不以华美为主,甚至有时候要讲究古朴自然。3】、句式的不同a、 词与诗的不同是诗是整齐的,词被称为长短句, 长短句使词与近体诗在句子的外形上一下子区别开来。b、 我们知道近体诗分五言和七言。词的节拍更灵活多变,单字也可以成一拍,词可以有领字。而诗就不同了,基本开头都是双字的。诗的节拍变化少,词的节拍灵活多变。词的七言句、八言句、九言句-----有更多的变化。c、近体诗中的律诗要求严格对仗,且对仗位置固定(二三联)。而词我们不说对仗,说对偶。对偶位置因词牌而异,且多数句子是不要求对偶的,就算有些词的句子要求对偶也不像近体诗那么严格。词的对偶可以意对不必苛责词性,可以重复字词,如:红了樱桃,绿了芭蕉,重了一个“了”字。如:“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的定风波的结句。运用反复手法,造成一种回环的美。4】、格式上的不同。一词一格,字数不等。有不同的平仄格式,独有的声情,就好比我们唱的歌曲,有A调B调C调之分一样的。因此我们填词的时候,首先要审词牌。而诗的几个格式基本固定,讲符合格律不讲符合声情。另外诗的字数都是规定了的。5】、用韵的不同。填词用《词林正韵》,作诗用《平水韵》。词的用韵比近体诗宽泛很多,大家尽快掌握使用熟悉《词林正韵》,做到心中大概有数。(词林正韵1-14部是平上去声韵,15-19是入声韵)。另外诗不可以犯韵,词可以,但是为了音韵之美,在有得选的情况下最好尽量避免在句内的节拍处使用韵字。6】、诗高雅,曲近俚。而词在两者之间。有些人填的词有曲味;而有的人填词又有诗味,怎么办呢?我建议啊,写诗的你低一下你那高雅的头,把气韵舒缓柔和一些;填曲的你抬一下你低到尘埃的头,把口语化的语言尽量向书面的语言转化;而词,就处在俯仰之间的这个恰到好处的度,7】、用语的不同。词可以用词组,诗不可以多用。就是说诗是不用或者尽量少用成词,词这方面不是很严格要求。
5、按照押韵分,写出(学过的)词的几种押韵形式。
   答:1】、平韵格(全词均押平声韵,如《浣溪沙》、《忆江南》、《渔歌子》《鹧鸪天》);   2】、仄韵格(全词均押仄声韵,如《如梦令》)2】、平仄转韵格(由押平声韵转为押仄声韵,或者由押仄声韵转为押平声韵。如《清平乐》;《减字木兰花》由仄韵转平韵再转仄韵,又由仄韵转下一个平韵。);’3】、平仄韵通叶格(即平仄转韵,但是韵在同一个韵部,如《西江月》);              4】、叠韵:比如《如梦令》:
二、选择题:每空1分每题3分,共15分。

1、词的分类:按照字数分:
小令(C)、中调(B)、长调(A)。

A、91字以上   B、59-90字  C、58字以内,D、60-91字  E、59字以内

2、意象如何选择:(A)(C)(D)及唯美性。

A、逻辑性  B、诗意性  C、有效性
D、疏密性

3、如何写景:顺序写景,(D),(B),修辞手法写景,(C),因果关系为脉络写景。

A、情景交融写景  B、通感写景  C、缘情写景  D、视觉写景

4、过片怎样过渡之一,今昔、正反过渡:常见手法是(E),准备过片铺垫好(C),灵活运用(A)来加以转折,抚今追昔,引发感慨。

A、虚词  B、副词  C、情绪  D、借景抒情  E、触景生情

5、词按照风格分:婉约词(B)、豪放词(D)、花间派(C)。
A、陆游、张先。B、柳永、李清照为代表。:C、温庭筠为代表。D、苏轼、辛弃疾为代表。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作者是谁?【苏轼】,朝代【宋代】,词牌名与题目【念奴娇.赤壁怀古】。

2,转韵词牌之一,词的上片【仄韵】且句句押韵,声情稍显紧凑,下片转【平韵】,声情稍显和缓,绵绵不尽之意,在小令中尤为幽美。可记事,可抒情的词牌是【清平乐】。


3,词的特点:词的词谱是【一词一谱】。词的押韵是【限用词林正韵】。词的句式是【长短句】。书写格式为词牌与词题之间用黑圆点隔开,或者只写词牌。

4,过片:也叫【过变】或【换头】,就是上下片之间的【过渡句】。具有承上启下、过度转折,衔接【两片】的作用。


5,情景交融:也叫寓情于景(物)、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是构成【意境】的一个重要方法,也就是说作者所描绘的【景象】,要和诗人心中的【情感】,达到和谐的统一。


四,分析题15分


虞美人·听雨
宋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赏析词作回答问题:
    1,这首词以什么为线索,以什么为顺序,选取作者一生三个典型片断,凸显词人晚年什么样的境遇与心情?答:这首词以“听雨”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选取作者一生三个典型片断,凸显词人晚年悲苦凄凉的境遇和心情。同是听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环境,不同的际遇,有着迥然不同的感受。


    2,词中“起拍”,“过片”,“结拍”分别是哪句?答:起拍: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过片: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结拍: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3,词的起拍是用了叙事起吗?本词的章法结构是哪种模式?答:该词是叙事起;章法结构是上昔下今的章法结构。
      4,此词呈现的声情是什么?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是什么?是何种表达方式?答:此词呈现的是极其凄婉愁苦的声情;表达作者远离家乡、孤独凄凉的愁苦之情;为记叙的表达方式。
      5、写出此词营造的意境。主要表现的是其中哪一种手法?“欲扬先抑”“虚实结合”“对比”“反衬”答:原作中前两个听雨的场景是同一个人(作者)的一种回忆。红烛昏罗帐,其中“昏”一词很好地展现了一种迷离的感觉,一种隐约的氛围,像是回忆之感。断雁叫西风的感觉也是宏大的场景,有着浓郁的个人忧伤色彩。但是最后的僧庐听雨中,完全是一种现实的描绘。“而今”一词很好的说明了现状——一种由回忆拉回现实的感受,增加了对岁月的感悟!
         词中主要表现的是反衬的写作手法。
五、写作题:
     根据所学的填词知识,以“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为原点,进行生发拓展。
    填词 《清平乐》一首,依龙谱,不限韵部。本题30分。


清平乐文/千山    又逢春暖,紫燕双双返。庭院黄昏风细软,吹落相思无限。   忆中往事如烟,窗前小雨缠绵。最喜人间四月,与君共期白莲。  评分标准参考:
1.立意清晰。(3分)
2.标注题目,书写格式正确。(2分)
3.格律正确。(2分)
4.营造意境。(3分)
5.词句通顺语感佳,含蓄委婉,有靓点,无不规则重字。(3分)
6.符合词牌声情,切合主题思想。(3分)
7.正确转韵。(2分)
8. 景情关联紧密,意象融入自然合理,有时效性,表现手法运用得当。(3分)
9.章法布局新颖,承上启下过渡无痕,句与句之间关联紧密,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围绕题旨表情达意。(4分)
10.过片两个6字句要求对偶,且为彩句,后两个6字句可对亦可不对。(3分)
11·结句留白。(2分)


点评

无异议  发表于 2021-3-13 18:18
同意微笑老师的打分  发表于 2021-3-13 00:46
可以了  发表于 2021-3-12 13:39
四题3+2+3+2.5+3=13.5  发表于 2021-3-11 22:11
三题:3+3+3+3+3=15  发表于 2021-3-11 22: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3 03: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