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24|回复: 7

[七律] 纪念雷锋

[复制链接]

348

主题

3931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顾问

青青子衿诗苑华夏诗风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590
贡献
3854
金钱
4794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3-5 09:24: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音容久已离尘去,榜样依然在忆中。
道德曾经移旧俗,文明开始立新风。
门无闭户随时见,路不拾遗到处逢。
莫问何能扶跌倒,渠年自会识初衷。



348

主题

3931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顾问

青青子衿诗苑华夏诗风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590
贡献
3854
金钱
4794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3-5 16: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1-3-5 10:39
不消灭私有制,雷锋精神就成了无皮之毛。

说得好,公而忘私,国而忘家,社会主义自有不同的道德观念,这在私有制面前是没有共同语言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5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副首版

律诗绝句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613
贡献
11717
金钱
14662
发表于 2021-3-5 16:47:20 | 显示全部楼层
雷锋精神引领了几代人。个感颈联出、对句意太近了些。

点评

感谢南版认真交流。雷锋精神是多层面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作为一种社会风尚,受到古人的推崇。作为熟语,如果在诗中同时出现,总感有重复之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3-5 18:05
道德:人们行为的社会准则;文明:人类进步的阶梯;俗:习俗;风:风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3-5 17: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8

主题

3931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顾问

青青子衿诗苑华夏诗风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590
贡献
3854
金钱
4794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3-5 17: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南北风 于 2021-3-5 18:04 编辑
雄关英风 发表于 2021-3-5 16:47
雷锋精神引领了几代人。个感颈联出、对句意太近了些。

道德:人们行为的社会准则;文明:人类行为的表达方式;俗:习俗;风:风尚。
两者存在着一定的联系:野蛮行为一般都是不道德的,文明行为则显示出道德规范,但是也有反例:如道貌岸然、假惺惺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8

主题

3931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顾问

青青子衿诗苑华夏诗风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590
贡献
3854
金钱
4794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3-5 17: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南北风 于 2021-3-5 17:29 编辑

行为的内容一般属于道德规范,行为的方式一般属于文明的范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8

主题

3931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顾问

青青子衿诗苑华夏诗风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590
贡献
3854
金钱
4794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3-5 17:4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南北风 于 2021-3-5 17:46 编辑

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道德,例如:封建社会宣扬“人不为己 天诛地灭”;而社会主义提倡助人为乐、公而忘私、国而忘家。而传统习俗中又隐藏着社会道德的影响,例如:收彩礼、行贿受贿。
文明则是与野蛮对应的不同的行为方式,例如:排队上车、礼貌待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5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副首版

律诗绝句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613
贡献
11717
金钱
14662
发表于 2021-3-5 18:05:46 | 显示全部楼层
雄关英风 发表于 2021-3-5 16:47
雷锋精神引领了几代人。个感颈联出、对句意太近了些。

感谢南版认真交流。雷锋精神是多层面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作为一种社会风尚,受到古人的推崇。作为熟语,如果在诗中同时出现,总感有重复之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9-12 17: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