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75|回复: 25

漫谈律句的起源

[复制链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41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3-2 21:44: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21-3-2 21:57 编辑

律句的起源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青玉案 元夕 宋·辛弃疾)
假如把律诗比作一栋楼房,律句则是最主要的建材砖石。什么叫律句?就是律诗所用的符合平仄交替的声律的句子。所谓诗的声律,指诗句中汉字发音按平仄两两交换。比如: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按写作年代唐代的发音标准和平仄规定,其平仄谱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这里都是律句。也可看出律句的平仄交替只需要双数位的平仄交换即可,所以律句中的双数位叫做节点。
律句这个叫法是随着律诗格律的确定而诞生的。但句中有这样的平仄声调的交替却不是律诗诞生之后才开始的,而是古诗句自然状态下句法的一种。
其原因在于汉语词汇多双音节结构所引起的。而古诗从一开始就是由这种双音节词汇构成的。如最早的诗歌---诗经:其开篇第一首  《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都是二字一节,两个双音节组成一句诗。后来到两汉乐府以五言诗句为主,是两个双音节加一个单字形成上二下三的语法结构。
这种上二下三的语法结构因为音调交替节点有2个,所以组成的句型是有限的32种。其中二四位同平或同仄的几率均是50%。所以在平仄发现之前的古风诗中,用现在的声律眼光看仍然有50%得的诗句可能符合律句要求。比如
《木兰诗》
是以391年北魏征调大军出征柔然的史实为背景而作的。
22联44句,律句34句。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古:仄仄仄仄仄 仄平仄仄  34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仄平平仄平 平平仄  33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古:仄仄平仄 仄仄平仄仄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古:仄仄平仄 仄仄平仄仄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仄仄仄平仄 仄平仄仄平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古: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古:平平平仄平仄平平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古:仄平仄 仄仄平平25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古:平仄仄仄仄 平仄仄平平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古:平仄仄仄平 仄仄仄平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古:仄平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古:通通平平仄仄平 仄通平平平仄平通通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古:仄平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古:通通平平仄仄平 仄通通平平通平平平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古: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古: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古:平平仄仄仄 仄仄仄平平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古:平平仄平仄 平仄仄平平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古:仄平仄仄仄 仄仄仄平平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古:仄平仄仄仄 仄平通仄仄平平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古:仄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平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古:平平平仄平 仄仄平平平 34句44句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古:平仄平仄平 平仄仄平平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古:仄仄平仄平 通平仄仄仄通平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古:平仄平仄平 仄仄平仄平 
  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  
古: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古:平平仄平仄 仄仄仄平平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古:仄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古:平平仄仄平 通平仄平仄仄平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古:平仄仄仄仄 平仄仄平平
  两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古:仄仄通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就有34句是律句,达到77%。
须知这是在不自觉的自然状态下发生的情况。当时汉语的四声都还没有确定。这就说明汉诗自然就带有节奏感等特质,只是没有引起人们注意罢了。
     到南齐周顒等人发现了四声,沈约发表了四声论,诗人们才开始有意调声,使诗歌变得流畅好听。于是按照“前有浮声后须切响”要求,开始在古诗中大量使用律句。沈约的诗中律句使用量远远大于律句出现的自然几率50%。
    虽然沈约当时提出的是四声论,但作为汉语音调中最主要的一对矛盾是音调的高低、相当于“浮声、切响”,所以诗人们在用声中均是将“上去入”当作与“平声”相对的声调来安排的,所以这实际上就相当于唐代近体诗的平仄二元化。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诗词理论是远远落后于实践的。虽然有意的声律使用沈约时代(齐梁)已经使用,但沈约的八病论仍然是四声论,即使发现“第二字第四字同声亦不能善”的刘滔也是四声论。直到唐代元兢也没有在理论上明确二四节点上的平仄交替,只是通过诗例说明了近体诗的诗律。
    近体诗的定型也是沈宋通过大量作品展现出来的,并没有形成理论性的统一规定,这也就是即使在沈宋时期,律诗仍然存在不遵守平仄粘对律的作品,但比例上已经占少数了。
    本文要说明的是,汉语的特点和古诗的传统要求才是律诗产生的根本原因。律诗是诗词王国里的臣民们对讲求音韵诗歌形式的最佳选择 。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发表于 2021-3-2 22: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是你‘’任何不懂声律者随手写的五言诗句出现律句的几率是50%的依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发表于 2021-3-2 22:3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惟汉二十世,所任诚不良。
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
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
白虹为贯日,已亦先受殃。
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
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
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
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⑴。

就按你说的只以五言计,这诗的律句有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发表于 2021-3-2 22:3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有乔松 于 2021-3-2 23:21 编辑

重帖,另择一首

鸿雁出塞北,乃在无人乡。
举翅万里馀,行止自成行。
冬节食南稻,春日复北翔。
田中有转蓬,随风远飘扬。
长与故根绝,万岁不相当。
奈何此征夫,安得驱四方。
戎马不解鞍,铠甲不离傍。
冉冉老将至,何时返故乡。
神龙藏深泉,猛兽步高冈。
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⑴。



就按你说的只以五言计,这诗的律句有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发表于 2021-3-2 23: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有乔松 于 2021-3-2 23:20 编辑

曰予受尘缚,未得留盖缠。
三有同永夜,六道等长眠。
才性乏方便,智力非善权。
生住无停相,刹那即徂迁。
叹逝此悠稔,交臂乃奢年。
从流既难反,弱丧谓不然。
二苦常追随,三毒自烧然。
贪痴养忧畏,热恼坐焦煎。
道心理归终,信首故宜先。
驾言追善友,回舆寻胜缘。
面势周大地,萦带极长川。
棱层叠嶂远,迤逦隥道悬。
朝日照花林,光风起香山。
飞鸟发差池,出云去连绵。
落英分绮色,坠露散珠圆。
当道兰X靡,临阶竹便娟。
幽谷响嘤嘤,石濑鸣溅溅。
萝短未中揽,葛嫩不任牵。
攀缘傍玉涧,褰陟度金泉。
长途弘翠微,香楼间紫烟。
慧居超七净,梵住逾(本集作喻。)八禅。
始得展身敬,方乃遂心虔。
菩提圣种子,十力良福田。
正趣果上果,归依天中天。
一道长死生,有无离二边。
何待空同右,岂羡汾阳前。
以我初觉意,贻尔后来贤⑴。


这诗的律句有50%?

点评

均超过50%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3-3 00: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41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3-3 00:46: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21-3-3 00:54 编辑
山有乔松 发表于 2021-3-2 23:14
曰予受尘缚,未得留盖缠。
三有同永夜,六道等长眠。
才性乏方便,智力非善权。
律句大于或等于50%:

  惟汉二十世,所任诚不良。  
古:平仄仄仄仄 仄平平仄平   
  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  
古:仄平平仄仄 平仄平平平 
  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  
古:平仄通仄仄 平仄仄平平 
  白虹为贯日,已亦先受殃。  
古:仄平平仄仄 仄仄通仄平   
  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  
古:仄平平仄仄 仄仄仄仄平   
  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  
古:仄仄仄平仄 平仄仄平平 
  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  
古:仄仄平平平 通仄平通通 
  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⑴。  
古:平仄仄平仄 平仄仄平平  
16句,律句10句,63%


 鸿雁出塞北,乃在无人乡。  
古:平仄仄仄仄 仄仄平平平   
  举翅万里馀,行止自成行。  
古:仄仄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   
  冬节食南稻,春日复北翔。  
古:平仄仄平仄 平仄仄仄平   
  田中有转蓬,随风远飘扬。  
古: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平   
  长与故根绝,万岁不相当。  
古:平仄仄平仄 仄仄仄平平 
  奈何此征夫,安得驱四方。  
古:仄平仄平平 平仄通仄平 
  戎马不解鞍,铠甲不离傍。  
古:平仄通仄平 仄仄仄平平
  冉冉老将至,何时返故乡。  
古:仄仄仄平仄 平平仄仄平 
  神龙藏深泉,猛兽步高冈。  
古:平平通通平 仄仄仄平平   
  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⑴。  
古:平仄平仄平 仄平平仄平  
20句,律句10句,50%

11
  曰受尘缚,未得留盖缠。  
:仄仄仄平仄 仄仄通仄通   
  三有同永夜,六道等长眠。  
古:通仄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才性乏方便,智力非善权。  
古:平仄仄平仄 仄仄平仄平   
  生住无停相,刹那即徂迁。  
古:平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   
  叹逝此悠稔,交臂乃奢年。  
古:仄仄仄平仄 平仄仄平平 
  从流既难反,弱丧谓不然。  
古:平平仄平仄 仄通仄通平   
  二苦常追随,三毒自烧然。  
古:仄仄平平平 平仄仄平平 
  贪痴养忧畏,热恼坐焦煎。  
古:平平仄平仄 仄仄仄平平 
  道心理归终,信首故宜先。  
古:仄平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 
  驾言追善友,回舆寻胜缘。  
:仄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平  16
  面势周大地,萦带极长川。  
古:仄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 
  棱层叠嶂远,迤逦隥道悬。  
古:平平仄仄仄 通仄仄仄平   
  朝日照花林,光风起香山。  
: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平平   
  飞鸟发差池,出云去连绵。  
: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平平
  落英分绮色,坠露散珠圆。  
古:仄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当道兰X靡,临阶竹便娟。  
古:通仄平 仄 平平仄仄平 
  幽谷响嘤嘤,石濑鸣溅溅。  
古: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通通   
  萝短未中揽,葛嫩不任牵。  
古:平仄仄平仄 仄仄仄平平   
  攀缘傍玉涧,褰陟度金泉。  
古:平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 
  长途弘翠微,香楼间紫烟。  
古:平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平   
  慧居超七净,梵住逾八禅。  
古:仄平平仄仄 仄仄平仄平   7
  始得展身敬,方乃遂心虔。  
古:仄仄仄平仄 平仄仄平平 
  菩提圣种子,十力良福田。  
:平平仄仄仄 仄仄平仄平   
  正趣果上果,归依天中天。  
古:通仄仄仄仄 平平平通平
  一道长死生,有无离二边。  
古:仄仄通仄平 仄平平仄平 
  何待空同右,岂羡汾阳前。  
古:平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   
  以我初觉意,贻尔后来贤⑴。  
古:仄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  
27联54句,34句律句,63%

点评

标下平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3-3 00: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发表于 2021-3-3 00:48: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有乔松 于 2021-3-3 02:12 编辑

标下你的32句式?

牵牛悲殊馆,织女悼离家。1
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中平。
一稔期一宵,此期良可嘉。2
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平。
赫奕玄门开,飞阁郁嵯峨。3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中。
隐隐驱千乘,阗阗越星河。4
仄仄中平仄,中中仄平平。
六龙奋瑶辔,文螭负琼车。6
仄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火丹秉瑰烛,素女执琼华。7
仄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绛旗若吐电,朱盖如振霞。8
仄平仄仄仄,平仄中中平。
云韶何嘈嗷灵鼓鸣相和。10
平平平平平,平仄平平中。
停轩纡高盻眷予在岌峨。11
平平平平仄,仄中仄仄中。
泽因芳露沾,恩附兰风加。12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
明发相从游,翩翩鸾鷟罗。13
平仄平平平,平平平仄平。
同游不同观,念子忧怨多。15
中平仄中中,仄仄平中平。
敬因三祝末,以尔属皇娥。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这诗呢?26句,15句非律眷予在岌峨,【顏師古·刊謬正俗】曲禮,予一人。鄭康成註:余予古今字。因鄭此說,學者遂皆讀予爲余。爾雅:卬,吾,台,予,朕,身,甫,余,言,我也。此則予之與余,但義訓我,非同字也。《說文》:予,相推予也。余,詞之舒也。各有意義,本非古今字別也。歷觀詩賦,予無余音。又【吳棫·韻補】予當讀與。詩或敢侮予,將伯助予。楚辭:目眇眇兮愁予,何壽夭兮在予。皆無余音。16句非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发表于 2021-3-3 04: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有乔松 于 2021-3-3 04:25 编辑

0平平平平平、1仄平平平平、2平仄平平平、3平平仄平平、4平平平仄平、5平平平平仄
1平平仄仄仄、2平仄平仄仄、3平仄仄平仄、4平仄仄仄平、5仄仄平仄平
1平平平仄仄、2平平仄仄平、3平仄平平仄、4平仄仄平平、5平仄仄平平
1平仄仄平平

0仄仄仄仄仄、1平仄仄仄仄、2仄平仄仄仄、3仄仄平仄仄、4仄仄仄平仄、5仄仄仄仄平
1仄仄平平平、2仄平仄平平、3仄平平仄平、4仄平平平仄、5平平仄平仄
1仄仄仄平平、2仄仄平平仄、3仄平仄仄平、4仄平平仄仄、5仄平平仄仄
1仄平平仄仄


这32句式?要是这么算的话,律句、小拗律句,多了平平仄平仄和仄仄平仄仄两个特殊拗句,加起来于五言来说随机的几率可就大于50%了,要是依着某些论调三平尾合律化可就更可观了,32句式竟有22合律化,再加上出宽对严,岂不是凡五言都合法化了

点评

仅计算标准律句、小拗句;不包括三平尾句、孤平句、特拗句、大拗句、古风句(非律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3-3 08: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41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3-3 08:0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21-3-3 08:14 编辑

附:
一、五言诗句的32种句型:
   最早的诗经《关雎》,是两个双音节词组成“窈窕/淑女”等四言句。若再加一字,则成了五言句,如诗经“取妻/如之何”“东方/之日兮”“东方/之月兮”(诗经《东方之日》)。到汉魏时期,五言诗大兴,也继续是两个双音节词加一个单字,形成二二一节奏:如《古诗十九首,其二》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可见均为两个双音节词+单字,形成”二二一“或”二一二“句式,也就是空海《文镜秘府论》“文二十八种病”中所说的“撷腰”句(二一二)和“解镫”句(二二一)。
   在自然状态下,由任意两个双音节词组+一个单音节字组成一句五言诗句,暂按平仄二元论,可以组成如下32种(解镫)句式:
一、非律句
(一)二四同平○○:
1,平平-平平-平             2,平平-平平-仄  
3,仄平-平平-平             4,仄平-平平-仄      
5,仄平-仄平-平             6,仄平-仄平-仄 (特拗2)
7,平平-仄平-平             8,平平-仄平-仄 (特拗1)
(二)二四同仄●●
9, 平仄-平仄-平           10,平仄-平仄-仄 (大拗句)
11,平仄-仄仄-平           12,平仄-仄仄-仄 (大拗句)
13,仄仄-平仄-平           14,仄仄-平仄-仄 (大拗句)
15,仄仄-仄仄-平           16,仄仄-仄仄-仄 (大拗句)
二、律句
(一)二四仄平●○
17,平仄-平平-平 (三平尾)  18,平仄-平平-仄 (小拗)
19,平仄-仄平-平 (小拗)    20,平仄-仄平-仄 (小拗)  
21,仄仄-平平-平 (三平尾)  22,仄仄-平平-仄 (标律1)   
23,仄仄-仄平-平 (标律2)   24,仄仄-仄平-仄 (小拗)
(二)二四平仄○●:
25,平平-平仄-平 (小拗)    26,平平-平仄-仄 (标律3)  
27,平平-仄仄-平(标律4)    28,平平-仄仄-仄 (三仄尾)
29,仄平-平仄-平 (小拗)    30,仄平-平仄-仄 (小拗)
31,仄平-仄仄-平(孤平句)   32,仄平-仄仄-仄 (三仄尾)
   可见音节节点处平仄交替的“律句”和不交替的“非律句”各占一半。

   律诗采用的句式共有19种,占所有句式的59%:
   其中律句13种:有3种律句形式不被采用(三平尾句2种,孤平句1种)。采用非律句6种:特拗句2种、大拗句4种。
二、关于“永明句律”:
  关于沈约八病之蜂腰,是说五言之中,分为两句,上二下三。第二字不得与第五字同声。 此是一句中之上尾。又有规定:如第二字与第五字同去上入,皆是病,平声非病也(元兢)。
  如此二四同仄的句型共有8种(上表中之10/12/14/16/18/20/22/24)。占所有句型32种的1/4。
  又因仄分三声,在这8种二四同仄的句型中,二五两字有6种组合方式:上上、上去、上入、去去、去入、入入。其中同仄四声的句子有三种,占1/2,所以在所有32种句型中同上同去同入的句型的自然几率是:1/4*1/2=1/8=12.5%,意思是在自然状态下不会出现蜂腰句的几率是 87.5%,也即出现蜂腰句的可能性是很小的,根本不需要故意避忌蜂腰。从沈约等永明体诗人的诗中也经常出现蜂腰句,证明并未刻意规避。
  在任意五言诗中上述二五同仄句出现的几率是1/4,这和这种句式在近体律诗平仄谱中出现的几率一致: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二五同仄句在诗中出现的比例最多占1/4。(若首句入韵则占1/8)。
  试看这种出现的可能性只有12.5%的几率,对写诗有多大的约束力呢?可见这种以”蜂腰病“为根据的所谓“永明句律”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三、关于刘滔的“大明律”。
   按照杜晓勤教授的观点,唐代近体诗的律化过程是从永明体先“永明律”开始,后到南朝梁刘滔“大同律”,再到唐近体“二四六交替”完成的。这个观点是不对的,是与永明体到近体的诗歌实践的实际情况不符的。
   实际情况是律句的进化在沈约提出四声八病论的同时就已经完成。沈约以后所有永明体诗人皆大量使用二四平仄交替的律句,比例与沈约无大的区别。
   刘滔提出“若二四同声亦不能善”并非是二四交替的开始。而只是指出五言诗句中二四两字若同入声,是比蜂腰更严重的病犯。他举例是“冬节南食稻,春日复北翔”。刘滔的理由是:四声之中,入声字最少,但其余仄声还有去上两声,三声加平声形成一纽,如“征整政只”、“遮者柘只”三声可与平声平衡。因入声字少,故而会出现声纽的关键用字。平声赊缓,有用处最多,与仄三声相比,占全部汉字的大半。
   刘滔:关于句内平仄字数的平衡问题:
   五言一句之内,非两平就是三平,如班婕妤诗曰:“常恐秋节至,凉风夺炎热。”这是最多的情况(此其常也)。亦有用一个或用四个平声字的。如若四个平声字,第四字用仄声:“连城高且长”。用一个平声,多在第二字,如古诗曰:“九州不足步”,此谓居其要也。然用五字,全平可用作上句“迢迢牵牛星”,亦有全仄的“脉脉不得语”,犹如丹素成章,盐梅致味,宫羽调音,炎凉御节,相参而和矣。’”
  可见刘滔讲的是声调均布问题,并非讲平仄交替问题。平仄交替问题是浮切变换问题,是沈约理论已经解决了的。




点评

另能说明沈约自个对于四声还蒙查的有两点,其一是约答曰: 宫商之声有五,文字之别累万。以累万之繁,配五声之约,高下低昂,非思力所学,又非止若斯而已。十字之文,颠倒相配;字不过十,巧历已不能尽,何况复过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3-3 13:46
其一、二,五言二四异声‘平仄’的自然机率大于半数,或正好印证了沈约发现了这个规律而总结和提出了“夫五色相宣,八音协畅,由乎玄黄律吕,各适物宜。欲使宫羽相变,低昂互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一简之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3-3 13: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41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3-3 08: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21-3-3 08:55 编辑
山有乔松 发表于 2021-3-3 04:23
0平平平平平、1仄平平平平、2平仄平平平、3平平仄平平、4平平平仄平、5平平平平仄
1平平仄仄仄、2平仄平仄 ...


仅计算标准律句、小拗句、三仄尾句;不包括三平尾句、孤平句、特拗句、大拗句、古风句(非律句。)

点评

理论上前期应包括三平尾句和孤平句,它们只是有声病而已,但不能否认它们也是二四相替;特拗句、大拗句、古风句则不相同,它们不是二四相替 有声病而廻忌声病这才是后来的沈宋之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3-3 13: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41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3-3 08:4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21-3-3 08:53 编辑

`日出东南隅行 南北朝·沈约
 
朝日出邯郸,             照我丛台端。  
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三平尾) 

中有倾城艳,             顾景织罗纨。  
平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   
  
延躯似纤约,             遗视若回澜。  
平平仄平仄(特拗) 仄仄仄平平 
  
瑶装映层绮,             金服炫雕栾。  
平平仄平仄(特拗) 平仄仄平平   
  
幸有同匡好,             西仕服秦官。  
仄仄平平仄              平仄仄平平      

宝剑垂玉贝,             汗马饰金鞍。  
仄仄平仄仄(大拗) 仄仄仄平平   
  
萦场类转雪,             逸控写腾鸾。  
平平仄仄仄              仄仄仄平平 
  
罗衣夕解带,            玉钗暮垂冠。  
平平仄仄仄             仄平仄平平(古风句)

------共16句,律句11句(69%),特拗2,大拗1,三平尾1,古风句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发表于 2021-3-3 13:0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1-3-3 08:16
仅计算标准律句、小拗句、三仄尾句;不包括三平尾句、孤平句、特拗句、大拗句、古风句(非律句。) ...

理论上前期应包括三平尾句和孤平句,它们只是有声病而已,但不能否认它们也是二四相替;特拗句、大拗句、古风句则不相同,它们不是二四相替

有声病而廻忌声病这才是后来的沈宋之功

点评

如此只宜说二四异平仄的几率是50%。 此“律句”即符合节点处平仄交替的“声律句”,而非律诗合用的“诗律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3-3 13: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41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3-3 13: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有乔松 发表于 2021-3-3 13:01
理论上前期应包括三平尾句和孤平句,它们只是有声病而已,但不能否认它们也是二四相替;特拗句、大拗句、 ...

如此只宜说二四异平仄的几率是50%。
此“律句”即符合节点处平仄交替的“声律句”,而非律诗合用的“诗律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发表于 2021-3-3 13:27:19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1-3-3 08:07
附:
一、五言诗句的32种句型:
   最早的诗经《关雎》,是两个双音节词组成“窈窕/淑女”等四言句。若再加 ...

其一、二,五言二四异声‘平仄’的自然机率大于半数,或正好印证了沈约发现了这个规律而总结和提出了“夫五色相宣,八音协畅,由乎玄黄律吕,各适物宜。欲使宫羽相变,低昂互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妙达此旨,始可言文。”的声律论述,但这样的声律论述是为了承继和切合五音也即是承继汉魏古风,所以早期对其四声影响并不是很大,后来才提出了八病学说廻忌了一些声病以切合四声?
其三,韵者,匀也,不论是沈约的八病学说还是刘滔的说法都是谈声调的匀布,刘滔并没有离开八病学说自创一套而是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很难否认这个见解影响了当时和后来诗人的创作,这从大同之后二四异声句飃升至高达十之八九是可证的,这很难否认刘滔之功,但归根却是先有沈约的声律论述,这样才客观一些

点评

人们的发明都是发现客观规律,而不是生造客观规律。沈约。周顒等只是“发现”了汉语四声现象,而非生造。正是沈约们在吟哦中发现节奏点轻重交替的诗句好听,才总结出调声的四声论的。所以秦汉的古诗中出现合乎后来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3-3 13: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发表于 2021-3-3 13:46:54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1-3-3 08:07
附:
一、五言诗句的32种句型:
   最早的诗经《关雎》,是两个双音节词组成“窈窕/淑女”等四言句。若再加 ...

另能说明沈约自个对于四声还蒙查的有两点,其一是约答曰:
宫商之声有五,文字之别累万。以累万之繁,配五声之约,高下低昂,非思力所学,又非止若斯而已。十字之文,颠倒相配;字不过十,巧历已不能尽,何况复过于此者乎?

沈约虽隐约知道了十字之文,颠倒相配的规律,但仍巧言掩饰说字不过十,巧历已不能尽,何况复过于此者乎?

其二是沈氏《答甄公论》云:“昔神农重八卦,卦无不纯,立四象,象无不象。但能作诗,无四声之患,则同诸四象。四象既立,万象生焉;四声既周,群声类焉。经典史籍,唯有五声,而无四声。然则四声之用,何伤五声也。五声者,宫商角徵羽,上下相应,则乐声和矣;君臣民事物,五者相得,则国家治矣。作五言诗者,善用四声,则讽咏而流靡;能达八体,则陆离而华洁。明各有所施,不相妨废。昔周、孔所以不论四声者,正以春为阳中,德泽不偏,即平声之象;夏草木茂盛,炎炽如火,即上声之象;秋霜凝木落,去根离本,即去声之象;冬天地闭藏,万物尽收,即入声之象:以其四时之中,合有其义,故不标出之耳。是以《中庸》云:“圣人有所不知,匹夫匹妇,犹有所知焉。斯之谓也。”

沈约几乎完全把四声、四时跟五音的关系都搞混乱了,这恐怕与其永明前律句出现的机率仍维持于汉魏古风并无大幅度提升不无关系,四声说初期认同的人也就是个小群体,反对的人倒也不少,如梁武帝、钟嵘,又到了刘勰在理论上为其鼓与呼四声才为更多的人所重视,这些都是影响永明前期律句出现的机率并无大幅度提升的因素

点评

沈约其时是四声论。我们现在以平仄二元考虑五言句型,已经有32种之多。若考虑四声,句型岂不达到1024种之多?若按宫商五音则是3125种句型了。这绝不是一个古代“文科生”所能弄明白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3-3 14: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41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3-3 13:4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21-3-3 14:00 编辑
山有乔松 发表于 2021-3-3 13:27
其一、二,五言二四异声‘平仄’的自然机率大于半数,或正好印证了沈约发现了这个规律而总结和提出了“夫 ...


人们的发明都是发现客观规律,而不是生造客观规律。沈约。周顒等只是“发现”了汉语四声现象,而非生造。正是沈约们在吟哦中发现节奏点轻重交替的诗句好听,才总结出调声的四声论的。所以秦汉的古诗中出现合乎后来的声律的句子现象并不奇怪。若没有语言的实践基础,律句不会凭空突然产生的。这正如大棚产草莓个大味甜,原来也是生长在自然界一样。
    五言诗是如此,比较好理解。七言诗就不同了。因为七言诗句有三个节奏点,所以不同平仄组合的句式有128种之多。若仅看其中三个节点出现交替的情况(平-仄-平、仄-平-仄二种情况)只有2/8=25%.虽然理论上自然句子有出现合律句的可能,实际上不仅节点处平仄交替,还要满足律句的其余平仄要求的句子是极少的。所以五言律句发现的意义更大的是运用到七言律句。七言律句的产生才是对唐近体诗的最大的贡献。

点评

四声恐怕不能说‘’正是沈约们在吟哦中发现节奏点轻重交替的诗句好听,才总结出调声的四声论的‘’,四声的发现更多地可能源于梵音的三声转读,但要是说正是沈约们在吟哦中发现节奏点轻重交替的诗句好听才去总结五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3-3 14: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发表于 2021-3-3 14:01:30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1-3-3 13:49
人们的发明都是发现客观规律,而不是生造客观规律。沈约。周顒等只是“发现”了汉语四声现象,而非生造。 ...

四声恐怕不能说‘’正是沈约们在吟哦中发现节奏点轻重交替的诗句好听,才总结出调声的四声论的‘’,四声的发现更多地可能源于梵音的三声转读,但要是说正是沈约们在吟哦中发现节奏点轻重交替的诗句好听才去总结五言的声律理论可能会客观点

点评

目前认为四声的发现来源于梵音的只是猜测,没有证据支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3-3 14: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41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3-3 14: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21-3-3 14:17 编辑
山有乔松 发表于 2021-3-3 13:46
另能说明沈约自个对于四声还蒙查的有两点,其一是约答曰:
宫商之声有五,文字之别累万。以累万之繁,配 ...


沈约其时是四声论。我们现在以平仄二元考虑五言句型,已经有32种之多。若考虑四声,句型岂不达到1024种之多?若按宫商五音则是3125种句型了。若考虑十个字的四声变化则有百万种之巨了,这绝不是一个“文科生”沈约老先生所能弄明白的~

点评

所以按四声碎用就不能形成永明诗律的句律标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3-3 14: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发表于 2021-3-3 14: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有乔松 于 2021-3-3 17:49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21-3-3 14:10
沈约其时是四声论。我们现在以平仄二元考虑五言句型,已经有32种之多。若考虑四声,句型岂不达到1024种之 ...

所以按四声碎用就不能形成永明诗律的句律标准,五音也不能形成汉魏古风的句律标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41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3-3 14: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有乔松 发表于 2021-3-3 14:01
四声恐怕不能说‘’正是沈约们在吟哦中发现节奏点轻重交替的诗句好听,才总结出调声的四声论的‘’,四声 ...

目前认为四声的发现来源于梵音的只是猜测,没有证据支持。

点评

说‘’正是沈约们在吟哦中发现节奏点轻重交替的诗句好听,才总结出调声的四声论的。‘’同样没有证据支持,四声的运用并不只运用于五言,四、六言杂言和赋同样适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3-3 14: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发表于 2021-3-3 14: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有乔松 于 2021-3-3 14:23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21-3-3 14:15
目前认为四声的发现来源于梵音的只是猜测,没有证据支持。

说‘’正是沈约们在吟哦中发现节奏点轻重交替的诗句好听,才总结出调声的四声论的。‘’同样没有证据支持,四声的运用并不只运用于五言,四、六、七言,杂言和赋同样适用

点评

当然有猜测的成分,具体发明过程难以想象了。 词也算是杂言,律赋讲究声律。都是五言诗率的拓展。所以沈约老先生居功至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3-3 14: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41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3-3 14:34:07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有乔松 发表于 2021-3-3 14:22
说‘’正是沈约们在吟哦中发现节奏点轻重交替的诗句好听,才总结出调声的四声论的。‘’同样没有证据支持 ...

当然有猜测的成分,具体发明过程难以想象了。
词也算是杂言,律赋讲究声律。都是五言诗率的拓展。所以沈约老先生居功至伟。

点评

四声也不是沈约发现的,据正史记载,约自言起自颙 一方面因为沈约的名望高,其次沈约把四声运用于诗赋,后来的人干脆就算到沈老夫子头上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3-3 14: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发表于 2021-3-3 14:58:46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1-3-3 14:34
当然有猜测的成分,具体发明过程难以想象了。
词也算是杂言,律赋讲究声律。都是五言诗率的拓展。所以沈 ...

四声也不是沈约发现的,据正史记载,约自言起自颙
一方面因为沈约的名望高,其次沈约把四声运用于诗赋,后来的人干脆就算到沈老夫子头上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41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3-3 15:3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21-3-3 15:37 编辑

七言古诗中的律句
(七言诗就不同了。因为七言诗句有三个节奏点,所以不同平仄组合的句式有128种之多。若仅看其中三个节点出现交替的情况(平-仄-平、仄-平-仄二种情况)只有2/8=25%.虽然理论上自然句子有出现合律句的可能,实际上不仅节点处平仄交替,还要满足律句的其余平仄要求的句子是极少的。所以五言律句发现的意义更大的是运用到七言律句。七言律句的产生才是对唐近体诗的最大的贡献。)
  燕歌行二首 其一 魏晋·曹丕  
  秋风萧瑟天气凉。  
古:平平平仄平仄平 
  草木摇落露为霜。  
古:仄仄通仄仄通平   
  群燕辞归雁南翔。  
古:平通平平仄平平 
  念君客游思断肠。  
古:仄平仄平通仄平 
  慊慊思归恋故乡。  
古:仄仄平平仄仄平   
  君何淹留寄他方。  
古:平平通通仄平平   
  贱妾茕茕守空房。  
古:仄仄平平仄通平   
  忧来思君不敢忘。  
古:平平通平通仄通 
  不觉泪下沾衣裳。  
古:通仄仄仄通通平 
  援琴鸣弦发清商。  
古:平平平平仄平平   
  短歌微吟不能长。  
古:仄平平通通平通 
  明月皎皎照我床。  
古:平仄仄仄仄仄平 
  星汉西流夜未央。  
古:平仄平平仄仄平   
  牵牛织女遥相望。  
古:通平仄仄平通通 
  尔独何辜限河梁  
古:仄仄平平仄平平 
15句,3句,20%  

其二  
  别日何易会日难。  
古:仄仄平仄仄仄通   
  山川悠远路漫漫。  
古:平平平仄仄平平   
  郁陶思君未敢言。  
古:仄平通平仄仄平 
  寄声浮云往不还。  
古:仄平平平仄通平   
  涕零雨面毁容颜。  
古:仄平仄仄仄平平 
  谁能怀忧独不叹。  
古:平平平平仄通通 
  展诗清歌聊自宽。  
古:仄平平平平仄平   
  乐往哀来摧肺肝。  
古:仄仄平平平仄平 
  耿耿伏枕不能眠。  
古:仄仄仄仄通平平 
  披衣出户步东西。  
古:平平仄仄仄平平   
  仰看星月观云间。  
古:仄平平仄平平平 
  飞鸧晨鸣声可怜。  
古:平平平平平仄平   
  留连顾怀不能存  
古:通平仄平通平平  
13句,5句,38%


燕歌行 南北朝·谢灵运 
  孟冬初寒节气成。悲风入闺霜依庭。  
古:仄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平平通 
  秋蝉噪柳燕辞楹。念君行役怨边城。  
古: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仄平平 
  君何崎岖久徂征。岂无膏沐感鹳鸣。  
古:平平平平仄平平 仄平通仄仄仄平  】
  对君不乐泪沾缨。辟窗开幌弄秦筝。  
古: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仄平平   
  调弦促柱多哀声。遥夜明月鉴帷屏。  
古:平平仄仄平平平 平仄平仄仄平通   
  谁知河汉浅且清。展转思服悲明星  
古:平平平仄仄仄平 仄仄通仄平平平
12句,5句,42%

燕歌行 南北朝·庾信
 代北云气昼昏昏,千里飞蓬无复根。  
古:仄仄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平仄平 
  寒雁嗈嗈渡辽水,桑叶纷纷落蓟门。  
古:平仄平平仄平仄 平仄平平仄仄平   
  晋阳山头无箭竹,疏勒城中乏水源。  
古:仄平平平平仄仄 平仄平平仄仄平   
  属国征戍久离居,阳关音信绝能疏。  
古:仄仄平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仄平平   
  愿得鲁连飞一箭,持寄思归燕将书。  
古:仄仄仄平平仄仄 平仄平平平仄平 
  渡辽本自有将军,寒风萧萧生水纹。  
古: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平平仄平 
  妾惊甘泉足烽火,君讶渔阳少阵云。  
古:仄平平平仄平仄 平仄平平仄仄平 
  自从将军出细柳,荡子空床难独守。  
古:仄通通平仄仄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盘龙明镜饷秦嘉,辟恶生香寄韩寿。  
古: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仄 
  春分燕来能几日,二月蚕眠不复久。  
古:平通通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仄   
  洛阳游丝百丈连,黄河春冰千片穿。  
古:仄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平平仄通   
  桃花颜色好如马,榆荚新开巧似钱。  
古:平平平仄仄平仄 平仄平平仄仄平   
  蒲桃一杯千日醉,无事九转学神仙。  
古:平平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仄仄平平   
  定取金丹作几服,能令华表得千年 
古: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平平仄仄平平 
14联28句, 15句,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41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3-3 16:36: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21-3-3 16:42 编辑

昭君辞 南北朝·沈约  
   朝发披香殿,              夕济汾阴河。  
古:平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   
  于兹怀九逝,             自此敛双蛾。  
古: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沾妆疑湛露,              绕臆状流波。  
古: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日见奔沙起,             稍觉转蓬多。  
古:仄仄平平仄              平仄仄平平   
  胡风犯肌骨,             非直伤绮罗。  
古:平平仄平仄(特拗) 平仄平仄平(古风)   
  衔涕试南望,             关山郁嵯峨。  
古:平仄仄平仄              平平仄平平(古风) 
  始作阳春曲,             终成苦寒歌。  
古: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平平(古风)   
  惟有三五夜,             明月暂经过。  
古:平仄平仄仄(大拗) 平仄仄平平 

-----共16句,律句11句,特拗1,大拗1,古风句3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4

主题

8817

帖子

3万

积分

副首版

诗词交流专版轮值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044
贡献
9141
金钱
1355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3-6 09:2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里出现律句,是格律兴起的由头。格律体有篇章格、字句格、对称格、韵律格、声调格等严“格”规定。所以在格律前的古风律句,是体里偶现,熠熠生光,无篇章格之限,是偏“自由”的;唐与唐之后,在律体外写古风、写新乐府、写柳枝杨柳枝,是一种“自由”。里面亦可出现“律句”,亦无篇章格之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4-26 07: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