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中华诗词论坛/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103|回复: 29

《文镜秘府论》中,关于刘滔的二四同声辨

[复制链接]

3065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6750
贡献
16819
金钱
29491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2-27 16: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21-2-27 16:22 编辑

《文镜秘府论》中,关于刘滔的二四同声辨


     《文镜秘府论》中,关于刘滔的“又第二字与第四字同声,亦不能善”,这二、四字同声是指不同平上去入四声还是指不同平仄(上去入)两声?先读原文——
    ○文二十八种病: 
       第三,蜂腰。蜂腰诗者,五言诗一句之中,第二字不得与第五字同声。言两头粗,中央细,似蜂腰也。诗曰:“青轩明月时,紫殿秋风日,瞳陇引夕照,晻暧映容质。”又曰:“闻君爱我甘,窃独自雕饰,”又曰:“徐步金门出,言寻上苑春。”释曰:凡句五言之中,而论蜂腰,则初腰事须急避之。复是剧病。若安声体,寻常诗中,无有免者。 或曰:“君”与“甘”非为病;“独”与“饰”是病。所以然者,如第二字与第五字同去上入,皆是病,平声非病也。此病轻于上尾,鹤膝,均于平头,重于四病,清都,师皆避之。已下,四病,但须知之,不必须避。刘氏曰:“蜂腰者,五言诗第二字不得与第五字同声。古诗曰:‘闻君爱我甘,窃独自雕饰’是也。此是一句中之上尾。沈氏云;‘五言之中,分为两句,上二下三。凡至句末,并须要杀。’即其义也。刘滔亦云:‘为其同分句之末也。其诸赋颂,皆须以情斟酌避之。如阮《止欲赋》云:“思在体为素粉,悲随衣以消除。”即“体”与“粉”、“衣”与“除”同声是也。又第二字与第四字同声,亦不能善。此虽世无的目,而甚于蜂腰。如魏武帝《乐府歌》云:“冬节南食稻,春日复北翔”是也。’刘滔又云:‘四声之中,入声最少,余声有两,总归一入,如征整政只、遮者柘只是也。平声赊缓,有用处最多,参彼三声,殆为大半。且五言之内,非两则三,如班婕妤诗曰:“常恐秋节至,凉风夺炎热。”此其常也。亦得用一用四:若四,平声无居第四,如古诗云:“连城高且长”是也。用一,多在第二,如古诗曰:“九州不足步”此,谓居其要也。然用全句,平上可为上句取,固无全用。如古诗曰:“迢迢牵牛星”,亦并不用。若古诗曰:“脉脉不得语”,此则不相废也。犹如丹素成章,盐梅致味,宫羽调音,炎凉御节,相参而和矣。’”
      文中:或曰:“君”与“甘”非为病;“独”与“饰”是病。所以然者,如第二字与第五字同去上入,皆是病,平声非病也。显然,这是指平上去入四声,而不是平仄(上去入)两声。“诗曰、又曰、或曰”,都是空海行文的话。文中的刘氏曰:“蜂腰者,五言诗第二字不得与第五字同声。这刘氏为隋代人刘善经。刘善经是沈约之后解释“蜂腰”最早的人。刘善经自己在解释“蜂腰”的同时,又引了沈约、刘滔两人的话:沈氏云;‘五言之中,分为两句,上二下三。凡至句末,并须要杀。’即其义也。刘滔亦云:‘为其同分句之末也。其诸赋颂,皆须以情斟酌避之。如阮《止欲赋》云:“思在体为素粉,悲随衣以消除。”即“体”与“粉”、“衣”与“除”同声是也。又第二字与第四字同声,亦不能善。此虽世无的目,而甚于蜂腰。如魏武帝《乐府歌》云:“冬节南食稻,春日复北翔”是也。’刘滔又云:‘四声之中,入声最少,余声有两,总归一入,如征整政只、遮者柘只是也。平声赊缓,有用处最多,参彼三声,殆为大半。且五言之内,非两则三,如班婕妤诗曰:“常恐秋节至,凉风夺炎热。”此其常也。亦得用一用四:若四,平声无居第四,如古诗云:“连城高且长”是也。用一,多在第二,如古诗曰:“九州不足步”此,谓居其要也。然用全句,平上可为上句取,固无全用。如古诗曰:“迢迢牵牛星”,亦并不用。若古诗曰:“脉脉不得语”,此则不相废也。犹如丹素成章,盐梅致味,宫羽调音,炎凉御节,相参而和矣。’”刘滔的又第二字与第四字同声,亦不能善。其举例之二四字:如魏武帝《乐府歌》云:“冬节南食稻,春日复北翔”,句中的二(节)四(食)、二(日)四(北)都是同入声,而不是同仄声。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发表于 2021-2-27 23:24:2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金这个判断是对的,刘滔所处的时代连平与上去入三声的对举都还没完备,更不存在平仄二元的概念,《文镜秘府论》中刘滔的二四同声明显是指同平、同上、同去、同入

点评

老金这个解释书面上是对的,就像文镜秘府论这一段对蜂腰的说法显然是四声论一样,但不合当时的诗格实际。可以说从沈约的诗开始,永明体诗皆已经实际上讲究平仄二元化了。所以说“蜂腰”只具有理论上的意义,而没有实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2-28 02: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40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2-28 02: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有乔松 发表于 2021-2-27 23:24
老金这个判断是对的,刘滔所处的时代连平与上去入三声的对举都还没完备,更不存在平仄二元的概念,《文镜秘 ...

老金这个解释书面上是对的,就像文镜秘府论这一段对蜂腰的说法显然是四声论一样,但不合当时的诗格实际。可以说从沈约的诗开始,永明体诗皆已经实际上讲究平仄二元化了。所以说“蜂腰”只具有理论上的意义,而没有实际上意义。这里讲的很清楚:蜂腰是一句中之上尾------一句之中分为两句上二下三,既然两句,自然应该按上尾要求:二五字不能同声了。但上尾是包括平声不能同平的,为什么一句中之上尾就不算病了呢?说是因为平声字多,因而受优待可以不忌。这本身已经宣布了蜂腰病不存在了。一句之内不忌蜂腰了,但要注意二四字-----这是刘滔第一次明确提出的。刘滔这里也是表面四声实指平仄二元化。其证明请注意刘滔说的“犹如丹素成章,盐梅致味,宫羽调音,炎凉御节”------皆是二元化之矛盾双方,如“宫羽”二声。这就和沈约四声论之“浮声、切响”一样,指平仄二声了。字面上和实际不一致在此。

点评

不存在永明体诗皆已经实际上讲究平仄二元化了的说法,只能说依后人的平仄去检测有很大部分都平仄二元化了,至于其原因是什么还不是很清晰;蜂腰的二五同平也是病,元兢说的同平不是病另有所指;“犹如丹素成章,盐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2-28 09: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发表于 2021-2-28 09:35: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有乔松 于 2021-2-28 10:45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21-2-28 02:13
老金这个解释书面上是对的,就像文镜秘府论这一段对蜂腰的说法显然是四声论一样,但不合当时的诗格实际。 ...

不存在永明体诗皆已经实际上讲究平仄二元化了的说法,只能说依后人的平仄去检测有很大部分都平仄二元化了,至于其原因是什么还不是很清晰;蜂腰的二五同平也是病,元兢说的同平不是病另有所指;“犹如丹素成章,盐梅致味,宫羽调音,炎凉御节”这段只是些比喻,也不尽是矛盾的双方,但或能说明依后人的平仄去检测大部分都平仄二元化了的原因,最简便的异声便是平与上去入三声对举,这样的对举见于初唐尤为明显,“浮声、切响”也无明证所指就是平仄。
说是因为平声字多,因而受优待可以不忌,这本身已经宣布了蜂腰病不存在了并不靠谱,若依平仄二元而言,平平仄平仄尚可理解为侧重于避初腰,而象仄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仄平等也算律句、准律句的话就太离谱了。
说“蜂腰”只具有理论上的意义,而没有实际上意义更不靠谱,一直到宋朝的科考都还在强调避蜂腰鹤膝。

刘滔又云:‘四声之中,入声最少,余声有两,总归一入,如征整政只、遮者柘只是也。平声赊缓,有用处最多,参彼三声,殆为大半。且五言之内,非两则三,如班婕妤诗曰:“常恐秋节至,凉风夺炎热。”此其常也。亦得用一用四:若四,平声无居第四,如古诗云:“连城高且长”是也。用一,多在第二,如古诗曰:“九州不足步”此,谓居其要也。然用全句,平上可为上句取,固无全用。如古诗曰:“迢迢牵牛星”,亦并不用。若古诗曰:“脉脉不得语”,此则不相废也。犹如丹素成章,盐梅致味,宫羽调音,炎凉御节,相参而和矣。’
-----------
刘滔的话也有自相矛盾处或未解之处,如平声的用一用四是位居其要,但用二用三就不说二四位居其要了,如班婕妤诗曰:“常恐秋节至,凉风夺炎热。”此其常也。
何故全平全仄的也是,如古诗曰:“迢迢牵牛星”,亦并不用。若古诗曰:“脉脉不得语”,此则不相废也。脉脉不得语二四明显同入,何故就不是二四同声亦不能善了这或只能说刘滔的所谓二四同声亦不能善是先认可了二五异声的基础上对二四异声进行了补充,二四异声与二五异声‘并随执用’,至于后面的比喻语则是对这段话而言的,无外是请各自感悟四声相参而和的意思。


点评

不存在永明体诗皆已经实际上讲究平仄二元化了的说法,只能说依后人的平仄去检测有很大部分都平仄二元化了------这不是一回事吗?永明体诗的实际就是这样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2-28 20: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2227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147
贡献
3380
金钱
4685
发表于 2021-2-28 17:2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苏星空 于 2021-3-1 13:36 编辑

       详细分析一下:“ 刘滔又云:‘四声之中,入声最少,余声有两,总归一入,如征整政只、遮者柘只是也。平声赊缓,有用处最多,参彼三声,殆为大半。且五言之内,非两则三,如班婕妤诗曰:“常恐秋节至,凉风夺炎热。”此其常也。”  这一段话。
       是可以知道,他在这里虽然说的是平声在诗句中的应在位置,但也可以看到他的“又第二字与第四字同声,亦不能善。”的是此言中,四声是如蜂腰的安排。
      “常恐秋节至,凉风夺炎热。”中,第2字'恐'为去声, 第4字 '节'为入声。 同样标注,飚与炎字同为平声。在刘滔看来,是符合他的“第二字与第四字同声,亦不能善。”的观点。也就是他所举的例子是”善“句--合格的句。
     再回过头来看:“又第二字与第四字同声,亦不能善。此虽世无的目,而甚于蜂腰。如魏武帝《乐府歌》云:“冬节南食稻,春日复北翔”是也。”此句中的示例“冬节南食稻,春日复北翔”。 第一句的节与食字,第二句的日字与北字具为入声,此亦不能善。

   由此可知道  刘滔的四声 2、4 异声,其实就是跟 蜂腰 的2,5 一样的性质,即第二字与第四字同去上入,皆是病,平声非病也。   这段文章应该是 刘滔 约在 510年写的。这个时期,已经有“平声赊缓,有用处最多,参彼三声,” 的说法,“彼三声”者,即后来 若兢 所写的 “第一句头两字平,次句头两字去上入。“ 中的”上去入“。此言本身就包含了平仄二元的要素。故也可以说,这段历史里,平仄二声与四声是处于一种竞争的状态。

   但问题也就这样发生了,近体诗的 2、4平仄异声,是不是来自刘滔的 2、4 四声异声?
   多数学者是认为:近体诗的 2、4平仄异声,是来自刘滔的 2、4 四声异声。

为此,我做了以下的调查:
作    家   生卒年       2,4平仄同声犯規率 2,5四声同声犯規率 调查的五言句数
謝靈運(385年-433年)      3 7.85%      5.37%   1247
沈約(441年--513年)      2 4.91%     1.66%   1802
庾肩吾(487年—551年)        7.14%     0.82%    966
庾信(513年-581年)        6.64%     0.92%   2707
江總(519年-594年)        8.30%     2.06%    825

 

 

  这个表是很明白看到  沈約 永明年间(483—493 ) 以后,2,4平仄同声和 2,5四声同声犯規率 大为减少。
这就是因为 律诗的 2,4平仄(上去入)异声,占了指导地位,令2,5四声同声犯規率 亦随之减少证据。

    再其后,约在 (661年)元兢 所写的:
“ 一,换头者,若兢于《蓬州野望》诗曰:
飘摇宕渠域,旷望蜀门隈,水共三巴远,山随八阵开。桥形疑汉接,石势似烟回。欲下他乡泪,猿声几处催。此篇第一句头两字平,次句头两字去上入;次句头两字去上入,次句头两字平;次句头两字又平,次句头两字去上入;次句头两字又去上入,次句头两字又平:如此轮转,自初以终篇,名为双换头,是最善也。若不可得如此,则如篇首第二字是平,下句第二字是用去上入;次句第二字又用去上入,次句第二字又用平:如此轮转终篇,唯换第二字,其第一字与下句第一字用平不妨,此亦名为换头,然不及双换。又不得句头第一字是去上入,次句头用去上入,则声不调也。可不慎欤!”

    这已经是明明白白的变成“平”与“去上入”的二元平仄声韵了,所示的诗已经是一首标准的近体诗。

    之所以能到达此地步,是因为一个 很关键的一步是 刘滔的四声 2、4 异声,已经变成了是 平仄的 2、4 异声。这个变化约在若兢 所在的660 年之前。

    尽管没有保留下来的文字来证明这个变化过程,但通过数据和示例的详细分析,复原了这一个诗历史的断层。







点评

不否认自刘滔24异声说之后句律趋向于‘平仄’成了主流,一直以来都有个思考,换头术虽然只论及前二,但也算基本完成了句与句之间的相粘之联律和联与联之间相粘的篇律,按道理来说应该是句律的完成应在联律和篇律之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2-28 20:32
参彼三声不过是完成了平跟上去入的对举,再怎么包含了平仄二元的要素也不能说成就是平仄二元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2-28 20: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发表于 2021-2-28 20:07:57 | 显示全部楼层
犹如丹素成章,盐梅致味,宫羽调音,炎凉御节,相参而和矣。
-------
这段话不能牵强成矛盾的双方,丹素乃取自五色,盐梅乃取自五味,宫羽乃取自五音,炎凉乃取自四时,这段比喻应是对五色相宜、五味调和、五音谐协、四时更递的省文和诠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40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2-28 20: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21-2-28 20:22 编辑
山有乔松 发表于 2021-2-28 09:35
不存在永明体诗皆已经实际上讲究平仄二元化了的说法,只能说依后人的平仄去检测有很大部分都平仄二元化了 ...


不存在永明体诗皆已经实际上讲究平仄二元化了的说法,只能说依后人的平仄去检测有很大部分都平仄二元化了------这不是一回事吗?永明体诗的实际就是这样的。随手复制几句沈约诗,看看律句有多少?
白马篇 南北朝·沈约

白马紫金鞍,停镳过上兰。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寄言狭斜子,讵知陇道难。  
仄平仄平仄 仄平仄仄平 
赤坂途三折,龙堆路九盘。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冰生肌里冷,风起骨中寒。  
平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
 
功名志所急,日暮不遑餐。  
平平仄仄仄 仄仄仄平平 

长驱入右地,轻举出楼兰。  
平平仄仄仄 平仄仄平平 


----红字都是标准律句。难道都是偶然的吗?





点评

举个诗例怼有什么意思呢?同是沈约诗随意一搜都不难找到24异声不是平仄二元的 漠漠床上尘,心中忆故人。 故人不可忆,中夜长叹息。 叹息想容仪,不言长别离。 别离稍已久,空床寄杯酒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2-28 20:41
根本就不是一回事,这是以后人而视前人,何况纵算以后人而视前人24异声以二元论也只是大部分符合而已,别随意勿视了那些不符合的。 说永明体诗皆已经实际上讲究平仄二元化了是随意把平仄二元化最少都推前了二、三百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2-28 20: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发表于 2021-2-28 20: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1-2-28 20:09
不存在永明体诗皆已经实际上讲究平仄二元化了的说法,只能说依后人的平仄去检测有很大部分都平仄二元化了 ...

根本就不是一回事,这是以后人而视前人,何况纵算以后人而视前人24异声以二元论也只是大部分符合而已,别随意勿视了那些不符合的。

说永明体诗皆已经实际上讲究平仄二元化了是随意把平仄二元化最少都推前了二、三百年,平侧的字样最早都只能见之于初唐

点评

哪里不是后人视前人?你怎么穿越到那个时代去?先把脑子内存清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2-28 20: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发表于 2021-2-28 20: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21-2-28 17:28
详细分析一下:“ 刘滔又云:‘四声之中,入声最少,余声有两,总归一入,如征整政只、遮者柘只是也 ...

参彼三声不过是完成了平跟上去入的对举,再怎么包含了平仄二元的要素也不能说成就是平仄二元

点评

山有:“参彼三声不过是完成了平跟上去入的对举,再怎么包含了平仄二元的要素也不能说成就是平仄二元” 苏:是的,不能说成就是平仄二元。 我订正一下这个说法:“故也可以说,这段历史里,平仄二声与四声是处于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3-1 16: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40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2-28 20:24:16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有乔松 发表于 2021-2-28 20:17
根本就不是一回事,这是以后人而视前人,何况纵算以后人而视前人24异声以二元论也只是大部分符合而已,别 ...

哪里不是后人视前人?你怎么穿越到那个时代去?先把脑子内存清空?

点评

何况纵算以后人而视前人24异声以二元论也只是大部分符合而已,别随意勿视了那些不符合的。 ---------- 别剪掉了这段,你后面的话就纯属怼了,不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2-28 20: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40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2-28 20:27:29 | 显示全部楼层
诗句里面的平仄二元化从沈约起------这是客观事实。只是在理论上他们没认识到那一步而已。这才是客观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40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2-28 20:3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永明体诗延续的三百年间,理论上皆是以平声与“上去入”对举。用“仄”代替“上去入”虽然很晚,不等于未实现平仄二元化,这要看诗的实践。
沈宋定型近体诗,不包括律句的平仄二元化,因这早已实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发表于 2021-2-28 20:32:43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21-2-28 17:28
详细分析一下:“ 刘滔又云:‘四声之中,入声最少,余声有两,总归一入,如征整政只、遮者柘只是也 ...

不否认自刘滔24异声说之后句律趋向于‘平仄’成了主流,一直以来都有个思考,换头术虽然只论及前二,但也算基本完成了句与句之间的相粘之联律和联与联之间相粘的篇律,按道理来说应该是句律的完成应在联律和篇律之前,但就是找不到理论依据,不知是否心口相传还是心照不宣或是其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发表于 2021-2-28 20:35:15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1-2-28 20:24
哪里不是后人视前人?你怎么穿越到那个时代去?先把脑子内存清空?

何况纵算以后人而视前人24异声以二元论也只是大部分符合而已,别随意勿视了那些不符合的。
----------
别剪掉了这段,你后面的话就纯属怼了,不复

点评

“大部分”不能说明问题?不准“以后人视前人”是怎样一种逻辑?请解释解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2-28 20: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发表于 2021-2-28 20:4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有乔松 于 2021-2-28 20:46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21-2-28 20:09
不存在永明体诗皆已经实际上讲究平仄二元化了的说法,只能说依后人的平仄去检测有很大部分都平仄二元化了 ...

举个诗例怼有什么意思呢?同是沈约诗随意一搜都不难找到24异声不是平仄二元的

漠漠床上尘,心中忆故人。
故人不可忆,中夜长叹息。
叹息想容仪,不言长别离。
别离稍已久,空床寄杯酒⑴

天德深且旷,人世贱而浮。

东枝才拂景,西壑已停辀。

逝辞金门宠,去饮玉池流。

霄辔一永矣,俗累从此休⑴。


点评

  漠漠床上尘,心中忆故人。   古:仄仄平仄平 平平仄仄平    故人不可忆,中夜长叹息。   古:仄平仄仄仄 平仄平仄仄    叹息想容仪,不言长别离。   古: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    别离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2-28 20: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40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2-28 20:4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有乔松 发表于 2021-2-28 20:35
何况纵算以后人而视前人24异声以二元论也只是大部分符合而已,别随意勿视了那些不符合的。
----------
别 ...

“大部分”不能说明问题?不准“以后人视前人”是怎样一种逻辑?请解释解释~

点评

说过不准“以后人视前人吗?莫明其妙 “大部分”就一定能说明问题吗?“大部分”能代表全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2-28 20: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发表于 2021-2-28 20:45:20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1-2-28 20:42
“大部分”不能说明问题?不准“以后人视前人”是怎样一种逻辑?请解释解释~ ...

说过不准“以后人视前人吗?莫明其妙

“大部分”就一定能说明问题吗?“大部分”能代表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40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2-28 20:49:41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有乔松 发表于 2021-2-28 20:41
举个诗例怼有什么意思呢?同是沈约诗随意一搜都不难找到24异声不是平仄二元的

漠漠床上尘,心中忆故人。


  漠漠床上尘,心中忆故人。  
古:仄仄平仄平 平平仄仄平 
  故人不可忆,中夜长叹息。  
古:仄平仄仄仄 平仄平仄仄 
  叹息想容仪,不言长别离。  
古: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 
  别离稍已久,空床寄杯酒⑴  
古: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平仄 
------多是后来近体诗采纳的句型。为什么?

点评

为什么?多数而已,能随意或者说故意勿视掉不相符的?考察不用系统、全面?以偏概全能是科学的态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2-28 20: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发表于 2021-2-28 20:53:03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1-2-28 20:49
  漠漠床上尘,心中忆故人。  
古:仄仄平仄平 平平仄仄平 
  故人不可忆,中夜长叹息。  

为什么?多数而已,能随意或者说故意勿视掉不相符的?考察不用系统、全面?以偏概全能是科学的态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发表于 2021-2-28 20:58:15 | 显示全部楼层
说永明体是律诗之源,之源就一定会存在跟之流相合的成份,要是完全不相合就会连之源都说不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发表于 2021-2-28 21:4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果欲结金兰,但看松柏林。
经霜不堕地,岁寒无异心⑴。

玉泉漏向尽,金门光未成。缭绕闻天乐,周流扬梵声。兰汤浴身垢,忏悔净心灵。蒌草获再鲜,落花蒙重荣。

梁武帝诗也有大多律句的,篇幅上也两韵、四韵,颇似后来的绝句和律诗,能说近体始于武帝?梁武帝连四声都不承认【不遵用】

点评

梁武帝诗也有大多律句的,篇幅上也两韵、四韵,颇似后来的绝句和律诗,能说近体始于武帝?梁武帝连四声都不承认【不遵用】 -----任何不懂声律者随手写的五言诗句出现律句的几率是50%。懂这句话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3-2 19: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1-2-28 21:4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漠漠床上尘,心中忆故人。  
古:仄仄平仄平 平平仄仄平 
  故人不可忆,中夜长叹息。  
古:仄平仄仄仄 平仄平【平】仄 
  叹息想容仪,不言长别离。  
古:【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 
  别离稍已久,空床寄杯酒⑴  
古: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平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2227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147
贡献
3380
金钱
4685
发表于 2021-2-28 21:5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有先生大概没有忘记我的这一贴,是这样写的:
   “今天,开始翻开 庾信 的诗集,打算依先生的意见,先从五言八句开始分析一下,到底那个 庾信 时代的 “二四平仄异声的有多少,二四平仄同声的有多少,二四碎用异声的又有多少。”
   从"和人日晚景宴昆明池诗"开始,连续地 大概是选了 90首。结果仅是看开头的7,8首,已经是令人大跌眼镜,已经不是“二四平仄异声的有多少”问题,而是有多少是“律诗”的问题了。如下:----。”


   正如上面所说的那样,其构成不少已经是五律近体诗了。

点评

考察要系统、全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2-28 22: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发表于 2021-2-28 22: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21-2-28 21:51
山有先生大概没有忘记我的这一贴,是这样写的:
   “今天,开始翻开 庾信 的诗集,打算依先生的意见,先从 ...

考察要系统、全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发表于 2021-3-1 00:25: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有乔松 于 2021-3-1 00:45 编辑

      
       金池长老曾有个观察,自永明体始都是以五言二四平仄为主,其他如二五不同上去入、四声碎用句都非常少!不管怎样,五言二四平仄交换句,是整个永明体诗的主要组成部份,这个观察不得不说还是比较客观的,但原因是什么却一直都不甚清晰、明确;自大同之后为什么会呈现出二四异声大多颇合后来的平仄现有个新的思考,沈约说:“夫五色相宣,八音协畅,由乎玄黄律吕,各适物宜。欲使宫羽相变,低昂互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妙达此旨,始可言文。”从这段话去考察,前四句关联五色八音玄黄律吕也即关联五行八卦和音乐,重点在后面,‘’欲使宫羽相变,低昂互节‘’,宫羽应是五音的省文即宫商角徵羽,宫羽相变即宫商与角徵羽相变;毕竟四声学说是从五音演变而来,刚开始不可能完全抛开音乐的成份,否则就会变得无承继,这个宫羽可能是长音和短音的表述,宫羽相变也即是长短音相变化、变换,依四声特性而言,平为长音,上去入为短音,如此则自然会产生‘平仄’异声且简便理解,因其简便理解故出现的机率也会大于上去入三声的短音相变?低昂互节说的是高低音搭配,这个高低音搭配即是互节,相互节制的意思,但四声均含高低音故不能理解成‘平仄’;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说的可能是假若前面是悠扬的话则后面应该切以顿挫响应而产生节奏,这个浮声为悠扬切响为切以顿挫响应,结合四声特性,长声为平声为舒声故为悠扬声,上去入为短声为促声故为顿挫声,也可以说是若前有悠扬的平声则后须切以短促的上去入声为响应,反之亦然。

      但毕竟短促声有上去入三声,它们短和促的程度并不一致而可互相调配,故永明体即使到了大同之后也只是呈现出二四异声以多合‘平仄’为主流的倾向。

       永明体不是必然的双音节音步特性,语法上也依汉魏古风为上二下三,下三字一般并不分割,故永明前期所呈现出来的也是承继汉魏古风,只有到了刘滔的提倡的二四异声之后才把音意节奏有所分别,也许还同时伴随着双音节词的逐步增多而更偏重于刘滔的二四异声,综合起来看,宫羽相变、二四异声和双音节词的逐步增多的因素而产生了二四以‘平仄’为主流的特征和倾向,这为初唐的调声、换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汉语诗律迈向近体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2227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147
贡献
3380
金钱
4685
发表于 2021-3-1 16: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有乔松 发表于 2021-2-28 20:22
参彼三声不过是完成了平跟上去入的对举,再怎么包含了平仄二元的要素也不能说成就是平仄二元 ...

山有:“参彼三声不过是完成了平跟上去入的对举,再怎么包含了平仄二元的要素也不能说成就是平仄二元”
苏:是的,不能说成就是平仄二元。  我订正一下这个说法:“故也可以说,这段历史里,平仄二声与四声是处于一种互相“纠缠”的状态。”这样就不会引起不必要的误解了。

    刚看到 博刚(现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写的一段文章,跟我的观点大致相同,故发上来以供参考。
博刚.jpg

点评

对的 这个傅刚说的也是实际暗中贯彻,这样的表述就比较严谨,对此我自己也有了新的思考,参见上楼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3-1 16: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发表于 2021-3-1 16:45: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有乔松 于 2021-3-1 17:45 编辑
苏星空 发表于 2021-3-1 16:21
山有:“参彼三声不过是完成了平跟上去入的对举,再怎么包含了平仄二元的要素也不能说成就是平仄二元”
...

对的
这个傅刚说的也是实践暗中贯彻,这样的表述就比较严谨,但傅刚引用刘滔的话作解读则可榷,参见地板。对此我自己也有了新的思考,参见上楼

王力答读者问也可资参考

《詩詞格律十讲》的讀者們来信提出一些問题,现在我来解答一下:
    問:旧体詩词格律是经过怎样的演变才形成那个样子的?为什么那样就算好?
    答:这是一个科学研究的题目,还沒有人深入探討过。律句是逐漸形成的,起初只是技巧,不是格律,并沒有規定必須这样做,但詩人自己大约是有意識地这样做的。范文瀾同志在《文心雕龙·声律》注中引曹植《贈白馬王彪》:“孤魂翔故域,灵柩寄京师”,《情詩》:“游魚潜綠水,翔鳥薄天飞。始出严霜結,今来白露稀”,并且說:“皆音节諧和,岂尽出暗合哉?”这可以說是律句的萌芽。后来詩人們继續从声律方面揣摩,逐漸积累經驗,到了庾信等人的时代,已經有整套經驗了,但是还沒有規定为格律。到了初唐的末期,才明白定为格律。南北朝的骈体文对律詩也有很大的影响,律詩又回过头影响后代的駢体文(所謂“四六”)。至于为什么那样就算好,这牵涉到語言形式美的問題。我在《文艺报》一九六二年二月号发表了一篇《中国古典文論中談到的語言形式美》,可以参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发表于 2021-3-1 18: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詩詞格律十讲》的讀者們来信提出一些問题,现在我来解答一下:
    問:旧体詩词格律是经过怎样的演变才形成那个样子的?为什么那样就算好?
    答:这是一个科学研究的题目,还沒有人深入探討过。律句是逐漸形成的,起初只是技巧,不是格律,并沒有規定必須这样做,但詩人自己大约是有意識地这样做的。范文瀾同志在《文心雕龙·声律》注中引曹植《贈白馬王彪》:“孤魂翔故域,灵柩寄京师”,《情詩》:“游魚潜綠水,翔鳥薄天飞。始出严霜結,今来白露稀”,并且說:“皆音节諧和,岂尽出暗合哉?”这可以說是律句的萌芽。后来詩人們继續从声律方面揣摩,逐漸积累經驗,到了庾信等人的时代,已經有整套經驗了,但是还沒有規定为格律。到了初唐的末期,才明白定为格律。南北朝的骈体文对律詩也有很大的影响,律詩又回过头影响后代的駢体文(所謂“四六”)。至于为什么那样就算好,这牵涉到語言形式美的問題。我在《文艺报》一九六二年二月号发表了一篇《中国古典文論中談到的語言形式美》,可以参看。

从王力先生的论述中可以读出几点来
1,律句是逐漸形成的,起初只是技巧,不是格律,并沒有規定必須这样做,但詩人自己大约是有意識地这样做的。这些只是诗人自觉性的表现
2,范文瀾引曹植《贈白馬王彪》认为“皆音节諧和,岂尽出暗合哉?”是怀疑律句早已出现这点实在可榷,即便再往前推,如苏李的五言、古风十九首等也能找到皆音节諧和的句式,彼时连四声学说都还没个影而处于宫商五音阶段故疑其“皆音节諧和,岂尽出暗合哉?”是没有道理的,即便王力先生的表述说其是律句的萌芽都是可榷的。
3,诗到庾信时代即大同年间已經有整套經驗了,但是还沒有規定为格律。可见经验是经验格律是格律,这是两码事。
4,到了初唐的末期,才明白定为格律。可见格律是一种规定,也可见这样的规定跟沈宋形成的律诗相关,这样的规定甚至表现在唐科考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40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3-2 19:54:31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有乔松 发表于 2021-2-28 21:41
果欲结金兰,但看松柏林。
经霜不堕地,岁寒无异心⑴。

梁武帝诗也有大多律句的,篇幅上也两韵、四韵,颇似后来的绝句和律诗,能说近体始于武帝?梁武帝连四声都不承认【不遵用】

-----任何不懂声律者随手写的五言诗句出现律句的几率是50%。懂这句话吗?

点评

依据?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3-2 20: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发表于 2021-3-2 20:25:32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1-3-2 19:54
梁武帝诗也有大多律句的,篇幅上也两韵、四韵,颇似后来的绝句和律诗,能说近体始于武帝?梁武帝连四声都 ...

依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香港铜锣湾集团|大中华购物中心联盟|(香港)大中华诗词论坛/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3-29 19: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