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94|回复: 1

步和实战详解(十三)禅境的提升

[复制链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2-27 14:32: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21-2-28 03:32 编辑

步韵《游黄鹤楼》
作者:如观

搁笔叹伤秋,词穷欲碎楼。
扬州思尚远,骚客忆伶优。
江汉斜阳照,滩涂惊乱鸥。
情迷哀逝水,百舸竞时流。


黄鹤楼
作者: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孔雀的羽毛再华丽仍然是孔雀,老鹰的羽毛再黑丑毕竟是老鹰。《如观语录》

诗人一看到崔颢的这首黄鹤楼就不敢写诗了,这是一种思维定式。有那么夸张吗?决定诗词高下的永远是禅境。那么崔颢这首看似很完美的诗的死穴在哪里呢?就不考你们了,考你们也都答不上来,就在于这最后一个字:“烟波江上使人”,这个字。

世俗的诗写到这个程度就被认为是很有禅意了,不再深究。但是古印度人不满足于此。因何发愁呢?有疑惑,因何有疑惑呢?一念无明。还会继续参究下去。

下面再看看如观写的这首:

搁笔叹伤秋,词穷欲碎楼。

李白当年“一脚踢翻鹦鹉洲,一拳捶碎黄鹤楼”是在他人生走下坡路的时候。把一商贾家业基本败光,玄宗“赐金放还”给的银两也基本花光,靠着吃老本、打秋风过日子。

心字头上立个秋,是名为愁。看见秋天的衰败景象就开始发愁。不光是人,沙鸥也会发愁,开始考虑如何挨过这接下来的寒冬。

扬州思尚远,骚客忆伶优。

扬州从隋炀帝时期就经营了下来,“娱乐业”发达。“骚客”泛指文人、诗人,狭义的“骚客”是指喜欢作诗的没落文人、被贬谪的小官吏。虽然没落,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手里头多少还有几个小钱。他们喜欢去那里,听听小曲、散散心,过上几天“小资”的生活还是没有问题的。

所以扬州一般诗人都喜欢到那里去“混”几天,大小李杜等唐代一班诗人大多都到那里去过。及时行乐、今朝有酒今朝醉。所以呆在那里再合适不过。

江汉斜阳照,滩涂惊乱鸥。

沙鸥不仅愁秋天,就连太阳落山都会惊慌。很多人仔细观察都会有这种经历,就是太阳快落山的时候,看到一些水鸟在江面低飞,哀声鸣叫。或是到农村去看看家养的鸡和鹅,太阳快落山的时候都急忙要回窝,根本不需要主人往回赶,都很“自觉”地要回窝。

情迷哀逝水,百舸竞时流。

逝水,既指长江又指时光流逝,凡夫看到后就会触景生情,生起伤感。时流,时下流行的,世俗所崇尚的。骚客虽然落魄,但是风度不可失。仍要下扬州,仍要饮酒,借酒消愁,仍要听小曲,及时行乐。

所以此诗的“逝水”与“时流”都是双关表意。既要从俗不脱离物象,又要把禅意表达出来。那就是人经常发愁的原因。什么原因呢?佛法早就总结了: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苦、五阴炽盛。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2-27 14:3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为什么要经常解析自己的诗?不是故意卖弄,是真怕没有人能够把如观诗作的全部内含解析出来,乃至生成误解、曲解与歪解。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知音难觅、知己难求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3 21: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