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注册时间2015-6-22
威望2573
金钱11911
贡献8110
金牌会员
 
威望- 2573 点
贡献- 8110 次
金钱- 11911 枚

|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21-2-15 14:42 编辑
1966年10月,基于战备的需要,为确保《四库全书》安全,经中央有关部门协调,辽宁省将总计3474种、36315册的文溯阁《四库全书》以及5020册清雍正年间所印铜活字本《古今图书集成》,经过长途跋涉,被秘密运至兰州,拨交甘肃省保存在距兰州市75公里的山中。
为了更好的珍存这部反映中华民族文明的伟大成就,甘肃省委省政府拨专款修建的新藏书楼,1999年5月,甘肃省政府作出了在省城兰州立项修建文溯阁《四库全书》藏书库的决定,在兰州黄河岸畔北山九州台修建文溯阁《四库全书》藏书楼。2002年1月,藏书楼奠基仪式已经在兰州隆重举行。2003年4月30日正式开工建设。
《四库全书》是乾隆皇帝主持编纂的我国历史上卷帙浩繁的一部丛书,它集中国古代文化经典之大成,是中华五千年灿烂文明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该书分经、史、子、集四大类,收书3400余种,计有7900余卷,分成36000余册,纳为6000余函,约有8亿字。汇集了乾隆以前的历代重要著作,基本囊括了到那时为止的各学科领域的优秀典籍。其规模之宏大,卷帙之浩富,亘古未有,是我国最大的一部丛书。
《四库全书》由纪晓岚等任总纂官,各科学者360人参加编纂,历时10年,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第一套《四库全书》缮竣,贮藏于北京紫禁城内的文渊阁。到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又有6套全书相继缮竣,分贮于奉天(今沈阳)故宫内的文溯阁、京郊圆明园内的文源阁、承德避暑山庄内的文津阁、扬州大观堂的文汇阁、镇江金山寺的文宗阁、杭州圣因寺的文澜阁。200多年来,《四库全书》历经战乱,文源阁本、文宗阁本、文汇阁本全毁,文澜阁本损毁不全,完整保留下来的只有3套,即分藏于台北的文渊阁本,北京的文津阁本和兰州的文溯阁本。
收藏着镇国之宝,古今天下文人墨客的圣殿,伟业传世千秋。如观遂随喜作镇贴诗《咏兰州文溯阁》一首,诗曰:
坐镇九州台,黄河倾慕来。 千秋传国宝,乾启慧云开。
|
-
兰州文溯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