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010|回复: 15

[律绝] 池中雁

[复制链接]

255

主题

5973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853
贡献
7455
金钱
9591

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1-2-13 02:3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蓬草 于 2021-2-13 03:20 编辑

池中雁

蓬草 写于 2021年2月11日

雁之狡黠

半亩方塘冰雪寒,独留一鉴起微澜。
围观众雁谦恭卧,试水何须我占先?

雁之哲学

欲向池中戏,唯期解冻时。
日高春水暖,此意吾先知。

呆鹅不呆

昨日上班路过一方塘,上面结冰,但中心有一直径约四五米圆形区域无冰。在其周边,卧着一圈大雁。每只雁都是头朝水面,似有期待,可是却没有一只下水。昨夜下了两寸雪,今晨再次路过水塘。见到三四只大胆的雁已经下水,其余众雁仍然高卧于冰雪之上。两次都因上班匆匆,未下车拍照,是为憾事。

所谓大雁,即是加拿大鹅。天生万类,皆有生存之道。据我粗浅观察,呆鹅不呆。虽说“春江水暖鸭先知”,但是鹅感知春天的能力丝毫不差,甚至更强。大雁是候鸟,每年南去北归,行程几千英里,见高识远,似非久居一地的鸭类所能相比。春天未到,群雁早已启程,当是预知春讯。春来不仅是水暖,还有光照长短,气温,空气湿度和气味,及食物和天敌多少等各方面的改变。

四季更替,昼夜循环。有规律的环境改变,使生物能够“预测”外界的变化,做出生理和行为上的改变。人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很多动物则是昼伏夜出。从单细胞生物到人类都有内在的昼夜节律,由细胞内的生物钟所决定,并由外界的信息所调整。因此各种生物都能够 ”预测”昼夜明暗和温差。现在发达国家的人们,常年受到照明灯光的污染,生活在有空调的房间里,其生物节律受到很大干扰,直接感受自然变化的能力可能比不上呆鹅们。我们所长的是依赖现代科学和密集的信息交流。万物之灵并非各方面都灵。

1979

主题

5万

帖子

20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东方文苑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5661
贡献
61384
金钱
75152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2-13 07: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诗兄写的生动,具有画面感,有意味,大雁的相关知识介绍的清晰透彻,版主推荐共赏,问好诗兄,春节快乐,阖家幸福安康!
清月出波影,风从岸上来。
荷花诗半赋,韵已满香怀。
【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56170382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34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版主

东方文苑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979
贡献
39707
金钱
48144
发表于 2021-2-13 07:40: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生动有意,谢谢诗兄介绍大雁知识,人类在某方面真不如动物,涨知识了。问好诗兄,新年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5

主题

5973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853
贡献
7455
金钱
9591

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2-13 23:44:38 | 显示全部楼层
清风荷韵 发表于 2021-2-13 07:14
诗兄写的生动,具有画面感,有意味,大雁的相关知识介绍的清晰透彻,版主推荐共赏,问好诗兄,春节快乐,阖 ...

我们医学中心及附近有很多草坪,还有泄水池。大雁喜欢来此吃草游泳。春夏秋三季不时可见二三百只大雁落在地上。冬季有三四周的时间不见大雁,但是去年冬天有八九只雁一直没有离开,可能是一家的。我们这里不是雁群孵化之地,要再向北二百英里才能见到幼雁。加拿大才是它们的最佳孵化之地。黑龙江的北大荒,有个雁窝岛,处于湿地之中。各种鸟喜欢在一丛一丛的草(塔头墩子)中间做窝生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5

主题

5973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853
贡献
7455
金钱
9591

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2-13 23:46:37 | 显示全部楼层
诗音敏儿 发表于 2021-2-13 07:40
生动有意,谢谢诗兄介绍大雁知识,人类在某方面真不如动物,涨知识了。问好诗兄,新年快乐 ...

偶然路过,看到这个情形,感觉很有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5

主题

5973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853
贡献
7455
金钱
9591

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2-13 23:56:26 | 显示全部楼层
韩鲁珩 发表于 2021-2-13 18:26
生动,细致观察的感悟。写诗需要敏锐的心。

这两首小诗的确是基于观察,写的时候也没想到雁在中国传同文化中所具有的象征意义。我们的文化传统中有很多的象征符号,是一笔丰富的资源。用好了可以增添诗意的含量。另一方面,这些象征符号用的多了,逐渐形成一种思维定势,也可能束缚诗思。我感觉,这是值得考虑的一个因素。写诗的时候,用不用和如何用典,得看具体情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761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嘉宾

东方文苑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770
贡献
3529
金钱
5385
发表于 2021-2-14 22:24:31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生动有趣,附有知识性、我们这很难有这样的风累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5

主题

5973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853
贡献
7455
金钱
9591

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2-15 14:0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宝子 发表于 2021-2-13 23:50
哈哈,那个狡黠的雁写得有趣。

故意把雁的聪明写成了狡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5

主题

5973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853
贡献
7455
金钱
9591

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2-15 14: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妙玉 发表于 2021-2-14 22:24
写得生动有趣,附有知识性、我们这很难有这样的风累了

看到那些雁头朝水面围了一圈,谁也不想当先知春水暖的“鸭子”。感觉很有趣。北美的环境保护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5

主题

5973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853
贡献
7455
金钱
9591

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2-17 03: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韩鲁珩 发表于 2021-2-16 00:11
观察细致才有独具的个性,我对用典的考虑是,如果我觉得自己写的已经完全表达自己的意思,如此尽量不用典 ...

赞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9 02:1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