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43
注册时间2020-7-20
威望867
金钱19082
贡献17583
论坛元老
 
威望- 867 点
贡献- 17583 次
金钱- 19082 枚

|
本帖最后由 九天鹤翔 于 2021-1-31 13:58 编辑
七律·中秋
(1997)
离乡三载醉中秋,傍水悲歌孰唱酬。
月满旅人难做客,浪平渔父好行舟。
烛花放处须无恙,长笛声中应有愁。
漂泊连年添白发,清商一曲寄川流。
这是南天一臂诗友的一首七律《中秋》,给我留言,要求给予点评,不好推脱,仓促之时,不妥之处望诗友们及时指出,以便不误导大家。
首联,离乡三载醉中秋,傍水悲歌孰唱酬。
中秋来临之际已经离乡三年,年年此日常为客,喝了几杯酒,以解思乡之愁,傍水望月家何在,正如杜诗所写“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由“孰”字可知诗者孤单一人,“孰唱酬”为诗眼,并为下文铺开埋下伏笔。
颔联,月满旅人难做客,浪平渔父好行舟。
承首联,采用比兴手法,紧贴中秋,由“满月”感叹“难作客”之缘由,旅人心情之惆怅还以浪平时渔人的无拘无束行舟撒网作反衬。
颈联,烛花放处须无恙,长笛声中应有愁。
尽管烛花所对是长笛,而不是竹笛,是有意境取舍的用意的。元代,卢琦有句“山鸟有情怜我去,烛花溅泪为谁愁”。可见烛花也是抒发愁绪常用的意象之一。“长笛当楼欲断魂”,此处长笛更能表达作者的本意。长笛,既有兴高悠扬抒情之声,又有幽怨、抑郁之调。两个意象的合理使用,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关怀和祝愿。出句写家人,在措辞上“须”字紧要,表示一种忧切的愿望;对句写自己,在修辞手法上,两句又是互文之法,一远一近,远近交融,感人至深。
尾联,漂泊连年添白发,清商一曲寄川流。
结句自然流出,同首联呼应。清商即为五音,是萧瑟秋风的别谓,一般认为其声调凄楚悲凉,白发同“愁”关连。“连年”感觉同“三载”多少重复,因此结句还有进一步提升的必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