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童年,我应该提一提我的母亲。母亲是个极聪明的女人,也是一个集才情和美丽于一身的女人。或许你会讶异:这样的女人要怎样的男人来包容和怜惜?答案是我父亲那样的。对于父亲,母亲是天上掉下的林妹妹,我不知道他们可曾有过海誓山盟,我只知道是一个特殊的年代成就了我父母的婚姻,成就了我偶然的生命。 家里有一个木匣子,里面放着父母当年的“情书”,之所以用引号是因为我不知道该如何界定这些书信。父亲写得一手好字,写给母亲的信是一例的八行书,遗憾的是每封信的开头无可改变的是一条令人触目惊心的主席语录。我宁愿相信母亲当年就是被父亲这些挥洒的墨迹打动了,而不愿意想象母亲当年的无可奈何,走投无路。 母亲出身于一个良好的家庭,受过良好的教育,当然这“良好”只是我的说法,现在的说法,因为当时这个“良好”曾经被认为是一个家庭的耻辱,它不仅影响了一家人的生存、尊严、受教育的权利,更有甚者,它影响了这个家庭子女的婚姻。它象一块胎记,你无从选择地和它一生一世。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母亲并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在和父亲认识不久就嫁入了这个当时据说很光荣的赤贫家庭。听说当年奶奶并没有因为娶到这样一个如花似玉,知书答理的媳妇而喜悦,对母亲她始终存着一份无知的轻视。觉得自己老实厚道的儿子不该娶这样一个出身有着污点的姑娘做媳妇,母亲进门后婆婆的百般刁难自是在所难免。当然母亲用她的从容大度,智慧干练,隐忍敦厚征服了这个家庭所有的人,这其中的辛酸和血泪至今我想起来还会不寒而栗。 对我而言母亲是严厉的,她对孩子的教育几近严酷。母亲不曾打骂过孩子,但冷若冰霜的面容让你永远觉得做得还不够好。举例说明母亲的严格给孩子造成的精神压力:每次考试考了第一名家长会是由母亲出席的,而一旦不是第一名,则是由我们可亲可爱的父亲去参加的。在我看来只要我们的成绩排在前十名父亲就很满足很骄傲。而对于母亲而言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母亲很少夸奖孩子,记得小时候大人们夸我聪明,母亲只淡淡地说:这孩子聪明太过,沉稳不足,难成大器,语成谶。 我现在能够理解母亲,母亲生活的时代掌控人们命运的是政治,而不是自己的意志。正因为有着顽强的毅力和辉煌的理想,悲哀才显得如此沉重和无奈。于是她把所有的憧憬和不甘寄托在孩子身上,但是她忘记了:孩子不应该成为父母愿望的载体,他更有权利去决定自己的命运曲线。我想对母亲说的一句话是:我愿意实现你未竟的理想,但我更愿意忠于自己的感觉,亲情有时候真的是难以承受的重。对我来说,母亲是偶像,是丰碑,却不是我可以依偎着撒娇的人。关于母亲的种种,我在后面会一一叙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