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注册时间2015-6-22
威望2573
金钱11911
贡献8110
金牌会员
 
威望- 2573 点
贡献- 8110 次
金钱- 11911 枚

|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21-1-23 19:28 编辑
大清科考律除了正格体,允许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这三种句式的存在。
在当时你不弄清楚能行吗?你敢不遵守吗?轻则降格录用,重则落榜、停考。不让你再参加科考。“政治前途”一生就这样毁了。
所以大清科考律就是标杆,我们今人主要传承的就是它。
至于孤平本句拗救官方根本就不承认,也不允许使用。由此可见当时皇帝的圣明。因为拗救理论在民间形成,本身就很混乱。现代人经过实践认为有必要在官方的层面实行。孤平就是“平不令单”。句首句尾不论。因此就是两仄夹一平。
除了“两仄夹一平”还必须在二、四的位置,必须所在的位置能够保证进行本句孤平拗救。
比如“仄平仄仄平平仄”,以“仄平平仄平平仄”救之,“仄仄仄平仄仄平”,以“仄仄仄平平仄平”救之。
而“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在第五的位置,无法救,这种情况狭义近体就不允许出现。“仄仄平仄仄仄平”属于大拗,更不允许出现。
所以“两仄夹一平”实际上仅限单平出现在二、四的位置才有本句救的可能性。
总结,孤平就是指“两仄夹一平”,必须要在狭义近体的前提下论才有意义。只有出现在句中二、四的位置上才有本句拗救的可能性。
现代虽然官方没有指定格律标准,但是可以把这种孤平本句拗救纳入变律,与大清科考律合在一起作为现代诗赛的格律标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