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45|回复: 8

律诗的三个层级及拗救理论的终极匡定

[复制链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1-23 07:20: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21-1-23 08:20 编辑

不失对,守拈二是所有律诗必须遵守的。在此前提下论律诗三个层级。

一,守拈二。源于元兢的单换头。大拗小拗都不救,也可以三平尾三仄尾。

二,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也是由元兢的单换头发展起来的。从只论拈二发展为四,六也要论。

拈二绝对不能违,违拈二失粘。起句违四,六大拗,对句必须要救。对句不救的,或对句违四,六的降为第一层级。

三,两两交替正格,源于元兢的双换头,是由一二字论及三四五六字都要论。

小拗必须要救,按孤平本句拗救的方法去救。必须本句救,不可对句救。小拗不救或对句救降为第二或第一层级。大拗根本不允许。根本不会出现三平尾,三仄尾。

两两交替正格允许的变律形式,如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这三种句式加上正格被定为清代科考律。

清代科考律不允许孤平本句拗救,但是如观认为应该加进去。把其由拗律升格为变律。

现代诗赛格律应以上述第三层级为标准。

赵执信的拗救理论是在《文镜秘府论》失传的情形下总结的,故有矛盾之处。如观本文的总结是在参照其著作,合理推演后形成的,属于终极理论。

所谓终极就是俗谛了义。合传承,合发展脉络,合发展逻辑,无法替代的归纳总结。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23 07:39:40 | 显示全部楼层
诗词理论家,学者很多。但是只有三羊,针叶林等极少数人的文章对如观有启发。

特别是三羊,他知道失替,变律的概念,对我的启发最大。

此篇文章所述内容也敢称为终极理论,欢迎来“踢馆”。不怕你来踢,就怕你踢不动。



点评

你怎么看待唐朝科举近体诗呢?! 盛唐玄宗开元十九(731)试题《洛出书》,一人平韵换头,两人仄韵折腰。 盛唐·叔孙元观《洛出书》 清洛含温溜。玄龟荐宝书。波开绿字出。瑞应紫宸居。 物着群灵首。文成列卦初。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23 16: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5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1-1-23 16: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21-1-23 07:39
诗词理论家,学者很多。但是只有三羊,针叶林等极少数人的文章对如观有启发。

特别是三羊,他知道失替,变 ...

你怎么看待唐朝科举近体诗呢?!
盛唐玄宗开元十九(731)试题《洛出书》,一人平韵换头,两人仄韵折腰。
盛唐·叔孙元观《洛出书》
清洛含温溜。玄龟荐宝书。波开绿字出。瑞应紫宸居。
物着群灵首。文成列卦初。美珍翔阁凤。庆迈跃舟鱼。
俾姒惟何远。休皇复在诸。东都主人意。歌颂望乘舆。
盛唐·萧昕《洛出书》
海内昔凋瘵。天纲斯浡潏。龟灵启圣图。龙马负书出。【仄韵】【折腰】
大哉明德盛。远矣彝伦秩。地敷作乂功。人免为鱼恤。
既彰千国理。岂止百川溢。永赖至于今。畴庸未云毕。
盛唐·郭  邕《洛出书》
德合天贶呈。龙飞圣人作。光宅被寰区。图书荐河洛。【仄韵】【折腰】
象登四气顺。文辟九畴错。氤氲瑞彩浮。左右灵仪廓。
微造功不宰。神行利攸博。一见皇家庆。方知禹功薄。
中唐德宗贞元七年(791)科举试题《亚父碎玉斗》,一人平韵换头,一人仄韵折腰。
中唐·裴次元《亚父碎玉斗》
雄谋竟不决。宝玉将何爱。倏尔霜刃挥。飒然春冰碎。【仄韵】
飞光动旗帜。散响惊环佩。霜洒绣障前。星流锦筵内。
图王业已失。为掳言空悔。独有青史中。英风观千载。
中唐·何儒亮《亚父碎玉斗》
嬴女昔解网,楚王有遗躅。破关既定秦。碎首闻献玉。【仄韵】【折腰】
贞姿应刃散。清响因风续。匪徇切泥功。将明怀璧辱。
莫量汉祖德。空受项君勖。事去见前心。千秋渭水绿。
德宗贞元九年(793)试题《风光草际浮》,五人平韵换头,一人仄韵,一人折腰。
中唐·裴  杞《风光草际浮》
澹荡和风至,芊绵碧草长。徐吹遥扑翠,半偃乍浮光。
叶似翻宵露,丛疑扇夕阳。逶迤明曲渚,照耀满回塘。
白芷生还暮,崇兰泛更香。谁知揽结处,含思向馀芳。
中唐·张复元《风光草际浮》
纤纤春草长,迟日度风光。靃靡含新彩,霏微笼远芳。
殊姿媚原野,佳色满池塘。最好垂清露,偏宜带艳阳。
浅深浮嫩绿,轻丽拂馀香。好助莺迁势,乘时冀便翔。
中唐·陈  璀《风光草际浮》
春风泛摇草,旭日遍神州。已向花间积,还来叶上浮。
晓光缘圃丽,芳气满街流。澹荡依朱萼,飖飏带玉沟。
向空看转媚,临水见弥幽。况被崇兰色,王孙正可游。
中唐·吴  秘《风光草际浮》
草色春沙里。风光晓正幽。轻明摇不散。郁昱丽仍浮。
吹缓苗难转。晖闲叶本柔。碧疑烟彩入。红是日华流。
耐可披襟对。谁应满掬收。恭闻掇芳客。为此尚淹留。
中唐·陈  祜《风光草际浮》
秀发王孙草。春生君子风。光摇低偃处。影散艳阳中。
稍稍移苹末。微微转蕙丛。浮烟倾绿野。远色澹晴空。
泛彩池塘媚。含芳景气融。清晖谁不挹。几许赏心同。
中唐·刘禹锡《风光草际浮》
熙熙春景霁。草绿春光丽。的历乱相鲜。葳蕤互亏蔽。【仄韵】【折腰】
乍疑芊绵里。稍动丰茸际。影碎翻崇兰。浮香转丛蕙。
含烟绚碧彩。带露如珠缀。幸因采掇日。况此临芳岁。
中唐德宗贞元十年(794)试题《春风扇微和》,九人平韵,一人仄韵。
中唐·陈九流《春风扇微和》
喜见阳和至。遥知橐籥功。迟迟散南陌。袅袅逐东风。
暗入芳园里。潜吹草木中。兰荪才有绿。桃杏未成红。
已觉寒光尽。还防淑气通。由来荣与悴。今日发应同。
中唐·张  汇《春风扇微和》
木德生和气。防防入曙风。暗催南向叶。渐翥北归鸿。
澹荡侵冰谷。悠扬转蕙丛。拂尘回广路。泛籁过遥空。
暖上烟光际。云移律候中。扶摇如可借。从此戾苍穹。
中唐·范传正《春风扇微和》
暧暧当迟日。防微扇好风。吹摇新叶上。光动浅花中。
澹荡凝清昼。氤氲暖碧空。稍防生绿水。已觉散芳丛。
徙倚情偏适。徘徊赏未穷。妍华不可状。竟夕气融融。
中唐·陈通方《春风扇微和》
习习和风扇。悠悠淑气微。阳升知候改。律应喜春归。
池柳晴初折。林莺暖欲飞。川原浮彩翠。台馆动光辉。
泛艳摇丹阙。扬芳入粉闱。发生当有分。枯朽幸因依。
中唐·柳道伦《春风扇微和》
青阳初入律。淑气应春风。始辨梅花里。俄分柳色中。
依防开夕照。澹荡媚晴空。拂水生苹末。经岩触桂丛。
稍抽兰叶紫。防吐杏花红。愿逐仁风布。将禆生植功。
中唐·崔立之《春风扇微和》
时令忽已变。年光俄又春。高低惠风入。远近芳气新。
靡靡才偃草。泠泠不动尘。温和乍扇物。煦妪偏感人。
去出桂林漫。来过蕙圃频。晨辉正澹荡。披拂长相亲。
中唐·郭  遵《春风扇微和》
微风飘淑气。散漫及兹晨。习习何处至。熙熙与春亲。
暧空防早辨。映日度逾频。高拂非烟杂。低随众卉新。
霁天轻有霭。绮陌尽无尘。还似登台意。元和欲煦人。
中唐·邵  偃《春风扇微和》
微风扇和气。韶景共芳晨。始见郊原绿。旋过御苑春。
三条开广陌。八水泛通津。烟动花间叶。香流马上人。
逶迤云彩曙。嘹唳鸟声频。为报东堂客。明朝桂树新。
中唐·公乘亿《春风扇微和》
丽日催迟景。和风扇早春。暖浮丹凤阙。韶媚黑龙津。
澹荡迎仙仗。霏防送尽轮。绿摇宫柳散。红待禁花新。
舞席潜回雪。歌筵暗起尘。幸当阳候律。一愿及佳辰。
中唐·豆卢荣《春风扇微和》
春晴生缥缈。软吹和初遍。池影动玄沦,山容发葱茜。【仄韵】
迟迟入绮阁。习习流芳甸。树杪飏莺啼。阶前落花片。
韶光恐闲放。旭日宜游宴。文客拂尘衣。仁风愿回扇。
中唐德宗贞元十年(794)试题《冬日可爱》,一人平韵换头,一人仄韵折腰。
中唐·陈  讽《冬日可爱》
寒日临清昼,辽天一望时。未消埋径雪,先暖读书帷。犯蜂腰
属思光难驻,舒情影若遗。晋臣曾比德,谢客昔言诗。
散彩宁偏煦,流阴信不追。馀辉如可就,回烛幸无私。
中唐·庾承宣《冬日可爱》
宿雾开天霁,寒郊见初日。林疏照逾远,冰轻影微出。
岂假阳和气,暂忘玄冬律。愁抱望自宽,羁情就如失。
欣欣事几许,曈曈状非一。倾心倘知期,良愿自兹毕。【折腰】
中唐德宗贞元十年(794)试题《霜菊》,两人仄韵,一人换头,一人折腰。
中唐·席夔《霜菊》
时令忽已变。行看被霜菊。可怜后时秀。当此凛风肃。【仄韵】
淅沥翠枝翻。凄清金蕊馥。凝姿节堪重。登艳景非淑。
宁祛青女威。愿盈君子掬。持来泛樽酒。永以照幽独。
中唐·失名《霜菊》
秋尽北风去。律移寒气肃。淅沥降繁霜。离披委残菊。【仄韵】【折腰】
华滋尚照灼。幽气含纷郁。的的冒空园。萋萋被幽谷。
骚人有遗咏。陶令曾盈掬。傥使怀袖中。犹堪袭余馥。
中唐贞元十二年(796)试题《竹箭有筠》,两人平韵,一人仄韵。
中唐·李程《竹箭有筠》
常爱凌寒竹。坚贞可喻人。能将先进礼。义与后雕邻。
冉冉犹全节。青青尚有筠。陶钧二仪内。柯叶四时春。
待凤花仍吐。停霜色更新。方持不易操。对此欲观身。
中唐·席  夔《竹箭有筠》
共爱东南羙。青青叹有筠。贞姿众木异。秀色四时均。
枝叶当无改。风霜岂惮频。虚心如待物。劲节自留春。
鲜润期栖凤。婵娟可并人。可怜初箨卷。粉泽更宜新。
中唐·张仲方《竹箭有筠》
东南生绿竹,独美有筠箭。枝叶讵曾凋,风霜孰云变。【仄韵】
偏宜林表秀,多向岁寒见。碧色乍葱茏,清光常茜练。
皮开凤彩出,节劲龙文现。爱此守坚贞,含歌属时彦。

点评

关于诗体,诗词理论界再争来争去都难逃我主贴概括的这几百来字。 关于新韵,诗词理论界再争来争去也难逃我以前发表过的《大中华自然十八韵》。 要不怎么说是“终极理论”呢?就是世俗永远也无法逾越与替代的标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23 16:58
所谓的折腰体是什么?就是违拈二,。按照我主帖讲的不能再视为律诗。如诗中有对偶句与避永明体的大部分诗病,可以视为永明体,否则就是古风。 如果诗中律句还很多,也可以归为杂体。仄韵律诗算作律诗,但不应归入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23 16: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23 16:47: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1-1-23 16:10
你怎么看待唐朝科举近体诗呢?!
盛唐玄宗开元十九(731)试题《洛出书》,一人平韵换头,两人仄韵折腰。 ...


所谓的折腰体是什么?就是违拈二。按照我主帖讲的不能再视为律诗。如诗中有对偶句与避永明体的大部分诗病,可以视为永明体,否则就是古风。

如果诗中律句还很多,也可以归为杂体。仄韵律诗算作律诗,但不应归入近体。

唐律当时很宽,这些基本上没有去管。如果按照大清科考律这其中不知有多少考生会因此而落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23 16:58: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1-1-23 16:10
你怎么看待唐朝科举近体诗呢?!
盛唐玄宗开元十九(731)试题《洛出书》,一人平韵换头,两人仄韵折腰。 ...

关于诗体,诗词理论界再争来争去都难逃我主贴概括的这几百来字。

关于新韵,诗词理论界再争来争去也难逃我以前发表过的《大中华自然十八韵》。

要不怎么说是“终极理论”呢?就是世俗永远也无法逾越与替代的标杆。

不信如观就把这话撂在这儿,待时间去检验。

所以最明智的做法就是此终极理论一出理论界立刻停止争论,腾出时间来多干点别的。



点评

在下三羊,实话实说:看不懂你的观点究竟是什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23 18: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5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1-1-23 18:4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21-1-23 16:58
关于诗体,诗词理论界再争来争去都难逃我主贴概括的这几百来字。

关于新韵,诗词理论界再争来争去也难逃 ...

在下三羊,实话实说:看不懂你的观点究竟是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23 19: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21-1-23 19:48 编辑

最宽松的律诗是元兢体不失对,守拈二。中间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最严的律诗是大清科考律。

赵执信的拗救理论要拆开并分别放到相应层级的律诗中去论才有意义,才合理,才不相互矛盾。

简单地说就这两句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5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1-1-24 01:49:56 | 显示全部楼层
简单的一道数学判断选择题:

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点评

这个我认同。三救四拗要摈弃,这种说法污辱诗人的智慧,贻笑大方。 狭义近体不允许有任何两仄夹一平的句子出现。 什么是狭义近体?简单地说就是大清科考律。小拗,大拗,特拗均不允许。 孤平本句拗救也不允许。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24 04: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24 04:26: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1-1-24 01:49
简单的一道数学判断选择题:

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这个我认同。三救四拗要摈弃,这种说法污辱诗人的智慧,贻笑大方。

狭义近体不允许有任何两仄夹一平的句子出现。

什么是狭义近体?简单地说就是大清科考律。小拗,大拗,特拗均不允许。

孤平本句拗救也不允许。但是如观主张可以把此一项加进去,构成现代诗赛标准格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4-29 18: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