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中华诗词论坛/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81|回复: 15

谈谈律诗、仄韵律绝与近体诗

[复制链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40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1-13 02:52: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广义律诗与狭义律诗、近体诗
打开词典查律诗、和近体诗,会出现以下内容:
律诗  中国旧诗体裁之一,形成于唐朝,每首诗八句,二、四、六、八句要押韵,三四两句、五六两句要对偶,字的平仄有定规,有五律(五个字一句)、七律(七个字一句)两种
近体诗 包括绝句、律诗、排律等形式,约形成于唐代,相对于古体诗而言。声韵有定则,且除排律外,句数都有限制。也称为「今体诗」。
格律诗  诗体名。指形式有一定规格、音韵有一定规律的诗歌。中国古典格律诗有五言、七言的绝句和律诗。词、曲每调的字数、句式、押韵都有一定的规格,也可称为格律诗。
----这是作为“专有名词”的定义,也是一般意义,实际就是一种狭义的理解。但若是望文生义式的理解,律诗也可称为讲究格律和声律的诗,如此就不独有唐近体诗,还有永明体诗,甚至国外的讲究格律的诗,这便是“广义”律诗。而“近体诗”是由时间决定的:是自唐代定型的一种格律诗,显然,律诗与近体诗的概念是有不同的。
    作为近体诗的“律诗”有以下主要特点:
一,讲究平仄二元化的声律。魏晋以前的古风是不讲究四声声律的。只有到了南北朝沈约周顒等才建立了四声八病理论。并且讲究“前有浮声后须切响”的四声交替。但只有到了初唐末的沈佺期宋之问时代才真正实现了律诗的平仄二元化,这是近体律诗与以前的所有诗体不同的特点,也是近体诗得以诞生的主要原因。
二,全篇讲究平仄粘对的声律。一句之中以两字为节,节点处要平仄交替,每两句为一联,一联两句之间节点处要平仄相对。而两联接续句要平仄相粘即相同。句中和句尾韵脚则基本符合“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即句中节点处平仄交替、句尾白脚与韵脚相间,但首联首句可以入韵。韵脚押平声而且一韵到底。
三,约句准篇。每句字数五或七(偶有六)字(言)。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排律八句以上偶数。偶有六句的“小律”。
四,对仗要求:除首尾两联外其余各联均要求对仗,首尾两联可对仗也可不对仗。
----以上特点都是唐代以前的诗基本不具备的。说“基本不具备”的意思是各特点都有偶尔出现的时候。比如永明体中就有几首完全合乎唐近体诗格律的律诗,甚至汉代乐府也发现有合乎唐代绝句的诗。但这都是由于偶然性,没有典型意义。
   文学作品不是机器零件那样一个模子,情况总有多样性复杂性。在唐代近体诗中绝大多数是符合上列特点的,但总有例外,即有一些是介于古律之间的作品。为了界定这些边缘状态作品的体裁,王力先生给出了“古风式律诗”和“入律的古风”的概念,说:判定一首诗的今古有三个标准:
一字数和句数,二声律,三对仗。若三条全合律,则是合格的律诗;若有一条声律不合律,则是古风式律诗,若是除字数外两条不合律(声律,对仗),则是“入律的古风”。其实无论是“古风式律诗”还是“入律的古风”,其实终究还是古风,因为其关键的特征是与近体诗相违背的。
  比如仄韵律诗。为什么称为仄韵律诗?因为它们在字数、声律和对仗三特点符合近体诗要求。但唯一不合的是韵律押仄韵。而且其押的仄韵是分“上去入”三声的-----押三仄之一是古风的传统。由此,这种押仄韵的诗从根本上违背了平仄二元化的原则,一联之中上句尾与下句之间不能实现平仄相对,违背了“浮声切响”之抑扬顿挫的声调之变化。而这点却是与古风仄韵诗一脉相承的。所以,所谓仄韵律诗其实还是古风。
  以王力称为仄韵律诗杜甫的“丁香”为例:

   丁香 唐·杜甫  
  丁香体柔弱【入】 乱结枝犹垫【去】
  细叶带浮毛【平】 疏花披素艳【去】。  
  深栽小斋后【去】 庶近幽人占【去】 (上尾)
  晚堕兰麝中【平】 休怀粉身念【去】。

 元兢曰: 声有五声,角徵宫商羽也。分于文字四声,平上去入也。宫商为平声,徵为上声,羽为去声,角为入声。故沈隐侯论云:“欲使宫徵相变,低昂舛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妙达此旨,始可言文。”固知调声之义,其为用大矣。
    可见仄韵诗无论古律,都违背了沈约“前有浮声后须切响”的声律原则,所以古今仄韵诗应该皆属于古风,而不必考虑是否入律。“仄韵律诗”严格说来不属于近体诗。所以王力先生在“汉语诗律学”三十一节“古风式律诗”中,也将“仄韵律诗”也划为“入律的古风”。


----------------- “31.9这里附带说一说仄韵的律诗。有人认为律诗只应有平韵,不应有仄韵。以此说法,则上文第四节里所举的仄韵五律都该认为仄韵五古,只不过是全篇入律(或似律)的古风罢了。现在再举一个例子:
江上别流人     孟浩然
以我越乡客【入】,逢君谪居者【上】。
分飞黄鹤楼【平】,流落苍梧野【上】。
驿使乘云去【上】【去】,征帆沿溜下【上】。
不知从此分【平】,还袂何时把【上】。
凡认律诗不能有仄韵的人,自然也认近体绝句不能有仄韵,于是第四节里所举的仄韵五绝也应认为入律的五绝。现在不再举例了。”(王力“汉语诗律学”)---等于承认了它们是“入律的古风”。

{“仄韵律诗和绝句可以说是近体诗和古体诗的交界处。近体诗和古体诗的界限相当分明,只有仄韵律绝往往也可认为是入律的古风(参看下文第三十一节),因为近体诗毕竟是以平韵为主的。”王力“汉语诗律学”第四节}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40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13 02:57:05 | 显示全部楼层
平仄二元化是形成近体诗的根本原因,也是近体诗最主要的特点。平仄二元化之后,才真正实现了沈约的愿望:真正的建立了声律。律诗,就是平与仄这一对矛盾,形成的平衡体。

点评

在下三羊,历经查对:先有王力自著的《汉语诗律学》,后有王力合著的《古代汉语》。集体意见的《古代汉语》,纠正了个人意见《汉语诗律学》的四处错误: 【1】纠正了王力《汉语诗律学》近体诗五言三个节奏,七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4 15:21
针叶林,你的主贴追加上如下这些话,有什么意思? ----------------- “31.9这里附带说一说仄韵的律诗。有人认为律诗只应有平韵,不应有仄韵。以此说法,则上文第四节里所举的仄韵五律都该认为仄韵五古,只不过是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3 10:50
丁香 唐·杜甫  丁香体柔弱【入】 乱结枝犹垫【去】。 细叶带浮毛【平】 疏花披素艳【去】。   深栽小斋后【上】 庶近幽人占【去】。 晚堕兰麝中【平】 休怀粉身念【去】。 【后】字,上去两读!针叶林执意标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3 10:46
【“前有浮声后须切响”的四声交替】! 这个说法在理!有进步!! 不再咋呼浮声切响是平声仄声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3 10:43
可惜!可惜!!真可惜!!! 你就是翻遍日本鬼子的《文镜秘府论》, 也找不到明朝真空【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律句理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3 10: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1-1-13 10:41:10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1-1-13 02:57
平仄二元化是形成近体诗的根本原因,也是近体诗最主要的特点。平仄二元化之后,才真正实现了沈约的愿望: ...

可惜!可惜!!真可惜!!!
你就是翻遍日本鬼子的《文镜秘府论》,
也找不到明朝真空【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律句理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1-1-13 10:43:45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1-1-13 02:57
平仄二元化是形成近体诗的根本原因,也是近体诗最主要的特点。平仄二元化之后,才真正实现了沈约的愿望: ...
【“前有浮声后须切响”的四声交替】!
这个说法在理!有进步!!

不再咋呼浮声切响是平声仄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1-1-13 10:46:34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1-1-13 02:57
平仄二元化是形成近体诗的根本原因,也是近体诗最主要的特点。平仄二元化之后,才真正实现了沈约的愿望: ...

丁香 唐·杜甫  
丁香体柔弱【入】 乱结枝犹垫【去】。
细叶带浮毛【平】 疏花披素艳【去】。  
深栽小斋后【】 庶近幽人占【去】。
晚堕兰麝中【平】 休怀粉身念【去】。

【后】字,上去两读!针叶林执意标注去声不注上声,是【栽赃】王力,还是【陷害】圣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1-1-13 10:5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1-1-13 02:57
平仄二元化是形成近体诗的根本原因,也是近体诗最主要的特点。平仄二元化之后,才真正实现了沈约的愿望: ...

针叶林,你的主贴追加上如下这些话,有什么意思?
----------------- “31.9这里附带说一说仄韵的律诗。有人认为律诗只应有平韵,不应有仄韵。以此说法,则上文第四节里所举的仄韵五律都该认为仄韵五古,只不过是全篇入律(或似律)的古风罢了。现在再举一个例子:
江上别流人     孟浩然
以我越乡客【入】,逢君谪居者【上】。
分飞黄鹤楼【平】,流落苍梧野【上】。
驿使乘云去【上】【去】,征帆沿溜下【上】。
不知从此分【平】,还袂何时把【上】。
凡认律诗不能有仄韵的人,自然也认近体绝句不能有仄韵,于是第四节里所举的仄韵五绝也应认为入律的五绝。现在不再举例了。”(王力“汉语诗律学”)---等于承认了它们是“入律的古风”。
{“仄韵律诗和绝句可以说是近体诗和古体诗的交界处。近体诗和古体诗的界限相当分明,只有仄韵律绝往往也可认为是入律的古风(参看下文第三十一节),因为近体诗毕竟是以平韵为主的。”王力“汉语诗律学”第四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1-1-14 15: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1-1-13 02:57
平仄二元化是形成近体诗的根本原因,也是近体诗最主要的特点。平仄二元化之后,才真正实现了沈约的愿望: ...

    在下三羊,历经查对:先有王力自著的《汉语诗律学》,后有王力合著的《古代汉语》。集体意见的《古代汉语》,纠正了个人意见《汉语诗律学》的四处错误:
【1】纠正了王力《汉语诗律学》近体诗五言三个节奏,七言四个节奏的错误说法
    近体诗的句式,往往是以三字结尾,这最后三字保持相当的独立性。这就是说虽然三字尾还可以细分为二一或一二,但是它们总是构成一个整体:如果是五律,后三字和前两字是分成两个较大的节奏;如果是七律,后三字和前四字是分开成两个较大的节奏。
【2】纠正了王力《汉语诗律学》仄韵近体诗颠三倒四混淆是非的错误说法
    近体诗一般只押平声韵,仄韵的近体诗非常罕见。本单元文选中王维《杂诗》、柳宗元《江雪》是押仄声韵的。两首诗都是绝句。现在再举杜甫的《丁香》为例:
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垫。细叶带浮毛,疏花披素艳。
深栽小齐后,庶近幽人占。晚堕兰麝中,休怀粉身念。这是一首五律,押的是去声艳韵。
【3】纠正了王力《汉语诗律学》近体诗必须对仗的错误说法
    总的来说,作为格律要求,律诗一般是中间两联用对仗。颔联不用对仗,尾联用对仗,都算特殊情况,不构成一般规律。首联是否用对仗,往往决定於诗的内容和诗人的艺术技巧。律诗极少完全不用对仗的,也极少全首都用对仗的。
【4】纠正了王力《汉语诗律学》古风式的律诗之错误说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1-18 13:4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21-1-18 14:09 编辑

丁香 唐·杜甫  
  丁香体柔弱【入】 乱结枝犹垫【去】
  细叶带浮毛【平】 疏花披素艳【去】。  
  深栽小斋后【去】 庶近幽人占【去】 (上尾)
  晚堕兰麝中【平】 休怀粉身念【去】。
--------------------------------------------------------
格诗与律诗的区别在于不失粘,不失对。

杜甫的这首失对,故不是律诗。应视为格诗,永明体。

仄韵律诗也必须不失粘,不失对。所以这首不是仄韵律诗。



点评

已被“搜韵网”列为“古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8 14: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40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18 14:35:36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21-1-18 13:41
丁香 唐·杜甫    丁香体柔弱【入】 乱结枝犹垫【去】
  细叶带浮毛【平】 疏花披素艳【去】。  
...

已被“搜韵网”列为“古风”。

点评

有对偶句,又基本上避八病,应属于永明体。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8 21:38
列入【律诗】就是律诗吗? 列入【古风】就是古风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8 14: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1-1-18 14:5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1-1-18 14:35
已被“搜韵网”列为“古风”。

列入【律诗】就是律诗吗?
列入【古风】就是古风吗?

点评

要判定诗的体材分类,当然首先靠人的判断。要不王力启功搞那些标准做什么?计算机只是人们按照这些标准设置程序,对大数据进行处理。其结果肯定是粗略的。只可以起个参考作用,证明其程序是有所本的。根据就是大师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9 06: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1-18 21:38:48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1-1-18 14:35
已被“搜韵网”列为“古风”。

有对偶句,又基本上避八病,应属于永明体。

点评

唐代凡不是近体的皆成为古风,所以永明体也是古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9 06: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40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19 06:3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21-1-18 21:38
有对偶句,又基本上避八病,应属于永明体。

唐代凡不是近体的皆成为古风,所以永明体也是古风。

点评

从周召共和开始历史上才有精确纪元。 后来才进行了往前追溯的断代工程,诗词界也应有这样的断代工程。 永明体、元兢体。格诗、律诗、格律诗。 他们的概念有模糊性、混沌性。现代要实施这些概念的厘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9 20:27
这就是你针叶林的无知了! 须知永明体也是律诗!古风?古风是什么玩意?唐朝的诗体有古风的分类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9 08: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40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19 06:4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21-1-19 06:43 编辑
三羊 发表于 2021-1-18 14:53
列入【律诗】就是律诗吗?
列入【古风】就是古风吗?

要判定诗的体裁分类,当然首先靠人的判断。要不王力启功搞那些标准做什么?计算机只是人们按照这些标准设置程序,对大数据进行处理。其结果肯定是粗略的。只可以起个参考作用,证明其程序是有所本的。根据就是大师的教导和人们的共识。
    搜韵网辨识的重点应该是数量最大的“律诗”。对于数量不太多的“五绝”基本没做“古绝”与“律绝”的区分。事实是判别绝句的古律不用说机器,人逐首判别也很困难。搜韵网其实是根据“万首唐人绝句”列出的。

点评

探索研究唐朝近体诗的格律,的确【王力启功搞那些标准】一点用处也没有! 道理在于,沈宋李杜决然不是依据【王力启功搞那些标准】,来操作近体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9 08: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1-1-19 08:05:08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1-1-19 06:32
唐代凡不是近体的皆成为古风,所以永明体也是古风。

这就是你针叶林的无知了!
须知永明体也是律诗!古风?古风是什么玩意?唐朝的诗体有古风的分类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1-1-19 08:06:43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1-1-19 06:42
要判定诗的体裁分类,当然首先靠人的判断。要不王力启功搞那些标准做什么?计算机只是人们按照这些标准设 ...


探索研究唐朝近体诗的格律,的确【王力启功搞那些标准】一点用处也没有!
道理在于,沈宋李杜决然不是依据【王力启功搞那些标准】,来操作近体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1-19 20:27:11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1-1-19 06:32
唐代凡不是近体的皆成为古风,所以永明体也是古风。

从周召共和开始历史上才有精确纪元。

后来才进行了往前追溯的断代工程,诗词界也应有这样的断代工程。

永明体、元兢体。格诗、律诗、格律诗。

他们的概念有模糊性、混沌性。现代要实施这些概念的厘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香港铜锣湾集团|大中华购物中心联盟|(香港)大中华诗词论坛/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3-28 22:2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