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中华诗词论坛/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95|回复: 1

[其他] 《三言两语》说说律诗的对仗【转载】

[复制链接]

9385

主题

6万

帖子

2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山水摇篮特邀顾问

Rank: 6Rank: 6

威望
15059
贡献
58644
金钱
83532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1-6 07:33: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春风秋月 于 2021-1-6 07:34 编辑


     《三言两语》说说律诗的对仗
     
律诗的对仗,不同于对联,对联讲究“内容相关”。而律诗的对仗恰恰相反。
    所谓对仗就是律诗的颔联、颈联的上下二句,每个字的平仄、词性、意义都是相对的。
    不要像古人归纳六对:什么正名对,同类对等,这规矩唐人也达不到。对仗应该讲求,但不应过执只要词性、意义、平仄相对就可以了,太过工整,往往显得雕琢而死板。
      对仗的原则是宁粗毋弱,宁拙毋巧,宁朴毋华,只要不流于俗野——大白话就好(徐晉如语)。
    看看杜甫的:
     阶前短草泥不乱,院里长条风乍稀。(雨不绝
   春日莺啼修竹里,仙家犬吠白云间。(滕王亭子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九日蓝田崔氏庄》)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曲江二首》之一)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登高
   但见文翁能化俗,焉知李广未封侯。(《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颈联和颔联,在诗中的作用是为了渲染主题、深化题旨,但要注意颈联下意要和颔联相应相避,要有变化。
      变化之一:假如颔联写景,颈联就写人事;反之颔联写人事,颈联就写景。
      变化之二:假如二联都是写景,那么颔联侧重写整体或远景,颈联则着重勾勒细节或写近景。
     变化之三:如果二联同写人事,那么颔联写他人,颈联写自己。反之颔联写自己,颈联写他人。
     这是在诗的内在意脉上的一种转折,使之错综、多变。以杜甫诗为例:
老去诗篇浑漫兴,春来花鸟莫深愁。
新添水槛供垂钓,故著浮槎替入舟。
孤城返照红将敛,近市浮烟翠且重。
多病独愁常阒寂,故人相见未从容。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律诗中间二联的秘诀,郁达夫曾言:“粗细对称” 黛玉论诗亦云:“虚对实的,实对虚的黛玉所言之“虚实”,亦即郁达夫之粗细”。                  
例:                                                                                      
群山万壑出荆门,(粗)    生长明妃尚有村。(细)
一去紫台连朔漠,
(粗)    独留青冢向黄昏。(细)
                                             
鲜鲫银丝脍,(细)        香芹碧涧羹。(粗)
红入桃花嫩,(粗)        青归柳叶新。(细)
总之,律诗两联,贵在一浓一淡、一严一宽、一走(流水对)一守(呼应对),姿态横生,富于变化,切不可一味求工。极工流于纤巧。

2507

主题

2万

帖子

9万

积分

首席版主

山水摇篮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459
贡献
26123
金钱
3363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1-7 09:4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元老诗论!受益匪浅!谢谢元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香港铜锣湾集团|大中华购物中心联盟|(香港)大中华诗词论坛/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3-29 13:1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