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14|回复: 24

近体诗杂谈(一)

[复制链接]

975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首席版主兼晴耕雨读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3461
贡献
23720
金钱
2959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1-4 21:45: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体诗杂谈(一)
基本概念
五声:古代音乐理论术语。 “指宫、商、角、徵、羽。《吕氏春秋·孝行》:‘正六律,和五声,杂八音,养耳之道也’。”(《古代汉语词典》,第1652页)

四声:汉语四种声调,指的是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声调,这是汉语的特点。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构成了汉语的声调,而高低、升降则是主要因素。”(《诗词格律》,王力 著,第7~8页)

平仄:“诗词格律的一个术语:诗人们把四声分为平仄两大类,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上去入三声。……凭什么来分平仄两大类呢?因为平声是没有升降的,较长的,而其它三声是有升降的(入声也可能是微升微降的),较短的,这样就形成了两大类型。”(《诗词格律》,王力 著,第12页)

格律:“指诗词平仄、押韵、对仗、字数、句数等方面的格式和规律。近体诗特别讲究格律,故又称格律诗。白居易《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诗:‘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古代汉语词典》,第461页)

永明体:“齐永明间(公元483年~493年),周颙发现了汉字有平、上、去、入四声,著《四声切韵》;沈约研究了诗的声、韵、调之间的谐调关系,提出了写诗应注意‘四声八病’说,为诗歌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沈约的倡导下,许多诗人写作新体。这种讲究声律、对偶相互配合、初具格律的新体,备受时人喜爱,时称新体诗(又称永明体)。”(《汉魏六朝诗歌鉴赏词典·序言》,第16页)“永明末,盛为文章,吴兴沈约、陈郡谢朓、琅琊王融,以气类相推毂。汝南周颙善识声韵。约等文皆用宫商,以平、上、去、入为四声,以此制韵,不可增减,世呼为‘永明体’。” (《南齐书·卷五十二·陆厥传》,梁·萧子显 著,第898页,中华书局点校本,1972年)

五言诗格律化
五言诗产生于汉代,此乃公论。《诗经》四言诗为主,至此有着长达数百年之空白,这是一个难以解释的现象。五言诗取代四言诗成为主流,期间经永明体自觉开始格律化,至盛唐而终嬗变为格律规整的近体诗——也就是我们现在写作最常使用的范式。

“夫五色相宣,八音协畅,由乎玄黄律吕,各适物宜。欲使宫羽相变,低昂互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妙达此旨,始可言文。”(《宋书·卷六十七·列传第二十七·谢灵运传论》,梁·沈约 著,第1778~1779页。中华书局,1974年)

此段引文就是沈约著名的“声律论”。沈约提出诗文讲究声律的终极目标为“五色相宣,八音协畅”;具体表现为“宫羽相变,低昂互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达到此目标及其表现,须用此“术”——“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沈约在此提到的“一简之内”就是一句五言诗句,讨论的最小组合是两句五言诗——可以推断,沈约等人认为要是解决了一句之内的声律,两句之间的声律关系,就可以敷衍成篇。沈约博学多才,精通音律,最初他想将音乐理论用在诗文写作上,将所有的字按照五声进行了分类,后来发现无法操作。这从沈约《答陆厥书》可以看出:

“宫商之声有五,文字之别累万。以累万之繁,配五声之约,高下低昂,非思力所举,又非止若斯而已也。十字之文,颠倒相配,字不过十,巧历已不能尽,何况复过于此者乎!灵均以来,未经用之于怀抱,固无从得其仿佛矣。若斯之妙而圣人不尚,何也?此盖曲折声韵之巧,无当于训义,非圣哲立言之所急也。是以子雄譬之云‘雕虫篆刻’,云‘壮夫不为’。”

“自古辞人,岂不知宫羽之殊,商徵之别?虽知五音之异,而其中参差变动,所昧实多。故鄙意所谓‘此秘未睹’者也。以此而推,则知前世文士,便未悟此处。若以文章之音韵,同管弦之声曲,则美恶妍蚩,不得顿相乖反。譬犹子野操曲,安得忽有阐缓失调之声?以《洛神》比陈思他赋,有似异手之作。故知天机启则律吕自调,六情滞则音律顿舛也。士衡虽云‘炳若缛锦’,宁有濯色江波,其中复有一片是卫文之服?此则陆生之言,即复不尽者矣。韵与不韵,复有精粗,轮扁不能言之,老夫亦不尽辨此。”(《南齐书·卷五十二·陆厥传》,梁·萧子显 著,第899~900页,中华书局点校本,1972年)

沈约等人只能另辟蹊径,将注意力转移到每个字的声调上。受印度佛经转译等启发,发现了汉字四声变化,进而进一步将四声分组成“无变化(平)”、“有变化(仄)”的两组。这一分组,大大简化了应用难度。用沈约自己的话说“十字之文,颠倒相配,字不过十,巧历已不能尽,何况复过于此者乎!”——其实,即使如此简化,沈约发现两句十个字也很难搞定。用我们今天数学知识简单一算,就知道五个字按照二元排列,总计有三十二种可能。如是乎,沈约等进行了大量的实践,采用了很多当时认为合乎格律,后世认为不合乎格律的组合,如“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因此格律诗严格说来包含自永明体开始的所有新体诗。将四声自觉用于诗文创作,使诗句格律化,早期也是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以致唐僧皎然在其所著《诗式》中感慨“沈休文酷裁八病,碎用四声”。

前文已提及沈约之目标“五色相宣,八音协畅”——为何沈约会提出这样的目标?这话还得从头说起。中国古老的诗是作为口唱的歌词包孕在歌舞里的,那时有乐谱的限制,故唱出来的歌词皆是有韵之文。到了春秋战国以降,诗逐渐摆脱了歌舞混一的原始形式,取得了独立之地位。故而,对韵律就有了新的要求:由原来通过乐谱而表现出来的韵律,现在要让文字一端来承担。这就迫使诗人们去寻找语言文字本身固有的音乐素质,并通过调节组织,来产生以前通过配乐才能产生的音乐效果。沈约等的四声理论的出现,正是在这样要求之下不断探索出来的。

“固有的音乐素质”到底指的是什么?就是节奏与节拍。

“什么是节奏?节奏在音乐中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讲,节奏就是用强弱组织起来的音的长短关系。音与音的关系多种多样,如高低关系、长短关系、强弱关系等,节奏主要是音与音之间的长短关系,尽管这些音中也存在着强与弱。”(《基本乐理》,李重光 著,第49页,湖南文艺出版社,2016年)

“节拍就是有强有弱的相同时间片段,按照一定的次序循环重复,如:一强一弱循环重复,这就是两拍的节拍;一强两弱循环重复,这就是三拍的节拍,等等。节拍的主要特征就是音的强弱关系,因为节拍在长短关系方面,都是相同的。” (《基本乐理》,李重光 著,第49页,湖南文艺出版社,2016年)

“节拍与节奏两者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在实际的音乐作品中,节拍与节奏永远同时并存,也就是说节拍与节奏是不可分的。节奏中必然有节拍,节拍中也必然有节奏。” 《基本乐理》,李重光 著,第49页,湖南文艺出版社,2016年)

通过一首标准仄起五律,看看其中节奏与节拍: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节奏:短长短,长短长)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节奏:长短短,短长长)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节奏:短长短,长短长)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节奏:长短短,短长长)

凡是含有两个“短”的节奏,就是弱拍;凡是含有两个“长”的节奏,就是强拍(仅是相对而言)。这样以来,上面这首标准仄起五律节拍特征就是:弱,强;弱,强;弱,强;弱,强。——与日常听到的鼓点非常相似。有的朋友可能有疑问,五言诗句为什么是“短长短”,“长短短”,或者“长短长”,或者“短长长”这样的节奏呢?这里面蕴藏着数学上黄金分割之美。五言诗句分为三个音步,七言诗句分为四个音步,其比值5:3≈1:0.6和7:4≈1:0.571都接近黄金分割比(1:0.618),接近这个比值的音步最悦耳动听(《魏晋南北朝诗歌史论·绪论》,傅刚 著,商务印书馆,2017年)。黄金分割比是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发现的,据说有一天他经过一个铁匠铺,发现打铁的锤声十分悦耳,于是经过计算发现了其中的奥妙。

再进一步看看沈约所言的“欲使宫羽相变,低昂互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浮声、切响,大致如后世所说的“平”、“仄”。也就是刘勰《文心雕龙·声律》中论及的“飞沉”:“声有飞沉……沉则响发而断,飞则声扬不还。”五言诗句按照三个音步来考虑,句子中声律就简单多了:由原来32种可能,减至8种可能。三个音步,细看起来,其实只有两种组合:X平(平音步),X仄(仄音步)——其中X可平可仄。

因此,将四声理论运用到诗词创作,从一开始就进行了简化工作。首先,将四声分为两组;其次,三个音步位置仅仅须要一个平音步、一个仄音步交替组合,就能达到“宫羽相变,低昂互节”。

将四声分为两组,以平声单挑上、去、入三声,沈约等还有另外考量:那就是平、上、去、入各类字的数量差异很大。

“四声之中,入声最少,余声有两,总归一入,如征整政只、遮者柘只是也。平声赊缓,有用处最多,参彼三声,殆为大半。且五言之内,非两则三,如班婕妤诗曰:“常恐秋节至,凉风夺炎热。”此其常也。亦得用一用四:若四,平声无居第四,如古诗云:‘连城高且长’是也。用一,多在第二,如古诗曰:‘九州不足步’此,谓居其要也。然用全句,平上可为上句取,固无全用。如古诗曰:‘迢迢牵牛星’,亦并不用。若古诗曰:‘脉脉不得语’,此则不相废也。犹如丹素成章,盐梅致味,宫羽调音,炎凉御节,相参而和矣。”(《文镜秘府·文二十八种病》)

这段论述信息量很大:一、平声字数量比上声字、去声字、入声字三者加起来数量还要多。二、因为平声字多,五言一句之内平声字出现的频率也高,即“且五言之内,非两则三”——五言句内平声字占到二三个,非常普遍。三、平声字可以用一个,多在位置二;四个,甚至五个,都可以,但是用四个,不能出现在第四个位置上。四、相参而和,就是平声相对于其它三声按照一定规则组合起来,不可偏废,相互倚重。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1-1-4 22:50:55 | 显示全部楼层
今晚站位,明天细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70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6766
贡献
16851
金钱
29596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1-5 08:24: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万望关心诗论者在此题下各抒己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1-1-7 10:35: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声之中,入声最少,余声有两,总归一入,如征整政只、遮者柘只是也。平声赊缓,有用处最多,参彼三声,殆为大半。且五言之内,非两则三,如班婕妤诗曰:“常恐秋节至,凉风夺炎热。”此其常也。亦得用一用四:若四,平声无居第四,如古诗云:‘连城高且长’是也。用一,多在第二,如古诗曰:‘九州不足步’此,谓居其要也。然用全句,平上可为上句取,固无全用。如古诗曰:‘迢迢牵牛星’,亦并不用。若古诗曰:‘脉脉不得语’,此则不相废也。犹如丹素成章,盐梅致味,宫羽调音,炎凉御节,相参而和矣。”(《文镜秘府·文二十八种病》)

在下三羊认为:
平声赊缓,有用处最多,参彼三声,殆为大半】,原文意为平声
参彼上声殆为大半;参彼去声殆为大半;参彼入声殆为大半!
而不是:平声参彼仄声,殆为大半!
在下三羊考证统计,四声大致的比例是:2/1/1/1。详情如下,

搜韵新版《平水韵字表》总韵字数:26456字
平声:10804÷26456=41%
上声: 5037÷26456=19%
去声: 5789÷26456=22%
入声: 4826÷26456=18%
传统旧版《平水韵字表》总韵字数:6276字
平韵:2555÷6276=41%
上声:1178÷6276=19%
去声:1419÷6276=22%
入声:1124÷6276=18%
水流云网《平水韵字表》总字字数:5081字
平声:2078÷5081=41%
上声: 935÷5081=18%
去声:1244÷5081=24%
入声: 824÷5081=16%


点评

羊兄用统计数据说话,非常好。但我们讨论的是齐梁时期,那时候总字数,以及平声字、上声字、去声字,入声字,数量也不一样。看到有的资料说那时候入声字才一千左右。中古时期,去声也不多,据说。这问题值得探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7 12: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5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首席版主兼晴耕雨读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3461
贡献
23720
金钱
2959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7 12:41: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1-1-7 10:35
“四声之中,入声最少,余声有两,总归一入,如征整政只、遮者柘只是也。平声赊缓,有用处最多,参彼三 ...

羊兄用统计数据说话,非常好。但我们讨论的是齐梁时期,那时候总字数,以及平声字、上声字、去声字,入声字,数量也不一样。看到有的资料说那时候入声字才一千左右。中古时期,去声也不多,据说。这问题值得探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2230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150
贡献
3386
金钱
4694
发表于 2021-1-7 21: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苏星空 于 2021-1-7 22:06 编辑

在下三羊认为:
【平声赊缓,有用处最多,参彼三声,殆为大半】,原文意为平声:
参彼上声,殆为大半;参彼去声,殆为大半;参彼入声,殆为大半!
而不是:平声参彼仄声,殆为大半!
在下三羊考证统计,四声大致的比例是:2/1/1/1。详情如下
----
苏:“平声赊缓,有用处最多,参(参考并对照)彼三声,殆(几乎)为大半。”
苏:平声比较其他三声用处最多,故云大半也。
维宝笺(日文,維寶師の『箋註文鏡秘府論』):平声较彼三声用处最多,故云大半也。







点评

苏版的理解不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8 09: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41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1-7 22: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九门提督 发表于 2021-1-6 23:47
论坛虽然自由发言,也不能信口开河,误人误己。
回复:
王力先生虽然认为有“仄韵律绝”,但他同意仄韵属于古风诗的观点,认为“仄韵律绝”是“入律的古风”“只不过是通篇入律”。见王力“汉语诗律学”第三十一节“入律的古风”。

点评

没那个。启功、王力等大枷承认有仄韵律诗,并举出几位作者,这几位作者也是大枷,如白居易、元稹等。白居易自己将仄韵律诗直接编入律诗一类,就是明证。这是网上有人写的一段论述: “如白居易自己编的诗集,“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7 22: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5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首席版主兼晴耕雨读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3461
贡献
23720
金钱
2959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7 22:59:31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1-1-7 22:18
九门提督 发表于 2021-1-6 23:47
论坛虽然自由发言,也不能信口开河,误人误己。
回复:

没那个。启功、王力等大枷承认有仄韵律诗,并举出几位作者,这几位作者也是大枷,如白居易、元稹等。白居易自己将仄韵律诗直接编入律诗一类,就是明证。这是网上有人写的一段论述:


“如白居易自己编的诗集,“律诗”(相当于“近体”)卷中就有仄韵诗,其中有仄韵七言短律如《寒食卧病》,仄韵五言律绝如《秋虫》,仄韵七言律绝如《空闺怨》等,可见在唐人看来,并不以押平、仄韵,作为近体的界线。

又如元代方回《瀛奎律髓》卷二十二月类,白居易《西楼月》一首云“此乃仄声律诗也”,卷三十五庭宇类,俞汝尚《题三角亭》一首云“此仄声律诗”,也是不把仄韵诗拒之“律”之门外的。明人谢天瑞《诗法》则有“五言律仄韵”、“七言律仄韵”、“五言绝句仄韵”、“七言绝句仄韵”等名目,并以灵一《栖霞山夜坐》作为五言律仄韵,高适《九月九日赠颜少府》作为七言律仄韵,柳宗元《江雪》、崔国辅《怨辞》、王维《竹里馆》作为五言绝句仄韵,长孙佐辅《寻山家》作为七言绝句仄韵的例子。”


这段话中提及的文献,俺也查阅了,觉得的确是事实。还是那句话,仄韵律诗数量是少了些,但是不等于没有,更不是不存在。


以押韵作为近体诗之分野,纯属扯淡而已。


得空俺要梳理一下此论题。

点评

万首唐人绝句之五绝共有两千多首,仄韵占四分之一,言罕见者,信口开河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0 21:38
白氏长庆集卷十四★律诗★五言七言自两韵至一百韵凡一百首 《晚秋夜》 碧空溶溶月华静,月里愁人吊孤影。仄平仄上仄平去,仄仄平平仄平上。 花开残菊傍疏篱,叶下衰桐落寒井。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上。 塞鸿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8 10:16
可以叫“仄韵律诗”,但是“入律的古风”,这是王力认可的。你可以认真读读,确实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7 23: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41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1-7 23:07:35 | 显示全部楼层
九门提督 发表于 2021-1-7 22:59
没那个。启功、王力等大枷承认有仄韵律诗,并举出几位作者,这几位作者也是大枷,如白居易、元稹等。白居 ...

可以叫“仄韵律诗”,但是“入律的古风”,这是王力认可的。你可以认真读读,确实有。

点评

针版你为何不把王力的原话传上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8 09:58
针兄与金池长老都是先入为主认为近体诗就是押平声韵作为前提条件来讨论此话题,显然不对。既然是讨论,就是一个开放的话题,首先近体诗本质特征是什么?区分古体诗与近体诗的特征是什么?明白了这两个问题,答案就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7 23: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5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首席版主兼晴耕雨读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3461
贡献
23720
金钱
2959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7 23:24:38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1-1-7 23:07
可以叫“仄韵律诗”,但是“入律的古风”,这是王力认可的。你可以认真读读,确实有。 ...

针兄与金池长老都是先入为主认为近体诗就是押平声韵作为前提条件来讨论此话题,显然不对。既然是讨论,就是一个开放的话题,首先近体诗本质特征是什么?区分古体诗与近体诗的特征是什么?明白了这两个问题,答案就基本上出来了,剩下的就是去找找看,是否有满足这些条件且又押仄声韵的作品就行了。

点评

近体诗产生于四声化为二元平仄的条件下,因为只能押平声韵才能满足整首诗的平仄要求: 1、句子论二四平仄; 2、句间粘对以二四平仄相粘相对为准; 3、上下句尾声以平仄相对为准。 4、中两联对仗以二四处平仄上下相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8 10: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70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6766
贡献
16851
金钱
29596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1-8 09:02:37 | 显示全部楼层
争论开始了,很好。本人早想发言了,就是关于平上去入比例问题:我根据手头《广韵》统计,大计如下:
以平声为100%,上声50%,去声50%,入声20%。广韵是切韵的增广,秘府论说平声字比上去入三声字还多是不确的。平声字多而韵部分上下,但不能因其数多就将其定为一方,而上去入合并为相对立的另一方。平声与上去入声在发音上的反差最大而生平仄是汉字本身的特点形成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1-1-8 09:55:22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21-1-7 21:14
在下三羊认为:
【平声赊缓,有用处最多,参彼三声,殆为大半】,原文意为平声:
参彼上声,殆为大半;参彼 ...

苏版的理解不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1-1-8 09:58:57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1-1-7 23:07
可以叫“仄韵律诗”,但是“入律的古风”,这是王力认可的。你可以认真读读,确实有。 ...

针版你为何不把王力的原话传上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70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6766
贡献
16851
金钱
29596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1-8 10:05:06 | 显示全部楼层
九门提督 发表于 2021-1-7 23:24
针兄与金池长老都是先入为主认为近体诗就是押平声韵作为前提条件来讨论此话题,显然不对。既然是讨论,就 ...

近体诗产生于四声化为二元平仄的条件下,因为只能押平声韵才能满足整首诗的平仄要求:
1、句子论二四平仄;
2、句间粘对以二四平仄相粘相对为准;
3、上下句尾声以平仄相对为准。
4、中两联对仗以二四处平仄上下相对。
而任何押仄声韵者都不可能同时满足这四个条件。只是任何人都可以求其次而写仄韵诗而已,包括白居易!

点评

俺就喜欢金池长老、针叶林兄等人之武断,嘿嘿。 俺只问一个问题:若我们问大唐诗人,何谓律诗?——您估计唐朝诗人如何回答?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8 10: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5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首席版主兼晴耕雨读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3461
贡献
23720
金钱
2959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8 10: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1-1-8 10:05
近体诗产生于四声化为二元平仄的条件下,因为只能押平声韵才能满足整首诗的平仄要求:
1、句子论二四平仄 ...

俺就喜欢金池长老、针叶林兄等人之武断,嘿嘿。
俺只问一个问题:若我们问大唐诗人,何谓律诗?——您估计唐朝诗人如何回答?

点评

俺只问一个问题:若我们问大唐诗人,何谓律诗? 这一问很好,何谓律诗?这是一个根本问题,以其本则知其末,以其左知其右。凡事通类而后应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9 07:39
唐朝科举试律近体诗,同年同月同试题,既可以平韵,也可以仄韵! 中唐·德宗贞元十年(794)《春风扇微和》10首 陈九流《春风扇微和》10——01 喜见阳和至。遥知橐籥功。迟迟散南陌。袅袅逐东风。 暗入芳园里。潜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8 10: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1-1-8 10: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21-1-8 10:29 编辑
九门提督 发表于 2021-1-7 22:59
没那个。启功、王力等大枷承认有仄韵律诗,并举出几位作者,这几位作者也是大枷,如白居易、元稹等。白居 ...

白氏长庆集卷十四★律诗★五言七言自两韵至一百韵凡一百首
《晚秋夜》
碧空溶溶月华静,月里愁人吊孤影。仄平仄上仄平去,仄仄平平仄平上。
花开残菊傍疏篱,叶下衰桐落寒井。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上。
塞鸿飞急觉秋尽,邻鸡鸣迟知夜永。仄平平入仄平去,平平平平平仄上。
凝情不语空所思,风吹白露衣裳冷。平平仄上平仄去,平去仄去平平上。


白氏长庆集卷十六★律诗★五言七言自两韵至一百韵凡一百首
《秋晚》
篱菊花稀砌桐落,树阴离离日色薄。平仄平平仄平入,仄平平平仄仄入。
单幕疏帘贫寂寞,凉风冷露秋萧索。平仄平平平仄去,平平仄去平平入。
光阴流转忽已晚,颜色凋残不如昨。平平平去仄仄上,平仄平平仄平入。
莱妻卧病月明时,不捣寒衣空捣药。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入。

点评

碧空溶溶月华静,月里愁人吊孤影。 花开残菊傍疏篱,叶下衰桐落寒井。 塞鸿飞急觉秋尽,邻鸡鸣迟知夜永。 凝情不语空所思,风吹白露衣裳冷。 《秋晚》 篱菊花稀砌桐落,树阴离离日色薄。 单幕疏帘贫寂寞,凉风冷露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8 10: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1-1-8 10: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九门提督 发表于 2021-1-8 10:10
俺就喜欢金池长老、针叶林兄等人之武断,嘿嘿。
俺只问一个问题:若我们问大唐诗人,何谓律诗?——您估 ...

唐朝科举试律近体诗,同年同月同试题,既可以平韵,也可以仄


中唐·德宗贞元十年(794)《春风扇微和》10首
陈九流《春风扇微和》10——01
喜见阳和至。遥知橐籥功。迟迟散南陌。袅袅逐东风。
暗入芳园里。潜吹草木中。兰荪才有绿。桃杏未成红。
已觉寒光尽。还防淑气通。由来荣与悴。今日发应同。
仄去平平入。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入平平上。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入平平上。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张  汇《春风扇微和》10——02
木德生和气。防防入曙风。暗催南向叶。渐翥北归鸿。
澹荡侵冰谷。悠扬转蕙丛。拂尘回广路。泛籁过遥空。
暖上烟光际。云移律候中。扶摇如可借。从此戾苍穹。
仄入平平去。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上平平入。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上平平去。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范传正《春风扇微和》10——03
暧暧当迟日。防微扇好风。吹摇新叶上。光动浅花中。
澹荡凝清昼。氤氲暖碧空。稍防生绿水。已觉散芳丛。
徙倚情偏适。徘徊赏未穷。妍华不可状。竟夕气融融。
仄去平平入。平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上平平去。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上平平入。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陈通方《春风扇微和》10——04
习习和风扇。悠悠淑气微。阳升知候改。律应喜春归。
池柳晴初折。林莺暖欲飞。川原浮彩翠。台馆动光辉。
泛艳摇丹阙。扬芳入粉闱。发生当有分。枯朽幸因依。
仄入平平去。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上平平入。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去平平入。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柳道伦《春风扇微和》10——05
青阳初入律。淑气应春风。始辨梅花里。俄分柳色中。
依防开夕照。澹荡媚晴空。拂水生苹末。经岩触桂丛。
稍抽兰叶紫。防吐杏花红。愿逐仁风布。将禆生植功。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去平平上。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上平平入。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入平平去。平平平仄平。
崔立之《春风扇微和》10——06
时令忽已变。年光俄又春。高低惠风入。远近芳气新。
靡靡才偃草。泠泠不动尘。温和乍扇物。煦妪偏感人。
去出桂林漫。来过蕙圃频。晨辉正澹荡。披拂长相亲。
平上仄仄去。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平。
仄去平平上。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平。
仄入仄平去。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
郭  遵《春风扇微和》10——07
微风飘淑气。散漫及兹晨。习习何处至。熙熙与春亲。
暧空防早辨。映日度逾频。高拂非烟杂。低随众卉新。
霁天轻有霭。绮陌尽无尘。还似登台意。元和欲煦人。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入平仄去。平平仄平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去平平入。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上平平去。平平仄仄平。
豆卢荣《春风扇微和》10——08
春晴生缥缈。软吹和初遍。池影动玄沦,山容发葱茜。
迟迟入绮阁。习习流芳甸。树杪飏莺啼。阶前落花片。
韶光恐闲放。旭日宜游宴。文客拂尘衣。仁风愿回扇。【仄韵诗】
平平平仄上。仄去平平去。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去。
平平仄仄入。仄入平平去。仄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去。
平平仄平上。仄入平平去。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去。
邵  偃《春风扇微和》10——09
微风扇和气。韶景共芳晨。始见郊原绿。旋过御苑春。
三条开广陌。八水泛通津。烟动花间叶。香流马上人。
逶迤云彩曙。嘹唳鸟声频。为报东堂客。明朝桂树新。
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去平平入。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去平平入。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去平平入。平平仄仄平。
公乘亿《春风扇微和》10——10
丽日催迟景。和风扇早春。暖浮丹凤阙。韶媚黑龙津。
澹荡迎仙仗。霏防送尽轮。绿摇宫柳散。红待禁花新。
舞席潜回雪。歌筵暗起尘。幸当阳候律。一愿及佳辰。
仄入平平上。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去平平上。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去平平入。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中唐·德宗贞元九年(793)《风光草际浮》6首
裴 杞《风光草际浮》6——1
澹荡和风至,芊绵碧草长。徐吹遥扑翠,半偃乍浮光。
叶似翻宵露,丛疑扇夕阳。逶迤明曲渚,照耀满回塘。
白芷生还暮,崇兰泛更香。谁知揽结处,含思向馀芳。
仄上平平去。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上平平去。平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上平平去。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张复元《风光草际浮》6——2
纤纤春草长,迟日度风光。靃靡含新彩,霏微笼远芳。
殊姿媚原野,佳色满池塘。最好垂清露,偏宜带艳阳。
浅深浮嫩绿,轻丽拂馀香。好助莺迁势,乘时冀便翔。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去平平上。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上平平去。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去平平入。平平仄仄平。
陈  璀《风光草际浮》6——3
春风泛摇草,旭日遍神州。已向花间积,还来叶上浮。
晓光缘圃丽,芳气满街流。澹荡依朱萼,飖飏带玉沟。
向空看转媚,临水见弥幽。况被崇兰色,王孙正可游。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去平平入。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去平平入。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去平平入。平平仄仄平。
吴  秘《风光草际浮》6——4
草色春沙里。风光晓正幽。轻明摇不散。郁昱丽仍浮。
吹缓苗难转。晖闲叶本柔。碧疑烟彩入。红是日华流。
耐可披襟对。谁应满掬收。恭闻掇芳客。为此尚淹留。
仄入平平上。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上平平去。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上平平去。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陈  祜《风光草际浮》6——5
秀发王孙草。春生君子风。光摇低偃处。影散艳阳中。
稍稍移苹末。微微转蕙丛。浮烟倾绿野。远色澹晴空。
泛彩池塘媚。含芳景气融。清晖谁不挹。几许赏心同。
仄入平平上。平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去平平入。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上平平去。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刘禹锡《风光草际浮》6——6
熙熙春景霁。草绿春光丽。的历乱相鲜。葳蕤互亏蔽。
乍疑芊绵里。稍动丰茸际。影碎翻崇兰。浮香转丛蕙。
含烟绚碧彩。带露如珠缀。幸因采掇日。况此临芳岁。【仄韵诗】
平平平仄去。仄入平平去。仄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去。
仄平平平上。仄上平平去。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去。
平平仄仄上。仄仄平平去。仄平仄仄入。仄上平平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70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6766
贡献
16851
金钱
29596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1-8 10:29: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1-1-8 10:16
白氏长庆集卷十四★律诗★五言七言自两韵至一百韵凡一百首
《晚秋夜》
碧空溶溶月华静,月里愁人吊孤影。 ...

碧空溶溶月华静,月里愁人吊孤影。
花开残菊傍疏篱,叶下衰桐落寒井。
塞鸿飞急觉秋尽,邻鸡鸣迟知夜永。
凝情不语空所思,风吹白露衣裳冷。

《秋晚》
篱菊花稀砌桐落,树阴离离日色薄。
单幕疏帘贫寂寞,凉风冷露秋萧索。
光阴流转忽已晚,颜色凋残不如昨。
莱妻卧病月明时,不捣寒衣空捣药。
《偶然》
楚怀邪乱灵均直,放弃合宜何恻恻。
汉文明圣贾生贤,谪向长沙堪叹息。
人事多端何足怪,天文至信犹差忒。
月离于毕合滂沱,有时不雨何能测。


-------------
九门、三羊自读:白氏的仄韵诗句尾字是“平仄相对”吗?粘对合律吗?

点评

三羊的选例不对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8 10: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1-1-8 10:3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21-1-8 10:37 编辑
金筑子 发表于 2021-1-8 10:29
碧空溶溶月华静,月里愁人吊孤影。
花开残菊傍疏篱,叶下衰桐落寒井。
塞鸿飞急觉秋尽,邻鸡鸣迟知夜永。 ...
三羊选例太仓促,例子不成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2230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150
贡献
3386
金钱
4694
发表于 2021-1-9 07:39:01 | 显示全部楼层
九门提督 发表于 2021-1-8 10:10
俺就喜欢金池长老、针叶林兄等人之武断,嘿嘿。
俺只问一个问题:若我们问大唐诗人,何谓律诗?——您估 ...

俺只问一个问题:若我们问大唐诗人,何谓律诗?
九门这一问很好,何谓律诗?这是一个根本问题,以其本则知其末,以其左知其右。凡事通类而后应也。

点评

今人律观为始作俑者王力先生诗论搅糊涂了。只知王力之正体,不知也不承认变体,只知有正律句,小拗句,特拗句,不知有拗极句,也不知唐人并不忌孤平,三平尾。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0 21: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1-1-10 21:38:42 | 显示全部楼层
九门提督 发表于 2021-1-7 22:59
没那个。启功、王力等大枷承认有仄韵律诗,并举出几位作者,这几位作者也是大枷,如白居易、元稹等。白居 ...

万首唐人绝句之五绝共有两千多首,仄韵占四分之一,言罕见者,信口开河也!

点评

古体诗与近体诗之分界不是以用韵为基准,而是以自觉应用严格的声律规则为界限。韵,从齐梁至唐,虽有些微变化,整体还是稳定的,保持一致与连贯的。 通过讨论,发现有些朋友基本东西没有搞懂,夹生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0 21: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1-1-10 21:45:12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21-1-9 07:39
俺只问一个问题:若我们问大唐诗人,何谓律诗?
九门这一问很好,何谓律诗?这是一个根本问题,以其本则知 ...

今人律观为始作俑者王力先生诗论搅糊涂了。只知王力之正体,不知也不承认变体,只知有正律句,小拗句,特拗句,不知有拗极句,也不知唐人并不忌孤平,三平尾。

点评

王力先生有好几本著作关于诗词方面的,但是有的是为初学者启蒙用的,非常简略,有的是专业学术著作,深度与广度完全不一样,比如《汉语诗律学》就是学术著作,里面就有这方面论述,而在那些小儿科普及读物里面,就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1 19: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5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首席版主兼晴耕雨读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3461
贡献
23720
金钱
2959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10 21:5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21-1-10 21:38
万首唐人绝句之五绝共有两千多首,仄韵占四分之一,言罕见者,信口开河也! ...

古体诗与近体诗之分界不是以用韵为基准,而是以自觉应用严格的声律规则为界限。韵,从齐梁至唐,虽有些微变化,整体还是稳定的,保持一致与连贯的。

通过讨论,发现有些朋友基本东西没有搞懂,夹生了。

点评

【通过讨论,发现有些朋友基本东西没有搞懂,夹生了】! 岂止是【夹生了】,根本就是【没搞懂】!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1 08: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1-1-11 08:33:05 | 显示全部楼层
九门提督 发表于 2021-1-10 21:53
古体诗与近体诗之分界不是以用韵为基准,而是以自觉应用严格的声律规则为界限。韵,从齐梁至唐,虽有些微 ...

【通过讨论,发现有些朋友基本东西没有搞懂,夹生了】!
岂止是【夹生了】,根本就是【没搞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5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首席版主兼晴耕雨读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3461
贡献
23720
金钱
2959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 19:4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21-1-10 21:45
今人律观为始作俑者王力先生诗论搅糊涂了。只知王力之正体,不知也不承认变体,只知有正律句,小拗句,特 ...

王力先生有好几本著作关于诗词方面的,但是有的是为初学者启蒙用的,非常简略,有的是专业学术著作,深度与广度完全不一样,比如《汉语诗律学》就是学术著作,里面就有这方面论述,而在那些小儿科普及读物里面,就略而不谈,故而有很多人受此影响,不知有晋,无论秦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4-19 01:4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