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09|回复: 31

关于元兢《诗髓脑》唐朝近体诗格律六条贯的总合概要

[复制链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12-28 14:54: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元兢《诗髓脑》唐朝近体诗格律六条贯的总合概要

    三羊转载按语:元兢《诗髓脑》全文:包含标点符号3824字,不含标点符号2877字。元兢《诗髓脑》,极尽囊括了唐朝近体格律的所有理论,广泛而又深入的牵涉唐朝近体诗格律六条贯,三羊简要总合概括如下。水平有限,错误难免。诗友纠正,不胜感激!
第一条:换头术。换头术一分为二:单联换句头,双联换联头。
第二条:护腰术。腰即五言第三字,上句腰不宜与下句腰同声。
第三条:相承术。相承术一分为二:三平向上承,三平向下承。
第四条:蜂腰诗。五言诗句,二五俩字,可以同平,不可同上同去同入声。
第五条:龃龉病。五言之中的第二三四字,相连的俩字,不可同上同去同入声。
第六条:束与散。每联句尾三个字的语法结构:作为【1·2】者,是撷腰;作为【2·1】者,是解镫。撷腰不与解镫相间者,是长解镫病,此病或名“束”;镫病不与撷腰相间者,是长解镫病,此病亦名“散”。

元兢《诗髓脑》(张伯伟编校版)全文:
★调声
  声有五声,角征宫商羽也。分于文字四声,平上去入也。宫商为平声,征为上声,羽为去声,角为入声。故沈隐侯论云:“欲使宫征相变,低昂舛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妙达此旨,始可言文。”固知调声之义,其为大矣。
  调声之术,其例有三:一曰换头,二曰护腰,三曰相承。
  一、换头者,若兢于《蓬州野望》诗云:
飘飖宕渠域,旷望蜀门隈。水共三巴远,山随八阵开。
桥形疑汉接,石势似烟回。欲下他乡泪,猿声几处催。
  此篇第一句头两字平,次句头两字去上入①;次句头两字去上入,次句头两字平;次句头两字又平,次句头两字去上入;次句头两字又去上入,次句头两字又平。如此轮转,自初以终篇,名为双换头,是最善也。若不可得如此,即如篇首第二字是平,下句第二字是用去上入;次句第二字又用去上入,次句第二字又用平。如此轮转终篇,唯换第二字,其第一字与下句第一字用平不妨,此亦名为换头,然不及双换。又不得句头第一字是去上入,次句头用去上入,则声不调也。可不慎欤!②此换头,或名拈二。拈二者,谓平声为一字,上去入为一字。第一句第二字若安上去入声,第二、第三句第二字皆须平声。第四、第五句第二字还须上去入声,第六、第七句第二字安平声,以次避之。如庾信诗云:“今日小园中,桃花数树红。欣君一壶酒,细酌对春风。”③“日”与“酌”同入声。只如此体,词合宫商,又复流美,此为佳妙。

“上去入”三字,《文笔眼心抄》引作“侧字”,下同。

以下一百二十二字,据《文笔眼心抄》补。《眼心抄》诸本文字或有异同,此据兴膳宏译注《文笔眼心抄》本。

此庾信《答王司空饷酒》诗。
  二、护腰者,腰,谓五字之中第三字也。护者,上句之腰不宜与下句之腰同声。然同去上入则不可,用平声无妨也。庾信诗曰:“谁言气盖代,晨起帐中歌。”
  “气”是第三字,上句之腰也。“帐”亦第三字,是下句之腰。此为不调。宜护其腰,慎勿如此也。
  三、相承者,若上句五字之内,去上入字则多,而平声极少者,则下句用三平承之。用三平之术,向上向下二途,其归道一也。三平向上承者,如谢康乐诗云:“溪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
  上句唯有“溪”一字是平,四字是去上入,故下句之上用“云霞收”三平承之,故曰上承也。三平向下承者,如王中书诗曰:“待君竟不至,秋雁双双飞。”
  上句唯有一字是平,四去上入,故下句末“双双飞”三平承之,故云三平向下承也。
    (以上《文镜秘府论》天卷《调声》)

★对属
  《易》曰:“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书》曰:“满招损,谦受益。”此皆圣作切对之例。况乎庸才凡调而对,而不求切哉。
  一、正对。正对者,若“尧年”、“舜日”,“尧”、“舜”皆古之圣君,名相敌,此为正对。若上句用圣君,下句用贤臣;上句用“凤”,下句还用“鸾”,皆为正对也。如上句用“松桂”,下句用“蓬蒿”,“松桂”是善木,“蓬蒿”是恶草,此非正对也。
  二、异对。异对者,若“来禽”、“去兽”,“残月”、“初霞”。此“来”与“去”,“初”与“残”,其类不同,名为异对。异对胜于同对。
  三、平对。平对者,若青山、绿水,此平常之对,故曰平对也。他皆放此。
  四、奇对。奇对者,若“马颊河”、“熊耳山”,此“马”、“熊”是兽名,“颊”、“耳”是形名,既非平常,是为奇对。他皆放此。又如“漆沮”、“四塞”,“漆”与“四”是数名,又两字各是双声对。又如古人名,上句用“曾参”,下句用“陈轸”,“参”与“轸”者,同是二十八宿名。若此者,出奇而取对,故谓之奇对。他皆放此。
  五、同对。同对者,若“大谷”、“广陵”,“薄云”、“轻雾”。此“大”与“广”、“薄”与“轻”,其类是同,故谓之同对。同类对者,云雾,星月,花叶,风烟,霜雪,酒觞,东西,南北,青黄,赤白,丹素,朱紫,宵夜,朝旦,山岳,江河,台殿,宫堂,车马,途路。
  六、字对。字对者,若“桂楫”、“荷戈”,“荷”是负之义,以其字草名,故与“桂”为对。不用义对,但取字为对也。
  七、声对。声对者,若“晓路”、“秋霜”,“路”是道路,与“霜”非对,以其与“露”同声故。
  八、侧对。侧对者,若“冯翊”、地名,在右辅也。“龙首”。山名,在西京也。此为“冯”字半边有“马”,与“龙”为对;“翊”之半边有“羽”,与“首”为对。此为侧对。又如“泉流”、“赤峰”,“泉”字其上有“白”,与“赤”为对。凡一字侧耳,即是侧对,不必两字皆须侧也。
    以前八种切对,时人把笔缀文者多矣,而莫能识其径路。于公义藏之于箧笥,不可示于非才。深秘之,深秘之。
    (以上《文镜秘府论》东卷《二十九种对》)

★文病
一、平头。
    (平头诗者,五言诗第一字不得与第六字同声,第二字不得与第七字同声。同声者,不得同平上去入四声,犯者名为犯平头①。)
    此平头如是,近代成例,然未精也。欲知之者,上句第一字与下句第一字,同平声不为病,同上去入声,一字即病。若上句第二字与下句第二字同声,无问平上去入,皆是巨病②。此而或犯,未曰知音。今代文人李安平、上官仪,皆所不能免也③。

此段文字未必出于元氏,然《诗髓脑》既有对八病旧说之补正,则当先列旧说,后作补正。下同。
②《本朝文萃》卷七亦引及《诗髓脑》文:“平头有二等之病,上句第二字与下句第二字同声者,巨病也,必避之。上句第一字与下句第一字同上去入者,难立为病之文,不避之。”
③三宝原本注:此文出于元兢。
二、上尾。
    (上尾诗者,五言诗中,第五字不得与第十字同声,名为上尾。)
    如陆机诗云:“衰草蔓长河,寒木入云烟①。”“河”与“烟”平声。此上尾,齐、梁已前,时有犯者。齐、梁已来,无有犯者。此为巨病。若犯者,文人以为未涉文途者也。唯连韵者,非病也。如“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②”是也。下句有云“郁郁园中柳③”也④。
①陆机诗句
②古诗
③古诗十九首
④三宝原本注:此文出于元兢。
三、鹤膝。
    (鹤膝诗者,五言诗第五字不得与第十五字同声。言两头细,中央粗,似鹤膝也。)【羊注:原版只有目录,目录之下的30字内容,是三羊添加的】
四、蜂腰。
    (蜂腰诗者,五言诗一句之中,第二字不得与第五字同声。言两头粗,中央细,似蜂腰也。)
    诗曰:“闻君爱我甘,窃独自雕饰。①”“君”与“甘”非为病;“独”与“饰”是病。所以然者,如第二字与第五字同去上入,皆是病,平声非病也。此病轻于上尾、鹤膝,均于平头,重于四病。清都师皆避之。已下四病,但须知之,不必须避②。

古诗句

此段文字亦见于《本朝文萃》卷七,《诗髓脑》云:蜂腰者,每句第二字不得与第五字同声是也。古诗曰:“闻君爱我甘,窃独自雕饰”,“君”与“甘”平声,“独”与“饰”同入声。元兢曰:“君与甘,非为病;独与饰,是病。所以然者,如第二字与第五字同去上入,皆是病,平声非病也。此病轻于上尾、鹤膝,均于平头,重于四病”。三宝院本注,此文出于元兢。
  五、大韵。(大韵诗者,五言诗若以“新”为韵,上九字中,更不得安“人”、“津”、“邻”、“身”、“陈”等字,既同其类,名犯大韵。)此病不足累文,如能避者弥佳。若立字要切,于文调畅,不可移者,不须避之。
  六、小韵。(小韵诗,除韵以外,而有迭相犯者,名为犯小韵病也。)此病轻于大韵,近代咸不以为累文。
  七、傍纽。傍纽者,一韵之内,有隔字双声也。此病更轻于小韵,文人无以为意者。又若不隔字而是双声,非病也。如“清切”、“从就”之类是也。
  八、正纽。正纽者,一韵之内,有一字四声分为两处是也。如梁简文帝诗云:“轻霞落暮锦,流火散秋金。”“金”、“锦”、“禁”、“急”是一字之四声,今分为两处,是犯正纽也。此病轻重,与傍纽相类,近代咸不以为累,但知之而已。
  兢于八病之别为八病。自昔及今,无能尽知之者。近上官仪识其三,河间公义府思其余事矣。八者何?一曰龃龉,二曰丛聚,三曰忌讳,四曰形迹,五曰傍突,六曰翻语,七曰长撷腰,八曰长解镫。
  一、龃龉病。龃龉病者,一句之内,除第一字及第五字,其中三字,有二字相连同上去入是。若犯上声,其病重于鹤膝,此例文人以为秘密,莫肯传授。上官仪云:“犯上声是斩刑,去入亦绞刑。”如曹子建诗云:“公子敬爱客”。“敬”与“爱”是,其中三字,其二字相连同去声是也。平声不成病,上去入是重病,文人悟之者少,故此病无其名。兢案《文赋》云:“或龃龉而不安”,因以此病名为龃龉之病焉。
  二、丛聚病。丛聚病者,如上句有“云”,下句有“霞”,抑是常。其次句复有“风”,下句复有“月”,“云”、“霞”、“风”、“月”,俱是气象,相次丛聚,是为病也。如刘铄诗云:“落日下遥林,浮云霭曾阙。玉宇来清风,罗帐迎秋月。”此上句有“日”,下句有“云”,次句有“风”,次句有“月”,“日”、“云”、“风”、“月”相次四句,是丛聚。盖略举气象为例,触类而长,庶物则同。上十字已有“鸾”对“凤”,下十字不宜更有“凫”对“鹤”;上十字已有“桂”对“松”,下十字不宜更用“桐”对“柳”,俱是丛聚之病,此又悟之者鲜矣。
  三、忌讳病。忌讳病者,其中意义,有涉于国家之忌是也。如顾长康诗云:“山崩溟海竭,鱼鸟将何依。”“山崩”、“海竭”,于国非所宜言,此忌讳病也。此病或犯,虽有周公之才,不足观也。又如咏雨诗称“乱声”,泝水诗云“逆流”,此类皆是也。
  四、形迹病。形迹病者,谓于其义相形嫌疑而成。如曹子建诗云:“壮哉帝王居,佳丽殊百城。”即如近代诗人,唯得云“丽城”,亦云“佳丽城”。若单用“佳城”,即如滕公佳城,为形迹病也。文中例极多,不可轻下语也。
  五、傍突病。傍突病者,句中意旨,傍有所突触。如周彦伦诗云:“二亩不足情,三冬俄已毕。”“二亩”涉其亲,宁可云“不足情”也?此与忌讳同,执笔者咸宜戒之,不可辄犯也。
  六、翻语病。翻语病者,正言是佳词,反语则深累是也。如鲍明远诗云:“鸡鸣关吏起,伐鼓早通晨。”“伐鼓”,正言是佳词,反语则不祥,是其病也。
  七、长撷腰病。长撷腰病者,每句第三字撷上下两字,故曰撷腰。若无解镫相间,则是长撷腰病也。如上官仪诗云:“曙色随行漏,早吹入繁笳。旗文萦桂叶,骑影拂桃花。碧潭写春照,青山笼雪花。”上句“随”,次句“入”,次句“萦”,次句“拂”,次句“写”,次句“笼”,皆单字,撷其腰于中,无有解镫者,故曰长撷腰也。此病或名“束”。
  八、长解镫病。长解镫病者,第一、第二字意相连,第三、第四字意相连,第五单一字成其意,是解蹬;不与撷腰相间,是长解镫病也。如上官仪诗云:“池牖风月清,闲居游客情。兰泛樽中色,松吟弦上声。”“池牖”二字意相连,“风月”二字意相连,“清”一字成四字之意。以下三句,皆无有撷腰相间,故曰长解镫之病也。撷腰、解镫并非病,文中自宜有之,不间则为病。然解镫须与撷腰相间,则屡迁其体。不可得句相间,但时然之。近文人篇中有然,相间者偶然耳。然悟之而为诗者,不亦尽善者乎。此病亦名“散”。
   (以上《文镜秘府论》西卷《文二十八种病》)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金钱 +20 贡献 +20 收起 理由
如观 + 20 + 20 + 20 欣赏佳作!

查看全部评分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0-12-28 17:26:06 | 显示全部楼层
要看看这些理论真正落实到诗体中的有多少。

永明体例举的一些避诗病太过繁琐。而元兢体的相承与护腰又没有太大的遵守价值。所以最后是反而没有理论的沈宋体占据了主导。


点评

元兢虽有六条,实际作品只是严守一条半!三羊都有实际证据! 三羊转载按语:元兢《诗髓脑》全文:包含标点符号3824字,不含标点符号2877字。元兢《诗髓脑》,极尽囊括了唐朝近体格律的所有理论,广泛而又深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28 18: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8 18: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20-12-28 17:26
要看看这些理论真正落实到诗体中的有多少。

永明体例举的一些避诗病太过繁琐。而元兢体的相承与护腰又没有 ...
元兢虽有六条,实际作品只是严守一条半!三羊都有实际证据!

    三羊转载按语:元兢《诗髓脑》全文:包含标点符号3824字,不含标点符号2877字。元兢《诗髓脑》,极尽囊括了唐朝近体格律的所有理论,广泛而又深入的牵涉唐朝近体诗格律六条贯,三羊简要总合概括如下。水平有限,错误难免。诗友纠正,不胜感激!

第一条:换头术。换头术一分为二:单联换句头,双联换联头。
第二条:护腰术。腰即五言第三字,上句腰不宜与下句腰同声。
第三条:相承术。相承术一分为二:三平向上承,三平向下承。
第四条:蜂腰诗。五言诗句,二五俩字,可以同平,不可同上同去同入声。
第五条:龃龉病。五言之中的第二三四字,相连的俩字,不可同上同去同入声。
第六条:束与散。每联句尾三个字的语法结构:作为【1·2】者,是撷腰;作为【2·1】者,是解镫。撷腰不与解镫相间者,是长解镫病,此病或名“束”;镫病不与撷腰相间者,是长解镫病,此病亦名“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0-12-28 19: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魏晋到王融、谢灵运56%的诗作避鹤膝,沈约、王融、谢眺三人的诗作66.9%避鹤膝,到初唐沈佺期、许敬宗、上官仪等81%的诗作避鹤膝。摘自《文镜秘府论研究》(卢盛江)

说明避鹤膝在沈约之前就有。沈约倡导之后响应的人逐渐增多。并且永明体“发育”的时间比较充分。

而元兢体自提出后“发育”时间不充分,很快被沈宋替代。

但是元兢最重要的理论“单换头”对近体的形成意义重大。

点评

王昌龄《诗格》近体诗范例第一例,【贵·带】俩字就是犯鹤膝! 由此可知,唐朝近体律诗并不忌讳犯鹤膝! 五言平头正律势尖头  皇甫冉诗曰:中司龙节贵,上客虎符新。地控吴襟带,才高汉缙绅。 泛舟应度腊,入境便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28 19:59
二五异声沈宋体的这种句式避不了,即仄仄平平仄。同上去入的概率虽很低,但还是存在的。 龃龉病沈宋体的这种句式避不了即平平仄仄平。同上去入也会出现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28 19:52
鹤膝诗者,五言诗第五字不得与第十五字同声。 沈宋五言律诗136首声律考证,犯鹤膝13首,以首为计: 符合鹤膝诗的百分比:(136-13)÷136=123÷136=90%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28 19: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8 19:5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20-12-28 19:22
魏晋到王融、谢灵运56%的诗作避鹤膝,沈约、王融、谢眺三人的诗作66.9%避鹤膝,到初唐沈佺期、许敬宗、上官 ...

鹤膝诗者,五言诗第五字不得与第十五字同声。
沈宋五言律诗136首声律考证,犯鹤膝13首,以首为计:
符合鹤膝诗的百分比:(136-13)÷136=123÷136=90%

点评

是考察了除了沈宋,还有许敬宗、上官仪等十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28 19: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0-12-28 19:5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20-12-28 20:01 编辑
如观 发表于 2020-12-28 19:22
魏晋到王融、谢灵运56%的诗作避鹤膝,沈约、王融、谢眺三人的诗作66.9%避鹤膝,到初唐沈佺期、许敬宗、上官 ...


二五异声沈宋体的这种句式避不了,即仄仄平平仄。同上去入的概率虽很低,但还是存在的。

龃龉病沈宋体的这种句式避不了,即平平仄仄平。同上去入也会出现的。



2020-12-28 19-48-27_0051.jpg

点评

书影,出自谁的著作?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30 12:42
沈宋诗136首,只有两首犯蜂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28 20: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0-12-28 19:54: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12-28 19:51
鹤膝诗者,五言诗第五字不得与第十五字同声。
沈宋五言律诗136首声律考证,犯鹤膝13首,以首为计:
符合 ...

是考察了除了沈宋,还有许敬宗、上官仪等十人。

点评

可以考证沈宋,不能考证许敬宗、上官仪等人!因为,武则天科举试律近体诗的时候,【许敬宗、上官仪】已经命丧黄泉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28 20: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8 19:5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20-12-28 20:03 编辑
如观 发表于 2020-12-28 19:22
魏晋到王融、谢灵运56%的诗作避鹤膝,沈约、王融、谢眺三人的诗作66.9%避鹤膝,到初唐沈佺期、许敬宗、上官 ...
王昌龄《诗格》近体诗范例第一例,【贵·带】俩字就是犯鹤膝!
由此可知,唐朝近体律诗并不忌讳犯鹤膝!
五言平头正律势尖头
皇甫冉诗曰:
中司龙节,上客虎符新。地控吴襟,才高汉缙绅。
泛舟应度腊,入境便行春。处处歌来暮,长江建业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8 20:0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20-12-28 19:54
是考察了除了沈宋,还有许敬宗、上官仪等十人。

可以考证沈宋,不能考证许敬宗、上官仪等人!因为,武则天科举试律近体诗的时候,【许敬宗、上官仪】已经命丧黄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8 20:05:06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20-12-28 19:52
二五异声沈宋体的这种句式避不了,即仄仄平平仄。同上去入的概率虽很低,但还是存在的。

龃龉病沈宋体的 ...

沈宋诗136首,只有两首犯蜂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0-12-28 20:38: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些诗病沈宋体都会尽量去避的,但是不可能面面俱到。

元兢论只有单换头被严守。二五异声沈宋体中仄仄平平仄那种句式有时会违反的。

点评

依照这种观点,唐朝的声律规矩,永远就是一个这样也行那样也行的未知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29 00: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9 00:36:02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20-12-28 20:38
一些诗病沈宋体都会尽量去避的,但是不可能面面俱到。

元兢论只有单换头被严守。二五异声沈宋体中仄仄平平 ...

依照这种观点,唐朝的声律规矩,永远就是一个这样也行那样也行的未知数!

点评

你总结的是非常好的,谢谢三羊先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29 08: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0-12-29 08:17: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12-29 00:36
依照这种观点,唐朝的声律规矩,永远就是一个这样也行那样也行的未知数! ...

你总结的是非常好的,谢谢三羊先生。

点评

在下三羊,谢谢你的高亮!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30 12: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0-12-29 08:3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元兢体的命名是很重要的。它只是发展时间比永明体短,但是它的影响力是存在的。

沈宋之后一有人在写。另外命名元兢体对拗救的重新划分意义重大。

点评

元兢的理论,不但从初唐到晚唐,而且一直延伸到宋朝!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30 12: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30 12:4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20-12-28 19:52
二五异声沈宋体的这种句式避不了,即仄仄平平仄。同上去入的概率虽很低,但还是存在的。

龃龉病沈宋体的 ...

书影,出自谁的著作?

点评

《文镜秘府论研究》(卢盛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30 12: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30 12:44:3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20-12-29 08:34
元兢体的命名是很重要的。它只是发展时间比永明体短,但是它的影响力是存在的。

沈宋之后一有人在写。另外 ...

元兢的理论,不但从初唐到晚唐,而且一直延伸到宋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30 12:45:2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20-12-29 08:17
你总结的是非常好的,谢谢三羊先生。

在下三羊,谢谢你的高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0-12-30 12:55: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12-30 12:42
书影,出自谁的著作?

《文镜秘府论研究》(卢盛江)

点评

是不是卢盛江的《蜂腰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30 16:18
论证唐朝声律,盛唐·殷璠论证刘慎虚难道不及千年之后王力赵执信吗? 三羊考正刘慎虚近体诗的“声律婉态,无出其右” 盛唐人选编盛唐诗集,殷璠是当之无愧第一人! 盛唐人综评盛唐风骨,殷璠是当之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30 13:30
知晓唐朝近体律句是25四声律,就可以完全彻底释疑卢盛江的不理解! 卢盛江《殷璠声律说释疑——唐代文术论札记》 内容提要 殷璠声律说之所以有很多费解之处,是因为他的声律说的内容比较复杂。他确实反对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30 13:27
卢盛江竟然不知道,武则天科举近体诗的诏令!正是科举诗高宗开耀二年(682)壬午科考,主考官为刘思立。 许敬宗和上官仪去世之后,有了元兢的《诗髓脑》,才有了近体诗的定型。 永隆二年(681)八月朝廷颁布《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30 13: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30 13: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20-12-30 13:20 编辑
如观 发表于 2020-12-30 12:55
《文镜秘府论研究》(卢盛江)

卢盛江竟然不知道,武则天科举近体诗的诏令!

正式科举近体诗,实在高宗开耀二年(682)壬午科考,主考官为刘思立。许敬宗和上官仪去世之后,有了元兢的《诗髓脑》,才有了近体诗的定型。
    永隆二年(681)八月朝廷颁布《条流明经进士诏》,诏令云:“自今已后,考功试人,明经每经帖试,录十帖得六已上者,进士试杂文两首,识文律者,然后并令试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30 13:2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20-12-30 12:55
《文镜秘府论研究》(卢盛江)

知晓唐朝近体律句是25四声律,就可以完全彻底释疑卢盛江的不理解!

卢盛江《殷璠声律说释疑——唐代文术论札记》
    内容提要
    殷璠声律说之所以有很多费解之处,是因为他的声律说的内容比较复杂。他确实反对齐梁声律,认为不必严格遵守近体诗律,但又注重声律,事实上接受了近体诗律。他的声律标准,一是雅调,讲声调之雅特别是格调之雅,声律依诗的雅调兴象而随任自然;二是兼容并包,既闲新声即熟悉近体诗律,复晓古体即通晓齐梁体之前的古代声律;三是词与调合,即声律要与高雅格调相合,要随诗的内容格调而变化,根据其他具体情况处理声律问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说开元十五年后声律风骨始备,高度评价不合声律的刘眘虚诗声律宛态,无出其右。

    殷璠《河岳英灵集》,其序及其集论,有不少地方论及声律。《河岳英灵集叙》说:“开元十五年后,声律风骨始备矣。”《河岳英灵集·集论》论编选原则,说:“言气骨则建安为俦,论宫商则太康不逮。”《河岳英灵集》评刘眘虚:“顷东南高唱者数人,然声律宛态,无出其右。”但是殷璠论声律有很多费解之处。殷璠是盛唐有代表性的诗论家,他的声律说,反映的是盛唐人的思想。对殷璠声律说,释其疑惑之点,解其费解之处,对于准确把握殷璠乃至盛唐人的声律和文学思想,就很有必要了。

    【一】
    殷璠论声律的疑惑费解之点有好几处。
    殷璠明确反对齐梁声律说。《河岳英灵集·集论》追溯历代声律,说:“齐梁陈隋,下品寔繁,专争拘忌,弥损厥道。夫能文者,匪谓四声尽要流美,八病咸须避之。”他是明确反对四声八病的。他又说:“沈生虽怪曹王‘曾无先觉’,隐侯去之更远。”沈约在《宋书·谢灵运传论》中认为声律是他的发明,不但自骚人以来,此秘未睹,而且汉魏时的张衡、蔡邕、曹植、王粲等人“曾无先觉”。殷璠则反其说而言之,认为恰恰是沈约本人“去之更远”,更为远离了声律之道。这都看出殷璠对齐梁声律说的态度。殷璠认为,近体诗律也未必需要严格遵守。收入《河岳英灵集》的作品,大量的是古体或者歌行体。这些古体诗和歌行,并不合近体诗律。《河岳英灵集叙》说:“至如曹刘诗,多直语,少切对,或五言并侧,或十字俱平,而逸价终存。”五言并侧,十字俱平,既未避齐梁声病说,也不合近体诗律,而殷璠却认为它“逸价终存”。他说四声八病未必要避忌,然后说:“纵不拈二,未为深缺。”这里所谓“拈二”,就是元兢所说的“双换头”,是说每一联头二字平仄相对,而上联的对句和下联的出句的平仄互粘。这事实上已将齐梁声律的平头说发展为近体诗律的粘对说。不拈二,也违背了近体诗律的原则。

    既反对齐梁声律,又认为不需严格遵守近体诗律,那么,为什么又说开元十五年后声律风骨始备,论宫商则太康不逮呢?

    刘眘虚的例子也颇为费解。现存《河岳英灵集》选诗人24家,以“声律宛态”给予高度评价,刘昚虚是唯一的一个。但奇怪的是,《河岳英灵集》选入刘昚虚诗共11首,虽其中也有一些律句,却没有一首完全合于近体诗律。大量的是三平声、四平声,乃至五平声,或四仄声、五仄声。至于其他的二、四同声,则更为普遍。所选刘昚虚的诗句,普遍而严重地违背了近体诗律,为什么却说声律宛态,无出其右呢?

    【二】
    回答这些问题,需要分析殷璠声律说的具体内容。
    殷璠对声律的态度,他的声律说的具体内容是复杂的。
    一方面,殷璠确实反对齐梁声律,认为不必严格遵守近体诗律,但另一方面,他又不是不讲声律,相反,从他的论述来看,他还很重视声律。《河岳英灵集·集论》说:“昔伶伦造律,盖为文章之本也。是以气因律而生,节假律而明,才得律而清焉。豫于词场,不可不知音律焉。”以声律为文章之本,就是说,对文章来说,声律是不可或缺的。他又说:“孔圣删诗,非代议所及。自汉、魏至于晋、宋,高唱者十有余人;然观其乐府,犹时有小失。”历代在声律上都时有小失,即使只有小失,也受到他的批评,这说明他是看重声律的。

    他事实上接受了近体诗律。《河岳英灵集》所选诗作,确实大量是不合律的古体或者歌行体,但也有不少近体律诗。有的诗人,近体律诗占的比例还比较大。比如,选綦毋潜6首中有4首,祖咏6首中有3首,孟浩然6首中有4首,崔国辅13首中有6首,王湾8首中有5首。这些近体律诗,绝大部分完全合律,少数的有一处二处平仄不合,或未讲粘法。不是近体律诗的诗作中,也有一些多有律句律联,而且既讲对,又讲粘。从诗体来说,比较多的是五言律诗,还有七绝、五绝、五言排律。值得注意的是,还有七言律诗。据殷璠自述,《河岳英灵集》的编纂“终癸巳”,也就是终于天宝十二载(753)。这时七言律诗还没有发展成熟,出现数量不多。这时七言律诗的重要作家是杜甫,《河岳英灵集》没有收录杜甫的作品,而杜甫那些名世的七言律诗,主要作于这之后,有人作过统计,天宝十三载之前,杜甫七律还只有5首。而《河岳英灵集》却选入不少七言律诗。崔颢《黄鹤楼》除第二联不合律,崔颢《雁门胡人歌》除第一句第六字,第二句第二字,第五句末字平仄不合,其余均合七律。而高适《九日酬顾少府》则完全合律。 还有一些长篇七言诗,就诗体来说,是七言歌行,或说七言古诗,但其中多有律联。比如,李颀《送陈章甫》九联中五个律联,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语弄寄房给事》14联中6个律联,高适《燕歌行》14联中9个律联。这已很接近七言排律。如李颀《送康洽入京进乐府歌》,除第一第二句,其余的除个别字外,均合诗律,直接可称之为七言排律也未尝不可。所以,说殷璠实际上接受了近体诗律,是有事实根据的。这一点,从殷璠所编的《丹阳集》也可以看出。殷璠编《丹阳集》,全书今已佚,《吟窗杂录》存有残文。据陈尚君著《殷璠〈丹阳集〉辑考》,确收入《丹阳集》的诗,共20首又26句,20首中,五律8首,七律1首,五绝3首,近体律诗也占相当比例。这或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殷璠的思想。讲到这里,应该回过头来看殷璠那句话。他说:“纵不拈二,未为深缺。”他只是说未为“深缺”,它的另一层意思就是只是小缺,反过来说,则是犹有小缺。既不必像齐梁以来诗人一样对声律“专事拘忌”,又接受近体诗律,认为不守诗律,虽未为深缺,却犹有小缺。这样来理解殷璠,是不是更为完整一些呢?接受近体诗律,且有诗体类型众多,可以说,后来近体律诗的主要类型基本都有。是不是正在这个意义上,殷璠说声律“始备”呢?

    【三】
    在声律上,殷璠可能还有他自己的标准,有他自己的一些思想。
    《河岳英灵集·集论》说:“即‘罗衣何飘飘,长裾随风还’,雅调仍在,况其他句乎?故词有刚柔,调有高下;但令词与调合,首末相称,中间不败,便是知音。”又说:“璠今所集,颇异诸家,既闲新声,复晓古体。”这里提出几点:一是雅调;二是既闲新声,复晓古体;三是词与调合。这三点或者集中反映了殷璠的声律标准和思想。

    雅调应该是最基本的标准。《河岳英灵集叙》说建安曹植刘桢之诗,“或五言并侧,或十字俱平,而逸价终存”,《集论》说的“罗衣何飘飘,长裾随风还”二句,就是十字俱平。这样的诗,逸价终存,雅调仍在。可见,对声律来说,雅调是第一位的。所谓雅调,可能指声调之雅,但更可能指格调之雅,指思想格调感情格调之雅。在具体创作中,离开思想内容感情格调,就单纯的声调而言,是无所谓雅俗之分的。《河岳英灵集叙》提出雅体、野体、鄙体、俗体,这里说的雅、野、鄙、俗,就是指诗的整体风貌。所谓雅调,也就是雅体,而所谓雅体,是从广义上来说的。气扬采飞,淡远细婉,兴寄托情,兴象玲珑,神来气来情来,都是雅。只要有雅调,不论怎样的声律形式,都是被容许的。这完全是依诗的雅调兴象而随任自然的声律。这或者就是殷璠的一个思想。

    既闲新声,复晓古体,是又一个思想。所谓新声,显然指近体诗律。近体诗律是从齐梁声律发展而来的。所谓闲,是娴(闲)熟。既闲新声,既表明了殷璠对近体诗律的态度,也可能还说明他熟习齐梁声律。所谓古体,可能从内容上讲,从诗的整体风貌上讲。从这方面讲,所谓古体,应该就是指有风骨。所谓复晓古体,也就是下文所说的“言气骨则建安为俦”。但既与新声相对,所谓古体也还可能是从声律上来讲,兼指声律之古体。而不论从内容上讲还是从声律上讲,这古体都当以建安文学为中心。从声律上讲,所谓古体当指建安文学体现出来的声律特点。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如曹植、刘桢等人虽五字并侧,十字俱平,而“逸价终存”“雅调仍在”的声律特点。当然,也可能泛指齐梁体之前的古代声律。这就很让人想起杜甫《戏为六绝句》所说的:“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所谓“既闲新声,复晓古体”,可能就表明在声律上兼容并包的态度。《河岳英灵集》选诗,既有大量古体,也有不少近体,或许正可以作为声律上这种兼收并蓄态度的生动印证。

    还有一点重要的,是词与调合。什么是词与调合?殷璠也没有具体说明,我们可以结合殷璠的其他论述和选诗评诗作些推测。它可能是前面说的,诗要有雅调。不论新声古体,都在格调高雅,都要与诗的高雅的感情格调思想格调相合。但它还可能有别的意思。

    所谓词与调合,可能还指声律要随诗的内容格调而变化。我们可以看刘昚虚的诗。前面我们说过,《河岳英灵集》中,以“声律宛态”给予高度评价,刘昚虚是唯一的一个。细细分析一下,《河岳英灵集》所选刘昚虚的诗,它的声律变化和诗的内容格调变化总有些关系。连用平声的,诗的感情格调往往比较平和舒缓,或者境界比较平远。比如《浔阳陶氏别业》,诗有三个三平声句,一个四平声句,一个五平声句,而诗写陶家归隐江边,而霁云明岭,秋水澄天,物象清旷,野情绵联,而最后兴发归耕东田之愿,总的格调比较闲适,比较平和。《登庐山峰顶寺》写登庐山峰顶寺而见秋气高清,林端江明,山门幽声,而照有无之界,识真机之静;《寻东溪还湖中作》写日暮清溪,云峰幽兴,湖水远心,舟中鸣琴,都写得悠闲自得,心静意平,而前诗有二个三平声,一个四平声,一个五平声,而后诗有一个三平声,二个四平声。而连用仄声的,则感情格调往往起伏较大,欹侧不平。比如《海上诗送薛文学归东海》,沧溟万里而友人唯一孤舟归于东海,于是旷望绝国之所,微茫天海之际,心生愁思,起伏不平。这时用了一个五仄声的句子。殷璠是不是认为,声律节奏应该和感情节奏相合呢?如果这样认为还有些道理,那么,刘昚虚的诗明显普遍地不合诗律,殷璠却称他“声律宛态,无出其右”,前面提出的这一疑问也许就不那么费解了。

    殷璠所谓词与调合,可能还说要根据其他具体情况处理声律问题。刘昚虚仍然是一个例证。基本的原则还是要平仄和谐,节奏分明,但常常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他有一些五言诗,上句二、四同为平声或仄声,而下句二、四则改用仄声或平声,以和上句相对。《海上诗送薛文学归东海》“有时近仙境,不定若梦游”,《寄阎防》“晚心复南望,山远情独亲”,《莫秋扬子江寄孟浩然》“孤舟兼微月,独夜仍越乡”,《寻东溪还湖中作》“昔游有初迹,此路还独寻”,“幽兴方在往,归怀复为今”,都是例子。有时,则是五言第四字平仄不合,而在第三字改用仄声或平声以求谐调。前面这些二、四同声的句子多数也同时可以看到这一点,另外,《送韩平兼寄郭微》“近家见门柳”,《寄阎防》“深林度空夜”,《越中问海客》“自云发南海”,《江南曲》“湖上风日长”,也都是例子。殷璠说刘昚虚“声律宛态”,是不是也指这种情况呢?类似的例子,其他诗人也有。常建《闲斋卧疾行药至山馆稍次湖亭作》“旬时结阴霖,檐外初白日。斋沐清病容,心魂畏虚室。闲梅照前户,明镜悲旧质”;王湾《晚夏马升卿池亭即事寄京都一二知己》“竹绕清渭湄,泉流白渠口”,“林静秋色多,潭深月光厚”;王湾《奉使登终南山》“数朝至林岭,百仞登嵬岌”,“虚洞策杖鸣,低云拂衣湿。倚岩见庐舍,入户欣拜揖”,“境绝人不行,潭深鸟空立”,都是上句二、四同为平声或仄声,而下句二、四则改用仄声或平声,以和上句相对。至于五言第四字平仄不合,则在第三字改用仄声或平声以求谐调,例子就更多了。前面引的例子基本都属这种情况。此外綦毋潜《若耶溪逢孔九》“相逢此溪曲”,“人言上皇代”,祖咏《古意二首》其二“碧罗象天阁”,“年深玉颜老”,“生前妒歌舞”,还有孟浩然《归故园作》“北阙休上书”,李颀《东郊寄万楚》“偃息青琐闱”,李颀《送卢逸人》“青溪入云木”,薛据《题丹阳陶司马厅壁》“唯余好文客”,王湾《哭补阙亡友綦毋学士》“登山一临哭”,都是例子。这些诗句,只要三、四字平仄互换,就合于诗律。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声律问题,是否就是殷璠所谓词与调合的的一层意思呢?

    【四】
    反对齐梁声病,而接受近体诗律,同时主张声律要随诗的内容格调而变化,在讲求节奏,和谐变化的大的原则之下,根据其他具体情况灵活处理声律问题。声律要有内在的雅调,在诗的雅调兴象基础上,讲求因任自然的声律。根据《河岳英灵集》所提供的线索,或者可以这样描述殷璠关于声律的基本思想。

    前面提出的那些似乎费解的问题,也就可以解释了。殷璠既反对齐梁声病,又认为不需严格遵守近体诗律,何以又开元十五年后声律风骨始备,论宫商则太康不逮,就因为他对声律的态度比较复杂,论声律有他的标准。刘昚虚的诗没有一首完全合律,却高度评价其“声律宛态”,也可能因为他的诗能做到词与调合,诗的声律既能随诗的内容格调而变化,又能灵活处理各种情况。

    这或者从一个角度反映了盛唐时期的声律思想。一方面严密而节奏和谐的近体诗律已经成熟并仍在发展,杜甫后来就发展了七律和排律。但另一方面,又不愿受格律的束缚,不论是齐梁四声八病说还是近体诗律。感情的抒发,凛然的风骨与峻发的气势,兴象玲珑的诗境的创造,对他们来说仍是第一位的。因此他们在声律上仍然追求自然。因任自然的艺术追求,在声律上也表现出来。也正因为此,所以盛唐时代不仅诗体大盛,诗美的境界大盛,而且声律形式也是既日臻成熟又丰富多彩。一方面,诗体类型众多,后来近体律诗的主要类型基本都有,另一方面,古体也注入新鲜血液而得以大盛,既雅调仍在,诗的声律又能随内容而变化,而且出现各种灵活的平仄形式。如殷璠所说的,既闲新声,复晓古体,而且词与调合。是不是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殷璠说开元十五年后,盛唐时代“声律风骨始备”呢?

    注释:
    ①本文所用殷璠《河岳英灵集》,据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河岳英灵集叙》及《集论》的个别异文,据卢盛江《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
    ②《寄江滔求孟六遗文》:“南望襄阳路,思君情转亲。偏知汉水广,应与孟家邻。在日贪为善,昨来闻更贫。相如有遗草,为一问家人。”是其中最为合律的,即使这一首,它的第七句“相如有遗草”第四字仍然是当仄而用平。
    ③如《海上诗送薛文学归东海》“此路劳夷犹”为三平声,“送君东悠悠”,“永怀空沧洲”为四平声,“旷望绝国所”为五仄声;《送东林廉上人还庐山》“岂复无清机”为三平声;《寄阎防》“深路入古寺”为四仄声;《莫秋扬子江寄孟浩然》“天海空青苍”为三平声;《浔阳陶氏别业》“秋水澄寒天”,“明宰非徒然”为三平声,“野情何绵联”,“萧萧丘中赏”为四平声,“归耕东山田”为五平声;《登庐山峰顶寺》“秋气何高清”,“振锡闻幽声”为三平声,“林端西江明”为五平声,“徒知真机静”为四平声;《寻东溪还湖中作》“日莫清溪深”为三平声,“云峰劳前意”,“坐鸣舟中琴”为四平声;《江南曲》“玉手欲有赠”为五仄声,“裴徊双明珰”为五平声。
    ④崔颢《黄鹤楼》:“昔人已乘白云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春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雁门胡人歌》:“高山代郡东接燕,雁门胡人家近边。解放胡鹰逐塞鸟,能将代马猎秋田。山头野火寒多烧,雾里孤峰湿作烟。闻道辽西无斗战,时时醉向酒家眠。”
    ⑤高适《九日酬顾少府》:“檐前白日应可惜,篱下黄花为谁有。客子迎霜未授衣,主人得钱始沽酒。苏秦憔悴时多厌,蔡泽栖迟世看丑。纵使登高只断肠,不如独坐空搔首。”

【参考文献】
    [1]傅璇琮. 唐人选唐诗新编[M]. 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2]陈尚君. 唐代文学丛考[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3]杨胜宽. 从《河岳英灵集》不选杜诗说到殷璠的选诗标准[J]. 杜甫研究丛刊,1994(1).
    [4]卢盛江. 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M]. 北京:中华书局,2005.
    [5]仇兆鳌. 杜诗详注[M]. 北京. 中华书局,1979.6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30 13:3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20-12-30 12:55
《文镜秘府论研究》(卢盛江)

论证唐朝声律,盛唐·殷璠论证刘慎虚难道不及千年之后王力赵执信吗?

    三羊考正刘慎虚近体诗的“声律婉态,无出其右”

    盛唐人选编盛唐诗集,殷璠是当之无愧第一人!
    盛唐人综评盛唐风骨,殷璠是当之无愧第一人!!
    盛唐人高赏盛唐声律,殷璠是当之无愧第一人!!!

殷璠《河岳英灵集》原序:
    夫文有神来、气来、情来,有雅体、野体、鄙体、俗体。编纪者能审鉴诸体,委详所来,方可定其优劣,论其取舍。至如曹、刘诗多直语,少切对,或五字并侧,或十字俱平,而逸驾终存。然挈瓶庸受之流,责古人不辨宫商征羽,词句质素,耻相师范。于是攻异端,妄穿凿,理则不足,言常有馀,都无兴象,但贵轻艳。虽满箧笥,将何用之?自萧氏以还,尤增矫饰。武德(618—626)初,微波尚在。贞观(627--649)末,标格渐高。景云(710-712)中,颇通远调。开元十五年后,声律风骨始备矣。实由主上恶华好朴,去伪从真,使海内词场,翕然尊古,南风周雅,称阐今日。璠不揆,窃尝好事,愿删略群才,赞圣朝之美,爰因退迹,得遂宿心。粤若王维、昌龄、储光羲等二十四人,皆河岳英灵也,此集便以《河岳英灵集》为号。诗二百三十四首,分为上下卷,起甲寅,终癸巳。伦次于叙,品藻各冠篇额。如名不副实,才不合道,纵权厌梁、窦,终无取焉。唐丹阳进士殷璠
殷璠《河岳英灵集》论曰:
    昔伶伦造律,盖为文章之本也。是以气因律而生,节假律而明,才得律而清焉。宁预于词场,不可不知音律焉。孔圣删《诗》,非代议所及。自汉魏至于晋宋,高唱者十有馀人,然观其乐府,犹有小失。齐梁陈隋,下品实繁,专事拘忌,弥损厥道。夫能文者匪谓四声尽要流美,八病或须避之,纵不拈二,未为深缺。即“罗衣何飘飘,长裾随风还”,雅调仍在,况其它句乎?故词有刚柔,调有高下,但令词与调合,首末相称,中间不败,便是知音。而沈生虽怪曹王曾无先觉,隐侯言之更远。璠今所集,颇异诸家,既娴新声,复晓古体。文质半取,风骚两挟。言气骨则建安为俦,论宫商则太康不逮。将来秀士,无致深憾。
殷璠《河岳英灵集》在刘慎虚(714-767)诗集目录下,评价刘慎虚的律诗:
    慎虚诗,情幽兴远,思苦词奇,忽有所得,便惊众听。顷东南高唱者十数人,然声律婉态,无出其右。唯气骨不逮诸公。自永明已还,可杰立江表。至如“松色空照水,经声时有人”,又“沧溟千万里,日夜一孤舟”,又“归梦如春水,悠悠绕故乡”,又“驻马渡江处,望乡待归舟”,又“道由白云尽,春与清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开门向溪路,深柳读书堂。幽映每白日,清晖照衣裳”,并方外之言也。惜其不永,天碎国宝。

    三羊考正刘慎虚近体诗11首,共有138个单句。在138个单句中,
以首为计:
符合【25四声律】的百分比:(11- 1)÷11=91%
暗合【24平仄律】的百分比:(11-11)÷11= 0%
以句为计:
符合【25四声律】的百分比:(138- 1)÷138=137÷138=99%
暗合【24平仄律】的百分比:(138-58)÷138= 80÷138=58%
=========================================================
11——1
盛唐·刘昚虚《海上诗送薛文学归东海》
何处归且远,送君东悠悠。平去平仄上,仄平平平平。
沧溟千万里,日夜一孤舟。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旷望绝国所,微茫天际愁。仄去仄仄上,平平平仄平。
有时近仙境,不定若梦游。仄平仄平仄,仄仄仄仄平。
或见青色古,孤山百里秋。仄去平仄上,平平仄仄平。
前心方杳眇,此路劳夷犹。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
离别惜吾道,风波敬皇休。平入仄平去,平平仄平平。
春浮花气远,思逐海水流。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
日莫骊歌后,永怀空沧洲。仄入平平去,仄平平平平。
11——2
盛唐·刘昚虚《送东林廉上人还庐山》
石溪流已乱,苔径入渐微。仄平平仄去,平仄仄平平。
日莫东林下,山僧还独归。仄入平平上,平平平仄平。
常为垆峰意,况与远公违。平平平平去,仄仄仄平平。
道性深寂寞,世情多是非。仄去平仄入,仄平平仄平。
会寻名山去,岂复无清机。仄平平平去,仄仄平平平。
11——3
盛唐·刘昚虚《送韩平兼寄郭微》
上客夜相过,小童能沽酒。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上。
即为临水处,正值归雁后。仄平平仄去,仄入平仄上。
前路望乡山,近家见门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上。
到时春未莫,风景自应有。仄平平仄入,平上仄平上。犯蜂腰
余忆东州人,经年别来久。平仄平平平,平平仄平上。
殷勤为传语,日夕念携手。平平仄平去,仄入仄平上。
兼问前寄书,书中复达否。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上。
11——4
盛唐·刘昚虚《寄阎防》
青冥南山口,君与缁锡邻。平平平平上,平仄平仄平。
深路入古寺,乱花随莫春。平入仄仄去,仄平平仄平。
纷纷对寂寞,往往落衣巾。平平仄仄入,仄仄仄平平。
松色空照水,经声时有人。平入平仄上,平平平仄平。
晚心复南望,山远情独亲。仄平仄平去,平仄平仄平。
应以修往业,亦惟立此身。平上平仄入,仄平仄仄平。
深林度空夜,烟月锁清真。平平仄平去,平仄仄平平。
莫叹文明日,弥年从隐沦。仄去平平入,平平平仄平。
11——5
盛唐·刘昚虚《莫秋扬子江寄孟浩然》
木叶纷纷下,东南日烟霜。仄入平平去,平平仄平平。
林山相晚暮,天海空青苍。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暝色况复久,秋声亦何长。平入仄仄上,平平仄平平。
孤舟兼微月,独夜仍越乡。平平平平去,仄仄平仄平。
寒笛对京口,故人在襄阳。平入仄平上,仄平仄平平。
咏思劳今夕,江汉遥相望。仄去平平入,平仄平平平。
11——6
盛唐·刘昚虚《寄江滔求孟六遗文》
南望襄阳路,思君情转亲。平去平平入,平平平仄平。
偏知汉水广,应与孟家邻。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在日贪为善,昨来闻更贫。仄入平平去,仄平平仄平。
相如有遗草,为一问家人。仄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11——7
盛唐·刘昚虚《浔阳陶氏别业》
陶家习先隐,种柳长江边。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
朝夕浔阳县,白衣来几年。平入平平去,仄平平仄平。
霁云明孤岭,秋水澄寒天。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平。
物象自清旷,野情何绵联。仄上仄平去,仄平平平平。
萧萧丘中赏,明宰非徒然。平平平平仄,平仄平平平。
愿守黍稷税,归耕东山田。仄上仄仄去,平平平平平。
11——8
盛唐·刘昚虚《登庐山峰顶寺》
孤峰临万象,秋气何高清。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
庭际南郡出,林端西江明。平去平仄入,平平平平平。
山门二缁叟,振锡闻幽声。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
心照有无界,业悬前后生。平入仄平去,仄平平仄平。
徒知真机静,尚与爱网并。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
方首金门路,未遑参道情。平上平平去,仄平平仄平。
11——9
盛唐·刘昚虚《寻东溪还湖中作》
出山更回首,日莫清溪深。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
东岭新别处,数猿叫空林。平上平仄去,仄平仄平平。
昔游有初迹,此路还独寻。仄平仄平仄,仄仄平仄平。
幽兴方在往,归怀复为今。平去平仄上,平平仄仄平。
云峰劳前意,湖水成远心。平平平平仄,平仄平仄平。
望望已超越,坐鸣舟中琴。仄去仄平入,仄平平平平。
11——10
盛唐·刘昚虚《越中问海客》
风雨沧洲莫,一帆今始归。平上平平入,仄平平仄平。
自云发南海,万里速如飞。仄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初谓落何处,永将无所依。平去仄平上,仄平平仄平。
冥茫渐西见,山色越中微。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谁念去时远,人经此路稀。平去仄平上,平平仄仄平。
泊舟悲且泣,使我亦沾衣。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浮海焉用说,忆乡难久违。平上平仄入,仄平平仄平。
纵为鲁连子,山路有柴扉。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11——11
盛唐·刘昚虚《江南曲》
美人何荡瀁,湖上风日长。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
玉手欲有赠,裴徊双明珰。仄上仄仄去,平平平平平。
歌声随绿水,怨气起青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日莫还家望,云波横洞房。仄入平平去,平平平仄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0-12-30 14:05:11 | 显示全部楼层
刘昚虚的很多诗失替不失粘。


这就是典型的元兢体,说明沈宋之后照样有人写。

点评

沈约的【25蜂腰法】,涵盖着24平仄失替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30 15: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0-12-30 14: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愿守黍稷税,归耕东山田。仄上仄仄去,平平平平平。




所谓的“全平救全仄”,后人就是依据这些揣摩出来的。

点评

三羊解读王力和赵执信的39个大拗句 王力和赵执信的39例大拗句,句句符合元兢的【25四声律】, 拗救理论的大拗必究,根本无须救,〇仄〇仄仄的25俩字,原本就是不同上同去同入声。 39——1 唐·杜牧《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30 15:34
正是!三羊旧帖统计的五连声! 从近体诗的五连声,认清大唐声律 【五连平】1 《亡后见形诗》唐代 李煜 异国非所志,烦劳殊清闲。惊涛千万里,无乃见钟山。 仄入平仄去。平平平平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烦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30 15: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30 15:26:0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20-12-30 14:05
刘昚虚的很多诗失替不失粘。

沈约的【25蜂腰法】,涵盖着24平仄失替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30 15:27:52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20-12-30 14:09
愿守黍稷税,归耕东山田。仄上仄仄去,平平平平平。

正是!三羊旧帖统计的五连声!
从近体诗的五连声,认清大唐声律
【五连平】1
《亡后见形诗》唐代 李煜
异国非所志,烦劳殊清闲。惊涛千万里,无乃见钟山。
仄入平仄去。平平平平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烦劳殊清闲。平平平平平】
【五连平】2
《续古二十九首 之一》陈陶
吴洲采芳客,桂棹木兰船。日晚欲有寄,徘徊春风前。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上仄仄去,平平平平平。
【徘徊春风前。平平平平平】
【五连平】3
《续古二十九首 之二》陈陶
生值揖逊历,长歌东南春。钓鳌年三十,未见天子巡。
平去仄仄入。平平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平。
【长歌东南春。平平平平平】
【五连平】4
《奉和鲁望叠韵吴宫词二首》皮日休
枍栺替制曳,康庄伤荒凉。主虏部伍苦,嫱亡房廊香。
仄上仄仄去。平平平平平。仄上仄仄去。平平平平平。
【嫱亡房廊香。平平平平平】
【康庄伤荒凉。平平平平平】
【五连平】5
《铜雀台》沈佺期
昔年分鼎地,今日望陵台。一旦雄图尽,千秋遗令开。
绮罗君不见,歌舞妾空来。思共漳河水,东流无重回。
仄平通仄仄。平仄通平平。仄去平平上。平平通通平。
仄平平通仄。平仄仄平平。通去平平上。平平平平平。
【东流无重回。平平平平平】
【五连平】6
《夏日龙翔寺寄张侍御》喻凫
沙西林杪寺,殿倚石棱开。晓月僧汲井,残阳钟殷台。
河冲绿野去,鸟背白云来。日夕唯增思,京关未想回。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入平仄上。平平平平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入平平去。平平仄仄平。
【残阳钟殷台。平平平平平】
【五连平】7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  射鱼》皮日休
注矢寂不动,澄潭晴转烘。下窥见鱼乐,怳若翔在空。
惊羽决凝碧,伤鳞浮殷红。堪将指杯术,授与太湖公。
仄入仄仄去。平平平仄平。仄平仄平仄。仄仄平仄平。
平上仄平入。平平平平平。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伤鳞浮殷红。平平平平平】
【五连平】8
《代美人愁镜二首》李白
明明金鹊镜,了了玉台前。拂拭交冰月,光辉何清圆。
红颜老昨日,白发多去年。铅粉坐相误,照来空凄然。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入平平去。平平平平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平上仄平去。仄平平平平。
【光辉何清圆。平平平平平】
【五连平】9
秋夜与刘砀山泛宴喜亭池(唐·李白)
明宰试舟楫,张灯宴华池。文招梁苑客,歌动郢中儿。
月色望不尽,空天交相宜。令人欲泛海,只待长风吹。
平上仄平入,平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通平。
仄入平平去,平平平平平。通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张灯宴华池。平平仄平平】
【空天交相宜。平平平平平】
【五连平】10
《题辨觉精舍》储光羲
朝随秋云阴,乃至青松林。花阁空中远,方池岩下深。
竹风乱天语,溪响成龙吟。试问真君子,游山非世心。
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入平平上。平平平仄平。
仄平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去平平上。平平平仄平。
【朝随秋云阴,平平平平平】
【五连平】11
《江南曲》刘昚虚
美人何荡瀁,湖上风日长。玉手欲有赠,裴徊双明珰。
歌声随緑水,怨气起青阳。日莫还家望,云波横洞房。
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仄上仄仄去。平平平平平。
平平平仄仄。通仄仄平平。仄入平平去。平平通仄平。
【裴徊双明珰。平平平平平】
【五连平】12
《秋夜与刘砀山泛宴喜亭池》  李白
明宰试舟楫。张灯宴华池。文招梁苑客。歌动郢中儿。
月色望不尽。空天交相宜。令人欲泛海。只待长风吹。
平上仄平入。平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入仄仄上。平平平平平。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空天交相宜。平平平平平】
【五连平】13
《浔阳陶氏别业》(唐·刘慎虚)
陶家习先隠,种柳长江边。朝夕浔阳县,白衣来几年。
霁云明孤岭,秋水澄寒天。物象自清旷,野情何绵联。
萧萧丘中赏,明宰非徒然。愿守黍稷税,归耕东山田。
平平仄平仄?通仄平平平?平入平平去?仄平平仄平?
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上仄平去?仄平平平平?
平平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上仄仄去?平平平平平?
【归耕东山田。平平平平平】
【五连平】14
《登庐山峰顶寺》(唐·刘慎虚)
孤峰临万象,秋气何髙清。庭际南郡出,林端西江明。
山门二缁叟,振锡闻幽声。心照有无界,业悬前后生。
徒知真机静,尚与爱网并。方首金门路,未遑参道情。
平平通仄仄?平仄平平平?通去平仄入?平平平平平?
平平仄平仄?通仄平平平?平上仄平去?仄平平仄平?
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上平平去?仄平平仄平?
【林端西江明。平平平平平】
【五连仄  1】
《秋夜》 王建
夜久叶露滴,秋虫入户飞。卧多骨髓冷,起覆旧绵衣。
仄上仄仄入。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夜久叶露滴,仄上仄仄入】
【五连仄  2】
《登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仄上仄仄入。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向晚意不适,仄上仄仄入】
【五连仄  3】
《讽古》刘禹锡
轩后初冠冕,前旒为蔽明。安知从复道,然后见人情。
簿领乃俗士,清谈信古风。吾观苏令绰,朱墨一何工。
平仄平仄仄。平平通仄平。平平通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上仄仄上。平平仄仄平。平通平通仄。平仄仄平平。
【五连仄  4】
《江行无题一百首  其一》  钱起
斗转月未落,舟行夜已深。有村知不远,风便数声砧。
仄上仄仄入。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斗转月未落,仄上仄仄入】
【五连仄  5】
《永夜不欲睡》  齐己
永夜不欲睡,虚堂闭复开。却离灯影去,待得月光来。
落叶逢巢住,飞萤值我回。天明拂经案,一炷白檀灰。
仄入仄仄去。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入平平去。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永夜不欲睡,仄入仄仄去】
【五连仄  6】
《晚泊江口》韩愈
郡城朝解缆,江岸暮依村。二女竹上泪,孤臣水底魂。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上仄仄去。平平仄仄平。
【二女竹上泪,仄上仄仄去】
【五连仄  7】
《怀南岳隐士二首 其二》孟郊
千峰映碧湘,真叟此中藏。饭不煮石吃,眉应似发长。
枫梩楮酒瓮,鹤虱落琴床。强效忘机者,斯人尚未忘。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去仄仄入。平平仄仄平。
平上仄仄去。仄仄仄平平。通去通平上。平平仄仄平。
【饭不煮石吃,仄去仄仄入】
【五连仄  8】
熊皎《早行》
结束何妨早。将行四顾频。山前犹见月,陌上未逢人。
远树动宿鸟,危桥怯病身。渐明恒自慰,应免复迷津。
仄仄平平仄。通通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去仄仄上。平平仄仄平。通平平仄仄。通仄仄平平。
【远树动宿鸟,仄去仄仄上】
【五连仄  9】
《奉和鲁望叠韵吴宫词》  皮日休
枍栺替制曳,康庄伤荒凉。主虏部伍苦,嫱亡房廊香。
仄上仄仄去。平平平平平。仄上仄仄去。平平平平平。
【主虏部伍苦,仄上仄仄去】
【枍栺替制曳,仄上仄仄去】
【五连仄  10】
《续古二十九首 之三》陈陶
吴洲采芳客,桂棹木兰船。日晚欲有寄,裴回春风前。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上仄仄去。平平平平平。
【日晚欲有寄,仄上仄仄去】
【五连仄  11】
《野居书情》 韦应物
世事日可见,身名良蹉跎。尚瞻白云岭,聊作负薪歌。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去仄仄上。平平仄平平。
【尚瞻白云岭,仄去仄仄上】
【五连仄  12】
《边游别友人》  张蠙
欲别不止泪,当杯难强歌。家贫随日长,身病涉寒多。
雨雪迷燕路,田园隔楚波。良时未自致,归去欲如何。
仄入仄仄去。通平通通平。平平平仄通。平仄仄平平。
仄入平仄去。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欲别不止泪,仄入仄仄去】
【五连仄  13】
《江南曲》刘昚虚
美人何荡瀁,湖上风日长。玉手欲有赠,裴徊双明珰。
歌声随緑水,怨气起青阳。日莫还家望,云波横洞房。
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仄上仄仄去。平平平平平。
平平平仄仄。通仄仄平平。仄入平平去。平平通仄平。
【日莫还家望,仄入平平去】
【五连仄  14】
《秋夜与刘砀山泛宴喜亭池》  李白
明宰试舟楫。张灯宴华池。文招梁苑客。歌动郢中儿。
月色望不尽。空天交相宜。令人欲泛海。只待长风吹。
平上仄平入。平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入仄仄上。平平平平平。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月色望不尽,仄入仄仄上】
【五连仄  15】
《帖经日试宫池产瑞莲》王贞白 【试律诗】
雨露及万物,嘉祥有瑞莲。香飘鸡树近,荣占凤池先。
驿日临双丽,恩波照并妍。愿同指佞草,生向帝尧前。
仄去仄仄入。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入平平去。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雨露及万物,仄去仄仄入】
=========================================
从以上可见:
1、
唐朝近体诗,并不忌讳五连平。五连平,并不违反元兢的【二五同平不为病】!
2、
唐朝近体诗,并不忌讳五连仄。25俩字可以同仄,不可同上、同去、同入。
3、
王力的所谓【大拗必救】,并不符合唐朝近体诗声律的实际情况。如下:

在《文苑英华》编辑的458首试律诗中,
总有15个大拗句。拗救实况为【十三不救两个救】!
1
中唐·试律诗《春风扇微和》崔立之154
【时令忽已变。年光俄又春。平去仄仄去。平平平仄平】
2
中唐·试律诗《春风扇微和》崔立之154
【靡靡才偃草。泠泠不动尘。去去平仄上。平平仄仄平】
3
中唐·试律诗《春风扇微和》郭  遵155
【习习何处至。熈熈与春亲。仄入平仄去。平平仄平平】
4
《寒流聚细文》失  名183
【猎猎风冷夕,潺潺瀬响秋。仄入平仄入。平平仄仄平】
5
晚唐·试律诗《涨曲江池》郑  谷184
【泛滟翘振鹭,澄清跃紫鳞。仄上平仄去,平平仄仄平】
6
中唐·试律诗《反舌无声》张籍274
【夏木多好鸟。偏知反舌名。仄入平仄上。平平仄仄平】
7
中唐·试律诗《终南精舍月中闻磬》独孤申叔219
【响尽河汉落。千山空紏纷。仄上平仄入。平平平仄平】
8
晚唐·试律诗《宫池产瑞莲》王贞白383
【雨露及万物。嘉祥有瑞莲。仄去仄仄入。平平仄仄平】
9
晚唐·试律诗《行不由径》张籍417
【从易众所欲。安邪患亦生。平入仄仄去。平平仄仄平】
10
中唐·试律诗《太学创置石经》薛存诚29
【永与乾坤期,不逐日月逝。仄平平平平,仄入仄仄去】
11
中唐·试律诗《日暮碧云合》许康佐58
【余辉澹瑶草,浮影凝绮席。平平仄平上,平上平仄入】
12
中唐·试律诗《洛出书》郭邕173
【微造功不宰,神行利攸博。平去平仄上,平平仄平入】
13
中唐·试律诗《亚父碎玉斗》孟简308
【而嗟大事返,当起千里悔。平平仄仄上,平上平仄去】
14
中唐·试律诗《亚父碎玉斗》何儒亮310
【破关既定秦,碎首闻献玉。仄平仄仄平,仄上平仄入】
15
中唐·试律诗《霜菊》席夔363
【时令忽已变,行看被霜菊。平去仄仄上,平平仄平入】

【五连仄  1】
《秋夜》 王建
夜久叶露滴,秋虫入户飞。仄上仄仄入。平平仄仄平。
【五连仄  2】
《登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仄上仄仄入。平平平仄平。
【五连仄  3】
《讽古》刘禹锡
簿领乃俗士,清谈信古风。仄上仄仄上。平平仄仄平。
【五连仄  4】
《江行无题一百首  其一》  钱起
斗转月未落,舟行夜已深。仄上仄仄入。平平仄仄平。
【五连仄  5】
《永夜不欲睡》  齐己
永夜不欲睡,虚堂闭复开。仄入仄仄去。平平仄仄平。
【五连仄  6】
《晚泊江口》(韩愈
二女竹上泪,孤臣水底魂。仄上仄仄去。平平仄仄平。
【五连仄  7】
《怀南岳隐士二首 其二》  孟郊
饭不煮石吃,眉应似发长。仄去仄仄入。平平仄仄平。
【五连仄  8】
熊皎《早行》
远树动宿鸟,危桥怯病身。仄去仄仄上。平平仄仄平。
【五连仄  9】
《奉和鲁望叠韵吴宫词》  皮日休
枍栺替制曳,康庄伤荒凉。仄上仄仄去。平平平平平。
主虏部伍苦,嫱亡房廊香。仄上仄仄去。平平平平平。
【五连仄  10】
《续古二十九首 之三》陈陶
日晚欲有寄,裴回春风前。仄上仄仄去。平平平平平。
【五连仄  11】
《野居书情》 韦应物
尚瞻白云岭,聊作负薪歌。仄去仄仄上。平平仄平平。
【五连仄  12】
《边游别友人》  张蠙
欲别不止泪,当杯难强歌。仄入仄仄去。平平平平平。
【五连仄  13】
《江南曲》刘昚虚
玉手欲有赠,裴徊双明珰。仄上仄仄去。平平平平平。
【五连仄  14】
《秋夜与刘砀山泛宴喜亭池》  李白
月色望不尽。空天交相宜。仄入仄仄上。平平平平平。
【五连仄  15】
《帖经日试宫池产瑞莲》王贞白 【试律诗】
雨露及万物,嘉祥有瑞莲。仄去仄仄入。平平仄仄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30 15:34:5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20-12-30 14:09
愿守黍稷税,归耕东山田。仄上仄仄去,平平平平平。

三羊解读王力和赵执信的39个大拗句


    王力和赵执信的39例大拗句,句句符合元兢的【25四声律】,
    拗救理论的大拗必究,根本无须救,〇仄〇仄仄的25俩字,原本就是不同上同去同入声。


39——1
唐·杜牧《句溪夏日》
苒苒迹始去。悠悠心所期。仄上仄仄去。平平平仄平。
39——2
唐·李商隐《落花》(羊注:王力和赵执信的重合例句1)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平入仄仄去。仄平平仄平。
39——3
唐·李商隐《落花》(羊注:王力和赵执信的重合例句2)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平去仄仄上。仄平平仄平。
39——4
唐·杜甫《送远》(羊注:王力和赵执信的重合例句3)
草木岁月晚。关河霜雪清。仄入仄仄去。平平平仄平。
39——5
唐·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羊注:王力和赵执信的重合例句4)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平上仄仄去。仄平平仄平。
39——6
唐·孟浩然《广陵别薛八》(羊注:王力和赵执信的重合例句5)
士有不得志。栖栖吴楚间。仄上仄仄去。平平平仄平。
39——7
唐·裴迪《夏日过青龙寺谒操禅师》
有法知不染。无言谁敢酬。仄入平仄上。平平平仄平。
39——8
唐·崔兴宗《同王右丞送瑗公南归》
行苦神亦秀。冷然溪上松。平上平仄去。仄平平仄平。
39——9
唐·孟浩然《裴司士、员司户见寻》
落日池上酌。清风松下来。仄去平仄入。平平平仄平。
39——10
唐·岑参《陕州月城楼送辛判官入奏》
送客飞鸟外。城头楼最高。仄入平仄去。平平平仄平。
39——11
唐·杜甫《泛江送客》
二月频送客。东津江欲平。仄去平仄入。平平平仄平。
39——12
唐·杜甫《孤雁》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平去仄仄入。平平平仄平。
39——13
唐·杜甫《绝句六首·之二》
蔼蔼花蕊乱。飞飞蜂蝶多。仄上平仄去。平平平仄平。
39——14
唐·高适《途中寄徐录事》
落日风雨至。秋天鸿雁初。仄入平仄去。平平平仄平。
39——15
唐·刘禹锡《秋日书怀寄河南王尹》
公府想无事。西池秋水清。仄上平仄入。平平平仄平。
39——16
唐·王维《归嵩山作》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平上平仄去。仄平平仄平。
39——17
唐·岑参《送杜佐下第归陆浑别业》
正月今欲半。陆浑花未开。平入平仄去。仄平平仄平。
39——18
唐·高适《别刘大校书》
且复伤远别,不然愁此身。仄去平仄入。仄平平仄平。
39——19
唐·高适《别韦五》
相识仍远别。欲归翻旅游。平去平仄入。仄平平仄平。
39——20
唐·李白《自遣》
对酒不觉暝。落花盈我衣。仄上仄仄去。仄平平仄平。
39——21
唐·杜甫《蕃剑》
致此自僻远。又非珠玉装。仄上仄仄去。仄平平仄平。
39——22
唐·李白《挂席江上待月有怀》
待月月未出。望江江自流。仄去仄仄入。平平平仄平。
39——23
唐·刘禹锡《视刀环歌》
常恨言语浅。不如人意深。平去平仄上。仄平平仄平。
39——24
唐·吕温《及第后答潼关主人》
本欲云雨化。却随波浪翻。仄入平仄去。仄平平仄平。
39——25
唐·杜甫《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仄去平仄入。平平平仄平。
39——26
唐·杜甫《孤雁》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平去仄仄入。平平平仄平。
39——27
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仄上平仄去。平平平仄平。
39——28
唐·李商隐《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仄上仄仄入。平平平仄平。
39——29
唐·崔涂《巴山道中除夜书怀》
那堪正漂泊。明日岁华新。平上仄仄去。仄平平仄平。
39——30
唐·许棠《野步》
闲赏步易远。野吟声自高。平上仄仄去。仄平平仄平。
39——31
宋·刘敞《独行》
野兴宜独往。春愁无定端。仄去平仄上。平平平仄平。
39——32
宋·刘敞《观鱼台》
落日含古意。高台多远心。仄入平仄去。平平平仄平。
39——33
宋·王安石《半山春晚即事》
翳翳陂路静。交交园屋深。仄去平仄上。平平平仄平。
39——34
宋·苏舜钦《独游辋川》
数里踏乱石。一川环碧峰。仄上仄仄入。仄平平仄平。
数里踏乱石。
39——35
宋·刘敞《秋晴西楼》
木落山觉瘦。雨晴天似高。仄入平仄去。仄平平仄平。
39——36
宋·周孚《赠萧光祖》
之子固绝俗。少年甘寂寥。平上仄仄入。仄平平仄平。
39——37
宋·周紫芝《雨过》
素月自有约。绿瓜初可尝。平去平仄上。仄平平仄平。
39——38
宋·周紫芝《雨过》
素月自有约。绿瓜初可尝。仄去仄仄入。仄平平仄平。
39——39
宋·陈与义《晚步》
畎亩意不适。出门聊散忧。仄上仄仄入。仄平平仄平。

点评

唐·杜甫《泛江送客》 二月频送客。东津江欲平。仄去平仄入。平平平仄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30 16: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30 16: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20-12-30 12:55
《文镜秘府论研究》(卢盛江)

是不是卢盛江的《蜂腰论》?

点评

对,是谈到避蜂腰时说的。专门列举了仄仄平平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30 16: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70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6767
贡献
16853
金钱
29603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12-30 16:34: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20-12-30 16:45 编辑
三羊 发表于 2020-12-30 15:34
三羊解读王力和赵执信的39个大拗句


二月频送客。东津江欲平。仄去平仄入。平平平仄平。???

素月自有约。绿瓜初可尝。仄去仄仄入。仄平平仄平。???
翳翳陂路静。交交园屋深。仄去平仄上。平平平仄平。???
相识仍远别。欲归翻旅游。平去平仄入。仄平平仄平。???
闲赏步易远。野吟声自高。平上仄仄去。仄平平仄平。???




点评

自己查证以下不就知道了吗?!例如 【月】字, 又《韻補》叶危睡切。(寘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30 16: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30 16:53:13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0-12-30 16:34
二月频送客。东津江欲平。仄去平仄入。平平平仄平。???
素月自有约。绿瓜初可尝。仄去仄仄入。仄平平 ...

自己查证以下不就知道了吗?!例如 【月】字,
又《韻補》叶危睡切。(寘韻)

点评

近体诗押《韻補》?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30 16: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0-12-30 16:55: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12-30 16:18
是不是卢盛江的《蜂腰论》?

对,是谈到避蜂腰时说的。专门列举了仄仄平平仄。
2020-12-30 16-57-37_005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4-19 22: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