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注册时间2015-5-2
威望2486
金钱9920
贡献6411
金牌会员
 
威望- 2486 点
贡献- 6411 次
金钱- 9920 枚
 
|
发表于 2020-12-31 21:42: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原上草 发表于 2020-12-31 21:08
你这段太漏,亏你还是红楼群的?黛玉: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
不论你怎样狡辩,“稀稠”在此既不是虚 ...
2017-2-10 07:32:17
在《红楼梦》第48回,香菱跟黛玉学诗,黛玉告诉她说:
“什么难事, 也值得去学! 不过是起承转合, 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的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便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对此诗论观点,俞平伯最早指出是曹雪芹写错了。在其《红楼梦心解——读红楼梦随笔》中,评议道:
“好像不错,实则大错而特错。当真做律诗,把虚字对实字,实字对虚字,岂不要搞得一塌胡涂?难道林黛玉这样教香菱而《红楼梦》作者又这样教我们么?这是承上文平声对仄声句法顺下,因而致误。恕我不客气说,恐非抄者手底之误,实为作者的笔误。”
后来,诗词专家、红学家启功先生著述《诗文声律论稿》,对于此说采取直接拿来俞说主义;后来,不少学者论及此问题,重蹈前说。
现在这个问题网络上也是多次展开讨论,无有结果,更有人拿出?近代佚名《学对歌诀》(据说是附刊于民国四年上海广益书局石印本《声律启蒙》)里的话来为曹雪芹辩解,《学对歌诀》的总纲里有这样一段:“平对仄,仄对平。平仄两分明。一三五可不论,二四六要分明。有无与虚实,死活并重轻。上去入声皆仄韵,东西南字是平声。虚对实,实对虚,轻重莫偏枯。” 这里面也有“虚对实,实对虚”,这正好与黛玉的原话一致。
那么这个学对歌诀里的“虚对实,实对虚”,又说的是什么意思?
查明代屠隆的《缥湘对类》文字是:"虚对虚,实对实","有无虚与实,死活兼重轻",而《学对歌诀》的文字是"实对虚,虚对实","有无与虚实,死活并重轻",看来是《学对歌诀》抄错了。
《缥湘对类》,《学对歌诀》序言附此,比较即知抄袭而出错:
--------------------------------------------------------------------
《缥湘对类》:
平对仄 仄对平 反切要分明 有无虚与实
死活重兼轻 上去入音为仄韵 东西南字是平声
又
实对实 虚对虚 轻重莫偏枯 留心勤事业
满腹富诗书 古人已用三冬足 年少今闲万卷书
--------------------------------------------------------------------
《学对歌诀》:
平对仄,仄对平,平仄两分明。
有无与虚实,死活并重轻。
上去入声皆仄韵,东西南字是平声。
虚对实,实对虚。轻重莫偏枯。
留心勤事业,满腹富诗书。
古人已用三更足,年少今开万卷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