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57|回复: 7

格诗与律诗的划分标志是“拈二”

[复制链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0-12-24 14:26: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20-12-24 18:48 编辑

纳兰性德:“ 建安 无偶句, 西晋 颇有之,日盛月加,至梁 陈 谓之格诗,有排偶而无粘。 沈宋 又加翦裁,成五言 唐 律。《长庆集》中尚有半格诗。” 清 汪立铭 《白香山后集格诗注》:“顾格诗之义虽亡考,而见诸公之文章者可证……由是观之,格者但别於律诗之谓,公前集既分古调乐府、歌行以类各次於讽諭、閒适、感伤之卷,后集不復分类别卷,遂统称之曰格诗耳。时本於十一卷之首,格诗下復繫歌行杂体字,是以格诗另为古诗之一体矣。”
------------------------------------

何为格诗?按纳兰性德的说法,有排偶而无粘。

何为律诗?沈宋又加剪裁,成五言唐律。

按照这个说法,格诗应包括永明体及元兢体的护腰,相承。而律诗包括元兢体的换头及沈宋体。

所以元兢体的前半部分属于格诗,后半部分,大致唐建国以后时期即论换头之后是属于律诗。









1841

主题

8128

帖子

3万

积分

常务管理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192
贡献
7650
金钱
1580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0-12-24 19: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格诗,律 诗,有必要分清。

点评

现在概念的划分还是处在一个比较模糊的状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24 20: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4 20:5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安铜川 发表于 2020-12-24 19:23
格诗,律 诗,有必要分清。

现在概念的划分还是处在一个比较模糊的状态。

点评

概念的模糊,在于逻辑的类聚方式方法不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25 11: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5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12-25 11:3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20-12-24 20:51
现在概念的划分还是处在一个比较模糊的状态。

概念的模糊,在于逻辑的类聚方式方法不对!

点评

三羊也可以讲讲自己的高见,你说怎么划分比较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25 20: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5 20: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12-25 11:34
概念的模糊,在于逻辑的类聚方式方法不对!

三羊也可以讲讲自己的高见,你说怎么划分比较好?

点评

关于【格】的说法,后人未必合唐人的意思! 《文镜秘府论》关于【格】字相关概念的六个段落:   或曰:凡四十字诗,十字一管,即生其意。头边廿字,一管亦得。六十、七十、百字诗,廿字一管,即生其意。语不用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25 21: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5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12-25 21:44: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20-12-25 21:47 编辑
如观 发表于 2020-12-25 20:11
三羊也可以讲讲自己的高见,你说怎么划分比较好?
关于【格】的说法,后人未必合唐人的意思!
《文镜秘府论》关于【格】字相关概念的六个段落:

  或曰:凡四十字诗,十字一管,即生其意。头边廿字,一管亦得。六十、七十、百字诗,廿字一管,即生其意。语不用合帖,须直道天真,宛媚为上。且须识一切题目义最要。立文多用其意,须令左穿右穴,不可拘检。作语不得辛苦,须整理其道,格(格意也。意高为之格高,意下为之下格。)律调其言,言无相妨,以字轻重清浊间之须稳。至如有轻重者,有轻中重,重中轻,当韵即见。且庄字全轻,霜字轻中重,疮字重中轻,床字全重,如清字全轻,青字全浊。诗上句第二字重中轻,不与下句第二字同声为一管。上去入声一管。上句平声,下句上去入;上句上去入,下句平声。以次平声,以次又上去入;以次上去入,以次又平声。如此轮回用之,直至于尾。两弦管上去入相近,是诗律也。
  凡作诗之体,意是格,声是律,意高则格高,声辨则律清,格律全,然后始有调。用意于古人之上,则天地之境,洞焉可观。古文格高,一句见意,则“股肱良哉”是也。其次两句见意,则“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是也。其次古诗,四句见意,则“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是也。又刘公干诗云:“青青陵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弦一何盛,松枝一何劲。”此诗从首至尾,唯论一事,以此不如古人也。
  夫诗格律,须如金石之声。《谏猎书》甚简小直置,似不用事,而句句皆有事,甚善甚善;《海赋》太能;《鵩鸟赋》等,皆直把无头尾;《天台山赋》能律声,有金石声。孙公云:“掷地金声。”此之谓也。《芜城赋》,大才子有不足处,一歇哀伤便已,无有自宽知道之意。
  或曰:夫诗有三四五六七言之别,今可略而叙之。三言始于《虞典》《元首》之歌。四言本出《南风》,流于夏世,传至韦孟,其文始具。六言散在《骚》、《雅》。七言萌于汉代。五言之作,《召南》《行露》,已有滥觞,汉武帝时,屡见全什,非本李少卿也。(以上略同古人)。少卿以伤别为宗,文体未备,意悲词切,若偶中音响,《十九首》之流也。古诗以讽兴为宗,直而不俗,丽而不朽,格高而词温,语近而意远,情浮于语,偶象则发,不以力制,故皆合于语,而生自然。建安三祖、七子,五言始盛,风裁爽朗,莫之与京,然终伤用气使才,违于天真,虽忘从容,而露造迹。正始中,何晏、嵇、阮之俦也,嵇兴高邈,阮旨闲旷,亦难为等夷;论其代,则渐浮侈矣。晋世尤尚绮靡,古人云:“采缛于正始,力柔于建安。”宋初文格,与晋相沿,更憔悴矣。


点评

原来格是指格调之意。那诗体依你高见应如何划分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27 20: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7 20: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12-25 21:44
关于【格】的说法,后人未必合唐人的意思!
《文镜秘府论》关于【格】字相关概念的六个段落:

原来格是指格调之意。那诗体依你高见应如何划分呢?

点评

夫诗格律,须如金石之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27 20: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5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12-27 20:3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20-12-27 20:14
原来格是指格调之意。那诗体依你高见应如何划分呢?

诗格律,须如金石之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5-15 17:0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