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中华诗词论坛/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61|回复: 4

律诗为何很少押仄声韵

[复制链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发表于 2020-12-19 10:04: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律诗为何很少押仄声韵
五谈格律诗词的写作规则
律诗一般都押平声韵。押仄声韵的相对要少得多。古诗和绝句都有押仄韵的,但律诗一般不
押仄韵(但也不是没有)。有的书上说律诗不可押仄韵,那是作者读诗太少,不知道有押仄
声韵的律诗。唐著名诗人刘长卿五律《湘中纪行》:“秋月照潇湘,月明闻荡桨。石横晩濑
急,水落寒沙广。众岭猿啸重,空江人语响。清晖朝复暮,如待扁舟赏。”唐代另一著名诗
人刘禹锡的五律《蒙池》:“潆渟幽壁下,深净如无力。风起不成文,月来同一色。地灵草
木瘦,人远烟霞逼。往往疑列仙,围棋在巖侧。”
仄韵五律还有杜甫的《丁香》:“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垫。细叶带浮毛,疏花披素艳。深
栽小斋后,庶近幽人占。晚堕兰麝中,休怀粉身念。”清乾隆进士法式善《宝珠洞》:“行
到翠微顶,翠微全在下。峭壁不洗濯,孤青自淡冶。山声石上来,暮色天地写。土灶燃松柴,
放出烟一把。”
仄韵七律如宋代黄庭坚的《秋怀二首》(其二):“茅堂索索秋风发,行绕空庭紫苔滑。蛙号
池上晩来雨,鹊转南枝夜深月。翻手覆云不可期,一死一生交道绝。湖水无端浸白云,故人
书断孤鸿没。”再如宋代苏轼的《台头寺中送李邦直赴史馆分韵得忆字人字兼寄孙巨源二首》
(其一):“霜林日夜西风急,老送君归百尤集。清歌窈眇入行云,云为不行天为泣。红叶黄
花秋正乱,白鱼紫蟹君须忆。凭君说向髯将军,衰病相逢应不识。”
你看,从唐朝到宋朝、再到清朝,都有诗人写律诗押仄韵。押仄声韵,能昑唱岀一种刚烈
壮或幽凉凄绝的气氛,往往有特殊的艺术效果。但为何很少有人写,甚至有人以为律诗不能
押仄韵?尚未看到权威的解释。笔者试分析原因如下
一,仄韵结尾不便吟唱。古代吟诗词,实际是吟唱,押韵句拉长声。平声字是开口音,适
合吟唱;仄声字是闭口音,不便吟唱。近代很少听得到吟唱诗词的,不便举例,但戏剧中有
类似情况。如京剧,唱腔结尾一般都是平声。《杜鹃山》中柯乡的大段唱腔《乱云飞》押的
是仄韵,每句结尾用不上优美的拖腔,作曲特意设计了一种把拖腔放在唱句中间的唱腔,才
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二,仄韵结尾的律诗是变体格,不如正体格用得多。经过六朝到唐朝近五百年的发展完善,
格律诗词的写作规则已相当丰富完美,历代诗人创作出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词。古人是非常
重视格律诗词写作规则的,作诗尽量不出拗句格
或一联拗而不救的诗),不写成拗体
诗(即两联不依平仄常格的诗),多用正体格,少用变体格。因为有诗格词牌、押韵对仗等
诸多限制,创作岀规范的格律诗词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所以,读古代的诗词可以发现,拗
句格和拗体诗也为数不少。古人诗词中岀现拗句格和拗体诗,并非故意而为之,多是诗词中
提及某物某事,不合诗格词牌、押韵对仗的要求,又没有恰当的字词的字词可替换,只好留
有遗憾。

三,押仄韵的诗只是在一些特殊场合才写。如宋代苏轼的押仄韵的七律《台头寺中送李邦
直赴史馆分韵得忆字人字兼寄孙巨源二首》(其一),从标题可以看出,东坡先生是分得“忆
字和“人”字(诗友相约赋诗,选定一句诗文或几个字为韵分拈,依拈得的字所在的韵部押
韵赋诗)。“忆”字属唐韵仄声“十三职”,所以,他必须写一首押“十三职”的仄韵律诗
了。但“十三职”的字又不够用,所以和“十四缉”(急、泣)通押。
创作格律诗词的过程,就是努力使自己的作品符合格律诗词的写作规则的过程。对现代人来
说,创作岀规范的格律诗词就更难了。我时常遇到过有创作愿望而没有灵感的情况,身在某
处某景,十分欣赏,非常感慨,昑岀一句,就再也想不出合适的对句,时过境迁,也就作罢。
如在四川黄龙见宝顶山尖上飘起一片旗云,当时吟得上句“旗云疑是风吹雪”,到下山也想
不出合适的下句。还有一次在东便门角楼上,看见一门古铜炮,想到清朝军队的愚昧,吟了
句“清军炮队善扶乩,”到下城墙也想不出合适的下句,该日无诗。我的体会是:写格
律诗词首先要学习古人尊重写作规则,写不岀来时可以先放一放,写好后要反复推敲,写诗
要顺其自然,不可硬凑瞎编。

(无名氏)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0-12-20 16:56:55 | 显示全部楼层
并不少,只是诗家不评,选本不选而已。唐诗三百首五言绝句就有好几首,约吿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0-12-20 17:07:39 | 显示全部楼层
诗中不含拗句的诗约占1%。杜甫五律623首只有五首全正律句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0-12-20 17: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不去认真统计,就信口开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40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12-20 22:0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体诗(汉魏乐府、永明体、唐后的古体诗)是各种韵都可以押的。但唐近体诗是指押平声的。为什么?也许是沈宋定型近体诗时遇到了实际困难:近体诗是讲究平仄二元化的,但仄韵诸诗体却是部分平仄二元化(句中)、部分四声化(韵脚),这与平仄二元化是相矛盾的、违背了逻辑的同一律。所以古体诗只能沿习四声化,无法实行二元化。现在有些被称作“仄韵律诗”者实际就是不是统一实行品平仄二元化。因此,“仄韵律诗”只是部分实现了近体规则的不标准的律诗,或称作“半近体诗”也未尚不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香港铜锣湾集团|大中华购物中心联盟|(香港)大中华诗词论坛/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3-29 00: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