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27|回复: 6

僧徒们是怎样以诗参禅?

[复制链接]

619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3109
贡献
17901
金钱
22215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12-16 12:35: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林金建 于 2020-12-17 09:08 编辑

  僧徒们不仅自觉地学习诗歌,还自觉地“以诗参禅”。翻开佛教史,僧徒们参禅论道最初多就道论道,就经谈经,当然也借助譬喻,借助诗歌。但随着禅宗的日趋发展,随着僧俗交往的日益密切,僧徒,尤其是晚唐五代的僧徒们越来越多地以诗参禅、以诗谈禅、以诗化禅。在这种情况下,诗的主动性格被突现出来了,诗成了重心,成了禅所依附的本体。“儒墨者,般若之笙簧;词赋者,伽陀之鼓吹。故博通外学,时复著文,在我法中,无非佛事。”于是诗歌遂成为僧尼体悟和传达禅理禅趣的重要载体和方式。
  参禅开悟有所得,僧徒们往往就吟诗写偈,如长生和尚皎然见灯头挑灯突然开悟,便造偈曰:“一灵孤灯当门悬,拟欲挑来历劫昏。山声朴直人难见,此中会得处处全。”;又如灵云和尚志勤因偶睹桃花而悟道所写的诗偈:“三十年来寻剑客,几逢花发几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直到如今更不疑。”。
  宣示佛法,启悟后学,僧徒们要写诗作颂。如三平和尚义忠回答王侍郎之问:“黑豆未生芽作么生”时作颂曰:“菩提慧日朝朝照,般若凉风夜夜吹。此处不生聚杂树,满山明月是禅枝。”;五洩和尚灵默回答越州观察使之问“依禅主持?以律主持?”时答以诗偈:“寂寂不持律,滔滔不坐禅。酽茶三两碗,意在锄头边。”;惟劲禅师向弟子传法时作颂曰:“学道如钻火,逢烟且莫休。直得金星现,归家始到头。”。
  至于在日常生活交往之中,僧徒们则更为频繁地使用诗歌。大梅山法常禅师作诗偈辞退官吏之请:“摧残枯木倚寒林,几度逢春不变心。刚被世人知住处,又移茅舍入深居”;释无作,吴越吾肃王倍加仰重,召之出山,无作遂写诗抒意呈王:“云鹤性孤单,争堪名利关?衔恩虽入国,辞病却归山。”;有俗士请求出家,僧雪峰义存以偈止之:“万里无寸草,迥迥绝烟霞。历劫常如是,何烦更出家?”。
  师傅送别弟子要作诗,弟子答之以诗,同伴出游,来往酬唱也要吟诗,类似的例子举不胜举。尤其在唐末五代,禅宗大盛,诗僧辈出,以诗说禅,以诗示道,以诗颂古或做象譬、暗示的禅诗偈颂呈现多元面貌,而“五家七宗”以文字斗机锋的开悟偈、示法偈、乐道诗更是充溢于僧录禅史。
  通过诗歌,僧徒们或变抽象玄奥的佛禅义理为鲜活生动的诗意境象,将理转化为趣,义转化为味,将宗教的佛性转化为审美的意韵,或将佛禅特有的义旨道理,说辨方式不著痕迹地消解、融化在诗意世界中,使之有味无痕,行存体匿,即司空图所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严羽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荃。”使禅的“妙悟”本性在诗的“妙悟”世界中获得实现。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0-12-16 20:52: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诗体诗律那都是俗音,俗律。释门以悟道,出离为目的,不让弟子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这个上面。

释门里要硏经,参惮,参话头,参偈颂。

对于世俗而言是十分枯燥的。




点评

作为一个佛教信徒应对这段历史进行探寻与总结,而不是站在佛教的角度,一味否定佛禅与诗歌之间的关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17 09:35
唐代诗禅相互渗透,不断改变着自身和对方,又互相促进,带来共同的繁荣发展时期,标志着六朝以来诗歌创作受佛教影响的成熟。这又带来了诗学理论上诗禅交融互渗现象,产生了新的理论方式和理论学说即意境说和意象批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17 09:30
佛教作为一般宗教,与艺术、审美具有天然亲和关系,而东渐后的佛教逐渐为本土文化所同化,变异为一种准宗教,与儒、道对立互补,这在一定程度上又拉近了它与审美的关系。佛教与审美互相渗透,审美使中国佛教成为具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17 09: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9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3109
贡献
17901
金钱
22215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7 09: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20-12-16 20:52
诗体诗律那都是俗音,俗律。释门以悟道,出离为目的,不让弟子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这个上面。

释门里要硏经, ...

佛教作为一般宗教,与艺术、审美具有天然亲和关系,而东渐后的佛教逐渐为本土文化所同化,变异为一种准宗教,与儒、道对立互补,这在一定程度上又拉近了它与审美的关系。佛教与审美互相渗透,审美使中国佛教成为具有美感的宗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9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3109
贡献
17901
金钱
22215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7 09:3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20-12-16 20:52
诗体诗律那都是俗音,俗律。释门以悟道,出离为目的,不让弟子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这个上面。

释门里要硏经, ...

唐代诗禅相互渗透,不断改变着自身和对方,又互相促进,带来共同的繁荣发展时期,标志着六朝以来诗歌创作受佛教影响的成熟。这又带来了诗学理论上诗禅交融互渗现象,产生了新的理论方式和理论学说即意境说和意象批评方式,同时也成为“以禅喻诗”说的萌芽和先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9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3109
贡献
17901
金钱
22215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7 09:35:1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20-12-16 20:52
诗体诗律那都是俗音,俗律。释门以悟道,出离为目的,不让弟子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这个上面。

释门里要硏经, ...

作为一个佛教信徒应对这段历史进行探寻与总结,而不是站在佛教的角度,一味否定佛禅与诗歌之间的关系。

点评

莫高窟就是用绘画与雕塑艺术来宣传佛法。 用诗来宣传佛法当然好。但是怕你们写出不如法的诗句。 我学佛比较深入,深知因果。不小心谤了法是要背因果的。 所以,当然欢迎诗人写禅诗,但是更希望诗人有一定的修学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17 14: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0-12-17 14:44:59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0-12-17 09:35
作为一个佛教信徒应对这段历史进行探寻与总结,而不是站在佛教的角度,一味否定佛禅与诗歌之间的关系。 ...

莫高窟就是用绘画与雕塑艺术来宣传佛法。

用诗来宣传佛法当然好。但是怕你们写出不如法的诗句。

我学佛比较深入,深知因果。不小心谤了法是要背因果的。

所以,当然欢迎诗人写禅诗,但是更希望诗人有一定的修学基础。






点评

诗人可以写自己参禅后的感悟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17 20: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9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3109
贡献
17901
金钱
22215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7 20:48:0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20-12-17 14:44
莫高窟就是用绘画与雕塑艺术来宣传佛法。

用诗来宣传佛法当然好。但是怕你们写出不如法的诗句。

诗人可以写自己参禅后的感悟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5-15 22: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