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09|回复: 17

烟雨楼20期律诗班C组律诗第十五讲作业

[复制链接]

173

主题

218

帖子

1671

积分

版主

烟雨楼诗词学院老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07
贡献
179
金钱
660
发表于 2020-12-9 13:55: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十五讲作业:
运用所学相关诗词知识,以我的家乡为意,自命题,题目不限,写七律一首,平水韵,要求用上1-2个典故,并标注用了什么典故。



1

主题

85

帖子

91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30
贡献
213
金钱
357
发表于 2020-12-9 18: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五讲作业
l运用所学相关诗词知识,以我的家乡为意,自命题,题目不限,写七律一首,平水韵,要求用上1-2个典故,并标注用了什么典故。
C22酸菜
七律,柳哨
异乡零落几浮沉,心疲神伤向浮云。
梦里儿时流连处,再立阡陌无处寻。
洛城玉笛伴春暖,难及折哨柳枝林。
欢愉此生难再与,残酒黄花诉轻吟。
注解: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阳
李白的.我的意思是,李白那么喜欢的玉笛声,却不及我小时候在树林里玩的柳哨
C03微尘点评:
1、这首诗通过对儿时折柳成哨欢快场面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旅居异乡而思乡的主题思想。
2、这首诗起承转合的布局是:首联起,说明自己像浮云一样在异乡浮沉;颔联承2分句,写儿时的欢乐;颈联转说现在条件好不如过去欢乐;尾联合到首联慨叹时光流逝,故乡难近。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浮云、柳、酒、黄花符合主题。
4、这首诗的八个分句都符合主题。
5、这首诗的对偶句按照律诗的要求,中二联必须是对偶句。在这方面对仗不工。
6、这首诗的平仄,押韵中存在的问题是:2分句失对、失替,没押韵;3、4、6、7、8分句均有失替、失对、失粘情况。
7、合理化建议:首联可调为:异乡零落似浮云,心疲神伤几浮沉。
8、能读懂作者的立意。重字太多
9、符合题意,用典准确恰当
修改:七律.柳哨
异乡漂泊终无信,惫感浮心向渺阴。
梦里儿童嬉戏处,醒来阡陌笑难寻。
洛城玉笛迎春暖,怎及流连柳哨林。
欢绪此生何再有,黄花残酒赋诗吟。
C09飞雪点评
1、这首诗通对漂泊在他乡的描写,表达了,身在异乡想故乡的主题思想。
2、这首诗起承转合的布局是:首联起,说明自己像浮云一样在异乡浮沉;颔联承2分句,写在梦中忆起儿时的情景;颈联转承醒了却找不到那种欢乐;尾联合到首联感叹时光荏苒,乡情依旧。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无信、飘渺、酒、黄花符合主题。
4、这首诗的八个分句都符合主题。
5、这首诗的对仗句按照律诗的要求,中二联必须是对仗句。儿童对阡陌似乎不太符合。
6、这首诗的平仄,格律没问题:
7,整体嘛,作为初学者已经不错了,
8,但对仗还是有很多地方不太协调,我个人看法,
为你鼓掌我们共同加油
 C03微尘
 七律•回乡
闹市长居心益躁,驱车返里避嚣尘。
盘岚朝起金辉映,甜水西流翠柏新。
重话鸿蒙开辟事,又瞻天地创世神。
登峰望远听鸣雀,日朗风清万木春。

用典:神话——盘古开天辟地律诗作业点评项目与内容
酸菜评:
1、这首诗通过对(久居闹市回乡路)的描写,表达了(回乡沿途所感)的主题思想。(两空格皆不超过七个字)。
2、这首诗起承转合的布局是如何安排的(起句说明为何回乡,承开车回乡沿途风景,其中用到一典盘古山传说,转可能是停车登山去了,合句扣回起句心情)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中(盘,岚,水,柏)符合主题
4、这首诗的对偶句是(颔联,颈联),对偶不合理的字词有(辉与柏)
5、经检查、本诗的平仄、押韵完全正确)。
6、合理化建议:(本诗只看到了农村的变化,却少了内里的东西,文字欠缺点优美文字上在斟酌一二)
七律【家乡山水】
作者C09—飞雪
鸟悦峦峰唱不休,乡村景致几多幽。 
清风奏韵绵绵意,响水和弦缓缓流。 
秦岭山中生蜜果,汉江河里泛轻舟。
时光未老东关在,丽日增辉照鼓楼。
C22酸菜评:
1、这首诗通过对(家乡风景)的描写,表达了(幽静的乡间山水景色)的主题思想。
2、这首诗起承转合的布局是如何安排的(分析起句进入了乡村听到鸟鸣看到连绵得山峰承继续写乡间清风徐徐,耳边缓缓流水声,画面感很强.秦岭山中的蜜果,汉江河里泛轻舟应该出自什么典 此处没做说明有点茫然转合应该是说随着时间推移家乡的父老乡亲还在,景色依旧,阳光依旧照在那古老的钟楼,回应起句鸟鸣山峰)。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中(鸟,峦峰,乡村,响水)符合主题
3、这首诗的八个分句中(鸟悦峦峰唱不休,乡村景致几多幽。 
清风奏韵绵绵意,响水和弦缓缓流。)符合主题
4、这首诗的对偶句是(颔联颈联)
6、这首诗的平仄,押韵经检查、本诗的平仄、押韵完全正确。
7、合理化建议:(本诗的立意、物象选择都没问题,描写和表达的顺序有点跳跃,整首诗只描写了景缺乏人文情感!禁止的山水画而已.没有理解那个典可能理解不到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35

主题

3837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菜根谭文学院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209
贡献
3379
金钱
6994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0-12-10 15:38: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律.柳哨
C22—酸菜
异乡漂泊终无信,惫感浮心向渺阴。
梦里儿童嬉戏处,醒来阡陌笑难寻。
洛城玉笛迎春暖,怎及流连柳哨林。
欢绪此生何再有,黄花残酒赋诗吟。
七律【家乡山水】
作者C09—飞雪
鸟悦峦峰唱不休,乡村景致几多幽。
清风奏韵绵绵意,响水和弦缓缓流。
秦岭山中生蜜果,汉江河里泛轻舟。
时光未老东关在,丽日增辉照鼓楼。
七律•回乡
作者:C03—微尘
闹市长居心益躁,驱车返里避嚣尘。
盘岚朝起金辉映,甜水西流翠柏新。
重话鸿蒙开辟事,又瞻天地创世神。
登峰望远听鸣雀,日朗风清万木春。


用典:神话——盘古开天辟地


七律【家乡山水】
作者C09—飞雪
鸟悦峦峰唱不休,乡村景致几多幽。
清风奏韵绵绵意,响水和弦缓缓流。
秦岭山中生蜜果,汉江河里泛轻舟。
时光未老东关在,丽日增辉照鼓楼。
C22酸菜评:
1、这首诗通过对(家乡风景)的描写,表达了(幽静的乡间山水景色)的主题思想。
2、这首诗起承转合的布局是如何安排的(分析起句进入了乡村听到鸟鸣看到连绵得山峰承继续写乡间清风徐徐,耳边缓缓流水声,画面感很强.秦岭山中的蜜果,汉江河里泛轻舟应该出自什么典 此处没做说明有点茫然转合应该是说随着时间推移家乡的父老乡亲还在,景色依旧,阳光依旧照在那古老的钟楼,回应起句鸟鸣山峰)。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中(鸟,峦峰,乡村,响水)符合主题
3、这首诗的八个分句中(鸟悦峦峰唱不休,乡村景致几多幽。
清风奏韵绵绵意,响水和弦缓缓流。)符合主题
4、这首诗的对偶句是(颔联颈联)
6、这首诗的平仄,押韵经检查、本诗的平仄、押韵完全正确。
7、合理化建议:(本诗的立意、物象选择都没问题,描写和表达的顺序有点跳跃,整首诗只描写了景缺乏人文情感!禁止的山水画而已.没有理解那个典可能理解不到位)


七律•家乡山水
作者:C09—飞雪
鸟悦峦峰唱不休,乡村景致几多幽。
清风奏韵绵绵意,响水和弦缓缓流。
秦岭山中生蜜果,汉江河里泛轻舟。
时光未老东关在,丽日增辉照鼓楼。
点评:
1、这首诗通过对家乡景致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热爱美丽家乡主题思想。
2、这首诗起承转合的布局是:首联兴起;中二联承接首联写出“幽”;尾联转合说明美好事物不会随时光流逝。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鸟、清风、响水、蜜果、轻舟、东关、鼓楼符合主题。
4、这首诗的八个分句均符合主题。
5、这首诗的对偶句是中二联,对仗工。
6、经检查、本诗的平仄、押韵完全正确。
7、本诗立意新颖,布局合理,表情达意。
8、没看出用典。
9、自我感觉读懂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297

帖子

1726

积分

版主

烟雨楼诗词学院律绝二十期老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98
贡献
385
金钱
648
发表于 2020-12-10 15:55:20 | 显示全部楼层
C09—飞雪作业
七律.柳哨
C22—酸菜
异乡漂泊终无信,惫感浮心向渺阴。
梦里儿童嬉戏处,醒来阡陌笑难寻。
洛城玉笛迎春暖,怎及流连柳哨林。
欢绪此生何再有,黄花残酒赋诗吟。
七律【家乡山水】
作者C09—飞雪
鸟悦峦峰唱不休,乡村景致几多幽。
清风奏韵绵绵意,响水和弦缓缓流。
秦岭山中生蜜果,汉江河里泛轻舟。
时光未老东关在,丽日增辉照鼓楼。
七律•回乡
作者:C03—微尘
闹市长居心益躁,驱车返里避嚣尘。
盘岚朝起金辉映,甜水西流翠柏新。
重话鸿蒙开辟事,又瞻天地创世神。
登峰望远听鸣雀,日朗风清万木春。

用典:神话——盘古开天辟地

七律【家乡山水】
作者C09—飞雪
鸟悦峦峰唱不休,乡村景致几多幽。
清风奏韵绵绵意,响水和弦缓缓流。
秦岭山中生蜜果,汉江河里泛轻舟。
时光未老东关在,丽日增辉照鼓楼。
C22酸菜评:
1、这首诗通过对(家乡风景)的描写,表达了(幽静的乡间山水景色)的主题思想。
2、这首诗起承转合的布局是如何安排的(分析起句进入了乡村听到鸟鸣看到连绵得山峰承继续写乡间清风徐徐,耳边缓缓流水声,画面感很强.秦岭山中的蜜果,汉江河里泛轻舟应该出自什么典 此处没做说明有点茫然转合应该是说随着时间推移家乡的父老乡亲还在,景色依旧,阳光依旧照在那古老的钟楼,回应起句鸟鸣山峰)。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中(鸟,峦峰,乡村,响水)符合主题
3、这首诗的八个分句中(鸟悦峦峰唱不休,乡村景致几多幽。
清风奏韵绵绵意,响水和弦缓缓流。)符合主题
4、这首诗的对偶句是(颔联颈联)
6、这首诗的平仄,押韵经检查、本诗的平仄、押韵完全正确。
7、合理化建议:(本诗的立意、物象选择都没问题,描写和表达的顺序有点跳跃,整首诗只描写了景缺乏人文情感!禁止的山水画而已.没有理解那个典可能理解不到位)

七律•家乡山水
作者:C09—飞雪
鸟悦峦峰唱不休,乡村景致几多幽。
清风奏韵绵绵意,响水和弦缓缓流。
秦岭山中生蜜果,汉江河里泛轻舟。
时光未老东关在,丽日增辉照鼓楼。
点评:
1、这首诗通过对家乡景致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热爱美丽家乡主题思想。
2、这首诗起承转合的布局是:首联兴起;中二联承接首联写出“幽”;尾联转合说明美好事物不会随时光流逝。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鸟、清风、响水、蜜果、轻舟、东关、鼓楼符合主题。
4、这首诗的八个分句均符合主题。
5、这首诗的对偶句是中二联,对仗工。
6、经检查、本诗的平仄、押韵完全正确。
7、本诗立意新颖,布局合理,表情达意。
8、没看出用典。
9、自我感觉读懂啦

修改后的
七律【故乡情】
作者~飞雪
鸟悦峦峰享自由,蝶飞深谷慢寻幽。
清风奏韵绵绵意,响水和弦缓缓流。
博物馆中兵马俑,汉江河里赛龙舟。
时光未老东关在,丽日增辉照鼓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7

帖子

20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0
贡献
45
金钱
78
发表于 2020-12-10 23: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翡冷翠 于 2020-12-13 01:01 编辑

C10-翡冷翠   
家乡速记  七律  初稿
环拱围来一座城,如花江水绕西行。
群山簇拥北疆美,半壁澄虚后涧清。
浣女泉明夏荷艳,出关白雪晚烟晴。
平湖隐匿松林里,风起麦黄千万倾。

所用典故
1.西施浣纱
2.昭君出塞

-----------------------------------------------------------------------
-----------------------------------------------------------------------
1、这首诗通过对(××)的描写,表达了(××)的主题思想。(两空格皆不超过七个字)。
2、这首诗起承转合的布局是如何安排的(××分析起承转合)。(空格位置不超过三十字)。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中(××)符合主题,(××)与主题无关,(××物象与××物象)之间相互冲突。(只写诗中的物象)
4、这首诗的八个分句中(××句)符合主题,(××句)与主题无关。(写出诗中句子的序号)
5、这首诗的对偶句是(××联),对偶不合理的字词有(××与××、××与××)
6、这首诗的平仄,押韵中存在的问题是(××),若没有问题,可写(经检查、本诗的平仄、押韵完全正确)。
7、合理化建议:(本诗的立意、物象选择、描写和表达的顺序,个别句、字的调整等。)

C10-翡冷翠  评改练习如下:C02-第七颗眼泪
七律•我的家乡
作者:第七颗眼泪

古县千年落武强,滹沱河畔大谷仓。
精挑木板雕年画,细选焦桐渡远洋。
春暖麦田千顷绿,秋寒玉米万苗黄。
民风朴素勤劳作,心向程门福禄长。

用典:焦桐,程门立雪。这首诗通过对家乡版画产粮细节的具体描写,表达了热爱家乡主题思想。这首诗起句干脆直接交待了地理位置。承句抓住特有的木版画以及主产粮食的粮仓特色来展开描写。转句承上写民风,合句写人勤福长祝福家乡父老。整体看合句弱一些。
大谷仓总领,写得好。转笔写了木版画,物象略有宕开,下面扣题选择的焦桐典故,不是很贴切。而且用典一般常规是上下联要呼应,这里上联没用典。所以略有遗憾。
这首诗八个分句中第一句中的落字略有不足,要再斟酌用字的锤炼。全诗中间对偶句对仗基本工整。写的不错。结尾结句用典有点牵强。
诗歌整体押韵工整,平仄合律。
需要加强的我认为是第一句后三落武强的落字,再一个就是结尾的向程门用法比较不符合大家认知。


C18-彩娥奔月 2020/12/10 19:13:33

七律.疫年山村
作者:彩娥奔月

众丘环绕向西兜,游子归乡尚可谋,
突报疫魔传武汉,忽惊雷暴遏神州。
腊梅花舞迎风傲,杨柳枝轻得雨柔。
人照壶天非妄语,黔驴毒病岂多愁。
所用典故:壶天,黔驴

1、这首诗通过对疫情的描写,表达了抗击疫情积极的主题思想。2.这首诗起句先描写环境,承句写武汉疫情紧急,转句宕开一笔写腊梅傲霜斗雪杨柳得到呵护,暗指疫情中全民倾力齐心抗击疫情,写的很好。合句写的过于含糊,很难理解需要斟酌结句需要下点功夫磨炼。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中腊梅和杨柳比较好符合主题,游子选的有点远和诗的内容关联不够紧密,4、这首诗的八个分句中1345678句符合主题,2句与主题关系不大,至少你的诗里没有展开。5、这首诗的对偶句是3.4句和5.6句,对偶功夫不错,用的比较贴切灵活,很好。6、这首诗的平仄,押韵。经检查、本诗的平仄、押韵完全正确)。7、本诗的立意不错,紧跟形势。物象选择也很好描写和表达的顺序2句有点远,后面没展开。属于闲笔,再一个就是众丘不如众山更顺畅,还有就是壶天不知所云,过于抽象,理解困难。结尾略显弱一些,还要练。

------------------------------------------------------------------
------------------------------------------------------------------

彩娥奔月点评:
C10-翡冷翠   翡冷翠
家乡
环拱围来一座城,如花江水绕西行。
群山簇拥北疆美,半壁澄虚后涧清。
浣女泉明夏荷艳,出关白雪晚烟晴。
平湖隐匿松林里,风起麦黄千万倾。
所用典故
1.西施浣纱
2.昭君出塞
1、这首诗通过对环境的描写,表达了美丽家乡的主题思想。
2、这首诗起句很好,直接点明家乡的地理环境。颔联、颈联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了家乡的美景和历史人物故事。合句没有能够抒情,整首诗似乎全部在承接当中,没有能宕开去写自己的情怀。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中群山和半壁,北疆和后涧,白雪比较好,符合主题,浣女泉明夏荷,与北疆的联系似乎太远了。
4、这首诗的八个分句中1234 678句符合主题,5句与主题关系较远。
5、这首诗的对偶句3、4句,群山、半壁,北疆美、后涧清,不错,用的比较贴切灵活,很好。簇拥(偏正)、澄虚(补充),对仗需要再斟酌。对偶句5、6句夏荷艳、晚烟晴对仗工整,浣女(偏正)、出关(动宾),泉明(补充)、白雪(偏正),可以再斟酌。
6、经检查、本诗的平仄、押韵完全正确。“明”字也是八庚韵字,尽量避免韵字入诗。
7、建议:本诗的立意不错,环境元素也很丰富,需要再简练些,转合句中多加入自己的情感。
典故的运用:西施浣纱用在北疆的环境里有点突兀;昭君出塞用出关二字似乎无法表达清楚。

第六点加了一句



C10-翡冷翠   翡冷翠
家乡
环拱围来一座城,如花江水绕西行。
群山簇拥北疆美,半壁澄虚后涧清。
浣女泉明夏荷艳,出关白雪晚烟晴。
平湖隐匿松林里,风起麦黄千万倾。
所用典故
1.西施浣纱
2.昭君出塞
1、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热爱家乡)的主题思想。
2、这首诗起承转合的布局是如何安排的(首联起,颔联颈联承,尾联转合)。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中(白雪,夏荷,松林,麦田)符合主题,(后涧清)与主题无关。
4、这首诗的八个分句中(1235678句)符合主题,(4句)与主题无关。
5、这首诗的对偶句是(颔联颈联),对偶不合理的字词有(簇拥北疆美,澄虚后涧清,泉明与白雪。)
6、这首诗的平仄,押韵中存在的问题是(簇拥出律)。
7:
感觉本诗颔联颈联都存在明显的瑕疵。整首诗给人感觉没有明显的转合。用典方面有点牵强附会的感觉,用得再自然一点更好。
第七颗眼泪评。

-------------------------------------------------------------

-------------------------------------------------------------
C10-翡冷翠   
家乡速记  七律   改过之后重新写的如下:

崖壁环围一小城,牡丹江涌绕西行,
鹤翎戾野枕湖泊,麋鹿鸣云应瀑声.
响水稻黄香故里,泼银金酒醉千程.
丰饶黑土女娲赠,广袤秋收盘古惊.

典故:女娲  盘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主题

253

帖子

2105

积分

版主

沧浪诗社上海诗苑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91
贡献
446
金钱
824
QQ
发表于 2020-12-11 14:03: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律.疫年山村
作者:彩娥奔月

众丘环绕向西兜,游子归乡尚可谋,
突报疫魔传武汉,忽惊雷暴遏神州。
腊梅花舞迎风傲,杨柳枝轻得雨柔。
人照壶天非妄语,黔驴毒病岂多愁。
所用典故:壶天,黔驴


第七颗眼泪评:
1、这首诗通过对(山村)的描写,表达了(定会战胜疫病)的主题思想。
2、这首诗起承转合的布局是如何安排的(首联起,颔联颈联承,尾联转合)。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中(众丘环绕)符合主题。梅花和杨柳似乎与主题无关。
4、这首诗的八个分句中(123478句)符合主题,(56句)与主题无关。
5、这首诗的对偶句是(颔联颈联),对偶不合理的字词有(无)
6、(经检查、本诗的平仄、押韵完全正确)。
7.本身中“兜”字感觉是在凑足韵,起承部分感觉是在紧扣题目,这点非常好。只是觉得颈联有些跑题。因为题目是疫苗山村,主要应该表现山村整体感觉让人觉得有点似是而非。尾联写得不够好,用典有些牵强,宜修改。
============================

C10-翡冷翠  评改练习如下:

1、这首诗通过对疫情的描写,表达了抗击疫情积极的主题思想。
2.这首诗起句先描写环境,承句写武汉疫情紧急,转句宕开一笔写腊梅傲霜斗雪杨柳得到呵护,暗指疫情中全民倾力齐心抗击疫情,写的很好。合句写的过于含糊,很难理解需要斟酌结句需要下点功夫磨炼。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中腊梅和杨柳比较好符合主题,游子选的有点远和诗的内容关联不够紧密,
4、这首诗的八个分句中1345678句符合主题,2句与主题关系不大,至少你的诗里没有展开。
5、这首诗的对偶句是3.4句和5.6句,对偶功夫不错,用的比较贴切灵活,很好。
6、这首诗的平仄,押韵。经检查、本诗的平仄、押韵完全正确)。
7、本诗的立意不错,紧跟形势。物象选择也很好描写和表达的顺序2句有点远,后面没展开。属于闲笔,再一个就是众丘不如众山更顺畅,还有就是壶天不知所云,过于抽象,理解困难。结尾略显弱一些,还要练。

彩娥奔月点评:
C10-翡冷翠   翡冷翠
家乡记忆
环拱围来一座城,如花江水绕西行。
群山簇拥北疆美,半壁澄虚后涧清。
浣女泉明夏荷艳,出关白雪晚烟晴。
平湖隐匿松林里,风起麦黄千万倾。
所用典故
1.西施浣纱
2.昭君出塞
1、这首诗通过对环境的描写,表达了美丽家乡的主题思想。
2、这首诗起句很好,直接点明家乡的地理环境。颔联、颈联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了家乡的美景和历史人物故事。合句没有能够抒情,整首诗似乎全部在承接当中,没有能宕开去写自己的情怀。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中群山和半壁,北疆和后涧,白雪比较好,符合主题,浣女泉明夏荷,与北疆的联系似乎太远了。
4、这首诗的八个分句中1234 678句符合主题,5句与主题关系较远。
5、这首诗的对偶句3、4句,群山、半壁,北疆美、后涧清,不错,用的比较贴切灵活,很好。簇拥(偏正)、澄虚(补充),对仗需要再斟酌。对偶句5、6句夏荷艳、晚烟晴对仗工整,浣女(偏正)、出关(动宾),泉明(补充)、白雪(偏正),可以再斟酌。
6、经检查、本诗的平仄、押韵完全正确。“明”字也是八庚韵字,尽量避免韵字入诗。
7、建议:本诗的立意不错,环境元素也很丰富,需要再简练些,转合句中多加入自己的情感。
典故的运用:西施浣纱用在北疆的环境里有点突兀;昭君出塞用出关二字似乎无法表达清楚。



彩娥奔月点评:
七律•我的家乡
作者:第七颗眼泪

古县千年落武强,滹沱河畔大谷仓。
精挑木板雕年画,细选焦桐渡远洋。
春暖麦田千顷绿,秋寒玉米万苗黄。
民风朴素勤劳作,心向程门福禄长。
用典:焦桐,程门立雪。

1、这首诗通过对(古县特色物象)的描写,表达了(民心祈福的愿望)的主题思想。
2、这首诗起承转合的布局恰当(首联起,颔联颈联承,尾联转合)。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中(滹沱河畔、雕年画、麦田千顷、玉米万苗)符合主题。
4、这首诗的八个分句中(句句皆)符合主题。
5、这首诗的对偶句是(颔联颈联),对偶不合理的字词有(无)
6、经检查本诗的押韵正确,平仄第2句“谷”字平仄有误,失替。
7.尾联转合贴切。只是颔联和颈链的前分句和后分句的对偶有些雷同。年千
分别在第1、3、5句中出現,建议修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1

帖子

52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4
贡献
125
金钱
202
发表于 2020-12-11 14:36: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微尘@ 于 2020-12-11 14:38 编辑

一、律诗
             七律•回乡
              作者:C03—微尘
闹市长居心益躁,驱车返里避嚣尘。
盘岚朝起金辉映,甜水西流翠柏新。
重话鸿蒙开辟事,又瞻天地创世神。
登峰望远听鸣雀,日朗风清万木春。
用典:神话——盘古开天辟地
二、点评
(一)C22—酸菜点评:
1、这首诗通过对(久居闹市回乡路)的描写,表达了(回乡沿途所感)的主题思想。(两空格皆不超过七个字)。
2、这首诗起承转合的布局是如何安排的(起句说明为何回乡,承开车回乡沿途风景,其中用到一典盘古山传说,转可能是停车登山去了,合句扣回起句心情)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中(盘,岚,水,柏)符合主题
4、这首诗的对偶句是(颔联,颈联),对偶不合理的字词有(辉与柏)
5、经检查、本诗的平仄、押韵完全正确)。
6、合理化建议:(本诗只看到了农村的变化,却少了内里的东西,文字欠缺点优美文字上在斟酌一二)
(二)C09—飞雪点评
1,这首诗通过对闹市的嘈杂的喧闹,描写了,对清静的期望
2,这首诗的起承转合是,首联起,说明了对闹市的厌倦,开车去游山赏景
2分句描写了,看到的美丽景色,
尾联合到,登上山顶,看到完美的景色,那种感觉心旷神怡,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是,溢躁,尘,映辉,翠柏,雀,木,复合主题,
5,这首诗的八个分句中,
符合主题
6,这首诗格律有点小问题
创世新,那个世字,不和韵需要改一下
7,整体还不错,
8,很不错为你点赞,鼓掌三、点评别人作业
1、点评一:
        七律•柳哨
      作者:C22—酸菜
异乡零落几浮沉,心疲神伤向浮云。
梦里儿时流连处,再立阡陌无处寻。
洛城玉笛伴春暖,难及折哨柳枝林。
欢愉此生难再与,残酒黄花诉轻吟。
注解: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阳
1、这首诗通过对儿时折柳成哨欢快场面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旅居异乡而思乡的主题思想。
2、这首诗起承转合的布局是:首联起,说明自己像浮云一样在异乡浮沉;颔联承2分句,写儿时的欢乐;颈联转说现在条件好不如过去欢乐;尾联合到首联慨叹时光流逝,故乡难近。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浮云、柳、酒、黄花符合主题。
4、这首诗的八个分句都符合主题。
5、这首诗的对偶句按照律诗的要求,中二联必须是对偶句。在这方面对仗不工。
6、这首诗的平仄,押韵中存在的问题是:2分句失对、失替,没押韵;3、4、6、7、8分句均有失替、失对、失粘情况。
7、合理化建议:首联可调为:异乡零落似浮云,心疲神伤几浮沉。
8、能读懂作者的立意。重字太多
2、点评二
七律•家乡山水
作者:C09—飞雪
鸟悦峦峰唱不休,乡村景致几多幽。
清风奏韵绵绵意,响水和弦缓缓流。
秦岭山中生蜜果,汉江河里泛轻舟。
时光未老东关在,丽日增辉照鼓楼。
点评:
1、这首诗通过对家长景致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热爱美丽家乡主题思想。
2、这首诗起承转合的布局是:首联兴起;中二联承接首联写出“幽”;尾联转合说明美好事物不会随时光流逝。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鸟、清风、响水、蜜果、轻舟、东关、鼓楼符合主题。
4、这首诗的八个分句均符合主题。
5、这首诗的对偶句是中二联,对仗工。
6、经检查、本诗的平仄、押韵完全正确。
7、本诗立意新颖,布局合理,表情达意。
8、没看出用典。
9、自我感觉读懂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帖子

5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9
贡献
13
金钱
22
发表于 2020-12-12 13:04: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花间梦~ 于 2020-12-17 15:08 编辑

C-024花间梦15讲作业:

七律.我的家乡
家住龙江黑水边,三山环抱一平川。
东屏湿地千林处,北阔粮仓万亩田。
水上鹤群呼伴去,空中飞鸟逐人还。
滔声渔火长相见,人与自然共枕眠。
注:龙江~小黑龙传说
七律.我的家乡
作者:花间梦
家住龙江黑水边,三山环抱一平川。
东屏湿地千林处,北阔粮仓万亩田。
水上鹤群呼伴去,云中飞鸟逐人还。
但随岁岁长相见,人与自然共枕眠。
注:龙江~小黑龙传说


家乡马场
文/乐蒙
东君蜜意赐湖西,牧地尘飞发小迷。
手握红缰风破浪,脚撑褐蹬马扬蹄。
方塘袅袅白鹅舞,高树翩翩翠鸟啼。
在处兴游情未尽,呼灯晚酌对诗题。


评乐蒙同学的作业:
1、这首诗通过对家乡马场的描写,表达作者在马场纵情驰骋的主题思想。(两空格皆不超过七个字)。
2、这首诗起承转合的布局:
①赋起。交待了时间、地点、人物。
②颔联,转联对仗工整。
④尾联抒情收束。
非常好的一首诗,景情融合的特别好。如果最后八分句这里,把感情再调高一下,这首诗就相当完美了。(比如兴未尽后怎样啊,当场提笔赋诗,感情一下子就上去了)
个见仅供参考!点评不当处见谅!

乐蒙评花间梦作业:
1、这首诗通过对(家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环境变化而感慨)的主题思想)
2、这首诗起承转合的布局是如何安排的(首句开门见山直入主题,起句很自然的把情绪带入诗中。值得学习


颔联,介绍家乡千林处,万亩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渐入眼帘。对仗工稳。


颈联地上与天上的热闹景象,但我觉得鹤群和飞鸟还需在精炼,其它无可置疑。


合句主题的很缜密,能够围绕题目表达中心思想,写的很好,学习了。


3、这首诗选择物象中(全部)符合主题,(无)与主题无关,(没有物象与物象)之间相互冲突。(只写诗中的物象)
4、这首诗的八个分句中(12345678句)符合主题,(没有××句)与主题无关。(写出诗中句子的序号)
5、这首诗的对偶句鹤群和飞鸟一处觉得需要改进。
6、这首诗的平仄,押韵中存在的问题是(无),若没有问题,可写(经检查、本诗的平仄、押韵完全正确)。
7、合理化建议:(本诗的立意好、用典选择正确、描写和表达的顺序也正确,
个见仅供参考,评的不妥处望见谅!





C17-燚燚试评:
问好花间梦学友!
1、这首诗通过对(作者家乡山川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热爱家乡)的主题思想。
2、这首诗起承转合的布局是:首联起,颔联承,颈联转,尾联合。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均符合主题,
4、这首诗的八个分句中(12345678句)全部符合主题。
5、这首诗的对偶句是(中二联)。
6、经检查、本诗的平仄、押韵完全正确。
7、本诗特色:
全诗格调幽静闲远,仿佛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致全部融为了一体。有景有情,有声有色。中二联对仗非常工整!特别是能自然化用唐诗,足见学友底蕴深厚!

我评燚燚同学:
七律·我的家乡
作者:燚燚
鲁北小城温暖家,养生美食乐年华
西坡普种红蚕豆,北岭遍栽黄菊茶
扒鸡进京京客赞,木糖赴外外商夸
思维观念更新日,大禹精神永育芽
典故:大禹治水
1、这首诗通过对(家乡特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自豪和赞美)的主题思想。(两空格皆不超过七个字)。
2、这首诗起承转合的布局是如何安排的(分析起承转合:
①首联,交待了家乡地点和特色。
②颔联和转联,选用家乡特有的物象进一步说明家乡特色。
③合联:升华主题并用了大禹治水典故。
)。(空格位置不超过三十字)。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中(红蚕豆,黄菊茶,扒鸡,木糖)符合主题,(物象与物象)之间没有相互冲突。(只写诗中的物象)
4、这首诗的八个分句中(全部)符合主题,(写出诗中句子的序号)
本诗特色:①写得非常不错。层层递进,物象选用准确,语言精炼,符合老师作业要求。
②“扒鸡进京”失替,北字重,小毛病,须调整。
个见仅供同学参考,点评不当处见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297

帖子

1726

积分

版主

烟雨楼诗词学院律绝二十期老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98
贡献
385
金钱
648
发表于 2020-12-12 20: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C25-松风泉月作业
烟雨楼第十五期作业:
一、我的未经诗友们点评的诗:
七律• 我的家乡一十堰
作者:松风泉月
尘间福地在何方?生态人文著锦章。
叠叠岩峦悬紫翠,粼粼湖水映青苍。
诗经珠玉纳经典,道教精华注武当。
陶令应怜入仙境,桃花源里享安康。
本诗引用典故,
一是陶渊明写得“桃花源记”。
二是尹吉甫采集的“诗经”,尹吉甫是十堰市房县人。

二、我点评水珠诗友的诗:
【家园印象】
文/水珠
画/水珠
一河纵贯市中央,四季多情处处芳。
短短桃花临水岸,轻轻柳絮点衣裳。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燕舞莺飞人共喜,秋冬春夏健身忙。
(注:颔联、颈联引用杜甫诗句)

松风泉月试评:
1、这首诗通过对“家园”的描写,表达了“家园”的主题思想。
2、这首诗,首联为起,颔联和颈联为承,尾联的7分句为转,8分句为合。
3、这首诗的“桃花”、“柳絮”、“风”、“翠筱”、“雨”、“红蕖”等可能与主题有关。
为什么要用“可能”呢?因为,这样的物象,很多公园,小区都能用?基本属于公共物象。
4、这首诗八个分句中,只有7分句与主题无关 ,因为不可能一年四季都是“燕舞莺飞”。
5、这首诗的对偶句是颔联和颈联。
6、这首诗,经检查,平仄押韵完全正确。
7、合理化建议:a、没有写出家乡的特点(与众不同之处)。b、叠词,用的稍显多一点。C、用的典故,没有化用古人的,二是直接用,个人感觉不妥。
以上点评,属个人观点见解,不对之处,请见谅

三、我点评才下眉头诗友的诗:
七律•我的家乡
作者:才下眉头
家住上庸名竹山,源头文化却般般。
干戈暮楚朝秦地,风雨中庸之道安。
圣水湖清送京国,九华山险入云端。
桃花源里桃花落,陶潜武陵美誉冠。

松风泉月试评:
1、这首诗通过对家乡的描写,表达了主题思想。
2、这首诗的首联是“起”,颔联和颈联是“承”,尾联的7分句是“转”,8分句是“合”。
3、这首诗的物象:干戈、楚、秦、风、雨、圣水湖、九华山、京、云,都与主题有关。
4、这首诗中,1、2、3、4、5、6分句符合主题,7、8分句与主题无关,因为7、8分句与前面6分句没有关联。
5、这首诗的对偶句是颈联,颔联不对偶。之道安与朝秦地,对不上。
6、这首诗的平仄,经检查,没有问题,但是5分句是个特拗句,应该调整一下。押韵完全正确。
7、合理化建议:2分句,最好改一下“却”字,快乐老师也讲了。4分句要调整一下,才能与3分句对仗。

以上点评属个人观点,不对之处,请理解和包容

四、经过老师和诗友们点评后,我又修改的诗:
七律• 家乡十堰
作者:松风泉月
尘间福地在何方?生态人文著锦章。
叠叠岩峦悬紫翠,粼粼湖水映青苍。
诗经珠玉纳儒典,道教精华注武当。
陶令应怜入仙境,桃花源里享安康。

本诗引用典故:
一是陶渊明写得“桃花源记”。
二是尹吉甫采集的“诗经”,尹吉甫是十堰市房县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297

帖子

1726

积分

版主

烟雨楼诗词学院律绝二十期老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98
贡献
385
金钱
648
发表于 2020-12-12 20: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水滴 于 2020-12-12 20:21 编辑

水珠作业


【家园印象】
文/水珠
画/水珠
一河纵贯市中央,四季多情处处芳。
短短桃花临水岸,轻轻柳絮点衣裳。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燕舞莺飞人共喜,秋冬春夏健身忙。


才下眉头试评:

1、这首诗通过对(家园)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家园四季美景的热爱)的主题思想。

2、这首诗起承转合的布局是如何安排的(首联起,介绍作者的家园一水贯穿,四季芬芳好地方。颔联用杜甫的诗承写,写家园如何美的。颈联继续承写夏天的景色美好!尾联合也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热爱。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合理,整个物象都符合主题。

4、这首诗的八个分句中(1、2、3、4、5、6、7、8、句)符合主题。

5、这首诗的对偶句是(颔联、颈联) ,对偶没有不合理的字词

6、这首诗的平仄,押韵中(经检查、本诗的平仄、押韵完全正确)。

7、合理化建议:(本诗的立意、物象选择、描写和表达的顺序,等等都很完美,找不出来不合理的地方)

松风泉月试评:
1、这首诗通过对“家园”的描写,表达了“家园”的主题思想。
2、这首诗,首联为起,颔联和颈联为承,尾联的7分句为转,8分句为合。
3、这首诗的“桃花”、“柳絮”、“风”、“翠筱”、“雨”、“红蕖”等可能与主题有关。
为什么要用“可能”呢?因为,这样的物象,很多公园,小区都能用?基本属于公共物象。
4、这首诗八个分句中,只有7分句与主题无关 ,因为不可能一年四季都是“燕舞莺飞”。
5、这首诗的对偶句是颔联和颈联。
6、这首诗,经检查,平仄押韵完全正确。
7、合理化建议:a、没有写出家乡的特点(与众不同之处)。b、叠词,用的稍显多一点。C、用的典故,没有化用古人的,二是直接用,个人感觉不妥。
以上点评,属个人观点见解,不对之处,请见谅


七律•我的家乡
作者:才下眉头
家住上庸名竹山,源头文化却般般。
干戈暮楚朝秦地,风雨中庸之道安。
圣水湖清送京国,九华山险入云端。
桃花源里桃花落,陶潜武陵美誉冠。

水珠试评:
1、这首诗通过对(家乡)的描写,表达了(感怀家乡风土民情、悠久的人文、地理、历史文化)的主题思想。(两空格皆不超过七个字)。

2、这首诗起承转合的布局是如何安排的(首联起,介绍了家乡所在地的位置,以及文化源头的客观历史地位。颔联承,从人文和历朝历代的战争等不同角度来介绍家乡的人文历史。颈联继续承写,写家乡的地理风貌和特殊地理位置的重大作用。尾联转合,正是由于颔联、颈联的家乡人文、地理的描写和铺垫,尾联用陶渊明的桃花源典故来表达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中,由于我本人对此地不熟悉,对地点选择是否妥帖无法判断,我感觉物象都符合主题。

4、这首诗的八个分句中(1、2、3、4、5、6、7、8、句)符合主题。

5、这首诗的对偶句是(颔联、颈联),对偶不合理的字词有(暮楚朝秦与中庸之道,地与安)

6、这首诗的平仄,押韵中(经检查、本诗的平仄、押韵完全正确)。

7、合理化建议:

(1)潜的平仄似乎有问题,但是人名、地名是否可以放宽,我不是很明白,等老师来点评吧。
(2)重字提醒:庸、山、源,分别在第1、2、4、6、7句中出現。

七律• 我的家乡一十堰
作者:松风泉月
尘间福地在何方?生态人文著锦章。
叠叠岩峦悬紫翠,粼粼湖水映青苍。
诗经珠玉纳儒典,道教精华注武当。
陶令应怜入仙境,桃花源里享安康。

本诗引用典故:
一是陶渊明写得“桃花源记”。
二是尹吉甫采集的“诗经”,尹吉甫是十堰市房县人。

水珠试评:

1、这首诗通过对(家乡)的描写,表达了(感怀家乡风土民情、悠久的人文、地理、历史文化)的主题思想。(两空格皆不超过七个字)。

2、这首诗起承转合的布局是如何安排的(首联起,介绍了家乡所在地的位置,以及文化源头的客观历史地位及生态环境。颔联承写,写家乡的地理风貌、环境的优美。颈联继续承写,从人文角度来介绍家乡的悠久的人文历史。尾联转合,正是由于颔联、颈联的家乡人文、地理的描写和铺垫,尾联用陶渊明的桃花源典故来表达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中,由于我本人对此地不熟悉,对地点选择是否妥帖无法判断,我感觉物象都符合主题。

4、这首诗的八个分句中(1、2、3、4、5、6、7、8、句)符合主题。

5、这首诗的对偶句是(颔联、颈联) ,对偶没有不合理的字词

6、这首诗的平仄,押韵中(经检查、本诗的平仄、押韵完全正确)。

7、合理化建议:(本诗的立意、物象选择、描写和表达的顺序,等等都很完美,以我的能力真的找不出任何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297

帖子

1726

积分

版主

烟雨楼诗词学院律绝二十期老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98
贡献
385
金钱
648
发表于 2020-12-13 08:56:35 | 显示全部楼层
C16才下眉头作业
七律•我的家乡
作者:才下眉头
家住上庸名竹山,源头文化却般般。
干戈暮楚朝秦地,风雨中庸之道安。
圣水湖清送京国,九华山险入云端。
桃花源里桃花落,陶潜武陵美誉冠。

松风泉月试评:
1、这首诗通过对家乡的描写,表达了主题思想。
2、这首诗的首联是“起”,颔联和颈联是“承”,尾联的7分句是“转”,8分句是“合”。
3、这首诗的物象:干戈、楚、秦、风、雨、圣水湖、九华山、京、云,都与主题有关。
4、这首诗中,1、2、3、4、5、6分句符合主题,7、8分句与主题无关,因为7、8分句与前面6分句没有关联。
5、这首诗的对偶句是颈联,颔联不对偶。之道安与朝秦地,对不上。
6、这首诗的平仄,经检查,没有问题,但是5分句是个特拗句,应该调整一下。押韵完全正确。
7、合理化建议:2分句,最好改一下“却”字,快乐老师也讲了。4分句要调整一下,才能与3分句对仗。

水珠试评:
1、这首诗通过对(家乡)的描写,表达了(感怀家乡风土民情、悠久的人文、地理、历史文化)的主题思想。(两空格皆不超过七个字)。

2、这首诗起承转合的布局是如何安排的(首联起,介绍了家乡所在地的位置,以及文化源头的客观历史地位。颔联承,从人文和历朝历代的战争等不同角度来介绍家乡的人文历史。颈联继续承写,写家乡的地理风貌和特殊地理位置的重大作用。尾联转合,正是由于颔联、颈联的家乡人文、地理的描写和铺垫,尾联用陶渊明的桃花源典故来表达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中,由于我本人对此地不熟悉,对地点选择是否妥帖无法判断,我感觉物象都符合主题。

4、这首诗的八个分句中(1、2、3、4、5、6、7、8、句)符合主题。

5、这首诗的对偶句是(颔联、颈联),对偶不合理的字词有(暮楚朝秦与中庸之道,地与安)

6、这首诗的平仄,押韵中(经检查、本诗的平仄、押韵完全正确)。

7、合理化建议:

(1)潜的平仄似乎有问题,但是人名、地名是否可以放宽,我不是很明白,等老师来点评吧。
(2)重字提醒:庸、山、源,分别在第1、2、4、6、7句中出現。

@C25-松风泉月

七律• 我的家乡一十堰
作者:松风泉月
尘间福地在何方?生态人文著锦章。
叠叠岩峦悬紫翠,粼粼湖水映青苍。
诗经珠玉纳儒典,道教精华注武当。
陶令应怜入仙境,桃花源里享安康。

本诗引用典故:
一是陶渊明写得“桃花源记”。
二是尹吉甫采集的“诗经”,尹吉甫是十堰市房县人。

才下眉头试评:

1、这首诗通过对(家乡十堰)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家长的热爱,以及对家乡人文历史的崇拜)的主题思想。

2、这首诗起承转合的布局是如何安排的(首联起,以起问的方式来介绍自己的家乡是什么样子的,给人以新奇的感觉,以及家乡是以文锦城市著称的。颔联承写,写家乡环境优美,山青水优。颈联继续承写,自豪我们有诗经的发源地到再写到武当仙山这张城市的名片。尾联转合是陶渊明应该来我们福地桃花源来隐居,也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热爱。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合理,整个物象都符合主题。

4、这首诗的八个分句中(1、2、3、4、5、6、7、8、句)符合主题。

5、这首诗的对偶句是(颔联、颈联) ,对偶没有不合理的字词

6、这首诗的平仄,押韵中(经检查、本诗的平仄、押韵完全正确)。

7、合理化建议:(本诗的立意、物象选择、描写和表达的顺序,等等都很完美,找不出来不合理的地方)


【家园印象】
文/水珠
画/水珠
一河纵贯市中央,四季多情处处芳。
短短桃花临水岸,轻轻柳絮点衣裳。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燕舞莺飞人共喜,秋冬春夏健身忙。
(注:颔联、颈联引用杜甫诗句)


才下眉头试评:

1、这首诗通过对(家园)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家园四季美景的热爱)的主题思想。

2、这首诗起承转合的布局是如何安排的(首联起,介绍作者的家园一水贯穿,四季芬芳好地方。颔联用杜甫的诗承写,写家园如何美的。颈联继续承写夏天的景色美好!尾联合也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热爱。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合理,整个物象都符合主题。

4、这首诗的八个分句中(1、2、3、4、5、6、7、8、句)符合主题。

5、这首诗的对偶句是(颔联、颈联) ,对偶没有不合理的字词

6、这首诗的平仄,押韵中(经检查、本诗的平仄、押韵完全正确)。

7、合理化建议:(本诗的立意、物象选择、描写和表达的顺序,等等都很完美,找不出来不合理的地方)

修改:七律•家乡上庸
作者:才下眉头
家住上庸名竹山,源头文化累般般。
春秋暮楚朝秦苦,风雨中庸岁月宽。
圣水湖清送天国,九华山险入云端。
桃花源里桃花事。桑梓欣然展笑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87

帖子

3098

积分

版主

烟雨楼诗词学院楹联二十一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27
贡献
814
金钱
1143
发表于 2020-12-13 14:02:34 | 显示全部楼层
烟雨楼第二十期第十五讲作业
C14-青青子衿

内容:运用所学相关诗词知识,以我的家乡为意,自命题,题目不限,写七律一首,平水韵,要求用上1-2个典故,并标注用了什么典故。

七律·咏我的家乡
作者:青青子衿  押七阳韵

金乌最早照东疆,水秀物华兆吉祥。
四海兼怀鲟味美,千宾每忆稻花香。
鱼皮画作称奇品,冰雪城桥显异光。
烟景珍稀迷域外,山川独醉我家乡。
典故:1、黑龙盘绕:黑龙江得名的传说。2、稻花香:东北大米品牌名。

二、我评同学的作业:
      1、  七律·家乡山水
        作者:燕小白
一江碧水循东流,灵动两湖领风骚。
仙羊忘返驻绿洲,飒爽七峰拔地牢。
花香鸟语言老鼎,云雾缭绕罩僧袍。
秀丽山川纳众生,源源驴友兴致高。
2020.12.11

典故:七星岩是七只仙羊的化身。老顶:鼎湖山庆云寺著名的佛教圣地。

律诗作业点评项目与内容
1、这首诗通过对(山川两湖名胜)的描写,表达了(对家乡山水的热爱)的主题思想。
2、这首诗起承转合的布局是如何安排的(起句总写,承转中二联写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风景,合句写山水养育家乡人和驴友纷至沓来赞美家乡)。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中符合主题。
4、这首诗的对偶句是(中二联),对偶不合理的字词有(仙羊往返与飒爽七峰、花香鸟语与云雾缭绕,结构不同)
6、这首诗的平仄,押韵中存在的问题是(存在失替,如湖和风,三平尾如循东流)
7、合理化建议:尾联驴友句可以放中二联,属于叙述,抒情性不明显。可以借助律诗的平仄格律检查一下。
说的不一定对,仅供参考。

青青子衿试评:
2、七律、我的家乡
作者:自我陶醉
骆越蛮都是处藏,连滇伴粤近湖湘。
桂林山水名天下,百色风云震八方。
南国高温冬日短,壮家少雪夏时长。
灵渠龙脊堪誇世,友谊关前毙野狼。

1、这首诗通过对(家乡名胜)的描写,表达了(对家乡高度赞美)的主题思想。
2、这首诗起承转合的布局是如何安排的(起句从空间角度介绍家乡地理位置,大气,壮阔;承句从自然风光桂林山水甲天下和红色历史百色起义写来,仍是大开大合;转句从气候和民族写来;合句似乎没有提升情感,仍在写地区值得夸耀之处)。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符合主题,
4、这首诗的八个分句符合主题。
5、这首诗的对偶句是(中二联),对偶不合理的字词有:高温与少雪
6、这首诗的平仄,押韵经检查、本诗的平仄、押韵完全正确。
7、合理化建议:感觉合句稍显无力,但能力有限,不会提建议。
说的不一定对,仅供参考。
        3、七律.我的家乡
    作者.空中飘雪
辽北咸州一老城,蔚然屹立昔繁荣。
千年石塔明清建,久远黄龙享美名。
溪水荷花香校舍,线河烟柳伴书声。
故园乡曲留佳客,别样风光处处情。
青青子衿试评
律诗作业点评项目与内容
1、这首诗通过对(家乡的历史和现在)的描写,表达了(对老城的赞美之情)的主题思想。
2、这首诗起承转合的布局是如何安排的(起句突出地理位置和特点:老、昔繁荣;承句写老的具体表现;转句写繁荣,重点写文化,有点儿弱;合句有升华,抒情)。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符合主题。
4、这首诗的八个分句符合主题。
5、这首诗的对偶句是(中二联),对偶不合理的字词有(千年与久远、××溪水与线河)
6、经检查、本诗的平仄、押韵完全仅供参考正确。
7、合理化建议:转句写的繁荣,单写文化似乎单薄弱了点儿。
初学者评的不一定对,仅供参考。

三、同学评我的作业:
    1、燕小白评:
七律·赞我的家乡
作者:青青子衿  押七阳韵
金乌最早照东疆,北有黑龙盘绕翔。
四海兼怀鲟味美,千宾每忆稻花香。
鱼皮画作称奇品,冰雪城桥显异光。
烟景珍稀迷域外,山川独醉我家乡。
典故:1、黑龙盘绕:黑龙江得名的传说。2、稻花香:东北大米品牌名。
燕小白评:
1、这首诗通过对家乡的美景美食和特色的手工艺品的描写,表达了热爱和赞美家乡人民的主题思想。
2、这首诗首联清楚交待家乡的地理位置,最早接受东方日照的幸福感油然而生。颔联和颈联分别介绍了家乡鲜美的鲟鱼和香糯的东北大米,地方特色的鱼皮画,大方异彩的冰雪世界等,栩栩如生的描写,另人神往。转合放在尾联。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均符合主题。
4、这首诗的八个分句均符合主题。
5、这首诗的对偶句是颔联和颈联,对偶工整。
6、经检查、本诗的平仄、押韵完全正确。
7、合理化建议:本诗的布局合理,但尾联转合稍显仓促,建议加入一点感想来加强。
诗作优秀,作为小白的我水平有限,有说得不对的地方,请海涵!
2、空中飘雪评我的作业:
七律·赞我的家乡
作者:青青子衿  押七阳韵
金乌最早照东疆,北有黑龙盘绕翔。
四海兼怀鲟味美,千宾每忆稻花香。
鱼皮画作称奇品,冰雪城桥显异光。
烟景珍稀迷域外,山川独醉我家乡。
典故:1、黑龙盘绕:黑龙江得名的传说。2、稻花香:东北大米品牌名。
空中飘雪试评:
1、这首诗通过对(家乡)的描写,表达了(赞美家乡)的主题思想。
2、这首诗起承转合的布局是如何安排的(首联起,中二联承  尾联合。起承转合布局合理,衔接紧密.)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东疆 黑龙 鲟味美 稻花香 鱼皮画 冰雪城桥 )均符合主题。
4、这首诗的八个分句(12345678)均符合主题。
5、这首诗的对偶句是(颔联和颈联,对偶工整)。
6、经检查、本诗的平仄、押韵完全正确。
7、合理化建议:这首诗立意 物像选择的非常好!加油!
初学诗词还不会点评,说得不对的地方,请见谅!

四、云起老师、快乐老师课堂、临屏点评我的作业

七律·我的家乡
作者:青青子衿
金乌最早照东疆,水秀物华兆吉祥。
四海兼怀鲟味美,千宾每忆稻花香。
鱼皮画作称奇品,冰雪城桥显异光。
烟景珍稀迷域外,山川独赞我家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0

帖子

19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27
贡献
47
金钱
74
发表于 2020-12-13 16: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C17-燚燚第十五讲作业:

一、运用所学相关诗词知识,以我的家乡为意,自命题,题目不限,写七律一首,平水韵,要求用上1-2个典故,并标注用了什么典故。 。
七律·我的家乡
作者:燚燚
鲁北小城温暖家,养生美食乐年华。
西坡普种红蚕豆,北岭遍栽黄菊茶。
扒鸡进京京客赞,木糖赴外外商夸。
思维观念更新日,大禹精神永育芽。

典故:大禹治水

二、C24-花间梦和B11红梅花开同学的点评

C24-花间梦评:
七律·我的家乡
作者:燚燚
鲁北小城温暖家,养生美食乐年华
西坡普种红蚕豆,北岭遍栽黄菊茶
扒鸡进京京客赞,木糖赴外外商夸
思维观念更新日,大禹精神永育芽
典故:大禹治水

我评燚燚同学:

1、这首诗通过对(家乡特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自豪和赞美)的主题思想。(两空格皆不超过七个字)。
2、这首诗起承转合的布局是如何安排的(分析起承转合:
①首联,交待了家乡地点和特色。
②颔联和转联,选用家乡特有的物象进一步说明家乡特色。
③合联:升华主题并用了大禹治水典故。
)。(空格位置不超过三十字)。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中(红蚕豆,黄菊茶,扒鸡,木糖)符合主题,(物象与物象)之间没有相互冲突。(只写诗中的物象)
4、这首诗的八个分句中(全部)符合主题,(写出诗中句子的序号)
本诗特色:①写得非常不错。层层递进,物象选用准确,语言精炼,符合老师作业要求。
②“扒鸡进京”失替,北字重,小毛病,须调整。

个见仅供同学参考,点评不当处见谅!

B11红梅花开评:
1.首联总起,概括家乡特点
2.颔联颈联从四个方面进行分述
3.尾联主题升华
纵观全诗,行文流畅,有现代生活气息,抓住了家乡的主要物产,着实为家乡做了一篇好广告,不足之处,最后一句的韵脚“芽”觉得有点不妥。



三、对C24-花间梦和B11红梅花开同学的点评

七律.我的家乡
作者:花间梦 
家住龙江黑水边,三山环抱一平川。
东屏湿地千林处,北阔粮仓万亩田。
水上鹤群呼伴去,云中飞鸟逐人还。
但随岁岁长相见,人与自然共枕眠。
注:龙江~小黑龙传说

C17-燚燚试评:
问好花间梦学友!
1、这首诗通过对(作者家乡山川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热爱家乡)的主题思想。
2、这首诗起承转合的布局是:首联起,颔联承,颈联转,尾联合。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均符合主题,
4、这首诗的八个分句中(12345678句)全部符合主题。
5、这首诗的对偶句是(中二联)。
6、经检查、本诗的平仄、押韵完全正确。
7、本诗特色:
全诗格调幽静闲远,仿佛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致全部融为了一体。有景有情,有声有色。中二联对仗非常工整!特别是能自然化用唐诗,足见学友底蕴深厚!


七律•我的家乡
文/红梅花开

最喜家乡看大千,此中美景任流连。
常牵宝地经年梦,更有丁香半世缘。
袅袅清音海棠起,幽幽细水夏荷鲜。
举杯欲饮三沟酒,却醉春风五柳间。


注:1.典故:五柳。
2.宝地温泉,丁香岭,海棠山,细水河,都是景观名,三沟酒是我们家乡的特
产。

C17-燚燚试评:
1、这首诗通过对(家乡特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的主题思想。
2、这首诗起承转合的布局是如何安排的(分析起承转合:
①首联,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喜爱之情。
②颔联和颈联,选用家乡独有的物象来说明家乡特色。
③尾联:升华主题并用了“五柳”的典故。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中(宝地,丁香,海棠,细水)符合主题,(物象与物象)之间没有相互冲突。
4、这首诗的八个分句中(12345678)全部符合主题,
5、建议:①本首诗抓住了家乡的主要特色,进行了描述,层层递进,物象选用准确,语言精炼,并合理运用了典故。是一首好诗。
②不足:“间”属于十五删,出韵了,须调整。

个见仅供同学参考,点评不当处见谅!


四、根据两位同学的点评修改的作业:

七律·我的家乡
作者:燚燚
鲁北小城温暖家,养生美食乐年华。
西坡普种红蚕豆,北岭遍栽黄菊茶。
扒爪进京京客赞,木糖赴外外商夸。
思维观念更新日,大禹精神永育芽。

典故:大禹治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威望
3
贡献
6
金钱
9
发表于 2020-12-13 19:20: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空中飘雪 于 2020-12-13 19:30 编辑

        七律.我的家乡     
作者.空中飘雪

辽北咸州一老城,蔚然屹立昔繁荣。
千年石塔明清建,久远黄龙享美名。
溪水荷花香校舍,线河烟柳伴书声。
故园乡曲留佳客,别样风光处处情。

燕小白评:、这首诗通过对繁荣千古的故乡的描写,表达了热爱家乡的主题思想。
2、这首诗首联交待清楚了家乡的地理位置和一直处于繁荣昌盛的状态,侧面说明了当地人民勤劳的生活态度。颔联写了老城当年繁荣文明程度高的代表之一古塔,还加入了黄龙传说典故。颈联描写了现代人学府芸芸学子勤奋用工学习的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尾联合句起到抒发对家乡赞美之情。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均符合主题。
4、这首诗的八个分句均符合主题,
5、这首诗的对偶句是颔联和颈联,校舍对书声是对物像更进一步的描写。
6、这首诗经检查、本诗的平仄、押韵完全正确。
7、合理化建议:本诗的立意清晰,物象选择、描写和表达的顺序布局合理。 真是好诗作,学习了[抱拳]  

青青子衿试评:  
七律.我的家乡     
作者.空中飘雪
辽北咸州一老城,蔚然屹立昔繁荣。
千年石塔明清建,久远黄龙享美名。
溪水荷花香校舍,线河烟柳伴书声。
故园乡曲留佳客,别样风光处处情。


  青青子衿试评  律诗作业点评项目与内容 1、这首诗通过对(家乡的历史和现在)的描写,表达了(对老城的赞美之情)的主题思想。
2、这首诗起承转合的布局是如何安排的(起句突出地理位置和特点:老、昔繁荣;承句写老的具体表现;转句写繁荣,重点写文化,有点儿弱;合句有升华,抒情。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符合主题。
4、这首诗的八个分句符合主题。
5、这首诗的对偶句是(中二联),对偶不合理的字词有(千年与久远、溪水与线河)
6、经检查、本诗的平仄、押韵完全仅供参考正确。
7、合理化建议:转句写的繁荣,单写文化似乎单薄弱了点儿。 初学者评的不一定对,仅供参考。/抱拳/抱拳  

空中飘雪问好同学/茶/玫瑰
七律·赞我的家乡
  作者:青青子衿  押七阳韵
金乌最早照东疆,北有黑龙盘绕翔。
四海兼怀鲟味美,千宾每忆稻花香。
鱼皮画作称奇品,冰雪城桥显异光。
烟景珍稀迷域外,山川独醉我家乡。
典故:1、黑龙盘绕:黑龙江得名的传说。
2、稻花香:东北大米品牌名。

空中飘雪试评:
1、这首诗通过对(家乡)的描写,表达了(赞美家乡)的主题思想。
2、这首诗起承转合的布局是如何安排的(首联起,中二联承  尾联合。起承转合布局合理,衔接紧密.)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东疆 黑龙 鲟味美 稻花香 鱼皮画 冰雪城桥 )均符合主题。
4、这首诗的八个分句(12345678)均符合主题。
5、这首诗的对偶句是(颔联和颈联,对偶工整)。
6、经检查、本诗的平仄、押韵完全正确。
7、合理化建议:这首诗立意 物像选择的非常好!加油! 初学诗词还不会点评,说得不对的地方, 请见谅!/抱拳

空中飘雪问好同学/茶/玫瑰      
1、  七律·家乡山水        
作者:燕小白
一江碧水循东流,灵动两湖领风骚。
仙羊忘返驻绿洲,飒爽七峰拔地牢。
花香鸟语言老鼎,云雾缭绕罩僧袍。
秀丽山川纳众生,源源驴友兴致高。
  2020.12.11  
典故:七星岩是七只仙羊的化身。老顶:鼎湖山庆云寺著名的佛教圣地。

  空中飘雪试评:

律诗作业点评项目与内容 1、这首诗通过对(家乡)的描写,表达了(对家乡热爱)的主题思想。
2、这首诗起承转合的布局是如何安排的(首联起,中二联承,尾联合)。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中符合主题。
4、这首诗的对偶句是(中二联),(仙羊往返/飒爽七峰、花香鸟语/云雾缭绕)不对偶.
5 、这首诗的平仄,押韵中存在的问题是(失替,三平尾 【循东流】  【流 州 下平十一尤 牢 袍 高 下平四豪】韵脚不在同一个韵部.
第七句韵脚(生)应为仄声.
6、合理化建议:可以借助律诗的平仄格律检查一下。 初学诗词还不会点评:说不对的请见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1

帖子

78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96
贡献
197
金钱
293
发表于 2020-12-13 21:17: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第七颗眼泪 于 2020-12-13 21:26 编辑

作业:
  七律•我的家乡
   作者:第七颗眼泪

  古县千年落武强,滹沱河畔大谷仓。
  精挑木板雕年画,细选焦桐渡远洋。
  春暖麦田千顷绿,秋寒玉米万苗黄。
  民风朴素勤劳作,心向程门福禄长。

   用典:焦桐,程门立雪。  

C10-翡冷翠 评改练习  

这首诗通过对家乡版画产粮细节的具体描写,表达了热爱家乡主题思想。
这首诗起句干脆直接交待了地理位置。承句抓住特有的木版画以及主产粮食的粮仓特色来展开描写。转句承上写民风,合句写人勤福长祝福家乡父老。整体看合句弱一些。
大谷仓总领,写得好。转笔写了木版画,物象略有宕开,下面扣题选择的焦桐典故,不是很贴切。而且用典一般常规是上下联要呼应,这里上联没用典。所以略有遗憾。
这首诗八个分句中第一句中的落字略有不足,要再斟酌用字的锤炼。全诗中间对偶句对仗基本工整。写的不错。结尾结句用典有点牵强。
诗歌整体押韵工整,平仄合律。
需要加强的我认为是第一句后三落武强的落字,再一个就是结尾的向程门用法比较不符合大家认知。

彩娥奔月点评:

  1、这首诗通过对(古县特色物象)的描写,表达了(民心祈福的愿望)的主题思想。
2、这首诗起承转合的布局恰当(首联起,颔联颈联承,尾联转合)。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中(滹沱河畔、雕年画、麦田千顷、玉米万苗)符合主题。
4、这首诗的八个分句中(句句皆)符合主题。
5、这首诗的对偶句是(颔联颈联),对偶不合理的字词有(无)
6、经检查本诗的押韵正确,平仄第2句“谷”字平仄有误,失替。
7.尾联转合贴切。只是颔联和颈链的前分句和后分句的对偶有些雷同。年千 分别在第1、3、5句中出現,建议修改。

  修改后作业:

七律•我的家乡
作者:第七颗眼泪  

古镇千年在武强,滹沱河畔大粮仓。
精挑木板雕年画,细选焦桐售远洋。
春暖麦田千亩绿,秋寒玉米万畦黄。
民风朴素勤劳作,心向菩提福寿长。 用
典:焦桐,菩提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9

帖子

31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40
贡献
79
金钱
120
发表于 2020-12-14 17: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烟雨楼燕小白 于 2020-12-14 17:31 编辑

   七律·家乡山水
          作者:燕小白
一江碧水循东流,灵动两湖领风骚。
仙羊忘返驻绿洲,飒爽七峰拔地牢。
花香鸟语言老鼎,云雾缭绕罩僧袍。
秀丽山川纳众生,源源驴友兴致高。
2020.12.11
典故:七星岩是七只仙羊的化身。老顶:鼎湖山庆云寺著名的佛教圣地。

七律·赞我的家乡

作者:青青子衿  押七阳韵

金乌最早照东疆,北有黑龙盘绕翔。
四海兼怀鲟味美,千宾每忆稻花香。
鱼皮画作称奇品,冰雪城桥显异光。
烟景珍稀迷域外,山川独醉我家乡。
典故:1、黑龙盘绕:黑龙江得名的传说。2、稻花香:东北大米品牌名。
燕小白评:
1、这首诗通过对家乡的美景美食和特色的手工艺品的描写,表达了热爱和赞美家乡人民的主题思想。
2、这首诗首联清楚交待家乡的地理位置,最早接受东方日照的幸福感油然而生。颔联和颈联分别介绍了家乡鲜美的鲟鱼和香糯的东北大米,地方特色的鱼皮画,大方异彩的冰雪世界等,栩栩如生的描写,另人神往。转合放在尾联。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均符合主题。
4、这首诗的八个分句均符合主题。
5、这首诗的对偶句是颔联和颈联,对偶工整。
6、经检查、本诗的平仄、押韵完全正确。
7、合理化建议:本诗的布局合理,但尾联转合稍显仓促,建议加入一点感想来加强。
诗作优秀,作为小白的我水平有限,有说得不对的地方,请海涵!
   七律.我的家乡
    作者.空中飘雪
辽北咸州一老城,蔚然屹立昔繁荣。
千年石塔明清建,久远黄龙享美名。
溪水荷花香校舍,线河烟柳伴书声。
故园乡曲留佳客,别样风光处处情。
燕小白评:、这首诗通过对繁荣千古的故乡的描写,表达了热爱家乡的主题思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297

帖子

1726

积分

版主

烟雨楼诗词学院律绝二十期老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98
贡献
385
金钱
648
发表于 2020-12-14 18:37:35 | 显示全部楼层
燕小白作业  

       七律·家乡山水
          作者:燕小白
一江碧水循东流,灵动两湖领风骚。
仙羊忘返驻绿洲,飒爽七峰拔地牢。
花香鸟语言老鼎,云雾缭绕罩僧袍。
秀丽山川纳众生,源源驴友兴致高。
2020.12.11
典故:七星岩是七只仙羊的化身。老顶:鼎湖山庆云寺著名的佛教圣地。

七律·赞我的家乡

作者:青青子衿  押七阳韵

金乌最早照东疆,北有黑龙盘绕翔。
四海兼怀鲟味美,千宾每忆稻花香。
鱼皮画作称奇品,冰雪城桥显异光。
烟景珍稀迷域外,山川独醉我家乡。
典故:1、黑龙盘绕:黑龙江得名的传说。2、稻花香:东北大米品牌名。
燕小白评:
1、这首诗通过对家乡的美景美食和特色的手工艺品的描写,表达了热爱和赞美家乡人民的主题思想。
2、这首诗首联清楚交待家乡的地理位置,最早接受东方日照的幸福感油然而生。颔联和颈联分别介绍了家乡鲜美的鲟鱼和香糯的东北大米,地方特色的鱼皮画,大方异彩的冰雪世界等,栩栩如生的描写,另人神往。转合放在尾联。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均符合主题。
4、这首诗的八个分句均符合主题。
5、这首诗的对偶句是颔联和颈联,对偶工整。
6、经检查、本诗的平仄、押韵完全正确。
7、合理化建议:本诗的布局合理,但尾联转合稍显仓促,建议加入一点感想来加强。
诗作优秀,作为小白的我水平有限,有说得不对的地方,请海涵!

        七律.我的家乡
    作者.空中飘雪
辽北咸州一老城,蔚然屹立昔繁荣。
千年石塔明清建,久远黄龙享美名。
溪水荷花香校舍,线河烟柳伴书声。
故园乡曲留佳客,别样风光处处情。
燕小白评:、这首诗通过对繁荣千古的故乡的描写,表达了热爱家乡的主题思想。
2、这首诗首联交待清楚了家乡的地理位置和一直处于繁荣昌盛的状态,侧面说明了当地人民勤劳的生活态度。颔联写了老城当年繁荣文明程度高的代表之一古塔,还加入了黄龙传说典故。颈联描写了现代人学府芸芸学子勤奋用工学习的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尾联合句起到抒发对家乡赞美之情。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均符合主题。
4、这首诗的八个分句均符合主题,
5、这首诗的对偶句是颔联和颈联,校舍对书声是对物像更进一步的描写。
6、这首诗经检查、本诗的平仄、押韵完全正确。
7、合理化建议:本诗的立意清晰,物象选择、描写和表达的顺序布局合理。
真是好诗作,学习了[抱拳]

青青子衿评同学的作业:
律诗作业点评项目与内容
1、这首诗通过对(山川两湖名胜)的描写,表达了(对家乡山水的热爱)的主题思想。
2、这首诗起承转合的布局是如何安排的(起句总写,承转中二联写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风景,合句写山水养育家乡人和驴友纷至沓来赞美家乡)。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中符合主题。
4、这首诗的对偶句是(中二联),对偶不合理的字词有(仙羊往返与飒爽七峰、花香鸟语与云雾缭绕,结构不同)
6、这首诗的平仄,押韵中存在的问题是(存在失替,如湖和风,三平尾如循东流)
7、合理化建议:尾联驴友句可以放中二联,属于叙述,抒情性不明显。可以借助律诗的平仄格律检查一下。
说的不一定对,仅供参考。

空中飘雪试评:
律诗作业点评项目与内容
1、这首诗通过对(家乡)的描写,表达了(对家乡热爱)的主题思想。
2、这首诗起承转合的布局是如何安排的(首联起,中二联承,尾联合)。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一江碧水 灵动两湖 仙羊忘返 飒爽七峰 花香鸟语 云雾缭绕 秀丽山川)符合主题。
4、这首诗的对偶句是(中二联),(仙羊往返/飒爽七峰、花香鸟语/云雾缭绕)不对偶.
6、这首诗的平仄,押韵中存在的问题是(失替 有的句子格律不对:三平尾 【循东流】  【流 州 下平十一尤 牢 袍 高 下平四豪】韵脚不在同一个韵部.
第七句韵脚(生)应为仄声.
7、合理化建议:可以借助律诗的平仄格律检查一下。
初学诗词还不会点评:说不对的地方请见谅
经两位诗友点评后修改

            七律《家乡山水》
             文/燕小白
一江碧水沿东淌,灵动两湖领风骚。
仙羊忘返驻绿洲,飒爽七峰立足牢。
花香鸟语言老鼎,云雾缭绕罩僧袍。
秀丽山川纳众生,源源驴友兴致高。
2020.12.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297

帖子

1726

积分

版主

烟雨楼诗词学院律绝二十期老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98
贡献
385
金钱
648
发表于 2020-12-17 16:06:24 | 显示全部楼层
家乡马场
文/乐蒙
东君蜜意赐湖西,牧地尘飞发小迷。
手握红缰风破浪,脚撑褐蹬马扬蹄。
方塘袅袅白鹅舞,高树翩翩翠鸟啼。
在处兴游情未尽,呼灯晚酌对诗题。
乐蒙试评

乐蒙试评:↓
七律.我的家乡
花间梦
家住龙江黑水边,三山环抱一平川。
东屏湿地千林处,北阔粮仓万亩田。
水上鹤群呼伴去,云中飞鸟逐人还。
但随岁岁长相见,人与自然共枕眠。
注:龙江~小黑龙传说

1、这首诗通过对(家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环境变化而感慨)的主题思想)
2、这首诗起承转合的布局是如何安排的(首句开门见山直入主题,起句很自然的把情绪带入诗中。值得学习

颔联,介绍家乡千林处,万亩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渐入眼帘。对仗工稳。

颈联地上与天上的热闹景象,但我觉得鹤群和飞鸟还需在精炼,其它无可置疑。

合句主题的很缜密,能够围绕题目表达中心思想,写的很好,学习了。

3、这首诗选择物象中(全部)符合主题,(无)与主题无关,(没有物象与物象)之间相互冲突。(只写诗中的物象)
4、这首诗的八个分句中(12345678句)符合主题,(没有××句)与主题无关。(写出诗中句子的序号)
5、这首诗的对偶句鹤群和飞鸟一处觉得需要改进。
6、这首诗的平仄,押韵中存在的问题是(无),若没有问题,可写(经检查、本诗的平仄、押韵完全正确)。
7、合理化建议:(本诗的立意好、用典选择正确、描写和表达的顺序也正确,
个见仅供参考,评的不妥处望见谅!


乐蒙试评
七律·我的家乡
作者:燚燚
鲁北小城温暖家,养生美食乐年华
西坡普种红蚕豆,北岭遍栽黄菊茶
扒鸡进京京客赞,木糖赴外外商夸
思维观念更新日,大禹精神永育芽
典故:大禹治水

1、这首诗通过对(家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有着深厚的感情)的主题思想)

2、这首诗起承转合的布局是如何安排的(首句开门见山直入主题,起句很自然的把情绪带入诗中。值得学习

颔联,承接在家的温暖,西坡北岭不同的至于特产,对仗工稳,好像美景就在眼前,诗堪入画方为妙。
颈联继续介绍家乡特产更加美,更加引人入胜。表达出作者对家乡欣慰之情。
合句能够围绕题目表达中心思想,看得出来还是很有功底。

3、这首诗选择物象中(全部)符合主题,(无)与主题无关,(没有物象与物象)之间相互冲突。(只写诗中的物象)
4、这首诗的八个分句中(12345678句)符合主题,(没有××句)与主题无关。(写出诗中句子的序号)
5、这首诗的对偶句正确。
6、这首诗的平仄,押韵中存在的问题是(无),若没有问题,可写(经检查、本诗的平仄、押韵完全正确)。
7、合理化建议:(本诗的立意好、物象选择正确、描写和表达的顺序也正确,
本诗值得学习的地方:开门见山直入主题,没有跑题现象出现,



家乡马场
文/乐蒙
东君蜜意赐湖西,牧地尘飞发小迷。
手握红缰风破浪,脚撑褐蹬马扬蹄。
方塘袅袅白鹅舞,高树翩翩翠鸟啼。
在处兴游情未尽,呼灯晚酌对诗题。

C17-燚燚试评:
1、这首诗通过对(家乡马场)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的主题思想。
2、这首诗起承转合的布局是:
首联,交待了去家乡马场的时间、地点、人物及环境。
颔联,承接二分句的“发小迷”,描写了发小骑马的姿态,形象又生动。
颈联,描写马场周围的风景,有景有情,有声有色。
尾联:写骑马赏景兴致大发而题诗,表达了自己快乐心情,从而升华了主题。
3、这首诗选择物象中(物象)符合主题,(物象与物象)之间没有相互冲突。
4、这首诗的八个分句中(12345678)全部符合主题,
5、经检测,本首诗平仄无误,用韵正确。
本诗特色:①本首诗抓住了家乡马场的主要特色,对骑马活动及景物进行了描述,层层递进,语言精炼,中二联对仗工整。
不足之处:唯一不足就是没有用典。


家乡马场
文/乐蒙
东君蜜意赐湖西,牧地尘飞发小迷。
手握红缰风破浪,脚撑褐蹬马扬蹄。
方塘袅袅白鹅舞,高树翩翩翠鸟啼。
在处兴游情未尽,呼灯晚酌对诗题。

花间梦评乐蒙同学的作业:
1、这首诗通过对家乡马场的描写,表达作者在马场纵情驰骋的主题思想。(两空格皆不超过七个字)。
2、这首诗起承转合的布局:
①赋起。交待了时间、地点、人物。
②颔联,转联对仗工整。
④尾联抒情收束。
非常好的一首诗,景情融合的特别好。如果最后八分句这里,把感情再调高一下,这首诗就相当完美了。(比如兴未尽后怎样啊,当场提笔赋诗,感情一下子就上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6-12 14: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