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40|回复: 26

烟雨楼20期律诗班B组律诗第十四讲作业

[复制链接]

173

主题

218

帖子

1671

积分

版主

烟雨楼诗词学院老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07
贡献
179
金钱
660
发表于 2020-12-2 04:36: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十四讲作业:
运用所学相关诗词知识写七律《冬日抒怀》一首,平水韵,要求试着使用起句兴起合句比合的章法。

0

主题

56

帖子

61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8
贡献
144
金钱
255
发表于 2020-12-3 12:2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梦了 于 2020-12-20 12:51 编辑

烟雨楼20期律诗班B组律诗第十四讲作业
B组10-梦了
七律:冬日抒怀
作者:梦了
小园疏柳尽残枝,空荡低头若所思。
刺骨北风常乱步,伤心晨日少欢姿。
从来孤寂来磨墨,到处悲凉自写诗。
一瞬葳蕤匆错过,此时憔悴又呆痴。
七律•冬日抒怀
B12 水璇
昨夜狂风呼啸疾,清晨嗅得冷香来。
梅花万点芳盈雪,初日千芒暖入台。
又见门前童子戏,还闻院外老鸠徊。
飞鸿泥爪今安在,何不同君遣兴醅。

点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梦了  梦了学点评. 学友好没明白 冬日飞鸿在北方已南去,醅 不懂  [color=#999999 !important]发表于 5 秒前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梦了  梦了学点评. 学友好冬夜大风,晨起香从哪来 原来梅花盛开  [color=#999999 !important]发表于 11 分钟前


期待回评,谢谢。  [color=#999999 !important]发表于 昨天 21:20

水璇
从来,到处,一瞬,此时,时间类词语较多,有些眼花迷乱之感。个见,不妥见谅。最后一句此时最好能再修改一下。  [color=#999999 !important]发表于 昨天 21:20


水璇
1格律正确 2起承转合合理。 3对仗工整,难得见到流水对。学习了。 4尾联本意是对春去冬来的时间迅疾之结,但意境上没有起到提升的作用,再斟酌  [color=#999999 !important]发表于 昨天 21:19


评梦了:
B组10-梦了
七律:冬日抒怀
作者:梦了
小园疏柳尽残枝,空荡低头若所思。
刺骨北风常乱步,伤心晨日少欢姿。
从来孤寂来磨墨,到处悲凉自写诗。
一瞬葳蕤匆错过,此时憔悴又呆痴。

1、这首诗通过对(冬日)的描写,表达了(孤寂伤心)的主题思想。。
2、这首诗起承转合的布局是如何安排的(首联起,中二联承,七分句转,八分句合)。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中(疏柳、北风)符合主题,(无)与主题无关,(无物象)之间相互冲突。(只写诗中的物象)
4、这首诗的八个分句中(12345678句)符合主题,(无)与主题无关。
5、这首诗的对偶句是(中二联),对偶不合理的字词有(无)
6、这首诗的平仄,押韵中存在的问题是(经检查、本诗的平仄、押韵完全正确)
7、合理化建议:(本诗的立意清晰、物象选择精准、描写和表达的顺序细致,个别句、字的调整:建议表时空的词语如从来,到处,一瞬,此时略有重复。)【香杏黄评】整首以冬柳起兴,从柳的状态引发了作者对柳的怜惜之情。首联形象以拟人的手法写出柳低头思索的样子。颌联承上写出柳在晨日的冬风中乱了舞步,少了欢姿。颈联以景转入情,看到此景谁还有心情磨墨题诗呢。尾联发出感慨,一瞬的青葱终是错过,眼下只有对着憔悴的柳发呆了。
经检查整首格律正确,对仗工整。不错的一首抒怀诗。犹赞二分句拟人形象。



修改如下
冬日抒怀
文:梦了
小园疏柳尽残枝,似是低头若所思。
刺骨北风吹乱步,伤心晨日卷欢姿。
何人孤寂来磨墨,到处悲凉自写诗。
一瞬葳蕤匆错过,此时憔悴又呆痴。

《冬日怀》/茹丰
孟冬过半未飘雪,酷冷几乎已绝缘。
霜重叶枯还恋树,风恬日丽似秋天。
感怀气候渐趋暖,深觉地球应悄然。
缅忆儿时睡窗下,冰花每晚伴身前。

点评 梦了
梦了学点评 茹丰您好 起句 孟冬过半未飘雪,酷冷几乎已绝缘。孟冬可能不下雪,也就不冷,绝缘? 个见仅供参考

B组10-梦了
冬日抒怀
文:梦了
小园疏柳尽残枝,似是低头若所思。
刺骨北风吹乱步,伤心晨日卷欢姿。
何人孤寂来磨墨,到处悲凉自写诗。
一瞬葳蕤匆错过,此时憔悴又呆痴。
【香杏黄评】整首以冬柳起兴,从柳的状态引发了作者对柳的怜惜之情。首联形象以拟人的手法写出柳低头思索的样子。颌联承上写出柳在晨日的冬风中乱了舞步,少了欢姿。颈联以景转入情,看到此景谁还有心情磨墨题诗呢。尾联发出感慨,一瞬的青葱终是错过,眼下只有对着憔悴的柳发呆了。
经检查整首格律正确,对仗工整。不错的一首抒怀诗。犹赞二分句拟人形象。

点评

期待回评,谢谢。  发表于 2020-12-17 21:20
从来,到处,一瞬,此时,时间类词语较多,有些眼花迷乱之感。个见,不妥见谅。最后一句此时最好能再修改一下。  发表于 2020-12-17 21:20
1格律正确 2起承转合合理。 3对仗工整,难得见到流水对。学习了。 4尾联本意是对春去冬来的时间迅疾之结,但意境上没有起到提升的作用,再斟酌  发表于 2020-12-17 21: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6

帖子

52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7
贡献
123
金钱
205
发表于 2020-12-4 12:26: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茹丰 于 2020-12-25 22:24 编辑

《冬日怀》/茹丰
孟冬过半未飘雪,酷冷几乎已绝缘。
霜重叶枯还恋树,风恬日丽似秋天。
感怀气候渐趋暖,深觉地球应悄然。
缅忆儿时睡窗下,冰花每晚伴身前。

我的点评1:
冬雪抒怀
文/红梅花开
御批银粟涌春潮,裹絮扬纱破寂寥。
梦里冰融鹅戏水,心中阳暖柳舒条。
曾忧陌野琼芳匿,今喜城乡碧雾消。
企盼农家风雨顺,登枝灵鹊唱新谣。
茹丰试评1
1、这首诗感觉描写的冬末初春的雪景,与诗题相违。不过整首诗写得不错。
2、起句描写春潮涌动春雪打破寂寞空中 ;承句想象着冰雪融化,白鹅嬉戏,心中感觉春意的舒适温暖转句是在描写曾经对寒冬的担忧,看到今天的景象已经没有顾虑了;合句是说瑞雪兆丰年,对家乡美好的祝愿。
3、这首诗如果将题目改一下,选择的物象符合主题要求
4、更改题目后,八个分句符合主题。
5、这首诗的对偶句是承与转联,比较工整。感觉“消”字换成“逍”字更好。
6、这首诗的平仄,押韵经检查平仄、押韵完全正确。
7、建议诗题要和内容一致茹丰学习了!
我的点评2:
B组04-孑孓
七律:冬日抒怀
半空飘雪房前雨,寂寞心情今日开。
回忆儿时五更落,徘徊爪印几番猜。
天晴长剑屋檐挂,梅绽暗香墙角来。
一幅严冬风景画,多年逐梦用诗裁。
茹丰试评2
1、通过对冬天雪景的描写,作者回忆起儿时对雪景的记忆
2、起句直入主题,描写空中飘雪心情大好;承句回忆儿时对雪景的好奇和记忆;转句继续写儿时冬景的印象,这些印象今时已经不见了合句感慨记忆中严冬的景象,现在很难再现了。
4、这首诗选择的物象符合主题。
4、这首诗的八个分句皆符合主题。
5、这首诗的对偶句是承与转联,比较工整。本人喜欢转句。
6、这首诗的平仄,押韵经检查平仄、押韵完全正确。
7、建议起句的“雨”字要是换一个动词就更好了茹丰学习了!


《冬日感怀》文/茹丰
孟冬过半未飘雪,酷冷几乎已绝缘。
霜重叶枯还恋树,风恬日丽似秋天。
感怀气候渐趋暖,深觉地球应悄然。
缅忆儿时睡窗下,冰花每晚伴身前。
梅雪点评:
1、这首诗通过对初冬日暖季节细微描写,表达了作者感叹时光流逝一去不复返的主题思想。
2、这首诗起承转合的布局是首联总起,中二联承接,尾联感叹!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中雪,霜符合主题,风恬日丽好象不是冬天的主题,看来作者心情不错不过今年冬天的确很暖。
4、这首诗的一二三分句符合冬日的主题都是为主题服务的。四五不符合主题。
5、这首诗的对偶句是中二联,对仗工整。
6、这首诗的平仄经检查、平仄正确。格律和韵部无误。


梦了学点评
茹丰您好 起句 孟冬过半未飘雪,酷冷几乎已绝缘。孟冬可能不下雪,也就不冷,绝缘? 个见仅供参考

点评

梦了学点评 茹丰您好 起句 孟冬过半未飘雪,酷冷几乎已绝缘。孟冬可能不下雪,也就不冷,绝缘? 个见仅供参考  发表于 2020-12-18 16: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6

帖子

92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15
贡献
231
金钱
349
发表于 2020-12-4 15:4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冬雪抒怀
文/红梅花开
御批银粟涌春潮,裹絮扬纱破寂寥。
梦里冰融鹅戏水,心中阳暖柳舒条。
曾忧陌野琼芳匿,今喜城乡碧雾消。
企盼农家风雨顺,登枝灵鹊唱新谣。

点评

仅供参考 如有不周之处请见谅  发表于 2020-12-18 16:14
梦了学点评 您好 红梅花开 曾忧陌野琼芳匿,今喜城乡碧雾消。没明白 。 企盼农家风雨顺,登枝灵鹊唱新谣。这句好。  发表于 2020-12-18 16: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7

帖子

125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98
贡献
285
金钱
489
发表于 2020-12-5 19:07: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开心爱一笑 于 2020-12-19 20:01 编辑

七律·冬日抒怀
文:开心
冬来腊月伴温降,映日歌声唱吉祥。
家有喜庆添笑乐,室升精彩尽欢康。
恋人一对成佳丽,迎客深情显艳阳。
开放改编新政策,跟随春意共飞扬。

慧泉简评:
1、这首诗通过对婚庆情景的描写,表达了新事新办的主题思想。
2、这首诗起是写冬日里,好时辰到来。承是写家里盈满喜庆之气。转写客人与一对佳丽共享幸福时刻。合写赶上了新时代的好政策,心意飞扬。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中家、室符合主题。
4、这首诗的八个分句皆符合主题。
5、这首诗的对偶句是颔联与颈联,对偶不合理的字词有一对与深情。
6、经检查、本诗的平仄、押韵完全正确
7、合理化建议:本诗的立意、不错,物象选择过少、描写和表达的顺序尚可,个别字如欢康、显等再斟酌。
水璇简评:
七律·冬日抒怀
文:开心
冬来腊月伴温降,映日歌声唱吉祥。
家有喜庆添笑乐,室升精彩尽欢康。
恋人一对成佳丽,迎客深情显艳阳。
开放改编新政策,跟随春意共飞扬。

1、这首诗通过对(冬日腊月)的描写,表达了(愉悦吉祥)的主题思想。
2、这首诗起承转合的布局是如何安排的(首联起,中二联承,七分句转,八分句合)。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中(映日,歌声,恋人、客)符合主题,(无)与主题无关,(无物象)之间相互冲突。(只写诗中的物象)
4、这首诗的八个分句中(12345678句)符合主题,(无)与主题无关。
5、这首诗的对偶句是(中二联),对偶不合理的字词有(无)
6、这首诗的平仄,押韵中存在的问题是(经检查、本诗的首句,伴,出律。)
7、合理化建议:(本诗的立意清晰、物象选择精准、描写和表达的顺序细致,个别句、字的调

整:转句嫌平,转的不明显。但也可以不转。


我评的:
七律.冬日感怀
文/优雅
已入初冬几颗杨, 逸枝挺拔拥头昂。
一身骨硬不言瘦,千片叶归才觉凉。
总把栖禽为故友,犹期瑞雪作新妆。
红尘名利非关我,自得悠然沐日光。
开心试评:
1.这首诗通过对杨树叶落剩下枝干矗立风中,与飞禽为友,瑞雪着新妆,看淡世间名利自然悠得描写。
2.文章起承转合合理。
3.内容紧扣主题。
4.中二,三联对仗再斟酌一下。
5.总得说这首诗文笔流畅。
七律·冬日感怀
作者:五星级
向晚临江思绪绵,遥看故里入云天。
岸边荒岭涂寒色,桥底冰波叹暮年。
堤畔柳林悲叶落,空中明月独高悬。
身旁更有风凄冽,直把呼声绕雪川。
开心试评:
1、这首律诗对身在异乡,在临江边看到入云天故乡,勾起了作者对家乡思念之情。
2、起句临江边思绪万千,看远处入云端的家乡。承句江边、桥底描写。转到柳林叶落,明月孤悬,和作者当时在异乡孤独心情相扣。和句用呐喊声喊出心中思乡之情,只有凄冽风在身边。
3、中二,三联对仗合理。
4、整首诗八个小分句紧扣主题。
5、经过查询平仄押韵正确。






点评

期待回评,谢谢。  发表于 2020-12-17 21:24
5尾联情结是想抒怀,与首联也能合上。但若能在中间两联增加实质性内容,和尾联就呼应上了。  发表于 2020-12-17 21:24
1首句,伴字出律 ,应平。 2起承转合合理。 3颔联结构对仗工整,家有,室升,略合,建议再酌。 4颈联对仗结构,一对--深情,再酌。  发表于 2020-12-17 21: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

帖子

36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52
贡献
87
金钱
139
发表于 2020-12-5 20: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诗心小白 于 2020-12-15 13:11 编辑

七律-冬日抒怀
作者:诗小白
山河寂寂雪飞扬,远树长街坠大荒。
探昨唯余衰柳色,观天已换旧衣裳。
严寒又把病虫灭,枯槁还缘精气藏。
不是英华今积聚,何来春日焕容光。

同学们评我的作业:
七律-冬日抒怀
作者:诗小白
山河寂寂雪飞扬,远树长街坠大荒。
探昨唯余衰柳色,观天已换旧衣裳。
严寒又把病虫灭,枯槁还缘精气藏。
不是英华今积聚,何来春日焕容光。

优雅点评:
1、这首诗通过对(冬雪)的描写,表达了(对冬雪的赞美)的主题思想。
2、这首诗起承转合的布局是如何安排的(首联起,颔联承,颈联转,尾联合)。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中(山河,远树,长街,柳色,衣裳)符合主题,(病虫害)与主题无关。
4、这首诗的八个分句中(1234句)符合主题,(5句)与主题无关。
5、这首诗的对偶句是(颔联和颈联),对偶不合理的字词有(探昨观天、又把与还缘)
6、经检查、本诗的平仄、押韵完全正确。
7、合理化建议:(本诗的坠大荒费解,)

七律-冬日抒怀
作者:诗小白
山河寂寂雪飞扬,远树长街坠大荒。
探昨唯余衰柳色,观天已换旧衣裳。
严寒又把病虫灭,枯槁还缘精气藏。
不是英华今积聚,何来春日焕容光。

千岁寒试评:我能读懂这首诗。

1、这首诗通过对(雪景)的描写,表达了(冬天是积蓄力量,雪兆春光)的主题思想。
2、这首诗起承转合的布局是如何安排的(本诗以描写雪景起句,用柳色衰败,天空灰暗承接进一步描写,而颈联写出了冬日所感:虽寒杀病虫,虽枯藏精气,合句点出正因冬藏才有来年好春光的主题)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中(山河,雪,远树,大街,衰柳,旧衣裳)符合主题,
4、这首诗的八个分句中(1~8)符合主题
5、这首诗的对偶句是(2--3联),对偶不合理的字词有(探昨与观天、柳色与衣裳,另外"探昨"这个词好像不太用)
6、这首诗的平仄,押韵(经检查、本诗的平仄、押韵完全正确)。
7、合理化建议:(本诗的立意清晰,颔联的物象选择还可以再推敲、6,7分句表达的意思过于接近,是否可调整一下。)

我评同学们的作业:七律.冬日感怀
文/优雅
槛外初冬几颗杨, 繁枝俊首正高昂。
一身傲立不言瘦,千叶轻离未说凉。
喜把栖禽称老友,欣期落雪作银装。
世间名利非关我,淡泊经年沐日光。

诗小白评优雅十四讲作业:
1、这首诗通过对(杨树)的描写,表达了(淡泊名利)的主题思想。
2、这首诗起承转合的布局是如何安排的(首联景起,颌联、颈联承、七分句转,八分句合)。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中(千叶、落雪)符合主题,(杨树、栖禽、日光)与主题无关,(几棵与一身;繁枝与叶轻离、不言瘦)之间相互冲突。
4、这首诗的八个分句中(1.2.3.4.6.7.8句)符合主题,(5句)与主题无关。
5、这首诗的对偶句是(颔联与颈联),对偶不合理的字词有(一身与千叶、不言与未说)
6、这首诗的平仄,押韵中存在的问题是(经检查、本诗的平仄、押韵完全正确)。
7、合理化建议:(能看出作者是托“树”言志,惜诗中无“我”,在转结中如何有“我”,需再斟酌)
七律 · 冬日抒怀
作者:千岁寒
时序轮回又至寒,朔风凛冽菊花残。
浓云密布雪将漫,冷树斜摇叶已干。
且叹光阴多迅疾,也愁生计愈艰难。
老歌一曲听沉静,心底从容天地宽。

诗小白评千岁寒十四讲作业:我能读懂这首诗
1、这首诗通过对(气侯寒冷,草木凋零)的描写,表达了(对逆境坦然面对)的主题思想。
2、这首诗起承转合的布局是如何安排的(首联景起,颌联承了1分句的天寒,颈联照应了二分句的环境艰苦,由景转情,由物及我。七分句再转,一改前六的愁苦,定下心来。八分句敞怀抱,以情结)。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中(菊花残、朔风、浓云欲雪、冷树、光阴、老歌、心)符合主题,(无)与主题无关,(也愁与从容)之间相互冲突。(只写诗中的物象)
4、这首诗的八个分句中(12345678句)符合主题,(无句)与主题无关。
5、这首诗的对偶句是(颌联与颈联),对偶不合理的字词有(无)
6、这首诗的平仄,押韵中存在的问题是(三分句白脚处“漫"字为寒韵,属犯韵,其它无误)
7、合理化建议:(本诗的立意、物象选择、描写和表达的比较顺畅,唯结句的老歌一曲听沉静、心底无私天地宽,与前六分句的严寒、愁叹调子不太搭,建议可再斟酌。)
七律 冬日抒怀(七阳)
文/晚晴
围脖横缠裹厚装,公园翁妪健身忙。
秧歌舞起红裙短,锣鼓敲来紫调长。
屈指青春增即减,暖朋清酒淡兼香。
莫嫌腿硬腰如桶,仍可追鸿览太行。
诗小白评晚睛第十四讲作业:这首诗我能看懂
1、这首诗通过对(翁媪健身场景)的描写,表达了(热爱生活)的主题思想。
2、这首诗起承转合的布局是如何安排的(首联点题,景起。颌联承公园健身,颈联转情,感慨渐生,尾联以浪漫的想象,以飞鸿为喻,实比扣回)。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中(围脖、厚装、秧歌、锣鼓、青春、鸿)符合主题,(清酒)与主题无关,(裙短与厚装)之间相互冲突。
4、这首诗的八个分句中(1234578句)符合主题,(6句)与主题无关。
5、这首诗的对偶句是(中二联),对偶不合理的字词有(屈指与暖朋、)
6、经检查、本诗的平仄、押韵完全正确。
7、合理化建议:本诗的立意、物象选择、描写和表达的很顺畅,唯三分句的红裙短,有调侃之意,既然着厚装,想必不会“走光”,建议可斟酌。暖朋清酒来得突兀,公园看歌舞会饮酒吗?此处不太明了,其它皆赞。
我修改后的作业:
七律-冬日抒怀
作者:诗小白
呼啸北风欺小村,房前老树避无门。
骄淫可悯疏松骨,凛冽何怜病弱根。
此景还如双父母,今朝似警众儿孙。
但争膝下早行孝,何怨相离空断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32

帖子

391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22
贡献
952
金钱
1488
发表于 2020-12-6 00:14: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慧泉 于 2020-12-6 00:17 编辑

七律•冬日宁城遇雪 作者:慧泉
晨起忽惊窗外景,千山飞雪献银屏。
园中高柳芽犹放,湖畔寒松冷愈青。
绝胜新诗难写尽,直须好酒醉还醒。
梅花疏影何清苦,小雀频来倚树听。

  五星级试评:
1.慧泉这首诗通过对清晨雪景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惊喜心情的主题思想
2.该诗起承转合符合要求。起句首联交代了早晨起床满眼雪景,直奔主题,承句颔联接着描写园中湖畔的景色,远近辉映,错落有致,转句颈联抒发情感,美景不尽须好酒让我醉了吧,合句落在小雀频听梅花的一点,烘托了雪后的空旷恬静安然,整体自然。
3.诗中所选物像千山飞雪,高柳寒松梅花小雀符合主题,所有物像之间无冲突。
4.诗中八个分句符合主题,其中六分句似乎可以再打磨,美景不一定需要好酒,尤其早晨,个见。
5.对偶句“园中高柳芽犹放,湖畔寒松冷愈青”芽和冷,“绝胜新诗难写尽,直须好酒醉还醒”难写尽和醉还醒,貌似对仗不工。     
6.平仄格律正确,韵字运用无误,学习了。  
开心试评:
1、这首诗从清晨起来惊喜看到窗外雪景描写为主题思想。
2、起句惊喜看到千山飞雪雪景, 承句对园中柳树、湖畔寒松进一步成接起句。转句多少好的诗句也写不尽着千山飞雪美景,如同美酒醉还醒。合句小麻雀落到稀疏梅花枝上。
3、整首诗符合主题
4、对偶句三"绝胜新诗难写尽,直须好酒醉还醒。"中"写尽""难醒"对偶斟酌一下。
5、诗中八个分句符合主题。
6、经检查本首诗平仄押韵完全正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85

帖子

169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25
贡献
410
金钱
651
发表于 2020-12-6 09:58: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衔山 于 2020-12-6 20:02 编辑

B19晚晴:
      七律  冬日抒怀(七阳)
围脖横缠裹厚装,公园翁妪健身忙。
秧歌舞起红裙大,锣鼓敲来紫调长。
百岁青春增即减,三通小令急兼刚。
莫嗔腿硬腰如桶,仍可追鸿览太行。

      评我:
     诗小白:这首诗我能看懂。
1、这首诗通过对(翁媪健身场景)的描写,表达了(热爱生活)的主题思想。
2、这首诗起承转合的布局是如何安排的(首联点题,景起。颌联承公园健身,颈联转情,感慨渐生,尾联以浪漫的想象,以飞鸿为喻,实比扣回)。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中(围脖、厚装、秧歌、锣鼓、青春、鸿)符合主题,(清酒)与主题无关,(裙短与厚装)之间相互冲突。
4、这首诗的八个分句中(1234578句)符合主题,(6句)与主题无关。
5、这首诗的对偶句是(中二联),对偶不合理的字词有(屈指与暖朋、)
6、经检查、本诗的平仄、押韵完全正确。
7、合理化建议:本诗的立意、物象选择、描写和表达的很顺畅,唯三分句的红裙短,有调侃之意,既然着厚装,想必不会“走光”,建议可斟酌。暖朋清酒来得突兀,公园看歌舞会饮酒吗?此处不太明了,其它皆赞。

       蓝蓝的天空(2870276579)  20:50:37
       这首诗通过在冬日公园所见所思,表达了翁妪的健身乐观向上的主题思想。
  这首诗起承转合是按一二三四联布置的。
  选择的物象中”厚装”符合主题,“围脖”、“厚装”和”红裙”在一个季节中相矛盾。
  这首诗的对偶句是颌颈联,对偶不合理的字是”裙”与”调”(实词对虚词具说不妥)。
  平仄押韵正确。
        第五分句中“增即减”语意不清。火热青春今本在,时平白首美终偿。
       合理化建议:第五分句可改为“”物象选择了厚装、描写和表达的顺序,个别句、字的调整等。)

       我评:(梅雪)
首联赋起,交待写作目的,二分句写出楼所见:近景鸟稀、弓挂,抬头看到远景——白云悠,暗示时间。
承句详写所见的景色,“远山”提示是远景。这里一静一动,画面感很强。
转句继续写景,从近处落笔,加深读者的印象,与上句形成变化。
中二联对仗工整,推测有对联基础。“断树”紧承“风敲”,“金堆”紧承“烟起”,构思缜密,可见作者下了苦功。
合句:七分句感叹,眼界从“木”到“千树”,八分句归结到自身,但比合不明显,应引进一物较好,引起联想。流水句,说“树”“东落西飞”,有些费解。
格律无误,按立意选取物象,紧密关联,韵字动形结合,阴阳平衡。总体合乎律诗的要求。期待更多的佳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5

帖子

835

积分

版主

烟雨楼诗词学院律绝二十期老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95
贡献
210
金钱
320
发表于 2020-12-6 17: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四讲作业:
运用所学相关诗词知识写七律《冬日抒怀》一首,平水韵,要求试着使用起句兴起合句比合的章法。

七律 · 冬日抒怀
作者:千岁寒
时序轮回又至寒,朔风凛冽菊花残。
浓云密布雪将漫,冷树斜摇叶已干。
且叹光阴多迅疾,也愁生计愈艰难。
老歌一曲听沉静,心底从容天地宽。

诗小白评千岁寒十四讲作业:我能读懂这首诗
1、这首诗通过对(气侯寒冷,草木凋零)的描写,表达了(对逆境坦然面对)的主题思想。
2、这首诗起承转合的布局是如何安排的(首联景起,颌联承了1分句的天寒,颈联照应了二分句的环境艰苦,由景转情,由物及我。七分句再转,一改前六的愁苦,定下心来。八分句敞怀抱,以情结)。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中(菊花残、朔风、浓云欲雪、冷树、光阴、老歌、心)符合主题,(无)与主题无关,(也愁与从容)之间相互冲突。(只写诗中的物象)
4、这首诗的八个分句中(12345678句)符合主题,(无句)与主题无关。
5、这首诗的对偶句是(颌联与颈联),对偶不合理的字词有(无)
6、这首诗的平仄,押韵中存在的问题是(三分句白脚处“漫"字为寒韵,属犯韵,其它无误)
7、合理化建议:(本诗的立意、物象选择、描写和表达的比较顺畅,唯结句的老歌一曲听沉静、心底无私天地宽,与前六分句的严寒、愁叹调子不太搭,建议可再斟酌。)

史东亮评
首联,赋起,直接写冬天来临景象。又至寒,凑韵。梅兰竹菊,四君子也。不宜再此反衬寒冬。百花残即可。
颔联,进一步描写冬景。为抒情继续铺垫。
颈联,在萧瑟的冬天,联想到自己功名未就,事业无成,时光已逝,生计困顿,于是百感交集。
转,自然。此联情景交融,感人至深。
尾联,虽然岁月艰难,但是作者无惧困难,从容沉静。
表达了自己洒脱情怀。
全诗表达的是作者不畏困难的心情,显示了作者乐观开朗,超然洒脱的心情。
在如今,贫富差距悬殊,人们普遍有焦虑之状,此诗对我们更有积极意义。

我点评别人的作业:
七律-冬日抒怀
作者:诗小白
山河寂寂雪飞扬,远树长街坠大荒。
探昨唯余衰柳色,观天已换旧衣裳。
严寒又把病虫灭,枯槁还缘精气藏。
不是英华今积聚,何来春日焕容光。

千岁寒试评:我能读懂这首诗。

1、这首诗通过对(雪景)的描写,表达了(冬天是积蓄力量,雪兆春光)的主题思想。
2、这首诗起承转合的布局是如何安排的(本诗以描写雪景起句,用柳色衰败,天空灰暗承接进一步描写,而颈联写出了冬日所感:虽寒杀病虫,虽枯藏精气,合句点出正因冬藏才有来年好春光的主题)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中(山河,雪,远树,大街,衰柳,旧衣裳)符合主题,
4、这首诗的八个分句中(1~8)符合主题
5、这首诗的对偶句是(2--3联),对偶不合理的字词有(探昨与观天、柳色与衣裳,另外"探昨"这个词好像不太用)
6、这首诗的平仄,押韵(经检查、本诗的平仄、押韵完全正确)。
7、合理化建议:(本诗的立意清晰,颔联的物象选择还可以再推敲、6,7分句表达的意思过于接近,是否可调整一下。)



七律 冬日感怀
作者  史东亮
草木萧疏冬野静,寒庐凄冷尽风声。
远山极目愁云锁,瘦树经霜落日横。
踏雪寻梅浑忘却,学诗舞剑总无成。
人生百载终成梦,对此不由百感生。

千岁寒试评:我能读懂这首诗
1、这首诗通过对(冬景)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如梦的感慨)的主题思想。
2、这首诗起承转合的布局是如何安排的(起联描写了冬日萧杀的情景,承联用远观和近看作进一步描写。颈联转而描写作者冬日踏雪寻梅,学诗舞剑,引出尾联的百感交集。)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中(草木,冬野,寒庐,风声,远山,愁云,瘦树,落日)符合主题。
4、这首诗的八个分句中(1---8句)符合主题,
5、这首诗的对偶句是(2---3联)
6、这首诗的平仄,押韵中存在的问题是(经检查、本诗的平仄、押韵完全正确)。
7、合理化建议:(本诗立意清晰,物象选择合理、描写和表达的顺序明白。尾联用了两个"百",是否可再调整,另外"对此不由"是否还有更好的表达方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0

帖子

25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9
贡献
59
金钱
98
发表于 2020-12-6 21: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律·冬日感怀
作者:五星级
向晚临江思绪绵,遥看故里入云天。
岸边荒岭涂寒色,桥底冰波叹暮年。
堤畔柳林悲叶落,空中明月独高悬。
身旁更有风凄冽,直把呼声绕雪川。




七律·冬日感怀
作者:五星级
向晚临江思绪绵,遥看故里入云天。
岸边荒岭涂寒色,桥底冰波叹暮年。
堤畔柳林悲叶落,空中明月独高悬。
身旁更有风凄冽,直把呼声绕雪川。


慧泉简评:
1、这首诗通过对异乡冬日的描写,表达了思念家乡的主题思想。
2、这首诗起是写傍晚在江边遥望故乡。承是写在江边看到冬日衰败的景色。转是接写江边的景象。合写风声都把我呼唤亲人的声音都淹没了。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中(荒岭、冰波、柳林、明月)符合主题。
4、这首诗的八个分句皆符合主题。
5、这首诗的对偶句是颔联和颈联,比较工整。对偶不合理的字词有叶落与高悬。
6、这首诗经检查、本诗的平仄、押韵完全正确。
7、合理化建议:本诗的立意不错、物象选择过多、转句应加点自己的想法。合句点明主题更佳。


七律·冬日感怀
作者:五星级
向晚临江思绪绵,遥看故里入云天。
岸边荒岭涂寒色,桥底冰波叹暮年。
堤畔柳林悲叶落,空中明月独高悬。
身旁更有风凄冽,直把呼声绕雪川。


开心试评:
1、这首律诗对身在异乡,在临江边看到入云天故乡,勾起了作者对家乡思念之情。
2、起句临江边思绪万千,看远处入云端的家乡。承句江边、桥底描写。转到柳林叶落,明月孤悬,和作者当时在异乡孤独心情相扣。和句用呐喊声喊出心中思乡之情,只有凄冽风在身边。
3、中二,三联对仗合理。
4、整首诗八个小分句紧扣主题。
5、经过查询平仄押韵正确。




七律•冬日宁城遇雪
作者:慧泉
晨起忽惊窗外景,千山飞雪献银屏。
园中高柳芽犹放,湖畔寒松冷愈青。
绝胜新诗难写尽,直须好酒醉还醒。
梅花疏影何清苦,小雀频来倚树听。


五星级试评:
1.慧泉这首诗通过对清晨雪景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惊喜心情的主题思想
2.该诗起承转合符合要求。起句首联交代了早晨起床满眼雪景,直奔主题,承句颔联接着描写园中湖畔的景色,远近辉映,错落有致,转句颈联抒发情感,美景不尽须好酒让我醉了吧,合句落在小雀频听梅花的一点,烘托了雪后的空旷恬静安然,整体自然。
3.诗中所选物像千山飞雪,高柳寒松梅花小雀符合主题,所有物像之间无冲突。
4.诗中八个分句符合主题,其中六分句似乎可以再打磨,美景不一定需要好酒,尤其早晨,个见。
5.对偶句“园中高柳芽犹放,湖畔寒松冷愈青”芽和冷,“绝胜新诗难写尽,直须好酒醉还醒”难写尽和醉还醒,貌似对仗不工。
6.平仄格律正确,韵字运用无误,学习了。


七律.冬日抒怀(降雪有句)
作者:远山
恰似梨花一夜开     三江天地洗尘埃
巍峨远岫添华发     广袤寒原搭玉台
围坐暖炉田叟酌     摇飞银粟小童咳
喜看瑞雪丰年兆     静待秋临金浪洄


五星级试评:
1.远山的这首诗通过对雪景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希望。
2.这首诗的起承转合符合要求起句首联直奔主题,交代了清晨的雪景,承句颔联承接很好,目之所及的自然景色,转句写了身边的人和事儿,自然流畅,合句落在对来年的希望,起承转合不错,整体效果很好。
3.诗中所选物像远寒岫、寒原、暖炉、银栗符合主题,所有物像与主题没有冲突。
4.诗中八个分句符合主题,承转结合理,学习了。
5.对偶句"巍峨远岫添华发     广袤寒原搭玉台","围坐暖炉田叟酌     摇飞银粟小童咳"对仗工稳。
6.平仄格律正确,韵字运用无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9

帖子

40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57
贡献
96
金钱
153
发表于 2020-12-7 19:07: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律◎冬日抒怀
作者:晨宵对别离

寒风横扫江前叶,冷意斜侵月下楼。
此令正逢冬雪季,外乡生计且淹留。
霜鸦遇晚归空穴,野渡无人念远舟。
一盏清茶擎在手,余温默默抵乡愁。

炯炯评:
1、这首诗通过对冬日夜晚景色的描写,表达了游子思乡的主题思想。。
2、这首诗起承转合的布局顺畅自然,结构合理,运用描写、叙述、抒情结合,准确抒发了作者思乡的感受。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中(寒风、冷意、冬雪、霜鸦)符合主题,(清茶)与主题无关,(余温与一盏清茶在手)之间相互冲突,因为余温应该是茶喝光之后留下的。(只写诗中的物象)
4、这首诗的八个分句中(1234568分句)符合主题,(7分句)与主题无关。(写出诗中句子的序号)
5、这首诗的对偶句是(颈联),对偶不合理的字词有(霜鸦与野渡,这个有点宽,霜鸦遇晚归空穴,这句主语是鸦,野渡无人念远舟,主语不是野渡而是人)
6、这首诗的平仄,押韵(经检查、本诗的平仄、押韵完全正确)。
7、合理化建议:
(1)寒风改成北风,霜鸦改成寒鸦,因为大多数地方霜是秋天的。
(2)颔联没有对仗,建议调整一下,符合律诗要求才好。“此令”建议改成时令或时序。
(3)七分句物象有些隔,且“擎”字有些重了,也有点拗口,改成:一盏清酤初入腹,余温脉脉慰乡愁?这样可否?


无名草试评:
这首诗主要是展现冬日羁旅之思,脉络清晰,主题明确。
1、这首诗通过对冬景的描写,表达了羁旅之思的主题思想。
2、这首诗是以景起句的,冬雪季能承起寒风和冷意,由霜鸦归巢想到自己由于生计还羁居他乡的愁苦,最后以清茶慰乡愁,感觉脉络比较清晰,能看得懂。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中寒风,霜鸦,远舟等物象与主题相符,而空穴,月下楼,可以再酌。
4、这首诗的八个分句都符合主题。
5、这首诗的对偶句是首联和颈联。斜侵,一词不太明白。遇晚,表达生涩。空穴,鸟不是筑巢吗?念远舟,是谁在念,这里表意不明。
6、这首诗的平仄经检查、本诗的平仄、押韵完全正确。
7、合理化建议:觉得颔联与颈联可以调换一下位置,转合会更合理,有利于突出主旨。
七律•冬日感怀
作者:炯炯
轻纱如幻隐真真,碎玉西风卷落频。
冻树凝寒失残叶,云阶堆絮掩芳尘。
暗随昏色堕空寂,又共乱琼迷道津。
天地苍茫何所似,飘摇一粟是吾身。

晨宵试评:

1、这首诗通过对冬日尤其雪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冬日感受的主题思想。。
2、这首诗起承转合的布局基本合理,运用比的写作手法,抒发了作者如苍茫一粟的雪花的感受。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中(轻纱,冻树,云阶)符合主题,(碎玉为落花的意思,冬天落花可再斟酌一下,西风为秋风改为冬风更合理一点)(只写诗中的物象)
4、这首诗的八个分句中(12345678分句)符合主题,(写出诗中句子的序号)
5、这首诗的对偶句是(颔联,颈联),对偶不合理的字词有(冻与云,昏与乱,词性上需更完美一点。)
6、这首诗的平仄,押韵(经检查、本诗的除堕字外平仄、押韵完全正确)。
7、合理化建议:
(1)1分句与2分句之间没有联系,2分句改为但见冬风卷落频。(只是简单改一下,略表大意)
(2)堆絮个人认为多为柳絮,还没有看见表示雪花的意思,建议改一下。
冬日感怀
作者:无名草
瑟瑟北风催落晖,遥观洲渚荻芦微。
只怜孤鹜栖幽岛,不见寒鸦噪竹围。
白草已随霜日瘦,浮云犹寄此身违。
冬来秋尽年将近,惟愿轻舟随水归。

晨宵试评:随字出律,2分句荻芦微的意思不能统领下文说表。4分句寒鸦与竹围经查阅所有诗文无关联,取象有误,5分句若是白草随霜日渐瘦的意思可以理解,加已字后按诵读习惯霜日为一个词汇,霜日意思为秋日,与冬日不符,所以句子排序有问题,6分句意思不解,有凑韵之嫌。7分句初冬到初夕有三个月时间,说年将近为时过早,8分句应该是乘轻舟会乡的表达,随水一词表意不明,因前文没有说故乡的方向,故不能说随水而归。
小结:个人理解,如有误请见谅。BBB

作业更改:
七律◎冬日抒怀
作者:晨宵对别离

寒风横扫江前叶,冷意斜侵月下楼。
此令正逢冬雪季,外乡生计且淹留。
霜鸦遇晚归空穴,野渡无人念远舟。
可叹相思难以寄,家山遙望独堪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

帖子

14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19
贡献
34
金钱
53
发表于 2020-12-8 20: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烟雨楼20期律诗班B组律诗第十四讲作业
B组04-孑孓
七律:冬日抒怀
半空飘雪房前雨,寂寞心情今日开。
回忆儿时五更落,徘徊爪印几番猜。
天晴长剑屋檐挂,梅绽暗香墙角来。
一幅严冬风景画,多年逐梦用诗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02

帖子

1946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律声竹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67
贡献
469
金钱
741
发表于 2020-12-11 07: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中诗大梅雪情缘 于 2020-12-11 07:20 编辑

第十四诗词写作的赋比兴
B07梅雪情缘作业:
运用所学相关诗词知识写七律《冬日抒怀》一首,平水韵,要求试着使用起句兴起合句比合的章法。
七律.冬日抒怀
作者.梅雪情缘
为抒情怀出小楼,鸟稀弓挂白云悠。风敲古木寒声碎,烟起远山暝色稠。
断树残枝抬望眼,金堆落叶动离愁。
独怜风冽寒千树,东落西飞不自由。
    晚晴评:梅雪诗友好!
    首联赋起,交待写作目的,二分句写出楼所见:近景鸟稀、弓挂,抬头看到远景——白云悠,暗示时间。
承句详写所见的景色,“远山”提示是远景。这里一静一动,画面感很强。
    转句继续写景,从近处落笔,加深读者的印象,与上句形成变化。
    中二联对仗工整,推测有对联基础。“断树”紧承“风敲”,“金堆”紧承“烟起”,构思缜密,可见作者下了苦功。
    合句:七分句感叹,眼界从“木”到“千树”,八分句归结到自身,但比合不明显,应引进一物较好,引起联想。流水句,说“树”“东落西飞”,有些费解。
    格律无误,按立意选取物象,紧密关联,韵字动形结合,阴阳平衡。总体合乎律诗的要求。期待更多的佳作。
不会评,别生气啊。
诗小白评梅雪情缘第十四讲作业:这首诗没看懂
1、这首诗通过对(冬天古树)的描写,表达了(难以对抗逆境)的主题思想。
2、这首诗起承转合的布局是如何安排的(首联景起,颌联、颈联均承,七转八结。)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中(暝色、古木、断树残枝、落叶、风)符合主题,(鸟、弓、烟、远山)与主题无关,(白云悠与动离愁、不自由)之间相互冲突。
4、这首诗的八个分句中(1345678句)符合主题,(2分句)与主题无关。
5、这首诗的对偶句是(颌联与颈联),对偶不合理的字词有(断树残枝与金堆落叶、风敲与烟起。断树残枝是并列关系,金堆落叶不知道是什么关系。烟起是倒装句,风敲不是)
6、这首诗的平仄,押韵中存在的问题是(重字多,分别是:风、寒、落、树),
7、合理化建议:(本诗的立意可再明朗些、物象选择再精减些,能为主题服务即可。颈联对偶句的前四意象重复,可增添动词,会使句子看起来更灵动。建议七八分句遣词造句再优化组合下会更好)。
修改如下:
七律.冬日抒怀
作者.梅雪
为抒初冬上小楼,萧条景色入双眸。
千章古木连云起,百尺寒泉傍石流。
眼底垂杨低卧影,庭前落叶暗吟秋。
凭栏斜倚堪惆怅,一曲清歌解百愁。
梅雪点评:
七律 冬日抒怀(七阳)
文/晚晴
围脖横缠裹厚装,公园翁妪健身忙。
秧歌舞起红裙短,锣鼓敲来紫调长。
屈指青春增即减,暖朋清酒淡兼香。
莫嫌腿硬腰如桶,仍可追鸿览太行。
梅雪试点评:
晚晴诗友:你好这首诗通过在冬日公园所见所思,表达了一群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主题思想。
2. 这首诗起承转合是按总分分总布置的。
3. 选择的物象中”厚装”符合主题,秧歌、锣鼓紧围绕健康乐观描写,感觉身临其境。
4.这首诗的对偶句是颌颈联,对仗工稳。平仄押韵正确。
5.第五分句中“增即减”和。淡亦香,富有折理韵味!
6.合理化建议:文字在写美一点最佳。如:腿硬腰桶
有不到之处,望海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6

帖子

92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15
贡献
231
金钱
349
发表于 2020-12-15 10:05: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律•冬雪抒怀
文/红梅花开
御批银粟涌春潮,裹絮扬纱破寂寥。
梦里冰融鹅戏水,心中阳暖柳舒条。
曾忧陌野琼芳匿,今喜城乡碧雾消。
企盼农家风雨顺,登枝灵鹊唱新谣。


宏辉评:好像是写春雪吧?
衔山评:有雪的描绘,虚实结合,尾联看到希望,有生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2

帖子

172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57
贡献
469
金钱
632
发表于 2020-12-17 20:57: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水璇 于 2020-12-18 21:24 编辑

七律 .冬日感怀   水璇
昨夜狂风呼啸疾,清晨嗅得冷香来。
梅花万点芳盈雪,初日千芒暖入台。
又见门前童子戏,还闻院外老鸠徊。
飞鸿泥爪今安在,何不同君遣兴醅。

诗小白评我:
诗小白试评水璇第十五讲作业:
冬日感怀
昨夜狂风呼啸疾,清晨嗅得冷香来。
梅花万点芳盈雪,初日千芒暖入台。
又见门前童子戏,还闻院外老鸠徊。
飞鸿泥爪今安在,何不同君遣兴醅。

1、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绽在风雪后)的描写,表达了(面对此景,生起想要饮酒雅兴)的主题

思想。
2、这首诗起承转合的布局是如何安排的(首联起,中二联承,七分句转,八分句合)。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中(狂风、冷香、梅花、雪、初日、童子、老鸠、飞鸿泥爪、君)符合主

题,(无)与主题无关,(无物象)之间相互冲突。
4、这首诗的八个分句中(12345678句)符合主题,(无句)与主题无关。
5、这首诗的对偶句是(中二联),对偶不合理的字词有(无)
6、这首诗的平仄,押韵中存在的问题是(经检查、本诗的平仄、押韵完全正确)。
7、合理化建议:(本诗的立意不是很清晰,五六句还停留在单纯写景的状态,缺少情的投入,

转句的飞鸿泥爪缺少进一步的寓意,所以结句有点无力。建议从六分句进行斟酌修改,让七八句

活起来。)

梦了评我:
1、这首诗通过对(雪后梅花)的描写,表达了(冬日)的主题

思想。
2、这首诗起承转合的布局是如何安排的(首联起,中二联承,七分句转,八分句合)。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中(狂风、冷香、梅花、雪、初日、童子、老鸠、)符合主

题,(无)与主题无关,(无物象)之间相互冲突。
4、这首诗的八个分句中(12345678句)符合主题,(无句)与主题无关。
5、这首诗的对偶句是(中二联),对偶不合理的字词有(无)
6、这首诗的平仄,押韵中存在的问题是(经检查、本诗的平仄、押韵完全正确)。
7、合理化建议:(本诗描景,冬日飞鸿在北方已南去,醅 不懂 ,冬夜大风,晨起香从哪来 原来梅花盛开)

转句的飞鸿泥爪缺少进一步的寓意,所以结句有点无力。建议从六分句进行斟酌修改,让七八句

活起来。)


我评梦了:
B组10-梦了
七律:冬日抒怀
作者:梦了
小园疏柳尽残枝,空荡低头若所思。
刺骨北风常乱步,伤心晨日少欢姿。
从来孤寂来磨墨,到处悲凉自写诗。
一瞬葳蕤匆错过,此时憔悴又呆痴。

1、这首诗通过对(冬日)的描写,表达了(孤寂伤心)的主题思想。。
2、这首诗起承转合的布局是如何安排的(首联起,中二联承,七分句转,八分句合)。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中(疏柳、北风)符合主题,(无)与主题无关,(无物象)之间相互冲

突。(只写诗中的物象)
4、这首诗的八个分句中(12345678句)符合主题,(无)与主题无关。
5、这首诗的对偶句是(中二联),对偶不合理的字词有(无)
6、这首诗的平仄,押韵中存在的问题是(经检查、本诗的平仄、押韵完全正确)
7、合理化建议:(本诗的立意清晰、物象选择精准、描写和表达的顺序细致,个别句、字的调

整:建议表时空的词语如从来,到处,一瞬,此时略有重复。)


我评开心一笑:

七律·冬日抒怀
文:开心
冬来腊月伴温降,映日歌声唱吉祥。
家有喜庆添笑乐,室升精彩尽欢康。
恋人一对成佳丽,迎客深情显艳阳。
开放改编新政策,跟随春意共飞扬。

1、这首诗通过对(冬日腊月)的描写,表达了(愉悦吉祥)的主题思想。
2、这首诗起承转合的布局是如何安排的(首联起,中二联承,七分句转,八分句合)。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中(映日,歌声,恋人、客)符合主题,(无)与主题无关,(无物象)之间相互冲突。(只写诗中的物象)
4、这首诗的八个分句中(12345678句)符合主题,(无)与主题无关。
5、这首诗的对偶句是(中二联),对偶不合理的字词有(无)
6、这首诗的平仄,押韵中存在的问题是(经检查、本诗的首句,伴,出律。)
7、合理化建议:(本诗的立意清晰、物象选择精准、描写和表达的顺序细致,个别句、字的调

整:转句嫌平,转的不明显。但也可以不转。)

我评晚晴:
B19晚晴:
      七律  冬日抒怀(七阳)
围脖横缠裹厚装,公园翁妪健身忙。
秧歌舞起红裙大,锣鼓敲来紫调长。
百岁青春增即减,三通小令急兼刚。
莫嗔腿硬腰如桶,仍可追鸿览太行。

1、这首诗通过对(冬日公园健身)的描写,表达了(积极乐观生活)的主题思想。。
2、这首诗起承转合的布局是如何安排的(首联起,中二联承,七分句转,八分句合)。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中(厚装、秧歌、红裙、锣鼓、)符合主题,(无)与主题无关,(无物象)之间相互冲突。(只写诗中的物象)
4、这首诗的八个分句中(12345678句)符合主题,(无)与主题无关。
5、这首诗的对偶句是(中二联),对偶不合理的字词有(无)
6、这首诗的平仄,押韵中存在的问题是(经检查、本诗的平仄、押韵完全正确)
7、合理化建议:(本诗的立意清晰、物象选择精准、描写和表达的顺序细致,个别句、字的调

整:建议紫调一词再斟酌。)


感谢诗友们的悉心点评:结合诗友们的建议,再修改如下:

七律 .冬日感怀   水璇
昨夜狂风呼啸疾,清晨嗅得冷香来。
梅花万点芳盈雪,初日千芒暖入台。
又见门前童子戏,还闻天外老鹰徊。
莫嫌冬至光阴短,自有诗书案上陪。

点评

梦了学点评. 学友好没明白 冬日飞鸿在北方已南去,醅 不懂  发表于 2020-12-18 15:55
梦了学点评. 学友好冬夜大风,晨起香从哪来 原来梅花盛开  发表于 2020-12-18 15: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4

帖子

1504

积分

版主

烟雨楼诗词学院律绝二十期老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14
贡献
358
金钱
574
发表于 2020-12-18 12:48:04 | 显示全部楼层
烟雨楼20期律诗班第十四讲作业
冬日感怀
作者:B01-无名草
瑟瑟北风催落晖,遥观洲渚荻芦微。
只怜孤鹜栖幽岛,不见寒鸦噪竹围。
白草已随霜日瘦,浮云犹寄此身违。
冬来秋尽年将近,惟愿轻舟随水归。


晨宵试评:
随字出律,2分句荻芦微的意思不能统领下文说表。4分句寒鸦与竹围经查阅所有诗文无关联,取象有误,5分句若是白草随霜日渐瘦的意思可以理解,加已字后按诵读习惯霜日为一个词汇,霜日意思为秋日,与冬日不符,所以句子排序有问题,6分句意思不解,有凑韵之嫌。7分句初冬到初夕有三个月时间,说年将近为时过早,8分句应该是乘轻舟会乡的表达,随水一词表意不明,因前文没有说故乡的方向,故不能说随水而归。
小结:个人理解,如有误请见谅。BBB


炯炯评:
1.这首诗通过对(冬天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久别思归)的主题思想。
2.这首诗起承转合的布局是(以景起,以情结,中二联为承,七分句为转句,表达通顺清楚)。(空格位置不超过三十字)。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中(北风、落晖、荻芦、孤鹜、寒鸦、浮云、轻舟)符合主题, (幽岛)与主题无关,幽岛一般指隐士所居之处。(北风与霜日)之间相互冲突,霜日是指秋天,北风是冬天,虽然海南那里连霜都没有,但也要符合常识。(只写诗中的物象)
    4.这首诗的八个分句中(1235678句)符合主题,(4句)与主题无关。不见寒鸦不是好事吗?因为寒鸦表现的是荒凉孤寂清冷的意境。
    5.这首诗的对偶句是(颔联和颈联),对偶不合理的字词有(幽岛与竹围、霜日与此身),竹围是什么,是指竹篱吗?
    6.这首诗的平仄,押韵(经检查、本诗的平仄、押韵完全正确)。
    7.合理化建议:(本诗的立意、物象选择、描写和表达的顺序,个别句、字的调整等。)
(1)2分句洲渚,都是指水中的陆地,一个稍大一个稍小,是不是重复?
(2)颔联的连接词只怜改成可怜,不见改成忍见,这样是否更明确一点?
(3)5分句,白草已随霜日瘦,渐随寒日瘦,有一个漫长的过程。
(4)7分句,尽和近撞音,感觉不舒服。并且冬来和秋尽意思重复。这句可以再调整一下。


七律◎冬日抒怀
作者:晨宵对别离
寒风横扫江前叶,冷意斜侵月下楼。
此令正逢冬雪季,外乡生计且淹留。
霜鸦遇晚归空穴,野渡无人念远舟。
一盏清茶擎在手,余温默默抵乡愁。


无名草试评:
这首诗主要是展现冬日羁旅之思,脉络清晰,主题明确。
1、这首诗通过对冬景的描写,表达了羁旅之思的主题思想。
2、这首诗是以景起句的,冬雪季能承起寒风和冷意,由霜鸦归巢想到自己由于生计还羁居他乡的愁苦,最后以清茶慰乡愁,感觉脉络比较清晰,能看得懂。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中寒风,霜鸦,远舟等物象与主题相符,而空穴,月下楼,可以再酌。
4、这首诗的八个分句都符合主题。
5、这首诗的对偶句是首联和颈联。斜侵,一词不太明白。遇晚,表达生涩。空穴,鸟不是筑巢吗?念远舟,是谁在念,这里表意不明。
6、这首诗的平仄经检查、本诗的平仄、押韵完全正确。
7、合理化建议:觉得颔联与颈联可以调换一下位置,转合会更合理,有利于突出主旨。


七律•冬日感怀
作者:炯炯
轻纱如幻隐真真,碎玉西风卷落频。
冻树凝寒失残叶,云阶堆絮掩芳尘。
暗随昏色堕空寂,又共乱琼迷道津。
天地苍茫何所似,飘摇一粟是吾身。


无名草试评:
1、这首诗通过对冬雪的描写,应该是想要表达人处于大自然中的渺小之实,暗含孤独之感吧。
2、这首诗起承转合的布局是前4句写雪,颈联是转句,尾联点明主题。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中(碎玉,冻村,残叶,一粟)符合主题,(西风,芳尘)与主题无关。
4、这首诗的八个分句中符合主题。
5、这首诗的对偶句是(颔联,颈联),芳尘,不理解。颈联是转句如果写自己的感受,那堕字,再酌。
6、这首诗的第3句是特拗句,全诗格律无误。
7、合理化建议:频,是强调雪纷纷扬扬吧,是否有凑韵之嫌?还有立意可以再酌。总体感觉语言优美,值得学习!


冬日感怀
飞扬
一夜西风白满枝,何人恋雪寄相思。
琼花写意描幽径,玉树凝妆掩碧池。
寒日初凉冰尚浅,棉衣渐冷梦犹迟。
云烟雾绕好情景,晨起寻梅巧作诗。


无名草试评:
1、这首诗通过对冬景的描写,表达了相思的主题思想吧。
2、这首诗首联点题,后二联承转,结合弱了,无法照应开头。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中(琼花,玉树,寒日,棉衣)符合主题,西风是指秋风与主题无关,碧池也不出现在冬天。
4、这首诗的八个分句中(前6句)符合主题,(后2句)貌似与主题无关。
5、这首诗的对偶句是(颔联和颈联),对偶不合理的字词有(描幽径与掩碧池、初凉与渐冷),以上再酌。
6、本诗的平仄、押韵完全正确。
7、合理化建议:感觉第7句是凑字了,与上下文无关,云烟雾意象重叠。
西风,改为北风吧。棉衣与梦也是纠结了,改锦衾吧。结句寻梅应该没有相思的寓意吧,也建议改一下,最好能照应主题。


冬日感怀(修改稿)
作者:无名草
瑟瑟北风催落晖,遥观江野渚洲微。
堪怜孤鹜栖幽岛,恍见寒鸦闹竹围。
白草经冬形更瘦,浮云逐日事多违。
经年漂泊无依傍,惟愿轻舟随水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6-3 03: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