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68
注册时间2019-10-29
威望2098
金钱5551
贡献2093
金牌会员
 
威望- 2098 点
贡献- 2093 次
金钱- 5551 枚


|
本帖最后由 无想思 于 2020-11-23 04:49 编辑
大报恩塔
霓虹十抹淡如初,步诵七层色若无。
阿育梵吟金玉镌,瓮城侧上剑弓伏。
大报恩寺·双城记
登建如期悦动铃,玲珑宝塔塔龙麟。
合当共剪朱丝带,鞠帽绅衿友谊人。
大报恩寺:位于长干里南的秦淮河对岸。明成祖朱棣为纪念明太祖朱元璋和马皇后而建,明永乐十年(1412年)于建初寺原址重建,历时达19年。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寺院,为百寺之首。大报恩寺是南京历史最为悠久的佛教寺庙。经过考证,原址阿育王塔约建于东汉献帝的兴平年间(194─195年),是南京最古老的佛塔,为江南塔寺之始,也是中国最早的佛塔之一。东吴赤乌年间(238─250年),孙权建建初寺,有"江南第一寺"之称,是继洛阳白马寺之后的中国第二座寺庙,也是中国南方地区的首座寺庙。寺院在清朝毁于兵火。大报恩寺遗址公园总占地面积260.5亩。遗址重建工程主要包括遗址博物馆、南京佛教文化博物馆、报恩新塔、佛教文化创意工坊、明清街区等。
大报恩塔:大报恩寺内原有一座高达78.2米的琉璃塔,通体用琉璃烧制,九层八面,角梁下悬挂风铃152个,日夜作响,数里外可闻。自建成之日起,就点燃长明塔灯144盏,每天耗油64斤,金碧辉煌,昼夜通明。后毁于兵火。新塔于2015年12月对外开放。塔高十层,九层加一“浮空层”。通体采用不含铅铬的“纯净”钢化玻璃建造,仍然称琉璃塔。入夜在霓虹照射下晶莹剔透又绚丽多彩。喻意佛家“色即空,空即色”之大智慧。上到第七层就是“七级浮屠”了,无色无欲,四大皆空。
阿育梵吟金玉镌:遗址重建工程发掘出阿育王塔铁函“金玉镌”。
瓮城侧上剑弓伏:建文四年(1402年)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变攻占南京,诛杀不肯降附的文臣武将。皇太孙建文帝朱允炆不知所终。朱棣即位,是为明成祖。
双城记:1656年,荷兰素描画家约翰·尼霍夫见到了大报恩寺和琉璃塔,将这座宝塔与古罗马斗兽场、比萨斜塔等“中古世界七大奇观”相提并论。历史上欧洲人曾经把大报恩寺琉璃塔作为中国文化的标识性符号,用于艺术作品上。法国、英国、瑞典等国的皇室,甚至根据尼霍夫的画,在皇家园林中直接仿建琉璃塔。1839年,安徒生写了童话故事《天国花园》,故事中的一位风王子说“我刚从中国来,我在瓷塔周围跳了一阵舞,把所有的塔铃都弄得叮当叮当地响起来!”安徒生一生从未来过中国,他将瓷塔作为中国的标志性景观,足见瓷塔在欧洲的知名度。
254年前伦敦皇家植物园邱园内参照大报恩寺塔建造了中式宝塔。2016年9月23日,英国历史皇家宫殿组织牵头的中英相关单位启动了对邱园的维护和修复项目。恰逢伦敦设计节南京周主题活动在英举行,邱园宝塔和南京大报恩塔的再次相遇,“双塔会”为新时期中英两国文化交往补充了重要内涵和价值,也受到了英国皇室的高度重视。
登建:为帝王登基而建造宫殿。这里指建造皇家园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