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87|回复: 5

余振华诗选

[复制链接]

81

主题

151

帖子

167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24
贡献
306
金钱
549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5-3-3 22:04: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余振华1957年照片(彩一.jpg



余振华(1917——1979),衢州市衢江区湖南镇破石村人。1944年毕业于上海国立暨南大学。曾为衢州二中教师,因家庭出身,反右运动中离开教师队伍,转至乡政府工作。随后回家参加本村生产劳动,直到去世。余振华生性聪颖,爱好颇多,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样样皆能。晚年将平生所作汇集成册,共计四百余篇(首)。2014年7月,由何石梁先生从其书稿中选编《余振华诗词选》一册。


神坑种田


作息神坑垄亩上, 爱儿慈母各陶然。
茅檐日暖呼雏鸭, 垅尾风和引小泉。
薄暮天阴宜种菜, 清晨凉快好耕田。
群童笑逐歌声动, 吆喝黄牛饮北川。




春日即事四律


春晴水色碧于天, 放牧崖旁花欲燃。
四面峰峦云似锦, 一溪杨柳雾如烟。
姑娘洗涤河桥畔, 稚子投竿石级边。
亭午归来麦饭熟, 浩歌手舞策牛鞭。


茫茫大雾罩田家, 岩畔初抽雨后茶。
梁燕吵惊春晓梦, 晨风吹放屋檐花。
缘医小疾栽山药, 为织芒鞋种野麻。
傍晚牵牛食草去, 归来已是夕阳斜。


碧桃含笑倚篱开, 花落缤纷掩翠苔。
红杏枝头双燕语, 绿杨树下一鸥洄。
寻针唤母轻挑刺, 扫径呼童莫撒埃。
欲待围棋无对手, 门前忽报友人来。
野藤翠竹拂檐遮, 饭罢庭前剔蛀牙。
山鸟呼回午后梦, 炉烟催沸灶中茶。
遥闻犬吠知亲至, 偶见云阴觉日斜。
提得篮儿寻笋去, 一身飞满碧桃花。




余振华美术作品(彩四2.jpg



(余振华美术作品)


春山放牧


野花如醉斗芳菲, 岩畔清泉滴翠微。
松影横斜竹影乱, 公牛健壮母牛肥。
拂开红树缘寻笋, 笑对青山好读书。
日暮崖旁曲径静, 白云深处牧人归。




立夏即事


芭蕉叶大蔷薇香, 立夏山居日渐长。
碧水潭中宜洗浴, 绿杨树下好乘凉。
编篱免鸭糟新谷, 作拍为牛击小虻。
煮酒调羹炊黍饭, 邀来溪友共飞觞。




秋山放牧


秋高气爽木樨香, 古道牛归满夕阳。
竹影参差疑似画, 禽声上下健如簧。
妻言有客因沽酒, 母唤添衣恐受凉。
入夜苍茫迷大雾, 但闻村犬吠邻庄。




山居冬日


天寒整日掩茅扉, 曲径萧然霜露凝。
鹊补旧巢衔野荻, 牛磨鹿角斗新泥。
输将老汉三杯酒, 赢得山翁一局棋。
入夜呼呼风刺骨, 原来已是雪花飞。




1961年农历五月十八日为老母七旬寿辰
作诗四首, 以示祝贺


灼灼榴花照眼开, 欣逢阿母寿辰来。
慈如二月春风露, 节比孤山白雪梅。
池畔天晴汲水去, 茅檐日暖捣衣回。
闲时持帚柴门下, 徐扫斑斑石上苔。
南山松柏仰云飞, 老母欣逢寿诞期。
志决一生唯重节, 年高七十尚裁衣。
待人有礼方称快, 劝子无能不算奇。
每日三餐麦饭熟, 围裙倚闾盼儿归。


笑向慈亲问起居, 今朝快乐乐何如?
榴花灼灼耀人目, 梅果青青映草庐。
可喜六孙蛮似犊, 略呆一子浅知书。
阿娘健壮胜畴昔, 檐下提羹犹喂猪。


母亲七十志尤坚, 麦饭园蔬不弃嫌。
春暖偕孙犹采药, 夜阑与子尚聊天。
缝衣每到三更静, 做菜常能一桌鲜。
久住山中仍健步, 忘情白发是何年。




余振华手迹(一)(彩二.jpg





(余振华手迹)


山居除夕三首


左右邻居竹径通, 夜来鞭炮响隆隆。
窗前雪映梅花白, 檐下灯迎蜡烛红。
溪友欣逢称老健, 山翁笑语谢茶浓。
相邀明日黄昏后, 同到他家饮几盅。
昨日牵牛饮小川, 遥闻锣鼓响喧阗。
梅开影落幽窗下, 雪霁鸦归夕照边。
阿嫂呼儿饴饼饵, 山翁嘱我写春联。
群童笑逐新衣换, 嚷嚷熙熙待过年。


遥闻鞭炮响连天, 竹叶桃符岁又迁。
瑞雪庭前迎彩烛, 梅花檐下拂春联。
山翁约我陪新客, 溪友留亲设盛筵。
灯火辉煌箫鼓闹, 家家煮酒庆丰年。




咏    梅


偶见梅开独自欣, 呼妻煮酒炒春芹。
月明影落河桥暮, 雪霁香浮涧水分。
未向西风稍战栗, 曾因霜冻更芳芬。
黄昏默对幽窗下, 遥想孤山一片云。





咏    兰


崖旁昨日赶牛回, 采得兰花屋后栽。
晨起烟霞凝翠黛, 夜来月影照青苔。
不因岁冷幽香减, 每向春寒斗艳开。
素志素心素淑静, 何愁风雨更相催。




咏    菊


木落千岩院圃荒, 篱边唯见菊花黄。
夜寒露重蛩声淡, 月黑天高雁阵凉。
怒放无心招隐士, 盛开有意斗秋霜。
浑身灿烂如金甲, 要与西风细较量。




咏    竹


万竿绿玉拂云霄, 壮志昂然不折挠。
碧水溪头风袅袅, 青山脚下雨潇潇。
春来未作开花念, 秋去还持落叶凋。
岁岁虚心高晚节, 何愁冰冻满寒郊。





砍    柴

昨日砍柴峻岭上, 昂然步下白云巅。
身强体健精神爽, 胆壮心红意志坚。
天热频挥胸脯汗, 口干狂饮涧中泉。
浩歌一曲无拘束, 应我山音如膝前。

东仓路上

东仓路上我常行, 野草闲花杂地生。
峡谷云浮迷古道, 空山鸟语报新晴。
村夫言笑全无忌, 戚友留茶倍有情。
更喜门前溪涧水, 迎来夜月一川明。


岁暮感怀

崎岖路上慢徘徊, 人老身衰志不衰。
笑语田间挑大粪, 高歌山顶砍茅柴。
不愁月黑奔波累, 惟恐年终结算亏。
岁岁心红如一日, 忘情白发镜中催。


寄 友 人

村夫生性固愚顽, 蒙比先贤有愧颜。
默对青灯人静寂, 仰观星斗夜阑珊。
桃红陌上牵牛去, 柳绿溪前把钓还。
麦饭园蔬甘淡泊, 芒鞋破衲自安闲。

老    牛

疲劳一梦正温存, 忽听鸡鸣又断魂。
出去晨星方闪烁, 归来夜月久黄昏。
犁松高地犁低地, 耕了南村耕北村。
终岁勤劳何所有, 唯留遍体策鞭痕。


1978年春带病入山再作放牧之歌

一夜雷声涧水浑, 清晨送犊出栏门。
云开渐渐闻啼鸟, 雾散徐徐见远村。
为测时辰观日影, 因寻牛牯察蹄痕。
闲来打坐青松下, 忘记人间卑与尊。

雨中放牧

春雨绵绵久不休, 山中放牧使人愁。
黄泥路上泥成粥, 青草池边草淹头。
霹雳来时如地裂, 狂风起处若林浮。
破蓑破笠飘摇里, 但见云迷不见牛。


放 牛 歌

春分乍近水盈川, 南圃已耕早稻田。
薄雾迷离朝露冷, 晨曦澹荡晓风尖。
晴天箬帽随身带, 落雨蓑衣整日穿。
我为黄牛废寝食, 犹愁牛肚不肥圆。


春    日

春风吹放碧桃花, 燕子归来日未斜。
几处老翁播早稻, 谁家少妇摘新茶。
妻因养鸭先孵蛋, 我亦挑肥欲种瓜。
陌上儿童三五辈, 持竿也想钓青蛙。



自  序

    岁月不居,时日如流,六十之年,瞬眼已过。人生如白驹过隙,诚信然矣!惜乎一事无成,毕生潦倒,庸庸碌碌,老大徒悲。平日谱得几首诗词,也无非是陈辞滥调,不足一观。然而君不见,那癞痢小孩,臭不可挡。而其母也,犹搂在怀中,千声心肝,万声宝贝,殷勤抚弄,既吻且闻,戏逗再三,爱莫能释。予对予诗,亦复如是。一言以蔽之,形丑而固不知自惭也!
    人命坎坷,于诗亦然。罹于火然屡矣!今者仅凭记忆,十得一二,合近作数篇,拼拼凑凑,勉强成集。是以前后次序均无法排列。固然今后能安然无恙,亦云幸矣,至若覆盆盖瓮,固余事也。是为序。

余振华         
1977年春于溪东守林草舍中  



-------------------------------------------------------------------------------------------------------

编 后 絮 语(何石梁)

    在我刚刚起步学诗的1977年春,某天抽空去了二十多里外的破石村拜访一能诗长者余振华,向他求教。那时他被破石生产大队派往溪东岭看守山林,我们的初次相逢便是在他那守林草舍中。见面后,呈上我的习作请他批评。他过目后,有否定,也有肯定,对某些句子还褒奖说“唐气很浓”。又说:“向我投师学诗的人有好几个,但一来便知道平仄的就你一个。”一番交谈后,他高兴地拿出一叠用毛笔书写的诗稿赠送给我。当晚,我在那守林草舍中过夜。在昏暗的煤油灯光下,我粗粗浏览着他这叠诗稿:“四面峰峦云似锦,一溪杨柳雾如烟。” “缘医小疾栽山药,为织芒鞋种野麻。” “不愁月里奔波累,唯恐年终结算亏。”……读了这些情景交融,且又田园风味很浓的诗句,真使我眼界大开,获益匪浅,感激之情油然而生。为了答谢他,那一夜我睡床上辗转反侧,在腹中打好一首诗稿,天一亮,便起床把这首诗写了出来,题为《答谢余振华先生》:
一席欢谈不避嫌, 劳君带倦语灯前。
承蒙错爱赠佳著, 感谢相怜诲玉言。
满腹才情传雅颂, 半生踪迹寄山川。
如今我亦忘他念, 也想诗风步乐天。
    余振华读后,一边夸奖,一边又作了些修改意见,很中肯。
    余振华原是我两位哥哥英龙、英鵾(乳名石谷、石竹)的好友。抗战期间,他们曾经一起在雨潭小学任课,相处甚笃。有了这层关系,余振华对我愈加喜爱,嘱我有空常去他那守林舍中聚聚。那时还处在生产队挣工分年代,很忙,两年时间里我仅去会晤他两次。
    1979年春,我被湖南镇中心学校聘为代课老师。湖南离破石较近,一天,我抽个空去破石看望余振华。他已处于癌症晚期,躺在床上,仍很乐观。看到我当然更高兴。我们交谈片刻,他的八十多岁老母亲正从园子里回来,手里拿着一把桃花瓣交给振华。振华面带笑容对着桃花瓣仔细端详。原来他是央请母亲到园子里捡些“春色”给他观赏。再过几天,他便去世了。我是在他出殡后好几天才得知噩耗。再去破石时,便见不到他人了,无比惋惜。他长子倒是拿了一本“先父遗作”交给我,说是他父亲临终前吩咐的。
    余振华嘱家人把他的手稿赠交给我,是对我的一种信任,我心里当然很高兴。同时,我又领悟到他又交给我一项使命,是要我在适宜的时机将他这部手稿光昭于世。
    改革开放之后,格律诗词这个中国最优秀的传统文化广泛地被人们重视,开始复兴。神州大地诗翁迭出,诗花灿烂。我本人也被衢州市诗词楹联学会推举为理事,并担任该会诗刊编辑工作。利用这个职务之便,去年,我把余振华的遗作摘抄几首,刊登在《三衢道中》。诸多诗友读后,一举好评。
    今年,在多方热心人士的关怀支持下,把余振华先生遗作“光昭于世”的时机已经到来。所以,在春暖花开之后,我便着手将他的遗作进行筛选,筛选出来的重抄一遍,然后送印刷厂打印。顺序仍按其手稿排列方式排列,即七律在先,然后是七绝、五律、五绝,然后是词,赋排最后。
    在选编过程中,发现他以放牧、守林为题材的篇章很多。一个大学高材生逢此遭遇令人感叹,同时,他那面对现实的乐观态度又令我钦佩。由此使我生发出一点灵感,作了一首七律,题为《选编余振华先生遗作感赋》(附后),作为选编工作的心得。
    这本《余振华诗词选》的面世,卸去了我肩上的重负,补偿了众多人的宿愿,更是增添了三衢诗苑的雅色。振华先生在天有灵,也定然会心生快慰吧!

七五农翁何石梁         
2014年6月16日于希望新村崇本堂

附:
选编余振华先生遗作感赋

一生命运受颠连, 冷暖炎凉难释诠。
学士因何成牧竖, 村夫原本是高贤。
樵耕志得田园趣, 吟咏情锺山水篇。
大雅襟怀超逸骨, 农桑事事乐陶然。



304

主题

1487

帖子

9511

积分

副首版

浙江诗潮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115
贡献
2025
金钱
3669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5-4-26 09: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时代埋没了人材,时代造就了诗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4

主题

1487

帖子

9511

积分

副首版

浙江诗潮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115
贡献
2025
金钱
3669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5-4-26 09:34:14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一首都是心声的透露,生活的感悟简直是妙悟。生活气息山村气息之浓厚堪比靖节也。
他善于以白描及写意手法勾勒景物、点染环境,意境浑融高远又富含理趣,足见功力。惜哉余先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4

主题

1487

帖子

9511

积分

副首版

浙江诗潮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115
贡献
2025
金钱
3669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5-4-26 09:35: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4

主题

1487

帖子

9511

积分

副首版

浙江诗潮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115
贡献
2025
金钱
3669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5-4-26 09:37: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0 19: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