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楹联首席版主
精华33
注册时间2017-11-12
威望5449
金钱73892
贡献64528
首席版主
大中华楹联首席版主
 
威望- 5449 点
贡献- 64528 次
金钱- 73892 枚
  
|
发表于 2020-11-20 01: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缥湘对类》是这样说的:“盖字之有形体者为实,字之无形体者为虚。似有而无者为半虚,似无而有者为半实。实者皆是死字,惟虚字则有死有活。死谓其自然而然者,如高下洪纤之类是也。活谓其使然而然者,如飞潜变化之类是也。”列举如下:
.
一、实字:实字是有实指对象的字。对象主要有人、事物〔包括具体事物和抽象事物〕、时间和处所。此外,能指代对象的指代字也属于实字。
.
实字包括实指字和指代字。
.
实指字相当于通常所说的名词。例如,天、地、人、树、木、鸟、兽等;
.
指代字如,君、臣、妾、奴、余、汝、彼、此等。
.
二、虚字:包括
.
1. 活虚字。这是有实义的动态虚字,相当于通常所说的动词(它们能使对象发生变化,故称之为活),例如,飞、腾、奔、走、存、亡、有、无、打、骂等;
.
2. 死虚字。这是有实义的静态虚字相当于通常所说的形容词、副词(它们不能使对象发生变化,故称之为死),例如,高、大、清、新、坚、柔、美、丑、快、慢等;
.
3. 助字。这是没有实义的静态虚字,只能协助造句,大致对应现今的连词和助词,例如,与、及、而、唯、者、然、则、乃、于、焉、哉、乎、也等。
.
古人写作对仗对联的最宽松的法则是:实字对实字,虚字对虚字。字与字能构成对偶,是因为它们的意义之间存在着类属关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