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11|回复: 15

扇对

[复制链接]

1588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72
贡献
21771
金钱
28431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11-18 17:49: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20-11-18 17:50 编辑

         扇对(偶对、复句对、双句对、隔句对、扇面对、开门对)
      这种对仗属于双句对。指在一组文句中两句两句地隔句对偶,第一句与第三句对,第二句与第四句对的修辞方式。这种对仗俗称“扇对”,又叫隔句对、扇面对、开门对等。
      这种对仗历史悠久,早在《尚书》中就用到了扇对,如:“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天讨有罪,五刑五用哉!”(《皋陶谟》)“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皋陶谟》)
    ⑴诗词中有关记载:
      ①隔句对:“唐上官仪曰:‘诗有八对,八曰隔句对。’”《诗人玉屑·属对·六对》:“诗有八对:一曰的名对……八曰隔句对,‘相思复相忆,夜夜泪沾衣,空叹复空泣,朝朝君未归’是也。”。(宋/魏庆之《诗人玉屑》七引《诗苑类格》
      日本入唐高僧弘法大师《文镜秘府论》之“二十九种对”中,亦将隔句对列为第二(第二,隔句对。隔句对者,第一句与第三句对,第二句与第四句对:如此之类,名为隔句对。诗曰:“昨夜越溪难,含悲赴上兰;今朝逾岭易,抱笑入长安。”),宋/唐庚《子西语录》仍沿用此名。《文笔式》、旧题魏文帝《诗格》等早期诗法著作都有类似的记载。
      北宋僧人惠洪将隔句对看作较有影响力的律诗的特殊对仗法,他的《天厨禁脔》是北宋最具有代表性的诗法著作之一,卷上“近体三种颔联法”云:《吊僧》:“‘几思闻静话,夜雨对禅床,未得重相见,秋灯照影堂。孤云终负约,薄宦转堪伤。梦绕长松塔,遥焚一炷香。’此郑谷诗也,颔联与破题便作隔句对;若施之于赋,则曰‘几思静话,对夜雨之禅床;未得重逢,照秋灯之影堂’也”。
      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对式》解释说:“隔句对:长短句对者是。”朱权把扇对与隔句对分做两类,即句式整齐与长短句两种。
    五言隔句多于七言,惟郑都官有云:“昔年共照松溪影,松折碑荒僧已无;今日还思锦城事,雪消花谢梦何如!”白乐天《快活》一首,韩致尧《寒食有怀》一首,亦用此体。此类虽非至诣,然亦不可不知也。(清/宋长白《柳亭诗话》卷一○)按  韩致尧即韩偓,例见后。
    长排隔句对者多,杜有隔两句者尤趣,局易板,联宜变也。又有起对而承接转不对者,更活,然只有杜,杜亦惟末年有之,总是工夫熟而后可。(清/方世举《兰丛诗话》)
      ②扇对:白居易的《金针诗格》将其命名为“扇对格”:“诗有扇对格:第一句对第三句,第二句对第四句。”《续金针诗话》和《渔隐丛话》也称为扇对。
      “扇对:又谓之隔句对。五言律如李白‘白鹭州前月,天明送客回;青龙山后日,早出海云来。’七言律如郑谷‘昔年共照松溪隐,松折碑荒僧已无;今日还思锦城事,雪消花谢梦何如’是也。排律中尤多有之。”(明/胡震亨《唐音癸签》卷四)
      “律诗有扇对格,第一与第三句对,第二与第四对。如少陵《哭台州郑司户苏少监诗》云:‘得罪台州去,时危弃硕儒,移官蓬阁后,谷贵殁潜夫。’”(在第七第八联)东坡《和郁孤台诗》云:“邂逅陪车马,寻芳谢眺洲;凄凉望乡国,得句仲宣楼。”又唐人绝句亦用此格,如“去年花下流连饮,暖日夭桃莺乱啼;今日江边容易别,淡烟衰草马频嘶”之类是也。(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九·杜少陵四》)
      扇对即隔句对,始于“昔我往矣”四句。五言六朝人都有之,七言乐天,致光有之,大都用于起句。在腹联者,邱迟《酬柳仆射》一首,唐以后祖之。少陵《桥陵诗》中间云“永与奥区固,川原纷眇冥”四句,坡公亦有“我坐华堂上,不改麋鹿姿”四句。唐人绝句亦用此格。(清/胡寿芝《东目馆诗见》卷二)
    《芥隐笔记》:乐天诗:“去岁暮春上已,共泛洛水中流。今岁暮春上已,独立香山下头。”子瞻用之为海外《上元》诗。愚谓此格不专出乐天,唐人中极多,如“去年花里留连饮,暖日夭桃莺乱啼;今日江边容易别,淡烟衰草马频嘶”,又“昔年洛阳社,贫贱相提携;今日长安道,对面隔云泥”……严沧浪所谓“扇对”是也。(清/马位《秋窗随笔》)
      ③扇面对:“扇面对,《调笑令》第四句对第六句,第五句对第七句,《驻马听》起四句是也。”(元/周德清《中原音韵·作词十法》)
      对偶:有扇面对、重叠对、救尾对。(明/王世贞《曲藻》)
      1958年,中国语言学家王力《汉语诗律学》论近体诗对仗时说:“第一种是上一联出句和下一联出句相对,对句亦与对句相对。这种对仗叫做隔句对,《中原音韵》论曲时称为扇面对。”
      ④扇对格:“扇对格者,首句与第三句为对,次句与第四句为对也。”(吴乔《围炉诗话》卷一)
      “律诗有扇对格,第一与第三句对,第二与第四对。如少陵《哭台州郑司户苏少监诗》云:‘得罪台州去,时危弃硕儒,移官蓬阁后,谷贵殁潜夫。”(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杜少陵四》)
      ⑤开门对:“(律诗)有以第三句对首句,第四句对次句者,谓之开门对。”(清/冒春荣在《原诗说》)
      ⑥续句对:扇对,又有人叫续句对,续句对本是诗的对格,也是指两联四句,两句一意,隔句相承,交错互进的对偶格式。按续句对有不同的理解,续句对应该指的是内容上的关系。因此扇对又叫续句对是一种概念混淆。(见“续句对”)。

1588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72
贡献
21771
金钱
28431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8 17:51:40 | 显示全部楼层
⑵扇对的知识点:
一般的对仗是单句对(合璧对),由出句和对句构成对仗。但诗词中却有一种出句和对句,本身不构成对仗,前联与后联却形成对仗,这种对仗便是扇面对。即奇数句和奇数句相对,偶数句和偶数句相对,也就是说以第三句对第一句、第四句对第二句者。
如果全诗都用奇数句和奇数句相对,偶数句和偶数句相对的便是扇对诗体。
它打破了单句对偶的限制,把两联四句扩展开来,当作一联两句使用,最大限度地延伸了句子长度,扩大了对偶容量,增强和丰富了对仗的内在表现力。
正因为扇对破坏了一联两句的基本格局,所以也容易被人忽视。
扇对的特点是横不对(联内不对)而竖对(联间对)。单从一联上看,不存在对偶关系;两联合到一起,才能看出整饬工稳的对仗隐藏其间。
扇对的对句和出句要相对,平仄相对,词性相当,句式(结构)相同。
一个成熟完美的隔句对,首先要一联两句的句子结构有较大差异,不能相近或相同;
其次相对各句还要用上一些较为明显的工对词语,如叠音对、人名对、地名对、数目对、时间对、颜色对等,以醒人耳目。
扇对常用在律诗的首联与颔联上,形成对仗中的一种特殊体式,即隔句体。这种体式的近体诗,既合对仗变格的用法,又不失律诗颈联该用对仗的旧例,十分精巧。从修辞上说,扇对是一种拉长了的对偶。
曲中分为隔句对和扇对两种,不同在于隔句对为长短句,扇对为字数整齐句,这里不予分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88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72
贡献
21771
金钱
28431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8 17:52:20 | 显示全部楼层
⑶源头与发展
赵翼《陔余丛考》卷二三说:《白氏金针》有四句作一对者,凡诗四句,以第一句对第三句,第二句对第四句,谓之扇对。然不自白香山始也。小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四句,已肇其端。曹子建云:“昔我初迁,朱华未希。今我旋过,素雪云飞”;《古塘上曲》有云:“莫以鱼肉贱,弃捐葱与薤。莫以麻枲贱,弃捐菅与蒯”;左太冲《咏史》云:“吾希段干木,偃息藩魏君。吾慕鲁仲连,谈笑却秦军”;乔知之《定情篇》:“故岁雕梁燕,双去今来只。今日玉庭梅,朝红暮成碧”;杜少陵《奉先咏怀》诗:“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桔”;《哭郑司户苏少监》云:“得罪台州去,时危弃硕儒。移官蓬阁后,谷贵殁潜夫”;李青莲“六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满。苍穹浩茫茫,万劫太极长”;韩昌黎“求观众邱小,必上泰山岑。求观众流细,必泛沧溟深”之类,固早有此格,至香山而最多。《书绅》之“岁计莫如谷,饱则不干人。日计莫如酒,醉则兼忘身”;《咏雪》之“我知世无行,了无干世意。世知我无堪,亦无责我事”;《朱陈村》之“生者不远别,嫁娶先近邻。死者不远离,坟墓多绕村”;《逍遥咏》之“此身何足恋?万劫烦恼根。此身何足厌?一聚虚空尘”;《短歌行》之“耳目聋暗后,堂上调丝竹。牙齿缺落时,盘中堆酒肉”;《狂言示诸侄》之“勿言宅舍小,不过寝一室。何用鞍马多,不能骑两匹”;《感时》之“贫贱非不恶,道在何足避?富贵非不爱,时来当自致”;《遣兴》之“昔作少学士,图形入集贤。今为老居士,写貌入香山”:如此之类,不一而足。
胡寿芝《东目馆诗见》卷二:“扇对即隔句对,始于‘昔我往矣’四句。五言六朝人都有之,七言乐天,致光有之,大都用于起句。在腹联者,邱迟《酬柳仆射》一首,唐以后祖之。少陵《桥陵诗》中间云‘永与奥区固,川原纷眇冥’四句,坡公亦有‘我坐华堂上,不改麋鹿姿’四句。唐人绝句亦用此格。”
①学者都指出扇面对脱胎于《诗经》。《诗经》中扇对例子确实多得很,我收集的就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一与三对,二雨四对,并且意义相承。
噫嘻成王,既昭假尔。
率时农夫,播厥百谷。
骏发尔私,终三十里。
亦服尔耕,十千维耦。(《周颂•噫嘻》)○从第三句起全用对偶,后四句句法尤奇,似乎不对而实为“错综扇面对”,若将其加以调整,便能分明看出:“骏发尔私,亦服尔耕;终三十里,维十千耦。”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威仪棣棣,不可选也。(《柏舟》)○第3节
王事适我,政事一埤益我。
我入自外,室人交遍谪我。
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北门》)○第2节
王事敦我,政事一埤遗我。
我入自外,室人交遍摧我。
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北门》)○第3节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
就其浅矣,泳之游之。(《谷风》)○第4节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领如蝤蛴,齿如瓠犀。(《硕人》)○第2节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黍离》)共三节,每节都有这几句。
岂其食鱼,必河之鲂?
岂其取妻,必齐之姜?(《衡门》)○第2节全节
岂其食鱼,必河之鲤?
岂其取妻,必宋之子?(《衡门》)○第3节全节
如跂斯翼,如矢斯棘,
如鸟斯革,如翚斯飞。(《斯干》)○第4节(全节五句)
谓天盖高,不敢不局。
谓地盖厚,不敢不蹐。(《正月》)○第6节
谋之其臧,则具是违。
谋之不臧,则具是依。(《小旻》)○第2节
中原有菽,庶民采之。
螟蛉有子,蜾蠃负之。(《小宛》)○第3节
昊天已威,予慎无罪。
昊天大幠,予慎无辜。(《巧言》)○第1节
乱之初生,僭始既涵。
乱之又生,君子信谗。
君子如怒,乱庶遄沮。
君子如祉,乱庶遄已。(《巧言》)○第2节全节
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
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
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女曰鸡鸣》)○第3节全节
舟人之子,熊罴是裘。
私人之子,百僚是试。(《大东》)○第4节
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
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
维南有箕,载翕其舌。
维北有斗,西柄之揭。(《大东》)○第7节全节
匪鹑匪鸢,翰飞戾天。
匪鳣匪鲔,潜逃于渊。(《四月》)○第7节全节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北山》)○第2节
曾孙之稼,如茨如梁。
曾孙之庾,如坻如京。(《甫田》)○第4节
子有衣裳,弗曳弗娄。
子有车马,弗驰弗驱。(《山有枢》)○第1节
子有廷内,弗洒弗扫。
子有钟鼓,弗鼓弗考。(《山有枢》)○第2节
谁谓尔无羊?三百维群。
谁谓尔无牛?九十其犉。
尔羊来思,其角濈濈。
尔牛来思,其耳湿湿。(《无羊》)○第1节全节
昊天不佣,降此鞠訩。
昊天不惠,降此大戾。(《节南山》)○第5节
乃立皋门,皋门有伉。
乃立应门,应门将将。
乃立冢土,戎丑攸行。(《绵》)○第7节全节
予曰有疏附,予曰有先后。
予曰有奔奏,予曰有御侮!(《绵》)○第9节
作之屏之,其菑其翳。
修之平之,其灌其栵。
启之辟之,其柽其椐。
攘之剔之,其檿其柘。(《皇矣》)○第2节
我陵我阿,无饮我泉,
我泉我池,度其鲜原。(《皇矣》)○第6节
临冲闲闲,崇墉言言。
执讯连连,攸馘安安。(《皇矣》)○第8节
实方实苞,实种实褎。
实发实秀,实坚实好。
实颖实栗,即有邰家室。(《生民》)○第5节
敬天之怒,无敢戏豫。
敬天之渝,无敢驰驱。
昊天曰明,及尔出王。
昊天曰旦,及尔游衍。(《板》)○第8节全节
疾威上帝,其命多辟。
天生烝民,其命匪谌。(《荡》)○第1节
曾是彊御?曾是掊克?
曾是在位?曾是在服?(《荡》)○第2节
庶人之愚,亦职维疾。
哲人之愚,亦维斯戾。(《抑》)○第1节
无竞维人,四方其训之。
有觉德行,四国顺之。(《抑》)○第2节
白圭之玷,尚可磨也;
斯言之玷,不可为也!(《抑》)○第5节
匪手携之,言示之事。
匪面命之,言提其耳。(《抑》)○第10节
视尔梦梦,我心惨惨。
诲尔谆谆,听我藐藐。(《抑》)○第11节
清酒百壶。其殽维何?
炰鳖鲜鱼。其蔌维何?(《韩奕》)○第3节
人有土田,女反有之。
人有民人,女覆夺之。
此宜无罪,女反收之。
彼宜有罪,女覆说之。(《瞻卬》)○第2节全节
维昔之富,不如时。
维今之疚,不如兹。(《召旻》)○第5节
池之竭矣,不云自频?
泉之竭矣,不云自中?(《召旻》)○第6节
无竞维人,四方其训之。
不显维德,百辟其刑之。(《烈文》)○第2节
②魏晋时这种扇对已经不少。如
昔我初迁,朱华未希。
今我旋过,素雪云飞。(曹植《朔风诗》)○三四联
莫以鱼肉贱,弃捐葱与薤。
莫以麻枲贱,弃捐葱与蒯。(《古塘上曲》)○八九联
吾希段干木,偃息藩魏君。
吾慕鲁仲连,谈笑却秦军。(左太冲《咏史》)○一二联
③南北朝时,扇对已广泛的运用到诗与赋中,而且成为对联的一个源头。
梁刘孝绰罢官不出,自题其门曰:“闭门罢庆吊,高卧谢公卿。”其三妹令娴续曰:“落花扫仍合,丛兰摘复生”,并题于门。虽然四对二不大合格,但三对一很标准(那时还没有平仄,所以可平仄不论。)
昔我别楚水,秋月丽秋天;
今君客吴坂,春色缥春泉。(江淹《贻袁常侍诗》)○一二联
这时扇对已对得非常好了,当然那时不必去管什么平仄,因为那时还不存在平仄概念。
辞赋、骈文中隔句对常见。
隔句对,在赋中始见于梁时的庾信。铃木虎雄《赋史大要》曰:“此期(六朝)文章,骈文中主四六体,多用隔对;然赋于初则四字六字之单对为多,隔对则否。至梁时曾入北周之庾信,始见赋中用四六隔对。以齐梁四六文之盛,谓于赋亦多四六对者,恐止想象之词。” 温陵蘧庐则说:余爬剔严辑《全文》,见南北朝隔对甚夥,然则《赋史》云云,乃真“想象之词”也。
从这二人论述,我们知道对南北朝赋的研究还不深入,那时赋中的扇对已经很多了。其实超过骈文四六“隔句对”的长度者,都可视为扇对。如陆机《文赋》有云:
于是/沈辞怫悦,若游鱼衔钩而出重渊之深;浮藻联翩,若翰鸟缨缴而坠曾云之峻。
孙绰《游天台山赋》有云:
非夫遗世玩道、绝粒茹芝者,乌能轻举而宅之?非夫远寄冥搜、笃信通神者,何肯遥想而存之?
庾信《哀江南赋》中,大量使用:
粤以戊辰之年,建亥之月,大盗移国,金陵瓦解。余乃窜身荒谷,公私涂炭。华阳奔命,有去无归。中兴道销,穷于甲戌。三日哭于都亭,三年囚于别馆。天道周星,物极不反。(傅燮之但悲身世,无处求生;袁安之每念王室,自然流涕。)昔/桓君山之志事,杜元凯之平生,并有著书,咸能自序。(潘岳之文采,始述家风;陆机之辞赋,先陈世德。)信年始二毛,即逢丧乱,藐是流离,至于暮齿。(燕歌远别,悲不自胜;楚老相逢,泣将何及。)(畏南山之雨,忽践秦庭;让东海之滨,遂餐周粟。)下亭漂泊,高桥羁旅。楚歌非取乐之方,鲁酒无忘忧之用。追为此赋,聊以记言,不无危苦之辞,唯以悲哀为主。
日暮途远,人间何世!(将军一去,大树飘零;壮士不还,寒风萧瑟。)(荆璧睨柱,受连城而见欺;载书横阶,捧珠盘而不定。)(钟仪君子,入就南冠之囚;季孙行人,留守西河之馆。)(申包胥之顿地,碎之以首;蔡威公之泪尽,加之以血。)(钓台移柳,非玉关之可望;华亭鹤唳,岂河桥之可闻!)
(孙策以天下为三分,众才一旅;项籍用江东之子弟,人唯八千。)遂乃分裂山河,宰割天下。岂有百万义师,一朝卷甲,芟夷斩伐,如草木焉!江淮无涯岸之阻,亭壁无藩篱之固。(头会箕敛者,合纵缔交;锄耨棘矜都,因利乘便。)将非江表王气,终于三百年乎?是知(并吞六合,不免轵道之灾;混一车书,无救平阳之祸。)呜呼!(山岳崩颓,既履危亡之运;春秋迭代,必有去故之悲。)天意人事,可以凄怆伤心者矣!况复(舟楫路穷,星汉非乘槎可上;风飙道阻,蓬莱无可到之期。)穷者欲达其言,劳者须歌其事。(陆士衡闻而抚掌,是所甘心;张平子见而陋之,固其宜矣!)
④像这样长度的对偶,在赋和骈文中实为多见。唐人总结写作技法时,仍将此归入“隔句对”,归纳出六种模式:
隔句对者,其辞云隔,体有六:轻、重、疏、密、平、杂。轻隔者,如上有四字,下六字,若“气将道志,五色发以成文;化尽欢心,百兽舞而叶曲”之类也。重隔,上六下四,如“化轻裾于五色,独认罗衣;变纤手于一拳,以迷纨质”之类是也。疏隔,上三,下不限多少。……密隔,上五已上,下六已上字。……平隔者,上下或四或五字等。……杂隔者,或上四,下五、七、八;或下四,上亦五、七、八字。……此六隔皆为文之要,堪常用。
凡赋以隔为身体……身体在中而肥健。
一联之中上句四字、下句六字的叫“轻隔”,反过来上句六字、下句四字的叫“重隔”,这是最常见的四六隔句对。上句三字、下句字数随意的叫“疏隔”,上句多于五字、下句多于六字的叫“密隔”。(以上三段文字见佚名《赋谱》)
值得注意的是,唐代律赋所讲究的六种“隔”(隔句对),《赋谱》指出这六种“隔”是“为文之要,堪常用”,而且“隔句对”的使用对于一篇赋来说非常重要,被比喻为赋的“身体”,所谓“身体在中而肥健”,如不使用,就不够充实,显得单薄瘦弱了。可想而知,《赋谱》把“隔句对”如此烦琐地分类,也正因为它在写作实践中非常重要。(参看朱刚《从修辞到体制:扇对与八股文》)
王勃的《滕王阁序》是最脍炙人口的骈文,骈的本意就是“两马并驾一车”,骈文又称骈俪文或骈偶文,以字句两两相对而成篇章。怎么少得了扇面对呢?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呜乎!(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以上为王勃的《滕王阁序》全文,凡括号中的句子皆为扇对)
⑤唐时,隔句对在诗中也常见,唐人诗格中专列“扇对格”,则说明它作为对偶的一种已被承认。但在诗歌领域,扇对始终只是修辞手段,既未标举出一种专用扇对的诗体,扇对的规模也只局限于两句对两句。这种扇对用于长篇排律,也可能在中间出现;用于四联律诗,常见第一、第二两联,而且必有双重意思;用于四联律诗的中间二联,是对偶的戏法。
如唐代乔知之《定情篇》:【其三】“故岁雕梁燕,双去今来只。今日玉庭梅,朝红暮成碧”。(一二联)又【其六】“贵者虽自贵,视之若埃尘。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五六联)又【其七】“主父宦不达,骨肉还相薄。买臣困樵采,伉俪不安宅。陈平无产业,归来翳负郭。长卿还成都,壁立何寥廓。”(一二联、三四联,不严格的)【其八】“习习笼中鸟,举翮触四隅。落落穷巷士,抱影守空庐。”(一二联)
唐代日本留唐和尚空海于中晚唐时期在唐四年,著有《文镜秘府论》,其“东卷,论对”:
“第二,隔句对。”举了五个例子:
隔句对者,第一句与第三句对,第二句与第四句对:如此之类,名为隔句对。
诗曰:“昨夜越溪难,含悲赴上兰;今朝逾岭易,抱笑入长安。”
释曰:第一句“昨夜”与第三句“今朝”对,“越溪”与“逾岭”是对;第二句“含悲”与第四句“抱笑”是对,“上兰”与“长安”对;并是事对,不是字对;如此之类,名为隔句对。
又曰:“相思复相忆,夜夜泪沾衣;空悲亦空叹,朝朝君未归。”
释曰:两“相”对于两“空”,隔以“沾衣”之句,“朝朝”偶于“夜夜”,越以“空叹”之言:从首至末,对属间来,故名隔句对。
又曰:“月映茱萸锦,艳起桃花颊;风发蒲桃绣,香生云母帖。”又曰:“翠苑翠丛外,单蜂拾蕊归;芳园芳树里,双燕历花飞。”
释曰:夫“艳起”对“香生”,隔以“映茱萸”之锦,“月锦”偶“风绣”,又间诸“生云母”之帖;其双“芳”“燕”匹两“翠”“蜂”,“里”“外”尽间成,故云隔句对。
又曰:“始见西南楼,纤纤如玉钩;未映东北墀,娟娟似蛾眉。”
按:所举例诗,均较好地说明了“隔句对”的格式。此种格式,今人称为“扇格对”。如果将隔句对的首句入韵的绝句第一二句作为上联,第三四句作为下联,只须将第二句尾字改为仄声,就是合格的两句式对联了。
第一与第三句对,第二与第四句对。如少陵《哭台州郑司户苏少监》诗云:“得罪台州去,时危弃硕儒;移官蓬阁后,谷贵殁潜夫。”东坡《和郁孤台诗》云:“邂逅陪车马,寻芳谢眺洲;凄凉望乡国,得句仲宣楼。”又唐人绝句亦用此格,如“去年花下留连饮,暖日夭桃莺乱啼;今日江边容易别,淡烟衰革马频嘶”之类是也。(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九)
⑥五言隔句多于七言(宋长白《柳亭诗话》卷一○),长诗隔句对者多(方世举《兰丛诗话》)。
词中隔句对者多,尤其是长调中更常见。
元人散曲继承了“扇面对”这种体裁后,进行了全方位的拓宽,数量大量增加,质量也极度提高,形成了绚丽多彩的景观。
扇对广泛用于八股文,八股文把长对子即“扇对”体制化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88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72
贡献
21771
金钱
28431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8 17:52:55 | 显示全部楼层
⑷常见隔句对的形式
“扇面对”有至少8个体栽。一二联是开扇对(第一句对第三句,第二句对第四句,又叫首扇对),中二联是正扇对(第三句对第五句,第四句对第六句),三四联属收尾扇(第五句对第七句,第六句对第八句,又叫尾扇对)。二三联属残扇对,有首句对二三句属首顶扇。四句对五六句属腰扇对。五句对六七句属腹扇对,六七两句对八句合扇对。
后四种属于排句,曲中常见,不在此论。前几种中开扇对正扇对常见,其他的很难找到例子。
有许多古人书中的举例,不知位置,或被当成一首诗的。如古诗:
千丝如意锦,遍缀水云衫。
一曲清心乐,漫拨天地弦。
…………
曦出觑粉靥,上下两相倾。
涟动摇清梦,虚实一并生。
…………
花腮长泪起,怯怯抖流风。
叶面愁情郁,凄凄伴落蜓。
…………
醒梦春情早,桌盈水饺香。
团花秋意暖,酱蘸火锅光。
…………
昨夜越溪难,含悲赴上兰;
今朝逾岭易,抱笑入长安。
…………
去年花下流连饮,暖日夭桃莺乱啼,
今日江边容易别,淡烟衰草马频嘶。(唐人绝句)(见胡仔《苕溪渔隐丛 话》前集卷九、梅圣俞《续金针》)
相思复相忆,夜夜泪沾衣,
空叹复空泣,朝朝君未归。(宋/魏庆之《诗人玉屑》七引《诗苑类格》)
月映茱萸锦,艳起桃花颊;
风发蒲桃绣,香生云母帖。

翠苑翠丛外,单蜂拾蕊归;
芳园芳树里,双燕历花飞。

始见西南楼,纤纤如玉钩;
未映东北墀,娟娟似蛾眉。(以上见《文镜秘府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88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72
贡献
21771
金钱
28431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8 17:53:23 | 显示全部楼层
1.开头两联为隔句对(首扇对、开扇对、开门对格)
这是最常见的。清/冒春荣《葚原诗说》:“有以第三句对首句,第四句对次句者,谓之开门对。”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采薇》)○1、2联
吾希段干木,偃息藩魏君。
吾慕鲁仲连,谈笑却秦军。(晋/左思《咏史•吾希段干木》)○1、2联
习习笼中鸟,举翮触四隅。
落落穷巷士,抱影守空庐。(晋/左思《咏史》【其八】)○1、2联
昔我別秋水,秋月麗秋天。
今君客吳阪,春日媚春泉。(南朝/江淹《貽袁常侍》)○1、2联。
丞相邦之重,非贤谅不居。
老臣庸且惫,何德以当诸。(唐/宋璟《奉和御製,璟与张说、源乾曜同日上官,命宴都堂,赐诗应制》)○1、2联
十日一理髪,每梳飞旅尘;
三旬九过饮,每食唯一贫。(唐/孟郊《长安羁旅行》)○五古诗句。1、2联。
为水不入海,安得浮天波;
为木不在山,安得横日柯。(唐/孟郊《上张徐州》)○五古诗句。1、2联。
君心匣中镜,一破不复全;
妾心藕中丝,虽断犹牵连。(唐/孟郊《去妇》)○五古诗句。1、2联。
雨滴草芽出,一日长一日;
风吹柳线垂,一枝连一枝。(唐/孟郊《春日有感》)○五古诗句。1、2联。
谁言碧山曲,不费青松直;
谁言浊水泥,不污明月色。(唐/孟郊《寓言》)○五古诗句。1、2联。
几思闻静话,夜雨对禅床。
未得重相见,秋灯照影堂。(唐/郑谷《吊僧》)○1、2联。
昔年共照松溪影,松折溪荒僧已无。
今日重思锦城事。雪销花谢梦何殊。(唐/郑谷《将之泸郡旅次遂州遇裴晤员外谪居于此话旧凄凉因寄二首》)○1、2联
往年同在鸾桥上,见倚朱阑咏柳绵。
今日独来香径里,更无人迹有苔钱。(唐/韩偓《寒食日重游李氏园亭有怀》)○1、2联
去年秋露下,羁旅逐东征。
今岁春光动,驱驰别上京。(唐/韩愈《送李员外分司东都》)○1、2联。“去”一作“昔”。
去岁暮春上已,共泛洛水中流。
今岁暮春上已,独立香山下头。(唐/白乐天《奉和裴令公三月上巳日游太原龙泉忆去岁禊洛见示之作》)○1、2联
太行之路能摧车,若比人心是坦途;
巫峡之水能覆舟,若比人心是安流。(唐/白居易《太行路》)○杂言诗句。1、2联。
可惜莺啼花落处,一壶浊酒送残春。
可怜月好风凉夜,一部清商伴老身。(唐/白乐天《快活》)○1、2联
昔作少学士,图形入集贤。
今为老居士,写貌入香山。(唐/白居易《遣兴》)○1、2联
禾黍与稂秀,雨来同日滋;
桃李与荆棘,霜降同夜萎。(唐/白居易《读汉书》)○五古诗句。1、2联。
我知世无幻,了无干世意。
世知我无堪,亦无责我事。(唐/白居易《咏雪》)○1、2联
缥缈巫山女,归来七八年。
殷勤湘水曲,留在十三弦。(唐/白居易《夜闻筝中弹潇湘送神曲感旧》)○1、2联。“缥缈”对“殷勤”,叠韵对;“巫山”对“湘水”,地名对;“七八”对“十三”,数目对,都是典型的工对。
莫悲建业荆榛满,昔日繁华是帝京;
莫爱广陵台榭好,也曾芜没作荒城。(唐/韦庄《杂感》七言律诗)○1、2联
六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满。
苍穹浩茫茫,万劫太极长。(唐/李白《短歌行》)○1、2联
白鹭洲前月,天明送客回。
青龙山后日,早出海云来。(唐/李白《送殷淑三首》)○1、2联
上国昔相值,亭亭如欲言。
异乡今暂赏,脉脉岂无恩。(唐/李商隐《杏花》)○排律1、2联
我坐华堂上,不改麋鹿姿。
时来蜀冈头,喜见霜松枝。(宋/苏轼《和陶饮酒二十首其一》)○1、2联
夏来幽性惬,携酒问芳苹。
昨日花前醉,青衫藉玉人。(明/梁桥《阙题》)○1、2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88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72
贡献
21771
金钱
28431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8 17:53:51 | 显示全部楼层
2.中间两联为隔句对(正扇对)
古代较少,当代人诗中较多。
敬酬柳仆射征怨诗  南北朝/丘迟
清歌自言妍,雅舞空仙仙。
耳中解明月,头上落金钿。
(雀飞且近远,暮入绮窗前。
鱼戏虽南北,终还荷叶边。)
惟见君行久,新年非故年。○此可能是正扇对最早的,“唐以后祖之。”(胡寿芝《东目馆诗见》卷二)
此身何足恋,万劫烦恼根。
此身何足厌,一聚虚空尘。(唐/白居易《逍遥咏》)○颔联颈联。

红梅    当代/林国宁
严冬千里白,寂寞一枝红。
(香伴骑驴客,曾愁雨或风。
笑催青苹历,哪管北和东。)
去去还回首,翻疑色为空,

七律•立冬(扇面对)    冰雪伊人
谁堪料峭堪帘外?不在情怀在眼前。
(半夜客心临笔意,又逢月色纸窗寒。
几番诗绪归乡梦,更著霜华木叶残。)
道是微尘无旧事,原教初雪落荒园。

兰石流韵七言律诗《咏苏轼》(扇面对——中华新韵与平水韵相符) 兰石流韵
横岭巍峨峰峻峭,晴湖潋滟雨空蒙。
(石生天砚诗魂梦,一帖黄州敬仰崇。
词赋华章文墨炫,三篇赤壁眷怀衷。)
大江皓月苍穹问,千古东坡盛誉隆。

七律 说假和尚卖假药(正扇对)  野泉
世风可叹出凡尘,净地谁知几处真。
(未入空门称佛祖,袈裟四尺做金身。
不谙经卷当和尚,烛火三根跳大神。)
最恨沿街推假药:死生有命怨何人?

七律•赏樱花(隔句对)   日本/鮟鱇
解绶春穿羽客装,随风曳杖弄风光。
(笑入烟霞坐花底,山樱堪赏酒盈觞。
醉乘吟兴调平仄,诗句忽成唇吐香。)
天用吾才短舌巧,拟唐朗朗浩歌长。

七律•赏樱花(隔句对)   日本/鮟鱇
莫嘲老骨倾杯笑,独坐花间探胜狂。
(风绕樱云舞香雪,化蝶振翅醉春光。
人夸酒量洗尘虑,乘兴吟诗拟盛唐。)
犹有鸣莺巧酬和,清游尽日送夕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88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72
贡献
21771
金钱
28431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8 17:54:10 | 显示全部楼层
3.用于最后两联(尾扇对)
律诗的最后两联的扇对叫尾扇对。律诗中难见。
昔我初迁,朱华未希,
今我旋止,素雪云飞。(曹植《朔风》)此非律诗。
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
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清/萧抡《读书有所见》)五古诗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88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72
贡献
21771
金钱
28431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8 17:54:39 | 显示全部楼层
4.用于长诗中间
常见,多是古风,例子较多,对偶的多,能称之对仗的极少。
狂言示诸侄    白居易
(世欺不识字,我忝攻文笔。
世欺不得官,我忝居班秩。)
(人老多病苦,我今幸无疾。
人老多忧累,我今婚嫁毕。)
心安不移转,身泰无牵率。
所以十年来,形神闲且逸。
况当垂老岁,所要无多物。
一裘暖过冬,一饭饱终日。
(勿言舍宅小,不过寝一室。
何用鞍马多,不能骑两匹。)
(如我优幸身,人中十有七。
如我知足心,人中百无一。)
傍观愚亦见,当己贤多失。
不敢论他人,狂言示诸侄。
如今五侯不待客,羡君不问五侯宅。
如今七贵方自尊,羡君不过七贵门。(唐/刘昚虚(一作张谓诗)《赠乔琳》)第三四联。

       正辅既见和复次前韵慰鼓盆劝学佛   东坡
(稚川真长生,少从郑公游。
孝章偶不死,免为文举忧。)
馀龄会有适,独往岂相攸。
由来警露鹤,不羡撮蚤鶹。
愿加视后鞭,同驾躅空辀。
宁餐堕齿堇,勿忆齐眉羞。
何时遂纵壑,归路同首丘。
东冈松柏老,西岭橘柚秋。
(著意寻弥明,长颈高结喉。
无心逐定远,燕颔飞虎头。)
(君方卒功名,一泛范蠡舟。
我亦沾沛渥,渐解钟仪囚。)
(宁须张子房,万户自择留。
犹胜嵇叔夜,孤愤甘长幽。)
南窗可寄傲,北山早归櫌。
此语君勿疑,老彭跨商周。
***************
莫以豪贤故,弃捐素所爱?
莫以鱼肉贱,弃捐葱与薤?
莫以麻枲贱,弃捐菅与蒯?(魏/甄宓(即文昭甄皇后)《塘上行》)○6、7、8联。又是连珠对。
昔我初迁,朱华未希。
今我旋止,素雪云飞。(魏/曹植《朔风诗五章》)○7、8联。朱华:指荷花。希:通“稀”,稀少。旋止:归来。
贵者虽自贵,视之若埃尘。
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晋/左思《咏史》【其六】)○4、5联
主父宦不达,骨肉还相薄。
买臣困樵采,伉俪不安宅。
陈平无产业,归来翳负郭。
长卿还成都,壁立何寥廓。(晋/左思《咏史》【其七】)○1234联。又是连珠对。
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
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桔。(唐/杜甫《奉先咏怀》)○32、33联
得罪台州去,時違(或作“危”)棄碩儒。
移官蓬閣後,穀貴歿潛夫。(唐/杜甫《哭郑广文、蘇少監》)○长律○7、8联。此为对仗句。
永与奥区固,川原纷眇冥。
居然赤县立,台榭争岧亭。(唐/杜甫《桥陵诗》)○15、16联。有三平收句。
喜近天皇寺,先披古画图。
应经帝子渚,同泣舜苍梧。(唐/杜甫《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出瞿塘峡久居夔府将适…凡四十韵》)○33、34联。此为对仗句。
求观众邱小,必上泰山岑。
求观众流细,必泛沧溟深。(唐/韩昌黎《孟生诗(孟郊下第,送之谒徐州张建封也)》○23、24联)
岁计莫如谷,饱则不干人。
日计莫如酒,醉则兼忘身。(唐/白居易《书绅》)○7、8联
生者不远别,嫁娶先近邻。
死者不远离,坟墓多绕村。(唐/白居易《朱陈村》)○13、14联
昔年洛阳社,贫贱相提携。
今日长安道,对面隔云泥。(唐/白居易《秦中吟十首。伤友》)○9、10联
耳目聋暗后,堂上调丝竹。
牙齿缺落时,盘中堆酒肉。(唐/白居易《短歌行》)○9、10联
贫贱非不恶,道在何足避?
富贵非不爱,时来当自致。(唐/白居易《感时》)○9、10联
吾观器用中,剑锐锋多伤;
吾观形骸内,骨劲齿先亡。(唐/白居易《遇物感兴因示子弟》)○五古诗句。3、4联
闲地唯东都,东都少名利。
闲官是宾客,宾客无牵累。(唐/白居易《咏雪》)○5、6联
我随鵷鹭入烟云,谬上丹墀为近臣;
君同鸾凤栖荆棘,犹著青袍作选人。(唐/白居易《酬刘主簿》)○39、40联
一鹗顾乔木,众禽不敢猜;
一骥骋长衢,众兽不敢陪。(唐/孟郊《送黄构擢第后归江南》)○五古诗句。3、4联
秦皇燎儒术,方册靡孑遗。
大汉历五叶,斯文复崇推。(唐/吴筠《览古》)○7、8联
故岁雕梁燕,双去今来只。
今日玉庭梅,朝红暮成碧。(唐/乔知之《定情篇》)○29、30联
赠君比芳菲,爱惠常不歇。
赠君比潺湲,相思无断绝。(唐/乔知之《定情篇》)○39、40联
邂逅陪车马,寻芳谢朓洲。
凄凉望乡国,得句仲宣楼。(宋/苏轼《用前韵再和许朝奉》)○4、5联
饥寒天随子,杞菊自撷笔。
慈孝董邵南,鸡狗相乳抱。(宋/苏轼《过云龙山人张天骥》)○12、13联
东皋客输米,粲粲珠出碓。
南山僧饷茶,细细雪落磑。(宋/陆游《北窗》)○五古诗句。3、4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88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72
贡献
21771
金钱
28431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8 17:55:11 | 显示全部楼层
5.词中的扇面对
词中扇对比诗中多。在词里面,如《沁园春》、《望海潮》等长调中扇对是最常见的。有不带领字的扇对,也有带领字的扇对,带领字的都是一字逗。根据词谱的平仄的要求,有的扇对是对仗句,有的只能说是对偶句。
水风轻,苹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宋/柳永《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上片。第六、七、八、九句。
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宋/柳永《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下片。第六、七、八、九句。
望/一川暝霭,雁声哀怨;半规凉月,人影参差。(宋/周邦彦《风流子•枫林凋晚叶》)○第四、五、六、七句。
砧杵韵高,唤回残梦;绮罗香减,牵起馀悲。(宋/周邦彦《风流子•枫林凋晚叶》)○上片。后四句。
想/寄恨书中,银钩空满;断肠声里,玉筯还垂。(宋/周邦彦《风流子•枫林凋晚叶》)○下片。第五、六、七、八句。
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漙漙。(宋/苏轼《沁园春•孤馆灯青》)○上片。第四、五、六、七句。
甚/云山自许,平生意气,衣冠人笑,抵死尘埃。(宋/辛弃疾《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双调。上阙第三、四、五、六句。三、五句相对,四、六句相对。隔句对。
要/小舟行钓,先应种柳,疏篱护竹,莫碍观梅。(宋/辛弃疾《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双调。下阙第三、四、五、六句。三、五句相对,四、六句相对。隔句对。
记/我行南浦,送君折柳;君逢驿使,为我攀梅。(宋/辛弃疾《沁园春•送赵景明知县东归》)○双调。前第四、五、六、七句。四、六句相对,五、七句相对。隔句对。
喜/草堂经岁,重来杜老;斜川好景,不负缘明。(宋/辛弃疾《沁园春•再到期思卜筑》)○双调。前第四、五、六、七句。四、六句相对,五、七句相对。隔句对。
解/频教花鸟,前歌后舞,更催云水,暮送朝迎。(宋/辛弃疾《沁园春•再到期思卜筑》)○双调。后第三、四、五、六句。三、五句相对,四、六句相对。隔句对。
纵/小桃秾李,大都寂寞;紫薇红药,未到阑珊。(宋/陈人杰《沁园春•留春》)○双调。上阙。四、五、六、七句。四、六句相对,五、七句相对。隔句对。
望/归鸿影尽,白云万里,啼鹃声切,落日千山。(宋/陈人杰《沁园春•留春》)○双调。下阙。第三、四、五、六句。三、五句相对,四、六句相对。隔句对。
望/虎丘苍莽,愁随月上;蠡湖浩荡,兴趣逐潮来。-----叹/茫茫马腹,黄尘如许,纷纷牛背,青眼难开。(宋/陈人杰《沁园春•吴门怀古》)○双调。前第四、五、六、七句。四、六句相对,五、七句相对。隔句对。后第三、四、五、六句。三、五句相对,四、六句相对。隔句对。
望/行山远水,荆州形胜;夕阳枯木,六代兴衰。-----恨/孤山霜重,梅凋老叶;平堤雨急,柳泣残丝。(宋/陈人杰《沁园春•石城之胜》)○双调。前第四、五、六、七句。四、六句相对,五、七句相对。隔句对。后三、四、五、六句。三、五句相对,四、六句相对。隔句对。
向/蒹葭极浦,吟篷泊雨,梧桐孤店,醉帻敧风。-----有/连天秋草,寒烟借碧;满城霜叶,落照争红。(宋/陈人杰《沁园春(同前韵再会君鼎饮,因以为别)》)○双调。前第四、五、六、七句。四、六句相对,五、七句相对。隔句对。后第三、四、五、六句。三、五句相对,四、六句相对。隔句对。
看/高楼倚郭,云边矗栋;小亭连苑,波上飞甍。-----正/风嘶宝马,软红不动,烟分采鹢,澄碧无声。(宋/陈人杰《沁园春•咏西湖酒楼》)○双调。前第四、五、六、七句。四、六句相对,五、七句相对。隔句对。后三、四、五、六句。三、五句相对,四、六句相对。隔句对。
有/山川草木,纵横纸上;虫鱼鸟兽,飞动毫端。-----算/南朝将相,到今几姓;西湖名胜,只说孤山。(宋/陈人杰《沁园春》)○双调。前第四、五、六、七句。四、六句相对,五、七句相对。隔句对。后三、四、五、六句。三、五句相对,四、六句相对。隔句对。
向/南窗听雨,澜翻墨客;北亭恋月,笔走诗神。-----喜/星桥鹊语,佳传依旧,缑山鹤舞,仙样翻新。(宋/陈著《沁园春•寿吴竹溪》)○双调。前第四、五、六、七句。四、六句相对,五、七句相对。隔句对。后三、四、五、六句。三、五句相对,四、六句相对。隔句对。
向/天涯海角,两行别泪;风前月下,一片离骚。-----更/凭高□远,沈腰不瘦,怅今怀昔,潘鬓须皤。(宋/葛长庚《沁园春》)○双调。前第四、五、六、七句。四、六句相对,五、七句相对。后三、四、五、六句。三、五句相对,四、六句相对。隔句对。
算/此身此世,无过驹隙;一名一利,未值鸿毛。-----又/底曾嗅著,庙堂钟鼎,底曾拈得,帷幄弓刀。(宋/葛长庚《沁园春》)○双调。前第四、五、六、七句。四、六句相对,五、七句相对。后三、四、五、六句。三、五句相对,四、六句相对。隔句对。
正/杏花雨嫩,红飞香砌;柳枝风软,绿映芳台。-----念/四方宾友,不堪渭树,一年春事,已属庭槐。(宋/葛长庚《沁园春》)○双调。前第四、五、六、七句。四、六句相对,五、七句相对。后三、四、五、六句。三、五句相对,四、六句相对。隔句对。
奈/寻春步远,马嘶湖曲;卖花声过,人唱窗纱。-----且/不知门外,桃花何代,不知江左,燕子谁家。(宋/王炎午《沁园春》)○双调。前第四、五、六、七句。四、六句相对,五、七句相对。后三、四、五、六句。三、五句相对,四、六句相对。隔句对。
爱/洞门深锁,人间福地,双溪分占,天上星躔。----- 有/村醪可饮,且须同醉;溪鱼堪鲙,切莫论钱。(宋/卢祖皋《沁园春》)○双调。前第四、五、六、七句。四、六句相对,五、七句相对。后第三、四、五、六句。三、五句相对,四、六句相对。隔句对。
更/玉花骢喷,鸣鞭电抹;乌丝阑展,醉墨龙跳。-----怅/燕然未勒,南归草草,长安不见,北望迢迢。(宋/刘克庄《沁园春•答九华叶贤良》)○双调。前第四、五、六、七句。四、六句相对,五、七句相对。后第三、四、五、六句。三、五句相对,四、六句相对。隔句对。
爱/东西双涧,纵横水绕;两峰南北,高下云堆。(宋/刘过《沁园春》)○双调。后第三、四、五、六句。三、五句相对,四、六句相对。隔句对。
见/秋原如掌,枪刀突出;星驰铁骑,称势纵横。(宋/刘过《沁园春•张路分秋阅》)○双调。前第四、五、六、七句。四、六句相对,五、七句相对。隔句对。
看/兔葵燕麦,华清宫里;蝶黄蜂粉,恁碧池边。(宋/刘辰翁《沁园春•送春》)○双调。后第三、四、五、六句。三、五句相对,四、六句相对。隔句对。
凡/变通动静,有形有象;盈虚消息,时止时行。-----看/九重有命,晋侯锡马,三公论道,鼎足承君。(宋/刘仙伦《沁园春•寿龚大卿恕斋治易》)○双调。前第四、五、六、七句。四、六句相对,五、七句相对。隔句对。
对/孤峰绝顶,云烟竞秀;悬崖峭壁,瀑布争流。-----向/天都月夜,遥闻凤管,翠微霜晓,仰盼龙楼。(宋/汪莘《沁园春•忆黄山》)○双调。前第四、五、六、七句。四、六句相对,五、七句相对。隔句对。后第三、四、五、六句。三、五句相对,四、六句相对。隔句对。
况/雨急黄昏,寒欺客路,月明夜半,人梦家林。-----甚/连天芳草,凄迷离恨;拂帘香絮,撩乱深心。(宋/方岳《沁园春•赋子规》)○双调。前第四、五、六、七句。四、六句相对,五、七句相对。后第三、四、五、六句。三、五句相对,四、六句相对。隔句对。
叹/雨濡露润,还思宰柏;风柔日媚,羞见飞花。(宋/谢枋得《沁园春•寒食郓州道中》)○双调。前第四、五、六、七句。四、六句相对,五、七句相对。隔句对。
欲说又休,虑乖芳信;未歌先咽,愁近清觞。(宋/周邦彦《风流子》)○双调。前第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句。十一、十三句相对,十耳、十四句相对。隔句对。
羡/金屋去来,旧时巢燕;土花缭绕,前度霉墙。(宋/周邦彦《风流子》)○双调。前第四、五、六、七句。四、六句相对,五、七句相对。隔句对。
青未了、柳回白眼。红欲断、杏开素面。(宋/史达祖《东风第一枝》)○下片开头。
揽/玉壶英气,锺为人物;银河精彩,融作文章。-----问/石渠天禄,借将班马,荷山锦水,暂作龚黄。(宋/姚勉《沁园春•一叶新凉》“寿庐守”)前第四、五、六、七句。四、六句相对,五、七句相对。后第六、七、八、九句。六、八句相对,七、九句相对。隔句对。
但/石城西踞,潮平白鹭;浮图南峙,云淡乌衣。-----问/何人重向,新亭挥泪,何人更到,别墅围棋。(宋/吴景伯《沁园春•登凤凰台》)○双调。前第四、五、六、七句。四、六句相对,五、七句相对。隔句对。后第三、四、五、六句。三、五句相对,四、六句相对。隔句对。
念/兰楫嫩漪,向吴南浦,杏花微雨,窥宋东墙。-----听/出塞琵琶,风沙淅沥;寄书鸿雁,烟月微茫。(金/吴激《风流子》)○双调。前第四、五、六、七句。四、六句相对,五、七句相对。后第六、七、八、九句。六、八句相对,七、九句相对。隔句对。
见/长溪漱玉,千瓴倒建,群峰泼黛,万马回旋。-----但/长存一片,忠肝义胆;何愁半点,瘴雨蛮烟。(元/张埜《沁园春•泉南作》)○双调。前第四、五、六、七句。四、六句相对,五、七句相对。后第三、四、五、六句。三、五句相对,四、六句相对。隔句对。
尽/洪涛万丈,鱼龙出没;苍颜十载,鸥鹭惊猜。-----爱/金山东畔,天开罨画,银山南下,地涌诗才。(元/张埜《沁园春•宿瓜州城》)○双调。前第四、五、六、七句。四、六句相对,五、七句相对。隔句对。后第三、四、五、六句。三、五句相对,四、六句相对。隔句对。
被/尘嚣沸耳,鏖成重听,簿书眯眼、攻作昏花。-----向/竹林苔径,时来教鹤;山泉石鼎,自为烹茶。(元/许有壬《沁园春》)○双调。前第四、五、六、七句。四、六句相对,五、七句相对。后第三、四、五、六句。三、五句相对,四、六句相对。隔句对。
看/平湖秋碧,净随天去;乱峰烟翠,飞入窗来。-----爱/小轩月落,梦惊风竹;空江岁晚,诗到寒梅。(元/许有壬《沁园春•寄题詹事丞张希孟绰然亭》)○双调。前后的三、四、五、六句。三、五句相对,四、六句相对。隔句对。后三、四、五、六句。一、三句相对,二、四句相对。隔句对。
奈/霜毛种种,三千盈丈;丹心炯炯,一寸成灰。-----恁/昏花老眼,底须窥牖,支离病脚,最怯登台。(明/杨慎《沁园春•己丑新正》)○双调。前第四、五、六、七句。四、六句相对,五、七句相对。隔句对。后三、四、五、六句。一、三句相对,二、四句相对。隔句对。
记/南楼望信,夕阳帘外;西窗惊梦,夜雨灯前。-----恨/呜呜戍角,忽催飞起,悠悠渔火,长照愁眠。(明/高启《沁园春•雁》)○双调。前第四、五、六、七句。四、六句相对,五、七句相对。隔句对。后三、四、五、六句。一、三句相对,二、四句相对。隔句对。
有/晴云舒卷,层层楼迥;雄风披拂,面面窗开。-----看/东连吴会,寒潮断岸;西邻巫峡,暮雨荒台。(清/史惟圆《沁园春•黄鹤楼》)○双调。前第四、五、六、七句。四、六句相对,五、七句相对。后第三、四、五、六句。三、五句相对,四、六句相对。隔句对。
念/百年歌哭,谁知我者?千秋沆瀣,若有人兮。-----叹/春江花月,竞传宫体;楚山云雨,枉托微词。(清/王鹏运《沁园春》)○双调。前第四、五、六、七句。一、三句相对,二、四句相对。后第三、四、五、六句。三、五句相对,四、六句相对。隔句对。
叹/壮夫有志,雕虫岂屑?小言无用,刍狗同嗤。-----笑/声偷花外,何关著作,情移笛里,聊寄相思。(清/王鹏运《沁园春•代词答》)○双调。前第四、五、六、七句。四、六句相对,五、七句相对。后第三、四、五、六句。三、五句相对,四、六句相对。隔句对。
况/零风细雨,乍停还续,蛩声雁影,到处相随。-----似/江魂销罢,黯然欲别;潘愁尽处,如送将归。(清/黄永《沁园春•悲秋》)○双调。前第四、五、六、七句。四、六句相对,五、七句相对。后第三、四、五、六句。三、五句相对,四、六句相对。隔句对。
算/吾宗老辈,子安去久;玉京旧侣,叔玮来迟。-----正/三湘七泽,无边水气;荆门郢树,一片斜阳。(清/黄景仁《洞庭春色•登黄鹤楼》)○双调。前第四、五、六、七句。四、六句相对,五、七句相对。后第三、四、五、六句。三、五句相对,四、六句相对。隔句对。
正/三湘七泽,无边水气;荆门郢树,一片斜阳。(清/黄景仁《洞庭春色•登黄鹤楼》)○双调。后第三、四、五、六句。三、五句相对,四、六句相对。隔句对。
叹/其年难及,丁时已过;一寒至此,辛味都尝。(清/黄景仁《沁园春•壬辰生日自寿时年二十四》)○双调。前第四、五、六、七句。一、三句相对,二、四句相对。隔句对。
无限景,烟中树;无限意,风前絮。(清/董俞《满江红•重到西湖忆旧》)○双调。后第一、二、三、四句。一、三句相对,二、四句相对。隔句对。
沧海曲,桃花漾;茅店内,黄鸡唱。(清/宋琬《满江红•看演邯郸梦传奇》)○双调。后第一、二、三、四句。一、三句相对,二、四句相对。隔句对。
看/地尽塞垣,惊沙北走;山侵溟渤,叠嶂东还。(清/张惠言《风流子•出关见桃花》)○双调。前第三、四、五、六句。三、五句相对,四、六句相对。隔句对。
正/阴云龙日,难寻野马;轻颸染草,细绾秋蛇。-----红袖招时,偏随罗扇;玉鞭坠处,又逐香车。(清/朱彝尊《春风袅娜•游丝》)○双调。前第五、六、七、八句。五、七句相对,六、八句相对。后第八、九、十、十一句。八、十句相对,九、十一句相对。隔句对。
纵/连云石磴,漫劳蹑屐,拍天孤浪,渐愧乘槎。(清/傅世垚《沁园春》)○双调。后第三、四、五、六句。三、五句相对,四、六句相对。隔句对。
折柳声中,吹来不尽;荷花影里,舞去还香。(清/李雯《风流子》)○双调。后第五、六、七、八句。五、七句相对,六、八句相对。隔句对。
念/望崇灵兔,南山感月;名高绣虎,北海惊雷。-----令/蜀江裁楮,先生静待,淇园截竹,君子蒙灾。(清/储懋端《沁园春》)○双调。前第四、五、六、七句。四、六句相对,五、七句相对。隔句对。后第三、四、五、六句。三、五句相对,四、六句相对。隔句对。
正/洞庭木落,宫莺乍别;楚天云净,旅雁初回。------叹/年将半百,须髯如戟。运逢百六,心事成灰。(清/余怀《沁园春•和刘后村》)○双调。前第四、五、六、七句。四、六句相对,五、七句相对。隔句对。后第三、四、五、六句。三、五句相对,四、六句相对。隔句对。
烟火光微,心灰凤蜡;笙歌声咽,泪满鲛绡。(清/金堡《风流子•上元》)○双调。前第三、四、五、六句。三、五句相对,四、六句相对。隔句对。
流水外,蝉鸣急;落叶里,归鸦集。(清/沈雄《满江红•夕阳》)○双调。后第一、二、三、四句。一、三句相对,二、四句相对。隔句对。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沁园春•雪》)前第四、五、六、七句。四、六句相对,五、七句相对。后第三、四、五、六句。一、三句相对,二、四句相对。隔句对。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双调。前第四、五、六、七句。四、六句相对,五、七句相对。后第三、四、五、六句。一、三句相对,二、四句相对。隔句对。
轻云过雨,炎晖初减,楼台片片馀霞。曲径通幽,小阑斜护,水天薄暮人家。(宋/赵崇嶓《望海潮》)○开头几句。词中扇对一般四句组成,这种六句组成的很少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88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72
贡献
21771
金钱
28431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8 17:55:48 | 显示全部楼层
6.曲中的扇面对
元曲对仗的一种格式与诗中的扇面对相似,是在对偶句中间使用对仗。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对式》解释说:“隔句对:长短句对者是。”但元曲中的隔句对比较复杂,除了常见的类型,还有虾须对、燕尾对,以及多重隔句对情况,隔句对中也常兼其他对仗方式。
有的谱还有专门规定扇对的位置,元/周德清《中原音韵•作词十法》说:“扇面对,《调笑令》第四句对第六句,第五句对第七句,《驻马听》起四句是也。”【驻马听】次牌。小令兼用。[幺篇]同始调,用者极少。首四句须作扇面对。
凌歊台畔黄山铺,是三千歌舞亡家处;望夫山下乌江渡,是八千子弟思乡去。(元/薛昂夫《【正宫】塞鸿秋•凌歊台怀古》)凌歊台是南宋高祖刘裕离宫,一度繁华,三千粉黛轻歌曼舞,而今成为王朝兴亡的见证。望夫山下的乌江渡,当年霸王项羽带领八千江东子弟所向无敌,而后兵败垓下,自刎于乌江,盖世功业化为乌有。这支小令前四句即是隔句对,第一句“凌歊台畔黄山铺”对第三句“望夫山下乌江渡”,第二句“是三千歌舞亡家处”对第四句“是八千子弟思乡去”。前四句层次有六:(1)四韵对;(2)隔句对;(3)构成“隔句对”的流水对;(4)构成“流水对”的句中自对而又隔句相对;(5)构成“句中自对而又隔句相对”的句中自对;(6)构成“句中自对”的文学对、人伦对。多样有十二:(1)四韵对;(2)隔句对;(3)流水对;(4)句中自对而又隔句相对;(5)数目对(三对八);(6)方位对(畔对下);(7)双借义对(借地名“黄山铺”之“黄”的另一义“黄色”之“黄”,又借地名“乌江渡”之“乌”的另一义“乌色”之“乌”;所借两义形成工对:颜色对);(8)地名对(黄山对鸟江);(9)地理对(铺对渡);(10)文学对(歌对舞);(11)人伦对(子对弟);(12)同字对(是对是)。
壶觞,夜月松花酿。轩窗,秋风桂子香。(元/汪元亨《【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归隐》)
驱驰,尘事多兴废。依栖,云林少是非。(元/汪元亨《【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归隐》)
回思,冠冕为身累。知机,云山与世违。(元/汪元亨《【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归隐》)
追思,礼乐三千字。嗟咨,风波十二时。(元/汪元亨《【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归隐》)
频沽,有限杯中物;熟读,无穷架上书。(元/汪元亨《【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归隐》)
头白,百岁人何在。梅开,一年春又来。(元/汪元亨《【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归隐》)
黄尘,不使侵双鬓。白云,长教伴一身。(元/汪元亨《【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归隐》)
闲看,剑气和云散。频弹,琴声带月寒。(元/汪元亨《【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归隐》)
团团,海月共清玩,攒攒,山花带笑看。(元/汪元亨《【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归隐》)
渔樵,坐上供吟笑。猿鹤,山中作故交。(元/汪元亨《【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归隐》)
猗猗,绿竹延清坐。峨峨,青山发浩歌。(元/汪元亨《【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归隐》)
人家,团簇青山下。梅花,横斜绿水涯。(元/汪元亨《【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归隐》)
豪杰,人物都消灭。骄奢,光阴已断绝。(元/汪元亨《【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归隐》)
青青,山色当窗映。泠泠。泉声绕涧鸣。(元/汪元亨《【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归隐》)
优游,诗酒村学究。风流,文章老教头。(元/汪元亨《【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归隐》)
平林,松竹留清荫。幽禽,喉舌弄巧音。(元/汪元亨《【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归隐》)
观瞻,物理还须验。沉潜。时光不可淹。(元/汪元亨《【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归隐》)
小小亭轩,燕子来时帘未卷。深庭小院,杜鹃啼处月空圆。(元/程景初《【双调】新水令•春情》)
【碧玉萧】那话儿休题,憔悴减香肌。这病儿禁持,松钏褪罗衣。(刘伯亨《【双调】朝元乐》)
凝眸,尧舜殷汤纣。回头,梁唐晋汉周。(元/无名氏 小令《雁儿落过得胜令•叹光阴似水流》)
雨晴云散,满江明月。风微浪息,扁舟一叶。(元/卢挚《【黄钟】节节高•题洞庭鹿角庙壁》)
对橘绿橙黄,山高月小,听南枝惊鹊,衰柳鸣蝉。(元/费唐臣《杂剧•苏子瞻风雪贬黄州》第一折【二煞】)
小小亭轩,燕子来时帘未卷。深庭小院,杜鹃啼处月空圆。(元/程景初散套《春情•驻马听》)
闷入孤帏,静掩重门情似烧;文窗寂静,画屏冷落暗魂消。(元/郑光祖《【双调】驻马听近•驻马听》)
败叶将残,雨霁风高摧木杪;江乡潇洒,数株衰柳罩平桥。(元/郑光祖《【双调】驻马听近》)
黄召风虔,盖下丽春园。员外心坚,使了贩茶船。(元/关汉卿《【双调】碧玉箫(十首)一》)
怕见春归,枝上柳绵飞。静掩香闺,帘外晓莺啼。(元/关汉卿《【双调】碧玉箫(十首)二》)
席上樽前,衾枕奈无缘。柳底花边,诗曲已多年。(元/关汉卿《【双调】碧玉箫(十首)六》)兼当句对。
膝上琴横,哀愁动离情。指下风生,潇洒弄清声。(元/关汉卿《【双调】碧玉箫(十首)七》)
红袖轻揎,玉笋挽秋千。画板高悬,仙子坠云轩。(元/关汉卿《【双调】碧玉箫(十首)八》)
秋景堪题,红叶满山溪。松径偏宜,黄菊绕东篱。(元/关汉卿《【双调】碧玉箫(十首)九》)
你贪着个断简残编,恭俭温良好缱绻;我贪着个轻弓短箭。粗豪勇猛恶因缘。(元/关汉卿《拜月亭》第四折【双调】【驻马听】)
寻思,谈笑十年事;嗟咨,风流两鬓丝。(元/乔吉《雁儿落过得胜令•忆别》)
忙里偷闲,满口儿诉愁烦;天上人间,对面儿隔关山。(元/乔吉《【双调】行香子•题情•碧玉箫》)
地窄天宽,十番九番;雨涩云怪,千难万难。(元/乔吉《【双调】行香子•题情•小阳关》)
以下几种特殊情况,有的是燕尾对,可参看燕尾对部分。
茶瓜,林下渔樵话。桑麻,山中宰相家。(元/刘庭信《【双调】雁儿落过得胜令》)
孔雀屏开。半遮银蜡光。翡翠衾寒。多薰宝篆香。(明/冰砚散曲《笔花集•闺怨》)
恨杀飘蓬。飘蓬薄幸郎。瘦损风流。风流窈窕娘。(明/冰砚散曲《笔花集•闺怨》)
去了青春。青春不再来。巴到黄昏。黄昏怎地捱。(明/冰砚散曲《笔花集•闺怨》)
香透帘栊。藕花风渐生。影上栏干。梧桐月正明。(明/冰砚散曲《笔花集•闺怨》)
满泛霞杯。羞歌白苎词。浓蘸霜毫。倦题红叶诗。(明/冰砚散曲《笔花集•闺怨》)
纱窗外鸟啼,惜芳菲红作堆,雕阑畔蝶飞,恨葱茏绿渐肥。(明/王骥德《一封书 (谱诗余《长相思》)》)
去岁观梅,折花亲赠君;今岁观梅,对花不见人。(元/汤式《【双调】对玉环带清江引•四景题诗》)复字为“岁”、“花”、“观梅”,同位,扇对。

特殊的,六句组成的扇对。隔两句的三组两句对,一四句、二五句、三六句分别隔两句相对(两句对)。
去年旅邸中秋,樽俎荒凉,罢却秦讴;今年旅邸中秋,囊箧萧疏,典却吴钩。(元/汤式《天香引•中秋戏题》)
问西湖昔日如何?朝也笙歌,暮也笙歌。问西湖今日如何?朝也干戈,暮也干戈。(元/汤式《天香引•题金山寺》)形成燕尾对。

八句组成的扇对。隔三句的四组两句对。
静巉巉,花影下,见一番月明,立一番月明;孤另另,枕儿上,听一点残更,捱一点残更。(汤式《蟾宫曲》)一五句隔三句相对,二六句也隔三句相对;三四句相对,七八句相对,而三七句又隔三句相对,四八句也隔三句相对。它们本身又有合璧对,形成燕尾对的扇对。

隔四句的两组两句对。中间隔了一个合璧对,算不算扇对,值得探讨。
银烛高烧,画楼中月儿才照,绣帘前花影轻摇。翠屏闲,怨衾剩。梦魂初觉,觉来时香汗初消,更那堪绣帏中冷落。(王廷秀《[中吕]粉蝶儿•怨别》)一六句隔四句相对;二三句相对,而二七句又隔四句相对,三七句又隔三句相对。

隔多句的多组五句对与两句对。
碧桃春人在天台,高一簇花开,低一簇花开;翠阴阴竹护庭阶,疾一阵风筛,慢一阵风筛。和梦也,凭画阑,兜一只绣鞋,靸一只绣鞋;散心也,荡芳尘,立一会苍苔,步一会苍苔。怕多情莺燕疑猜,遮一半香腮,露一半香腮。(元/汤式《蟾宫曲》)前六句扇对,中八句扇对。每组扇对中又有自己的合璧对,形成燕尾对的扇对。最后三句与前三句的结构不一样,不能形成鸾凤和鸣对。
和梦也,凭画阑,兜一只绣鞋,靸一只绣鞋;散心也,荡芳尘,立一会苍苔,步一会苍苔。(三)(元/汤式《【双调】蟾宫曲》)八句组成扇对,其中又含合璧对,形成燕尾对的扇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88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72
贡献
21771
金钱
28431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8 17:56:16 | 显示全部楼层
7.文赋中
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屈原《渔父》)杂隔。
铅黛所以饰容,而盼倩生於淑姿;文采所以饰言,而辩丽本乎情性。(南朝梁/刘勰《情采》)密隔。
道可重,故物为轻;理宜存,故事斯忘。(南北朝宋/谢灵运《山居赋》)疏隔。
巢穴以风露贻患,则《大壮》以栋宇祛弊;宫室以瑶璇致美,则白贲以丘园殊世。(南北朝宋/谢灵运《山居赋》)密隔。按:弊与世叶。
虽非市朝,而寒暑均和;虽是筑构,而饰朴两逝。(南北朝宋/谢灵运《山居赋》)杂隔。
仲长愿言,流水高山;应璩作书,邙阜洛川。(南北朝宋/谢灵运《山居赋》)平隔。按:山与川叶。
铜陵之奥,卓氏充釽槻之端;金谷之丽,石子致音徽之观。(南北朝宋/谢灵运《山居赋》)杂隔。按:端与观叶。
氿泉傍出,潺湲于东檐;桀壁对跱,崆礲于西霤。(南北朝宋/谢灵运《山居赋》)杂隔。按:檐字与上句翾字,霤字与下句茂字叶。
时来之机,悟先于介石;纳隍之诫,一援于生民。(南北朝宋/谢灵运《撰征赋》)杂隔。
跃林飞岫,焕若轻电溢烟门;集场栖圃,晔若夭桃被玉园。(南北朝宋/谢庄《赤鹦鹉赋应诏》)杂隔。按:门与园叶。
騑騑翼翼,泛修风而浮庆烟;肃肃雍雍,引八神而诏九仙。(南北朝宋/谢庄《舞马赋应诏》)杂隔。按:烟与仙叶。
餐霞之气,神驭乎九仙;秉露之清,气精于八蝉。(南北朝宋/颜延之《寒蝉赋》)杂隔。按:仙与蝉叶。
仕飞鲁相,有不拔之利;宾惟二仲,无逸马之忧。(南北朝宋/鲍照《园葵赋》)
集阵之隼,以自远而称神;栖汉之雀,乃出幽而见珍。(南北朝宋/鲍照《野鹅赋》)轻隔。按:神与珍叶。
梁禽楚兽,胡木汉草之所生焉;长风动路,深云暗道之所经焉。(南北朝齐/张融《海赋》)杂隔。按:生与经叶。
江南之竹,弄玉有鸣凤之箫焉;洞阴之石,范女有游仙之磬焉。(南北朝梁/简文帝《筝赋》)杂隔。
荷稠刺密,亟牵衣而绾裳;人喧水溅,惜亏朱而坏妆。(南北朝梁/简文帝《采莲赋》)轻隔。按:裳与妆叶。
惟天惟大,惟尧则之;惟地惟厚,惟王国之。(南北朝梁/元帝《玄览赋》)平隔。按:则与过叶。
青田之鹤,昼夜俱飞;日南之雁,从来共归。(南北朝梁/元帝《鸳鸯赋》)平隔。按:飞与归叶。
其始见也,若红莲镜池;其少进也,如彩云出崖。(南北朝梁/江淹《丽色赋》)杂隔。按:池与崖叶。
海外之云,处处而秋色;河中之雁,一一而学飞。(南北朝梁/江淹《横吹赋》)杂隔。
吐哀也,则琼瑕失彩;冲乐也,则铅垩生润。(南北朝梁/江淹《横吹赋》)疏隔。
连珠合璧,曜灵之所起也;春鸟秋虚,历数之所纪也。(南北朝梁/陆云公《星赋》)轻隔。按:起与纪叶。
下跌则岩岩方爽,似华山之孤生;上管则员员峻逸,若九疑之争出。(南北朝梁/吴均《笔格》)密隔。
增枝之木,既称英于绿地;金衣之果,亦委体于玉盘。(南北朝梁/吴均《橘赋》)轻隔。
叶叶之云,共琉璃而并碧;枝枝之日,与金轮而共丹。(南北朝梁/吴均《橘赋》)轻隔。
百万之虏,俄成鱼鳖;千仞之阜,倐似沧瀛。(南北朝陈/沈炯《归魂赋》)平隔。
登而眺之,则千里无极;俯而临之,则万仞难测。(南北朝陈/张正见《山赋》)杂隔。按:极与测叶
荆轲慕丹,则白虹贯日而不彻;卫生画策,则太白食昴而攡朗。(后魏/张渊《观象赋》)杂隔。
鲁阳指麾,而曜灵为之回驾;严陵来游,而客气著于乾象。(后魏/张渊《观象赋》)杂隔。
阴精乘箕,则大飙暮鼓;西南入毕,则淫雨滂沱。(后魏/张渊《观象赋》)杂隔。
淮南轻举,遂呕肠而莫追;东阿体拘,徒称仙而被谴。(后魏/卢元明《剧鼠赋》)杂隔。
掌庾承周,以世功而为族;经邦佐汉,用论道而当官。(后周/庾信《哀江南赋》)杂隔。
平吴之功,壮于杜元凯;王室是赖,深于温太真。(后周/庾信《哀江南赋》)南阳校书,去之已远;上蔡逐猎,知之何晚。(后周/庾信《哀江南赋》)杂隔。按:远与晚叶。
灞陵夜猎,犹是故时将军;咸阳布衣,非独思归王子。(后周/庾信《哀江南赋》)杂隔。
拉虎捭熊,余犹稚童;观形察貌,子实悲翁。(后周/庾信《竹杖赋》)平隔。按:童与翁叶
诸蔗虽甘,不可以倚;彼藜虽实,不可以美。(后周/庾信《邛竹杖赋》)平隔。按:倚与美叶
三贤十圣,暧以联绵;二智五眼,晔而辉焕。(后周/释慧命《详玄赋》)平隔。
輶轩巡履,声芳亥步;旌节经过,事高禹迹。(隋/江总《辞行李赋》)平隔。
留钏之妻,人衔其断绝;击磬之子,家缠其悲怆。(隋/颜之推《观我生赋》)杂隔。
晨沐清露,安趾徐步;夕息芳洲,延颈乘流。(隋/卢思道《孤鸿赋》)平隔。按:露与步叶,洲与流叶。
违寒竞逐,浮沅水宿;避暑言归,绝漠云飞。(隋/卢思道《孤鸿赋》)平隔。按:逐与宿叶,归与飞叶。
骧首奋翼,上凌太清;骞翥鼓舞,远薄层城。(隋/卢思道《孤鸿赋》)平隔。按:清与城叶。
图南之羽,伟而去羡;栖睫之虫,微而不贱。(隋/卢思道《孤鸿赋》)平隔。按:羡与贱叶。
补天立地之圣,不能止日光西落;疏土奠川之力,不能停河水东流。(隋/薛道衡《宴喜赋》)密隔。
韩王酸枣之观,荒疏芜漫;楚国阳台之云,空见埃尘。(隋/薛道衡《宴喜赋》)重隔。按:观与漫叶,云与尘叶。
疾食速消,此则有命;兔颈猴立,是为无病。(隋/魏澹《鹰赋》)平隔。按:命与病叶。
临谿而渔,谿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宋/欧阳修《醉翁亭记》)杂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88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72
贡献
21771
金钱
28431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8 17:56:49 | 显示全部楼层
8.长偶对
又称“长对”,指六句三对以上,奇数句对奇数句、偶数句对偶数句的对偶方式。长联多如此,多出现在楹联中。
佩虎符、坐皋比者,光光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孙吴之略耶?峨大冠、拖长绅者,昂昂乎庙堂之器也,果能建伊皋之业耶?(刘基《卖柑者言》)
开万古得未曾有之奇,洪荒留此山川,作遗民世界。极一生无可如何之遇,缺憾还诸天地,是创格完人。(沈葆桢《题延平郡王祠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88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72
贡献
21771
金钱
28431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8 18:0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搞的一系列资料汇编,一般以收集为主,只把理论作纲用,而不细论。感兴趣者可以对理论提出质疑,我尽能力回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11-19 19: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20-11-18 18:02
我搞的一系列资料汇编,一般以收集为主,只把理论作纲用,而不细论。感兴趣者可以对理论提出质疑,我尽能力 ...

三羊整理:刚刚统计的五七言诗隔句对,总计64首

唐★佚名
昨夜越溪难,含悲赴上兰。
今朝逾岭易,抱笑入长安。
唐★李白
白鹭洲前月,天明送客回。
青龙山后日,早出海云来。
唐★杜甫
得罪台州去,时危弃硕儒。
移官蓬阁后,谷贵没潜夫。
宋★苏轼
邂逅陪车马,寻芳谢朓洲。
凄凉望乡国,得句仲宣楼。
唐★杜甫
永与奥区固,川原纷眇冥。
居然赤县立,台榭争岧亭。
宋★苏轼
我坐华堂上,不必麋鹿姿。
时来蜀冈头,喜见霜松枝。
唐★白居易
昔年洛阳社,贫贱相提携。
今日长安道,对面隔云泥。
汉★甄皇后
莫以鱼肉贱,弃捐葱与薤。
莫以麻枲贱,弃捐菅与蒯。
魏晋★左思
吾希段干木,偃息藩魏君。
吾慕鲁仲连,谈笑却秦军。
唐★乔知之
故岁雕梁燕,双去今来只。
今日玉庭梅,朝红暮成碧。
唐★杜甫
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
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橘。
唐★韩愈
求观众丘小,必上泰山岑。
求观众流细,必泛沧溟深。
唐★白居易
岁计莫如谷,饱则不干人。
日计莫如醉,醉则兼忘身。
唐★白居易
我知世无幻,了无干世意。
世知我无堪,亦无责我事。
唐★白居易
生者不远别,嫁娶先近邻。
死者不远葬,坟墓多绕村。
唐★白居易
此身何足恋,万劫烦恼根。
此身何足厌,一聚虚空尘。
唐★白居易
耳目聋暗后,堂上调丝竹。
牙齿缺落时,盘中堆酒肉。
唐★白居易
勿言舍宅小,不过寝一室。
何用鞍马多,不能骑两匹。
唐★白居易
贫贱非不恶,道在何足避。
富贵非不爱,时来当自致。
唐★白居易
昔作少学士,图形入集贤。
今为老居士,写貌寄香山。
南北朝★江淹
昔我别楚水,秋月丽秋天。
今君客吴坂,春色缥春泉。
魏晋★左思
贵者虽自贵,视之若埃尘。
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
魏晋★左思
主父宦不达,骨肉还相薄。
买臣困樵采,伉俪不安宅。
魏晋★左思
习习笼中鸟,举翮触四隅。
落落穷巷士,抱影守空庐。
唐★无名氏
相思复相忆,夜夜泪沾衣。
空叹复空泣,朝朝君未归。
唐★无名氏
月映茱萸锦,艳起桃花颊。
风发蒲桃秀,香生云母帖。
唐★无名氏
翠苑翠峰外,单蜂拾蕊归。
芳园芳树里,双燕历花飞。
南北朝★鲍照
始见西南楼,纤纤如玉钩。
末映东北墀,娟娟似蛾眉。
唐★宋璟
丞相邦之重,非贤谅不居。
老臣慵且惫,何德以当诸。
唐★孟郊
十日一理发,每梳飞旅尘。
三旬九过饮,每食唯旧贫。
唐★孟郊
为水不入海,安得浮天波。
为木不在山,安得横日柯。
唐★孟郊
君心匣中镜,一破不复全。
妾心藕中丝,虽断犹牵连。
唐★孟郊
雨滴草芽出,一日长一日。
风吹柳线垂,一枝连一枝。
唐★孟郊
谁言碧山曲,不废青松直。
谁言浊水泥,不污明月色。
唐★郑谷
每思闻净话,雨夜对禅床。
未得重相见,秋灯照影堂。
唐★韩愈
去年秋露下,羁旅逐东征。
今岁春光动,驱驰别上京。
唐★白居易
禾黍与稂莠,雨来同日滋。
桃李与荆棘,霜降同夜萎。
唐★白居易
缥缈巫山女,归来七八年。
殷勤湘水曲,留在十三弦。
唐★李商隐
上国昔相值,亭亭如欲言。
异乡今暂赏,脉脉岂无恩。
南北朝★丘迟
雀飞且近远,暮入绮窗前。
鱼戏虽南北,终还荷叶边。
清★曹玘
一日不读书,便觉肺腑俗。
一日不看山,便觉眉宇促。
唐★白居易
世欺不识字,我忝攻文笔。
世欺不得官,我忝居班秩。
唐★白居易
人老多病苦,我今幸无疾。
人老多忧累,我今婚嫁毕。
唐★白居易
如我优幸身,人中十有七。
如我知足心,人中百无一。
宋★苏轼
稚川真长生,少从郑公游。
孝章偶不死,免为文举忧。
宋★苏轼
著意寻弥明,长颈高结喉。
无心逐定远,燕颔飞虎头。
宋★苏轼
君方卒功名,一泛范蠡舟。
我亦沾沛渥,渐解钟仪囚。
宋★苏轼
宁须张子房,万户自择留。
犹胜嵇叔夜,孤愤甘长幽。
魏晋★左思
陈平无产业,归来翳负郭。
长卿还成都,壁立何寥廓。
唐★杜甫
喜近天皇寺,先披古画图。
应经帝子渚,同泣舜苍梧。
唐★白居易
吾观器用中,剑锐锋多伤;
吾观形骸内,骨劲齿先亡。
唐★白居易
闲地唯东都,东都少名利。
闲官是宾客,宾客无牵累。
唐★孟郊
一鹗顾乔木,众禽不敢猜。
一骥骋长衢,众兽不敢陪。
唐★吴筠
秦皇燎儒术,方册靡孑遗。
大汉历五叶,斯文复崇推。
唐★乔知之
赠君比芳菲,爱惠常不歇。
赠君比潺湲,相思无断绝。
宋★苏轼
饥寒天随子,杞菊自撷笔。
慈孝董邵南,鸡狗相乳抱。
宋★苏轼
东皋客输米,粲粲珠出碓。
南山僧饷茶,细细雪落磑。
唐★郑谷
昔年共照松溪影,松折溪荒僧已无。
今日重思锦城事,雪销花谢梦何殊。
唐★无名氏
去年花下留连饮,暖日夭桃莺乱啼。
今日江边容易别,淡烟衰草马频嘶。
唐★韩偓
往年同在鸾桥上,见倚朱阑咏柳绵。
今日独来香径里,更无人迹有苔钱。
唐★白居易
可惜莺啼花落处,一壶浊酒送残春。
可怜月好风凉夜,一部清商伴老身。
唐★韦庄
莫悲建业荆榛满,昔日繁华是帝京。
莫爱广陵台榭好,也曾芜没作荒城。
唐★张谓
如今五侯不爱客,羡君不问五侯宅。
如今七贵方自尊,羡君不过七贵门。
唐★白居易
我随鵷鹭入烟云,谬上丹墀为近臣;
君同鸾凤栖荆棘,犹著青袍作选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88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72
贡献
21771
金钱
28431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9 19:29: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11-19 19:21
三羊整理:刚刚统计的五七言诗隔句对,总计64首

唐★佚名


五七言近80首吧。总数估计过2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11-19 19:5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20-11-19 19:29
五七言近80首吧。总数估计过200

删除一些重复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3 12:1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