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65|回复: 28

《联律通则》的试行版和修订版

[复制链接]

475

主题

6269

帖子

2万

积分

轮值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轮值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994
贡献
6367
金钱
8977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0-11-16 07:51: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20-11-16 09:44 编辑

中国楹联学会《联律通则》(试行稿)和(修订稿)

中国楹联学会《联律通则(试行稿)》

    编者按:中国楹联学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工作报告指出,楹联作为独立的文体,应该有自己的理论体系,运行规则。长期以来,联界在很大程度上习惯于套用诗律,没有自己一套行之有效、易于掌握的联律,长此下去,势必影响楹联文化事业的发展。这一论述,在我国楹联界引起了广泛的共鸣。进一步把握楹联发展规律,尽快制订出一套既符合楹联文体自身特点,又切合时代发展需要的联律,已成为楹联文化事业蓬勃、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
  中国楹联学会学术委员会在广泛开展联格文则讨论的基础上,遵循“求大同,存小异”、“严而不死,宽而不滥”的原则,适时地制订了《联律通则(试行)》。这是楹联学术理论研究的重要成果,是我国楹联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件大事。
  实施《联律通则(试行)》,必将对进一步提高楹联创作水平,普及楹联知识产生积极的影响。在楹联创作、评审、鉴赏的实践中,我们必须坚持联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我们由衷地希望广大联友在实践中继续关注《联律通则(试行)》,使其不断充实和完善,无愧于联界的基本法则。

  联 律 通 则 (试行)中 国 楹 联 学 会
  第一章 引 言
  第一条 楹联作为有一千多年历史的独立文体,根植于中华民族悠久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从各种文学形式来看,楹联与包括骈赋、唐诗、宋词、元曲、民间韵律性文学等在内的其它文学体裁、语言、文论术语之间,既有互相包容、渗透、扶翼的共性,又有自己的规律、定则。
  第二条 楹联是传统的格律文学,具有格律性、典型性。凡不符合联律基本要求的作品就不应称其为楹联。
  第三条 楹联的基本特征是词语对仗和声律协调。每一副楹联,由上联、下联两部分构成。上下联从形式到内容均为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关系。
  第四条 楹联文体质的规定性、适应性,要求创作与赏评坚持创新而不离传统体范,重律而尤见时代风徽的原则。

  第二章 总 则
  第一条 字句对等。上下联的字数及其句数要相等。
  第二条 词性一致。上下联句法结构的对应位置用词的词类属性要相同。
  第三条 结构对应。联文用词的构成、词义的配合、修辞的运用,上下联要对应平衡。
  第四条 节律对拍。联文语句的语流节拍,上下联要一致。
  第五条 平仄对立。联文用词缀句按节奏安排平仄交替;上下联对应节奏点位置的用字平仄要相反。对于单边两句及两句以上的复句联,每句句脚之平仄按音步递换,句脚拼节形成“仄顶仄,平顶平”的格局。上联收于仄声、下联收于平声。
  第六条 语意相关。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相关联,统一于主题。

  第三章 附 则
  第一条 用字的平仄声调遵循汉语音韵学的成规。(1)在近古与近代通行的韵书中,字分四声,“平声”不分阴阳,统称为“平”,“上声”、“去声”、“入声”三种声调为“仄”;(2)现代汉语字音以“阴平”、“阳平”为“平”,“上声”、“去声”为“仄”。判别声调平仄遵循“双轨制”,但旧声、今声在同一联文中不得混用。
  第二条 语句的平仄结构以两字(两个音节)或一字(一个音节)为一个节奏,节奏点在每个节奏的第二字(一字节奏,节奏点即为该字,诵读时隔占一节奏),以此安排平仄重复交替。
  第三条 语句的语流节律按“二字而节”的常规节奏安排。在其与句法结构的语意节拍不一致时,平仄结构是不变的,可据联文表达需求、作者态度表现与诵读需要组织或划分为种种相应的语意点顿句式。一副楹联,或依节奏,或依意顿,只用一种方式,上下联要一致。
  第四条 使用领字,在上下联相应位置要一致,词性要相同,允许不拘平仄相反律,且不与被领词语一起计节奏。
  第五条 原则上按现代汉语语法学体系的词性分类属对。据历史上诗联家创作、鉴赏实际,允许异类相对的范围大致包括:
  ① 形容词和动词(尤其不及物动词);
  ② 在以名词为中心的偏正词组中充当修饰成分的词;
  ③ 按句法结构充当状语的词;
  ④ 同义连用字、反义连用字、方位与数目、数目与颜色、同义与反义、同义与联绵、反义与联绵、副词与连介词、连介词与助词、联绵字等常见形式;
  ⑤ 某些成序列(或系列)的事物名目,两种序列(或系列)之间相对,如,自然数列、天干地支系列、五行、十二属相,以及即事为文合乎逻辑的临时结构系列等。
  第六条 对于历史上形成且沿用至今的几百种属对格式,例如:字法中的嵌字、衔字,音法中的借音、谐音,词法中的交股、转品,句法中的当句、顶足、流水,等等,不能尽入于律,未列本通则者,以“律有,因律;律无,循例”原则定可否;凡对偶类修辞格运用得当,合于本通则要求即可视为成对。
  第七条 巧对、趣对、借对(或借音或借义)、摘句对、集句对等允许不受典型对式的严格限制。
  第八条 避忌:
  ① 合掌。
  ② 不规则重字。
  ③ 上联尾三仄、下联尾三平。
  第九条 本通则作为楹联创作、评审、鉴赏的依据,由中国楹联学会解释。
  第十条 本通则自2007年6月1日起试行。
  

中国楹联学会《联律通则(修订稿)》

    编者按:《联律通则(试行)》自2007年6月1日公布以来,得到各级楹联学会及广大联友的普遍关注和支持。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学会在广泛吸纳各方面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对《联律通则》又作了认真的修改。现经中国楹联学会第五届第十七次常务办公会议审议通过,决定从2008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联律通则》(修订稿)
  《联律通则》(修订稿),是对千余年来散见于各种典籍中有关联律的论述进行梳理、规范,凝聚着我国楹联人的聪明才智。他的制定和实施,是近年来楹联学术理论研究的重要成果,是我国楹联文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必将对楹联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带来生机。在楹联创作、评审、鉴赏的实践中,必须坚持联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我们希望广大联友继续关注《联律通则》(修订稿),使其不断充实和完善。

联律通则(修订稿) 中国楹联学会
  引言
  楹联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独立文体之一,具有群众性、实用性、鉴赏性,久盛不衰。楹联的基本特征是词语对仗和声律协调。
   为弘扬国粹,我会集中联界专家将千余年来散见于各种典籍中有关联律的论述,进行梳理、规范,形成了《联律通则(试行)》。在一年多的实践基础上,又吸纳了各方面的意见进行修改,制定了《联律通则》(修订稿)。现经中国楹联学会第五届第十七次常务办公会议审议通过,予以颁发。
  第一章 基本规则
  第一条 字句对等。一副楹联,由上联、下联两部分构成。上下联句数相等,对应语句的字数也相等。
  第二条 词性对品。上下联句法结构中处于相同位置的词,词类属性相同,或符合传统的对仗种类。
  第三条 结构对应。上下联词语的构成、词义的配合、词序的排列、虚词的使用,以及修辞的运用,合乎规律或习惯,彼此对应平衡。
  第四条 节律对拍。上下联句的语流节奏一致。节奏的确定,可以按声律节奏 “ 二字而节 ”,节奏点在语句用字的偶数位次,出现单字占一节;也可以按语意节奏,即与声律节奏有同有异,出现不宜拆分的三字或更长的词语,其节奏点均在最后一字。
  第五条 平仄对立。句中按节奏安排平仄交替,上下联对应节奏点上的用字平仄相反。单边两句及其以上的多句联,各句脚依顺序连接,平仄规格一般要求形成音步递换,传统称“平顶平,仄顶仄”。如犯本通则第十条避忌之(3),或影响句中平仄调协,则从宽。上联收于仄声,下联收于平声。
  第六条 形对意联。形式对举,意义关联。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统一于主题。


  第二章 传统对格
  第七条 对于历史上形成且沿用至今的属对格式,例如,字法中的叠语、嵌字、衔字,音法中的借音、谐音、联绵,词法中的互成、交股、转品,句法中的当句、鼎足、流水等,凡符合传统修辞对格,即可视为成对,体现对格词语的词性与结构的对仗要求,以及句中平仄要求则从宽。
  第八条 用字的声调平仄遵循汉语音韵学的成规。判别声调平仄遵循近古至今通行的《诗韵》旧声或现代汉语普通话的今声“双轨制”,但在同一联文中不得混用。
  第九条 使用领字、衬字,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以及三个音节及其以上的数量词,凡在句首、句中允许不拘平仄,且不与相连词语一起计节奏。

  第十条 避忌问题。
  (1)忌合掌。
  (2)忌不规则重字。
  (3)仄收句尽量避免尾三仄;平收句忌尾三平。

  第三章 词性对从宽范围
  第十一条 允许不同词性相对的范围大致包括:
  (1)形容词和动词(尤其不及物动词);
  (2)在以名词为中心的偏正词组中充当修饰成分的词;
  (3)按句法结构充当状语的词;
  (4)同义连用字、反义连用字、方位与数目、数目与颜色、同义与反义、同义与联绵、反义与联绵、副词与连词介词、连词介词与助词、联绵字互对等常见对仗形式;
  (5)某些成序列(或系列)的事物名目,两种序列(或系列)之间相对,如,自然数列、天干地支系列、五行、十二属相,以及即事为文合乎逻辑的临时结构系列等。
  第十二条 巧对、趣对、借对(或借音或借义)、摘句对、集句对等允许不受典型对式的严格限制。


  第四章 附则
  第十三条 本通则作为楹联创作、评审、鉴赏在格律方面的依据。由中国楹联学会解释。
  第十四条 本通则自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2007年6月1日公布的《联律通则(试行)》同时废止。

475

主题

6269

帖子

2万

积分

轮值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轮值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994
贡献
6367
金钱
8977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6 07:55:46 | 显示全部楼层
总则六条非常正确,不是一人一力所为,是集体的智慧,集体的决议,能经得起实践的实践的的考验。至今没有修改,说明它是正确的。再怎样攻击也推不翻。

点评

莹莹老师的极为错误说法:【至今没有修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1-16 08: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5

主题

6269

帖子

2万

积分

轮值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轮值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994
贡献
6367
金钱
8977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6 07:5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管他什么协会不协会,他对我毫无约束力,我不参加任何组织,我只管对不对,对的,我坚决支持、宣传、维护、捍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11-16 08:24:29 | 显示全部楼层
孤鹤 发表于 2020-11-16 07:55
总则六条非常正确,不是一人一力所为,是集体的智慧,集体的决议,能经得起实践的实践的的考验。至今没有修 ...

莹莹老师的极为错误说法:【至今没有修改】!

点评

修改在哪???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1-16 08: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5

主题

6269

帖子

2万

积分

轮值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轮值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994
贡献
6367
金钱
8977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6 08:27: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11-16 08:24
莹莹老师的极为错误说法:【至今没有修改】!

修改在哪???

点评

中国楹联学会《联律通则(修订稿)》编者按: 《联律通则(试行)》自2007年6月1日公布以来,得到各级楹联学会及广大联友的普遍关注和支持。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学会在广泛吸纳各方面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对《联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1-16 08: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11-16 08:3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孤鹤 于 2020-11-16 09:18 编辑
孤鹤 发表于 2020-11-16 08:27
修改在哪???


中国楹联学会《联律通则(修订稿)》编者按:

   《联律通则(试行)》自2007年6月1日公布以来,得到各级楹联学会及广大联友的普遍关注和支持。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学会在广泛吸纳各方面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对《联律通则》又作了认真的修改。现经中国楹联学会第五届第十七次常务办公会议审议通过,决定从2008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联律通则》(修订稿)

  《联律通则》(修订稿),是对千余年来散见于各种典籍中有关联律的论述进行梳理、规范,凝聚着我国楹联人的聪明才智。他的制定和实施,是近年来楹联学术理论研究的重要成果,是我国楹联文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必将对楹联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带来生机。在楹联创作、评审、鉴赏的实践中,必须坚持联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我们希望广大联友继续关注《联律通则》(修订稿),使其不断充实和完善。

联律通则(修订稿) 中国楹联学会
  引言
  楹联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独立文体之一,具有群众性、实用性、鉴赏性,久盛不衰。楹联的基本特征是词语对仗和声律协调。
   为弘扬国粹,我会集中联界专家将千余年来散见于各种典籍中有关联律的论述,进行梳理、规范,形成了《联律通则(试行)》。在一年多的实践基础上,又吸纳了各方面的意见进行修改,制定了《联律通则》(修订稿)。现经中国楹联学会第五届第十七次常务办公会议审议通过,予以颁发。

  第一章 基本规则
  第一条 字句对等。一副楹联,由上联、下联两部分构成。上下联句数相等,对应语句的字数也相等。
  第二条 词性对品。上下联句法结构中处于相同位置的词,词类属性相同,或符合传统的对仗种类。
  第三条 结构对应。上下联词语的构成、词义的配合、词序的排列、虚词的使用,以及修辞的运用,合乎规律或习惯,彼此对应平衡。
  第四条 节律对拍。上下联句的语流节奏一致。节奏的确定,可以按声律节奏 “ 二字而节 ”,节奏点在语句用字的偶数位次,出现单字占一节;也可以按语意节奏,即与声律节奏有同有异,出现不宜拆分的三字或更长的词语,其节奏点均在最后一字。
  第五条 平仄对立。句中按节奏安排平仄交替,上下联对应节奏点上的用字平仄相反。单边两句及其以上的多句联,各句脚依顺序连接,平仄规格一般要求形成音步递换,传统称“平顶平,仄顶仄”。如犯本通则第十条避忌之(3),或影响句中平仄调协,则从宽。上联收于仄声,下联收于平声。
  第六条 形对意联。形式对举,意义关联。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统一于主题。

  第二章 传统对格
  第七条 对于历史上形成且沿用至今的属对格式,例如,字法中的叠语、嵌字、衔字,音法中的借音、谐音、联绵,词法中的互成、交股、转品,句法中的当句、鼎足、流水等,凡符合传统修辞对格,即可视为成对,体现对格词语的词性与结构的对仗要求,以及句中平仄要求则从宽。
  第八条 用字的声调平仄遵循汉语音韵学的成规。判别声调平仄遵循近古至今通行的《诗韵》旧声或现代汉语普通话的今声“双轨制”,但在同一联文中不得混用。
  第九条 使用领字、衬字,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以及三个音节及其以上的数量词,凡在句首、句中允许不拘平仄,且不与相连词语一起计节奏。

  第十条 避忌问题。
  (1)忌合掌。
  (2)忌不规则重字。
  (3)仄收句尽量避免尾三仄;平收句忌尾三平。

  第三章 词性对从宽范围
  第十一条 允许不同词性相对的范围大致包括:
  (1)形容词和动词(尤其不及物动词);
  (2)在以名词为中心的偏正词组中充当修饰成分的词;
  (3)按句法结构充当状语的词;
  (4)同义连用字、反义连用字、方位与数目、数目与颜色、同义与反义、同义与联绵、反义与联绵、副词与连词介词、连词介词与助词、联绵字互对等常见对仗形式;
  (5)某些成序列(或系列)的事物名目,两种序列(或系列)之间相对,如,自然数列、天干地支系列、五行、十二属相,以及即事为文合乎逻辑的临时结构系列等。

  第十二条 巧对、趣对、借对(或借音或借义)、摘句对、集句对等允许不受典型对式的严格限制。
  第四章 附则
  第十三条 本通则作为楹联创作、评审、鉴赏在格律方面的依据。由中国楹联学会解释。
  第十四条 本通则自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2007年6月1日公布的《联律通则(试行)》同时废止。

点评

哦。孤陋寡闻了  发表于 2020-11-16 08: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5

主题

6269

帖子

2万

积分

轮值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轮值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994
贡献
6367
金钱
8977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6 08:35:14 | 显示全部楼层
修改稿六条用词更准确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11-16 08:45: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六要素】和两个【六原则】的对比:

肖大志的六要素:
字数等。词性当。结构称。节奏应。平仄谐。内容关。
试行版的六原则:
字句相等。词性一致。结构对应。节律对拍。平仄对立。语意相关。
修订版的六原则:
字句等。词性品。结构应。节律拍。平仄立。形意联。

对比可见:肖大志的【六要素】,是中楹会【六原则】蓝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5

主题

6269

帖子

2万

积分

轮值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轮值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994
贡献
6367
金钱
8977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6 08:58:4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两个词基本上是一样的

点评

哪两个词【基本上是一样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1-16 09: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5

主题

6269

帖子

2万

积分

轮值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轮值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994
贡献
6367
金钱
8977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6 09: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内涵方面修订版更好

点评

直接复制13楼,粘贴到主贴即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1-16 09:28
你的主贴,缺少联律通则前面是【按语】! 在下三羊,将《联律通则》的试行版和修订版,合并如下,请你发到你的主贴里,全做资料。 同时,你的这个帖子,已被对于高亮!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1-16 09: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11-16 09:0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孤鹤 发表于 2020-11-16 08:58
这两个词基本上是一样的

哪两个词【基本上是一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11-16 09: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20-11-16 09:14 编辑
孤鹤 发表于 2020-11-16 09:00
内涵方面修订版更好

你的主贴,缺少联律通则前面是【按语】!
在下三羊,将《联律通则》的试行版和修订版,合并如下,请你发到你的主贴里,全做资料。

同时,你的这个帖子,已被对于高亮!
主贴的题目是否叫作:《联律通则》的试行版和修订版,请你定夺!

点评

我随便拖来的。你说的对,改题目  发表于 2020-11-16 09: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11-16 09:2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字的大小和行距,已经调整完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11-16 09:28:19 | 显示全部楼层
孤鹤 发表于 2020-11-16 09:00
内涵方面修订版更好

直接复制13楼,粘贴到主贴即可!

点评

保持原状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1-16 09: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5

主题

6269

帖子

2万

积分

轮值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轮值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994
贡献
6367
金钱
8977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6 09:45: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11-16 09:28
直接复制13楼,粘贴到主贴即可!

保持原状吧

点评

嗨嗨嗨! 三羊刚刚代劳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1-16 09: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11-16 09:46:06 | 显示全部楼层

嗨嗨嗨!
三羊刚刚代劳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11-17 15:34: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不是说没有吗?这回找出来了。还是2006年的那一堆货色,至今无人问津!

点评

那里和哪里【一路货色】?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1-17 16:18
金筑子,你到底咋说什么? 三羊找的不是你所说的《楹联格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1-17 16:16
不是“至今无人问津”,是“至今大家在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1-17 15: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5

主题

6269

帖子

2万

积分

轮值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轮值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994
贡献
6367
金钱
8977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7 15:36:28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0-11-17 15:34
三羊不是说没有吗?这回找出来了。还是2006年的那一堆货色,至今无人问津! ...

不是“至今无人问津”,是“至今大家在用”

点评

谁在用呢?十多年了,举一副有名的出来看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1-17 15: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5

主题

6269

帖子

2万

积分

轮值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轮值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994
贡献
6367
金钱
8977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7 15:3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像我高三教学的对联知识点,就是这样讲的,估计刚刚也是这样讲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11-17 15:4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孤鹤 发表于 2020-11-17 15:36
不是“至今无人问津”,是“至今大家在用”

谁在用呢?十多年了,举一副有名的出来看看?

点评

讲课用呀,六要素。不信你去问问语文老师,有几个人反对这六要素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1-17 15: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5

主题

6269

帖子

2万

积分

轮值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轮值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994
贡献
6367
金钱
8977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7 15:44:09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0-11-17 15:41
谁在用呢?十多年了,举一副有名的出来看看?

讲课用呀,六要素。不信你去问问语文老师,有几个人反对这六要素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11-17 16: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0-11-17 15:34
三羊不是说没有吗?这回找出来了。还是2006年的那一堆货色,至今无人问津! ...

金筑子,你到底咋说什么?
三羊找的不是你所说的《楹联格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11-17 16: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0-11-17 15:34
三羊不是说没有吗?这回找出来了。还是2006年的那一堆货色,至今无人问津! ...

那里和哪里【一路货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5

主题

6269

帖子

2万

积分

轮值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轮值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994
贡献
6367
金钱
8977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5 07:55:54 | 显示全部楼层
某位先生,请注意,对联不是忌重字,是“(2)忌不规则重字。”所以对联中对仗专门有关于重字对的便有几十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3 08: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