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29|回复: 3

古风绝句班七期练笔收集

[复制链接]

182

主题

916

帖子

6176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诗校绝句班七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92
贡献
1244
金钱
2632
发表于 2020-11-7 11: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松月吟 于 2020-11-13 09:38 编辑

练笔     点评
人贵在坚持,无论做什么 都应有始有终   ...

183

主题

397

帖子

3117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诗校律诗一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493
贡献
525
金钱
1209
发表于 2020-11-13 09:0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松月吟 于 2020-11-13 09:33 编辑

绝七题图练笔点评

孝道一直是我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乌鸦有反哺之意羔羊有跪乳之恩,这都是一直传颂不衰的故事。人人皆为人之子女,人人皆会为人之父母,今天我们就以此图写出各自心中的感动与感想。题目自拟,以平水韵(不限韵部)作七绝一首。另要求,不得口号式,拒绝老干部体。

1.题图(火儿)
性灵乌鹊,知恩反哺;
质朴家风,教子应如。

尘埃老师评:
这联,采用了赋兴手法。
上比,采用直赋眼前景,略作铺陈展开:性灵乌鹊,知恩反哺;简短的八个字,显得四平八稳。
下比,质朴家风,教子应如。采用的则是兴的手法所谓的兴,就是先由乌鸦的反哺,而引到人。整联看来,布局谋篇没有任何问题。
性灵/质朴,对仗不是很工。
性灵乌鹊,知恩反哺;
质朴家风,教子应如。
以我看来,上下比一分句可以直接手术。为什么呢?因为,反哺一词,本身就带着乌鸦反哺的一个典故:
《全唐诗》卷四百二十四〈慈乌夜啼〉

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
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
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
百鸟岂无母,尔独哀怨深。
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
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
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
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

大家可以看一下上比前分句乌鹊,就是一种多余的物象。可以省略直接可以浓缩成:
知恩反哺;
教子应如。
一看便明白,且不显累赘。
就说这么多。

2.无题(题图)
文/一蓑烟雨
殷勤乌鹊往来飞,觅得青虫格外肥。
为有灵心行反哺,长林深处满春晖。

古风秋枫老师点评:
烟雨老师这首小诗思路清晰,画面感强,起承两句详细描写了乌鸦觅食的过程以及所得的收获,为转句的“为有灵心行反哺”做了很好的铺垫,使“反哺”的画面自然而然的展现在了读者的眼前。
小诗格律正确,只是在用韵的时候起承二句的“飞、肥”有“连韵”之嫌,还望以后注意。

3.七绝.题图·本能
文/志和
不刻衔虫几度归,母身渐瘦子身肥。
梨花落去明年见,依旧枝头日日飞。

古风秋枫老师点评:
志和老师这首小诗情、景都有了。就诗题而言起承二句没有问题,但结合出题要求而言,我觉得“子肥母瘦”与“反哺”之意相差甚远,倒像是育雏而非“反哺”。
另外要说的是转句“梨花落去明年见”的“梨花”使用的稍有不当,我们常见的乌鸦造巢都在大树的顶部而绝非梨树桃树之类的小树,这也是出于安全的缘故。


4. 题图
文:秦风
一生风雨每惊魂,为养雏儿春夏奔。
娘染沉疴难觅食,我来反哺报深恩。

古风秋枫老师点评:
秦风老师这首小诗读来很有味道,乍看起句好像是缺乏主语,但承句“为养雏儿”便为起句的疑惑做了解答。
小诗的起承两句描述了慈母育儿的艰辛,而转句却话锋一转道出了“娘染沉疴难觅食”,为破题做了充分的铺垫,将一幅母子情深的“反哺”画面很自然的展现在了大家的面前。
小诗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内容生动,这也许是作者的内心流露,赞了。

5.七绝.偶成
文/月光
巢居暖树对新花,频见子乌侍老鸦。
倘若世人皆效仿,何来耄耋叹无家。

志和老师简评:
月光这个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唯承句中 “子乌侍老鸦”,按习惯本应是“子鸦侍老鸦”,为避免挤韵改成“子乌”,留下了痕迹,自然度不够100了。但是没怕孤平(四月天改为“雏乌”)。

6.七绝·题留守老人
文/四月天
白发苍苍清冷家,柴扉久倚望天涯。
怜人不及枝头鸟,尚有雏乌哺老鸦。

志和老师简评:
不看题目分析句意:家中清冷只有白发老人,他盼望天边的人(是老伴还是子女?)回来。人还不如鸟,鸟还能赡养父母。小诗层层展开,直到结句真相大白。转句尤其漂亮,由人到鸟,连接自然高效。结句如果取“鸟儿还能日夜陪伴在父母身边”之意,整诗或更和谐,毕竟儿女外出了,可能是发展的需要,或生活所迫。是距离的问题,不一定是赡养问题。

7.七绝•反哺
文/松月吟
稚鸦急急带虫归,犹恐巢中母腹饥。
慨叹无知天上鸟,一恩不忘报春晖。

志和老师简评:
这个小诗也是上叙事,下议论抒情的结构。前两句叙事很顺畅,好看。如果用描写,可以把“急急”,“恐”这些作者的感受词汇换掉,直接真实再现看到的第一场景,而不是叙述第一场景作用于作者的感受。转句,叹鸟什么都不知道,这种表达方式生活中常见,结句说“它知道报恩”。

8.题图
文/月临西窗
暖巢高筑颈微低,你育娇儿我哺妻。
​浪漫春花多解语,风中传说两眉齐。

志和老师简评:
诗随其人吧,这首小诗清新靓丽,前两句叙事,后两句抒情。首句生动形象,是我最喜欢的,暖巢高筑:景物静态描写,颈微低:动态细节描写,同时给出一个悬念,颈微低要做什么。次句叙事完整清楚,并给出“颈微低”的答案,“我哺妻”。转结句虚写抒情,其中春花又是实在景物,应该在高筑的暖巢周围吧。跟着月亮走,另成四句:春风枝上颈微低,口把肥虫向爱妻。一树梨花开且落,娇儿同育两眉齐。

9.七绝•睹乌鸦反哺图有感
文/墨儿
雨里风中觅食忙,老来子女把娘当。
乌鸦反哺亲恩报,羞煞人间负义郎。

水冰泪老师评:
墨儿这首没发挥出应有的水平,承转句过于直白,承句已经表明是乌鸦长大报恩了,转句还说就显得有些累赘了。

10.七绝.题反哺图
文/诗奴
望极故巢悬翠微,朝穿林樾暮霞归,
此身虽有凌云翅,未敢天涯任意飞。

水冰泪老师评:
全诗未言反哺,却在结句“未敢天涯任意飞”中把诗意留在了言外。诗奴老师的诗一直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学习了。

11.七绝.见反哺图有感
临屏即兴
文/红曲
朝绕故巢归暮云,往来不歇侍殷殷。
天涯空有千番念,何及林乌一日勤。

水冰泪老师评:
一首不错的作品,画面感强,把鸟儿殷勤觅食侍奉长辈的画面表现出来,唯首句后三为了凑韵而把暮云归颠倒用,个人认为意思上还是不太对味了。

12.七绝·题图
临屏凑句
文/渴望人生
晨光荏苒染丝眉,稚嫩饥寒穴里饥。
觅食千重归路晚,桃花烂漫笑容窥。

水冰泪老师评:
此首作品平铺直叙,缺少了个人情感的融入和跌宕起伏之感。

13.七绝·观反哺图有感
文/夏初雨
和风暖树早来春,乌鹊殷勤伺老亲。
天若有情天亦老,趁时不待几何人?

江湖老师评:
小诗赋起直写眼前景,转句天若有情天亦老是何其悲凉的感叹,切莫子欲养而亲不待悔之晚矣!
起句早来春——用韵八忌之倒韵。合句表意不清。你是想写趁着父母健在尽早行孝呢还是慨叹天下孝顺有几人?

14,七绝·看反哺图有感
文/凌风
晓来红萼两三株,更见枝丫反哺图。
情似饮茶时愈淡,缘何我辈不如乌。

江湖老师评:
凌风师的作品好看,一直是我等的标杆。诗品见人品,凌风师肯定是大孝子!


15. 七绝·题反哺图有感
文/紫浅
娇艳桃花争早春,为儿饱暖起清晨。
呕心沥血为亲子,孝顺何曾有几人?

江湖老师评:
起句所列物像虽是图中景但是于承句的关系并不密切。转句和承句没荡开,方向没转变。结句再炼!

16.七绝•见反哺有感
文/贝白
风雨无疏慈母勤,晨昏觅食去来亲。
老来开口未思预。惟愿雏儿后主人。

江湖老师评:
诗题反哺有感,然而,,,,跑题了!
韵字勤亲同声也是要避免的。加油吧贝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3

主题

397

帖子

3117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诗校律诗一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493
贡献
525
金钱
1209
发表于 2020-11-13 09: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重帘外即天涯,似隔未隔之意,帘在诗词中的意象,对诗人情感起到一种修饰作用,亦如草色入帘青,花晴帘影红,一种很美的境,婉约,含蓄。还有,“帘幕生凉”的凉、“水晶帘动微风起”的灵动轻快、“夜月一帘幽梦”的幽静、“卷上珠帘总不如”的明朗俏丽……各式各样的情感,因诗人而有了各种变幻,请以“帘”为题,不可犯题。大家有时间就练练,写七绝一首,平水韵,韵部不限。希望各位老师有不一样的诗思和视角。
写出“一山放出一山拦”的层层深意。

1.帘
文/志和
明眸皓齿也朦胧,时笑时颦韵不同。
一阵风来深浅见,轻摇莲步小窗东。

走过青春老师点评:
志和师造了一个虚幻朦胧的景,或许这个画面在志和师的心中已多年。
明眸皓齿本是很鲜明的视觉感,也朦胧了,这是透过帘看到的吗?颦与笑的韵味可感,这窗帘还是很透的,与起句也朦胧不够协调。小窗东在哪?位置很虚的,为韵需要吧。总的感觉诗空间视角很错位。其次诗意想表达什么?与诗题帘也远。

2.帘内世界帘外天
文/尘埃
莺啭晴窗小院东,鹅黄半掩水淙淙。
何人支起纤纤手,犹记当年那朵红。

走过青春老师点评:
尘埃老师应是临屏之作,用韵上淙是出韵了。诗的内容与诗题联系不大,看诗题还需斟酌。老师腹中有货,信手拈来,但写的虚些,轻飘了些,匆忙付之。

3.帘外月
文/一蓑烟雨
江驿风来初夜寒,西窗纱薄倚阑干。
可怜最是初三月,更有何人似我看。

走过青春老师点评:
烟雨师这首造了一个幽冷的背景,定下幽凄的调。色调与感情比较统一。主要转句上没有特殊交代,”可怜最是初三月”有点突兀了。有句话: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何来最是呢?前面铺垫不足的。

4.帘◇孤城

真珠拾取挂银钩。许诺欢期月满楼。
怎晓佳人帘不卷。一层霜落少年头。

走过青春老师点评:
孤城师的诗很婉约,有词风。本来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剧情来,被放了鸽子。情窦初开的少年却在窗外站了一夜,帘影重重,伊人难见啊。
首句挂银钩说明帘是挂起的状态吧,转句又帘不卷,不协了。同时帘字也犯题了。感觉诗题如用“窗”似更恰当。卞之琳《断章》有: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5.七绝*盛秋难绘素冬无
文/滋蘭樹蕙
隔窗可见千千景,心底望描九九图。
墨不浸毫笺怯问,盛秋难绘素冬无。

走过青春老师点评:
樹蕙师所写与出题“帘”关联不大,表达的是更爱冬天的一种情怀。起句夸张了些,窗毕竟是一个狭小的视觉口,能见千千景吗?合句意也能看得懂,但秋描冬的说法上是否妥?整体上说稍直白了些。

6. 七绝•帘
文/走过青春
愁闻燕子去临家,锦字无成痴问花。
长恨春来门不入,红帷之外即天涯。

红帷未卷即天涯,锦字无成痴问花。
长恨春来门不入,空闻燕子去邻家。

上面两首实为一首,是将起合两句调换位置,并稍动几字而成。费脑细胞强凑的,我也迷糊,哪个更合情一些?请老师们指点!

诗奴老师点评:
两首的逻辑性都是可以的,无非是正叙与倒叙。题目‘帘’只是借用生发。内容与题目没有太大的关联。起兴手法,律诗中常见,比如李商隐的‘锦瑟’,首联即借‘锦瑟’起兴。不过李商隐这首实则无题。绝句借物起兴者,多为咏物类,先特点,后观点。或者观点隐藏于描述特点之中。
所谓起于承,起句,为主题做最初的描述或者陈述,承句,继续为主题做最初的描述或者陈述。
如此,第二首的二句重新构思一下,便符合了题目。

7.七绝.一帘幽梦
文/无尘
曾经携手结同心,无惧路途风雨侵。
长叹浮生如一梦,梦醒往事已难寻。

诗奴老师点评:
运用了上下层对比,曾经如何,而今如何。曾经风雨同心,
三四句的表达却十分的含蓄,浮生如梦往事难寻,已然回不到曾经的那份感情中。
只是感觉中间缺失了些内容,这一首,适合写成七律。一二句作为首联,三四句作为尾联。只能运用一种布局排列方法,那就是起承转合。
如非得是七绝的话,那么三四句的表达过度的有些快。

8.七绝•帘(十五咸)
文/扫地清风
片置愁身卿未函,一方竹影对青衫。
帘前人为红尘苦,帘后琴声欲下凡。

诗奴老师点评:
先表明一种缘由,后代入景物之中,这个方法是常见的,比如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我立于一片竹影之中,此时愁身因未得卿函也,倒叙手法。
然而三四句的对比,并没有跟一二句形成必然关联。我在承受思念之苦,那琴声却十分的优美。上下层的关联是牵强的。

9.五绝·隔帘
文/清风家
珠间窥院中,百菊绿黄红。
闭睦思诗韵,不闻窗外风。

诗奴老师点评:
珠间,表明了是珠帘,隔着珠帘看菊花,后而闭目构思诗句。
简单明了,却也表达十分生动形象,我读来确实入了境,表达很成功。

10.七绝.夜思
文/雨若尘
罗纱绣幔著香尘,婀娜迎风轻舞身。
窗外清晖千里共,聊书小字寄良人。

诗奴老师点评:
一二句描写出了窗帘的外观和在风中的动态画面,画面感是非常好的。
转合则引入对丈夫的思念。良人,女子对丈夫的称谓,或者夫妻间互称。
此时此景此境,引发一种思念情绪,句中帘作为借用之景,写的很不错的一首。


11.帘
文/小年儿
朝挂银钩日落垂,几曾夜映月如眉。
始从韩令偷香后,多少痴人隔璅窥。

傲雪寒梅老师简评:
起承句体现的是帘,转结句用典有些偏离主题,在斟酌。

12.初秋
文/一笑
烟雨纷飞漫卷帘,半床盖体半床闲。
晨风入户轻如梦,偶有微凉不是寒。

傲雪寒梅老师简评:
小诗结句体现初秋的特点,唯起句漫卷帘体现出风,转句又说风,扩展不开,有些啰嗦,在斟酌。

13.七绝.秋思
文/月光
梦醒听闻鸟好音,开窗又见菊花深。
纵然九月风光美,怎奈更伤思念心。

傲雪寒梅老师简评:
小诗转结句是想说即使秋景再美也无心欣赏,徒添离愁别绪。但结句词不达意,更伤思念心来的突兀,没有事物引发的思念,何来的伤?在斟酌。

14.七绝•重帘不捲
文/松月吟
紫燕归来尚未逢,徒教寒气锁房栊。
轩窗深坐罗裙病,不奈庭前万点红。

傲雪寒梅老师简评:
小诗立意很好,抒发离愁、久盼未归之情。唯罗裙病,意思明了。但用病来形容罗裙用词牵强。在斟酌。

15.七绝·一帘幽梦
文/四月天
轻纱垂地玉勾闲,月漏轩窗竹影阑
一寸相思才到枕,东风何事欲偷看

傲雪寒梅老师简评:
小诗结句问的无意义, 若是暗喻东风来看你,就得用肯定句。何事欲偷看在斟酌。

16.七绝·帘梦
文/小桥溪水
月移竹影到寒床,锦幔罗裙隐隐长。
一枕相思明月夜,醒来已是鬓成霜。

傲雪寒梅老师简评:
小诗只是叙述过程,立意模糊。一夜相思霜发添,所指不明,结句在斟酌。

17 窗帘
文/诗奴
映罢朝阳映月圆,画屏分隔两重天。
清风每犯微微角,潜送花香到案前。

傲雪寒梅老师简评:
小诗起承句写窗帘所适应的环境与时间,转句写窗帘的形态,清风中微微飘动,结句缺少帘的本色,有待提升。


18.七绝.题帘
文/月光
素纱轻系玉钩垂,广袖楚腰婀娜姿。
独掩尘嚣于室外,送迎日月不曾迟。

红曲老师简评:
小诗创作手法别具匠心,不着一字四句句写帘,起承就帘的形一实一虚,并运用比喻形象生动。转合融情于物,借虚实相生提升了帘的内涵。是一首不错的小诗!

19.七绝·帘
文/空谷幽兰
未卷从来怕梦牵,何堪花落绪千千。
东君故作轻狂意,偏惹伊人清泪涟。

红曲老师简评:
这首小诗不是写帘,除却首句未卷两字涉及到帘,其余皆与帘无甚关联。如果换个与文相应称的题目还是比较不错的小诗。

20.七绝·帘
文/空谷幽兰
隔断轻尘守本心,随风半卷舞同吟。
寒来暑往门前过,总把炎凉独自斟。

红曲老师简评:
这首整体架构尚可,在敛词造句上有些问题,起句的隔断,尤其断字下重了,承句舞同吟涉嫌凑韵,转句有些突兀,尤其是门前过三个字造成主语混淆,使得本不错的合句失去力气了。合句融情于物还不错。


21.       无题(新韵)
文    妮妮
银勾垂挽两重天,颁旨昭书无露颜。
功过是非听政事,卖国隔地唾千年

月临西窗老师简评:
本首小诗没有按练笔要求,平水韵,来写,这个视为不妥,毕竟练笔既以规定,大家还是按照要求来做更好 ,不过如果不看诗题要求,本诗还是蛮有含义的,但这类给了主旨的题材,诗文不让破题,最好诗题点题。让读者充分明了,诗要表达的主题。

22.七绝.窗帘
文/刀客
可防窥视亦防尘,悬饰遮阳若画屏。
骚客寄怀幽女梦,清风掀角露春庭。

月临西窗老师简评:
这首小诗写的非常切题,窗帘,起承写帘的实用价值,这个无可厚非,转的意到,字词还需打磨,寄怀不美再酌一下,幽女是什么女?这个重新打磨一下,合句可圈可点,相对起承来说犹如满院鸡鸭来只鹤。

23.七绝. 帘
文/曲水
悲夫帝子倚西宫,道是无邪一孩童。
哂笑山河真破碎,金銮殿上一帘风。

沁芳桥畔老师点评:
曲水师好,小诗从反面说到了垂帘听政的故事,各人感觉还是建议把题目换掉。与帘关系不大!在斟酌一下。

24七绝·咏帘
文/夏初雨
一片轻阴透暖阳,晚风拂动玉钩长。
门前世故不关我,犹抱诗书护室香。

沁芳桥畔老师点评:
门外的喧嚣与我无关,我只护着一室书香,道也得味,注意轻阴,暖阳,晚风,三个词在时间上景色上的冲突。

25.七绝•帘
文/沁芳桥畔
泻满轻阴锁落晖,一重薄趁乱花飞。
玉钩舒卷萧寥日,我与春风隔紫微。

孤城老师简评:
起句泻满笔力稍重,这句倒是写帘,但包含的内容过多反而显得有点浮肿,不够轻灵。转结处,结句有新意,转句组句欠打磨。

26.七绝•幽梦一帘
文/渴望人生
一帘幽梦心中起,四海为家何日休。
十月寒风随骨入,两行热泪枕边流。

孤城老师简评:此首绝句唯一亮点是用了两个对仗。其他都太过于平淡了。

27.七绝• 霜夜感
文/丝韵别梦
泊身客路菊香浓,十里悬珠灯几重。
笺字欲书何所寄,一帷隔望月无踪。

孤城老师简评:起承句,承句感受没有承好,以至转结句空间上显得有突兀之感。

28.七绝•帘
文/墨儿
自成一景独悬空,日日甘于舒卷中。
古往今来添雅趣,遮风挡雨占头功。

孤城老师简评:这首诗写太过于平淡了,起得高了点。应从细节上来组织。

29.七绝  冬帘
文/贝白
晨欲惜秋帘卷冬,寒风已是半吟浓。
去年花怕隐声逝,却未违期今又重。

孤城老师简评:组句炼字得加强呀,句子生涩了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3

主题

397

帖子

3117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诗校律诗一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493
贡献
525
金钱
1209
发表于 2020-11-13 09:2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就 树瘦林荫少,人穷故旧疏为意作绝一首,限平水韵,韵部不限,题目自拟。尽量写出真情实感!
简说:
树瘦林荫少,人穷故旧疏为意题七绝。这类题材,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运用自然物理,引申到人情世故中来,比如咏物,借一自然物体隐喻人情。诗之情景理,只运用情理来题绝句,很难达到诠释这类题目的目的
评心而论,这题目确实有些难度,俺也是一时感慨而出的题,让俺写一定比各位都差,欣慰的是大家都写的非常好

1 、七绝·山居
文/小年儿
红花昨日带香开,落叶今朝覆绿苔。
长叹柴门无客到,抬头隐见雀飞来。

诗奴老师的点评:
来看这一首,一二句借用花开叶落,用对比的手法,来喻人生的起起落落,能有这样的巧思,是很棒的。那么转合就能自然而然引入到思想中来,然而作者继续运用隐喻手法,这也是可取之处,然而这转合句,并没有达到期待的效果。如能借用象征意义的物像,为佳,如春风,如鸿鹄,等等。转合句显然是弱了。
建议布局用上下层对比的方法,昨日红花,为一二句意,而今落叶,为三四句意,简单明了。类如(题都城南庄)。

2、五绝·燕小北
感 怀
官身居要职,来往每相呼。
昔日宾朋满,而今半个无。

诗奴老师的点评:
写的太实。借鉴‘简说’

3、七绝·无题(步韵)
文/一蓑烟雨
白屋门前篱落开,并无车马驻莓苔。
自行赊得一壶酒,为有春风如旧来。

诗奴老师的点评:
这首转合句,读来是令人感觉非常恰意的,洒脱有余。
然而依一二句来看‘春风’一词的话,一二句之意只是铺述了春风的隐喻之意,就是人生际遇。如能借用物境铺述,会更完美。

4、七绝·无题(步韵)
文/天天乐
黄花今日带霜开,三径依然覆绿苔。
莫道柴门无客到,幽人踏月又重来。

诗奴老师的点评:
黄花带霜开,此黄花莫过于菊花,君子之花嘛,
三径,舍中竹下开三径,泛指幽雅之径。
菊花已然带霜开,幽雅之径却久无人来,
表达出了一种落寞之境,一二句是非常棒的。
再来看转合,不要看如今落魄了,仍然会有知交踏月而来。
转合之意,与起承之意起了冲突。如留起承,那么就要舍转合,如要留转合,那就要舍起承,这是个纠结人的事情。

5、七绝·秋夜随感(步韵)
文/墨儿
黄花朵朵傍篱开,桂影幽幽映石苔。
休道寒家宾客少,清风明月竞相来。

风林老师的点评:
本首小诗基本扣住诗题要求写的,小诗拓开一笔没有写因贫,落魄,怨叹,而是用清风明月来表达一种豁达,明朗的心境,看见诗人还是蛮可爱的嘛,但是美中不足 ,既然表达的是一种向上的心境,那么承句的幽幽堪酌 ,起承,转合链接的不够紧奏,有各自为政之感,如果把起承,转合调一下位置,再把来韵字打磨一下,会不会更好一些?

6、七绝·自嘲(步韵)
文/纳兰
已见枫红篱菊开,却无人迹落苍苔。
幸而蜂蝶时常顾,不枉朝朝盼客来。

风林老师的点评:
本首小诗切题,起承娓娓道来菊花开了,枫叶也红了,可是景这么美也见又人来,承句落字再酌,不能落可以映,照等,转句峰回路转,描写没人来但是幸有蜂蝶经常光顾,才不枉费诗人这殷勤的盼友之情,有句话怎么说的,有蜂蝶也是安慰嘛,在这现实的世俗里,难得的一份自得其乐心境。整体尚可,合句意可拔高。

7、七绝·秋日感怀
文/小桥溪水
又见霜红次第开,幽幽小径印苍苔。
伊人远去无踪影,惟现萧萧落叶裁。

风林老师的点评:
本首小诗与诗题要求貌似偏离,本诗内容为闺怨 ,诗题要求是人穷,故交疏 。而且霜红是个什么红?费解了 此首先略过

8、七绝·贫者相怜
文/滋蘭樹蕙
半扇寒窗半合开,残帘朽框满苍苔。
忽然一阵秋风起,几片衰黄挤进来。

风林老师的点评:
本首小诗切题,而且非常有画面感,起句的半扇如果是一会不会好一些,半的话初读容易误解,合句的衰黄衰字可以再打磨一下,整体非常不错的一首小诗。

9、七绝·花开林瘦
文 /妮妮
光影穿枝初照苔,柴门新菊带霜开。
何期宾客常光顾,自有清风红叶来。

凌风老师的点评:
首先,诗题太随意了,如果不看内容,春、夏的花开林也瘦吗?再一个,物像太多了,一首绝句三两个物像足够表达主题了。
   个别用词注意下。为什么是初照?春天夏天见不到阳光吗?不能吧。苔,菊花,花中勇士、隐士,代表一种情怀,象征着清净、高洁的品格。红叶题诗,多指爱情,用在一起不妥。
    凌风个见。

10、七绝·无题
文/千里飞燕
几度秋风枝上催,花飞叶去梦难回。
可怜朱户门前冷,常叹人生苦与哀。

凌风老师的点评:
无题,看到无题就愁死个人啊。
这首诗问题不少哈。首先写的太虚了,感情落不到实处。
再一个,起承的铺垫不够,与转句的朱户(富贵、繁华)衔接断裂了,你有个对比也行啊。
    结句太直白。感叹不是
让你直接说出来而是读者读出来的。
      还有句子,要注意前后通顺,几度,几次的意思。几度秋风,可以。几度花开花谢,也可以。几度枝上催,这不妥。
   花飞叶去-梦难回,梦,不妥。
这首诗想表达的是曾经的繁华富贵不再,表达不到位。整体再酌。
    凌风个见。

11、五绝·深秋感怀
文/无尘
浮龄方不惑,早已鬓霜堆。
久作孤城客,难邀片月来。

凌风老师点评:
月亮,在古诗中多代表对亲人的思念,还有团圆。这儿,代表友谊吗?可以再精准些。
   凌风个见。


12、七绝·约
文/曲水
秋深萧肃老莓苔,风扫柴门半掩开。
盼顾山蹊吹叶落,频温浊酒待人来。

凌风老师的点评:
  山蹊,山间小路,吹叶落?能吗?再酌。古诗中常用的有些词,现在没有了,比如,蜡烛,浊酒等等,我们能不用也尽量不用。
    凌风个见。


13、七绝·秋日感怀
文/咏梅
阅尽芳华是大荒,人生万事有炎凉。
无须向晚悲秋色,撷取枫红染夕阳。

阿斗简评:
小诗畅、雅,且以春秋两季分别比喻人生冷暖,富贵贫寒,得意失意,青壮年或者晚年……立意漂亮。微瑕:大荒,力度稍过,万事用词不和谐。

14、七绝·秋思
文/渴望人生
冷落门前吹瘦叶,别离故土又一年。
西川暗暗降丝雨,北雁凄凄把穴迁。

阿斗简评:
秋日见落叶而思乡,以雁喻人,立意尚可。转合句不流畅,建议:承句和和合句位置交换,再斟酌调换平仄试试。

15、七绝·感怀
文/松月吟
辞绶还无半月余,门前故旧已萧疏。
忘机守静闲垂钓,枕石听风更胜初。

阿斗简评:
官员退休不在位了,故旧自然疏远。幸好诗翁心态好,任红尘攘攘,我只取一瓢而饮。以一钓而忘却功名,闲钓日月。行文流畅,技法娴熟,转句前四稍生硬可酌。

16、五绝·学子中探花请客
文客
​翠竹屋前栽,探花共菊开。
柴门赊酒肉,姑舅也难来。

阿斗简评:
高考,孩子高中第三,因家境贫寒,赊了酒肉办了宴席亲姑舅都不来,人性凉薄跃然纸上。小诗情景交融,言尽而意无穷。

17、七绝·秋日感怀
文/冷月
昔日花红满院开,飞觥笑语覆亭台。
青枝已在风中老,故旧何曾白屋来。

傲雪寒梅简评:
小诗立意清晰,起承句描写往昔与友相聚的情景转结句描写今时不见故人到访,往昔与今时对比鲜明,谋篇布局有序。

18、五绝·悲秋
文/清扬
一吟秋外景,树瘦共寒苔。
怅触无人迹,雁声天际来。

傲雪寒梅简评:
起句是想表达漫步在秋天的景色中低吟浅唱,但词不达意,秋外用词不当,秋景外倒可以,一字用的比较生硬,在斟酌。

19、七绝•秋日感怀
文/雨潇潇
久住乡间方自知,多年亲友未相期。
庭前落叶无人扫,幸有菊花开及时。

傲雪寒梅简评:
小诗意散,缺少诗家语,起句“自知”无意义,有凑字之嫌。转结句衔接断裂,无有关联。落叶无人扫,这时菊花开了有何意义,菊花又扫不了落叶,若是有风来的及时,才会扫落叶吧。结句是想衬托承句,未约亲友,而这时菊花相伴。意思明了,但谋篇布局有点乱,在斟酌。

20、七绝.感怀
文/月光
当年堂上带光华,罢相门前无马车。
唏嘘人情薄如纸,不如把酒就黄花。

傲雪寒梅简评:
小诗立意明了,叙述事件,体现人情冷暖,倍感失落,以酒消愁。唯缺少诗家语。


  红曲师:
下面就这次练习俺总结说一下
感谢参与的各位老师,作品个个精彩虽有瑕疵但都不错,感谢为练习点评的老师们,辛苦了
评的那么详细认真 ,再就是从这么多不错的作品综合立意,行文,敛词到立意,选出三首较为突出的作品
第五首胜出,其次第三首,再次第八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10 18:1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