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学院诗校律诗一期版主
精华0
注册时间2019-5-29
威望493
金钱1209
贡献525
版主
古风学院诗校律诗一期版主
  
威望- 493 点
贡献- 525 次
金钱- 1209 枚
|
发表于 2020-11-13 09: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重帘外即天涯,似隔未隔之意,帘在诗词中的意象,对诗人情感起到一种修饰作用,亦如草色入帘青,花晴帘影红,一种很美的境,婉约,含蓄。还有,“帘幕生凉”的凉、“水晶帘动微风起”的灵动轻快、“夜月一帘幽梦”的幽静、“卷上珠帘总不如”的明朗俏丽……各式各样的情感,因诗人而有了各种变幻,请以“帘”为题,不可犯题。大家有时间就练练,写七绝一首,平水韵,韵部不限。希望各位老师有不一样的诗思和视角。
写出“一山放出一山拦”的层层深意。
1.帘
文/志和
明眸皓齿也朦胧,时笑时颦韵不同。
一阵风来深浅见,轻摇莲步小窗东。
走过青春老师点评:
志和师造了一个虚幻朦胧的景,或许这个画面在志和师的心中已多年。
明眸皓齿本是很鲜明的视觉感,也朦胧了,这是透过帘看到的吗?颦与笑的韵味可感,这窗帘还是很透的,与起句也朦胧不够协调。小窗东在哪?位置很虚的,为韵需要吧。总的感觉诗空间视角很错位。其次诗意想表达什么?与诗题帘也远。
2.帘内世界帘外天
文/尘埃
莺啭晴窗小院东,鹅黄半掩水淙淙。
何人支起纤纤手,犹记当年那朵红。
走过青春老师点评:
尘埃老师应是临屏之作,用韵上淙是出韵了。诗的内容与诗题联系不大,看诗题还需斟酌。老师腹中有货,信手拈来,但写的虚些,轻飘了些,匆忙付之。
3.帘外月
文/一蓑烟雨
江驿风来初夜寒,西窗纱薄倚阑干。
可怜最是初三月,更有何人似我看。
走过青春老师点评:
烟雨师这首造了一个幽冷的背景,定下幽凄的调。色调与感情比较统一。主要转句上没有特殊交代,”可怜最是初三月”有点突兀了。有句话: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何来最是呢?前面铺垫不足的。
4.帘◇孤城
真珠拾取挂银钩。许诺欢期月满楼。
怎晓佳人帘不卷。一层霜落少年头。
走过青春老师点评:
孤城师的诗很婉约,有词风。本来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剧情来,被放了鸽子。情窦初开的少年却在窗外站了一夜,帘影重重,伊人难见啊。
首句挂银钩说明帘是挂起的状态吧,转句又帘不卷,不协了。同时帘字也犯题了。感觉诗题如用“窗”似更恰当。卞之琳《断章》有: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5.七绝*盛秋难绘素冬无
文/滋蘭樹蕙
隔窗可见千千景,心底望描九九图。
墨不浸毫笺怯问,盛秋难绘素冬无。
走过青春老师点评:
樹蕙师所写与出题“帘”关联不大,表达的是更爱冬天的一种情怀。起句夸张了些,窗毕竟是一个狭小的视觉口,能见千千景吗?合句意也能看得懂,但秋描冬的说法上是否妥?整体上说稍直白了些。
6. 七绝•帘
文/走过青春
愁闻燕子去临家,锦字无成痴问花。
长恨春来门不入,红帷之外即天涯。
红帷未卷即天涯,锦字无成痴问花。
长恨春来门不入,空闻燕子去邻家。
上面两首实为一首,是将起合两句调换位置,并稍动几字而成。费脑细胞强凑的,我也迷糊,哪个更合情一些?请老师们指点!
诗奴老师点评:
两首的逻辑性都是可以的,无非是正叙与倒叙。题目‘帘’只是借用生发。内容与题目没有太大的关联。起兴手法,律诗中常见,比如李商隐的‘锦瑟’,首联即借‘锦瑟’起兴。不过李商隐这首实则无题。绝句借物起兴者,多为咏物类,先特点,后观点。或者观点隐藏于描述特点之中。
所谓起于承,起句,为主题做最初的描述或者陈述,承句,继续为主题做最初的描述或者陈述。
如此,第二首的二句重新构思一下,便符合了题目。
7.七绝.一帘幽梦
文/无尘
曾经携手结同心,无惧路途风雨侵。
长叹浮生如一梦,梦醒往事已难寻。
诗奴老师点评:
运用了上下层对比,曾经如何,而今如何。曾经风雨同心,
三四句的表达却十分的含蓄,浮生如梦往事难寻,已然回不到曾经的那份感情中。
只是感觉中间缺失了些内容,这一首,适合写成七律。一二句作为首联,三四句作为尾联。只能运用一种布局排列方法,那就是起承转合。
如非得是七绝的话,那么三四句的表达过度的有些快。
8.七绝•帘(十五咸)
文/扫地清风
片置愁身卿未函,一方竹影对青衫。
帘前人为红尘苦,帘后琴声欲下凡。
诗奴老师点评:
先表明一种缘由,后代入景物之中,这个方法是常见的,比如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我立于一片竹影之中,此时愁身因未得卿函也,倒叙手法。
然而三四句的对比,并没有跟一二句形成必然关联。我在承受思念之苦,那琴声却十分的优美。上下层的关联是牵强的。
9.五绝·隔帘
文/清风家
珠间窥院中,百菊绿黄红。
闭睦思诗韵,不闻窗外风。
诗奴老师点评:
珠间,表明了是珠帘,隔着珠帘看菊花,后而闭目构思诗句。
简单明了,却也表达十分生动形象,我读来确实入了境,表达很成功。
10.七绝.夜思
文/雨若尘
罗纱绣幔著香尘,婀娜迎风轻舞身。
窗外清晖千里共,聊书小字寄良人。
诗奴老师点评:
一二句描写出了窗帘的外观和在风中的动态画面,画面感是非常好的。
转合则引入对丈夫的思念。良人,女子对丈夫的称谓,或者夫妻间互称。
此时此景此境,引发一种思念情绪,句中帘作为借用之景,写的很不错的一首。
11.帘
文/小年儿
朝挂银钩日落垂,几曾夜映月如眉。
始从韩令偷香后,多少痴人隔璅窥。
傲雪寒梅老师简评:
起承句体现的是帘,转结句用典有些偏离主题,在斟酌。
12.初秋
文/一笑
烟雨纷飞漫卷帘,半床盖体半床闲。
晨风入户轻如梦,偶有微凉不是寒。
傲雪寒梅老师简评:
小诗结句体现初秋的特点,唯起句漫卷帘体现出风,转句又说风,扩展不开,有些啰嗦,在斟酌。
13.七绝.秋思
文/月光
梦醒听闻鸟好音,开窗又见菊花深。
纵然九月风光美,怎奈更伤思念心。
傲雪寒梅老师简评:
小诗转结句是想说即使秋景再美也无心欣赏,徒添离愁别绪。但结句词不达意,更伤思念心来的突兀,没有事物引发的思念,何来的伤?在斟酌。
14.七绝•重帘不捲
文/松月吟
紫燕归来尚未逢,徒教寒气锁房栊。
轩窗深坐罗裙病,不奈庭前万点红。
傲雪寒梅老师简评:
小诗立意很好,抒发离愁、久盼未归之情。唯罗裙病,意思明了。但用病来形容罗裙用词牵强。在斟酌。
15.七绝·一帘幽梦
文/四月天
轻纱垂地玉勾闲,月漏轩窗竹影阑
一寸相思才到枕,东风何事欲偷看
傲雪寒梅老师简评:
小诗结句问的无意义, 若是暗喻东风来看你,就得用肯定句。何事欲偷看在斟酌。
16.七绝·帘梦
文/小桥溪水
月移竹影到寒床,锦幔罗裙隐隐长。
一枕相思明月夜,醒来已是鬓成霜。
傲雪寒梅老师简评:
小诗只是叙述过程,立意模糊。一夜相思霜发添,所指不明,结句在斟酌。
17 窗帘
文/诗奴
映罢朝阳映月圆,画屏分隔两重天。
清风每犯微微角,潜送花香到案前。
傲雪寒梅老师简评:
小诗起承句写窗帘所适应的环境与时间,转句写窗帘的形态,清风中微微飘动,结句缺少帘的本色,有待提升。
18.七绝.题帘
文/月光
素纱轻系玉钩垂,广袖楚腰婀娜姿。
独掩尘嚣于室外,送迎日月不曾迟。
红曲老师简评:
小诗创作手法别具匠心,不着一字四句句写帘,起承就帘的形一实一虚,并运用比喻形象生动。转合融情于物,借虚实相生提升了帘的内涵。是一首不错的小诗!
19.七绝·帘
文/空谷幽兰
未卷从来怕梦牵,何堪花落绪千千。
东君故作轻狂意,偏惹伊人清泪涟。
红曲老师简评:
这首小诗不是写帘,除却首句未卷两字涉及到帘,其余皆与帘无甚关联。如果换个与文相应称的题目还是比较不错的小诗。
20.七绝·帘
文/空谷幽兰
隔断轻尘守本心,随风半卷舞同吟。
寒来暑往门前过,总把炎凉独自斟。
红曲老师简评:
这首整体架构尚可,在敛词造句上有些问题,起句的隔断,尤其断字下重了,承句舞同吟涉嫌凑韵,转句有些突兀,尤其是门前过三个字造成主语混淆,使得本不错的合句失去力气了。合句融情于物还不错。
21. 无题(新韵)
文 妮妮
银勾垂挽两重天,颁旨昭书无露颜。
功过是非听政事,卖国隔地唾千年
月临西窗老师简评:
本首小诗没有按练笔要求,平水韵,来写,这个视为不妥,毕竟练笔既以规定,大家还是按照要求来做更好 ,不过如果不看诗题要求,本诗还是蛮有含义的,但这类给了主旨的题材,诗文不让破题,最好诗题点题。让读者充分明了,诗要表达的主题。
22.七绝.窗帘
文/刀客
可防窥视亦防尘,悬饰遮阳若画屏。
骚客寄怀幽女梦,清风掀角露春庭。
月临西窗老师简评:
这首小诗写的非常切题,窗帘,起承写帘的实用价值,这个无可厚非,转的意到,字词还需打磨,寄怀不美再酌一下,幽女是什么女?这个重新打磨一下,合句可圈可点,相对起承来说犹如满院鸡鸭来只鹤。
23.七绝. 帘
文/曲水
悲夫帝子倚西宫,道是无邪一孩童。
哂笑山河真破碎,金銮殿上一帘风。
沁芳桥畔老师点评:
曲水师好,小诗从反面说到了垂帘听政的故事,各人感觉还是建议把题目换掉。与帘关系不大!在斟酌一下。
24七绝·咏帘
文/夏初雨
一片轻阴透暖阳,晚风拂动玉钩长。
门前世故不关我,犹抱诗书护室香。
沁芳桥畔老师点评:
门外的喧嚣与我无关,我只护着一室书香,道也得味,注意轻阴,暖阳,晚风,三个词在时间上景色上的冲突。
25.七绝•帘
文/沁芳桥畔
泻满轻阴锁落晖,一重薄趁乱花飞。
玉钩舒卷萧寥日,我与春风隔紫微。
孤城老师简评:
起句泻满笔力稍重,这句倒是写帘,但包含的内容过多反而显得有点浮肿,不够轻灵。转结处,结句有新意,转句组句欠打磨。
26.七绝•幽梦一帘
文/渴望人生
一帘幽梦心中起,四海为家何日休。
十月寒风随骨入,两行热泪枕边流。
孤城老师简评:此首绝句唯一亮点是用了两个对仗。其他都太过于平淡了。
27.七绝• 霜夜感
文/丝韵别梦
泊身客路菊香浓,十里悬珠灯几重。
笺字欲书何所寄,一帷隔望月无踪。
孤城老师简评:起承句,承句感受没有承好,以至转结句空间上显得有突兀之感。
28.七绝•帘
文/墨儿
自成一景独悬空,日日甘于舒卷中。
古往今来添雅趣,遮风挡雨占头功。
孤城老师简评:这首诗写太过于平淡了,起得高了点。应从细节上来组织。
29.七绝 冬帘
文/贝白
晨欲惜秋帘卷冬,寒风已是半吟浓。
去年花怕隐声逝,却未违期今又重。
孤城老师简评:组句炼字得加强呀,句子生涩了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