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相思江
黄昏后
明月照中秋,有人桥上愁。
青梅还守诺,竹马去悠悠。
作者·北海人家
秋日闲吟
庭院霞披菊正开,莺声摇椅两悠哉。
桂香风落茶香里,似有故人心上来。
重阳留句
金风菊露宴重阳,停箸樽前感喟长。
客里肴蔬多美味,舌尖犹恋故园香。
作者·渔舟唱晚
秋深
小园十月已无花,草木纷纷谢绿纱。
欲与游蜂共寥寂,游蜂一意走天涯。
作者·茶里看乾坤
秋叶启思
梦若浮云醒豁空,身知漂泊岁残中。
莫言尘事无颜色,枫老凌秋叶自红。
杂吟二首
(1)夜书
秋月南窗斗北棂,词诗一首古香庭。
无眠人在书林里,独沐唐风踏宋萍。
(2)菊赞
秋花独占菊鳌头,夜挺霜枝月一钩。
多少文人多少句,观余首指数风流。
作者·仙洲子
感秋(二首)
(1)
海纳百川藏玉龙,乾坤无极总相容。
秋深更有霜风染,愈进陈年色愈浓。(2)
沸腾田野庆丰收,三日连斟意未休。
坐看枫红远山外,谁人诗酒说乡愁?
暮秋意象之竹海听风静如锦绣动如涛,直上青云气节高。
最是西风过绿海,千军卷席战情鏖。
重阳节有题(二首)
(1)恰逢抗美援朝七十年
九九登高祭远方,遥知英烈共重阳。
保家卫国声犹近,再入烽烟斗虎狼。
(2)老者心
人生七十怎为奇,扁插茱萸闻菊痴。
如若边关军号急,通宵铁马勿须疑。
作者·释悟定
菊魄
擘笺行墨晚登楼,清韵何妨近月钩。
春早难分三径色,菊迟独领一庭秋。
作者·笑忧叟
秋色
作者·清河东叟
作者·紫气西来
醉重阳
遥看西山紫气腾,声声北雁向南鸣。
霞披红叶虽如画,霜染苍松也有情。
莫道夕阳无限好,但瞧皎月几回明?
借来九九登高日,把酒挥毫醉一程。
作者·水榭亭台
寒露
登高踏赏近归期,冷露含香碎步移。
野色开怀兴感别,秋光畅目滤愁思。
犹闻雁语迢迢尽,偶觉虫声渐渐迟。
敝草凝寒生逸韵,乡心入梦每游离。
作者·渔舟唱晚
读渔夫有感
屈子空存捧日心,苍生一叹岁千寻。
居朝诤谏龙颜怒,处野徒悲渔父吟。
欲遣孤怀丞社稷,可怜天下少知音。
不堪读罢倍惆怅,愁锁壶觞斟酒深。
作者·浦湘
重九寄远
屈指星城别,倏然逾六年。
故人心耿耿,佳节思绵绵。
红萼茱萸盛,青天塞雁迁。
登高望襟友,誰与共杯棬?
天门山揽胜二首
(一)
山高雄特插天门,绝顶遥看气象浑。
娥影一轮当石罅。岩梯万级逼云根。
林间草树宜秋色,尘外松篁任昼昏。
无觅武陵秦洞处,豁然此地得灵源。
(二)
天门山势郁雄奇,石径萦回绕险巇。
远近峰峦烟隐约,微茫云气玉离披。
下方楼阁同尘芥,上界星辰拱帝墀。
欲听女僧喧妙偈,珙桐园里坐忘时。
注:歌星李娜在天门山结庐出家为僧。
庐山面目
赁假山居近水湄,豁然牯岭见瑶池。风生细浪怜清韵,云出晴峰拂雪姿。
四月桃花红冉冉,万条柳絮碧差差。
桥浮寒鉴适幽步,静坐湖亭欲赋诗。
作者·笑忧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