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交流专版版主
精华5
注册时间2020-10-11
威望514
金钱2819
贡献2025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版主
  
威望- 514 点
贡献- 2025 次
金钱- 2819 枚
|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是什么意思》 郭芷豪(作者情况不详)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意思】: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出自《孟子》的《尽心下》,是指读书时应该加以分析,不能盲目地迷信书本,不能完全相信书本,应当辨证地去看问题。简单来说就是如果您指相信书本,而失去了思考与结合实际的能力,那就不如没有书本来的好。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告诉我们】: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中蕴含的道理是任何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都要进行思考和辨别,不能都听前人的或者别人的观点。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启示我们在做任何事之前都要自己思考,不能盲目的相信书本上的知识。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典故由来】:
作品原文: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原文翻译:孟子说:完全相信《尚书》,那还不如没有《尚书》。我对于《武成》这一篇书,就只相信其中的二三页罢了。
仁人在天下没有敌人,以周武王这样极为仁道的人去讨伐商纣这样极不仁道的人,怎么会血流漂杵呢?
-----------------------------------------------------------------------------------------------------------------------------
刚才在学习【参】字,有些感悟,就网上转来这篇文章。下面是自己针对:【参】字在《漢語大詞典》里的一些情况的调查。
【参】多音字辨析:
(1)参 覃韻,平声 (cān,sān):音骖。《集韵》谋度也,閒厕也。又《玉篇》相谒也。
(2)参 侵韻,平声 (cēn,shēn):音森。《说文》商星也。又音嵾。《广韵》同嵾。嵾嵯,不齐貌。
(3)参 勘韻,去声:音掺。曲名。又参鼓,亦作掺鼓。
(4)参 感韻,上声 (sǎn):音糁。杂也。《韵会》与糁同。
读【人参】的【shēn】《漢語大詞典》:人参(人參,人葠,人蓡)拼音:rén shēn。第(2)义项。有:扪参、横参、人参、商参、苦参、奎参、昴参、萧参、海参、血参、含参、沙参、西洋参、箾参、梢参、高丽参、东洋参、杏叶参、杏叶沙参、丹参。
------可见若是如【人参】植物类、【海参】动物类、【星宿】参商两耀斗(北斗的斗,上声dǒu)西东,星宿类。是读作【shēn (2)参 侵韻】
调查,第(1)义项,参 覃韻,平声 (cān,sān)。的时候。却发现《漢語大詞典》有很多的错误。
一,表示星宿类的时候:
《漢語大詞典》:辰参(辰參) 拼音:chén cān
(1).指心宿和参宿。两星宿此出彼没,永不相逢。喻人之分离不得相见。 汉 桓宽 《盐铁论·相刺》:“坚据古文以应当世,犹辰参之错,胶柱而调瑟,固而难合矣。” 宋 苏轼 《送俞节推》诗:“嗟余与夫子,相避如辰参。” 清 陈恭尹 《柏舟行为区母陈太君赋》:“心期頡頏同一林,天教殊絶同辰参。”
二,表示动物类的时候:
《漢語大詞典》:梅花参(梅花參) 拼音:méi huā cān
海参中最大的一种,体长可达一米。背面肉刺很大,每三至十一个肉刺基部相连呈花瓣状,故名。为食用海参中的上品。在我国产于 西沙群岛 。《黑籍冤魂》第一回:“有的去买梅花参,有的去买一粒金丹。”
三,表示植物类的时候:
《漢語大詞典》:老参(老參) 拼音:lǎo cān
野生的人参。
《漢語大詞典》:玄参(玄參) 拼音:xuán cān
亦称“ 玄臺 ”。 多年生草本植物,花冠淡黄绿色,结卵形蒴果,根可入药。《神农本草经》卷三:“﹝玄参﹞气味苦,微寒,无毒。主腹中寒热积聚,女子产乳餘疾,补肾气,令人明目。”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一·玄参》﹝释名﹞引 陶弘景 曰:“其茎微似人参,故得参名。”
《漢語大詞典》:白参(白參) 拼音:bái cān
(1).俗称生晒参。《新民晚报》1983.11.10:“顾客说的白参,通常指的是生晒参。”
(2).沙参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一·沙参》。
《漢語大詞典》:红参(紅參,紅葠) 拼音:hóng cān
亦作“ 红葠 ”。人参的一种。 清 马建忠 《上李伯相论朝鲜商约界务禀》:“ 忠 查 朝鲜 土产极少,惟红参为大宗,民间不得私售,每年开採,由公家收齐,交贡使携至 北京 出售。”《清史稿·德宗纪一》:“庚子,免 朝鲜 红葠釐税。”
《漢語大詞典》:辽参(遼參) 拼音:liáo cān
指 辽东 出产的人参。 明 徐渭 《胡士归》诗:“晨觴急十斟,笋脯美 辽 参。”《广群芳谱·药谱一·人参》:“ 辽 参连皮者黄润纤长,色如防风,去皮者坚白如粉。秋冬采者坚实,春夏采者虚软。”《儿女英雄传》第二回:“﹝礼物,﹞ 淮道海 是一串珍珠手串,八两 辽 参。”
《漢語大詞典》:黄参(黄參) 拼音:huáng cān
人参的别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一·人参》:“色黄属土,而补脾胃,生阴血,故有黄参、血参之名。”
《漢語大詞典》:黑参(黑參) 拼音:hēi cān
玄参。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一·玄参》。
《漢語大詞典》:孩儿参(孩兒參) 拼音:hái ér cān
人参的一种。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六》:“有本山参……又有孩儿参,颇具人形,皆山中产。”《广群芳谱·药谱一·人参》:“其有手足面目似人形者,更神效,谓之孩儿参;而假伪者尤多。”
《漢語大詞典》:朝鲜参(朝鮮參) 拼音:cháo xiǎn cān
即高丽参。产于 朝鲜 北部,系栽培品,因加工不同而分红参与白参两种。中医学上用根入药,功用与我国 吉林 产人参相近,而性偏温。
《漢語大詞典》:汤参(湯參) 拼音:tāng cān
指浸渍取汁后再晒干的人参。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一·人参》:“近又有薄夫以人参先浸取汁自啜,乃晒乾復售,谓之汤参,全不任用,不可不察。”
《漢語大詞典》:仁参(仁參) 拼音:rén cān
人参。仁,通“ 人 ”。《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三》:“ 奚王 去诸 怨叛,以别部西徙 嬀州 ,依北山射猎,常採北山麝香、仁参,赂 刘守光 以自託。” 清 钱大昕 《廿二史考异·五代史·四夷附录三》:“ 奚 ,常採北山麝香、仁参。仁参,即人参。”
《漢語大詞典》:杏参(杏參) 拼音:xìng cān
见“ 杏叶沙参 ”。
《漢語大詞典》:杏叶沙参(杏葉沙參) 拼音:xìng yè shā shēn
亦称“ 杏参 ”。 多年生草本。或名荠苨。根入药,称南沙参。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一·荠苨》:“﹝薺苨﹞其根如沙参,而叶如杏,故 河 南人呼为杏叶沙参。 苏颂 《图经》杏参即此也。”
《漢語大詞典》:赤参(赤參) 拼音:chì cān
丹参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一·丹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