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国泰民安 于 2020-11-17 15:36 编辑
【黄河组诗】(49首)(下) 易淑国/原创
二十,组稿(六绝·仄韵) 哀吾沦为活靶,帮助组织字码①。 一旦文集到手,转脸变成须贾②。 (注:①1998年前后,我先后被聘为: 《职教论坛》杂志社特约通讯员; 《学习报》特约编辑; 《中华现代教育》杂志社特约记者; 《发现》杂志社特约记者、高级编审;副理事长; 人民日报《时代潮》周刊理事会理事; 人民日报《时代潮》周刊、国务院研究室、中国言实出版社聘为《鲜红的党旗》文集编委;《领导干部手册》文集编委; 中国职教学会职高委教学研究会“高级会员”; 香港国际教育交流中心“高级会员”;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特约研究员”; 北京时代学人文化研究院特聘院士。 帮助他们组稿、发行和有关课题研究。 ②教师高级职称评定,论文是一个硬件。时有“好友”纷纷找我帮忙出论文,我又不好意思推脱,先后帮人组织修改论文近二十篇,编入《华夏教育文集》等多种“论文集”公开出版。也助力十多人得以评上高级职称。意外的是,有的人竟然背脸就嫉妒诽谤我,得鱼忘筌,甚至给我调动制造障碍。活脱脱一个小人“须贾”: 须贾,战国时魏国中大夫。魏人范雎早年家境贫寒,当时想为魏国建立功业,因家贫无法得见魏王,投在中大夫须贾门下当门客。后随须贾出使齐国。在齐国朝堂上,范雎见须贾被齐襄王数落得嚅嚅无言以对,范雎挺身而出,仗义执言,替须贾解了围,也维护了魏国尊严。范雎雄辩之才深得齐王敬重,齐王欲留他任客卿,并赠黄金十斤,牛、酒等物,均被范雎谢绝。谁料回国后,须贾嫉贤忌能,不仅不赞扬他的超人才华和高风亮节,反向相国魏齐诬告他私受贿赂,出卖情报,大进谗言。范睢被魏齐命人毒打重伤昏厥。魏齐以为范睢已死,弃之郊外。罪孽皆因须贾。范睢醒后被秦使王稽载回秦国,改名张禄,因其才华出众,深受秦昭襄王赏识和器重,公元前266年被任为秦相。)
二十一,跑调风(七绝·新韵) 校园忽起跑调风,要送要找显神通。 已悟“研究”多内幕,向谁一气吐曲衷? (注:黄河职高因交通不便,升学率低等多重原因,生源锐减。1998年县政府在城郊新建成一校,将老校迁去合并,教师的调动公开的说法是:“面向全县择优录用”。实则:一不看文凭,二不看水平,三不听课,四不考试。全凭“研究”决定。诸多黑幕。时有俚语云:“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
二十二,留 守(七律·平水韵)一声拜拜车行了,两户长封不复开。 虎门功高遭革职①,廉颇赤胆被疑猜②。 窗前虬树蛛梳网,夕照微风老燕徊。 院静灯熄归寂寞,俯仰无愧守灵台③。 (注①:虎门销烟,是人类历史上旷古未有的壮举,展示出中华民族无以伦比的伟大形象,是抗击外来侵略的胜利。林则徐,理所当然地是这一英雄壮举的功臣。但是,此后鸦片战争爆发,投降派把所有责任都推到林则徐头上。不久,林则徐便被革职,充军到新疆伊犁。昏庸无能的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中国从此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廉颇, 战国末期赵国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守必固,攻必克。赵惠文王三十三年(公元前266年),这时,秦国采取应侯范雎"远交近攻"的谋略,一边跟齐国、楚国交好,一边攻打临近的小国。 赵孝成王四年(公元前262年),秦国进攻韩地上党。上党的韩国守军孤立无援,太守冯亭便将上党献给了赵国。于是,秦赵之间围绕着争夺上党地区发生了战争。这时,名将赵奢已死,蔺相如病重,执掌军事事务的只有廉颇。于是,赵孝成王命廉颇统帅赵军阻秦军于长平(今山西晋城高平市西北)。 当时,秦军几次打败赵军,已南取野王(今河南沁阳),北略上党(今山西东南部部分地区),切断了长平南北联系,士气正盛,而赵军长途跋涉而至,不仅兵力处于劣势,态势上也处于被动不利的地位。面对这一情况,廉颇正确地采取了筑垒固守,疲惫敌军,相机攻敌的作战方针。他命令赵军凭借山险,筑起森严壁垒。尽管秦军数次挑战,廉颇总是严束部众,坚壁不出。同时,他把上党地区的民众集中起来,一面从事战场运输,一面投入筑垒抗秦的工作。赵军森严壁垒,秦军求战不得,无计可施,锐气渐失。廉颇用兵持重,固垒坚守三年,意在挫败秦军速胜之谋。 秦国看速胜不行,便使反间计,让赵王认为廉颇怯战,对忠心赤胆的廉颇产生猜疑,强行罢免了廉颇。用“纸上谈兵”的赵括为将。秦得以大败赵括军于长平,射杀赵括,坑赵兵四十余万。 第二年,秦军包围了邯郸,达一年多时间,赵国几近灭亡,全靠楚、魏两国军队来救助,才得以解除邯郸的包围。 ③鲁迅“灵台无计逃神矢”。灵台,指心。心灵没有办法逃脱爱国热情的牵绊。)
二十三,写墙标(七绝·新韵) 两室数次请捉刀,字体一个一丈高。 舌绽莲花不用绽,乡村街巷写墙标。 (注:捉刀:《世说新语》:“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为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琰代,帝自捉刀立床头”。后来把代别人做文章或做事叫捉刀。因上古以刀为笔,竹木简出现后,又用刀修改竹木简上的舛误,后称代人作文字为"捉刀人"。"捉刀"的目的不是杀人,而是主人身边的"秘书"。1998年后,伏山乡林管站和计生办多次请我帮助他们写大型墙体标语。宣传林木管理和计划生育政策。几乎跑遍了伏山乡所有村落。)
二十四,小园吟(七律·新韵) 运入天罗①要耐烦,独栖山坳作小园。 早浇蔬果应时令,晚弄长笛乐有闲。 卸却肩头一应事,望云得句两三言。 卷尘风过阴霾散,喜看篱间著花繁。 (注①:命理认为:戌亥为天罗,辰巳为地网。也有认为,辰为天罗,戌为地网。入天罗地网运,钝滞龃龉。)
二十五,锄园(七绝·新韵) 采茶不论黑格尔,锄菜何须说康德。 人语笑飞枝上雀,惊呼力斩脚下蛇。 二十六,卧松云(七律·新韵) 真章实干绣成堆,绩效红心化为灰。 李杜才高无处用,柳孟闲看卧云飞①。 我将赤胆托明月,天降风霜令谪归。 身正何忧影子斜,任由闲汉抹污非。 (①李白:《赠孟浩然》“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二十七,山洪(五绝·新韵) 山峻雷声大,河峡浪涌高。 安施锦囊计,烦恼付波涛? 二十八,孤杏(七绝·新韵) 楼角孤杏背阴栽,戴雪迎霜正自哀。 向日争光红万树,不沐春风花不开。 二十九,喜吟亲手嫁接的水蜜桃挂果 (七绝·平水韵) 桃花灼灼艳如斯,繁华飞飞子满枝。 落瓣不曾缘客扫,树上树下都是诗。 三十,雪竹(古风 茶后绕林喜有闲,雪压绿竹横路前。 虚心梗直兼有节,不折也要把腰弯。 三十一,菜农(七绝·新韵) 满园瓜菜势芃芃,丢下教鞭做菜农。 去叉压枝还打顶,解乏身心乐无穷。 三十二,修枝(七绝·新韵) 足登短凳捋新苗,手握剪刀顺枝条。 除去旁枝剔冗叶,跳出串串紫葡萄。 三十三,采药(七绝·新韵) 云深山中觅首乌,林静谷幽只影孤。 远志安神驱惊悸,木香理气胃肠舒。 三十四,望海棠(七绝·新韵) 扫除旧绿①下白墙,忽见新红上海棠。 阔院寂寂无喧闹,教室间间满凄凉。 (①旧绿:墙壁年久受潮,所生绿霉。)
三十五,赏梅(七绝·新韵) 下课钟声不再响,上阶拾级绕回廊。 春雨不解人间事,嘲哭红梅泪几行。 三十六,看菊(七绝·新韵) 昨夜秋风过临家,枝枝寂寞绽黄花。 傲骨霜侮方称异,香露晶莹本无瑕。 三十七,黄河沟①(七绝·新韵) 一沟青蔓伴花丛,两岭争出气势宏。 云卷云舒添诗兴,看开名利自从容。 (①黄河沟:指商城县伏山境内小黄河。)
三十八,群力桥①(七绝·新韵) 孤灯夜火伴寂寥,旧梦依稀群力桥。 韶华落尽随逝水,龙宫收去不回潮。 (①群力桥:指商城县伏山黄河上一座石拱桥。)
三十九,藤子岭上 (五律·平水韵) 藤岭南去路,青巘满目中。 雾散无时雨,松摇送季风。 不平心难定,运滞花不红。 萧瑟门前树,尘扬黯秋枫。 (藤子岭,书称藤脊岭,是商城县伏山乡政府南侧山岭。) 四十,从汤泉池游鲇鱼山水库(古风) 疑是天遗夜明珠,碧水青山甲杭苏。 水下白云游锦鲤,蓝天绿波映秀姑。 扁舟一叶碾细浪,曲岸数行烟柳疏。 幸赖“淮河要修好”①如画美景汗水书。 (①毛主席指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
四十一,致荆妻卢祥珍(古风) 命运多舛傍山居,荆妻不嫌家业虚。 相濡以沫同沉浮,风雨坎坷共崎岖。 育儿育女茹辛苦,同心同德同受屈。 上世结缘多珍重,下好今生棋一局。 四十二,花开花落(七律·新韵) 夕阳早坠黄河沟,拟奋疏狂醉方休。 人去人来多故事,花开花落几春秋。 教园空寂无须进,学海无涯泛小舟。 唐诗宋词皆瑰宝,天予其便任心偷。 四十三,嫁接(古风) 学会嫁接术,山岭作舞台。 毛栗嫁板栗,桃花接李白。 倘能入我眼,便可出头来。 只要背景好,无赖也是材。 四十四,庄生梦 未梦娶媳梦舞蝶,安贫守困不怨嗟。 休言书生混无用,谁识庄周是人杰。 (注:《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四十五,咏蝉(七绝·新韵) 一生高调似管弦,春梦如歌树上眠。 只道风光无限量,那知秋剑到身前。 四十六,撤编(古风) 黄河高中行路难,地运已去要撤编。 毕业学生四十届,我独唯唯二十年。 公章交上入封库,调令几张手中传。 母校从此作陌路,疚心惶惶不忍言。 (注:2005年县局终于决定将黄河高中撤销单位编制,我亲手将公章上交封存,旗下5名留守人员调令一同交教体局勤管站。另外十余人编制在我校、人员在其他单位的由局另行安排。)
四十七,河畔吟(古风) 黄河盘桓二十年,青山默默无寄言。 身披风雨跋坎坷,肩担日月复登攀。 车逢上坡没加油,水至浅滩难行船。 看得桃李芳菲尽,河畔风卷百花残。 四十八,黄河咏叹(七律·平水韵) (一) 花前水逝再不回,月下春完难举杯。 河畔草青烟雾隐,夕阳雁阵忍相催。 桃花风景当时好,往事真情梦里陪。 霜剑风刀寒意逼,码头船靠懒寻梅。 (二) 飞花几度又春秋,金玉哪沽韶华留? 墨海无边难抵岸,书山有路驭文牛。 千般霜雪均经过,万重风云再难愁。 淡看红尘凉热事,炼词敲句自风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