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注册时间2015-6-22
威望2573
金钱11911
贡献8110
金牌会员
 
威望- 2573 点
贡献- 8110 次
金钱- 11911 枚

|
我们盖楼要先打地基,要依靠重力定水平线。我们研究数学要先定立两点确定一线、三点确立一面等公理。
诗体的创立也应先树立一个原则,这个原则就是由诗的要素形成的,那就是押韵与节奏。这个原则是天然形成的。
我们的古人创立诗体的依据就是依据这两个原则而进行的。就是研究如何创立诗体才能把这诗的节奏与押韵发挥到极致。
沈约、谢朓利用发现四声的成果创永明,沈佺期、宋之问利用两两交替创近体。后有赵执信、王士祯拗救理论的产生。
这些学者就是依据上述原则在“正向”打造诗体的学者。总原则就是既要完美地体现诗的韵律、节奏,还有考虑到实用性、可操作性。
就象如观以前讲过的,为什么人类最终选择主要用铜丝来导电?因为其导电性能并不差,硬度高,地球上有一定的储量,成本比起金银不算太高,抗氧化也较强。
我们的被拗救理论完善之后的沈宋体就好比是这个铜丝,在体现诗的两大要素韵律与节奏上,在调和最完美与可操作性的关系上是最佳选择。
纵观理论界的争论,象无头的苍蝇,吵成一锅粥。如观认为其根源就是忘记了诗的最初始的要素,最根本的原则。那就是韵律与节奏。
作为一名从事诗词理论研究工作者、学者、理论家要时刻不可忘本。那就是时刻不可忘记诗的核心要素与核心原则,那就是韵律与节奏。
韵律与节奏就是我们诗词理论界的两把尚方宝剑,可以斩杀一切邪知邪见,匡扶我诗词理论界之正法。
比如,现代社会有人鼓吹自由体,全盘否定古人为体现诗的两大要素韵律与节奏而呕心沥血打造的格律诗体。这就是一种诗体上的倒退与反动。
不顾诗体创立的原则,鼓吹与崇尚自由体。这就是文化肤浅、丧失民族文化自信的典型案例之一。
自由体可以写,但是不要忘记原则,丧失原则。究竟谁才是诗体之尊?是格律诗,而不是所谓的自由体。
不知道只会写自由体,不会写格律诗的人算不算是诗人?至少你也只是属于幼儿园、小学阶段的诗人,不属于大学阶段的诗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