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2
注册时间2016-5-8
威望2657
金钱26620
贡献20946
论坛元老
 
威望- 2657 点
贡献- 20946 次
金钱- 26620 枚

|

楼主 |
发表于 2020-10-21 18:54: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20-10-25 19:57 编辑
东营——第四届联律通则高级研讨班讲稿——刘太品
在以往的讲稿中,我曾把“通则”比喻成“一把刀”、“一只筐”:“通则是一把工具,是一把在不同的层次和不同的场合发挥着不同作用的工具:在教育普及的层次上通则要像一把刀,从最严处大力砍削稍有出格的枝节,以使初学者得以迅速登堂入室。而在评审鉴赏的层次上,通则要像一只筐,只要放到最宽处能够容得下的作品尽可能都要容进来,尽量不要单纯以格律为借口杀掉内容上佳的联作,要站在形式与内容相统一的高度,从联语的整体效果来作出评判。”但由于很多人受“越左越保险“式的心理影响,在具体的执行中总会自觉不自觉地把“一把刀”的作用进行过度的发挥,主要表现在机械地用通则第一章“基本规则”的要求指导所有的对联创作,这种理解无疑是片面的。举个例子:前段时间辽宁朝阳云蒙山征联曾评出这样一副一等奖作品: 收泰华恒衡未有之奇,步履太虚清,山间云气连银汉; 看英雄儿女往来不绝,石留忠骨在,天使将军镇版图。 评奖结果公布后,正如评委会上所预料的那样,遭到了个别论者的极力反对,据说有人还一气写了“六议”来说明此联不仅不能评一等奖,而且是应该在初评时就杀掉的“病联”。最大的争论点在于“山间云气连银汉”与“天使将军镇版图”的对仗问题,反对意见认为“间”与“使”词性不同,构不成对偶,所以此联便是“失对”,“失对”便是“病联”,“病联”便绝对不能获奖。单从两字的词性对仗来说,反对者的意见似无不当,但我们细味此联在语感上不仅没有“失对”的严重缺陷,反而显出另一种轻灵错落的美感。那么是我们的感觉有错误呢,还是机械理解“词性对仗”的规则有误呢?即便从语法学角度而言,“山间云气”和“天使将军”这两个词组或短语,作为两个七言句的主语,还是肯定的构成了对偶的,因为短语的主要成分是“云气”对“将军”,“山间”与“天使”只是主要成分的“修饰成分”,再继续细分一下,“山间”对“天使”的“山”和“天”又是这两个字中的主要成分,主要成分还是构成对偶的,“间”与“使”二字词性不一致,但却属于“修饰成分的修饰成分”,这两个字的失对并不能对整个短语已经构成的对偶产生实质性的破坏。通则第三章“允许不同词性相对的范围”中明确规定包括“在以名词为中心的偏正词组中充当修饰成分的词”,“间”与“使”的词性放宽正符合此规定,这种放宽方式在古人那里也并不鲜见,苏东坡最脍炙人口的名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即是最为有力的例证,“山间”对“天使”完全可以说来自“泥上”对“鸿飞”。即以借对而言,“上”是以动词义与“飞”相对,则“间”亦是以动词义与“使”相对。这是一种灵活运用通则规定并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与初学者因笔力不足而形成的“词性失对”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作为此次评联的参与者,我完全可以负责任地说,此联不仅谈不上是什么“病联”,其水平完全可以说远远超出了其它获奖作品之上,完全无愧于这个“一等奖”。按前些年评联的惯例,遇到这种容易引发争议的联语,往往为了避免极端格律论者的指摘而违心地评入“二等奖”中,在《联律通则》已经颁布实施的情况下,评委会经过一番争论,最后一致同意把此联评为“一等奖”,目的也在于挑战多年形成的极端格律论的思维定式。 为了避免狭隘地仅仅把通则只当成“一把刀”,我还曾把通则形容成“一条比较宽广的康庄路”:“从词性的一致到从宽,从诗句的严整到文句的灵活,通则的规定并不是一刀切式的狭窄的羊肠小道,而是一条比较宽广的康庄路,路宽了就会出现靠左行还是靠右行,也就是是从宽还是从严的问题,通过我们通则条文的分析,在具体的执行时,从宽到从严之间的跨度还是很大的。”像上述从宽的例子,高手偶用之可以出彩,但初学者以及笔力不足以驾驭者最好不要轻易尝试,另一方面,我们在自己创作时不妨高标准严要求,但一旦评论别人的创作时,就不要轻易用“自己的律”去“律人”,这应该是一个对联评审者和鉴赏家应有的基本素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