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交流专版版主
精华5
注册时间2020-10-11
威望514
金钱2819
贡献2025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版主
  
威望- 514 点
贡献- 2025 次
金钱- 2819 枚
|
诗义诗意和词义词意,这两组词语,很容易混淆。很是值得重新学习一下。老方法,【笺注】如下:
【诗义】《漢語大詞典》:诗义(詩義) 拼音:shī yì
诗的含义。 唐 韩愈 《赠张籍》诗:“试将诗义授,如以肉贯丳。”
【诗意】《漢語大詞典》:诗意(詩意) 拼音:shī yì
(1).诗思;诗情。 唐 刘禹锡 《鱼复江中》诗:“客情浩荡逢乡语,诗意留连重物华。” 唐 朱庆余 《送吴秀才之山西》诗:“ 东湖 发诗意,夏卉竟如春。”
(2).诗的内容和意境。 元 朱德润 《凝香亭记》:“仍得 江 浙 行省参知政事 孛术鲁 公题其扁曰‘凝香’,用 唐 刺史 韦应物 诗意也。” 清 王应奎 《柳南随笔》卷六:“诗意大抵出侧面。” 何其芳 《〈工人歌谣选〉序》:“总起来说,诗意似乎就是这样的东西:它是从社会生活和自然界直接提供出来的、经过创作者的感动而又能够激动别人的、一种新鲜优美的文学艺术的内容的要素。”
(3).像诗里表达的那样给人以美感的意境。 殷夫 《放脚时代的足印》诗:“春给我一瓣嫩绿的叶,我反复地寻求着诗意。” 刘绍棠 《县报记者》:“想把它擦得窗明几净,映照着窗外那棵盛开的碧桃,一定会很富有诗意。”
(4).指作诗的方法。 清 郑珍 《论诗示诸生时代者将至》诗:“我诚不能诗,而颇知诗意:言必是我言,字是古人字;固宜多读书,尤贵养其气;气正斯有我,学赡乃相济。”
【词义】《漢語大詞典》:词义(詞義) 拼音:cí yì
(1).文辞、言词的义理。 南朝 梁 沈约 《内典序》:“而经记繁广,条流舛散,一事始末,袠理卷分,或词义离断,或文字互出。” 唐 李德裕 《近世节士论》:“ 魏生 为酷吏所逼,终不詘服,词义雅正,有古人之风。”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 宋 儒不攻《孝经》,词义明显。”
(2).文词和义理。《隋书·杨素传》:“帝命 素 为詔书,下笔立成,词义兼美。帝嘉之。” 宋 朱熹 《答严居厚书》:“昨见所论三子具体而微,似未免太徇时好,然务为奇险,反使词义俱不通畅。”
(3).语言学术语。指词的语音形式所表达的意义,包括词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
【词意】《漢語大詞典》:词意(詞意) 拼音:cí yì
(1).文辞的含意。 唐 萧颖士 《江有归舟》诗序:“学也者,非云徵辨説,摭文字,以扇夫谈端,輮厥词意。” 清 龚自珍 《春日有怀山中桃花因有寄》诗:“託君千万词,词意不可了。” 侯宝林 《普通话与方言》:“可是,儿化韵虽然丰富多采,要是用得不恰当,意思就变啦,因为它能区别词意嘛。”
(2).文词和含意。 唐 韦应物 《答崔都水》诗:“览君陈迹游,词意俱悽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