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36|回复: 3

[诗词理论] “词味”论析要 (八) 陶礼天

[复制链接]

206

主题

1918

帖子

7815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14
贡献
2025
金钱
2819
发表于 2020-10-13 22:06: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词味”论析要  (八)   陶礼天

《白雨斋词话》有论曰:“极沉郁之致,穷顿挫之妙”(卷一评冯正中词);又曰:“贵情余言外,含蓄不尽”(卷一评吴贺词),这几句话可以用来阐释陈廷焯的“词味”论的理论内涵。他说的“意味”、“情味”、“厚味”等概念,主要就是从立意抒情方面而言的,强调的是要有“寄托”而已;他说的“韵味”、“趣味”、“味外味”等,是从表现角度而言的,就是要有“意境”,“情景逼真”,含蓄不尽,品格淡雅。能够如此,就是有“味”,有“味外味”。

近人况周颐(1859—1926)论词以“重、拙、大”为作词“三要”:“重”即要厚重凝炼而出之“自然”,且要能够沉郁顿挫;“拙”即要有真率朴直之美,至乃令人有顽钝之感;“大”的含义较为复杂,或指“托旨”之大,或指境界浑厚,或指气象博大等。由此,其《蕙风词话》曰:“初学作词,只能道第一义,后渐深入。意不晦,语不琢,始称合作。至不求深而自深,信手拈来,令人神味俱厚。”(卷一)又评莫子山的《水龙吟》、《玉楼春》词,认为其“浑成而意味厚” (卷二) ,把词的“神味”与意境的浑厚联系起来;又曰:“涩之中有味、有韵、有境界,虽至涩之调,有真气贯注其间。其至者,可使疏宕,次亦不火凝重,难与貌涩者道耳。” (卷五) “重”而“拙”,故有“至涩”之审美感受,况周颐指出词有“涩味”,较为有新意,“涩”而不滑,自然“雅”而不俗。

清代论及“词味”者尚多,限于篇幅,不再绍述。最后,可以陈廷焯所说的一段话结束本节的论述,因为这段话说明了“词味”产生和品鉴的特点:

美成词极其感慨,而无处不郁,令人不能遽窥其旨。如兰陵王(柳)“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二语,是一篇之主。上有“隋堤上,曾见几 番,拂水飘绵送行色”之句,暗伏倦客之根,是其法密处。故下接云:“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干尺。”久客淹留之感,和盘托出。他手至此,以下便直抒愤懑矣,美成则不然。“闲寻旧踪迹”二迭,无一语不吞吐。只就眼前景物,约略点缀,更不写淹留之故,却无处非淹留之苦。直至收笔云:“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遥遥挽合,妙在才欲说破,便自咽住,其味正自无穷。 (《白雨斋词话》卷一)

所谓周邦彦《兰陵王·柳》一词,能够做到“只就眼前景物,约略点缀,更不写淹留之故,却无处非淹留之苦”,所谓“遥遥挽合,妙在才欲说破,便自咽住,其味正自无穷”,真正会做“词”者,都有这种体会和要求。能够仔细体会到上引陈廷焯的这段鉴赏批评“话语”中的精妙,就能够把握住“词味”和“诗味”表现的不同之处。

------陶礼天老师,男,1962年2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心雕龙》学会秘书长。 1984年7月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士学位;1987年为安徽师范大学文艺学专业中国古代文论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师从祖保泉先生,1990年7月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留校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从事教学研究工作五年;1995年考入北京大学,师从张少康先生,为古代文学专业中国文学理论批评方向博士生,1998年7月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1998年迄今在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从事教学研究工作,担任文学院副院长。


942

主题

7万

帖子

2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964
贡献
74357
金钱
92759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10-14 20: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论词以“重、拙、大”为作词“三要”:“重”即要厚重凝炼而出之“自然”,且要能够沉郁顿挫;
“拙”即要有真率朴直之美,至乃令人有顽钝之感;
“大”的含义较为复杂,或指“托旨”之大,或指境界浑厚,或指气象博大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42

主题

7万

帖子

2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964
贡献
74357
金钱
92759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10-14 20:2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极沉郁之致,穷顿挫之妙”    “贵情余言外,含蓄不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8-31 11: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