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交流专版版主
精华5
注册时间2020-10-11
威望514
金钱2819
贡献2025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版主
  
威望- 514 点
贡献- 2025 次
金钱- 2819 枚
|
本帖最后由 古典诗词 于 2020-10-13 21:54 编辑
“词味”论析要 (三) 陶礼天
(北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卷二:“凡作诗词,要当如常山之蛇,救首救尾,不可偏也。如晁无咎作中秋洞仙歌辞,……其后云:‘洗尽凡心,满身清露,冷浸萧萧发。明朝尘世,记取休向人说。’此两句全无意味,收拾得不佳,遂并全篇气索然矣。”
(南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二:“赵德麟、李方叔皆东坡客,其气味殊不近,赵婉而李俊,各有所长”。
(宋元间人)沈义父《乐府指迷》:“……词之作难于诗。盖音律欲其协,不协则成长短之诗。下字欲其雅,不雅则近乎缠令之体。用字不可太露,露则直突而无深长之味。”
(元)陆辅之(1275一?)《词旨》:“凡观词须先识古今体制雅俗。脱出宿生尘腐气,然后知此语,咀嚼有味。”
(明)杨慎《词品》卷四:“刘叔安,名镇,号随如。……(其)春宴云:‘庭花弄影,一帘香月娟娟。’有富贵蕴藉之味。”又《词品》卷四:“冯伟寿,字艾子,号云月,词多自制腔。草堂词选其‘春风恶劣。把数枝香锦,和莺吹折’一首。又‘春风袅娜’,其自度曲也。……殊有前宋秦、晁风艳,比之晚宋酸馅味、教督气不侔矣。”
------陶礼天老师,男,1962年2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心雕龙》学会秘书长。 1984年7月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士学位;1987年为安徽师范大学文艺学专业中国古代文论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师从祖保泉先生,1990年7月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留校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从事教学研究工作五年;1995年考入北京大学,师从张少康先生,为古代文学专业中国文学理论批评方向博士生,1998年7月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1998年迄今在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从事教学研究工作,担任文学院副院长。
|
|